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就地正法

就地正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就地正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地正法范文第1篇

蘑菇是我们对一些大型真菌的俗称。一提到真菌,相信多数人都会感到不太舒服。人们脑中马上浮现出来的,可能是过期面包上长出的“毛儿”,老旧墙壁上洇出的霉印,蛮烟瘴雾之地肆虐的传染病。这些无疑是对真菌以偏概全的认识。其实,我们吃的香喷喷的面包,喝的爽口啤酒,以及享受的美味奶酪,都是真菌对人类的慷慨馈赠。看来,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自古以来人们对待真菌的态度,那么“爱恨交加”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如果史塔曼兹和他的朋友们的“蘑菇开发计划”能够实现,那么人类和真菌的关系也将步入新时代。近些年,真菌工程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应用领域甚广,从优质药物到环境友好型材料,再到绿色燃料,这一切,让我们感觉真菌时代的黎明已经到来。

琳恩・博迪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真菌学家,她积极响应“蘑菇开发计划”。她说:“事实告诉我们,真菌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没有真菌,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很难正常运转,我们将会被堆积如山的动植物尸体淹没。”

真菌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的体表或体内,都可能找到它们的踪迹。有的真菌比如酵母菌,体型很小,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有的大型真菌,体型超大,单株覆盖面积就可达100多平方米。虽然大小迥异,但其基本特征是一样的:具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腐生、寄生或共生的方式进行异养生活;细胞外有以“几丁质”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真菌是非凡的化学家”

相信你一定曾看到过,甚至还采到过丛林中那些小伞一样的柔嫩蘑菇,但你所见到的或者摘走的,其实只是蘑菇非常小的一部分。博迪说:“我们常见的‘小伞’其实只是蘑菇的冰山一角,在地面之下,还有90%没被我们采走呢。”那伞状蘑菇的地下部分,才是蘑菇的主体――菌丝。真菌的菌丝可以扩展到更宽广的地下空间。

1992年,在美国俄勒冈州东部的马卢尔国家森林里,科学家发现了一株已经生长了2000多年的奥氏蜜环菌,它露出地面的黄澄澄的“小伞”,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榛蘑。而它的地下菌丝所占面积多达10平方千米。博迪说:“真菌是非凡的化学家,菌丝就是它们的化工厂。菌丝分泌的酶可以分解周围的有机物,甚至坚硬的岩石,然后将分解后的营养物质释放到土壤中。还有一些真菌可以产生挥发性化学物质,来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细菌、昆虫和其他真菌的侵扰。”

博迪的专长是研究木腐菌――引起树木或木材腐朽的真菌。她说:“它们是强大的攻击者。”在实验室,她观察到木腐菌为了争夺死去树木中的汁液善用缜密策略,以使自己抢占先机。这些策略包括勒住“对手”的菌丝和向“对手”释放化学烟雾。

一些真菌早就因其自身特有的化学本领而声名远播了。比如,有的蘑菇中含有能够使人产生幻觉的化学成分,被各国政府当作严防死守。还有家喻户晓的青霉菌,能产生青霉素。如果能合理利用真菌之间相互抑制的特点,还可以对某些真菌进行有效防控。比如,多年异担子菌经常威胁针叶林,令林木的根部腐烂,若使用它的“劲敌”大伏革菌对其实施生物防治,则收效显著。

用真菌生产微生物柴油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加里・斯特罗贝尔认为,真菌的开发还有其他很多途径。10年前,他在巴塔哥尼亚的古老森林中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一种木腐菌,它释放出的化学烟雾中含有大量类似于柴油的挥发性有机物。经鉴定,该真菌属于肉紫胶盘菌。回到实验室,斯特罗贝尔制作了一个特殊的反应容器,潜心研究这些新发现的真菌能否在实验室中重现神奇的本领。

经过一番努力,他将这种真菌与枯枝败叶混合在一起,仅用了3星期就让枯叶转化为可供使用的微生物柴油。斯特罗贝尔说:“我将这些柴油加入我的摩托车里,效果还不错!”与传统真菌技术相比,比如利用粮食发酵来产生酒精等能源物质,这种新方法可谓变废为宝。斯特罗贝尔正在考虑将这一实验成果进行商业化。

和塑料一样,菌丝本质上也是由柔性聚合物组成的。不同的是,前者的成分是聚乙烯,后者是几丁质。塑料很难分解,而菌丝不仅可以完全被降解而且非常容易利用。只需要为它提供不同的原材料,保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培育出不同密度、不同形状和不同抗拉强度的菌丝制品来。美国一家公司总裁埃本・鲍尔说:“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任务告诉真菌,其他的事情就让真菌自己解决吧。”目前,他的公司正致力利用真菌生产人造骨骼,制作耐火又绝缘的泡沫材料,甚至生产真菌模具用于制造电动汽车。

“未来是属于蘑菇的”

但是,对于戴蘑菇帽的史塔曼兹来说,这些真菌的开发成果都只能算作“小打小闹”。他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利用真菌通往美丽世界的康庄大道。2008年的技术、娱乐和设计大会(TED大会)上,他做了题为《蘑菇拯救世界的6种方式》的演讲,截至2014年4月20日,这个演讲的视频已经被播放了2453465次。鲍尔称史塔曼兹为“蘑菇代言人”。

史塔曼兹说:“未来是属于蘑菇的!”听起来好像有点王婆卖瓜,但是,他的“美好蘑菇”公司已经拥有了30多项蘑菇产品专利,其领域跨越了环保和医疗。史塔曼兹的最大目标是利用真菌来做生态恢复:选择适当的真菌加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地的生产力,清除污染物,加强碳封存能力,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程度。

水体净化袋也是史塔曼兹的发明。他将一种特殊的真菌填充在麻袋里,让其漂浮在水面上。这种真菌可以分泌酶,分解油污等污染物,从而对水体进行净化。他的最新一项专利是从药用落叶松层孔菌中提取抗虫和抗病毒物质。

就地正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阶段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紧张,资源利用率低下,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与城市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土地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科学、经济、有效利用是提高城市与地下开发建设的协调和谐性,提高城市综合防御及安全性,改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

一.郑州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分析

据《郑州市(1997~20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郑州市是全省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城市,同时又面临建设发展的重大任务,使得土地供求形势相当严峻。[1]郑州市中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2000年的132平方千米将增加到2010年的189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78平方千米,去除不可用的土地,土地资源储备已十分有限。由此看来,郑州市土地地下开发利用是非常迫切而又必要的一项工程。

二.郑州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意义

1.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郑州是河南的省会,鉴于这一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为了城市更加合理的接纳外来人员,缓解人口压力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地下空间资源显得越发迫切。

2.缓解交通压力与环境污染

一方面,截至2005年郑州市增加431台全新开公交线路28条,更新、增加公交车辆431台,年末实有公交汽(电)车2727辆,比上年增长14.0%,城市公交客运量达5.5亿人次,增长28.0%。[2]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流行。所以,行路难,停车难,交通拥挤,进而引起交通事故的频发,根据郑州市中原区法院的相关统计,每年审理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案件近百起,占全部交通事故案件的80%,以及汽车尾气排放所致的空气污染等问题蜂拥而至。所以,修建地铁,地下车库,缓解交通压力和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污染刻不容缓。

3.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够扩大新的使用空间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够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地下建筑,如公共图书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在现代化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地下建筑适时的弥补了地上资源利用的不足。同时也缓解了社区居民住宅、生产及生活设施的用地紧张问题。

郑州市土地地下空间利用应考虑的问题:

自然因素

地下空间大都被岩土层包围,内部空间有其特殊性。地下空间自然环境的现状还是令人堪忧的,尤其表现在空气质量差,新风供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灰尘,微生物总数高等。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地下空间潮湿,人们进入地下空间,普遍感到阴暗,压抑,时间久了,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技术因素

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时候,因为技术上的难度,发生的重大事故屡见不鲜。郑州市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成阶梯状,由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由于这一特殊的地形,进一步加大了工程技术上的难度,因此,郑州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势特征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工程技术里的挖掘技术,支护技术,防水技术以及地下钢筋混凝土浇筑技术。

综上,由于地下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质量的特殊性,与地上建筑空间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需要更多地依靠人工手段加以控制和改善。我国以往未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及其内部空间环境质量的改善,一些有关地下建筑空间环境质量调查的研究也表明,现有地下建筑内部空间环境的现状不能让人满意,大部分达不到应用的标准,尤其表现在空气品质差、二氧化碳浓度、灰尘、微生物总数偏高、氡浓度偏高、室内异味明显,夏季和梅雨季湿度大,潮气促使霉菌、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天然光线不足,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地下建筑环境不如地面建筑环境的认识与感受。因此,系统地研究、开发地下空间环境改善与保障技术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3]

郑州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对策:

制定可行的法律 科学规划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城市现代化进展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城市建设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什么建筑应该建在什么那地方,不同的建筑应该建造什么样的规格,都得有法可依,使得工程建设有章可循,否则会导致地下空间开发的无序性,这样反而会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极度浪费和环境破坏以及污染。因此,行政立法是必须的。

(2)各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也不能忽略。如:地下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建筑暖通空调技术、人员疏散性能化设计技术。日本为了适应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其采用的盾构技术法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对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郑州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地势特征开发适合自己的技术方法。

(3)政府的扶持也是不可或缺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第二号公报显示,河南省人口达9256万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4]因此,为了缓解郑州市人口压力,政府应该扶持土地地下空间利用的建设,解决人口与土地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

结语: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是现代化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土地地下空间的利用也不能盲目,更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等。另外,也需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另外,地下空间开发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以舍弃环境为代价开发地下空间。相信,郑州市土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就地正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环保;财政政策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为前提,旨在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降低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为了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使用的一些政策激励手段,它不仅保障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对低碳经济也起着调节以及引导的作用。最近几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很多财政方面的政策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多积极效果。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现有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必须对促进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一、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财政政策

最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政府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一是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中财政奖励资金的投入,奖励资金的额度是按照项目工程中节能技术改造以后,在实践中取得的节能量以及根据有关规定的标准确定的,这种财政政策有利于增加节能技术改造的动力,带动低碳经济发展。二是鼓励节能产品的研发以及惠民,比如说一些高效的节能照明产品的研发与使用,不仅减少了居民用电额度,也降低了能源的浪费。三是加大对再生节能材料利用时的补助,比如说,国家增强对于再生节能建筑材料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补助,对这部分企业贷款贴息,或实行相应的奖励政策。

(二)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支持政策

该政策主要是针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言的,旨在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如对“金太阳”工程实行财政上的补贴;国家对“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财政支持;对风力发电工程设置专项的财政资金;对秸秆循环利用实行的财政补助;对节能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使用环节的财政补助政策等。

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调整,带动了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但是,从发展低碳经济这一总体目标而言,目前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财政支持的投入力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国家要想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国家对于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研发与利用技术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仍然较低,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所以财政政策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国家还需要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与支持的力度,以便使低碳经济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之中。

其次,现在的财政政策很多缺乏市场机制的有效引导,我国目前没有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财政政策体系,有关资金与担保方面的市场引导机制不够健全,这就容易造成财政政策的制定脱离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造成财政资金利用率偏低、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国目前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节能服务体系,这都不利于财政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再次,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国家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但是因为资金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的建设相对滞后,所以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等环节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甚至存在专项资金挪用的现象,导致很多节能工程无法正常的运转。

三、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规范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财政资金的投入与管理。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这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对低碳经济的财政投入中,应该重视有关节能减排、开发清洁高效能源、改造低碳技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有关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合理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低碳经济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还要明确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不断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从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如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多开发一些低碳技术,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支持一些低耗能以及清洁能源企业的发展;要重视一些污水管理、新能源开发、环保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推动原有的大型企业以及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改造等。

(二)完善财政补贴细则,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利用国家财政补贴机制,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所以,各地必须针对当地的实际,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的具体细则。

一是要利用财政方面的补贴,给予企业有关环境治理费用以及稀缺资源保护费用方面的补贴,从而引导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资源的节约;二是对于一些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对废物实行回收再利用的企业,进行贷款贴息;三是对自觉进行污水、排放气体治理的企业,在其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四是对使用的清洁能源要进行价格上的补贴;五是对企业能源、节能减排等技术方面的改造给予补贴。除此之外,利用国家财政补贴,引导地方政府在公交、私人汽车、出租车等汽车领域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以及节能汽车,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与之相关的财税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实际状况,应该加大对现行税收制度的调整以及完善,形成对财政政策的有效补充。对此,要积极研究制定有关环境方面的税收政策,实行环境税与碳税等新型的税种,保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一,要对那些使用之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消费税,并且提高这些产品的税收征收标准,以资源的稀缺程度来制定产品的单位税额。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并且稀缺性较大的产品要提高征税比例,以此来提高对于这些能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第二,要开征碳税,碳税的征收不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使用,提高利用效率,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免加剧温室效应。

(四)制定能源价格财政补偿机制

为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我国应该把能源直接引入市场机制,并且根据市场中的价格规律以及市场的供需状况,对能源的价格进行有机的调节,最终让环境的成本能够在市场的价格中反映出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能源价格体系。伴随着能源价格体系的建立,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建立起科学的有关能源成本的核算体系,使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定价机制更加完善,让其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变化情况,以及在国内市场中能源的供求平衡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国家要进一步完善能源价格的财政补偿机制,即通过财政政策上的优化,鼓励开发与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当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价格过高时,要实施财政补偿,减少劣质煤、劣质油等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能源,以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更好地服务于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说,现在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做好相关的工作,不断健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完善环境与能源方面的相关机制,就一定可以实现低碳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08).

[2]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10).

就地正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地形图测绘;控制测量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地整治是一项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良性循环。测绘工作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供了最原始、最基本的数据资料,在土地整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平常的测绘工作相比,土地整治测绘工作更具体、更细致、更特色、更讲究方法,它贯穿于整个土地整治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全过程中,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充分利用测绘技术提高土地整治的工作效率是我国当前研究的非常重要课题。

一、土地整治项目地形图测绘特点

土地整治测绘与地形测绘、工程测绘、地利用现状调查和一般的地籍测绘不同,根据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和施工放样等要求,土地整治测绘要素有:1)路、沟、渠和水工建筑物、测定宽度、深度、顶和底的高程、标注流水方向、宽度大于1m或对农业生产起重要作用的小于1m的都要测出;2)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3)村庄轮廓线;4)水塘水库等水源地,标注常年水压线及其高程;5)地形地貌1m或2m等高距的等高线,60m 左右一个高程点,0.5m的坎要测出。对于平原地区高程精度要求更高,路、沟、渠附近的高程点满足纵横断面绘制要求;6)地类界:按土地利用分类测地类界线,地类界线必须封闭;7)项目区以外与项目区生产相关的地物,如道路、水源地等;8)项目区涉及的权属界线;9)其他要素。

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经历从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到施工设计和施工放样的过程,不同阶段对测图精度要求不一致,在测绘组织上,野外采集数据最好按较高的尺度标准施测,以满足土地整治施工的要求。成图可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按照一定地图制图综合的原则,编绘成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既满足规划设计的要求,又满足土地整治施工的要求。这样的测绘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土地整治项目前期费用的测绘成本,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土地整治项目地形图测绘技术要点

1、测绘基准的建立和统一

平面坐标系统应尽可能选择与当地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按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项目区高程基准选择时应充分了解当地情况,以项目当地目前实际采用的高程基准作为统一标准。在已有高程控制网的地区测量时,可沿用原有的高程系统,当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2、地形地貌测绘

(1)测图比例尺的选择

土地整治项目一般要求地形图比例1:2000,对于地形复杂、地貌破碎或通视困难的地区可采用1:1000或更大比例尺。通常采用现有地形图进行修测和补测,无地形图数据的则需要全部新测。

(2)地形地貌的表示

土地整治因为涉及工程规划、预算、施工等各类需求,特别是需要对土方量进行准确计算,所以对地形地貌的测绘要求更为精细,尤其是需要对地形特征点及细微部分精确把握。例如,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必要时加测高程趋势变化点,以利于土方量的准确计算。再如,水系的测量内容包括河流、鱼塘、排洪沟、田间小沟渠、灌溉渠及其配套设施等,在准确测绘平面位置的同时,还需要沿线测量纵横断面,有时还需要测量河塘底部的水下地形及淤泥厚度,地形突变处需要对断面进行加密。

(3)图面要素的体现

土地整治前期测绘工作中,需要考虑将来旧村复垦、人口搬迁以及损失评估,地形测绘成果图不仅要反映居民地、林地、园地、坟穴、沟、渠、地下管线、电力等现状地物及其使用年限,还应统计出居民地的房屋面积、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另外,土地整治中对地类测量的要求较高,要求地类划分准确,实地测量精确。

3、外业数据采集技术要点

数字测图的外业数据采集过程包括测区的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个部分,以数据采集的仪器不同可以分为全站仪模式、RTK 模式和二者的混合模式三种,其中以最后一种模式最广。

(1)控制测量:首级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是光电导线和静态GPS测量,其中GPS测量以其独有的测量优点,在目前控制测量中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对于已知点比较少的地区,GPS测量的优势更加明显,而光电导线测量主要应用于信号不太好的地区,另外对于一些带状区域,GPS 网的布设比较困难的地区也通常采用光电导线的方法。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也有两种即图根导线和动态GPS(RTK),由于土地整理测区一般在市外,所以RTK方法就成为数字测图图根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对于高程控制,首级可以根据技术设计的要求采用适量等级的水准测量,图根高程一般可以用RTK 高程测量或光电导线三角高程测量的结果。

(2)碎部测量:碎部点的采集与一般的地面数字测图基本相同,一般采用测记模式,也就是仪器采集数据,人工绘制草图,由于测量数字图的目的是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所以它与一般的数字测图相比,土地类型的划分应当更加详细,同时,对于同种类型土地中的图斑界线也应该测量,这样可以更加详细的评价每一块的图斑。另外,在测量过程中,应重点测量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地物,如电力线、通信线、河流、沟渠、道路以及灌溉井等,因为这些地物,既是土地整治评价的重要因素又为土地整治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三、结语

测绘工作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撑,贯穿于项目规划立项、可研设计、施工建设等各阶段各环节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系统、机助成图系统和先进软件等进行现场属性调查和实地数据采集,加快了数据更新速度,大大地提高了土地整治项目测绘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基伟,周金龙,郁 钧,等.上海市农村建设有关设施用地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57-62.

就地正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华市;文化产业;碳排放量

浙江省金华社科联立项课题结题《文化视角下金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研究》(立项号:金华社科联[2013]Y199)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文化视角下金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证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9日

一、引言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的要素之一,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耗占世界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数据显示,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1978年的6.2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08年的26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从1978年的5.7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08年的28.5亿吨标准煤。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更是快速增长,2000~2008年年均增长超过10%。因此,提倡低碳经济就显得更加必要。关于低碳经济,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低碳经济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Stern(1993)利用美国1947~1990年的相关数据对相应变量做了因果检验,发现能源消费对GDP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黄棣芳(2011)利用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与不同的环境污染指标的关系。李文洁(2012)利用1997~2007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能源开发强度和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而且不同地区有一定的差异。邵帅、齐中英(2008)研究了中国能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发现由于能源开发对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投入有挤出效应,同时还弱化了政治制度,这将阻碍经济增长。

第二,环境污染“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证明。Grossman G.and Krueger A(1991)分析城市大气质量,发现存在环境污染的“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杨桂元、李璐(2011)实证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走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等问题。林伯强、蒋竺均(2009)验证了在中国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的“倒U型”曲线。

第三,碳排放的测算方法。朱勤(2011)从能源消费碳排放系数、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以及二次能源消费碳排放等方面进行了测算;张雷(2010)等则是根据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系数计算了碳排放量。李健(2012)则是利用某类化石能源消费量与该类化石能源折算系数以及碳排放系数的乘积的总和来测算碳排放量。

第四,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企业、人口的关系。付允(2008)、杨万东(2010)从不同视角,定性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周建鹏等(2011)通过构建一个代表性企业产品差异化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政府和企业就不同环境下的低碳选择策略问题。李健、周慧(2012)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陈兆荣(2011)通过结构变动指数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朱勤等(2011)从消费结构、人口变动视角探讨低碳经济问题,采用岭回归方法研究了人口、消费及技术因素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张伟等(2012)利用中国30个省份地区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化水平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现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能源消费。

第五,研究低碳经济与财政分权的关系。张克中等(2011)从碳排放的角度,利用199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提出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碳排放的减少。薛刚等(2012)利用中国1998~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分权指标选择不同,最终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检索现有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更多是基于全国或较大区域,研究视角则多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消费结构、财政分权等的关系,研究方法多为聚类分析、因素分解等。从文化视角研究金华市低碳经济路径问题的文献很少,本文试着补充、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运用相关年份的数据分析金华文化发展和碳排放(低碳经济的一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金华作为浙中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该市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低碳经济可能是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是金华经济快速、合意发展必然选择。同时,金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通过研究文化发展和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降低金华市碳排放量的途径和方式,对金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就文化发展给出一个统一的指标,笔者从文化产业的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政府投入不仅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始基础,而且在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投入仍然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障。事物发展的规律使我们坚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政府投入仍将不断加大。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目前学术界的一般处理方式,我们选取文化事业财政补助和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作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的指标,分别记为trc和ic;对于低碳经济,我们用碳排放量作为指标,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方法,由于具体计算碳排放量比较繁琐,我们仿照王怡(2012)的做法,用煤炭、汽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天然气的年消费量进行估算,但这些能源的统计指标一般是实物量,在估算碳排放量时,首先需要将这些消费的能源根据折算系数换成以标准煤为计量基础的能源消费量,因为天然气的单位是立方米,我们也把它转化成标准煤单位,然后计算出相应的碳排放量,记为tp。本文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历年数据和相关网站信息整理所得;碳排放量的数据则来源于历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并通过整理、计算得到。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根据以上选取的变量和相应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了消除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我们构建双对数计量模型:

根据前面假定,ctr为文化事业财政补助;ci为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额,这两个指标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tp为碳排放量,用来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t表示时间。?滋t为随机干扰项。

本文首先采用ADF检验法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表1)可以看到,Log(tpt)、Log(ctrt)、Log(cit)这些变量的原始数据都没有通过ADF检验(检验的结果都大于临界值),这说明每一个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性数据,若直接对这些变量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则没有任何的意义。然而,对这些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检验的结果都小于临界值)。所以,它们都满足一阶单整I(1)。如果变量之间满足同阶单整,那么我们可以继续检验它们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二)协整分析。就协整检验的方法而言,如上文所示,主要有Engfe-Granger两步法、Johansen极大似然法、频域非参数谱回归法等。频域非参数谱回归法在这里不能使用,而恩格尔和格兰杰的检验方法主要适用于样本容量大的情况,本文采用从2000年到2011年间的数据,样本容量较少,所以,我们同样不能使用这种检验方法。相对于两步法,Johnsen协整检验还能检验多重协整关系,而且他对样本容量问题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所以,我们采用Johnsen协整检验。(表2)

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只要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就拒绝假定。由表2的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检验结果在5%显著性水平上明显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也拒绝了存在至多1个的协整关系,接受至多存在2个协整关系的假定,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协整关系度量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变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联关系,即碳排放量与文化产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金华市低碳经济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经过标准化调整后,我们最终得到如下结果:

log(tp)=12.365-0.8754log(ctr)-1.0235log(ci)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金华市碳排放量和文化事业财政补贴以及文化事业基本投资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文化事业财政补贴增加1%,碳排放量将减少0.88%,文化事业基本投资没增加1%,碳排放量将减少1.08%。

(三)格兰杰检验。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运用Eviews6.0,对金华市碳排放量与文化事业财政补贴和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可以看出,不管是文化事业财政补贴还是文化事业基本投资都拒绝了5%的原假设,这说明文化产业发展是碳排放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量并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金华市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碳排放量、文化事业财政补贴和文化事业基本投资三者的关系。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文化事业财政补贴和文化事业基本投资三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2)文化产业发展是碳排放量减少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量并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

因此,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部门的支持力度,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传统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些领域的发展来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减少碳排放量;(2)提倡低碳理念,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低排放、低耗能和低污染的发展理念要深入人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富华.金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

[2]朱华友等.基于碳排放控制的区域产业转型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7.

相关期刊更多

建筑与预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数学大王·中高年级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交通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