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桂花飘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题记
书桌上总是有一杯桂花茶,淡淡的清香使我感到温馨,有妈妈的味道。
妈妈酷爱桂花,所以院子里种满了香气清新的桂花树。在妈妈的渲染下我也爱上了桂花的淡雅…
一.摘桂花
夏日妈妈带着我在院子里摘桂花,在我喜欢在桂花树下放一把大雨伞,然后使劲的摇动细细的桂花树,桂花想蝴蝶般飞落却总是飞不到它们该去的地方,淘气的布满大地,比起我一旁
的妈妈就耐心了许多,妈妈总是一颗一颗慢慢的摘,连后边的小花梗也要去的一干二静。妈妈看到我散落的桂花无奈的摇摇头问我:“你喜欢这些花吗”我点点头说:"喜欢”妈妈说:“既然你喜欢为什么要让花儿撒满一地呢,为什么不好好的对它们将它们保存起来呢”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二.晒桂花
妈妈会把摘好的桂花分成两份,一份拿来晒,妈妈把一部分的桂花倒在铺了塑料的地上,让太阳晒,妈妈的手在桂花中穿梭,手上总会有股淡雅的香气羡慕的我直流口水,于是我趁妈妈不在的时候在桂花堆里滚呀滚,将桂花压得扁扁的,妈妈看到将我从桂花堆里抱了出来边说“小姑奶奶诶,您能好好对它们吗,这可是妈妈要给爸爸泡茶喝的"我不要脸的笑了笑问妈妈:“妈妈我身上香不香啊"“香死我了我的小宝贝。"
三桂花糖
于是每年的金秋十月,就早早的期待和关注着桂花是否已经飘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却不同,赏花人的心境和赏花的人当然也各不同。
安地赏花已有三年的历史。只是每年一起去赏花的人和赏花的方式却不一样,结果却同样的,就是带来了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记得第一年是和小姐妹去的,就两人,趁午休的时间。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桂花,分辨着金桂,银桂,心情是激动得笑着,叫着,感慨着,只是下午还上班,不得不相约过两天周末了再来。但周末了因为其他的琐事没成行。有些许的遗憾,只有待来年补上。
去年赏花,是带着一份浪漫的心境。走在花丛中,欣赏着哪株是最美的,开得最旺的,走进桂花地,摆个pose,拍几张和桂花亲密接触的照片。拍夕阳下的桂花,拍赏桂的十里长廊。桂花边清澈的小溪水,看看自己的倒影,边上觅食的农家大公鸡……夕阳西下,留恋忘返。相约来年再赏桂。
记得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在安徽师范大学的西门口,我第一次遇见了我的导师――慈祥的潘啸龙先生。他站在赭山校园的桂花树下,只见他穿着白净的衬衫,银灰色的长裤,清瘦的面容精神矍铄,说话时而微笑时而严肃,当我说出我准备报考他的研究生时,他点点头,郑重地对我说:“欢迎你的选择,但研究生的学业很重,研究古代诗学也很苦,你必须扎扎实实地读书,知难而进……”考研前的一个傍晚,也是在那棵桂花树下遇见了潘先生,我非常兴奋,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仰慕已久的潘先生说了几句话,我大着胆子问了先生几个诗学专业方面的问题。也许我孤陋寡闻,问题梳理得不太清楚,先生突然脸色凝重而严肃起来,他告诉我要扎扎实实地复习好相关的专业课,必须打好诗学入门基础。我顿时感觉做先生的弟子看来真的很难,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那份求知与对先生的仰慕,最终我下定决心报考了潘先生的研究生。于是埋头于专业书堆中备考,幸运的是最终立于潘先生的门下了。记得当年考研分数下来时,我告诉了他,他没有往日的严肃,笑呵呵地说:“你考得不错,研究生院已经录取了!”看见先生脸上舒展的笑容,我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了。
潘先生是我的专业授课导师,给我们讲授的是《秦汉时期诗歌研究》。文学院的研究生们都知道,在文学院众多的教授里,潘先生以他的博学和人格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研究生。刚进师大时,就听以往的师兄师姐们说,潘先生治学甚严,学术研究要求很高,他的研究生弟子们流汗、流泪是家常便饭;另外潘先生家的藏书量最多,学术造诣早已名扬国内外的学术圈。图书馆里的一些学术杂志只要有潘老师的文章,那这些杂志的复印率最高,更有甚者会在潘老师的文章旁边写下“不见潘文,涕泪横流”的留言。后来我也在图书馆里找了一些先生见解独特的专著和文章来读,果然篇篇文章都有独特睿智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于是便盼望着潘老师早一点开课。
研一下学期,终于等到潘先生为我们上专业课了,当我置身于先生的课堂时,整个身心立刻被先生带入了古典诗歌王国中。原以为古典文学内容古板呆滞,没想到先生灵活的思辨令我们自愧弗如,从先秦到楚汉,从骈文到诗歌,从理论到作品,从上古的民风民谣到当下的文学批评,从王夫之的《K斋诗话》到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先生信手拈来,立刻升腾化作一朵朵袅娜的莲花,令听者如坐春风,如沐细雨,让人忘却了啃古书时的枯燥与烦恼。《诗经》《离骚》是我们渴望读却很难读下去的古典名著,经潘先生的娓娓讲解,简直就如同聆听屈原的喃喃自语,他时而神采飞扬,时而紧锁眉头,面露忧郁。讲台上的先生一会儿带上眼镜,一会儿摘下眼镜,眯缝着双眼,讲稿也拿得忽远、忽近,有时还歪着头就着室外透进的光线。望着先生清瘦的身影和霜染的鬓发,我可以体会出这些朴素话语中深邃的思想内涵,那是被历代文人骚客融合了的诗一般的言语。
课间在走廊里休息时,潘先生经常微笑着和研究生们边抽烟边聊天,语气平和自然,俨然是一位知心朋友,没有一点大学教授的架子。先生经常吸着香烟,眯缝着眼睛,和研究生们谈学术理论方面的感受,谈生活体会。先生烟瘾有点大,一个课间休息,先生就抽了两支,然后才心满意足地走上讲台。先生给我们三四位研究生上课时,大多是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教研室里,他总拎着黑色的公文包,里面总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专业书,还有先生20多年前已经发黄的笔记。我利用下课的时间翻看了这些笔记,从那些工整的一摞摞的笔记,便可以看出先生的苦读功夫,才知道先生的那些手抄笔记的来之不易。现在我做了老师,也学着先生的方法给学生上课,才知道这种洒脱课堂背后要付出多少心血。上课时呈现的是一滴水,备课时准备的资料便是一大桶水,何况先生面对的是我们这些思维各异的研究生呢!
研三写硕士论文初稿时,自己没有付出多少的努力,先生一眼便看出许多破绽,并打电话约我去他家里一趟,从先生的语气里我知道他对论文很不满意,也许是对愚拙的我抱的希望太大吧,让他失望了。走在去先生家的小路上,校园里零落的人影和树影驳杂地布在湿漉漉的地面上,越发显得突兀而孤单,我的心里充满了内疚与不安。坐在那黑色的方桌前,看到先生把我厚厚的论文改了个天翻地覆,上面满是红红的圈勾杠杠,大到篇章结构,小到别字句读,真的让我大汗淋漓,不知所措,愧对先生之意充满了内心。最后先生又给了我一些鼓励的话语,让我紧张的心稍稍平静了一些。接着又谈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夜深了,尽管下山的台阶高低不平,但我还是踏踏实实地走了下去。
潘先生,一个能与屈原展开心灵对话的诗人,在诠释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平凡故事;一个充满着对文化失落忧患的学者,在实践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国”的醉翁诺言;一个启示学子求知接近真理的老师,在演绎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动人篇章。潘先生亦如高逸峻清的屈原,以淡然之心放眼,以超脱之态内视,在他赭山南麓的方桌旁,怡然自得地读书写作,孜孜不倦地布施雨露。
皓月当空的夜晚,天空是非常之蓝,奇怪而高,月亮眨着眼看着我,好亲切的目光,它的口角上现出微笑。碧蓝的天将繁霜洒在院里的野花野草上,还伴着桂花的阵阵香味。
好熟悉的景象,哪个地方和这一样呢?哦,是润安!闻着桂花香,我不禁想起了那一幕。
时光回到了五年级。
在晚间课外活动时,我们来到了草坪上,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我们寻着香味走去,看见了一片桂花林。老师问我们:
“你们大家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桂花,说一说桂花给自己的印象呀?”
我自告奋勇地举起了手,老师便叫我回答,我指着一株桂花,说:
“这株桂花是一根主干上又分了三个支干,像一株大蘑菇。桂花的花十分小,像淡黄色的米粒一样,有人又称桂花米,桂花的香十分浓郁,而且它的味道和别的花不一样,它的香味很特别,使人一闻就知道它是桂花发出的香味。桂花的香味传的很远,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它的香味,有个成语叫“十里飘香”,就是形容它的吧。桂花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香,刚刚下楼,桂花的香味就扑鼻而来。”
“很好,那么,哪些同学还要补充呢?”老师又问。
“桂花的叶子四季常青!”
“对!同学们说的都对,桂花终年常青,花期正值仲秋,开花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有‘独占三秋压群芳’的美誉。花朵呢是食品和轻工原料,春秋时期已用桂花酿酒。除食用外,枝、叶、花可以入药。它的木质坚实细密,是雕刻良材。”老师介绍道。
“原来,桂花还这么有用呢!”大家都不禁称赞道。
九月的风又吹来了,
——题记
挥手桂花香
如果你问我小学六年的求学生活,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年?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六年级的九月。为什么呢?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当然并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记事物清楚了,而是因为那年的九月,我第一次看到了桂花结籽,也感受到了桂花的香。、
大家都知道九月是桂花绽放的时节,淡黄色的小花,虽不艳丽,却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再加上它那浓郁的香味,就更衬托出了它的价值。恰巧,我们的小学校园里就有桂花,我们班的包干区就在小花园的边上。九月,我们升了六年级,我极力争取了打扫包干区的机会,只为扫地时能一嗅它的清香。
当桂花开过后,我们这一帮小女生就会用下课的十分钟,去捡那些掉在地上的桂花,每一次都能捡到一大把。由于我们对它的天天“报到”,所以每次树下的落花都是新的,有那股独特的香味。我们会把桂花放在小布袋里(那布袋一般用纱巾),放在抽屉或铅笔盒里。拿东西时,一翻开抽屉就会有桂花香“跑”出来。同桌的一声“好香啊”就会很满足。
有一天,我们在树下扫地发现树下有许多紫色的落果,当我们用怀疑的目光沿着树干向上看时,发现桂花树上结了许多紫色的小果实,这就是桂花的果实。我们惊奇不已,长这么大以来,从未听过桂花结籽。于是我们就在树下讨论这一奇景(至少对于从未见过桂花结籽的我们来说是一奇景)。后来,校长对我们说,他也没见过桂花结籽。校长还说,今年桂花结籽,意味着我们这一届的学生都会有出息。尽管前几天我们才学“不相信迷信”这一课时。几乎我们都没有认为这是迷信,愉快的接受了校长的祝福,相信自己会有出息的。
带着祝福和对桂花的回忆中,我们结束了小学的生活。
又见桂花开
九月是开学的季节。
我们在九月走进了初中的校园。
好巧,初中的校园也有桂花。
花开了,一片灿烂的金黄,在和煦的阳光中更美!但,我们已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花费在这里了。成堆的作业永远跟在身后。深夜书桌前的人影,总在奋笔疾书。陪伴着的,除了空寂的雨巷,就是隐约随风而来的桂花香。什么都不去管,就知道学习;什么都不用担忧,只背负着考上重点中学的压力;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深夜会有桂花香陪我度过,好累!同学们都在抱怨,出了一节课——体育课。
放松跑之后,就可能是自选活动。男生们在篮筐下挥洒汗水,好像要把几天的劳累发泄完全。而女生,就会在阴凉的树荫下聊天,好像要把不开心的事全部倾泻出来。
秋天来时,桂花树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但这时的我们,看见满地的落花,已经没了想收藏它们的冲动,只是仍少不了,想观赏它们“芳颜”的好奇——今天的桂花开的多吗?花开得香吗?还有就是,今天的桂花会结籽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罢了。我们成群结队的围着桂花树,嗅着刚开的一簇的芳香,几天来的疲惫,似乎成了过眼云烟。
上课时,我们都会盼望秋风的来临 。想风把盛开的桂花的香气带进我们的教学楼,吹入我们的教室 ,吹散我们上课的疲倦。这时,闻到花香,一句“好香啊!” 从我们的嘴里“蹦”出来,我们就会觉得很满足。
再别桂花飘
又是九月,又是桂花盛开的时节。
我与几个好友,在双休日的下午,约定去小学的校园,看看那些曾祝福过我们的桂花树。可是,小学的花园因为建桥而拆了。原本的几棵桂花树,除了移栽到小花坛的两棵,其余的已不知去向。而且好像是刚刚移栽过去的,原本因挂满枝头的香花,要不就是掉在了地上,被人践踏;要不就是不适应新环境,刚开或还没开就枯萎了。只有几小簇花还在枝头,但已无往日的生机。
再后来,我们就进不去小学的校园了,好像是规定非本校学生不得入内。
如此,对于小学的桂花树的记忆又被抹去了一半,心里觉得空荡荡的。是少了那份回忆,还是空出了对新花的记忆的范围?
一丝心酸涌上了心头。
重圆桂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