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词牌格律

词牌格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词牌格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词牌格律范文第1篇

妹妹在外打牌与人发生摩擦,身为律师的哥哥提刀连刺3人,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昨日记者从省高院获悉,泸州杀人律师吴丹已于节前被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今年36岁的吴丹原系泸州市蜀光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但谁也没想到知法懂法甚至多次为犯罪嫌疑人辩护的他,竟会走上杀人之路。去年11月18日晚,吴丹的妹妹吴小蕾和弟媳陈莉一起到陈芳开的“渔樵话”茶楼与周东等人打牌。打牌期间,周怀疑吴的妹妹和弟媳合伙打假牌,因此要求吴的妹妹退钱。吴的妹妹不愿意,周随后找来人对她进行殴打,吴的妹妹向警方报了案。

吴丹知道了妹妹被打的事,心中很是不满。21日晚9时许,吴丹叫上朋友罗某一起到“渔樵话”茶楼,要陈芳给个说法。“谈判”中,吴对陈的话颇为不满,抽出事前准备好的猎刀对着陈的胸部、腹部、背部、腰部乱刺数刀。见妻子被人杀伤,陈的丈夫杨振赶忙上前阻止,吴又用刀对着杨身上一阵乱刺。此时吴丹已经杀红了眼,随他同去的朋友罗某上来劝他,结果也被他刺了一刀。事后,杨振因抢救无效、急性大失血死亡,而陈芳被鉴定为重伤。吴丹作案后随即潜逃,今年2月13日在宜宾被警方抓获。

泸州中院一审认为,吴丹身为法律工作者本应知法守法,却仅因不满他人言语就持刀杀人,其行为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上月29日,该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吴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受害人共14.6万余元损失。

词牌格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宋词;《声声慢》; 押韵; 格律

0引言

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类,有其独有的美感和风格,在世界文学中也独树一帜。李清照的《声声慢》被誉为“千古绝唱”,是音韵美的绝佳典范。以许渊冲为代表的格律诗体派译者主张“以诗译诗”,即用传统英诗来翻译中国韵体诗歌。许渊冲(1979)指出:音美是指诗歌要有节奏、押韵、顺口、好听。传达的方法可以借助英美诗人喜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相似的韵脚。该派的译作具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追求诗行行末押韵,二是基本符合传统英诗格律。许渊冲的《宋词三百首》(2012)容纳了300首宋词,《声声慢》就是其中之一,译文采用的是传统格律体英诗形式。

1.格律体英诗无法传达宋词音美

把宋词翻译成格律体英诗,用英诗格律和押韵来传达宋词的音美真的可行吗?事实上,这种经过“加工”和“改造”的宋词,已经不再是宋词,而是一首包含部分宋词内容的格律体英诗。而它只能传达其自身的音美,无法体现原词的音美特色,因为汉英两种语言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两种文体的音美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不同的,是通过不同方面彰显的。用格律体英诗之瓶装宋词内容之酒,只能让读者误以为宋词原来和传统英诗并无差别。

1.1宋词平仄声律之美与传统英诗抑扬格律之美

汉语属声调语言,每个字对应一个字调。古汉语字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元和韵谱》如此描绘古汉语四声:“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不同声调的字词排列在一起,能使句子读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古诗词中将四声二元化,分为平声和仄声。平指平直,即平声读来无声调起伏;仄指曲折,即上、去、入三声在诵读时声调有高低变化。宋词平仄声律用法讲究,由词调决定,不可随意变化。较多宋词句子采用“平仄平仄”“仄平平仄”的形式,也有大量“三连仄”、“四连仄”等纯仄句。《声声慢》多用仄音,平仄交替。多次出现“三连仄”,如“雁过也”,“这次第”,同时也有四仄连用,如“惨惨戚戚”和“点点滴滴”。这些仄声词与前后平声字相接,如此这般利用不同声调更相交替构成语句的音韵美。这种美源自汉语语言的内在特质,用音韵体系完全不同的英语注定难以实现。

格律诗体派主张用英诗的抑扬格律去传达宋词的平仄声律之美。传统韵体英诗诗行由一或多个音步构成。每个音步又包含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两个非重读音节。轻重音相互交替使整个诗句读来不再单调。一个音步中必须有一个重读音节,对应“扬”,非重读音节对应“抑”。按照每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和轻重音搭配次序,格律体英诗的韵律可分为抑扬格、扬抑格、抑抑扬格等,其中抑扬格最为普遍。许译《声声慢》(2012:394)用的就是抑扬格,如“By cup on cup”,“Of evening wind so swift”等句中的音节都遵循先轻音后重音的次序。

经对比可看出,宋词平仄强调词句中字的声调高低变化,而传统英诗的抑扬强调的是音节在发音时相对的轻读和重读,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宋词中的平仄变化即固定又多变。固定指由词牌决定,不可随意更改。多变则指词句中的平仄变换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同一模式,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平仄要求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而非“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样的单一重复。传统英诗的格律变换则较为规律,比如一个抑扬格诗句,便是抑扬、抑扬的重复,有几个音步就重复几次。许译《声声慢》前三句“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属抑扬格三音步,对应读音上的轻读-重读/轻读-重读/轻读-重读。轻音重音交替出现,变化较宋词平仄来说较为单调。

1.2宋词押韵与传统英诗押韵

以格律诗体派最为关注的押韵来讲,宋词和传统英诗都属韵体诗,押韵是两种文类音韵美的重要体现。宋词对于押韵要求严格,词调决定具体的押韵形式。每个宋词词篇的韵脚是什么,什么时候押,皆由词牌决定,词牌不同,押韵形式就相异。传统英诗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中重复音素部位的不同而分成头韵和尾韵等。格律诗体派所追求的主要指句尾押韵。格律体英诗诗行间的韵法,常见的有每两行转韵(aabb)、隔行交互押韵(abab)、隔行押韵(abcb)和交错押韵(abba)。许渊冲认为用韵,特别是韵脚是构成“诗所以为诗”的必要条件,韵属于“音美”最明显的标记。(马,2006:75)。他的英译本《宋词三百首》中多用两行转韵和交互押韵韵法。虽然原文与译文都采取了句尾押韵的语音经营手段,但说译文的押韵美可以传达原文的押韵美却是不合理的。

从蒋捷创《声声慢》以来,该词牌多以平声为韵脚,而李清照的版本别出心裁,押的是仄声韵,韵脚依次是“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和“得”,基本上一韵到底,上下片各五仄韵,上片二、四、六、八、九句和下片二、四、六、八句不押韵。所以《声声慢》原词的韵法是:a, b, a, c, a, d, a, e, f, a; a, g, a, h, a, i, a, g , a。以短促的仄声入韵,让读者在诵读时体味到词人无法名状的悲伤情怀,同时,利用押韵将句子的结尾关联起来,产生一种独特的韵律美。许译《声声慢》除上阙第七句 “In this lingering cold!”和最后一句“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遥遥相对,一起构成韵脚。其它句子都采取英诗中最常用的押韵格式,即两行转韵(aabb)形式,例如 “miss”和“is”,“drear”和“cheer”等,每邻近两行采用相同的尾韵,读起来有一种回环的美。许译本的韵法是:a, a, b, b, c, c, d, e, e, f, f, g, g, h, h, d; i, i, g, g, k, k, l, l, m, m。可以看出,原文的押韵重复性很高,一韵到底,而译文押韵多变,每两句换一次韵。韵脚不同,押韵形式不同,押韵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1.3音韵美的其它表现

宋词的音韵美还体现在参差错落的长短句所产生的节奏美上。宋词句式长短不齐,富于变化。短句节奏急促,简洁明快;长句节奏舒缓,悠远深沉。长短句相间,参差错落,读来别有一番韵味。《声声慢》中既有三字、四字这样短小精悍的句子,如“雁过也”,“憔悴损”和“寻寻觅觅”,还有长句,如“怎敌他晚来风急”,“到黄昏点点滴滴”。整首词长短句错落连用,读来抑扬顿挫,听来韵味无穷。相对于原文长短句的不规则排列,译文遵循英诗传统。大部分有着相同韵脚的连续诗行,如第五句“How hard is it”和第六句“To keep me fit”有着相同的音节数,句子长短也相近。

另外,原词的音美特色还体现在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对叠字的应用上,叠音错落,凝练真挚,让人拍案叫绝。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易安《声声慢》一阕,连下十四叠字,张正夫叹为公孙大娘舞剑手。许译文开头两句:“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则运用平行结构,重复主语“I”,同时用了短小的“what”从句,结构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紧接着两句“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三次连用“so+adj.”结构,读来节奏感自现,但是原文中十四叠字的绝妙在译文中却没有丝毫体现。李清照这十四叠字可谓千古绝唱,是汉语所具有的隐性表现力的体现,用在语法上表现为显性特色的英语来复制是不可能的。

原词中还多处运用双声和叠韵,双声如“黄花”、“黄昏”、“点点滴滴”;叠韵如“暖还寒”、“盏淡”、“得黑”。双声叠韵词错综排列,不仅能传神达意,而且使声音动听。内容美与声音美达到和谐统一。类似的,格律体英诗也常用头韵来增强音韵美,如译文中“flowers”,“faded”和“fallen”,为译文音美增色不少。但总体上,原词双声出现频次远远多于译文,而且不管是原文中的双声还是叠韵,都没有在译文中得到体现,这种特色美是无法用英语来传达的。

2.从形美和意美来看――弊大于利

2.1因韵困意

汉英语属不同语系,语音系统也完全相异。汉字读音基本全是单音节,有相同韵母的汉字非常多,甚至有大量的同音字。所以汉语是一种韵宽的语言,斟酌押韵时有很多选择,因此古汉语诗歌句尾押韵频率很高。传统英语诗歌虽然也押韵,但比起汉语,其韵脚可选择的余地就要小很多。另外,宋词同传统英诗韵脚的性质完全不同,要在英译时复制韵脚,不仅难以做到,而且往往会影响“意美”的传达,常表现为遗失原词内容或添加本来没有的内容。林语堂(1981)曾说:“凡译诗,可用韵,而普遍说来,还是不用韵妥当。只要文字好,仍有抑扬顿挫,仍可保存风味。因为要叶韵,常常加一层周折,而致失真”。这里的“失真”即指意义传达上的打折或“添油加醋”。

在许译《声声慢》中,有几处因追求押韵而限制意义表达的例子,如“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就明显添加了原词没有的内容。“寻寻觅觅”,强调词人若有所失、来回寻觅,并没有提到词人思索寻找的是什么。译句虽韵律一致,形式对仗,但同原词在意义上有一定出入。为了和上句“I feel so sad, so drear”保持格律一致,并同“so drear”押韵,给译文添加“without cheer”,造成语义上的重复。而“冷冷清清”既指词人内心的凄苦,同时也是氛围的营造,单纯用“So lonely”没有传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同样是为了押韵,把“旧时相识”译成了“acquaintances of old”;为了和“swift”押韵,译文加上了“drift”(漂移;趋势;吹积),与后文“wind”形成一定的语义重复,而且多少显得有些机械。还有“Faded and fallen”两个表完成的过去分词同“in showers”的搭配,既然已经凋谢败落,怎么还会有“in showers”的状态呢?这显然是因追求押韵造成的。译文第21短句“Could I but quicken”和下一短句“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中,“quicken”与“pace”的搭配虽与原文“独自怎生得黑”有出入,但也算无可厚非,然而,“The pace of darkness ”和“thicken”的搭配却属于语法上的搭配不当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明显就是追求押韵。为了与“grief”押韵,译文最后一句“Beyond belief!”也是添加了原词没有的内容。在许渊冲(1979)的“三美论”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意美,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但他追求押韵的主张和实践,却影响了意义的传达,这与他的“三美论”正好背道而驰。忠实原词意义同追求押韵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译者要做到兼顾是很困难的。

2.2因韵害形

许渊冲认为在“三美”中,形美相较于意美和音美是最次要的,是第三位的。但就宋词而言,形式是非常重要的,是将宋词和唐诗及其它文体区分开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译者作为这种文学形式的传播者理应重视其形式特色。宋词词句灵活多变,句子长短不齐,有一种“形体”上的错落美。同平仄声律、押韵一样,宋词词篇包含多少个句子,每个词句有几个字都是由词牌预先规定好的,不可凭空加减词句和字数。

从纵向上看,《声声慢》全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十句,下阕九句。这是词牌的规定,多一句或是少一句都不可以。视觉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参差错落,有一种摇曳多姿的“体态美”。许译本纵向上也分为上下阙。上阙十六句,比原词足足多出了六句。下阕十句,比原文多一句。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出入较大。译文把原词六、七两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译成了“How hard is it―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Hardly warmed up ―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原词两句变成了整整六句英文,显得过于冗长,没有忠实于原文形式。类似的,将原词一到三句译成四句,四、五两句译成三句。这种形式上的改写,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句末押韵而刻意为之。从横向上来说,为了切合英诗格律,译文许多相邻的句子都具有相同的音步数,如前四句都包含六个音节,三个音步,五、六句都是四个音节两个音步,看起来句子长短也较为接近,这与原词差距较大。英译本从整体上来看也是参差错落的,不同于律诗,但是这种错落不一和原词还是有相当大的出入。读者无法从译文中窥探到原词的独特形式。

3.格律体英诗渐受冷落

格律和韵脚对传统英诗来说必不可少,但在现代英语世界中,刻板追求押韵和格律而限制表达自由的做法已逐渐受到冷落。事实上,二十世纪以来,英语世界的诗歌规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由体取代韵律体成为英诗主流。英译本宋词主要面向英语世界的读者,那么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就不得不考虑受众们的审美倾向和喜好变化。主流诗歌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们对诗歌的看法也相应地与以往变得不同,于他们而言,耳濡目染的诗歌形式是自由的而非刻板追求格律和押韵的。所以,他们并不会以诗歌押不押韵做为评判译文好坏的标准,相较而言会更容易接受自由体译文,因为比较熟悉,有亲近感。

郦青(2005)对国内外李清照词的译者进行了总结分类。国内李清照词译者总共22人,其中采取韵体译法的八人,散文体译法的只翁显良一人,其他13人都采取自由体译法。英语世界李清照词的译者有13人。在所有这些译者中,唯有John Turner将李清照词翻译成韵体英诗。国内外译者,尤其是国外译者总体免韵的翻译倾向,也从侧面反映出英语世界诗歌总体免韵的大势。同时,译者多用自由体翻译诗词的背后是译文受众的喜好和审美倾向,因为西方译者对本土诗歌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读者的接受情况有着较好的分析和把握,他们的译文往往是应需而生。

韵体译诗词法与自由体译诗词法都是翻译方法的一种,它们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都引领了某段时间的潮流。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偏好的方法,但译作能否得到目标语读者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入语当前的诗学发展趋势和读者的审美需求。站在文化传播的高度,想让外国读者了解宋词,进而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就必须考虑译文的接受情况,否则翻译会变成一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4.结语

宋词和格律体英诗都是音韵美的典范,但不可将这两种文类的音美混为一谈。宋词的平仄声律之美和传统英诗的抑扬格律之美大有不同,它们的押韵规则和具体押韵形式也不一样,格律体英诗无法传达宋词音美。过分追求格律和押韵还会束缚译者手脚,无法真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美,因韵困意。同时,译者为了仿照传统英诗的音韵美,经常会更改宋词的原有形式,因而无法再现宋词特殊的形式美,因韵害形。再者,格律体英诗在英语世界逐渐受到冷落,对译者的翻译策略提出警示。因此,笔者认为这种主张对宋词的传播不利,应该抛弃押韵、格律方面的枷锁,更自由地去翻译宋词这一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Hollander, John. Rhyme’s Reason: A Guide to English Verse,[M].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李葳葳.宋词[M].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2.

[4]林语堂. 论译诗[A].刘靖之.翻译论集[C].三联书店,1981.

[5]马.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6]王力.诗词格律[M].中华书局,1979.

[7]许渊冲.如何译诗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9.

[8]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华书局,2011.

词牌格律范文第3篇

1、九张机,词牌名,属“转踏”类大曲,平韵格。宋曾慥《乐府雅词》存两篇,俱为无名氏作。其一为整曲九首,由九段词组成一个整体;其二为整曲十一首,由九段词加两段口号组成。以整曲九首为正体,各首格律基本相同,都是六句三十字,除第三句押同部仄韵外,通篇押平韵。其内容写妇女织丝时的情景,自一张机至九张机,故名九张机。

2、整曲九首者(《九张机九首》)为正体。一到九首格律基本相同:首句第一字可平,第二句为平起平收七言句,第三句为平起仄收七言句,第四、五句一、三可平可仄,结句为仄起平收五言句。除第三句押同部仄韵,通篇押平韵。因其例用“一张机”“两张机”等起,韵为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

3、整曲十一首者(《九张机十一首》)为变体,就是与正体相同的九首词再加两片口号作为第十、十一片。每片口号首句为“平平”,其他格式与前九首基本相同。

(来源:文章屋网 )

词牌格律范文第4篇

《现代汉语词典》对“漫道”一词的注释是:“同“慢道”,慢说,别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的《诗词讲解》(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中对此句的解释为:“漫道,不要说。即雄关如铁这种说法,在无坚不摧的面前,变得并不可靠。”“漫道”在宋以来的诸多诗词作品中多有运用,如:“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晏几道《南乡子》)“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孙洙《菩萨蛮》)“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苏轼《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灵气仙才非小见。霞杯漫道蟠桃献。”(韩漉《蝶恋花・次韵伊一》)其词义也都为“慢说,不要说”的意思。

依据这种解释可以推出,在《忆秦娥・娄山关》的作品原句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一句的语序是颠倒的,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漫道雄关真如铁”。那么,的词中为何有这样的用法呢?这与填词的格律有关。

古典诗词讲究韵律,在一个句式中,要求平声和仄声协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悦耳,否则就会让人感到沉闷、单调。唐代的格律诗与宋词在句式上对格律都有着相对固定的要求,有时候,为了迁就诗歌的音韵,故意将一些词句颠倒,于是便会出现平常少见的句式。譬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开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其意实际上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对词中另一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理解也应为“犹记望中,四十三年(前),烽火扬州路”;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类似这样的一些例子,在诗词作品中不一而足,此处不一一列举。我们根据《忆秦娥》这一词牌的词谱,来进一步明确同志的《忆秦娥》语序颠倒的原因。

《忆秦娥》这个词谱见下:(处为可平可仄)

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叠)

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

词牌格律范文第5篇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2、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唐宋的近体诗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3、后期发展: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