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的培训

企业的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培训

企业的培训范文第1篇

记者:您对现在服装企业日渐注重人员素质培训,希望能够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企业及渠道的竞争力是怎么样看待的?

郑磊:服装的品牌化经营在我国来说应该也就是近十年的时间。以往的服装企业,包括那些规模型的服装品牌商往往是依靠社会变革过程中的机遇与背景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如何实行品牌化经营,如何将产品营销转变为品牌营销还存在一些经营上的不足。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实践掌握了自己的一套经营方法,也可以说我们的品牌企业家们都是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型企业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果经验不能够传播、不能够交流、不能够更新,那么就会慢慢形成“经验主义”,这对于企业品牌化经营来说将会是一个致命的陷阱。

所以,作为一个培训师而言,它不仅能够看到企业经营的问题在哪里,而且能够通过短时的培训为企业或多或少的解决一些问题。培训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与操作方法的传播者,同样也是一个企业与渠道沟通的桥梁,他不是一个在订货会时打发时间的幌子或招牌。如果说在仅仅两三个小时之内能够让那些听众达到一个“质”的飞跃,那么就是无稽之谈了,但通过讲师所宣讲出来的品牌文化、品牌理念以及品牌经营的方法与操作技巧,却是可以让听众得以理解与实践的。所以说,培训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它只是一种协助方式。

记者:经常会有人问:您既没在服装企业工作过,也没有经营过服装,那您所讲的那些实用吗?

郑磊:我有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方面来说。如果从小的方面来讲,一个企业里的人,无论是老板还是其它管理者,他们所工作的环境与内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不容易改变的,自然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固定思维。如果以这种单一的固定思维去给别家企业套用往往会很危险。因此对于培训师来讲,不仅要“专”,而且还要“博”。早在02、03两年的时间里,我对环杭州湾地区、泉州地区及珠三角地区十几个城市的服装产业亲自做过调研,深入到每一个村镇,与大大小小上千家的服装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过交流,不同经营形式、不同经营方法以及不同经营的规模我都亲自调查过,因此我熟悉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与经营差异。而我所从事的咨询与规划工作也不仅仅是出个方案、写个策划书而已,我要亲自参与到执行过程中,将每一步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列清,让自己成为这个企业的一份子,这样才能够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即使发生偏差也能够及时改正。

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讲,我所从事的工作是服装行业的第五种经营业态。在传统的服装经营过程中,产供销一体的、虚拟经营的、单一加工的以及纯销售型的经营方式被称为传统经营业态。随着消费市场品牌化需求越来越明显,服装企业的品牌化经营也成为了必然,“品牌资源经营”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经营业态。它需要将品牌在运营之中所能够产生的所有资源与可利用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其中“经验”与“资讯”也可以成为资源经营的一部分。这也是行业细分的一种表现,我所讲授的内容便是与受训企业相关品牌的“经验”与“资讯”。

记者:现在服装企业对于培训越来越重视,但现在服装行业的培训机构与个人有很多,怎么才能让企业找到实用的培训讲师?

郑磊:应该说现在可以为服装行业内企业培训的机构与个人有很多,好似到了“鱼目混珠”的地步。如果仅是从机构种类来讲大致可以分为全行业型与专业型两种:全行业型的培训机构与个人是指可以对多个行业的企业进行培训的机构,比如他不仅可以为服装行业讲课,还可以给食品、家电、医药等行业企业或人士进行诸如销售技巧、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这类的培训。另一类的专业型培训则指那些只为服装行业内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培训的机构。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独立运作的培训讲师,过去戏称为“跑单帮”的,比如像我。应该说无论是全行业的还是专业的,他们都会有一些特点,也就是善于培训的专长,受训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寻找适合的培训机构。

在选择培训讲师之时,我认为可以关注几点:第一点是该讲师的培训与工作专长,他的能力在哪里,他适合做哪方面的培训。对于那些自认样样精通的讲师,怕到时只会是“样样稀松”;第二点则是该讲师是否有些著作或文章,企业方可以通过这些文字资料来了解讲师是否具有系统性与逻辑性,以及他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与思路;最后一点,可以适时的与他沟通一下企业方想培训的议题,针对一些具体的课目听一听他的小范围讲解,这样也可以知道他是否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另外,也可以让讲师向企业提供一份较为详细的培训大纲,交流一下引用的案例,这样也可以看出该讲师的专业性及授课能力。

记者:企业的老板或是部门经理对自己企业的认识会更高,为什么效果反而不如讲师来得更好?

郑磊:一方面如同我前边所讲的,“术业有专攻”,一个经营或管理很好的人不一定善于总结、归纳,做起来很容易但讲起来却不知从何说起,有点“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的感觉;另一方面,一个陌生的培训师与一个熟悉的老板说出同样的话,下边的企业人员或商们往往会更认同培训师所讲授的内容,因为他们怕老板是“王婆卖瓜”,在诳他们。

记者:那么以您的经验来看,怎么样才能让仅仅几个小时的培训课更有效果,让听课人员记得牢、用的上?

郑磊:企业不要奢望几个小时的培训课就会让听者产生“质”的飞跃,或是期望听者能够掌握多少多少的知识。我以我的授课方式为例,比如对于一场三个小时的服装订货会商的培训,我的整体课程内容设置会是:60%是他们日常工作中都会碰到的一些事情,这些内容的引出是为了讲解一些工作方法与操作技巧,是为了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应用或补充而设置的;30%是带有少部分理论性与经验性的内容,是帮助他们对工作与经营的总结,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是什么;最后的10%则是一些与商经营相关的新知识、新资讯,是帮助他们丰富视野、提高行业认知的内容。在课程内会穿插一些与该品牌经营类似的案例,比如商是经营女装的就会引用一些他们所熟知女装品牌企业的案例等等。尽量让他们感觉培训课里所讲授的内容都是他们日常工作相关的内容,是自己所能够应用得到的方法,这样他们才会实践,才会应用。空讲大道理或是举一些需要深思的案例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毕竟时间有限。

有时为了提高授课效果,也为了让听课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去听课而不是去记录,我会在与企业方确定完培训内容之后顺便为他们制作一份《培训讲习题》,也就是一份培训记录。在几页纸上编辑本次培训课的主要议题,根据我自己的幻灯片将讲课的内容制作成填空和选择题的形式,这样每位听者在听课之时会人手一本,边听边填,即减少了书写记录的时间,不会影响他的听课效率;还会在课程之后,将已经填写丰富的记录带回家,作为反复学习的资料使用。

我认为,无论课程设置是什么样式,最关键的是要贴近听者的需求,以他们能够亲自操作验证,而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应用的内容才是最佳的。

记者:服装企业在做培训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您可以最后为我们说说企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吗?

郑磊: 我就说两点,也是我经常会碰到的。

企业的培训范文第2篇

一、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目的

首先,完成从局外人到企业人的转化。企业在初创阶段,规模不大,需要普通的劳动者。在发展和阶段,初具规模,需要高薪聘请外来的专业人才。在衰落阶段,精简人员,需要精通处理劳动关系的人才。而新员工培训的目的是让他们完成从局外人到企业人的身份、观念、思维的转化,形成自己与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念。

再次,了解并熟悉企业环境和文化。新员工进入企业有两种途径:外聘和内调。虽然内调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生活和人文制度环境较为熟悉,可是内部门之间的事务转化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吸收、内化。而外聘人员更是对企业文化理念、运营模式、操作流程等都无从了解。因此,新员工可通过入职培训了解情况,弥补不足,增进合作,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埋下伏笔。

最后,留住人才,为企业贡献力量。招聘新员工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让物有所值,只有让新员工留在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有可能。但是要新员工心甘情愿,就必须给员工以认同和归属感,让员工觉得犹如鱼游在水,鸟飞长空。就职是企业对于员工的肯定,认同是同事对员工的肯定,归属是员工对企业的肯定。入职培训只有做到这三个肯定,员工才能顺利的融入团队中去,才能建立在企业新集体中同心协力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二、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培训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培训的时间安排上,没有制度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例如企业会以工作任务重而马上将招到的新员工立马开始工作,等到有时间了再安排新员工的培训。把新员工培训变成是欢迎仪式。许多新员工到企业后,就是同事互换名字、领导发言、体检和聚餐。

第二,培训内容有误区。企业为了让员工更快更好地上岗,总是会详细的介绍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反而对于工作中涉及到的同事相处、团队精神、冲突解决等相关问题甚少提及。可是这些问题关乎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处理不好这些问题,等于是给新员工之间制造隔阂,甚至是在新员工和老员工之间造成矛盾。

第三,培训结果不反馈。新员工不论参加什么形式的培训,结束之后总是希望事情有始有终,希望培训管理者能够给予中肯的评价,这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可是企业总是由于缺乏评估阶段,对新员工的培训效果视而不见。没有评估体系,自然没有跟踪管理和开发改进。

三、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内容和方案

针对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诸多问题,大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改变观念,提高对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视。

培训作为新员工完成身份转化的平台和方式,一方面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另一方面是使新员工的能量释放出来,利用各种形式将其适用于企业经营。因此,企业应该具有战略性的眼光,建立长期和员工合作的概念。例如,在大型的企业中,并不用“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来拒绝应届高学历的毕业生,在他们看来,他们具有很大的潜力,这是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不能比拟的,并将其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的一项具体举措。

第二,引进适用的培训方法,使新员工的入职培训的顺利开展。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模块,是一项系统的有序的工作流程,仅仅拥有正确的培训观念是远远不行的,还必须要根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已达到制定的培训效果。例如,有的企业采用室外拓展的方式来发现新员工的胜任素质,找到适应的工作岗位,增进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冒险精神。还有的企业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自由自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增加对工作流程的理解,掌握最新实用的管理理论和工作技能。

第三,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使新员工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

新员工培训,作为企业让员工了解的第一环节,只有让新员工逐渐适应组织环境、了解企业文化,才能定位角色,规划职业生涯。因此,企业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具体包括: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现有制度。基本礼仪和工作基本流程。工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其中,工作技能可以采取现场观察、临摹,也可以采用外派培训。企业文化的渗透。建立企业和员工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的切合,才能促进新员工和企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性。

第四,建立有效可行的评估体系,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企业的培训范文第3篇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知识更新。根据集团公司发展与建设的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要保证职工培训的持续性。不能一次培训就一劳永逸,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设备技术的更新,实行持续多次培训教育。其二,要保证持续培训的全员性。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全体人员,包括生产操作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层和最高决策层,从生产工人直至处长全员参与,营造学习型企业。其三,做好持续培训的适应性,培训内容适应总公司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结合岗位规范,有重点地加强新信息系统、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制定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上岗资格。

二、教育培训载体的创新。

在教育培训中,载体的选择和确立是决定工作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因此在平时工作中一是:定时培植载体,我们规定每周一下午为学习日。二是:开辟网上教育课堂。针对下属单位分散、人员集中较难的特点,我们利用局域网,建立管理网站,开辟《网上知识库》、《技术交流》平台,拓宽知识传授和经验交流的空间与渠道,为职工获取新知识提供一流的学习平台。现在上局域网学习已成为很多职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知识竞赛、岗位技能比武等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学习与工作热情。

三、培训教师选择的创新

质量信息系统涉及系统架构、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络及硬件维护、系统操作等方方面面。随着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信息管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系统正常运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变得很庞大。因此,加强相关培训,充分发挥各技术人员的专长很重要。老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了非常实用的教材,分专业特长开办培训班,效果很理想。先后举办了“计算机常见故障维护知识”、“网络故障判断及维护”等效果良好。通过培训使员工学会了计算机及网格故障判断方法及常用维护知识,在工作遇到问题自己能及时处理,同时减少了设备的维修费用。

四、培训内容的创新

企业的培训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培训研究能力;培训需求;培训方式;培训评估;培训价值认同

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从个体层面上看,培训可以使员工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潜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从组织层面上看,企业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与能力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事故发生等,进而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形势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发生变化。企业要想永葆生产经营的活力,就必须适应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加强反应速度,迅速调整生产或服务策略,从而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培训的及时跟进。系统、有效的企业培训可以使企业员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有效地保证员工能力与企业需要协调一致,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维持企业内部经营运作的稳定和谐,并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人力资源的战略优势,持续地发展下去。

一、国内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虽然企业培训对员工、对企业都有着不胜枚举的益处,但近期却有研究表明,广泛地培训不仅没有提高企业员工的满意感,反而使得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显著下降。这一结论大大出乎研究者的意料,进而研究者考察了培训对企业层面的效用和效果。结果却并不乐观,许多企业尽管对培训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培训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实践结果与管理理论背道而驰,究其根源终于发现,问题并非出自理论本身,而是国内企业的培训实践存在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调查和他人的研究综述,现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培训理念认同度不高

许多企业对于培训的作用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企业培训仅仅是员工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在培训实践中,不论是企业高层,还是负责培训的专员,对企业培训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培训过程不能严格把关、敷衍了事,从而导致企业培训多流于形式,效果不够理想。培训效果的不理想造成了企业对培训价值更大的认识误区,企业高层对培训的忽视和不信任态度以及企业员工对培训的反感进一步阻碍了企业培训效果的发挥。这种恶性循环使得企业培训无法有效地改善员工个人工作绩效以及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

2.缺少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无论为员工提供何种培训,其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而服务。然而在企业实际培训的过程中,许多培训与企业需求脱节,没有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相结合,同时又缺乏对员工自身需要的考虑。企业目前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大部分企业忽略了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作用,不能形成科学的需求分析制度,只凭经验或想当然地确定培训内容,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缺乏战略眼光,对企业整体的人才需求缺乏全面、系统和长远的科学规划,在员工培训上出现了南辕北辙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人力资源的闲置和培训效果的缺失。

3.缺乏形式上的多样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不少企业培训存在一些诸如语言晦涩、观念陈旧、内容肤浅、培训方式单调等方面的问题,无视企业成年员工的接受方式,依旧采用学校中的灌输式教育,缺乏互动,缺少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训练。这种缺乏创新和变化的“一贯制”培训方式,在企业培训中并不鲜见,许多企业的培训部门只注重完成培训任务,忽视了课堂氛围的营造,忽视了实践技能的训练。单调的授课方式势必使员工难以提起兴趣,枯燥的理论知识同样会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训课程因此毫无吸引力,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

4.忽视对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和反馈

许多企业不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缺乏对培训评估的投入,甚至不了解该如何采用有效的评估方法。有的企业培训随着课程的结束便戛然而止,对培训效果丝毫不关心,丢失了对培训结果的反馈。即便有些企业对培训进行了评估,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也并不完全科学,有些只是请员工为培训师打分,或者口头询问员工对培训是否满意,并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在少量能够对培训效果进行一定评估的企业中,大多也仅局限于培训项目本身,并且多在培训项目刚结束的时候进行评估,而忽视了用后续的实际工作来进行评价,忽略了培训项目与企业长期绩效的联系,造成了培训与实际工作效果的脱节。

上述问题导致了企业内部培训多流于形式、不符合实际需求、培训积极性低落等问题,没有发挥出企业培训应有的作用与效果。

二、基于培训研究能力的企业培训效果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组织动态能力的视角,本研究提出培训研究能力的概念。培训研究能力是指企业在进行培训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具备对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效果等环节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培训研究能力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可以提升企业培训的作用和效果,可以对企业培训进行更科学的监管。

对企业来说,所处的行业不同会使企业具有特殊的行业性质,即便是同一行业,也会由于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自身资源不同等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市场上能为企业提供的培训由于其经营性质更多具有通用性,因此,这类忽视了企业特殊性的通用式培训能为企业提供的帮助一定是有限的。所以企业只有针对自身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注重和加强企业的培训研究能力,开发适合企业自身的培训项目,才有可能使企业培训真正有效地开展,才能够通过培训切实提升企业的业务优势和竞争力。

根据培训发生的不同阶段,研究者将培训研究能力分解为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对培训需求的研究能力

培训需求是企业培训工作的起点,需求分析能力对培训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需求对象上来看,可以分为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员工的个人需要两个层面。在企业层面上,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着眼,研究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培训需求的要求,研究企业的经济基础对培训需求的制约,研究企业的人才结构对培训需求的影响,从而使企业的培训工作符合企业的战略要求,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在员工层面上,要深入研究如何将员工的兴趣、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据此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能够将自身的职业兴趣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结合,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使得员工在培训中能够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从而增强培训效果、实现培训目标。

从需求分析的具体研究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层次。组织分析应包括组织目标分析、组织资源分析及组织环境与特质分析。工作分析的目的就是获取有关工作活动的详细描述,其中包括员工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以及成功的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人员分析有助于了解培训对象的特征,通过分析员工实际工作绩效与预期工作绩效之间的差别,可以更好地发现培训的必要性、掌握培训的重点方向、确立培训的关键知识与技能要求等。这三个层次的培训需求研究,是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基本前提。

2.加强对培训方式的研究能力

企业的培训对象都是成年人,不同于高校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其自身的行为习惯与心理特点,对培训方式的研究应根据成人的知识背景、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开发适合于成人学习的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同时,培训方式的选择离不开培训师对课程的设计。企业应该从引进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着眼,研究如何提高培训师的能力水平,帮助培训师积极主动地开展培训研究,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活跃培训课堂。更重要的是,要为培训师提供接触企业实践的机会,让培训师切实了解到企业和员工的实际困难,从而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3.加强对培训评估的研究能力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推动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的原动力。在培训评估时,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排斥主观臆断,真实反映培训的实际效果;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确立科学、可行的评估标准,因为培训成果具有多因素、多变量、界限模糊等特点,合适的评估标准对于提高评估质量、发挥评估功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将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多个层面的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评估培训的整体状况;需要发挥培训评估的诊断功能,以评估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对今后的培训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强与培训师之间的沟通,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企业培训的效果与存在问题,从而为培训工作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获取多方面的建议与支持。

三、提升企业培训效果的价值观保障

企业的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经济 员工培训 策略分析

1 当前企业员工培训的功能作用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培训的竞争。企业员工培训就是实现人才竞争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的员工,员工培训是不断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手段。企业通过培训,更新员工的思想理念,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2助于提高企业组织绩效与员工个人绩效,提高战斗力

企业培训是高回报的投资,是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企业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与任务,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1.3利于企业建立和强化组织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企业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宣传和强化企业文化,营造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理念,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2当前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企业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员工培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培训部重视

当前企业的管理者培训观念不强,不愿意让员工参加培训,尤其是技术骨干,因此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其原因是管理者思想落后,片面认为培训不能增强企业员工才干,反而耗费员工工作时间;最主要的是因为培训投资具有风险性,企业担心让技术骨干参加培训,员工学成之后会跳槽进入竞争对手企业,反而可能给本企业形成威胁。

2.2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

2.2.1培训计划缺少调研,没有进行需求分析

当前企业员工培训缺乏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指导教材,甚至培训的教师也是临时选定的。在培训前,很少征求员工的建议,没有进行培训分析,单凭企业领导者的主观意志盲目地派员工去接受培训,导致培训效果差。

2.2.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企业培训的内容大多照搬其它企业的培训形式,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需要而制定的,盲目性大。原因是企业走过场或片面强调学历化导致的。

2.2.3培训方法缺乏多样性,考评方式单一

当前企业培训的主要方法还是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对于培训效果的评定仍以考试的好坏来衡量。其原因是多数培训教师只采用单纯的理论传授,不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训内容不结合实际。

2.3企业员工培训的师资力量不符合要求

当前企业员工培训为降低培训开支,培训教师大多是请一些不专业的人员,或临时选择,因此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与培训要求相差太远,所教的知识大多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得到运用。

2.4企业员工培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当前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培训效果难以评价。企业领导者对培训意识减退,员工缺乏参与培训的动力。主要原因是政府对企业的领导者没有相应的激励,员工参与培训与晋升,奖酬不挂钩,阻碍了培训的正常发展。

3 加强企业员工培训的策略建议

3.1企业管理者重视员工的培训,加大培训的投资

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培训的效果,企业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转变原来的观念,将职工培训融入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与职工的职业规划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企业培训应是全员培训,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应参加,管理者带头示范,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加培训资金的投资的力度,使员工培训有一定的物质保障。

3.2建立一套高效的员工管理体系,实施战略性培训

3.2.1.精确的需求分析是培训的前提

员工培训之前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根据每类员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员工需要培训制定相应的培训对策,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益。

3.2.2具有针对性的内容是培训的关键

企业员工培训的范围比较广,企业要针对不同员工进行有差异的培训,尽量多设计与员工发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

3.2.3创新的培训方法是培训的保障

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式应紧跟时代潮流,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管理者多倾听企业员工的心声,聘用专业人员策划培训需要,选择形式新颖的培训,让员工得到实用的培训,接收最先进的技术。

3.3加强员工培训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培训教师是企业员工培训的核心力量,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员工培训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培训教师的管理,不断提高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水平,拓宽知识面,优化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强对培训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企业也可以聘请一些专家为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3.4建立合适的员工培训激励

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培训激励机制,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员工给予激励。主要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可以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将薪酬与员工知识技能挂钩、在员工职务、职称晋升时,优先考虑那些积极参加培训并取得成果的员工等在精神激励方面,也可采用多种方法,对企业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等并进行表彰。

4 结语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就是竞争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素质,塑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