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设计专业

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1篇

一、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学项目为主线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项目,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并且让学生成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设计方案的提出与项目实施与完成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会更好地掌握项目教学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和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整个项目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服装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服装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学实践匮乏,教学活动简单、程式化,实践课程数量总体而言比较少,部分课程不能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和安排,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其二,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因材施教,对所有学生都按照同一种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进行培养,忽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差异性,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到了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服装结构设计是一门涵盖知识量非常广泛的课程,它是理论与实践性均强的学科,而且很多理论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理解和领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能力、结构设计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学中的项目设计很关键。

好的学习任务,首先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提出的学习任务应该适应不同的学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到因材施教。项目设计质量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项目的设计至关重要。

1、创设实践可行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老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各项活动中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

2、要注意项目设计中的层次性和学生的个体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等。比如,研究半身裙的结构设计中,有研究款式造型种类的,有研究面料的,有研究结构设计的,等等。

3、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精心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让学生讨论分析并提出完成某个项目计划教学中的问题需要做哪些事情。例如,我在教半身裙的结构设计时,先让同学们自己搜集各种半身裙的款式,然后,进行分组研究半身裙的结构设计,提出问题,教师给予启发和指导,最后,由每组找个代表讲述研究结果。这样不仅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专;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我国中专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办学情况来说,职业中专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还有一部分职业中专定位成了创新型。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服装行业与专业对于学生有非常高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进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要培养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在款式设计、工艺制作以及结构设计方面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另外,还要提高学生对于服装的材料以及市场、设备方面的操作与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成为服装行业所需求的技术人才。职业中专培养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应该与一本或二本院校培养的工程师有所区别,职业中专要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的设计人才与高级技术人才,所以,职业中专的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人才。

二、目前我们国家中专服装专业教学的现实状况

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职业技术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史也只有二十几年,历史很短,没有太厚的积淀。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还是手段方面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培养人才规格方面,与现代的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合格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教学功能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让学生生存下去并能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实际情况是中职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太乐观,比如服装专业,一是社会上对服装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二是很多专业人才毕业后就面临着失业,即使有上岗的部分人员对于工厂来讲,也不能放心的使用。服装院校毕业的学生进行服装企业以后,必须要有适应的过程,最少需要一年的适应期,这是服装行业人人皆知的现实情况。并且,在服装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当中,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没有太高的比例。造成这种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规格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中职服装专业的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在教学模式上,至今服装专业部分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随意性阶段。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大纲过于简单,内容模糊而陈旧,因此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材。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服装领域统一的教学内容。(2)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教学为中心,淡化了其实用性的主旨和对工业化生产的认识。封闭于院校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以纸上作业为主,即使是要求真材料的训练也是脱离行业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单件制作;从观念认识到具体操作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基本上没有在教学中体现出来。造成了学生缺乏与工厂相适应的技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使中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符合社会需求的关键。

三、通过多年的经验如何完善中专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第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专院校必须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让教育模式做到与时俱进。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对设计比对工艺较重视,致使对服装专业有了很大的误解,服装其中一个要素就是美,但服装专业若步入唯美的误区,就失去了生产性、实用性以及科学性。在工业化中服装专业是应用的专业,也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及时调整服装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产生的变化,让中专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在对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能对工艺实践有一定的掌握,并且使之在服装企业的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上得到提升。

第二,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新的设置,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知识与能力的有效结合,使之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要对设计课程进行改变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平衡的总体课程的设置,就会出现课程的不连接,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平台。以服装设计的课程作为先导。其中包括服装造型基础课程、服务绘画、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以及服装结构的设计,使以往较为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在设计的方式、设计的理念以及服装文化等方面得到融合,并且把理念与市场的实际需要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我国职业中专中的服装设计专业来说,教师队伍大约有一半以上是直接分配的毕业生或者研究生,他们存在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实践的锻炼,还有一部分开始不是本专业的,这样的人群对于现代化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是很缺乏的。老师的业务水平、知识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一方面培养双师型的队伍,让老师在服装企业中继续进修学习,接受一线生产的锻炼,使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法,使专业师资的结构得到改善,进而满足专业变化的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培养职业技能强、综合素养强的服装设计人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中专服装专业的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对服装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详细的制定,并且对培养的模式不断更新,对教育观念不断的改变,对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把中专服装专业教育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让在新形势下的中专服装院校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丽.职业中专服装设计课的教学研究[J].成功(教育),2013,01:137.

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服装设计;服装专业

服装设计并不是在纸上写写画画就完成设计过程,而是包含了结构设计、造型设计、工艺设计等多个元素的综合性学科,因此服装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的艺术设计过程。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跟随教师的思路,而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却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将教学教学法引入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可以着重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是一种基于企业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管理与运营,在教学中注重内容与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可以根据企业岗位工作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并且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以项目实践为中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最后,项目教学法将以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岗位环境,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项目实践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项目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目标的开放式教学目标,因此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并且熟悉服装设计的过程,掌握服装设计中涉及到的环节以及相关的标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确定教学内容:结合服装制造企业的项目开发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再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方式完成服装设计的过程。

3.制定教学方案:由教师与项目负责人进行讨论与协商,确定实践项目的实施流程与方案,并且对实践项目综合分析,罗列出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项目小组分工:根据实践项目的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由负责人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陈述,并且对本组的成员进行分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5.解决项目教学问题:在实践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每个阶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6.项目汇报与总结:小组成员要在实践项目完成后撰写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其中运用的理论知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项目教学法在服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课程中包含很多复杂的内容,如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时,要将分散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且将其与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相结合,从项目的确定到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并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教学内容划分。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将课程内容分为服装的造型设计、色彩设计、图案设计、主题设计等几个不同的领域。学生在服装设计基础方面较为薄弱,因此不适宜采用整合项目教学的方式,而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基础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通过设置任务引导的方式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充满吸引力。

2.市场调研阶段。当学生展示完收集的服装款式信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服装设计的款式和规律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学生兴趣较为浓厚的设计内容进行专题项目实践的开展,如针对连衣裙设计、休闲装设计等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服装设计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项目主题实施。在进行主题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大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具备使用价值的设计主题,如外套设计、风衣设计等,由学生自主完成包括信息采集、结构造型以及成衣制作等几个项目环节,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得到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结束语随着我国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服装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断提升,服装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服装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项目教学法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通过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作者:胡婷婷 单位: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任春.项目教学法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9).

[2]张峰.服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探索实践——以《中级服装设计制作》课程为例[J].亚太教育,2015(13).

[3]吴国智,邢旭佳.项目教学在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07).

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服装设计实效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大。近些年,我国的服装市场正在不断地壮大,因此,对服装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抓住就业的机遇,教师要以教学的实效性为中心,不断地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然而,在现在的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教师教学方式不当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己,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服装专业的教学效率。

1实现教学中的以生为本,体验设计的乐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刀切”以及“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中职服装设计教学需求了,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充分的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组织者,要积极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知识的主人,只有当学生摆正自己的学习位置时,学生才能以主人的姿态去学习,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主动、积极的一面。例如,在进行服装结构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上台来讲课,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讲课的乐趣,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以生为本,是教师帮助学生学好服装设计专业课的必要条件。当然,在实现以生为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教学。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再从实践中获取经验、熟练技艺。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究,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做到集思广益,在解决自己问题的同时,找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在这种独立思考、积极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更多服装设计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让学生以“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去获得更多学习的乐趣与自信,去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是极其适合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的。

2实现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促进能力的提升

中职的服装设计是一门对审美体验要求极高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为此,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活跃教学的氛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入具有创新性的服装设计理念,使服装设计教学变得活泼不死板。例如,在服装缝制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五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安排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服装缝制的任务。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给出小组相应的评分,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探讨,总结出改进的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小组缝制的服装进行改进,最后,教师再给出相应的评分。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探究、不断改进、不断思考、不断发掘,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还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多种能力。

3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是分层教学。何为“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教师不仅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进行划分,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层次的划分。按照实际情况划分出积极性高、积极性一般、积极性差这三个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那些积极性差的学生,教师还要记性额外的鼓励,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而对于那些积极性高的学生,教师则要在服装设计创新等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导。其次是游戏教学。学生都有着好玩的天性,中职学生也不例外。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要准确的把握学生的这一特性,让学生在玩中学。最后是差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采取差异化的教学。像是在服装设计的实践课中,就常常会出现“男强女弱”的现象,为此,教师就要具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女同学的辅导和讲授,但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女同学的感受,不能急于教学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这样,将不同的教学方式适时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更可以在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服装设计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正处在机遇与挑战这两者之间,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积极地了解学生,深入分析现阶段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服装设计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雯.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服装设计方向为例[J].广西教育,2014,14:80-81.

[2]冯苏.如何提高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4,81:175.

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服装设计 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 途径

一、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服装设计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流行性、技能性和创新性是其基本特征。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直接的教育形式,面对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的巨大变化,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社会市场化和信息化,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在培养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轻视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已经严重脱节,传统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教学活动没有真正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服装专业学生学的是准理念型的,思维无法拓展,市场应用能力差,属纯学院派风格,必然影响服装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服装人才市场需求产生严重的供求失调,以往的“天之骄子”正普遍遭遇求职难问题;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进一步加大了就业的难度,以及大学生自身就业误区等,导致服装企业急需服装人才,然而又遭遇人才“瓶颈”。职业教育者教学观念的转变刻不容缓,服装专业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把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应落实到以培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职业素养、设计理念和较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有效促进专业教学和职业岗位的对接。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求

1.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

服装是一种活的文化形态。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调整与重组,改进课程结构。增设中西方服装文化概论、服装美学等人文学科,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品的色彩、造型、材质、肌理等,体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服装设计语言的魅力;通过组织学生郊外实景写生、采风,或是参加行业服装博览会、美术展览等,使学生从风景、实物等形态变幻中、从时尚品牌的流行因素中汲取灵感,寻找设计源泉。学生在把传统的与时尚的、生活化与艺术化的元素融入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化看,并彰显其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

2.先进的设计理念

对于服装设计者来说,首先要有明确的设计定位,而设计定位又是建立在深入市场调研和了解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基础上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收集信息,了解流行趋势和服装市场的总体走向。组织学生市场考察、调查,捕捉服装市场的新动向,分析并找准服装设计与服装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引导学生有选择、有取舍地借鉴和运用相关设计要素,进行专门的项目训练,使他们的设计理念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丰富和拓宽他们的设计思路,其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良好的职业能力

科技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服装产业的升级。为了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科技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在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引进多媒体技术,开设如Photoshop、CorelDraw课程,加强计算机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先进技术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者必须改变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创设情境,教师应由传统集体教学的“权威角色”向“顾问、同伴角色”转化,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作为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科学文化素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较强的职业能力,还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等,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三、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途径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当科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突显职业特色,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结构的合理化,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中,职业道德素质是核心。高职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生理、心理问题,针对性地按照服装设计专业特点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掌握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积极组织活动,避免理论说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2.合理构建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我国很多高职服装设计教育是从美术教育中衍生出来的,从而也像美术教育主要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学以素描、色彩为主的写实技能训练,往往忽视了服装设计的灵魂所在,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目标,必须及时调整和合理建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训,兼顾理论基础课程,改善办学条件,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鼓励思维的新颖独创性,在设计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巧设情境,营造氛围,创造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允许探索中的失误,细心呵护突破与前进的萌芽。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差异,实行分层指导和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深入开展合作办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很多是在中专或成人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缺乏充足的办学条件,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学科研究、教学组织、教育理念、师资配备等方面明显不足。尤其是服装设计专业主要参照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运作,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忽视服装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致使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难以突显人才培养的职业特色。引入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推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把学生 的“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避免专业教学和职业实践相脱节,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我国的服装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职业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身育人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