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组织社会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建设

当前国内社会组织缺乏系统管理和培育措施,发育不足、发展缓慢。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一整套符合国情的社会组织发育、管理、评估、监督等环节健全的工作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市民社会培育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为一个关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全局的大问题。

社会组织建设的内涵和指导原则

社会组织建设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社会组织建设而言,科学发展观意味着如何将发展重心向社会建设转移,如何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将社会发展的“权、责、利”统筹兼顾地下放给“社会”,积极实现“社会”的组织化,全面增强社会的自治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这表明,社会组织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和分层次的组织网络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自我管理的潜能,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因此,社会组织建设的内涵实质是一项增强社会“自治”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由政治民主走向社会和谐的过程,是政府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原则。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确保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根本,也是保持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党的领导能够保证社会组织建设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发扬民主集中的优良传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第二,坚持政府主导。在当前民间社会自我治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由政府主导,兼顾发展和稳定。同时,政府是权力下放的一方,最具有整合资源、创造良好政策和制度环境的能力。政府主导,才能确保工作有序进行,推动发展。第三,充分激发基层和民间的创造力。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基层和民间创造力是社会组织建设的关键。充分尊重民间组织既有形态和运作方式,积极引导培育,充分激发民间社会自我组织管理的热情和创造性,推动民间社会组织的大力发展。这一原则既符合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也是我们党的常胜法宝。第四,坚持民主和公众参与。社会组织建设要坚持组织管理的民主集中和公众参与,坚持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开化,坚持将民主集中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式渗透到组织成长过程中,大力推进民间组织管理的民主化和现代化。第五,坚持培育、指导和监督相结合。社会组织建设,既存在着统一为民众服务的目标,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与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不和谐、不一致,乃至矛盾冲突的状况,以及民间组织管理落后等问题。因此,要坚持培育和指导监督相结合,将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发挥充分。

社会组织建设的基本路径。由社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原则可以清晰看到社会组织建设的基本路径,即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立足于国内组织建设发展的实际国情,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服务和管理机制,合理整合资源,积极引导、监督和规范现有的社会组织,同时加大力度激发社会组织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建设的发展。

社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社会整体组织化程度低。当前至少有两个导致我国社会组织建设整体落后的因素: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育和开发,导致除了行政管理组织外(包括基层党团组织和村居委会),其他社会功能性组织严重不足的状态;第二,在全能政府模式影响下,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严重压抑了社会组织的生成和发展,形成“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这对社会组织建设影响深远,直接导致了民间组织发育不足。这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社会整体组织化程度低,功能单一落后的现状,严重影响了社会管理功能和效率的发挥。

缺乏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机制。我国长期以来对社会组织关注不足,忽视社会自治能力的开发和培育,因而缺乏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民间组织的传统,更没有形成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机制。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建设,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放开了注册和管理的一些限制,力图营造民间组织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服务和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但仍需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评估和管理等环节的执行,进一步优化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职能。

既有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能力差。民间社会组织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政府发起的“准政府组织”,一类是曾经由政府发起,在改革后剥离的社会组织,一类是民间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第一类组织长期依赖于政府,自身缺乏独立的经验和能力,一旦与政府分离,则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组织准备。第二类组织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和尴尬,在尝试脱离政府之后,行政化运作的积习难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改革又面临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直接导致一些组织形同虚设,同时,基于我国对行业和部门一般不重复设置的组织原则,这些低效能的组织又妨碍了新组织的更新和替代。第三类组织是顺应市场和社会而出现的,但一般规模较小,资源整合能力差,尤其是融资成为瓶颈。同时,政府的服务和管理不足,同样限制了这些组织的发展。

社会组织功能受限。社会组织化程度不足突出体现为社会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参与度低,社会组织功能受限体现为既有社会组织不能按照组织既定目标发挥组织的应有功能,功能缺失或者功能受限。比如现有的部分行业协会组织,名义上为行业内部成员提供行业支持,约束行业成员行为,实际运作过程中却不能对行业成员产生约束力,也不能提供应有的行业支持,甚至向行业成员征收各种名目的费用。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和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密切相关。

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建设

推进社会自治,对社会“赋权”。“赋权”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放权”,如大力推进基层自治;一个是“自下而上”的“增能”,体现为增强社会自我治理的能力。“赋权”的过程是双向的,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政府主导推动,走一条先“自上而下”,然后“自下而上”实现双向互动的过程。

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组织建设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就必须从中央到地方提出一套相对完善,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组织建设方案。包括社会组织建设的理念、目标、计划、执行、监督、评估的诸多环节设置,还应当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条块分割管理,组织网络化管理的设计等。方案应区分层次,从中央到地方任务分解,并区分服务和管理的层次设置。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制度环境。完善制度建设主要指的是进一步放开社会组织注册条件,简化社会组织管理的程序,提高服务和管理的效能,最大限度激发民间的创造力和组织意愿。目前来看,社会组织的控制还是相对严格,应该改变这种局面,通过有效引导和规范来规避民间组织可能带来的社会治安隐患,同时大力推动和提高基层的组织化程度。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建设的推动是和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变革以往政府对社会组织行政管理为主的执政方式,将工作重心转向服务和管理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上来。大力培育社会组织,需要政府强化服务职能,尽可能为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间草根组织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并协助这些组织实现良性运行。同时,力求在服务中实现规范、引导、监督职能,做好评估,真正做到“以评促建”。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2篇

1.每位同学针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2.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3.书写要工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开学后交于各团支部,(以纸质稿件兼电子稿形式)统一交到校团委。

附: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题指南

1.调查当前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当地企业,调查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等。

2.面向当地居民,调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举措成效。

3.结合低碳环保主题,调查当地环保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开展低碳环保主题宣传。

4.结合世博会主题,开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开放文明"相关宣传调查。

5.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大学生开展“大国国民心态”问卷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6.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为主题,走进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7.通过与长辈沟通交流,了解时代变迁给国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

9.大城市“蜗居,蚁居”的现象实践调研。

10.宿迁大学生村官相关问题调研。

11.结合宿迁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主动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单位开展见习,总结撰写见习报告。

12.深入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13.面向宿迁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性实践,并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研。

14.发挥旅游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开展支教服务,并进行专题调研。

15.关于市民防震意识的调查研究。

16.关于当代青少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

17.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研究。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3篇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贯穿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思想意识、政治觉悟、价值观念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其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性作用,探究行之有效的培育路径,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差异化教育的必须由于地域差异及历史因素,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经济不发达、教育程度相对落后的现状,加上一部分少数民族思想理念及价值观念比较陈旧且根深蒂固,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封闭落后的状况。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多受其的影响,在其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又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其已具显著的民族特征。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具有独特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独特性决定了在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要加强路径探析,要注重独特性与主导性的融合,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是适应我国发展改革步入“深水期”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变,但是目前我国推进改革的步伐在逐步迈入“深水期”。经济的发展迈入需要产业升级的阶段,科技创新、产业转移、经济结构的再平衡等问题越来越凸显。但在这些层面,显然人们还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所以在继续向前的意识上还欠缺更充分的共识,在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经济也给我们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冲击,当改革迈入“深水区”更易造成人们思想形态、价值观念的混乱。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处于接纳并容的阶段,除了主流价值观念外,很容易被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念所误导,如西方的和平演变、日韩流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少数民族干部的储备军,在当前国情的现状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探析,是适应我国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必然要求。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方式原则出发,同时兼顾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所处的校园具体情况及其思想特点,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实效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丰富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1.要加强预科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正式学习前,进行的为适应大学教育生活的过渡性教育。“民族预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比较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少数民族青年,是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大学本科入学水平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衔接适应及承上启下的特殊教育工程。”[3]一年的预科教育,课程上主要还是延续高中课程,难度不大,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克服心理、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困难进行的教育。因而,为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其自信心以便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完成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预科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在预科教育的衔接阶段就应打下基础,在适应中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不仅仅是为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趋于一致,更是为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指导作用,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克服自卑心理,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大学生阶段将遇到的挫折与困难。2.要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主导性与包容特殊性多样文化相结合。具体来说,要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环境融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中。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要坚持主导地位不动摇,以主流文化影响带动多元文化,巩固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从而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与价值诉求。另一方面是要尊重特殊性、将特殊性寓于主导性之中。“传统教育对非主流文化的排斥必须得到修正,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以及文化冲突的恐惧,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4]坚持主流意识的主导并不是简单地排斥、消灭差异化,而是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特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更具有接受性,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通过内容的丰富来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二)转变教育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方式和渠道。要打破在思想政治课中原有的教学方式,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锤炼的模块,将传统意义中的僵化知识模块转变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当前,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仍是以灌输式为主,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方式显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于汉族学生,由于其受到的宗教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客观上决定了不能仅仅满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传统的认知导向,还要将其隐形渗透其中,发挥教育合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产生“内化-外化”的转变。因而应适当地引导渗透而不是强硬灌输,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三)拓宽宣传渠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逐渐告别单一转向多样化,网络科技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更多样的方式,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渠道、方式的转变,产生“内化-外化”的转变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来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渠道。首先,可以依托信息资源,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的专题学习角,提供资源丰富的图书资源及信息检索,通过网上理论学习、查阅历史巨著、优秀民族文化作品,以主流文化的感染力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其次,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宣传,突出教育实践性。通过官方微博、网上专题讲座、网络论坛宣传等形式进行。再次,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要靠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选择、形成和巩固。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全面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大学生志愿组织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91-02

一、高校志愿组织活动领域及发展模式

纵观高校志愿者组织全局构架,各志愿组织自主选择服务领域,按照既定组织目标进行活动,形成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志愿服务道路,呈现出多核化发展的趋势。高校志愿组织主要区分为专业化传统型志愿组织以及特色化创新型志愿组织。传统型志愿组织包含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社团、定期定点到敬老院服务的爱心社团、赴边远地区进行支教的志愿社团等多类别。特色化创新型志愿组织则不断向新兴的公益领域迈进,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与发扬;科技支农、文化援乡、农林科技类的三下乡技术服务,农林产品网络营销的长期帮扶;个人安全急救知识的传播以及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生态文明保护及环境友好的志愿行动,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的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水流河道的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多种方面。

这两种志愿者社团的发展各自有其发展的动源,传统型中凭借着其志愿时间长、经验丰富,形成固定的志愿服务对象,在相关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创新型则凭借填补社会志愿服务的缺口,创新利用手中资源,探索新的志愿服务领域,抓住了志愿服务的发展契机,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总之,现今高校志愿组织服务领域广,呈现出以传统优势志愿服务为主要核心,并向多方位多领域不断拓展的发展态势,多领域探索,全覆盖普及,为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全面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的广阔前景

自从十召开以来,我国公共事业领域空前发展,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出台后,我国公益事业有了更为精准的定位与规范,志愿服务、慈善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高校志愿者组织结合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的优势资源,加之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探索,及时发现并填补志愿服务领域的空白,提供高水平的优质志愿服务,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空间。志愿服务是行为主体与客体相互受益的过程,在这种双重受益的驱动下,扩充了志愿服务市场,为高校大学生志愿组织社会化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于个人而言,志愿服务给大学生的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提升,给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带来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在行为嵌入理论的视角下,青年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嵌入于社会这个更大的网络结构中。这一参与行为联结了校内校外、纵横交叉于多组织场域之中,为大学生在高校、市场、社会、国家等情境圈子中的合作互动、资源的交换、关系的持续、共享性知识的开发提供了发展机会。[1]并且在校生参与志愿服务还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地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这也就促使了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为组织成员的吸纳提供根本动源。

于社会需求而言,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社会阶层分化、成员关系疏远、社会凝聚力下降等现象。而志愿服务可以在平等互助和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团体乃至群体的需求满足和意愿表达,是社会的一种减压阀、剂,有利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干预、化解社会问题和应对公共危机。[2] 实现社会转型期的平稳过渡,需要更多的志愿组织参与到其中来,调和社会的矛盾,平衡社会关系。而这正是高校志愿组织发展的契机。再者,与原有社会志愿组织人员差异大、统一性弱、专业技能不强的特点相比,高校志愿者组织因其成员为在校大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较为接近,时间安排也更易统一,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与科学文化素质,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专业化志愿服务的需求。

三、高校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志愿者组织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发展,但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制度与运行模式仍不健全,影响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首先,高校志愿者组织内部成员流动性过强,志愿服务组织的制度不够健全。当前高校中的志愿者组织通常以学生社团的方式存在,以自愿加入为基本原则,在人员的选定与控制上缺少一系列标准,使得组织成员自由进出,不能形成稳定的人员构成。这也给后续的人员培训、志愿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使得一些组织发展初期人声鼎沸,中期少有问津,最终不了了之。究其根本,高校的志愿者组织内部缺少激励机制,统一的注册登记制度以及有效的评价指标。仅仅依靠大学生的自律和自觉性,不能真正调动志愿者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长效化发展。

其次,高校志愿组织独立性较强,缺乏统一的指导与管理。高校中各志愿者组织独立运营,在组织建设上处于封闭状态。但是高校各志愿组织在志愿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有极大的空间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然而,实际情况是学校之间的以及各个高校之间的志愿组织就有关志愿服务发展机制、发展方法与道路的交流与探讨的通道不畅,各高校间志愿者组织的合作也有待加强。积极的开展各个高校青年志愿机构的区域性合作与交流是未来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再次,当代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最终目标认识浅薄,缺少目标管理机制。很多高校志愿活动的目标订立模糊,缺少清晰的规划,或者仅局限于体验式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而忽视了志愿服务本身所应带来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效应。如今,高校大学生能大都能够看到志愿服务对于个人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志愿服务对于社会集体人格塑造的重要性。这种认识的不足,当然带来志愿活动的参与度的不足。而不能实施合理的目标管理手段,也使得这种维持在低影响力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难有改进。所以,从目标的正确树立到如何形成有效的反馈路径以达成良性循环是较为紧迫的。

最后,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没有形成社会化。高校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必然需要志愿信息的广泛。原来传统的由高校志愿服务主动寻求社会服务信息的机制过于僵硬,难以盘活高校潜在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力量。而信息的双向供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社会上各个社区街道,福利院,敬老院等等都没有为高校提供的志愿服务需求的信息,而高校志愿服务机构也没有统一的供给信息机制。社会与高校志愿组织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不利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和青年志愿服务社会价值的发挥。

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社会化发展方式的探索

(一)坚持共青团的指导,支持青年志愿者组织

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团中央的坚定指导。组织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当代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别与传统的学雷锋活动,也是青年志愿服活动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再者,品牌价值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生命线。良好的社会效应需要品牌价值去保障。在共青团的正确引领下,扶持帮助的青年志愿组织,开展的社会化志愿服务就多了组织保障与品牌信誉。团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化。帮扶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加强青年人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打造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高效地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化就是要求提高青年志愿活动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在共青团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与推广长期性专业性的,群社会反映良好的社会化青年志愿活动。坚持共青团对志愿服务的方向引领,处理好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化与品牌化的关系,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组织的高速发展。

(二)完善保障体系,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

首先,应建立一套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志愿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社会化的志愿服务要求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制度保障,明确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这也是我国国家志愿服务法订立的当务之急。建议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志愿者服务的法律规范,出台全国性的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志愿服务的法律条文或是管理条例,健全地方的法律制度体系,多层次地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解除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其次,提供相对充足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志愿服活动是非盈利性的,因此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这也就要求了响应部门要为这些组织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社会化发展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就要破除资金匮缺的限制。学校、社区、政府都应当加大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可以引用政府购买机制或绩效奖励机制,向优秀的志愿组织提供资金的奖励。

(三)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弘扬志愿者精神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当代大学生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所以利用好网络平台是弘扬志愿者精神的有效手段。时下自媒体盛行,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与形形的手机直播软件发达,信息的扩散效应十分明显,我们应利用好这一传播平台展示志愿者风采,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信息的繁杂度与受众的关注度呈反比关系,如果各组织各自为营,各立宣传门户,那么繁杂无序的志愿服务宣传就会被忽略,事与愿违。我们合理的运用网络传播平台是指,以各高校为单位,成立统一的宣传平台,统筹考虑活动的搭配与宣传,制作精品图文吸引更多人来关注,以此来感召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不断拓展大学生志愿者组织。

参考文献:

组织社会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暑期 实践 社会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nets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Organizational

Model Innovation in Summer

MENG Xiangping

(Guangdo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5)

Abstract Social practic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ercis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enter the society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also a bridge to connect classroom theory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nowballs, must be requested at the same college with deep expertise, but also have a certain overall quality. In the new era,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build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nnovative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ways and means to broaden the social practice, rich forms of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the activities, the need for in-depth research. Combin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or social practice problems raised in line with the school social practice innovative mechanisms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ummer; practice; society; moral education

0 引言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积极的与社会接触,了解并最终融入社会的良好形式,是树立、提升服务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吸收新的知识,从而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组织工作存在盲区

当前,学校把社会实践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文艺表演、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组织这类活动的时候还带较强的政治任务色彩,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甚至有时还是被迫参加的。比如:各学院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严格重视安全,加强联系。按照学校相关要求,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应急预案,与组队和分散开展活动的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健全保障措施。各学院团委要及时与校团委联系,及时上报个人分散社会实践进展情况,开学后将本学院的社会实践总结报校团委。学校组织工作的凌乱必然造成社会实践组织工作的漏洞,导致这类活动实质上没有很好地同学生所学专业联系起来、与择业就业、与创新创业联系起来,没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2 专业指导力度不够

1.2.1 学校重视不够

尽管教育部门制定了很多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要求和规范,很多高校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但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认识上还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严重影响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进行,其最直接后果是重形式、轻效果。

1.2.2 缺乏专业的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指导

从每年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寒暑假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力军是各高校的在校优秀生和学生党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另外,部分高校老师也没有从根本上对大学生实践活动加以重视,他们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实践技能的重要性,他们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教学,从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缺乏专业的老师指导。

1.3 实践体系亟需完善

1.3.1 一是协调机制不顺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依托,以社会为平台,以实现服务社会和增强才干相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高等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

但在实际中,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间由于缺乏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漏洞的出现,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对问题进行有效灵活的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最终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效顺利开展的严重障碍。

1.3.2 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一些高校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安排和评价体系之中,没有建立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档案,对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参与者的现实表现、取得的实践成果等都没有在评比三好学生、表彰先进集体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体现出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有的高校只注重宣传发动,但缺乏对活动过程的管理和后期总结影响了社会实践作用的发挥。

2 大学生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高校组织大学生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直接关系到能否切实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改革,提交实效”的有关精神,以及能否有效落实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内容,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本文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石化学子帮好人万里行——2012卓越计划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活动”为案例,分析其社会实践组织工作。

2.1 活动概况

2012年5月19日,在中国好人网成立4周年庆典大会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宣布将中国好人网建设成为大学生校外德育基地,并且为中国好人网授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德育基地”牌。这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中国好人网合作的首个项目,该校于近期正式启动了“石化学子帮好人万里行——2012卓越计划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活动”。

2.2 组织工作架构

(1)领导管理机构。成立了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刘仲仁、副校长韩占生任正副领导组长,校办、教务处等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管理机构。

(2)教务处拨出专款设立专项,从资金上大力支持。

(3)教务处、学生工作部配合。教务处、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思政中心联合发文,制定了学生活动参与证明放入学生档案,学生参与情况纳入评优、入党、就业、助困等学生评价体系等规定,并为所有参与学生购买了保险,还制定了学生活动经费报销标准,统一定做了志愿者服装。

(4)专业指导和讲解。从先后召开了项目情况说明会和志愿者培训会,该校思政教育中心主任陈运辉等老师两次亲自上台讲解,并耐心回答了学生的提问。承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还精心制作了涵盖通讯录、安全注意事项、写作模版、宜携带物品等内容的活动手册。

(5)实践成果。该校上下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得到了有关学生的积极反应。尽管临近期末,通知发出后同学们踊跃报名,甚至有的学生为此辞退了已找好的兼职、放弃了家人安排好的旅游计划,最终经过选拔和考查,胡斌、湛小翠等来自南方相关省份的38位同学成为“帮好人万里行”志愿者,赴湖南、贵州等9个省份开展志愿服务。

3 大学生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模式创新方法

假期社会实践工作不仅仅是大学生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优秀平台,也是团总支开展团学工作,深化团的职能建设,树立团的形象的重要平台。通过创新社会实践组织模式,可以使一大批同学用自己的经历教育自己,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培养一批有能力的优秀学生。

3.1 推进“三化一体”建设

3.1.1 “机制化”保障

(1)思想上加强重视。校领导必须对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实践队队长及队员的培训,从中评选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给予表彰,鼓励各实践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联系专业,并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各小队的整体表现给予评价和总结。(2)充分准备,完善政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进一步注意活动形式和载体的多样性,力求让广大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同时,为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从组织指导到考核认定等方面的一套适应活动开展的量化体系。但要使各项制度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许多配套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3.1.2 “项目化”运作

(1)注重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实效性。项目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要注重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既可以是社会服务类项目、社会调研类项目,也可以是素质拓展类项目。鼓励将各种类型的实践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2)调查研究,按需组队。在组队参与社会实践之前,院领导要求今年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注重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另一方面加强与实践合作单位的联系,进一步确保实践活动的具体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1.3 “基地化”建设

在大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大力发掘和整合这类资源,同优秀校友、有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地社区街道、挂钩县市联系起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和巩固好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保证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展,在各实践小分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与各实践接收地方和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同学们在实践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在实践结束后,与各实践接收单位通气,及时了解同学们的表现,以便在总结表彰时增强针对性。在实践过程中也应当加强与分团委、宣传部门、媒体的联系,通过这样的院地合作、及时沟通,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极大方便,以便确保了实践成果。

3.2 实现“三个转变”

3.2.1 实践形式转变

(1)大力宣传,激发热情。学生会负责同学在我院领导的要求下对本次暑假社会实践进行大力的宣传,鼓励各班级、各团支部、各学生会部门积极参与,鼓励各实践小队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勇于创新。通过设立项目,使得各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的活动更加具体务实。(2)深入基层,扩大范围。实践需更加务实、深入,深入基层的程度也需不断提高,不仅关注周围社区,还可深入到周边县、乡,展开深层调研和服务,保证社会实践充分接触社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中可锻炼队员们高度的积极性和团结一致、不怕吃苦的精神。

3.2.2 运行模式转变

要求各实践小队由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担任队长,以确保各实践活动项目的学术性和安全系数。此外,在出发前,团总支要专门召集所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37页)学组织培训会,通过培训,一方面提高同学们对于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保证活动质量。

3.2.3 实践成果转变

联系专业,提高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注重与专业相结合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内容及就业方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为追求短期效益而做表面文章,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要坚持与时俱进,突出主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与国家政策及社会影响的有机结合,较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从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坤.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