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漫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动漫人才培养;动漫产业;实践
我国的动漫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影视界中,曾以巧妙构思、高超的表现技艺征服世界观众,并屡获嘉奖,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动画片,但由于当时缺乏良好的商业运作体系和市场操作,致使我国动画业在美国、日本动画的冲击下举步维艰。如今,动漫产业被称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动漫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影响力不断扩大。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直接决定动漫产业的兴衰。然而,目前我国动漫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动漫人才的培养与动漫产业的实践相脱节已成为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的分析
1 动漫教育的学科分析
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是为动漫产业服务的。动画片的创作与生产的学科教育是动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主要是培养在动画生产流程中的造型、美术设计、原画师、动画师、上色师、动检师、动画合成师和音效师等人才。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课程设置只有符合动画的生产流程及岗位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
从学术角度我们可以把动漫分为策划创意学科、影视动画学科、网络游戏学科、虚拟现实学科、漫画插图学科以及动漫产品的研发、营销学科等。动漫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多以素描、速写、色彩、卡通设计、运动规律、解剖学等为主干基础课程,以原画设计、动漫创作、动画合成、计算机插画设计、计算机二维动画(Toonz、Betas,pro、udio等软件)、计算机三维动画(3d8 Max、Maya等软件)以及后期剪辑(After Effects、Shake等软件)等为主干专业课程。网络游戏学科和虚拟现实学科还将涉及到数据库以及编程等专业课程。
2 动漫产业的分析
什么是动漫产业呢?《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由此,我们可将动漫产业分成三大类:影视动画艺术的创作生产与发行;漫画书籍的出版和发行;相关衍生品的生产销售等。动漫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文化产业,是2l世纪开发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动漫产业具有产业成长速度快、投资回报率高、产业链宽大、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动漫产业以97%的增幅飞速发展。据悉,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下,预计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在2008--2010年间将以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2年将达到1527,1亿元,中国的动漫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的动漫产业目前已经具备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国家推出有利于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更多企业对动画片设计、制作、开发提供赞助,使得动漫产业正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
二、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的现状
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挥国内教育与培训资源优势。要把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并给予适当支持。按照市场需求和动漫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动漫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利用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动漫人才。通过举办创作比赛、建立兴趣小组等方式,培养和引导公众对动漫产品的创作兴趣和消费习惯。扩大国产动漫产品的影响。充分发挥动漫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及单位的积极性,开展动漫技术与人才培训。”从这些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日益发展,动漫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这也带动了企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但往往还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方面的矛盾反映出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
1 缺乏优秀师资
动漫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必然需要大量优秀教师。然而当前优秀师资的缺乏已成为阻碍动画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学校的动漫设计专业教师来自高校毕业生和动画公司工作人员。高校毕业生具有较高学历,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缺少动画行业实践经验,而从动画公司聘请的教师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却又缺乏教学经验,不能够系统地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国家的目标是每年生产28万分钟的国产动画片和连续剧,但目前的生产能力仅为3万分钟,动漫企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却求才无门。这一问题反映出,对市场来说,稀缺人才为中、高端人才,而动漫设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如今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能按产业实际需求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的问题。
3 技术与艺术的问题
从动画专业成立至今,动漫设计专业在以技术为主还是以艺术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作为一种审美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动漫不能忽视其视觉元素的审美特性。如果重技术,轻艺术,学生即便熟练地掌握动漫软件操作,而美术功底不扎实,最终作品也缺乏艺术性和感染力;如果重艺术,轻技术,即便前期设计创意非常理想,但不能很好地运用计算机加以表现,也是纸上谈兵。据官方调查,目前动漫教学大多停留在计算机二、三维软件的教学上,培养的学生除了解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命令,不具备手绘或创作动画的能力。动漫产业需要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 实践环节不足
动漫专业毕业生择业难,其中一个原因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不足。动漫专业要培养的是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动漫设计创作人才,学校更应注重对学生创作实践与创作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日常工作。
三、改变动漫人才培养现状。
促进动漫产业发展
当前,要想解决动漫人才培养与动漫产业的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可通过以下几点改进动漫人才培养的现状。
1 解决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教育是为产业服务的,这就要求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与实际岗位需求相一致。目前各院校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大致相同,很多专业课程内容已跟不上动漫产业的发展。解决 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首先就要从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人手。动漫专业设置要具有前瞻性,这就需要研究市场的需求。比如以网络游戏设计专业为例,相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游戏市场,未来3至5年,中国游戏产业发展将需要专业人才60余万人,其中游戏策划员、游戏程序员、游戏美术工程师、游戏市场拓展员等几种人才最为缺乏。学校在开设相关游戏专业时要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当前市场需求,设置既符合本校学生情况,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专业课程。只有这样,当学生学成毕业时,才会将所学理论与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学院培养的人才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 加强动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动漫专业是新兴专业,大部分教师都是由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转型而来,基本谈不上社会实践经验,这也成为我国动漫教育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可考虑采用以下几点对策。
(1)改变以往的用人制度,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授、博士、研究生的用人原则,对于本学科师资的引进要真正立足于选拔可用之才。社会上有很多没有高学历、但在动漫产业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高级人才,他们熟悉动漫产业的各个环节及流程,聘请他们从事专兼职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对该专业的社会需求有所了解。
(2)引进从国外归来的专业人才。包括国外动画公司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事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通过他们的授课可以让国内的学生们开阔视野,使我国的动漫教育与世界接轨。
(3)支持和鼓励教师出国留学。韩国政府派人赴美国西岸如cal-Art等动画名校进修,目的不仅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更在于建立人脉关系。我国应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去美、日、韩和欧洲等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高端培养,学成归国后,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新的理念传授给国内学生,使学生们对国际动漫语言和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3 合理定位,培养精专特色型人才
动画的创作过程是繁杂的,以三维动画为例,创作前期包括故事脚本、分镜头、角色形象、标准造型、场景设计、原画以及动画等等,巨大的工作量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协作完成。为此,创作工作要进行合理细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有根据动漫产业特点、社会需要以及各高校自身的条件合理定位,根据学生个人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精专特色型人才,才能缩短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4 校企合作,确保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
学校无法像企业一样,拥有最新的资讯以及软硬件的投入,为了弥补教学上的滞后以及与实践的脱节,在学生学习基础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进行校企合作,到企业中获得实践经验已成为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环境。使学生了解整个动画制作流程的全过程,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另外,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因长期独立创作,不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校企合作能够使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校企合作,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可在市场中生存的产品。改变我国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院校与市场脱节的现象,确保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推动动漫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动漫产业;高职;人才培养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涵盖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动漫产品本身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动漫衍生品涉及到图书、音像、童装、玩具、文具、儿童食品等。涉及动漫衍生产品行业还在不断的扩展,这些行业的产品开发生产与营销都将受到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将非常看好。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动漫产业的扩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全球不同形式的文化也在发生融合。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产品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最高形式。我国正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深,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部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了最难得的机会。
一、动漫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动漫教育的步伐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动漫产业列为我国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一,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政府政策的支持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动漫产品消费国,拥有广阔的动漫市场。各地政府和动漫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刺激下开始制定各自动漫产业发展计划,纷纷开始打造自己的“动漫产业之都”。北京率先发力,企图打造国际一流的动漫产业中心;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初步形成以动画、玩具、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单机游戏和与动漫、游戏相关的产业链。这一切都促使国产动漫市场急速升温。
动漫产品不仅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其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也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动漫产业在全球得到了爆炸式的快速发展。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当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新兴产业,它跨越了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和行业,形成了新的产业分工和组合,产生了新的产业链。动画制作、漫画、玩具、游戏、影音发行、电视、电影、广告、儿童服装、儿童用品、教育、报刊发行等诸多行业都涉及或涵盖在动漫产业链之中,动漫产品能增加在动漫产业链所涉及相关行业的品牌附加值。以中国玩具行业为例,据统计,2010年全国玩具出口额198.3亿美元,其中广东玩具出口127.54亿美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4%,中国玩具业总产值为1066.2亿元人民币。但这主要还是以玩具的加工生产为主的,如果能加大自主品牌的推广和销售,玩具企业的经济收益将成倍数增长。
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广州的动漫产业一直处在领先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广州目前从事动漫产业的公司约有140多家,从业人员逾15000人,全市动漫产业的产值超过100个亿,占全国动漫行业产值的20%左右。动画片的制作占全国动画片时间和部数总量的25%左右,居全国城市第3位;特别是广州原创动漫成就突出,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推出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过亿的佳绩;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动漫形象开发推广的玩具、图书等动漫产品在全球热卖,充分体现了动漫产品的品牌价值;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原创漫画书刊发行占据全国漫画书刊市场30%的份额,成为中国动漫产业最具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龙头企业;国内网络游戏收入和上线产品两项指标排名前5名的企业中广州占据了3家,电子游戏产业产品销售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0%左右。在2010年广州第16届亚运会的宣传中也积极引入动漫元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目前,广州动漫产业发展比较迅速,这也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广州作为首批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基地之一,将动漫产业纳入《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7年,广州设立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扶持、鼓励广州市软件和动漫产业的发展,支持对原创动画片、原创动漫脚本、原创游戏等动漫产品的奖励和资助;同时,强化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建立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以及才培训中心的开发建设。
动漫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动漫人才,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发展动漫教育的政策。发出了许多关于加快动漫产业发展的文件中,提出了很多扶持动漫人才教育的具体政策。我国各级政府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客观上刺激了我国的动漫教育。这对我国高职教育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职院校进而加快步伐,纷纷开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二、高职动漫教育为我国动漫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动漫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才,是培养动漫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高职院校也是动漫产品新的设计制作技术、新的创作观念的孵化基地。高职动漫教育在动漫人才的培养上必然起到不可替代作用,与其他的动漫人才培训、教育机构相比,高职动漫教育担负着为动漫企业输送高素质动漫设计制作人才的使命。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个就业面比较宽的新兴专业,是一个注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对动漫专业感兴趣的年轻人非常多。但是,高职动漫专业的办学历史还是比较短,办学经验也有所欠缺,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普遍处在摸索期。目前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方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动漫教育与行业需求相脱节。高职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动漫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设计人才,而实际上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动漫人才无法满真正足动漫行业实际用人需求,不能适用动漫企业的岗位要求,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特别是在创新能力的要求上,有着较大差距。
2.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动漫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教学中还是借用传统本科院校动漫专业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动漫设计与制作实践能力的训练;导致动漫专业的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实践教学不足、创新能力没有被很好的激性,以致无法达到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启发性、引导性和创新性的规律,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无法完成到培养目标。
3.高职动漫专业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随着动漫教育的全面放开,本科院校吸收了大量的优秀动漫教师,高职院校在引进优秀动漫师资的问题上就相对困难重重。很多高职院校在不具备师资力量的同时却纷纷开始动漫专业,许多动漫专业的教师都是计算机、美术或其他艺术类教师转型而成,现学现卖。这些由计算机专业转型的动漫教师在软件设计开发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缺乏美术基础、艺术功底薄弱;另外一些美术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美术、艺术底蕴,但对动漫设计与制作的技术和软件了解又很少。而且,很动漫教师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刚一毕业就走上教学岗位,缺乏在动漫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高职动漫专业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目标也不明确,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实训教学实施不到位,课程教学与实训、实践环节脱节等。
高职院校动漫教育在面对动漫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要在我国动漫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要针对上述问题逐项加以解决。我国高职动漫教育要想培养出适合动漫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动漫设计制作人才,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的动漫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就需要解决好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是在技术的层面上,要将艺术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漫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动漫产品是高新科技、数字化技术和文化创意结合的产物。动漫产业归根到底是属于创意产业的范畴。动漫产品是创意产品,创意产业的产品最忌讳沿袭陈规俗套,能凸现产品独具的特色,才能获取认可,从而在市场上获得超值的效益。动漫产品之所以能获得几何倍数的市场回报,就一定要用创意思维来创作,来开发产品。但动漫产品的开发制作又涉及许多新的技术手段的使用。动漫产品的核心是文化和技术所体现出来的复合体,过分强调艺术性,只借助美学的知识或时片面追求计算机应用技术都是不能出好作品的。
二是整合有效资源,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中国动漫向着产业化目标发展只能说才刚刚起步,动漫市场还处在培育期,还没有形成稳固有序的动漫产业链,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高职动漫教育的发展也才刚刚起步,院校、企业的一些优势资源没能有效整合,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力量过于分散,从而制约了高职院校与动漫企业的良性互动。因此,加快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产学研”平台,是促进高职动漫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利用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动漫企业、行业协会、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共同合作培养动漫人才。高职院校不但可以开展全日制动漫专业学历教育,还可以根据动漫企业的需求,加强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才的定制培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设多种形式的动漫培训。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融会贯通,要千方百计将创意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漫人才,去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学武.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71-02[ZW(N]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Z166),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GXSZY279)的资助。
[作者简介]吉斌武(1975―),男,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管理。
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后面向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践行,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知识更新的日益加快,继续教育作为社会从业人员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动漫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规模达到522亿元。与庞大的产业需求相比,我国动漫从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尤其是尖端动漫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高校是培养动漫人才的主阵地,除此之外,继续教育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它为动漫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学习平台、发展空间及行业交流、展示的机会,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动漫产品的创作与学习。动漫人才培养的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网络化教学继续教育模式、社区动漫人才培训基地、多样化社会继续教育平台。
一、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
当前,高校依然是开展现代继续教育的主力军。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多以学历教育为主,在培养目标上侧重理论的讲解、知识点的传授和专业人士的经验介绍,却容易忽视受教育群体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和个人专业知识补偿学习的需要,这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毋庸置疑,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仅靠学校自身或者政府支持是无法解决的,还需要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参与。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是一种开放型的教育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参与教学,可以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技能为主的生产基地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1]校企合作继续教育能够把有效的社会资源和强大的专业技术力量纳入到学校资源当中,在这样一种模式下,能很大程度地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走校企合作成为高校继续教育的一种模式选择,也是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针对社会动漫人才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需要,高校可以整合高校与合作企业优质的动漫软硬件资源,根据动漫行业实践性强、岗位繁多、学生个性化培养等原则,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制定实训计划,使用企业项目,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进行,从漫画插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影视动画特效等多方向进行系统化、企业化的实训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除了承担在校大学生的学历教育之外,还要对有志在动漫企业工作的社会人员进行中长期专业技能培训;对企业员工进行短期专业理论或新技能培训等。此外,高校可以与政府相关部门(人社局)合作,考虑开展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培训;引入国际知名的Autodesk 3DSMAX、Maya、AutoCAD企业认证考试培训,Adobe公司的专项工程师认证考试培训;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的学历教育,形成多方向的培训体系,为动漫行业培养急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二、网络化教学继续教育模式
2012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继续教育信息化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继续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2]随着网络教育技术日趋成熟,基于互联网在线教育教学形式的出现为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网络化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现代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与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化教学具有时空开放性、资源共享性、课程资源立体化实时性、交互的便捷性等特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通过网络平台的在线课堂、课程论坛、视频答疑等,有效开展学习交互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学相长。
互联网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丰富了动漫产品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为动漫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学习平台。动漫教育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化教学,通过构建网络继续教育教学平台,学校自制或者购买学习资源到平台上,动漫学生可以使用学校发给的账户登录平台,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并存储数据,利用闲暇时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作业甚至考试。此外,通过互联网学习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各种动漫赛事、动漫展览都可以在网上展示,而且动漫专业网站、微信公众号、行业论坛、虚拟社区等为动漫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这样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动漫产品和参与到动漫作品的创作及制造。这样就可以充分挖掘社会动漫人才的潜力,为动漫产业提供新的创作力量。
三、社区动漫人才培训基地
社区或培训中心模式主要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以社区为依托,对社区中的机关、学校、企业以及团体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挖掘社区中的各种类型人才,以提供适应性较强的教育通道。[3]通过建立社区继续教育中心或人才培养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各种培训班、展览会等,不仅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也可以给成人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职业技能提升的平台和机会。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动漫产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社区青少年群里影响广泛。然而,当前我国的动漫人才培养基地主要集中在高校、企业,而“动漫人才培养基地要实现对动漫亚文化的引导作用和对动漫社群的培养作用,就不能依靠单个企业、单个院校或单个基地的力量。而应该在政府的总体规划下,建设多层级、分布广泛、分工明确、资源共享、协同运作的动漫人才培训基地群”[4]。社区动漫人才基地的建设,应立足于社区资源进行基础建设,同时以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为契机,以社区内的社区中心、教育培训机构、职业院校或动漫企业为主要承办方,提供教育教学的场地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并对其进行日常管理。社区动漫人才培养基地的培养策略:一是广泛进行动漫宣传,吸引爱好动漫的人群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二是为动漫爱好者提供职业基础培训,提升动漫从业人员的基础水平。
面对风要如小草般扎根、生芽;面对滂沱大雨要如石头般默默忍耐而不退缩;面对瀑布要如龙般,逆流而上……还有,紫龙,面对邪恶要如山般,即使性命受到威胁,也不能后退一步!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宇宙整体的真理就是无常,没有所谓的完全的罪恶或完全的正义存在。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校企合作 动漫人才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14-02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信息化、自动化和科技化快速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起来。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一系列动漫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动漫产业发展环境,更推动了动漫产业发展。纵观动漫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可以看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动漫人才直接决定了动漫作品的市场占有率,高校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漫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动漫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对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动漫产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
动漫产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其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电视、报刊、动漫图书等动漫产品的设计、制作、出版、销售等以及衍生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如卡通制品、动漫玩具、服装和服饰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从运行过程来看,动漫产业以“创意”为核心,涵盖了动漫创意的设计,动漫内容的生产开发,动漫作品的播映出版以及动漫衍生品的制作发行和销售等的一整套产业体系,是一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价值中,处于两端的创意设计和销售环节的附加价值要大,处于中间的生产开发环节的附加价值是最低的{1}。动漫创意形成与设计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是动漫产业发展的起点和原动力,而创意的源信息来自人的灵感和思想,这就需要动漫人才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其核心是思维创新。创新的实质是以前人的成果为依托,创造出有利于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能力则是就是创造新的思想、将新的思想付诸实践创造一个新的事物的能力{2}。作为创意性产业,动漫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将动漫产业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出台政策对中国动漫产业大力扶植,原创动漫产业重新兴盛起来,并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国产动画片产量仅为4000多分钟,而2011年达到了26万多分钟,同时还有24部国产动漫电影推出,中国动漫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现在,动漫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接近760亿元人民币,相较2011年增长了22.2%,比2009年翻了一番,连续三年平均增长27%。尽管经历了多年的快速成长,中国动漫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仍然较低,2012年动漫产值约折合120亿美元,而日本的动漫产值则达到1200亿美元。从国内动漫内容消费市场构成上来看,中国原创本土动漫产品占比仍然较低,只占11%。而日本动漫产品则占据我国动漫消费市场60%的份额。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动漫产品模仿性较强,原创不足;缺乏本土性特性,无法根植于民族文化创造有生命力的故事。因此,中国动漫发展的重点是提高中国本土动漫产业实力,提升中国原创动漫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这就需要加强对动漫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二、校企合作培养动漫人才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高校动漫人才培养的弊端。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等学校设立动漫专业进行学历教育。高校教育主要通过制定培养方案、开设理论课、实践课、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完成对大学生的四年制学历教育。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艺术修养等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选用的课本知识陈旧,无法跟上快速更新的动漫技术和动漫知识,学生变成过时知识的“存储器”,缺乏发现问题和探索思维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大多偏重于动漫理论和技术课程,而艺术修养、影视欣赏、文学赏析等人文课程不做安排或者设为选修课程。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选修课就是混个学分的课,没有人真正去学习,这导致学生的情操、艺术修养得不到提升,对本土文化更无从领悟,其创造性思维也就得不到培养。这些问题导致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学校每年输出大量的毕业生却无法满足动漫市场的需求,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以传统模式培养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无法满足我国提升原创动漫的需求。
2.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创新能力包括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体。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受到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教师的创新素质和学校内外的创新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3}。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求有创新思维的引导,又要求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在灌输基本的动漫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将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最新知识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到学校教学中,保证学校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接轨。通过校企合作,整合双方资源,共同设立研究项目,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研发和制作,为学生提供动态的实践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加强校企合作不但可以让高校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可以根据企业需求不断修改培养方案,避免出现动漫专业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之间“货不对板”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使高校教师在校企合作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三、校企合作下动漫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模式起源于美国,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迅速提升,单一的校园环境办学模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该模式有三大特征:(1)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资源和环境;(2)符合教育基本规律;(3)培养适合社会、企业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4}。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特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本文构建了动漫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从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入手,将创新教育引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实习校企双赢,具体见图1。
本文提出的动漫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形成了动漫市场―项目―产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能力两个闭环,并且相互呼应,共同以学生为核心提供服务。
1.第I部分强调了动漫市场人才需求与学生人才供给之间的动态协同关系。当前高校的动漫相关专业,能够较为系统地培养动漫人才,注重动漫创作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但对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方面明显具有滞后性。通过动漫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深度校企合作,能够将动漫企业的市场需求最迅捷和准确地反映在高校的动漫人才培养方案中,促进高校对动漫相关技术热点的研究。通过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传递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实验设置等环节,把校企合作最终落实到教学为中心任务上,使高校在动漫人才培养方面始终与市场保持一致,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
2.第II部分,描述了以创新性训练为核心的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动漫人才的基本框架。其中,项目导师制的实施、先进动漫实验室的建立、创新性训练项目的开展,是该框架进一步落实细化的关键。
整个框架以动漫相关专业的学生为核心,从动漫企业引入实际动漫项目,在专业教师的参与之下,进入动漫专业实验室后,以创新性训练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为若干个不同的创作小组,包含创意、编导、技术、组织管理,最后拿出完整的动漫成果。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对动漫成果进行指导和点评,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意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实践锻炼,而且能从项目中发现更多需要掌握的实际经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通过投入教师资源,使教师准确把握动漫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更新动漫行业技术需求,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为成为双师型人才提供了实现路径;通过动漫专业实验室,学校投入技术资源,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使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层面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3.第III部分,描述了校企合作下动漫人才培养的成果。创新性训练,使学生在不脱离学校教学环境下,依靠给定的教师资源和技术资源,就可以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提升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一方面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另一方面是动漫人才校企深度合作的结果,包含了高校学术性要求和企业技术性要求。在此过程中,参与创新性训练的学生社会型转变,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工作经验,提升掌控自我发展轨迹的自信心。另外,通过创新性训练形成的动漫产品,可以交付给动漫企业,提升校企合作的利益契合度。
四、结语
信息技术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动漫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发展空间。动漫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动漫人才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结合新时期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加大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对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将具有产业深远的影响。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深度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协同培养研究》(GBB121302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面向在线互动媒体制作的云计算网络设计服务系统》(2012BAH66F0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BC1213122)]
注释:
{1}余建形.微笑曲线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5(9):86-88
{2}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6-122
{3}王献敏,袁建勤,康健梅.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17,17(4):3-4,15
{4}周幸子.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定位分析[J].美术大观,2013(3):13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