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学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学专业

社会学专业范文第1篇

社会学专业较好的二本大学推荐如下:

1、西北民族大学:聘请首都师范大学以及知名设计机构的专家、教授任教,学院拥有电脑美术工作室、摄影实验室、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

2、北京化工大学:位于河北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课题获得21项国家级奖项,拥有动画艺术工作室、丝网实验室、陶艺工作室、材料与工艺实验室和艺术设计展览馆等教学设施,培养美术类人才;

3、太原科技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一所以社会学、人文类等专业为特色的高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社会学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学;关联性就业;文科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 C9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1-0077-05

一、问题与假设

一项利用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有近三成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匹配,与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大学毕业生不匹配比例10%-20%相比,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匹配比例过高。不同专业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能够提供职业特定技能的专业(如建筑学、卫生医疗、自然科学和工程与技术)毕业生相对于提供一般性技能的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更可能找到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1]。另一项实证研究也显示,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最高,农科类次之,关联度最低的是文科专业[2]。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据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7%,国际政治学专业相关度低至16%。从本科专业门类来看,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9%),最低的是历史学(46%)和法学(48%)。将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同期专业相关度进行比较,发现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约7-10个百分点,211院校高于非211院校2-4个百分点,约三成的大学生抛弃了大学四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3]。

由此可见,专业与职业存在较大比例不匹配现象,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更为突出。把专业与就业不匹配现象归结为就业难,本文由此提出的问题是: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吗?从事专业不对口或匹配性差的工作就是就业难吗?如何评估文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据此提出关联性就业假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使大学生就业选择呈现出匹配性差异和相关性选择,专业对口不是评价就业的标准,在社会发展和职业链条中找到专业位置就是就业,这对实现专业、职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学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的代表,历史悠久,1838年由法国人孔德创立,随后得到发展,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社会学专业,至今仍是最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和专业,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社会学,建国后的1952年取消了社会学专业,1978年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社会学类本科专业达到416个。社会学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专业职业属性相对较弱,其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较好体现关联性就业假设的条件,以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为样本,通过考察就业状况来检验关联性假设。资料来源包括:(1) 2010年7月至8月进行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以社会学2002年至2010年毕业的学生600人为总体,以网络问卷方式调查了8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男生占42.5%(34人),女生占57.5%(46人);本科占62.5%(50人),双学位占20%(16人),研究生占17.5%(14人);出生时间从1978年至1987年,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23岁。就业是指毕业生实际在岗位上工作并获得报酬的劳动状况,就业状况反映出专业教育质量,设计12个指标进行测量。(2) 2009级(75人)、2010级(66人)毕业生就业协议中所表明的就业单位。(3)2015年召开毕业10周年回母校的30名毕业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

二、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特点

我校社会学专业1995年创办至今,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呈现出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包含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两种形式,横向关联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不同职业之间呈现出来的关联,可以用就业领域、职业变动、工作满意度、就业途径等四个指标来测量。(1)社会学专业的基本职业特质是社会管理、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党政机关、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职业包括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公共关系等。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分布以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主导,呈现出企业就业比例下降而政府部门比例上升的趋势。在第一份工作中,销售类有10个,公司、党政部门的行政管理类有27个,学校等教育机构有7个,广告传媒类有5个,其他15个。就2009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6人外,在就业的69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6人,党政事业单位为15人,考研留学为10人,其他为8人;从2010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5人外,在就业的61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4人,党政事业单位为8人,考研留学为7人,其他为12人,这些职业体现了横向关联的特点。(2)从职业变动率来看,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毕业生至少变动了1次工作单位,企业就业比例由最初的62.7%下降为目前的53.1%,政府部门就业比例由最初的26.6%上升为目前的32.8%,在学校就业的比例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提高。(3)在工作满意度方面,近6成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1/3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是一般。(4)在就业途径方面,2/3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1/3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非市场途径就业。

纵向关联是同一职业的不同环节、不同职级之间的关联,表现为职业的晋升状况,把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的岗位称为管理类业务,只是普通职员或工作人员身份的岗位称为执行类业务。2010年数据显示,管理类业务由最初的41.3%上升为目前的57.8%,执行类业务由最初的58.7%下降为目前的42.2%,中级职务由最初的4.8%上升为目前的25.0%。

本文把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的就业情形称为关联性就业,它是文科类专业普遍具有的一种特质,目前文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关联性就业理念的体现。

关联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连带性,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在内容、功能、机制等层面所具有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关联性就业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寻求工作并适应社会变化需求而调整职业的过程及结果。(1)关联性就业以专业为基础,专业的职业属性显著度对职业方向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2)关联性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调试过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发生变化;(3)关联性就业是社会结构中的子系统,受就业形势的影响;(4)关联性就业是一个比专业对口或职业匹配更具有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性的概念,更符合专业发展、社会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现实和内在关联,更能够指导专业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5)关联性就业是提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6)关联性就业作为一种理念,目的是把握好就业质量与数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辩证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立足提高一次性就业率,然后逐步提高就业质量。

三、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的生成机制

专业、职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关联性就业机制,目的在于揭示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原理,论证关联性假设的可行性,关联性机制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社会学专业对职业的影响途径即关联性机制体现为: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为4.7%,间接提供工作思路的为23.4%,通过培养健全人格而更好适应社会的为67.2%。

(一)关联性就业的内在机制

首先,专业内部关联。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都由内核层和层构成,能够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内核层,是专业的核心部分,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能够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层,是专业的非核心部分,由通识通修、选修等课程构成,内核和构成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内核层凸显专业个性和差异性,是就业的显性标志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依据,层凸显专业共性和通约性,成为职业迁移和转换的显性标志。社会学核心课程和课程能够支撑社会学毕业生选择与社会相关联的就业领域,任何社会组织都有管理、文秘、公关、调研等功能,这就为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岗位,这也是社会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较显著且具有跨专业就业优势的原因。

其次,专业之间的关联。专业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认知和方法两个部分,认知是专业的知识结构,方法是专业建构和演化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技术,从古代到近现代,知识体系从笼统混沌到分化具体再到综合,文理交叉,科学与人文融合,这为专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目前的专业设置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门类,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在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中确定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介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修业年限、授予学位[4]。文科类专业就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管理学具有文理交叉的特点。文科类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社会是具有自身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有机体,其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结构是专业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和前提,以社会不同侧面和属性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社会科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以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为对象形科学,主要专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既有分工和差异,又存在交叉和共性,专业差异性体现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具体工作领域方面的不一致性,这是专业成立的基本依据。专业共性体现为文科类专业在通识通修课程设置上的一致性,都有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研究方法、外语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具有一致性,都设置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二)关联性就业的外在机制

首先,职业之间的关联。职业是社会分工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及其领域,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实践,也是个体获得生存发展资料、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据,各种职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由此构成职业体系,职业之间存在互补性和通约性,互补性是指职业之间构成产业链条的相互支持性,通约性是指职业之间在工作流程、思维方法、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互通性,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性。单位是职业的载体,是拥有不同专业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分工与合作的场所,在一个单位内部以及在不同单位的业务和交往过程中,存在多种专业分工与合作,这为文科类专业就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根据专业的职业属性的显著度与职业方向的显著度的关系,把关联性就业分为两种类型:(1)职业属性越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显著,专业方向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强关联性就业;(2)职业属性越不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模糊,专业方向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弱关联性就业。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具体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某个局部或子结构,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艺术等;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抽象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如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文学。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工具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较高,往往被称为热门专业;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价值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低,往往被称为冷门专业。

强关联性就业与弱关联性就业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就业形势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就业结果,一是强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充分就业的结果,二是弱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不充分就业的结果。目前从专业对口角度来定义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的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专业对口性差的就业就是低质量的就业,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体现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但这是一种静态思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以做到,却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为专业人才就业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提供了机会,任何文科类专业均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结构定位和功能定位,加上文科类专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二者共同决定了专业之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关联性就业也就具有可行性。

再次,专业、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社会是专业和职业的实践场域,是专业和职业孕育以及演变的源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变迁而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直接体现为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新旧职业交替现象突出,新职业层出不穷,职业的关联性更加突出。对已经就业的大学生而言,面对变动中的职业结构,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学好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需要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最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通过社会学专业关联性就业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机制,证明关联性就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而为文科专业就业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方法论的启示和借鉴。

四、关联性就业观对文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更新就业理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处理好专业内核与外延、本行与外行的关系,既立足本专业,又能根据形势实现专业迁移,努力提高就业率,改变从一而终、等、靠、要的惯性思维。

在职业选择方面,用A、B表示不同专业所构成的职业领域,a、b表示职业领域中的一个工作,首先寻找专业对口性强的职业,即a∈A,就是在专业对口的职业领域A中找到一个工作a;当不能找到对口性强的职业时,就是去寻找对口性弱的职业,即a∈B,就是在B职业领域中找到一个工作a,总之要实现就业。

在职业迁移方面,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在对口性强的职业过程中不断向高端迈进,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对口性弱的就业情形就是职业迁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而提高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打造专业特色

专业方向和特色越显著,毕业生就业的目标越明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就越清晰。就社会学专业而言,毕业生比较认可的三个专业方向是公共关系、调查与统计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有毕业生建议设立社会工作方向,鉴于社区发展迅速现状,可增加社区建设类课程,可包含心理建设。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建议将现有的社会保障课程延伸细化,并且学校能和更多的后勤保障单位合作,提供毕业生更多去社区或者劳动保障部门实习的机会。完善公共关系方向,建议学校与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或者营销策划公司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提前感受行业气息,这与另一项调查结论是一致的,认为课程设置应遵循宽且精的原则,应有1-2个方向能与社会需求靠拢,如管理、营销[5]。二是深化课程教学设计,增加与就业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如开设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类课程,“定期举行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的社会学分析讨论会,以相对强制性的约束引导大家自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增加一些社会学对企业运行及管理方面的影响及研究类课程,从社会学角度对企业进行独特的分析。”这与现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课程设置要以贴近企业生存环境、能对工作产生直接指导作用和能力的课程为主,而以研究性课程为辅,突出SPSS、应用写作、公共关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体与个案工作[6]。三是建立相关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公共关系、市场调查、社区服务、政府管理等环节受到实际训练。有毕业生就建议:“在教学初期就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较早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更全面地认知自己和专业工作方向。”

(三)营造就业氛围

对部分弱关联性就业专业而言,尤其需要扩大专业的舆论空间。企业和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对社会学认知不足,影响就业。目前需要借助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氛围,通过专家学者的宣传、对社会建设的建言献策、普及社会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用人单位对社会学专业的了解和对毕业生的接纳;政府在就业岗位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如各级政府部门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以增加社会学专业人才就业领域,发挥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措施[7],取消某些职业资格证书在报考条件上排斥社会学专业的规定。

(四)提升综合素质

弱关联性就业和强关联性就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为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等层面,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英语、计算机水平、演讲辩论赛、科技竞赛等,通过这些素质训练,可以为大学生实现关联性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扬.大学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李海波,等.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97-99.

[3]麦可思研究院.2011、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董金秋, 王平.高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研究[J].社会,2003,(2):16-18.

社会学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定位 社会学概论 社会工作

《社会学概论》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为社会工作提供最为基础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等。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内,《社会学概论》是其中的核心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入门”课程,涵盖和架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由此,对《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进行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诸如: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不受重视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找到当前《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中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对其进行定位的建议。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1]

(一)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的“依附”与“游离”

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类,与具体的社会学学科地位平等。一般认为,在早期,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帮助有困难、有需求的人士改变其处境的活动。他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追求社会进步的取向十分接近[2]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规律,而同时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现状的关注是密切的,尤其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对案主问题形成的社会原因的深层挖掘。由此,社会工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学知识的依赖十分明显。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工作在其产生初期是紧紧地“依附”于社会学的。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学借用的知识范围随之扩展。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不再紧紧依赖,这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的“游离”。他已不满足于是社会学的一部分,而要成为独立的一门科学。需要明确的是社会工作的相对独立并不认为是对社会学的完全分离。相反,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以一种新的方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学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支撑社会工作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科大厦,同时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检验和建设社会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学概论》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就如:社会学中的生命历程理论以及社会工作导论中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都为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做理论指导。从根本上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相辅相成。

(二)社会学知识体系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在对社会问题的界定与解释和指导社会工作具体实务过程中等方面,社会学都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例如,社会工作导论中指出: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影响并指导着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行为的选择;关于人的成长理论成为社工师分析个案具体问题的前提;关于社会互动理论,如符号互动论时刻指导着社会工作师服务的全过程;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理论,如结构功能主义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了解释,也为社会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性理论架构;关于社会保障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努力的目标。例如,关于贫困、老年、失业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去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以及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也发生着变化,从个案解决到小组社区,从社会救助到社会发展,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到一般社会人士需求的满足,社会工作实务范围的不断扩大,都要求对问题给予社会学的解释。由此可见,社会工作的任务对社会学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就如,《社会学概论》中,关于社区这一章节社区研究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以及社区研究方法(人类生态学的方法,人类学的方法,社会系统的方法)为社会工作者建设社区,促进社区的进步和协调发展予以社会学上的理论支撑。[3]

二、 《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抽象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社会学专业范文第4篇

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了,社会这个词对我来说似乎不是很熟悉,有时听了还会觉得身不由己。唯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证明社会的一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我付出了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会做不到的。而且我相信自己行的,我也证明给社会看我是不一般的。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就是很优秀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靠日积月累得来的,大学就是自学能力得到提高的一个过程。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 在生活上,我渐渐地可以独立自主了,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就会独立解决。为人处世难,大学也教会了我怎样去待人善物,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能融入这个社会的有新人。

在社会能力上,我用课外时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绝对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组织性,纪律性强,会很努力的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工作。不管是过去的四年,将来的四年或者是十几年,我都会继续努力,不断的充实自己。

即将踏入社会的我,除了理论知识之处,经验与阅历还很不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正所谓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每一个从业者来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褀的事,我们更该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才不会成为新时代的落伍者。

我相信机遇定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如是“千里马”定会有伯乐发现一样,我也深信自己能胜任新时代的岗位要求。

社会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终身学习;社会工作;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08-02

终身学习是指个人终其一生都不断学习的历程。就时间而言,包括个人生命的起点到终点,就内容而言,包括人生发展与社会文化变化的多样性,就实施方式而言,包括正规的、非正规的以及非正式的教育。终身学习社会需要社会工作者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

一、终身学习视野下社会工作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的社会工作者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客观世界与对社会生活的适应,需要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方法,发展新文化,因此,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首先,管理主义所强调的质量评估与多元竞争,使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更面临绩效考核的压力,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改变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益来满足考核要求,获得体制的认可,因此,必须不断接受新观念和新方法。其次,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多样,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及其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也促使社会工作者在其服务过程中必须扮演主动地、自我导向的以及有效率的终身学习者角色。再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变化太快,社会工作知识背景不但需要社会工作学的基础,还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以及规划学等内容;同时从所需要的能力来讲,不但需要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行政的方法,还需要掌握社会研究、咨询以及政策分析等,更需要将上述不同方法综合起来使用,这都要求社会工作者不断学习和精进。最后,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及其对服务需求的快速变化,正式的社会工作学校教育与职场所需要的实际服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般而言,专业的学校养成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事实知识以及学科知识,而实务知识则是在实务参与中获得的。这些知识在学校教学中虽然会同时涉及 但实务知识主要是来自工作实践之后;而更加灵活的活动反应的知识,则必须通过实务参与、分析、反思而来。这就需要通过实习教育、岗前培训以及进修培训等继续教育方式,来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任务,让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后需要尽快融入工作角色,提供专业服务。

二、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

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的继续教育,可以采取岗前培训、在职轮训、职业进修、自学考试以及成人教育等方式进行,但是从继续教育改变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及其承担的角色分析,可以有以下三种模式:

1.更新模式。这一模式从医学专业教育开始,采取的是一种更新个别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概念,认为专业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导式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有人将知道的知识教给不知道的人,教学的目的是协助专业人员跟上时代,更新或升级使用的知识及技能。教学内容以“知识更新”和“技术转移”为主,采用的方式多数为密集短期课程,采用单一讲说讲演法。该模式基本的知识论是采用实证主义观点,认为知识的本质是确定的、阶层的、先存的,研究者创造知识并提供基本的科学方法用以解决问题,实务者主要是消费知识并通过实践测试知识的有用性。在社会工作专业中,近年来社会变迁快速,各项福利制度和法规不断更新,使得社会工作人员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在职训练,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讯息,以满足工作上的需要,提供更为适当的专业服务。

2.能力模式。随着社会环境变迁所带来的贫富分化和社会问题,所需要更新的知识和技能更为复杂多变,“更新模式”已难以应对。因此,重在改变继续教育人员的学习能力的模式就应运而生,该模式重在探究社会工作专业需要什么能力,以及这种能力如何可以被有效地传授给社会工作人员。专业继续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在于评估、创造、维持、更新、增强并确认社会工作人员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包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特性、自我形象、自我角色扮演以及继续学习的动机等。能力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假设工作表现是一种个人的事务,强调对个体的能力提升,而忽视了员工集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表现模式。该模式克服了能力模式注重个体忽视整体的缺点,强调一种整体表现的观念,并促成人们重新寻找继续教育与表现之间的真正关联。就整体而言,表现模式认为专业表现是个人和整体的函数,专业继续教育者与学习者要共同工作,个人与组织要参与自我评估,不仅要评估工作功能,也要评估影响表现的其他方面,一起寻找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考虑人际关系与需要的技能、心灵批判的技能、自我管理的技能以及个人如何适应组织发展的技能等。在社会工作方面,该模式强调学习者本身就是推动继续教育的工具,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还要熟悉个案、小组、社区、组织、行政以及研究等方法,还需要扮演支持、倡导、联结、媒介、调解、治疗等多重角色。该模式常用的继续学习方式包括引导训练、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专业主题训练、专业会议、个案研讨、专题演讲、专业督导、读书报告、参观观摩、业务实习训练等。

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

1.完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制度,提供继续教育法制保障。首先,应该制定并颁布《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规定国家民政部负责制定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政策和管理办法,知道并组织全国继续教育示范培训;各地方应该积极实施并对本地区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社会工作者所在单位应当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继续教育,并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其次,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内容要适应其岗位需要,以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专业价值观和伦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社会工作实务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再次,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应该在社会工作人员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结合工作需要,采取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学历教育以及在职进修等方式进行。最后,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取得学历或者学位的,要以学历(学位)证书作为证明;未取得学历或者学位的,应该以单科成绩单和学校出具的面授课时表作为证明。

2.合理区分社会工作人员层次,提升继续教育针对性。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必须合理区分人员层次,按照人员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首先,要促进初级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科研方法和应用能力培养,不要过分追求深化专业理论水平,重点要放到如何尽快形成基

本的实务操作能力,尽快适应社会福利服务的需要,夯实他们在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注重他们观察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面的拓展而不必深究。其次,要提升中级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注重打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态学、公共关系学以及医学护理学的专业基础,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社会协调沟通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使其不仅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管理水平,带领大家完成团队服务任务。最后,要拓展高级社会工作人员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管理学和运筹学的知识基础,锻炼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突况的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深度、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向专家型人才转变,带动整个专业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