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探究式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氛围;教学评价;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加强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探究式教学提到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高度。现代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激增和教育改革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教师只能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或者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后勤保障者,而不是主宰着学生的一切,包办着学生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索,就这个特点来说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了,必须有所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选择,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学习,它是一种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探究解决问题,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备好教法,还要备好学法。教师在指导他们英语学习方法时,必须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已有学习知识能力的个体差异,启发创新,让学生学有所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从事学习活动,确保学生学习任务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在课堂中,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理顺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指导学生逐步地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初步学习英语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才会逐步养成,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在活动中学习
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进程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提供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开放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探究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着眼于行为养成和技能训练,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忽视了活动课就谈不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活动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确认自己的价值。活动化教学中,学生是探究、发现的主体。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帮助,更不是代替。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学生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渴望,学生必须接受式地学量的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丰富他们的心智;而且,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来说,他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探究。但这并不意味着间接知识的接受式学习就只能采取被动的、消极的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学生围绕一定情境或问题开展的主动搜集资料的过程,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积极地探究式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五、给予支持,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引导、启发诱导作用,学生是探究者。所以,我们要一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各种条件,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无限激情、拓宽思路,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丰富多彩的探究方式,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诱导他们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必要、有效地进行指导,确保探究过程井然有序地开展,不能让学生处于无管束状态,感到漫无目的、手足无措。应该让学生目标明确,在探究中有所收获。在此过程中,要努力做到:
1.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交流,在交流中思维相互碰撞,才会不断地有所创新
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合作学习,探究质疑、解疑,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知识在探究中获得,思维在探究中发展,素质在探究中提高。
2.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评价
一个单元学完后,应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单元应知应会的知识点、重难点和考点。
评价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教育学生认识自我评价对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不断地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体验进步与成功。因此,指导学生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教学的实质是教学生会学,这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精神。只有抓住了这个实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成果展示,享受探究的喜悦
探究式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的、和谐的、互动的、多元的、综合的学习环境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独特的理解,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
总之,教师应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潜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将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蒋树业.包天仁与四位一体教学法.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08.
一、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就是指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 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否则,师生之间将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主动思维。我在课堂中出现失误,不管是我自己发现还是由学生指出,总是会及时地向学生致谦,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这样会贬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地形象,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相反,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假如教师为了可怜的面子,对学生的指正置若罔闻或严词拒绝,长此以往,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失去探究的兴趣。
另外。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引起学生注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从而主动探究。
最后。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实现优势互补,在课堂权益的保护下,学生可以自主地发表见解,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说“不”,也可以让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现。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这位古代教育家是十分重视培养学习兴趣的。爱因斯坦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趣。
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用不着劝说一只鸟儿去飞,樊笼打开之后它立刻就会飞的”。我们的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激趣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我在教“轴对称罔形”的时候,让学生展开小组比赛,看谁找的轴对称图形涉及种类多,看谁能出题难倒其他小组;教“可能与不可能”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摸球、掷骰子……,亲身体验可能与不可能;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让各小组模拟公司的策划部、经营部制订收费方案,并用一次函数图像来表示;我还时常将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设计成开放式,如教矩形的时候。我先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o,然后让学生添加条件,使之成为矩形:遇到枯燥抽象的问题我尝试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述或是将之放到一个故事背景中……。
三、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
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盒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并让它们首尾相接,恰好连成一个圈,然后在周围几寸远的地方撒了它们最爱吃的松针。但是由于毛毛虫天生就有“跟随”的习性,它们就这样一圈圈行走,最后疲劳饥饿而死。假如毛毛虫里能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亡。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毛毛虫式的人”,那就必须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
1.流于形式。一些教师片面追究形式的翻新,认为只要采用了“讨论、对话”等形式就是探究式学习,只是追求简单的气氛活跃,而缺乏深层次的思维训练和知识探究。
2.“作秀”之嫌。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重视探究式学习,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设计探究方案上,并将其作为公开课的亮点,但在平时上课时则忽略了学生的探究活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只有公开课才使用的探究式学习未免有“作秀”之嫌。
3.“照本宣科”。教师在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如讨论和对话,但在探究内容上却完全按照教材的步骤、知识点进行讲解,没有扩充、分析,未能灵活运用和灵活变通,进而导致了学生缺乏探究的热情。如“多彩的消费”这一课,课本中安排的教学顺序为:先介绍影响消费的两个因素,再介绍广泛的消费现象,进而总结消费规律。这种教学顺序只是照本宣科地介绍书本的文字,不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消费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4.放任自由,不参与,不指导。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要完全放手,放任学生自由。然而,一些教师对此理解错误,在实际教学中完全退居幕后,自己不参与,也没有指导,仅是让学生自主讨论,对学生中错误的观点未能及时地纠正,从而使学生走向了认识的误区。
二、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对策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的作用,针对“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作用缺失的表现,我提出了以下对策。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理念是先导。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进修,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的各种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重视、优化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探究的方式可以采用讨论或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探究效果。如“多彩的消费”这一课,教师可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社会中存在的多种消费形式,以使其对消费有一个初步了解。接着,教师可通过提问“消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消费现象,然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及时的总结和纠正。最后,再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从众消费、攀比消费进行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的消费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会了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即先要全方面地了解一种现象,进而分析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的观点,从而让学生掌握了自主探究的方法,形成了自主探究能力。
3.改革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探究学习的研究。探究式学习的研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而由于高考体制的影响,学校多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来评定教师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视学生成绩的高低。这严重制约了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且这种考试评价制度也成为了束缚教师的重要瓶颈。因此,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考评机制,综合测评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要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也要考虑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创新和研究成果,以保证教师敢于大胆尝试,主动研究,确保探究式学习更好地落到实处。
三、结语
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情绪情感的获得、对未知新鲜事物的探索与小朋友间的互助学习,都伴随着一定的自主探究式活动。探究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为小学及中学的学习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但并不是说幼儿所有的学习都必须通过探究式学习活动来完成,不加区分地全盘接受或否定都是错误的,所以需科学合理应用自主探究式学习,事事探究、时时探究不仅是资源和时间上的浪费,更是对探究式学习的滥用和扭曲。
二、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策略
(一)幼儿园应为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
幼儿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需要师幼课内和户外学习相结合,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对于班容量较大的班级,对幼儿实践活动需求更多,在空间和时间都受约束、质与量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开展探究学习是相对不易的,更无法使幼儿的探究学习活动得到深入开展。作战时人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相应的,探究学习对学习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师生双方对探究学习的投入及教学环境的优良匹配,都为探究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园长和幼儿教师转变观念是实施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
幼儿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具有问题性、主体性、实践性与探索性等特征。在幼儿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队伍自上而下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管理模式,转变角色。引入与时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使教师教学观念由外而内进行质的提升,使教师由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向幼儿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转变。
(三)教师的探究设计是有效开展幼儿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关键
俗话说: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需要教师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方向,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材料。探究活动设计应以对幼儿有挑战性、有吸引力,经过幼儿自主探究努力可完成为宜,有操作可行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又不脱离实际,能切实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使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情感。
1.明确探究学习的方向—————确立探究主题开展幼儿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确立具体、合适的探究主题。教师应从幼儿生活成长环境中,选择与幼儿生活及幼儿行为习惯相符的生活情境来确立主题。一方面幼儿对所设定主题及目标能够理解接受,在教师指导下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究,使幼儿对所设定主题及目标充满期待。另一方面,探究主题要符合幼儿现阶段身心发展需求,能为幼儿向更高层次领域迈进做过渡性准备。在此基础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探究方法,开展有价值的探究,才能保证幼儿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自主探究活动前,如果教师没有从领域知识和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幼儿确立明确合适的探究目标,往往会使幼儿的探究陷入一种盲目无序的状态。
2.找到探究学习的起点———提出或生成问题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就是“问题”。一方面,探究主题确定后,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观察、挖掘发现与主题相关联的问题。培养幼儿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的能力,获得全面的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幼儿园教学主题是家庭,可以围绕这一主题提出家庭成员、职业、角色等很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问题设计或幼儿自主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要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问题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等,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既有新鲜感又愿意亲近,进而有兴趣去探究。
3.调控探究学习的过程——学会合作探究、交流评价幼儿因各方面客观因素所限,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启发和激励。教师在调控探究学习过程中,鼓励幼儿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遇到困难时要学会与小伙伴沟通合作,学习交流。不仅使幼儿学会在探究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学习,同时促进幼儿间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式学习 类型 程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48-02
一、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在教师巧妙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掌握程序与方法。具体环节如下:
1.问题的提出 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探究性学习要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探究内容联系起来,精心设计探究学习活动的问题。
2.作出假设 假设应该建构在以往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具有可行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可以完成的,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师要鼓励与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假设,对问题做出尝试性解释。
3.实践探究 我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设计一个实践探究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并解答提出的问题。实践探究方案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①可行性原则。②重复性原则,实践探究的结果与结论能经得起重复试验。③简便性原则,探究所需的条件容易构建。我们根据以上原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实施操作、完成探究活动。
4.分析与结论 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探究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与结果,反馈探究活动中亮点。教师总结阐述探究成果与探究过程的得失,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活动过程的经验教训,要将实践探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经验知识联系起来,并结合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归纳与概括、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等,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评价与交流 探究活动要有阶段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层次的不断提高,形成性评价就是对整个探究活动整体宏观评价,将探究成果做成书面形式的论文报告或者是实物形式的模型等进行成果展示。最后将探究活动成果与其他兄弟学校或组织进行交流探究,听取不同方面的声音。
二、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指:“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教学中应采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及机械性训练的现象。
三、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类型
1.文献资料型探究
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图书馆、因特网和化工厂资料室等收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学会对各种文献资料信息的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和有效利用。
2.化学实验型探究
化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其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能力。只有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才能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利用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发现、演示操作并大胆质疑,自己提出问题并找到结论。
3.调研采访型探究
通过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来探究有关化学现象和知识。
教学片断:例如在学到 “空气和水 ”时,组织学生到附近化工厂和环保部门调查了解本地区空气和水质量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寻找污染源、探究解决污染的途径,最后分几个专题形成调查报告。
4.生活实践型探究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重视探究过程。在化学教学中,不应仅仅满足于将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还应开发一些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探究实验,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的实用价值。
5.学科综合型探究
引导学生把化学学习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结合起来,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解决化学问题。
四、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教学程序
1.问题情境阶段
由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即提出问题及相关背景。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所提问题的探究价值和意义,给学生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建立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并讨论和制定研究方案。
2.实际探索体验阶段
本阶段学生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分析信息资料、调查研究、实验操作与观察、了解生产生活实践等对课题进行实际探索、研究和体验,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教师则在学生遇到特殊困难和障碍时给予指导或帮助。
3.集中研讨交流阶段
本阶段学生要对归纳整理出的课题研究结果进行集中研讨和交流,一是共同分享成果,二是互相提出质询和补充。交流方式可以多样化,通过研讨交流,让学生学会科学分析和辩证思考,学会善于说服别人和有效沟通。
五、课堂上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个体潜能开发
因为学生在讨论交流之前经过独立思考,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尊重其独特见解,提倡问题解决途径的多样化,也只有多样化的思维、多样化的见解才能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
2.讨论交流,分享成功
交流即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思维方法、解题思路展示给同学和老师,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以汇报形式展示成果。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不是孤立的环节,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教师适时地给予点拨和激励性的评价。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堂上若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赞许,他们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使潜能得到有效开发。
3.教师必须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研究者和学习者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学生要解决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须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意见的倾听者、困难的帮助者、成果的分享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组织、参与、服务、帮助的作用,只有有扶、有放,做到扶放结合,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发展。
综上所述,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学生只有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各种技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也才能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