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赏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再别康桥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徐志摩;主题新探 离歌;赞歌;爱与苦的悲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其色彩绚丽的绘画美、整齐而错落的结构美、回环复沓的音韵美,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轻轻的来”“悄悄的走”“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清新而看似飘逸的文字,总会引发读者对诗人特立独行、洒脱不羁的秉性的联想,从而把《再别康桥》看作是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表现离愁别绪的、另类的别离诗。

其实,细读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一生,细品诗人生前还算不上丰厚的创作,深味诗人生前好友对诗人的评价,不难发现,《再别康桥》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一般的离愁别绪,它是诗人感情煎熬的结晶,它是一首爱、美、自由的赞歌,更是一首告别爱、美、自由的悲歌,一首交织着诗人浓浓的爱与苦的悲歌。

我们知道,知人论世是赏析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徐志摩的人生遭际中,品读出《再别康桥》的别样情味,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离愁别绪呢?

诗人生前写过许多关于康桥的文字,如《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康桥似乎已成为他创作中挥之难去的情结,他为何如此钟爱康桥?

笔者认为诗人钟爱康桥,首先源自康桥宁静、和谐、自由的自然之美。

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曾经说过:“有幸福是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我所知道的康桥》)

可以说诗人在剑桥学习的两年,是他一生最轻松、自由、快乐的两年。因为他作为一个特别生,他有足够的时间,在康河边仰观悠悠白云,俯视柔柔水草; 黄昏中欣赏婀娜柳枝,星光下聆听潺潺水声。诗人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说:“我要没有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可以说,是康桥启迪了诗人的智慧,是康桥赋予了诗人灵性。

诗人被美丽、自由的康桥深深吸引、感染着,并渐渐地把它当成了自己“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

诗人钟爱康桥,还因为康桥有他的爱:罗素以其广博的学识和毕生为人类的民主、自由而战,虽遭监禁也毫不退缩的勇敢而成为诗人心目中一个永恒的偶像;曼殊斐尔以其超凡脱俗的品貌和文笔,生命不息、写作不止的精神成为诗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还有诗人在剑桥所结识的一代才女、诗人后来的梦中情人——林徽因,是她让已婚的诗人第一次感受恋爱的快乐和痛苦。

可以说,是这些“英雄”萌发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美好人生、美好爱情的憧憬,使诗人有了为此而不懈努力的动力。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诗人来说,康桥不仅仅自然的康桥,也是他“爱、美、自由”之社会和人生的理想的象征。

诗人的理想美好,可现实呢?诗人的《人变兽》这样描述当时的中国现状:“城门洞里一阵阵的风起,跳舞着没有脑袋的英雄,那田畦里葱葱的豆苗,你信不信全是用鲜血浇!”诗人的描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后的惨状。没有了康桥的宁静、和谐和美丽,有的只是战争的血腥。

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的个人生活又怎样呢?诗人的《生活》是这样描述的:“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腑脏内挣扎,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此诗写于《再别康桥》之前,发表于其后,没有了康桥的美丽、和谐、宁静、自由,只有阴沉、黑暗、恐怖,为何诗人有如此感受?

笔者认为,当然是社会环境使然,同时也是因诗人婚姻失意、事业不顺所致。

留学归国后,已离婚的诗人与一位已婚女子,靠着“任凭荆棘刺透脚心,任凭冰雹劈破头也要恢复自由”(徐志摩《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的执着走到了一起,他俩本该是幸福的,可惜,婚后,他的妻子由于渐渐在烟榻上沉沦,诗人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写诗、办刊、穿梭于上海、苏州之间教书,却往往为车费发愁。1928年6月至11月 ,靠着一路卖字画及外国友人的帮助,诗人才完成他生命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欧洲之行。这次出行,与其说是考察观光,到不如说是陷入生活泥淖的诗人的一次出逃。

对一个男人来说,如果婚姻失意,他还有事业。此时的诗人,他的事业又如何呢?

诗人留学归来,驰骋文坛,光芒四射,也许锋芒太露,也许民主自由的思想使然,常遭同行非议,加上他的离婚、恋爱、再婚,在当时轰动一时,在与其它派别文学论战时,诗人不时会受到人身攻击。他在《我的彼得》一文中说:“在这道上遭受的,还不止是难,不止是苦,最难堪的是逐步相追的嘲讽,身影似的不可解脱。”

他的好友——画家刘海粟这样描述诗人当时的境况:“他有时雄浑倜傥,飘然物外;有时几乎无路可走,苦闷万分……他又像是崇高的山峰,狂风暴雨要摧击他,乌烟瘴气要笼罩他,侵蚀他的心灵,阻碍他的发展,这是人生的最大悲剧。”

社会动荡、婚姻失意、事业不顺,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于是他第三次、也是生平最后一次到剑桥寻求慰藉,康桥依然美丽,金柳依然娇艳,青荇依然多情,可那些“英雄”呢?罗素早已移居一个小村落卖文为生,曼殊斐尔早已长眠地下,林徽因已随丈夫留学美国……事过境迁,物是人非,这一切怎不让诗人忧伤、苦涩。就是这次出行的归国途中,他满怀苦涩写下《再别康桥》。

《徐志摩传》的作者韩石山这样评价《再别康桥》:“读此诗而读不出其中的忧伤与苦涩,只能说对诗人和他的这首诗还是不太理解。夕阳的余辉里,诗人作别的不是西天的云彩,乃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剑河的柔波里流淌的,不光河水,也有诗人辛酸的清泪。不知诗人此番出游的心境,仅知此诗的优美,可以谅解。知道诗人此番出游的悲苦,读此诗而不鼻酸欲泪者,不能算是真爱徐志摩其人,不管你是白发老翁还是翩翩少年。”

的确,《再别康桥》是诗人回国六年来感情煎熬的结晶。整首诗,语意似简实丰,笔调似轻实重,情感似淡实浓。它是一首爱、美、自由的赞歌,更是一首告别爱、美、自由的理想的悲歌——一首交织着诗人浓浓的爱与苦的悲歌。

参考文献:

[1]韩石山著《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傅光明著《吻火夜莺——徐志摩》(安徽文艺出版社)

[3]刘小波著《徐志摩画传》(现代出版社)

[4]文木、郁华著《万种风情无地着》(四川文艺出版社)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 朗读先行 《再别康桥》案例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所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应“朗读先行”。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诵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此外,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下面我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再别康桥》位于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年、青春、理想、爱情等。通过前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词的魅力,对现代抒情诗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本诗的学习,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如诵读与理解、鉴赏与感悟、拓展与应用等;本诗的学习还要担当起学生学会阅读现代白话诗的向导重任。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徐志摩推崇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承载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课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这首诗,作为苏教版教材中的必读课文,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这首诗,对诗歌意象的特点三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朗读水平普遍不高,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鉴于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另外,还要抓住诗歌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朗读、品味,让学生尝试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分析、点评,从而感受徐志摩诗歌的独特意境。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可先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引出对剑桥大学的介绍,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生平。课前的查阅与课堂的展示相结合,有任务的驱动,有学生的讲解,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大提升。接下来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歌,分组交流喜不喜欢这首诗,为什么喜欢?用一句话概括。《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通过一句话概述,可以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利过渡,为赏析诗歌做好铺垫。

这个环节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的方式感知诗歌内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倡导创造性阅读。

二、再读诗歌,提出问题

学生概括的内容都体现了对这首诗的喜爱,但是还存在一些疑惑,于是让学生再读诗歌,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

有的小组提出:为什么是“再别”康桥,“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寻梦”寻的是什么梦;有的小组提出:“放歌”与“沉默”矛不矛盾,诗人为什么“轻轻的来”“悄悄的走”……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解答。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继续提出问题。

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出了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活动进行解答,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为下面的指导朗读、感受诗美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一赏“金柳”,体会离别。

赏析第二小节,体会“金柳”的含义。点拨为什么用“金”,指出柳和留谐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再让学生体会“荡漾”的感觉,指导学生朗读“在我的心头——荡——漾——”。重读“荡漾”,音调拉长,读出韵味。

(二)二品“甘心”,体会深情。

齐读第三小节,品味“甘心”。什么叫甘心?王洛宾有首歌这样唱:我愿做一只小羊,守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面对自己心爱的姑娘,小伙子情愿变成一只小羊,这是源于对姑娘的爱。徐志摩甘心做一条水草是源于对康桥的爱。康桥是诗人精神的家园,他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指导学生朗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时,重读“甘心”,要求学生读到位。诵读指导小步前进,适合中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三)三思“彩虹”,体会移情。

三思彩虹,体会移情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诗人有浓厚的“康桥情结”,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那榆荫下的一潭是拜伦潭,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对他很崇拜,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他们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却没有结局。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创作的梦想,徐志摩是有很多遗憾的,所以说彩虹似的梦糅碎在浮藻间。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的写法,也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宋代坡的《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坡却说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鼓励学生写作文时也运用这种写法。

指导学生略带惆怅地来读这一节。

(四)四齐“放歌”,感受激情。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是通过放歌这个词表现出来的。问学生: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高兴愉快激动的时候)那这一节应该怎么读?(声音大一点,感情充沛些)手可以怎么放(张开双手)头应该低下还是抬起?(抬起)指导学生齐读,“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体会诗人率性潇洒、浪漫豪放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辅助动作,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五)五析“沉默”,无声之美。

五析沉默,感受无声胜有声的唯美意境。问学生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为什么呢?自由读下一小节(生自由读)。与上节相比,诗人的情感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却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声音要低下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现在笙箫也沉默了。夏天的虫子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诗人而沉默。离别的惆怅,倾注了诗人情感的夏虫、笙箫,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应让学生自由朗读。

(六)六读首尾,前呼后应。

六读首尾,理解一七两小节之间前后呼应的关系。最后一节以“悄悄的”与开头“轻轻的”相对应,诗人潇洒地来,潇洒地走,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最好的描述。

(七)配乐齐读,体会情感。

配乐齐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小组交流讨论诗人的情感是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不是,那么应该怎么画。每个小组派代表板演,师生共同活动评价学生的板演,然后出示“起承转合”的情感变化曲线图。让学生画出曲线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的教就没有土壤,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诗歌教学中,多种朗读方法的运用,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情趣,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四、四读诗歌能力迁移

诗人因告别母校而有了这首诗,同学们告别初中校园时是怎样的?初中三年的求学给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给你留下了无尽美好的回忆,再来品读这首诗,模仿这首诗的形式,尝试写一首《别母校》的小诗,课堂展示一下。老师先展示自己写的小诗《别母校》,抛砖引玉。学生在感受诗美、理解诗美的基础上,自主创作小诗,实现了能力迁移。

“诗无达诂”,对诗歌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丰富的,而能让学生对诗歌有融入自我生命体验的理解才是最好的理解。通过师生创作写诗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诗歌教学 融合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将信息技术手段融于诗歌教学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实现“读书”即“成人”的目标。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丰富诗歌教学内容的手段,这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的必然要求,因为“教育的革命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革命”[1]因此,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诗歌教学的巧妙融合,正是教师教育理念转变的一种有效探索和尝试。

教师教学中的这种尝试,也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的方式,因为“学会电脑,敢于发表见解”[2]正是学生基本发展目标的要求。我在诗歌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结合,能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运用网络资源共享博采众长,丰富诗歌鉴赏手段和方法,增强对诗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在中学诗歌教学中,需要在阅读中进行再创造,这就需要教师能从深度和广度上理解诗歌内容,而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优势恰能弥补教参教辅的局限。

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时,对第一节中的语言进行赏析,除了教师自身的理解和解读之外,还可利用网络来拓宽自己的理解。“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节,字面上的理解较容易,而语言中蕴含的韵味,学生在反复诵读,教师提示和点拨中能够感受得到,但要作进一步解读还是有难度的。例如:诗中“轻轻”一词,不仅表现了作者来到康桥时的无声无息,而且体现了他对康桥的怜惜、惜别、眷念之意。再综合各家解读,结合作者人生历程、性格特点和价值追求等内容作更深层次的探讨,“轻轻”一词其实表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待一切事物都用一种大度、从容的态度去处理,实现自我的超越和人生的超脱。这是许多教师在教学本诗时不能思考到的一个层面。而诗中“带走”一词同样也可深入地理解:一为体现作者的浪漫主义观点;二为表现徐志摩两袖清风的处事做人原则。这与苏轼笔下的“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造物者之无尽臧也!”这种物我两忘,超然于物外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第一节诗歌,初读看似表现的是一种对康桥的儿女情思,但抓住诗中“轻轻”、“带走”等词语深入解读,其实也不失“大江东去,浪淘尽”、“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气度。所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博采众长,接纳别人的观点,推陈出新,产生一些新的思考和理解,给学生一些耳目一新的解读。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诗歌教学,能更加直观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形象、意象和意境。

诗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为载体来传情达意的,作为中学生,通过语言载体要对诗歌作深入的解读还是有一定难度,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诗歌教学,能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诗歌内容。

例如,教学的词《沁园春.长沙》时,将诗中的那一幅湘江秋景图展示给学生,并将景物、画面的解读与诗句的赏析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观看去记忆诗句、理解诗句内容,这样,学生通过观看色彩绚丽的图画,更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意境和作者蕴含于诗中的情愫。

总之,信息技术在诗歌教学中巧妙地融合,能更加有效、更加直观形象地解读诗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恰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从而达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育心灵的力量”,变得“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努力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3]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丽华,《研究在黑土地扎根》,《教育发展研究》,2001.9.p37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 诗歌鉴赏 教学研究

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国家栋梁之才,当前学生在做人、治学上应向古人学习,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还应培养出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文诗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对培养现代学生人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具备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引导诗歌鉴赏的意义

首先,新课程改革强调人文主义精神,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诗歌鉴赏中,可以侧重于人文与文学两方面进行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的最终目的。

其次,在学生受教期间,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及未来发展深造的基础,是再创造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一种能力。诗歌中想象丰富而大胆,能够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近几年高考中,诗歌鉴赏这一板块中不再以传统的选择题为主,而是以文字作答的形式为主。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用流畅的语言概括出诗歌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高中引导诗歌鉴赏的几点教学方法

(一) 诗歌讲解注重传统与创新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写,这样可以让学生领会诗词的含义,并从中获得感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多抄诗、多读诗、多谈诗。只有多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让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才能从课本延伸至课外。

其次,通过将两首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比较赏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诗歌的赏析能力。不同写作风格的比较可以体会不同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情感寄托。例如,在教授《琵琶行》时,将诗中音乐描写作为重点赏析对象,并与《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比较,比较两首诗歌在音乐描写及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点。这样比较赏析,不仅做到了由点到面,还能使学生深入体会不同诗歌所描述和表达的意境,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领会能力。

(二) 利用班级教学园地,开展诗歌鉴赏教学

在每个班级中都会设有自班的教学园地,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将语文教学园地划分为四个板块,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板块,要求园地内每天都有摘录的诗歌名作及相应的解析,并要求全班同学认真抄写园地内的几首诗歌,并认真阅读,读后写下心得在班级进行交流,以此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评价,以此鼓励学生提高诗歌赏析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课堂分组比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组学生不甘示弱,每天进行园地内诗歌的学习和赏析,并相互交流,使得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致提高。坚持进行这种模式的诗歌鉴赏教学,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还能在众人参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达到学生自主学习、集体探究学习的目的。

(三) 创设诗歌意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设置不同类型的诗歌意境,渲染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中不由自主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中来,走入诗人的内心深处,使学生读懂诗人的心声,并在不断探究中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例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抓住“离别”一词,并创设这样的情境: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的体验,在你的人生经历中,离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的离愁别绪与宋代词人柳永及现代诗人徐志摩有何异同点呢?当诗人站在康桥寻找他的青春、梦想、爱情时,他的内心又是何种情绪呢?请同学们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去体会和赏析《再别康桥》这首动人的诗篇。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组织,使其身临其境的体会诗歌中所夹杂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四)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诗歌鉴赏重在阅读与理解,将情感融入诗歌中并读出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在班级内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带着情感将诗歌朗诵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还能使学生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去体会诗人当初写下这首诗词的情感变化,从而使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结语

总之,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其是一笔永无止境的知识财富,只要我们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精心打造、不断创新与挖掘,必定能够利用诗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燕.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探析其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4).

再别康桥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蔡筱芹(1979-),女,江西遂川人,吉安市白鹭洲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这深刻表明将美育践行到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因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教师要坚持将“美”请到语文课堂,审美理念的点滴渗透,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堂。

一、 借助音乐的魅力,随时带学生入境

音乐是语文美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要尽量借助现成的音乐素材,配合教材需要,让音乐萦绕课堂。朗诵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作品自由选择背景音乐,比如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可以找到不少背景音乐,有《神秘园之歌》《月光》等舒缓的轻音乐,也有蔡琴、林宥嘉的《再别康桥》歌曲的伴奏音乐,甚至还有悠扬动听的英文歌曲等;要鼓励学生配合所选背景音乐做朗诵表演,再选出最佳背景音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语言特色帮助学生处理各种朗诵细节,尤其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利用音乐的前奏酝酿情感,怎样判断音乐与朗诵的最佳起始点,如何根据音乐的起伏处理声音的疾缓轻重等。如此反复训练之后,学生不仅能自选音乐配合作品朗诵,还熟悉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

教授古典诗词,更是少不了音乐的加入。诗词作品,只要能找到歌唱版的,教师一定让学生先跟着学唱,在旋律中入境,然后再将鉴赏知识引入,背诵诗词有时干脆就改成了背唱诗词。

苏轼《赤壁赋》中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极有意境,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谱曲并演唱,学生的创作风格多样,甚至有RAP说唱版的,教师都一一肯定,学生从中评选出了最符合苏轼心境的版本,并学着哼唱。

二、 加入绘画、建筑等常识,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

音乐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尤其是来自山区的孩子,对绘画、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涉及到相关内容的作品时,教学设计一定少不了相关的鉴赏环节。如教授苏轼的《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时,以欣赏《墨竹图》为契机,教师可以介绍墨竹之特色,将他与郑板桥等大师画的墨竹进行比较,并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适当示范国画中竹子的基本画法,告诉学生虚实相生的道理。学生在这样的艺术强化和认知中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又用PPT展示国画其他题材、形式的优秀作品,从山水、动植物到人物,从水墨、重彩、工笔到写意、白描,学生在赞赏声中,流露出对国画的敬仰和自豪。课后作业中也就顺势多了一项中西绘画之比较的探究活动。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将我国古代建筑成就定位成世界级的瑰宝,但是现在大家基本生活在“水泥森林”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呢?教师把搜集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展示出来,发动学生讨论本地民居特点。然后,学生根据文本勾画古代建筑的各个局部,教师再结合白鹭洲书院的建筑风格一一讲解。通过这样有目的性的学习,学生逐渐体会到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所在,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贵。

三、 尊重并致力于加强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向孩子们渗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讲《兰亭集序》时,书法鉴赏成为热门;介绍中国汉字的演变时,学生在橡皮上篆刻上自己的名字;辩论赛的主题可以是中西医的争霸,也可以是汉服与洋装的比拼;教师还可以让“红学”进课堂,在《三国》里论英雄;《道德经》里筛选出处世哲学;品评项羽与刘邦的成败,感慨杜甫、陆游的心哀……所有的相关教学设计,都是在充分的准备和饱含情感的前提下进行的。情之所至,感染与影响也是明显的。

四、 美学概念的引进和强化,让“美”理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