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医学知识

基础医学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医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医学知识

基础医学知识范文第1篇

高职教育基础医学实验课应针对存在的实验室建设滞后、实验教学理念陈旧、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各基础医学课程间缺乏联系等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教学理念

为了构建新的医学实验教学体系,顺应医药科学的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很多国家的医学教育一直将医学实验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过程,并随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改革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新型医学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室建设滞后

实验室建设滞后,已经严重影响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

(1)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剧增,对实验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2)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

(3)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实验室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水平[1]。

2.实验教学理念陈旧

传统医学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际上是理论课程的延续,实验过程仅仅是对学科的理论验证和重复演示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和实验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偏低,不能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学生忽视实验课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得不到强化。

3.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实验教学一直缺乏系统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验教学的考试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只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实验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忽视学生要掌握实验操作技术要领,要注重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2]。

4.各基础医学课程间缺乏联系

尽管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主要“从属学科、以科设室、封闭管理”,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教学内容陈旧、单一、重复和对基础医学理论的简单验证的实验多,知识交叉渗透少,并与临床医学实践严重脱节,整个基础医学实验的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学生得不到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简单地重复和模仿禁锢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个性发展的要求。

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改进方法

1.加强实验室建设

针对近年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增加各基础医学实验室的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实验仪器,使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及时淘汰陈旧破损的仪器,更新先进仪器。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促进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相结合。

2.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实验课不是理论课课程的延续,更不是理论知识的复习课。为了提高师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切实把实验教学放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心将实验教学从基础医学学科原有的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然后,以实验技术归类为依据,打破学科界限和现行课程框架,对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基础实验课程进行整合。我们将基础医学类实验课程按模块设置,构建解剖学实验模块(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显微形态学实验模块(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细胞生物、医学遗传学)、机能学实验模块(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技术模块(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同时开设选修课程模块(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显微形态学实验技术、临床解剖学实验、超声成像与诊断等)。通过实验课程整合,改变传统教学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等多种综合,使医学生在短时期内接触到各层面的医学内容,系统和直观地掌握医学知识,为以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软件,如人体解剖学智能在线学习考试系统、数字显微镜图像处理系统软件、VBL-10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形态学数字切片库等,以及图像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完善的计算机局域网设置。通过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及“拼图式”教学方法,我们在显微形态学科采用教师示教与网络互动相结合;在机能学科采用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在大体形态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相结合,积极应用课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实验教学更形象化、规范化。

4.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课成绩,让学生通过改革后的考试方法既能获取实验知识,又能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考核体系由平时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探索实验设计和理论考试四部分组成,其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态度认真、动手积极、操作规范、讨论积极,实验报告是否书写认真、格式规范,实验结果及分析是否正确等;操作技能考试考核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实验设计考查和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可在考核体系中增加探索实验设计的比重,降低理论课考试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收集资料、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3]。

参考文献:

[1]曹景华.高职教育中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007-8517(2011)07-0061-01.

[2]涂开峰.高职教育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新西部,2014(02).

基础医学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发展;医学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2(c)-0153-03

教师专业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世界性潮流,它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1]。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旨在通过对教师成长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分析影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从而理清教师发展的规律,促进教师顺利成长[2]。高职院校医学基础课教师有着自身的特点,关注其成长历程中的各种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师的发展需要,从而给予教师适当、适时的协助和教育,使教师自身蕴含的潜能不断发掘出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成长。

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

1986年美国卡耐基教育基金会和霍姆斯协会分别发表了《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公立学校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有多层含义,如韦登指出:①教师专业发展是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活动;②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改革的整体活动,以促进个人的重大成长,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效果;③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成人教育,要依靠教育原理,增进教师对其工作职责的了解,不仅仅是要教好书;④教师专业发展是利用最新的教学成效的研究以改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⑤教师专业发展本身就是目的,协助教师在受尊重的、受支持的、积极的气氛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3]。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发展要经历哪些阶段,发展是否有关键期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有关观念指导下,给教师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诸阶段。如图1所示,国外研究者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划分方法。伯顿、费斯特、休伯曼等人从教师的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针对教师职业生涯、教师职业周期的动态发展和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

1.2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学者侧重于教师社会化标准的研究,即从教师作为社会人的角度,考察其成为一名专业教师的变化历程。国内有学者在归纳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成长、发展阶段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划分。也有一些学者从教师心理发展以及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发展阶段观,如有学者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把教师早期的专业发展看成是预期社会化阶段,而承担教师工作后,为更好地工作所参与的进修、学习称为专业继续社会化阶段。

2 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高职医学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4]。教师服务于高职教育,首要任务是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院校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也不能成为岗位职业资格培训的附庸。高职医学教育具有技术性、实用性,其主要目标培养的是数以千万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医学人才。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将教育学、医学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社会期望值更高,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高职医学教育对教师在角色定位、职业体验、智能结构、教学使命感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更全面。

2.1 医学基础课教师的定义

我国的《科学技术辞典》将医学定义为“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医学所研究的是与自然和社会相互联系着的人”。这一定义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反映了当今医学领域的内涵与发展。经典的医学科学主要由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构成[5]。相对于临床医学而言,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内容,是研究人体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生理病理规律的科学体系,是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整个医学发展的基础。医学基础课教师特指在医学院校从事这些基础医学分支学科课程教学的教师。

2.2 医学基础课教师的特点

高职高专院校绝大多数医学基础课教师来自于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普遍具备一定水平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施教教育,缺乏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更缺乏对从事医学教育工作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充分准备以及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刻认识。因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教育阶段方面,一般都是接受过医学本科教育阶段的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高于本科生。②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缺乏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技术和能力。③在学科专业发展方面,医学基础课教师有明确的专业定向。

2.3 医学基础课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结构

通过将近年来较有代表性的有关普通高校教师和医学院校教师素质结构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显示:医学院校教师的素质结构在具有一般普通高校教师共性的同时,还应体现其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见表1、2。

2.4 影响医学基础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教师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强化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其本质不是简单地“重复”某一种劳动的基本操作行为,而在于需要一定的“专业精神”、“专业理论”和“专业技巧”,并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创造。对于医学基础课教师来说,应着眼于进一步培养其适应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潜能。医学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人,在教学中既要求医学教师传授广博的医学基础专业知识,更要求他们遵循教育规律,讲求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6]。

如图2所示,首先应该是理念、态度上的转变,要帮助他们树立热心、专心和潜心于医学基础教育的理念;其次是知识、能力的强化,要打牢他们的医学知识基础,拓宽医学知识口径,培养医学科学研究能力;最后是教学基本方法、技能的补充,要使他们掌握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方法和技能。在我国的现实中,由于受临床医生与基础医学教师收入上的差距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从事医学基础教育的教师朝医院流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利用优秀教师扎根医学基础教育等典型案例,培养医学基础课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与奉献精神尤显重要。而且,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在校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比较欠缺、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弱等特点。面对这种学习状态的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技能要求会更高,要使他们能够相对稳定地、较为系统和规范地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职业道德以及专业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教育技术、教学技能的基本运用能力,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性活动获得对医学教育规律的认识及反思。同时,还应重视科研能力培养,包括从事医学专业学科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能力。

3 结语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一个专业能力雄厚的专家队伍,一个不断追求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团队是一所高校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7]。高职医学教育正肩负着为适应医学模式演变趋势带来的艰巨任务和挑战。医学基础课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中的专业能力问题,是当前教师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必须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极大的发挥,以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健康发展,为高校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奠定教师队伍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春燕.西方国家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经验与启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81-83.

[2] 罗振华.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3] 郭祥林.契约理念:高校师资管理的新视野[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4):68-71.

[4] 熊红菊.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23-25.

[5] 胡彦.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基础学科助教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初步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7.

[6] 冯利哲.BX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0.

基础医学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口诀;记忆;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虽然是理科科目,但是其纷繁复杂的基础知识不仅需要准确的理解,还需要大量的记忆。就初中学生而言,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一直是化学学习的难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巧用口诀能很好的帮助初中学生记忆化学基础知识。

一、巧用口诀记忆催化剂、还原剂、氧化剂

首先是记忆催化剂的口诀:“催化剂,有多种。初中所学只一剂,二氧化锰制氧气。”通过这句简单的口诀,就可以记住几个关键知识:①催化剂有很多种,如二氧化锰(MnO2)、氧化铜(CuO)等;②初中化学阶段常考的催化剂主要是――二氧化锰(MnO2);③二氧化锰(MnO2)作为催化剂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在加热氯酸钾制作氧气的过程中。

记忆氧化剂、氧化物、还原剂的口诀是:“氢气常作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物,无它便会不成立。还原反应还原剂,初中只学两种气,氢气(H2)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CO)也能替,冶炼工业也需要,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通过这些口诀,可以记住以下知识:①氢气是一种常用还原剂;②氧化物一般由氧化反应生成,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钙(CaO)、一氧化碳(CO)等;③还原剂是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失去电子或有电子偏离的物质;④初中阶段常考还原剂是氢气(H2)和一氧化碳(CO),主要用于氢气(H2)还原氧化铜(CuO)和工业冶炼。

二、巧用口诀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口诀是:“参加反应各物质,反应前后量不变。原因其实很简单,构成物质之原子,数目质量与种类,反应前后都不变。”通过口诀,能准确把握质量守恒定律的以下要素:①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②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③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④任何一种化学反应,其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不会变的。

三、巧用口诀记忆原子量和核外电子的排布

记忆原子量的口诀是:“原子量,记忆繁,找到规律便不难。二倍序数碳氧氮,硫硅氦氖加镁钙。二倍多一锂铍硼,铁钠铝磷钾氩氯。氢之为一不改变。另外还有特殊数,64为铜锌65。”通过这段口诀,可以记住:①氢的原子量为1,铜为64,锌为65;②碳氧氮硫硅等的原子量是原子序数的两倍;③铁钠铝磷等的原子量为原子序数的两倍加一。

核外电子的排布口诀是:“核外电子等质子,分层排布有规律。七六五四三二一,能量由高降到低。每层二N平方个,外层最多为8个。外层电子定类别,稀有气体等于8,小4榻鹨资去,大4非金易夺得,得失电子显性质。”这段口诀包括以下知识:①核外电子数一般情况下等于质子数;②核外电子是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分层排布,每层电子数为2n个,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8个;③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的是稀有气体,小于4的是金属,大于4的是非金属。

四、巧用口诀记忆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

化学实验口诀一:“化学实验需药品,取用规则记在心。不摸不闻不品尝,保证安全利健康。药品也许重节约,若未说明使用量,12毫升是液体,盖满底部是固体。剩余药品人定器,不能放回原瓶内,更勿拿出实验室。取用固体用药匙,夹取块状用镊子,重块侧滑入底部,以免容器弄破烂。”这段口诀主要与化学药品有关,包括以下知识:①药品取用的注意事项;②化学药品的使用量;③化学药品的取用方法等。

化学实验口诀二:“导管一端浸入水,管口有无气泡出,表明装置气密性。加热常用酒精灯,灯内酒精二三分,灯芯须平不须焦。酒精洒出若燃烧,湿布盖灭即可行。熄灭用帽勿用嘴,燃时添酒易失火,绝对禁止灯点灯。加热之时用外焰,预热之后再加热。管内液体持三一,管口倾斜勿向人。”这段口诀主要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及酒精灯的使用。

化学实验口诀三:“酸碱若入眼睛内,用水冲洗手勿揉,洗时眨眼洗后医。大量酸碱流上台,先用药品再水冲,稀醋酸液用于碱,碳酸氢钠仍是酸。天平用前须调零,物左砝右牢记清。干燥固体纸上放,易潮物品杯里装。连接仪器须小心,水湿轻旋动作轻,以免容器换作新,检查装置气密性,两手紧贴容器壁。”本段口诀主要有以下知识:①酸性、碱性的化学物品在化学实验中的使用注意事项;②天平的使用方法;③干燥、潮湿物品的取用与保存;④化学仪器连接的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口诀四:“纸槽送粉防乱粘。液体倾倒口对口,瓶塞倒放签向手。滴管滴取是少量,用过之后竖立状。如需读出使用量,量具必须水平放,接近刻线用滴管,竖直对准管上方,读数视线平凹点,严肃认真仔细量。腐蚀药品需慎用,如若溅在衣肤上,高浓硫酸先擦拭,其余用水先冲洗,然后再将药涂上。碳酸氢钠用于酸,硼酸溶液用于碱。”本段口诀主要有以下知识:①粉末状药品的取用;②液体倾倒的注意事项;③量具的使用及读数;④腐蚀性药品的使用。

基础医学知识范文第4篇

一、精益求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严肃的自然科学,它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就其学科的特点而言,它是通过可知的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研究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任何重大的发现都要靠化学实验予以证实。在化学领域中,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将造成巨大损失,延缓科学发展,因此,严谨、求实、准确的态度是从事科学的工作者必备的品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科学家优秀事迹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科学精神、文化素养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不作弊浮夸、不马马虎虎、不粗枝大叶,要有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发现”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多次测定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72克,从氮气的氧化物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06克,两者在第三位小数上存在差异,相差0.0066克,相当一个跳蚤的质量。瑞利没有忽略这一差异,更不认为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而是把他的实验结果与研究的论文一起公开发表,这引起了他的朋友拉姆塞的注意,并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惰性气体最初被发现的过程。试想瑞利如果忽视了小数点第三位差异,会使惰性气体发现推迟多少年呢?化学史上这一著名的发现,真正体现了诚实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这一事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二、设计科学性训练提纲,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

准确的表达和准确的记忆是分不开的。教学中要按照科学的记忆精心安排训练内容,训练题可根据内容有规律地排列起来。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记忆和表达,首先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把它的基本精神和逻辑结构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进而准确地叙述下来,这就是通常学习时所作的提纲。经过自己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作过提纲的材料是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的。

记忆是建立在联系和巩固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直观的材料,如实物、图片、模型、图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等,并与之建立广泛的联系,有助于记忆,这比单独的记忆效率高。另外,复习在记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记忆是建立联系、巩固联系的过程,联系要经过强化才能巩固,复习的作用就在于强化联系。同时复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理解,使记忆更牢固。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经常复习,就可长期不会忘记,能够准确记忆的知识,也就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基础医学知识范文第5篇

摘要:要防止初一学生数学成绩分化,教与学的双方都很关键,教师在掌握教育理论,熟悉吃透教材的同时,抓住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环节,运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方法去巩固完善数学教学成果。只有这样初中数学教学成绩才会有长足进步。

关键词:思想教育;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辅导复习;树立榜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42-01

当今,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比较好,但一到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就急剧下降。初一学生数学成绩的急剧分化,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造成了很大困难。因而防止初一学生数学成绩的急剧分化,是一件极其重要且难度很大的工作,那么如何防止初一学生数学成绩急剧分化呢?

治分化之病,要先究其根,要分析透彻分化的原因,就学生方面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就教师方面分析有两点:一是教法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二是中小学衔接不好。就教材分析原因也有两点:一是中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扩展量大,课后练习设计上不衔接;二是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直观、具体、易懂到中学的抽象、深奥、难理解的变化跨度大。

为防止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分化,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即教书又育人,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基本训练,要搞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要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适当为学生铺设台阶,逐步引导学生步入中学数学学习的轨道,经过实践探索,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热情辅导、真诚帮助。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水融,教学相长。

2.加强新旧知识同化,顺利实现学生升级学习的过度

小学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无论是教材理解方面、思维活动方面、研究数学的方法方面、完成作业应用的手段方面等,与小学阶段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在备课时就应该认真思考小学课程与初中数学课程的差异,切实了解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仔细捉摸初中课程所研究的问题跟小学课程曾研究过的相关问题,在语言、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差别,确定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帮助学生把旧知识同化新知识,让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地达到知识的迁移,减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困难。比如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但仍有很多学生不能将除法的商与分数联系起来,由于习惯性思维喜欢将结果表示成小数,所以老说除不尽,这里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思维定势.让学生养成把商的结果表示成分数的习惯,适应初中数学的要求。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早入门

初中课程的数学知识在完成了数系的推广后,从字母代替数开始,逐渐演变为运用符号语言进行分析和思考,将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再进行求解,抽象思维占很大比重,尤其在几何教中更是如此.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能从教师的课堂引导中,快速形成抽象思维习惯,形成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早一点找到初中课程学习的门道。例如:初一年级的“方程的应用”,就是将生活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学生虽然在小学学过方程的思想,但要求不高,学生也不喜欢用方程来解,教师要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方程解应用题的优点,明白有的问题用算术的方法求解是很困难的,而用方程则非常方便。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找出已知和未知的关系,恰当的设元,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决问题。

4.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