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短篇情感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交流
一、激发兴趣,打开阅读的“窗口”
古人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营造良好氛围,感受阅读的乐趣
想让孩子们喜欢读书,班级是重要的熏陶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文化环境建设这个平台,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读书名言警句、挂图等,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感受书籍的魔力和魅力。班级图书角上应排放色彩鲜明、富有意趣的好书,书中可附带精彩故事情节、作者简介或学生最感兴趣的幽默故事、脑筋急转弯等;展示台上张贴学生的优秀字画、作文、手抄报;奖励栏上可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用多种评比方式以激励学生读书的热情。
2.形成家校合力,共创阅读的平台
学校可充分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请家长配合在家中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结合不定期家访,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如家长带孩子一同逛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在家中建立“小小图书架”或“图书角”,孩子在家长陪伴下,一起读书交流,享受读书的乐趣;还可以成立班级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分享整本书,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教师就书中的某个故事情节或问题发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们在交流中碰撞阅读的火花。在这样书香浓厚的氛围里,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了读书,与书交朋友。
3.丰富活动形式,激发阅读的兴趣
期初,举行暑期阅读课外书的反馈交流会,让学生把暑期阅读的书籍,通过讲故事、话剧表演、辩论会、征文比赛等形式来汇报。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全校“读书漂流”节 ,充分发挥班级的黑板报、学校的报刊栏、少先队广播进行读书节的文化宣传。接着按班级,要求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摆书摊,与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换、分享,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书香浸润校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推荐书籍,落实阅读的“向导”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除了在数量上有相应的规定,还推荐了许多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目。总之,要从多方面吸收书籍营养,教师作为指导者必须担负引路人的重任。
1.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书
小学低中年级阅读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我就向他们推荐《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淘气包马小跳》《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书。高年级学生可重点选看一些散文集、长篇名著、优秀议论文、短篇小说等。此外,结合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如有个别学生常欺侮小同学,我找他谈心后,让他看《亡羊补牢》《人生旅途红绿灯》等,读完后让他将故事内容讲给我听。后来,他彻底改正了欺侮小同学的错误。
2.选择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书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应时代、贴近生活的书。如外国的《长袜子皮皮》《长腿叔叔》《窗边的小豆豆》,沈石溪的《动物情感故事》等,这些作品关注孩子的成长,反映了孩子内心的喜怒哀乐,而描写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则反映了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这样的作品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能打动学生的心,因此最受他们的青睐。
3.推荐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作者情况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作品。如学生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推荐学生看《安徒生童话选》;学了《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可以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桂林山水》《游金华双龙洞》,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游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指导方法,架设阅读的“阶梯”
在组织课外阅读时,应重视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指导。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读一般包括泛读、精读、浏览。对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读书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浏览一下。而精读就很重要,要引导学生在精读时,对重点内容进行圈点勾画,写批注,仔细欣赏品味,提炼作者最精华的思想。学生只有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收获有价值的东西,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2.学做摘抄笔记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都要求学生做好摘抄笔记,让学生摘抄优秀诗文、词语进行盘点,对优美的句子和经典文章的段落进行积累。摘抄既促进了读后理解,又利于吸收借鉴,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写得精彩。平时鼓励学生相互传阅摘抄笔记,同桌互相检查,教师随时抽查批阅。再加上教师鼓励性的批阅语言和登记,促进学生的内在阅读动力。同时将优秀的摘抄笔记拿出来展示,让他们互相学习和促进,再奖一些奖品和表扬卡,让他们更喜欢上课外阅读。
3.读书习惯的指导
良好阅读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养成的,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指导方可逐渐形成。我结合实际指导,主要进行三种阅读习惯培养:一是边读边思的习惯,阅读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二是读书动笔的习惯,即对重要文章要做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积累好词好句、精彩片段。三是保证阅读的一定时间,即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每天的课外阅读有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阅读量。
四、加强交流,展示阅读的“成果”
1.课前三分钟听话训练
教师要利用好课前三分钟。我把每节语文的课前三分钟留给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在这段时间,学生可以不受约束,海阔天空地聊奇闻、说笑话、诵诗词、讲故事……内容不限,形式多样。由于大家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都精心准备、仔细斟酌。诵读的学生声情并茂,讲故事、谈奇闻的学生绘声绘色。这种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2.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
(1)举行心得交流会。即定期通过多种形式确定不同要求,让学生交流某段时间读书的收获体会。为了提高反馈效率,每次可确定一个重点,或交流某个体会,或者发表某个感想,或者举行一次故事大王擂台赛等。
(2)小组评阅读书笔记。即教师不仅要有计划地收阅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小结、评价、引导,而且要组织小组进行评阅,在评阅读物中加上符号、批注,或评阅读书笔记。
(3)定期总结评比。即教师通过不同形式,就读书的数量、质量、方法、能力、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评比,不断提高W生读书的能力。
关键词:都市女性 话语方式 女性心理 女权主义
七十年代出生的广西青年女作家杨映川虽然2000年才开始发表小说,但短短几年,已经以闪电般的速度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一批文学名刊发表了十多篇中短篇小说,《不能掉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荣获2004年度《人民文学》奖,成为2004年中国小说界一颗耀眼的新星。其作品,以极鲜明的女性特征吸引了众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关注与喜爱。
“皱纹是曾经笑过的地方,文字是心的最后财富。”这句话是《杨映川专辑》的卷首语,很形象准确地诠释了她的小说是反映人生的喜怒哀乐,反映人心的追求跋涉的。杨映川笔下的女性形象,带有很强烈的六七十年代女性生存态度和价值取向的痕迹。她们既不同于四五十年代女性的所谓“红旗下成长”,大半辈子生活在风口浪尖,自然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又不同于80后蜜罐子里长大,成天就想着怎么出位怎么好,却又时时因为独生无伴而焦灼。六七十年代的女性,正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她们读书时正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工作时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她们顺利坐上时代的每一趟列车,该读书时有书读,该工作时有工作……但她们又是夹心层,上一代人气壮山河,下一代人赶尽时尚,于是,她们挺郁闷,上下不是,于是,她们也挺自在,不上不下,正好!所以,她们独领,“小资情调”的都市女白领者众。这些女“白骨精”往往事业比较顺利或成功,她们的挫折主要来自于情感失败,她们比一般的女性更敏感细腻因而有着更多的情感追求。
杨映川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是处于情感困惑中的都市女白领, 这些职场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突破了经济和生存的压力,并在工作或事业上有了一席之地之后,表面上,她们独立而强悍,与男性同进退,然而,女性特有的感性却让她们在感情的江胡中千锤百炼,翻云覆雨。杨映川以其特有的女性话语方式给我们展示出现代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
在《易容术》里,青琴因为长得丑而从小自卑和敏感,后来她嫁给了一个英俊而成功的男人(鱼剑峰),这个男人十分爱她且心无旁骛,按理,她该心满意足地享受命运对她的眷顾了。可她却在俊美而优秀的丈夫面前自形惭秽,在众多美女羡慕的眼光中,忧心忡忡,顾虑重重,终日幻想自己获得易容术而改变容貌。
我终于悟到了:大千世界美不胜收,如果只取其一,势必会失去千万。我要将天下美色融入身心,尽现万种风情。只有这样,我才可以战胜一切,才会无所畏惧。
世间没有一个女人能实现这个目标,而我必须要实现它。那怕它是珠穆郎玛峰峰顶千年绝冰上的一朵雪莲,我也要将它采摘到手中。
现在的我已不是从前的我,我已经脱胎换骨……天下的男人见到我都会迷恋上我,不过,我只爱我的肖鱼剑。我要给他一个惊喜,我要让他为我骄傲,我要让他从此离不开我半步……
结果青琴在疑神疑鬼的自我暗示和获得易容术的终日幻想中疯掉了,坚贞不二的丈夫也被她吓跑了。嫁给十全十美的白马王子本是女人们心中的梦想,但当这一切成为现实时,反而衍生出一场悲剧,为什么呢?青琴是个女人,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繁华都市中,面对众多对自己丈夫虎视眈眈而又青春靓丽的美女,青琴凭什么保卫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这种深刻的恐惧和忧虑,只有同是女性的作家才能真正感同身受。表面上看,小说讲的是嫁给十全十美的丈夫也是一场悲剧,你会在担心失去他的精神压力下变态、崩溃,毫无幸福可言。但小说的寓意其实很深刻,试想,当一个社会,男人的成功以财富来计算,女人的价值用外貌来衡量时,这种悲剧的发生就纯属必然了。《易容术》就是这样以一个极端的故事,以女性化的话语方式展示出一个现代都市女秘而苦涩的内心世界。
杨映川还特别擅长描写女性心理,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内视刻划人物,显得特别真实和感人。如在《女的江湖》中,荣灯的男朋友顾角出国了,出国前想和荣灯结婚,但荣灯却心有不甘,在办结婚证的前夕借故出差逃避,打算在顾角走后,可以在爱情的江胡上尽情遨游。可当顾角走后,她完全自由了,却又疑惑起来:
荣灯无法理出一丝头绪――难道在我和顾角之间还有什么遗憾吗?我们是相爱的。可我为什么还在舞会上寻寻觅觅?我一定是心有不甘。荣灯被自己的想法吓坏了,她由此想到一本书的名字:《跳来跳去的女人》。难道我是这样的女人?羞愧和恐惧一下将荣灯打倒在地。
没有豪情万丈,没有浪漫写意,只是有点莫名其妙的窃窃私语,甚至是不可告人的小小心眼,正是这种充满生活气息、女性味十足,却又有点絮絮叨叨、琐琐碎碎的话语方式,把一个向往自由,却又在传统教育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的内心冲突十分真实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杨映川的语言极有特色,不但很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还相当富有哲理,且不乏幽默感。如:在《爱情侏罗纪》里写道:“拿世界杯足球赛来说,那段时间里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足球。许多人像得了魔症,瞳孔里是足球,嘴里吐着足球,怕老婆的敢打老婆了,不怕老婆的怕起老婆来。”在《只爱陌生人》中, 女主人公说她的母亲:“罗西在与父亲的斗争中永葆革命的青春,而在失去父亲后迅速地衰老了。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也许罗西是真的爱父亲,不然几十年的争争吵吵两人为何不分离? 我一直等待着奇迹的出现。罗西晃了晃手里的照片,不是出现了吗?你爸,他原来是爱我的。罗西突然破涕为笑,哈哈,你爸他原来是爱我的。我一辈子都在折磨他,想不到他原来是爱我的,我们浪费了一辈子。”看到这里,读者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又好笑,又想哭,这就是爱情?这与我们向往的爱情有多么大的千差万别,但也许这就是最真实可信的,每天发生在千千万万普通人身上的爱情故事!
杨映川就是这样以她特有的女性作家的细腻感性,以她特有的女性话语方式,向我们讲述一个个都市女性的情感故事,讲述她们的喜怒哀乐, 讲述她们的生存挣扎,讲述她们的理想追求。她的小说大都回避宏大叙事,常从“儿女情、家务事”日常支点切入社会,从半写实、半虚构的自传角度选取生活,长于以小见大,平中求奇,善于以细腻的笔触、微妙的感觉,传达内在情性和抒发个人情感。这或可用一个公式来加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感觉化”。 作品选取角度的“小”与切入生活的“近”,都具有个人化女性写作的鲜明特征。女性主人公从一己的经历与感受说“成长”、看社会,自传性的内容与个人化的叙事表露得相当充分。社会公众生活的背景进一步隐退,个人的遭际,个人的感触已理直气壮地占据了作品的中心,一切社会万象都被化为了女主人百感交集的个人心路历程。
杨映川无疑是个女权主义者,但她又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女权主义者不同。作为世界性思潮的女权主义,在风起云涌了一段时期以后,现以有一种向“后女权主义”转化的趋势。后女权主义看到女权运动对女性造成的实际伤害,对妇女解放有了新的理解。美国女权主义者弗里丹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尖锐地指出,所谓女性奥秘不过是男性中心社会精心策划的阴谋,但十多年以后,她却反省到,女权运动过于男性化了,女权主义成了女人想当男人的代名词,她从男性与女性对抗的立场转变为从女性的角度来肯定男女两性的差别的宽容的立场。这样一种宽容的立场也许就会把某些利益和伤害看作是男女两性所共有的。之后,女性以更加平易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例如:“新写实”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都乐于咀嚼烦恼人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人生意义和价值。九十年代上半期,出现了一批女性主义小说,女性作家偏向于写作女性的私人话语,以柔情的笔调讲述女性内心体验。这些女性形象都可以归属于“正面的”女性形象,大都是女性愿意自我认同的形象。
从杨映川的小说中,我们看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女性的解放不是取代男性横行天下,而是面对现实,找到女性最魅力无穷让无数女性前赴后继的空间,那就是在情感领域的翻云覆雨独领,杨映川就是这样用她的女性话语方式诠释着都市女性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塑造出一个个个性独特而又淹没在万千人流中的都市女性。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70后’女性小说家的女性话语方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广西梧州学院科研课题: “广西‘70后’女性小说家的女性话语方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易容术》,发表于《花城》,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