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模糊语言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模糊性, 模糊语言学,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29-01

一、引言

模糊性是客观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的模糊性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出现的。模糊语言已经引起全国学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将其理论运用于语言学,模糊语言学的对象得以明确和专一。在我国,率先对模糊语言学进行研究的是伍铁平教授,他于1979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学者们开始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研究。模糊语言学是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然而,由于它是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的学科,所以可以用来指导外语教学。本文通过对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的介绍,谈论了其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二、模糊语言学

1、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扎得教授(L.A.Zadeh)顺应时代科学发展要求,提出了著名的“模糊集”理论(fuzzy sets)。所谓模糊集是指有模糊概念组成的集,或者说是指表现模糊概念外延的集。扎得的模糊集合理论的中心思想是集合的界限不固定,元素属于集合的隶属度除了0,1二值之外,还可以取两值之间的任意实数为值。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例如,动物包括狗,马,鸟等,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细菌是否属于动物类,却是模糊的。我国学者陈治安教授将“模糊”现象阐述为:“模糊性就是词语的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具体来说,就是符号使用者感到他所使用的某个符号与他所指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不确定性。”例如,我们说某个人秃头,其实秃头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头上缺多少毛发才算秃头呢?这是很难准确划定界限的。再如,土豆是属于蔬菜类还是粮食类呢,在北方某些地区和南方就有不同的划分。在扎得的模糊集合理论之后,对模糊现象的研究方兴未艾,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模糊语言学就是其中之一。

2、模糊语言学研究的特点,方法和内容

我国学者在模糊语言学上的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1)以汉语为基础的跨语系对比及词源对比研究。(2)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不仅涉及了所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而且还与文艺理论,心理学,人工智能,逻辑学,美学,语言教学,控制论等众多的学科相联系,并在所有的这些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理论建构,又有微观的观察,描述和比较。

模糊语言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所以国内外学者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上的方法都是以扎德的模糊集合论为基础对语言的模糊性展开定量和定性的研究。一般来说,我国学者的模糊语言学研究倾向于定性的研究,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定量的研究。例如“王威是个好教授”这个命题,只允许取值“1”或“0”,两者必居其一。可是,我们如果将句子中的“教授”换成“好人”的话,问题就出现了。以为“好人”是个模糊概念。

由于模糊语言学是把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判定它的研究内容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充分了解模糊性的性质和定义,将模糊性与歧义性,含混性,概括性区别开来。其次,必须探讨模糊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等问题。再有,由于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因而它在语言的各个层次上都会表现出来。所以,模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就包含了对语言,语法,语义的研究。

三、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模糊学生所犯错误,克服其不敢张口,张口怕错的心理。由于受母语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学生怕出错的心理,教师要敢于适度“模糊”,容忍其错误,鼓励其大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对那些并不违反规则的局部性错误,教师要抱着宽容的态度,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予纠正。对于明显违反交际原则的典型错误,也要注意给足学生面子,采取事后个别纠正和集体讲评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要知道,学生不敢张口,张口怕错才是学习外语最致命的错误。

模糊师生原有角色,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主宰课堂一切,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实这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的充当“导演”,学生也不能老是“演员”。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淡化模糊“导演”和“演员”角色的功能,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给他们以充分的发言权和发言机会,甚至有时候让他们经过准备后代替教师进行授课。那种以自我为中心,课堂上讲的滔滔不绝,把学生当成“听众”的教师,只能是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荡然无存。另外,民主,平等,融洽,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教学集体的一员,平等的同学生进行交往。只有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而又健康向上的班级气氛,才能达到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促进课堂交流的目的。

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指导英语教学实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给学生灌输各种准确的语法规则和词语的准确解释,但学生在实际运用时却发现,几乎所有的语法规则和词语解释都有例外,这种例外正说明了语言中模糊现象的存在。要更好的解释这种例外难题,就有必要以模糊语言学观点来指导英语教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就有必要在语言理论基础方面增加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的语言环境,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准确和得体。

末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指导师生更好的培养交际能力。模糊交际能力是充分认识语言的模糊性,并理解和懂得在任何情况下如何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既要识别他人使用模糊语言的策略意图,又要策略地运用模糊语言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模糊语言形象生动,且富有含蓄性,委婉性,暗示性及灵活性,恰当地,恰到好处的运用模糊语言,能增强教师职业口语的艺术性,从而提高教学和教育的效果。语言越来越考虑到人们的感情需要避免太直接唐突的表达,语言的模糊性也更加微妙,往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表现:第一,添加附加祠,将某些意义模糊的词语附加在概念和意义明确的表达式之前,使整个表达具有模糊性。第二,在表达中运用意义本来就很模糊的词语,委婉的批评,效果更好。第三,利用模糊限制语,缓和语气,更易于接受。作为学生,应该了解和适应这种模糊的教学用语的策略,进而学会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来回应或主动与教师交流,是师生关系更加轻松活泼,这样教与学就在默契中同时促进。

四、结束语

模糊语言学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对语言本质以及语言运用的认识,对如何有效的解决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探讨模糊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重视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英语教学,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伍铁平,模糊语言【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Zadeh, L.A.“Fuzzy Sets”【J】 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

模糊语言学范文第2篇

    一、模糊语言学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环境在社会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而模糊语言学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网络环境中模糊语言学的运用随处可见。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一)网络流行语中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语言从古到今都发生着变化,语音、语法方面变化小,语义方面变化大;基本的常用词变化小;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及时反馈社会需要,有时为了交流的目的会创造一些新的词语,比如:“给力”、“坑爹”、“屌丝”、“江南style”引起的“各种style”现象等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上很是流行。由于模糊语言学的存在,我们本身对于语言的中心范围是确定的,但是到底外延是什么?这样的语言适用于什么样的语境?上限是什么?我们并没有规定。这样网络流行语的适用范围无形中就增大了,如:前几年“给力”的使用,让我们语言的焦点停留在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上,之后的网络热词“坑爹”“屌丝”等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甚至有的新闻报告中多次出现该词语,到底内涵是什么,没有明确的解释,这就使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江南style”现象,这是对韩国“鸟叔”歌曲的前部分的中文意译和后部分的直接引用。目前在全世界风靡,其中各国都有个各国的“江南style”,事实上这正是语言模糊性在全球范围的影响。

    (二)聊天工具中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的社会环境,实际上为人们的交流交际提供了平台。其中最为突出的聊天工具算是“腾讯QQ”、“移动飞信”“人人”,当然在特定的“QQ”、“飞信”“人人”的聊天环境中,“Q友”“飞友”“人人童鞋”们也创造了许多缩写的新词汇,突出表现在数字上,如:“555”代表“呜呜”、“8”代表“再见”、“86”代表“再见喽”、“2”代表“傻”等等,不一而足。数字本来没有文字意义,只是单纯的理性代表,但是在虚拟网络环境中,他们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正因为这些数字在使用最初,没有含义的限制,本身存在这模糊性,因而在使用中人们为我所用的,是这些数字在特定语境中拥有了特殊意义。这里面我们需要注意“2”现象,“2”不仅在虚拟环境中,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很广泛,是个平民化的词。可以称别人也可称自己,带有自嘲意味。

    当然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在上面两点我们就虚拟环境提出模糊语言范畴的常见现象。接下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模糊语言学的应用。

    二、模糊语言学在认知范畴中的应用

    不管是哲学还是心理,言语模糊始终存在。正如伍铁平教授所说的,从某种程度上看,“没有模糊词语,就没有人类的自然语言”,他甚至还指出“某些词的模糊性、不精确性的用法所占的比重恐怕远远超过其精确的用法”。这些说法事实上说明,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模糊性在社会中的作用比精确性更重要。

    (一)在人工智能研究的意义

    新的历史时期,计算机的应用会越来越突出,人工智能的意义在时展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模糊语言的主要原因是所表示事物的模糊性,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本身是模糊的,那我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所使用的语言就具有模糊性。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在文字识别方面比不上人脑,它只能识别系统自带的语言形式,如果计算机编程过程中出现了歧义字句,计算机自身无法识别。人工智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需要借助人脑识别模糊语言的跨越性思维来进行判断,到底人脑在识别模糊性语言过程中有什么奥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二)在文学作品欣赏中的模糊语言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础,没有语言的文学不是真正的文学。正因为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会有个人体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读者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因而在欣赏作品时容易将个人思维运用到作品中,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同,读作品的感悟不同,容易产生模糊性,这种模糊给想象的精确带来可能性。当前社会全球化趋势,使得文学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进入各个国家,我们在学习外国名着时,注意体会模糊语言。从审美角度看,正是语言模糊的存在,我们在分析一部作品时,不同的受众对于作品认知的角度不一,正如一株植物,在植物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眼中折射的内容不一,好像这株植物本身就是多面体一样,在不同的平面满足接受者的要求。

模糊语言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 文学翻译 语言运用

引言

模糊的表达在语言表达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产生语言模糊的原因是由于思维变得模糊。语言模糊问题是当前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1965年美国学者提出相应的概念之后,语言学领域内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进而产生了模糊语言学。模糊语言学是运用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分析的一个过程,在对语言进行分析时,如果用完全精准的方式对语言进行研究,往往很容易产生问题。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使用完全精准的方式进行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语言翻译的效果。

一、模糊语言学的产生以及与文学翻译的关系

(一)模糊语言学的产生

1965年,美国控制理论专家扎德创立了模糊集合论,开始奠定了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基础,模糊语言学也开始产生。模糊理论的产生与语言学本身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模糊集合论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对自然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延伸了学科的范畴,并且产生了相应的著作。

(二)模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在现代语言学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语境的改变。世界上的语言有很多种,为了促进文化的传播与融合,需要对各种文化作品进行翻译,于我国而言,最常见的翻译就是将英文作品翻译成为汉语,由于汉语的特殊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将会对作品本身的美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对语境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语言中的语境的构建可以说是一种内向的语境构建,涉及的范围比较窄。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认为语言形式本身是交际中传达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无论是什么样的交际问题都可以通过语言进行阐述以及解释,语言表达的是一种精准的信息,比如传递出“我要工作”的信息,就说明说话人有十分强烈的行为目的性。但是语言之外的语境则呈现一种复杂、不确定的现象,语境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然而在中文表达过程中,一句话可以表达出几种不同的意思,正是这种语言的模糊性,使得汉语变得更加有内涵。在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有学者提出语言学要研究的是对人脑中的各种语法进行内化,内化的语言并不是各种句子之间的集合,而是能够生成不同语法句子的能力。而语言的模糊问题也是在语言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将语言学研究过程中的语境排除之后,进行语言的研究就变得比较简单。但是在中文表达过程中,语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翻译是信息传递的方式之一,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翻译质量的好坏对各种被翻译作品在当地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在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作品在翻译时往往只采用直译的方式,使得很多作品的语义以及语境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甚至很多翻译在语句上不通顺、错别字等现象,严重时还能见到一些生僻词汇或者与文章内容完全不相关的词汇。在翻译过程中,加强模糊理论的运用,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由于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在某些时候就体现出一种朦胧美,因此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模糊理论的运用,加强对各种语言因素的应用。

翻译研究流派众多,尽管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但是翻译研究学者大多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交际和语言交际的活动,是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另一种语言的重要方式,也体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不同的语言之间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将作品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往往就会产生语言的不确定性,即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本质属性,在语言研究过程中对模糊理论进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模糊语言的产生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一些抽象的词语、一些没有实际代表的词语等,这些都可以被归纳为模糊语言的范畴。

二、文学翻译的原则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而文学翻译则更加复杂,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刻板的方式,做到十分精准,毫无变化。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模糊理论的运用,要采用模糊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处理,从而体现出作品原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想要表达的语境,在表达作者的意图以及对语言进行还原的过程中,还需要产生优美的语言形式。汉语本身就是一种十分优美的语言,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各种外国文学作品进行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忽略了翻译语言的模糊性,则很容易导致翻译作品出现生硬的现象,对文学作品的内涵的体现带来很大影响。

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掌握语言使用的原则以及规范,即使要使用模糊理论对语言进行推敲,以便使用最适当的语言对作品进行体现,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原著进行最大程度的尊重,一方面是在语言上进行尊重,另一方面要在文化背景上进行尊重。汉语语言文学是包罗万象的,同时在使用方法上和语法、句法、词法上也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可以为了美化语言的方式,采用一些模糊的汉语语言形式,但是需要在尊重原作品的前提下进行,对背景进行充分地了解,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创作意图进行了解,才能避免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比较低级的语法以及用词错误。其次,在翻译的过程中,其实是对各种文化进行转换的过程,从外国文学作品到汉语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改变,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背景的改变。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特定元素的表现和接受都是很委婉的,因此在语言的应用上,汉语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一种委婉以及模糊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和理解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在进行翻译时应该要将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合理地转换,为了做到模糊以及和谐,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进行详细地推敲,尤其是在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内容时,要在保持文化真实的基础上进行

三、模糊翻译的模糊性

模糊翻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包括语言上的模糊以及语境上的模糊等。比如对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翻译中,有一部为《The Price and the Pauper》,我国对这部作品进行翻译时将其翻译为《王子和贫儿》,再比如《Gone with the Wind》这部作品中,最后在我国比较流行的翻译方式是《飘》,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给人一种体现了主旨的感觉,飘,可以理解成为是人的漂泊不定,也可以理解成为灵魂上的一种飘渺。 再比如对于同一部作品中的一段话进行翻译,其中一个翻译是:“一会儿功夫,道路上就盖满了雪。四周景物全都又消失在昏黄的一团混沌之中,但见一片片雪花狂舞,天地浑然莫辨。”另一个翻译是:“路一下子就封住了,周围的一切都消失在一片昏黄的黑暗之中,鹅毛大雪在黑暗中飞舞着,天地连成了一片。”其中都使用了简单的词汇对环境进行了描绘,但是其中第一个翻译中的词汇更加具有意境,比如“狂舞”“浑然莫辨”等,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译者运用模糊思维,艺术地再现了原著作中的一种模糊之美,因此使得作品更加有韵味。

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说来,只要是忠于原文的翻译都是直译,也就是存意也存形的翻译,直接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直接代替另外一种语言的方式,不同语言之间的对等翻译方式,在英文的翻译过程中,就需要用一种语言的模糊词去翻译另一种语言的模糊词。在翻译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加上注释,有的时候没有注释,直接进行翻译,直译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及源语文化意象。如果文学翻译过程中能够有注释,则可以对作品的意图进行更好地体现,但是有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翻译作品比较冗长的情况,不便于读者的阅读。因此为了使得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可以不进行注释。如果只是与原文的内容比较类似,但是与原文的形式不相同的翻译都可以成为意译,也就是存意失形的翻译,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翻译进行定义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中本来就存在模糊性,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而且任意一种翻译都必须要符合译语的规范。比如对于一段话的翻译是“遇到绵羊是好汉,遇到好汉是绵羊”,这是一种直译方式,而欺软怕硬则属于意译。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变异的翻译方法指的是利用一种语言中的模糊的词汇对另一种语言中的相关概念进行标示,在翻译时用另一语言的非对等词来表达相同的概念。这种变异的翻译方法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作品的意思进行体现,不能违背语言想要真实表达的意图。

结语

模糊语言是语言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模糊理论进行运用,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美进行挖掘,从而获得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语

参考文献

模糊语言学范文第4篇

一、学科内容带有模糊性的特点,与之相适应,在教学中也必须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

这种情况在文学作品中最常见。这是因为文学形象具有可言传性又不可全言传的微妙复杂的意蕴,它是一种带有模糊性的意蕴。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其意蕴,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潜能加以补充、想象、体验。要想切实做到这些,教师就要避免使用过于精确的语言描述,而应当巧妙地运用暗示性的模糊语言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翔起来,使学生深切体验到那种不即不离、不黏不脱、亦此亦彼的朦胧的审美意象。

比如《诗经・蒹葭》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写的是怀人之情,但诗中的意象是模糊的。所谓“伊人”是谁?是贤人还是恶人?男人,还是女人?诗中并没有明确的交代。再就是诗人对“伊人”是现实的找寻,还是精神上的追求……这些也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在教学中,一些不必要明确交待的语句,不必苛求学生理解或者翻译成句法连贯、意义单一的句子。教师只要含而不露地运用模糊语言,略加轻轻地点拨、淡淡地暗示,就能以模糊语言独有的不确定性、不精确性的特性带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和余地。

二、学科本身不带有模糊性,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

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师教学语言只要在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即可,强调的是语言的准确性、词语的标准性、语法的规范性。这种认识当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从现代模糊语言理论的观点来看,仅仅强调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某种情况下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也是语文明确性必要的补充。也就是说,在语言实践中,语文的模糊性语言往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很多时候“描述的不确切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好事,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的信息,并且对复杂的事物作出高效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不确切性有助于提高效率。”的确,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能带来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多样性、暗示性,能给接受者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无限可能性。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定能够使其简洁利落,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模糊语言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教育;英语文学教学;模糊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48-04

一、引言

党的十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一次把生态建设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生态建设不仅指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统筹,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生态的发展。在这里把这种人文生态思想应用于教育理念中,提出了低碳教育理念。

“低碳教育是从传统教育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受教育者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使受教育者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过程的资源浪费问题,从而做到减少教育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教育低碳、绿色。”

早在1902年,美国的实用主义以及符号学的创始人Peirce就提出了语言的模糊性的观点。他的研究表明由于语言存在着模糊性,因此语言范畴内的词义、语用、表达等都存在着模糊性。1923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发表了他著名的《论模糊性》,这是模糊语言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他认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提出了和罗素一致的观点,他支持语言的模糊性,但是更加强调适合表达目的性的表达方式。到了1965年美国家控制论专家查德(L. A. Ze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模糊集》(Fuzzy Sets)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这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科学方法论的变革。自此,一系列语言类新科学由此产生: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模糊逻辑学,模糊数学,模糊修辞学等。

在经过对模糊性理论的初步研究后,提出了英语文学教学中的模糊性的观点,目的是变革教学方法,用更加科学的手段来完成教学这一复杂的任务,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自身文学素养,来完成英语文学教学的目的,实现课堂教学的低碳化。

二、英语教学模糊性提出的理论基础

以模糊性理论、接受美学、教学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伯特兰・罗素的《论模糊性》从哲学角度对语言的模糊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R. M. Kempson在《语义理论》一书中也提出了词语的模糊性问题,他将词的模糊性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指称模糊(referential vagueness),词义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of meaning),词项意义缺乏确指(lack of specification),词项确指意义的析取(disjunction);这与哲学家罗素(B. Russell)的“一个词语具有一个或多或少的模糊的意义。”以及美国哲学家布莱克(Black)的:“模糊性,虽然是模糊的符号所表示的那个系列的一个客观性质。”的观点相一致。到了1965年,美国科学家札德(L.Zadeh)撰写了《模糊集合》的论文,在论文中他利用“隶属函数”的概念第一次运用数学方法描述模糊这一概念,自此模糊性这一定义在哲学、语言学、翻译学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地接受和深入地研究。由于模糊概念的广泛认识,利用模糊性理论,以及低碳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英语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文学教学中的语言界线模糊性、艺术形式界线模糊性、鉴赏能力界线模糊性、教学手段界线模糊性、学法指导界线模糊性、学习动机界线模糊性等方面的进行深入的探讨。

英语文学教学不仅要涉及文学的鉴赏能力,还要涉及教学手段问题,在这种模糊性的理论基础上,尤其注意接受美学的文学鉴赏理论,这一理论和我们以往的文学鉴赏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H.R.尧斯和W.伊泽尔提出,文学作品的鉴赏在于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反应能力、阅读过程中读者应用自己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去实现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理论使得英语文学教学更注重读者及其阅读活动,而不是作者和文本,这是人文主义的复兴,也是文学作品鉴赏的历时模糊性的基础。

英语文学教学是一个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与以技能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去区别,因此在模糊性及低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使用,学生心理积极因素,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的激发等多种教学理论形式都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受教育者自身原有的文学素质,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化的调动手段为学生发挥学生的潜在优势,这与低碳教育理念相吻合,也是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模糊性的又一理论核心。

三、低碳教育与英语文学模糊性教学的实践及结果调查

对多年英语文学教学实践进行质化和量化的分析,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文本资料、声像资料、教学方法、鉴赏分析方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反馈、学生的自主活动等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素材全部来自于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了研究的需要对07、08两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把教学资料、以及调查结果利用Excel统计功能对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处理。

经过了大量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接受心理调查的基础上,认识到英语文学教学不是基于英语文本表现形式的阅读实践的过程,而是学生内在的文字感受能力,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心共鸣,这不是单一的英语阅读,或是某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实现的,因此在这里我们倡导英语文学教学的模糊性,目的是打破文学教学中的语言障碍,形式障碍,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从多角度探讨让学生获得文字鉴赏表面背后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本质改观,这是文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生在英语文学学习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的八零后及九零后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降低,学生对于纸质书籍、文本自身的兴趣程度远远低于六、七十年代,这与网络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目前学生的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书籍对于他们在很多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冲击下已经处于一种不很乐于接受的状态,由于多年来学生们的读书仅限于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在高中阶段,为了过高考这一独木桥,不仅是家长不允许阅读课外书籍,就连高中的班主任也会严令禁止学生阅读与课程无关的书籍,这样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出现了问题。很多学生甚至没有真正地阅读过一本文学书籍。另外外语教学多年来也处于技能培训的状态,学生以解决字词问题为主,很多时候学生在肢解后的语法、句法分析中,根本无暇顾及篇章的含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自然状况、对于文学的喜爱程度,以及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东北石油大学外语学院07、08两届学生,在受调查的123张问卷中随机抽取了100张问卷,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四、结果分析引起英语文学教学改革

从以上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学生的阅读兴趣广泛,对于文学的执着程度一般,从表1学生自然情况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自然状况对于爱好的影响很大,有艺术爱好的学生多来自于县城或城市,文学爱好强烈的学生一般是出身于父母受教育程度偏高,家境相对比较好的家庭,但是也有例外,爱好诗歌的13名同学中有9名来自于农村,并且这9名同学中有3名是从事诗歌创作的小诗人。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学生的自身爱好来说,家庭和社会背景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这应该是和从小养成的阅读、生活、娱乐习惯有关,这符合低碳教育理论中关于家长在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文学作品文本自身,还应该开发学生的内在机制,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

从表2学生文学、艺术、体育喜好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有艺术爱好的同学多数都对文学感兴趣,而爱好体育的同学中喜欢文学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这说明,文学与艺术的相通性,在鉴赏方面文学和艺术有其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艺术是听觉和视觉美的鉴赏,而文学是人们通过文字想象然后到欣赏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有艺术鉴赏力,他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这种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也是文学欣赏中必须的。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把文字、影像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将是文学教师的授课目的之一。

从表3学生阅读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情况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范畴,他们的阅读已经囊括了各个领域,并且由于学生的爱好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明显不同,但是这里面包含着一些被动阅读的因素,比如说英文原版诗歌的阅读,是全员性阅读,但是这并不是出自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仅仅是因为这是授课内容之一,进一步调查表明,真正阅读过英文原版作品的仅是个别同学,而能够把一部原版小说读完的同学就更少了,因此这就给我们的英语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尽管许多同学都认为诗歌很难懂,英文诗歌如果没有任务要求就更不会有人去读了,但是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的引导得法,学生会很快理解诗人的意图,和诗歌的含义。另外作为文学教师不可对于文学之外的阅读有抵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各种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阅历的增加,也有利于文学鉴赏力的提高。

五、如何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实现低碳教育

文学鉴赏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文学教学也应该是一个复杂的思维开发的过程,而英语文学教学的过程,由于存在着语言和文化上的一些因素就显得尤为复杂。这里提出基于低碳教育理念下的英语文学教学模糊性的教学理念,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复杂的过程。

(一)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语言形式的模糊性

文学鉴赏是人的一种能力,是体现人的素养、文化、知识水平、思想境界等多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是内在的,与所欣赏作品的语言形式没有关系,比如在讲授意象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意象的含义,首先用学生们早已熟悉的中国古典诗歌,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讲解意象的含义,在学生理解了意象的基本含义后,我们再让学生去欣赏庞德的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这样学生就能够凭借自己对于意象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

(二)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艺术形式模糊性

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从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一结论,培养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涉及到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上,因为文字是要读者内化成一种形象在人脑中起作用的,在文学教学中我们不排斥其他形式,比如名著改编的电影、比如原著的插图,或是声像资料等等,把多种艺术形式引入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层面感受,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符合多维化教学手段。

(三)英语文学教学中的鉴赏能力模糊性

文本、文字本身存在着模糊性,那么基于文本和文字的文学鉴赏也必然存在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体现在文学鉴赏是复杂的内心活动,从思维的角度看这种思维活要涉及鉴赏者诸多内在思维系统,作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涉及思维的多层面,因此作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受众的多层面的内在因素来实施自己的教育活动。

(四)英语文学教学中的教学手段的模糊性

教学活动是要在某些外部因素的支持下完成的,因为文学教学有其复杂性,我们的教学手段也要避免单一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影像、声音、英语文本、汉语文本、英语文字理解方法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在教学方法上也采用多维化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恰好体现了教学手段的模糊性观念。

(五)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模糊性

调查中显示,尽管学生学习了很多年英语,但是多数同学的英语学习依然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面,让他们利用英语文字以及英语思维去鉴赏文学作品仍然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抛开文本的语言形式,去欣赏内在,这就成了引导学生改变学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另外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与读者的生活阅历密切相关的,教育者引导学生增加生活阅历也是学法指导的一个方面。生活阅历的增加、文字感受力的增强与文学鉴赏课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却是内在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学法上的指导具有全新的模糊特点。

(六)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学习动机的模糊性

学生曾经疑问英语文学课对于就业有着怎样的意义,回答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如果把学习英语文学作为将来就业的手段恐怕是过于牵强的,但是必须承认,一个人的文学素养的高低应该是这个人的个人素质的充分体现,那么如何去激发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综上所述,英语文学教学是一个基于文学鉴赏的教学活动,由于文学鉴赏活动的复杂性,加之英语文学教学又涉及文本的语言形式的问题,使得英语文学的教学活动变得尤为复杂,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复杂的教学活动,实现英语文学教学低碳化,提出了英语文学教学中模糊性问题,而这种模糊性的教学实践必将带来我们教学方法上的变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