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幻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回首过去,第一滴水随着外太空的尘埃卷入地球,多彩的生命由此而生;当我们的祖先在神州大地上站了起来,文明的曙光开始绽放;当炎黄部落披荆斩棘统领中原,辉煌的历史已镌刻在那一分一秒……
展望未来,有多少道路等待我们开拓、创造。电灯、电话的发明,已满足不了当代人的生活;航天飞船、载人火箭等工具已限制不住现代人的探索。人类要驾驭地球,飞出太阳系,甚至征服宇宙!
也许,十年之后,人们能控制一个行星,让他按自己的安排行驶,不受外引力的控制……这样,人们可以在地球、火星甚至月球自由生活整个太阳系的矿产将为我们所用。到那时候人们就不会因人口暴增而困扰,也不会因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家破人亡了。
也许,百年之后,人们能控制一个恒星系,我们可以和外星人交朋友、互助合作。那时候,语言就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汉语、英语、阿拉伯语……或许我们还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外星语,吃到非常美味的外星食品,听到从未听过的太空音乐,看到我们从未看到过的神秘景象。人们可以飞出我们的太阳系,在银河系内的任意一个可以生存的行星或卫星上“安家落户”,之间“串门”就像现在做公交车一样,来去快捷。
也许,千年之后,人类可以以超光速几百万倍的速度在宇宙中穿梭,到那时,路程不再是困扰人类探索宇宙的“路障”,从大犬α到太阳系只需一个小时,就算是光还要走8。6年呢。人类有这样“飞天遁地”的能力后,整个宇宙不在话下。
十年,百年,千年的科技成果,需要我们用双手去创造。飞天遁地绝非一时之功,是千百年科学成果的累加。为了开拓我们的未来,为科学事业奋斗吧
【关 键 词】 绘画;科学幻想;教学
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堆积,相当忽视幻想力、想象力的开掘,这是中国人创造力贫弱的根源之一。幻想力、想象力对当前全球经济大战的重要性则更为许多人所忽视。从激发中国人的幻想力、想象力开始,虽然表面看来慢一些,但它后劲极强,内力源源不绝,会日益显示神奇的力量。所以,少儿科幻绘画比赛作为创新大赛活动的一项内容,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对孩子们科学思想的培养,创新思维的锻炼,科学素质的提高,科技艺术的融合都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形式。以下是这几年来我在科幻绘画辅导教学中一些小小的体会:
一、让观察成为孩子生活中一种最为持久的乐趣
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可见观察对一个人来讲是很重要的。
观察是求知的重要手段。孩子认识事物,往往是从观察中获取信息的。孩子学会了观察,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见到蚂蚁搬家,他们会想蚂蚁要搬到哪里去,它们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见到工人给树木修枝,他们会思考为什么要把好好的叶子剪掉?观察会把孩子带进问题的世界。问问题是智力生长的起点,是思维发展的营养剂。当孩子开始为他的问题寻找答案,那么,学习就开始了。
应该怎么教孩子学会观察呢?我觉得首先要鼓励、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一般说来,孩子都有观察的兴趣,老师要发展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粗暴地对待或是不耐烦,而是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如秋天到了,看到街上满地的落叶时,孩子会问:“这些树叶为什么掉下来了?”“因为秋天到了,天气冷了,树叶就枯黄了,就死了,树叶当然就会掉下来。”“为什么树叶枯黄了、死了就会掉下来呢?”“因为在好多年以前,有个叫牛顿的科学家,他发现地球对任何东西都有吸引力,树叶死的时候就离开树妈妈,所以树叶往下掉。”“什么是吸引力?”“孩子,我们住在地球上,地球会紧紧地吸住我们,让我们在地面上生活,如果没有地球对我们的吸引力,我们人和所有的东西就会在空中飘来飘去,我们就不会有自己的家了。”“老师,我好像懂了。”孩子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有的问题看似简单,觉得不值一提,但孩子就要刨根问底,因为他感兴趣,因此,观察兴趣的培养能使孩子们学会用探索和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现实……
之后,要教孩子学会进行精细观察和带着问题去观察,没有问题的观察,目的性不强,收获也不大,可引导让孩子注意通过观察找出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同类事物的不同点。如写生的时候,让孩子比较老师的手和自己的手,并提出为什么会有不同?通过这种精细的比较、观察,孩子们就容易记住事物的特点和事物之间的差别,并且产生联想。孩子说老师的手比自己的手要大,而且有许多皱纹和粗糙的痕迹,和妈妈的手一样,因为要做很多事,所以孩子画了一幅画,在画中发明了一双保护手的手套,让妈妈、老师的手和她的一样光洁、细腻。
二、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法国作家雨果很诙谐,他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我告诉孩子们:我们掉进彩色的世界里,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躺在缤纷的欢乐里,红橙黄绿蓝靛紫。仰头一望,却见整片斑驳泛黄的天天花板。不过只要发挥一点想象力,那看起来也很像一只浑身斑点的哈巴狗。这就是想象的快乐和神奇。
想象是人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想象也如同思维一样要鼓励、引导,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在观察同一事物时,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方能引发儿童的想象。孩子们想象的火种是很容易被点燃的,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很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还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他们的“妙笔生花”,总能带给我种种的惊喜和快乐,或许,别人无法体会,但我和孩子们总能沉浸其中,就像下雨的时候,我们各自打着伞,我们的雨声,我们的快乐,也跟别人的不一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如郎绍玉同学画了幅想象画,是一个机器怪兽把旧电池全吃掉了。我看了后问他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他说:“老师,我看到家里有好多旧电池,我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往哪里扔。”于是,我对他进行了启发,“很好,你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个关心环保的好孩子,可是你这样也没有解决问题呀,不如你再想想利用科学的办法来解决它,好吗?”于是经过思考和修改,就有了《废电池转换箱》这幅作品,后来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三等奖。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料和相关知识,这对我自身也是一个提高。不是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长流水吗?所以,我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我提倡孩子们多看各种书籍——《青年视觉》《昆虫记》等等,还有各种有益的音像制品,像《鸟的迁栖》《微观世界》《探索》等。朱海同学看了后创作了一幅《神奇的昆虫世界》,描述了在将来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芯片的帮助进入一个和昆虫一样大的三维成像世界,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我这样做,是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使孩子观察到更微妙的世界,从而使孩子们的知识与表象丰富起来,推动想象力的发展。
三、积淀“灵感”
很喜欢海涅的一句话:“人们在那里高谈着灵感的东西,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那样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接起来。”
在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做的,刘勰有句古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平时我就教孩子们要学习积累:“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让他们多看,看到感兴趣的东西要记下来;多画,觉得自己画的好的、有意思的要留下来。我自己也像个“收破烂”的,不但把他们“妙笔”习作、草稿、小破纸片都存起来,分类收好,而且自己看到好的作品、图片、文字,都记下来,存起来,把那些转瞬即逝的“好东西”都给拍了照。这样做是有意义的,如赵子临同学平时最爱画各种机器人,而且造型独特,还不带重复的,可他都是信手拈来,画了就扔,我悄悄给他捡起来,留下来,参加比赛的时候,他着急了,不知道怎么下笔,我把他平时扔掉的纸片都放到他面前,他眼睛一下就亮了,《机器人展售厅》就这样产生了,这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二等奖重庆一等奖的作品。后来他自己也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
孩子们创作了很多充满了个性的科幻绘画。如全国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一等奖《智能空气净化器》、三等奖《快乐的生态农庄》,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二等奖《生物能源转化系统》等等,在市、区级比赛获奖若干。希望在以后的创作中,孩子们可以更加大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用他们的童心和好奇、用他们绚烂的画笔探索和描绘那个奇特而又充满乐趣的科幻世界。
【参考文献】
[1] 肖杰. 论少儿科学幻想绘画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2012(13).
所谓“科幻”,就是科学幻想,就是以科学为前提、未来理论上有可能实现的东西。
比如潜水艇:
“科幻之父”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面描写到了潜水艇这种水下船只,在当时作者那个年代,潜水艇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但凡尔纳在自己的作品中做出了大胆的想象,结果不久的未来,这个幻想中的产物真正成为了现实。
(来源:文章屋网 )
江老师还问了:“蜘蛛是不是吃活的虫子呢?”我想其实不是,因为蜘蛛有时吃活的虫子,有时吃死的虫子,所以蜘蛛不是只吃活的虫子。
自从又一次科学讲座以后,我想出了很多生活中的缺陷,如:像雪碧一样的汽水只要摇一摇,再打开瓶盖,就会喷出很多汽水。有什么办法摇一摇雪碧之类的汽水,再打开瓶盖,不会喷出很多汽水?
过了很久。我终于想出来了,可以先摇一摇雪碧一样的汽水,再把汽水放在桌子上,再做自己的事,等一会儿,你再打开瓶盖,就不会喷出很多汽水。
我就想:用我的想法,做一个玩意儿。我又想了很久,我终于又想出来了,我想这个玩意儿——“控制镇定器”不用介绍了吧?因为“控制镇定器”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跑步机。让汽水打开瓶盖,会喷出很多汽水的话,就把汽水放在跑步机上,再把跑步机的开关打开,再做自己的事,一直做到汽水从跑步机上滑下来,再打开瓶盖,就会喷出很多汽水。
所谓前置,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前了。它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认知水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目标达成为主旨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使课堂教学重心前移,使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思考题前置教学法就是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在讲课之前交给学生预习,将学生激发到主动学习状态,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1.1思考题前置教学法的现状
现在虽然对思考题前置教学法模式在环境科学实验中的应用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完整的一套理论,但这种教学法还是有迹可寻的。比如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法”可能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问题教学法”。苏格拉底通过一问接一问的诘问式教学,让学生在自相矛盾中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获得关于人生和社会发展的真理。美国大教育家杜威科学地系统地提出“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化教学则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知识与思维的同步发展.“问题教学法”已成为当代教学论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各科老师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得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还有已经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理论的并已成功运用的“活动前置式教学法”,这里的活动指的是教学活动,这里特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预习活动。前置,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前了,把传统中教了学生才学,学生才练的内容提前到了教师的讲解之前。
这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上课才是学习的开始,上课先听教师的讲解而言的。理念: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为学生服务。流程为:指导预习—学情反馈—互动解疑—练习反馈—归纳巩固。这两种教学法与本文所提的“思考题前置教学法”都具有共通点。他们都是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甚至可以把“思考题前置教学法”等同于“活动前置式教学法”。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在课堂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新颖的,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与回答问题,进而掌握问题。“思考题前置教学法”也已经成为各科教师正在尝试、初探的教学方法。比如安吉县阳光学校举行的语文课堂“预习前置旋式推进”教学模式经典案例评比。
1.2思考题前置教学法理论依据
我们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得到发展,个体的发展不仅依靠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特别是在知识大爆炸的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更重要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显得格外重要。那该如何培养呢?心里学家指出:“人的意志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激发,指向一定的目的。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而目的是动机所指向的对象,是期望在行动中取得的结果。”所谓“激发学习目的”就是有效的提高和加深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所要达到既定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其为这一目标自觉付诸行动。这也就是说学生对课堂教学目的心中有数,容易产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会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其学习能力。例如有的学者就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实验教学是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条幅概括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直接体验学习的重要作用。思考题前置教学法通过每堂课核心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思维、主动学习和钻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通过思考题前置教学,不仅能促成学生学好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思考题前置教学法的优势
1.3.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对于传统的教学法教师讲、学生听也能很好的接受。且学的不错。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还未听明白就过去了。思考题前置这一教学模式杜绝了学生零准备入课堂,实验教学则根据前置问题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更容易听懂,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还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思考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3.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些年来一直推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思考题前置这一教学模式中可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实验前把实验中的重点、难点、要注意的内容等以思考题的形式前置,使学生对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着疑问学习,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学习中的盲目性。如此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只是扮演答疑、解惑的角色,而不直接地把做什么、怎样做告诉学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并且鼓励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3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中前置思考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习自主探究和创新等能力。环境化学中所涉及的实验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且非常的熟悉但又不是很容易就知道怎么做。比如测定水果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水质中悬浮物的测定、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等等实验。水果、水、头发等都是每天接触,极易获取的材料。但怎么去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怎么测头发中的汞含量呢?这些问题本身就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可以前置如下思考题:(1)你们吃过哪些水果,你知道哪种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最多呢?(2)如何测定水果中的维生素C,你认为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的最好的可行方法是?并且设计出方案。这样的思考题其实是把教材的实验设计成了一个开放型实验。这其中必然有未知性,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去探索、获取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欲望在适当的引导下可以转化成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由学生自己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出学生认为可行的方法。通过查资料、找方法、设计方案,开阔了学生的视眼、锻炼了其思维能力。由于个体在认知水平、教育背景、生活背景等等上的差异,提出的方法肯定也不尽相同。这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了其创新能力。
2.合理设置思考题
2.1要有针对性
(1)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满足的基本条件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来设计问题。同时,问题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中,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阶段与学习层次。即所设思考题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此围绕着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实验成败的关键、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实验中用到的各种试剂的作用是什么等内容进行设问。例如,在COD的测定实验中设置的思考题有:在水样消解过程中,烧瓶中溶液变为绿色的原因是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在水样中加入浓硫酸-硫酸银和硫酸汞的目的是什么?加入浓硫酸-硫酸银时为什么要在开启冷凝水后并从冷凝管上口缓慢加入?通过合理地设置思考题,启发学生在实验前的预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兴趣来进行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2)还要针对学生情况,可以提出不同类型、难度、层次的思考题,也就是要注意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
2.2要有启发性
思考题的设置要注意具有启发性,要善于提出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内容的本质的各种问题。这也要求教师在设置题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题目的设计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引导学生到思维“王国”去探求。因此,设置思考题也是极具技巧性的。教师设问要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但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高于他们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样,学生关于各种问题的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诱发,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学生也才能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积极探究、多方思索。这也就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说的那样,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2.3要有目的性
思考题的设置要遵循目的性原则,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能导向什么的教育结果。我们要根据教育目的设置相应的思考题。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可以遵循实验教材上“实验原理(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仪器与试剂-测定步骤-计算(或数据处理)”的模式,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去测定二氧化硫的含量,然后再设置有关实验中要重点注意的思考题。其实对于这一实验也可以作为开放性的实验要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综合实验一般为较复杂和大型的实验,内容经过精心设计或将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移植过来,能代表专业实验室的水平。如,你了解过测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有哪些方法吗?请你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来设计一实验方案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这样通过自己选方法,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相对独立的完成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这一教学模式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前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只知道怎么做实验,而不会去想为什么这样做实验,思维被局限,不利于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培养。但这种模式具有效率性,可以设置出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问题,从而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各具优势,教师可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灵活的运用这两种实验教学模式。
3.思考题前置教学在环境科学实验中的应用举例
现以“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汞含量”为例,谈谈思考题前置法的应用。本实验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冷原子吸收光度仪测定汞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1思考题的设置
A.什么是冷原子吸收法?B.这是唯一测定头发中汞含量的方法吗?C.测定头发中的汞含量有什么意义?D.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含量的成败关键是什么或说影响因素有哪些,怎么去消除?E.如何制备无汞蒸馏水?F.测汞装置中填有变色硅胶的U型管的作用是什么?G.增加进入吸收池内汞原子蒸气的瞬时浓度可提高测量灵敏度、降低检出限,欲达到此目的可采取什么措施?
3.2思考题的讨论
A.什么是冷原子吸收法其实就是实验原理即汞原子蒸气对波长253.7nm的紫外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汞蒸气浓度与吸收值成正比。在硫酸-硝酸介质及加热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将试样消解;或用溴酸钾和溴化钾混合试剂,在20"C以上室温和0.6-2mol/L的酸性介质中产生溴,将试样消解,使所含汞全部转化成二价汞。用盐酸羟胺将过剩的氧化剂还原,再用氯化亚锡将二价汞还原成金属汞。在室温通入空气或氮气流,将金属汞汽化,载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量吸收值,可求得试样中汞的含量。
B.第二个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汞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从而开拓视眼,获得更多有关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通过查阅期刊和网络,我们可发现。对于汞的测定,在环境监测分析中常用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和色谱法等。分光光度法应用最广泛,其中又以双硫腙作为显色剂、四氯化碳萃取的方法应用最广,在国际上已成为汞标准分析方法之一,但只适合于mg/L级汞的测定,难以对汞含量更低的环境样品进行分析。原子吸收法是微量汞分析中应用最广的方法,尤其是冷原子吸收法,极大地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可方便地进行μg/L级汞的分析,结合其他富集方法,可测定ng/L级汞,是目前汞分析中最主要和普遍的方法之一。原子荧光法也是测定痕量汞的有效方法,灵敏度比原子吸收法更高,适用于μg/L~ng/L级痕量汞的分析,而且具有线性动态范围宽、原子化器和测量系统记忆效应小等优点。
C.设置思考题“汞含量测定的意义”这一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不要只是为了做本实验做实验,还要考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增加学科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丰富他们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汞是重金属,少量摄入对生物就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危害。所以汞含量的测定有多方面的意义。比如通过测定头发中的汞含量,由于头发对微量元素有较强的记录功能,反映身体环境暴露和内部组织长时间(1~2个月)内的平均水平,而血、尿仅反映取样时短期内的水平;还有头发可用于回顾性调查和分析,而血和尿均不可能,把头发分段(1~2公分)测定微量元素含量,可追朔人体以往的情况等等。通过了解像这些知识还能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D.影响实验的因素主要有:水样的采集、化学试剂的纯度、实验用水、璃器皿的洗涤、实验环境、样品的制备。其中在制备样品中消化这一步是关键。这一问题把实验的重点难点列了出来,从而保证实验的成功。
E.二次重蒸馏水或电渗析去离子水,可达此纯度,可将蒸馏水加盐酸酸化至pH=3,然后通过巯基棉纤维管除汞。
F.可消除水雾及微量易挥发性有机物干扰,使零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