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社会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艺社会学;中介论;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31-01
一
1800年法国的斯达尔夫人发表《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这成为文艺社会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文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直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共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实证主义经验派、批评辩证派、发生学结构主义以及苏联的艺术社会学。这四个流派,究其理论而言,都清晰地指明了文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即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但是似乎又都没有说清文艺与社会的关系究竟如何,正如约翰・霍尔所说:“传统的文学社会学的主要弱点之一,是不能确定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确切联系。”要确切弄清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首先要从本质上分析。文艺,就其根源来说应属于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因此文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它的各种要素身上都充满了社会的气息,但是,文学并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忠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它作为人类思想领域的存在,需要通过各种中介环节反作用于社会,因而更显现出与社会变迁不相同步的相对独立性。
二
中介,指的是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两极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中介概念最早由黑格尔提出,他在《逻辑学》里说:“不论在天上,在自然界,在精神中,不论在哪个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同时包含着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他认为作为事物之间联系环节和事物转化、发展中间环节的中介,是普遍存在的。的确,在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就大量存在着这种中介因素,因此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从而构成了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和文艺问题。
在文艺与社会之间的诸种中介因素之中,审美心理是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中介之一。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性的审美实践活动,是一个主体全身心参与的过程,在整个审美活动过程中发挥效能的主要机制就是心理因素。
审美心理,即人在审美实践中以审美态度感知审美对象,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它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和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通过情感、想象等因素促使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审美品味及审美经验创作出具有自我独特风格的作品;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则通过感知、理解等因素,对审美活动进行一定的价值判断和取舍,以丰富自我的审美经验。就审美心理的产生而言,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他们的审美心理都是社会性审美实践的结果,是社会生活内容在思想领域形成的心理准备,这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
三
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审美心理要素彼此交融制约、综合作用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心理“三要素”:感觉、情感、理解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
审美感觉因素。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里对人的审美感受有一段论述:“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由此看来,审美活动是人的本质能力,而审美感受则是人在此社会性活动中的最初表现。人们往往通过审美感受对审美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因此审美感受直接推动着文艺实践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审美情感因素。人是一种情感动物,拥有“七情六欲”。心理学上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往往关于物质生活,因而带有功利性、欲望性,而审美情感虽以日常生活情感为基础,却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审美情感非关审美主体个人的切身利害,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精神需要,因此超越了个人的利害关系和物质上的功利追求,蕴含着更为公正、深刻的社会思想。
审美理解因素。当代美学家蒋培坤认为:“审美活动中的理解,主要表现为对对象形式意味的直觉把握,近乎中国庄禅和诗学中的‘悟’。”在整个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都是贯穿始终,彼此交融综合起作用的,而不是孤立的分阶段发挥其功能的。当然,能否达到审美认识深层次内在的理解,仍然取决于人们体悟审美对象的水平,而这种水平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深化的。审美理解的深入发展,可以使审美主体的感受、情感得以表现、陶冶和升华,从而真正提高自我的认识水平和感知能力。
社会学这门学科带给我的感受是在我们社会中我们应该去怎么办,去怎么如何更好的生活于这个社会,去如何处理这个社会所发生的事情。社会学在我看来他更是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方面的知识,更是我们未来规划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对社会学的看法是在社会上你是让我们怎么做的。
社会学它所包括的内容就是虽然只涉及社会方面的内容但他教会我们在建设,在经济,在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社会学是我们想要在为未来中得到一个更好的生活规划的话,我们就要去认真的拜读,研究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灵感。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的话你可以读一下研究一下社会学。
社会学一个不一样的学科,一个另类的解惑世间之事的书,一个特别的心灵鸡汤,所以社会学给我的看法是平衡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的一种个人之书。
理想,爱,美,幸福。我们苦苦的寻觅,到今天我相信这将是我们寻觅的一个终点。我们会会发现在文学遨游的现实中,找到他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文学社将给我们大家提供这样的一个在把文字的理想和现实结合的平台。
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将确定今年5月至9月文学社的工作计划。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校刊征稿工作。文学社将分阶段进行征稿工作,阶段分为:5月,6月,暑假,9月、在5,6,9三个月份中各班的通讯员需推荐优秀稿件5篇以上,暑假阶段推荐10篇以上。对稿件的要求是,文体,字数不限,内容可多样,但要积极向上。稿件以电子稿形式发送到文学社的邮箱。文学社将以同学为主体,参考语文老师的意见对稿件做到每稿必复。
二:社团活动。自本周起,文学社将开始进行以同学为主体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工作由文学社社团活动小组负责。我们的活动内容将以交流写作的心得体会,探究社员感兴趣的文学现象为主,也可以有内容多样的活动。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由同学自己组织,每次活动有一名至多名发起人。文学社社员和各班的通讯员均可发起活动,如有兴趣组织文学社活动的可以把计划交给社长或社团管理组。之后由社团活动组负责确定时间地点。文学社社团活动,社员必须参与,各班通讯员根据时间安排号召大家参与。下周将由社长组织一次文学社社团活动,希望大家届时参与。
三:社刊编辑。文学社作为一个社团组织,除了为潞河所有师生编辑校刊《潞园》外,我们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在这份社刊中我们将主要刊登文学社社员和各班通讯员的文章,和文学社内的人和事的记录。
四:由采访组进行的对校长的采访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期的《潞园》上首卷位置刊登。
五:在暑假前,对全校同学进行征稿宣传,希望同学在暑假多写文章。
六:由网络组负责,于本月尽快做出建立在校园网上的网页计划,在本月实施,并对全校同学进行宣传。在网页建立后,网络组要寻求建立文学社博客的方案并尽快实施。为潞河学子创建一个更自由,内容量更大的习作平台。
七:在下学期初,在新高一进行文学社的找新工作。
八:在11年9月举行文学社的全体会议,选举文学社下一届的社长,确定文学社下一阶段的活动计划。
一、学生身体的社会化者
身体是肉体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身体在社会文化建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身体技术,结成一定的身体符号,表征一定的社会文化,同时身体也是形成自我、表征自我的场所。社会秩序与个体自我统一呈现在身体上,身体成为社会化的纽结。
第一,体育教师是学生身体的类社会化者。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具有相通性,故身体社会化有相同的内容、有相通的形式。体育活动往往具有共同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情境和规则,往往关涉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规则的遵守,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等等当代社会基本的社会化行为和品质,因此,体育教师通过组摘要:身体是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身体社会学对身体提出了独特的理解,身体是文化象征、被社会建构、被权力规训,是实践者,是躯干肉体。基于身体社会学视角,体育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身体的社会化者、解放者、形塑者,是身体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关键词:体育教师;身体社会学;身体织具有一定社会化意义的体育活动,传递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使学生在身体运动中体现基本的社会规范,如竞争、合作、遵守规则等。同时,体育教师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传递民族文化精髓,使学生在身体运动中运用并形成一定的身体符号、身体话语,表征一定时期的民族文化、类文化,如太极拳表征中华民族的坚忍、坚韧等品质。总之,通过一般的体育活动和特殊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将一定时期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也即类社会化品性作用于学生身体并经由身体表征出来。
第二,体育教师是学生身体的个体社会化者。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阶段性成果。AllisonJames认为,身体与儿童的意识、思想、目标等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在对身体的评价与感受中确认着自我。[4]一方面,体育教师创设活动鼓励、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并对其体育运动能力给予恰当、正性的评价,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自身的身体运动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因而进一步提升。
二、学生身体的解放者
身体是被权力规训的,是被规则束缚的,是被压抑的,学校也是对学生身体规训的场域之一。体育精神、体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学生学校生活状况与体育教学现况要求体育教师成为学生身体的解放者,成为学生身体的主动或被动解放者。
一方面,体育精神、体育改革与发展需求要求体育教师成为学生身体的主动解放者。其一,体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要求体育教师应主动解放学生身体。体育精神是体育教学任务与内容的有机组成,甚至是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5]其基本精神是重视人的自身价值,重视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乐观自信,尊重、理解和友爱等。[6]因此,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创设活动使学生身体自由、精神放松与欢愉,成为学生身体与精神的主动解放者。其二,当前体育改革与发展特点要求体育教师成为学生身体的主动解放者。当今体育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自觉地关注自身身体,休闲体育和健身教育的热潮都是对身体主体性的自觉追求,尤其是当代青年身体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强调身体表现活动的个性,使身体更开放、更主动地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运动形式。同时,当前对竞技体育过于竞技化所提出的人文关怀、对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异化现象的批判,其实质都是被身体束缚现象所引发,为了实现身体主体性的塑造,能够让体育回归身体本身,远离身体的工具性和中介性价值。为顺应体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体育教师应成为学生身体的主动解放者。
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规训行为要求体育教师成为学生身体的被动解放者。其一,体育教学的任务、特点以及体育教师的强制型教学特点使体育活动中充斥大量的规训行为,要求教师被动解放学生身体。对运动技能、技巧的掌握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其往往通过大量重复性的动作、分解的身体训练方式、精确的姿势或速度等结构性、标准化的活动方式进行,无形中是对学生身体的束缚与规训;对学生身体进行特殊类型的练习,如武术、健美操等教育中的各种套路,是对人的多样性进行规则化和秩序化的技术。体育教学呈现规制性特点,酷似一个“法制小社会”,约束、限制学生的身体。与此同时,从体育教师课堂角色扮演的总体类型来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过多使用,使几乎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带有“强制者”的色彩,[7]不仅规训学生的身体还约束学生的精神,因此教师应解放学生的身体与精神。其二,学生学校生活状况期待体育教师成为学生身体的被动解放者。学校的时间、空间和活动中无不存在对学生身体的控制与规训。控制每一段时间,让学生的身体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去提高学习成绩;教室这个物理空间不仅标示出场所(位置)和价值,还确保每个人的顺从;教师将自己的部分权力让渡给某些学生或家长,使对学生身体规训的时间与空间进一步拓展。同时,教师不断用“标准化”的身体模型要求每一位学生,处置那些不守规则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体验到从未有过的痛苦、疲惫和劳累。[8]学校生活对学生身体的压抑、束缚,甚至折磨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放松、放风的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中享有一段自由的时间和可以让身体舒展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面对学生的学校生存状况应首先有一颗理解之心,有一颗慈悲之心,创设活动解放学生的手脚、肢体和精神。
三、学生身体的形塑者
身体是被社会文化建构的,但不能因强调身体的文化象征意义、社会建构和社会实践作用而忽视身体的生理特性。尤其是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对身体美的追求、对衰老身体的否定、对运动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视。身体意识的全面觉醒更为重视作为肉体的身体,强调对作为生物性身体的形塑。其一,体育教师是学生身体形塑意识的激发者和形塑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一方面,体育教师通过其身体仪表魅力和身体运动能力,激发学生形塑身体的积极性和动力。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具备科学、专业的身体运动知识和技能,通过专门的讲解或体育活动让学生掌握形塑身体的知识、技能。其二,体育教师是学生身体的直接形塑者。体育是发展身体的教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身体塑造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接轨,为学生身体的开发觅得一个合法化的场域。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善和有机体质量的增强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目标。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运动健身原理,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身体施加影响,使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等得到锻炼与塑造。四、学生身体实践的组织者身体是实践者,通过身体实践活动形成一定的身体技术,形成表征一定社会阶层的惯习和自我特质的活动方式。同时,身体也是肉体的身体,必须充分注重其生物特性的体现,要求体育教师成为学生身体实践的组织者。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情景;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76-01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共同提倡的教学新理念。由此看来,新时期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追捧。因此,在平时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依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知识的体验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探究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据,挖掘教材中的激趣点,以各种教学媒体为手段,设置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掌握并体验知识,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情境问题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课“感受科技之光”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科学技术的信心。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名词术语,还出现了相当多的知识点,教师单纯讲解可能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入实际的科技生活中,用现代化手段展示已有的科技成果,或者是让学生回想并列举影响我们生活的科技成果。多媒体的直观展示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而知识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通过设置悬念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
设置悬念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教材内容和问题悬念有效链接,让学生在探索合作中解决问题,掌握教材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为学生设置的问题既要有实质性的意义,又要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调学生的探究意识,在陶冶学生情感的同时还要渗透它的教育性。以“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局势,教师可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欧洲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为什么发生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哪个国家表现得最为积极,为什么?除了亚洲之外,为什么是非洲而不是美洲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在对世界的瓜分过程中,帝国主义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矛盾的产生又促成了什么结果?问题的设计要环环相扣,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一步步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紧张而有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步步被调动起来,学生的知识系统也在知识体验中得以建构。
三、通过强化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发展
实践出真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问题,二是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会运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知识,在知识体验的过程中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保护我们周围的文明”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物的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同感。为了让学生对文物保护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应设计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寻找他们周围的文明遗址,寻找文物。可在课前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阅,也可以采访一些文物的知情人。通过调查,学生们发现有些有价值的文物或多或少地有所损坏,甚至还有一些文物因损坏而消失了。通过调查与研究,学生们得出结论: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现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有时存在矛盾,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文物保护意识,教师继续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文物保护小组、城市建设小组、旅游开发小组、商业规划小组等。要求这些小组成员从自身利益和文物保护两方面,分别给出文物保护的相应措施。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发展现代文化。还指出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以后的长远利益,人类应该保护文物,尊重文物,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自己的发展进程。
四、结束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提倡的教学新理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究知识,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2011(02).
[2]赵亚夫.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精选和整合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