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投入是资本和人员。基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企业科技活动资本存量和科技活动人员数作为技术创新投入的表征变量。1)科技活动资本存量。科技活动资本投入和使用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16]。由于当期的科技活动资本投入对后期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学者们在研究技术创新效率时将资本投入转化为相应的存量指标[17]。2)科技活动人员数。本文用企业的年科技活动人员数表征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
2产出变量
学术界对创新活动产出的衡量并无统一标准。Zhang、Zhang和Zhao[19]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刘凤朝和潘雄锋[20]选择发明专利授权数、新产品产值和论文数作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产出指标;项本武[21]用专利申请数衡量中国工业的创新产出;肖丁丁和朱桂龙[22]利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表征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出。总体上,学者们倾向于用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的创新产出。鉴于中国的专利申请费用高、流程复杂、占用时间较长,很多学者认为专利数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全部成果。同时,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中的企业以制造类企业为主,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新工艺、新设计等往往体现在新产品制造过程中,因此本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
3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创新开放性。针对当代全球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特别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创新开放性视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首先,自2003年Chesbrough、Olesen和Kjaer[23]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以来,“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公司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验证,同时人们发现创新活动既可在公司内部进行,也可在公司外部进行。其次,从产业动态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能力互补、文化相近、目标协同的不同创新主体进行开放式交流,有助于增加跨组织网络的创新产出、降低高昂的协调成本、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24]。再次,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讲,进行开放式创新的企业通过有效整合内外创新资源,能够快捷、高效地积累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最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产学研合作等开放式创新被视为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Laursen和Salter[25]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且外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与企业的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陈劲[26]的研究证明:开放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和整合内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降低企业技术创新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本文用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表征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在研究样本中,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包括4项内容:对境内研究机构的支出、对境内高等学校的支出、对境内企业的支出和对境外(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企业等)的支出。2)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技术学习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显著特征。首先,基于后发国家的基本现实,中国很多企业以引进技术为重要的技术来源,而引进技术学习与消化吸收的努力程度对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进而获取技术能力至关重要。其次,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多元化的技术学习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再次,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从外部获取技术并积极开展技术学习能实现新技术迅速投入规模生产。组织学习理论也认为,从企业外部获取的技术与企业内部现有的技术实现整合,可扩大企业的知识面、形成规模效应和重组效应,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Ahuja和Katila[27]研究了技术获取、学习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认为企业获取知识基础绝对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其创新产出的增加,非技术获取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当然,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与其创新产出并无紧密联系,如Lee[28]以及Love和Roper[29]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对其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不过,笔者认为,Lee等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特定样本得到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将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学习努力程度,主要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意愿;二是技术学习能力,主要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基础。衡量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的常用指标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技术经费支出的比值,但笔者认为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努力程度,而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只是一种狭义的技术学习,引进技术才是广义的技术学习,同时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一定伴有技术学习,因此本文考虑广义的技术学习,将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项费用之和视为技术学习经费,并用其与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就是说,企业的技术学习费用越高,表征其学习意愿越强烈。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概念,受技术装备、人员、管理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变量。为简便处理和实际需要,可用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综合地表征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本文用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即企业年研发活动经费支出额与参与研发活动人员数的比值来表征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3)企业科技活动的长期行为倾向。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行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上的长期行为倾向越明显,说明企业越尊重技术创新本身的规律,越会以科学方式管理技术创新,其技术创新绩效水平应越高。一般说来,企业的研发性固定资产投资是其科技活动长期行为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以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形成固定资产的价值占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比值作为反映其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的指标。企业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得到王小明[30]等学者的证明:对传统产业设备进行改造可以改善企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生产工具和工艺的技术水平。中国传统产业中的行业多为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该产业领域内研发设备投资应对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4)政府支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措施。依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补贴拨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种形式的政府支持。当然,学术界对政府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有些学者认为,政府的税收优惠等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31],并对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有积极影响[32]。但另一些学者认为,政府的研发补贴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大规模企业的研发活动有负面影响[33];Wallsten[34]认为,政府资助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企业的私人研发投资,从长期看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增长。本文用企业得到的、来自于政府的补贴收入与减免税总额之和与企业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衡量政府支持力度,探究政府支持力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内在关系。5)控制变量。为了更准确地估计上述4项主要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如下4项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用企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数表示;劳动者素质,用年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表示;科研人员比例,用年从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所占比例表示;企业所有制形式,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企业)赋值为1,内资企业赋值为0。
4结果分析
利用Frontier4.1软件对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随机前沿分析。首先检验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作为随机前沿模型函数的适用性。建立原假设H0:式(9)中的系数βkk、βll和βkl均为0,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用于本文的实证研究。根据Coelli等总结的假设检验方法,本文运用LR(likelihoodratio)检验法检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作为随机前沿模型函数的适用性,检验结果如表1。表1中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分别为无时滞、时滞1年和时滞2年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不考虑影响因素)。由表1所示的检验结果可知:各模型的广义似然比均大于对应的1%显著性水平下的自由度为3的χ2分布临界值,据此可认为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合分析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原假设,即适合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效率分析。从表2可看出: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γ值均大于0.8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产出与前沿面的偏离具有包含技术无效率的复合结构,且主要由技术无效率引起,也说明随机前沿模型适用于本文的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η值为正,且至少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非效率指数随时间推移不断递减,即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表3列示了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否考虑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均值都在40%~50%之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及政策的带动下,国内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加强了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大了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力度,但总体来说这些投入并未有效转化为创新产出。表4列示了考虑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无时滞、时滞1年和时滞2年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的回归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γ值均大于0.9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无效率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未达前沿面产出水平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具体分析各因素的影响。1)企业的创新开放性。模型4和模型5中企业创新开放程度变量(Openness)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内在没有时滞或时滞仅为1年的情况下,提高企业创新开放性并没有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反而引致效率下降。模型6中其回归系数为负值,但也未表明企业创新开放性对其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该结果虽然没有验证很多定性研究的普遍结论———企业的创新开放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揭示了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事实。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3条。一是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都具备基本的技术能力,会采取开放创新形式(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其创新内容往往涉及基础或应用基础知识,或为企业建立技术储备。特别是上海经济整体进入转型期,传统产业正在经受产品和技术升级的“阵痛”,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换代特征。这种创新活动对短期的新产品产出没有实际贡献,甚至当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衡量指标时企业的短期技术创新效率会随着合作创新投入的增加而下降。二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其中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产业链长,从布局开放式创新活动到产生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的周期较长。也就是说,从投入经费开展开放式创新活动到产生创新绩效存在时滞。三是目前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水平整体不高,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业开展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机制等都在探索和磨合过程中,故短期内难以产生有效的创新产出。基于上述分析可得以下结论:第一,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创新开放性并没有为其带来短期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企业创新开放程度的提升反而引致短期技术创新绩效下降;第二,在时滞为2年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为正,说明创新开放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显著推动作用至少在2年后才可能显现。2)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6中企业技术学习行为中的技术学习努力程度(Learning-effort)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企业提高技术学习努力程度有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该结果符合研究预期,也可得到相关研究文献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探索性学习过程,不论是引进,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消化吸收及改造,都是探索性技术学习的重要方式。与前20多年成套引进技术进行生产装配制造的发展模式相比,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今天引进的不再是生产装备,更多的是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今天的消化吸收不再是对生产装备技术的学习,而是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探索性攻关;今天的技术改造不再主要是厂房和装备的建造,更多的是关键技术环节的更新和研发装备平台的升级。这种技术创新活动构成了“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学习过程,自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当然,由于技术学习需要时间,因此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变量(Learning-effort)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在时滞2年(即模型6)的情况下显著为正、在无时滞(即模型4)和时滞1年(即模型5)的情况下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企业对技术学习要有恒心、耐心,要持之以恒,要将技术学习投入视为长期投资。从表4还可看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企业技术学习行为中的技术学习能力(RD-intensity)的回归系数至少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前文已提及,研发投入强度是企业创新行为的综合反映,即体现了企业在战略上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视,也表明企业的各类研发项目可获得更多资源,还说明了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基础。研发投入强度的加大有利于技术创新及技术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及技术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出,最终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3)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模型4~模型6中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变量(Long-RD)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行为的长期倾向越显著,其技术创新效率水平越高。该结果既充分验证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长期特征,也体现了其技术资本密集的特点。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性较高的企业容易发挥人力和资本的优势、发挥经验曲线和规模效应的作用、有效积累知识信息和生产经验,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4)政府支持力度。模型4中政府支持力度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有助于提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本文中的政府支持包括政府的各种经费及税收减免。首先,政府支持力度增大意味着企业可支配的科技活动经费增加,为企业更为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其次,政府支持力度增大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更为有利,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最后,政府支持力度增大可进一步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创新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得到了相关文献[31]的支持。不过,也有学者发现政府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U形关系,即当政府支持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政府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本研究之所以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一方面,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整体处于转型阶段,相对于需求而言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水平整体还较低,还难以满足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尚未达到可能存在的“拐点”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降低自身投入一般来自于对政府未来支持性投入增长的预期,而形成这种预期需要一定的时限积累,本文的研究周期较短,不足以形成稳定预期。5)控制变量。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企业规模(Scale)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表明规模越大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越高———该结果与很多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内,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一是大企业的创新体系相对完备,能够满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创新系统性、体系化的要求;二是大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较强的创新实力、应对产业升级换代的更为丰富的资源保障、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大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集成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主导的技术集成,可有效推进新产品的完整研发和生产制造。模型6中劳动者素质(Quality)与科研人员比例(Ratio)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研人员占员工比例增大反而会降低。这说明,对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言,单纯提高科研人员数量或员工整体学历水平并不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目前该产业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水平还较低,科研人员和高学历人才已相对冗余,也就是说,现有的科技活动投入水平不足以支撑更多的科研活动人员及高学历人才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反而会出现人员冗余等引致创新效率下降的问题。模型4和模型5中企业所有制形式(Owner)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外资企业(包括合资)的技术创新效率高于内资企业。该结论可得到很多类似研究的支持,也符合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实际情况。从整体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而言,外资企业明显高于本土企业,它们的技术创新绩效较好也在情理之中。
5结语
5.1研究结论
第一,2008—2012年间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40%~50%之间,不论相对于理想状态值,还是相对于样本企业的最大值,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认为,全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都面临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紧迫任务。能否有效提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对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决定性影响。第二,企业的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科研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都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正面影响。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因素都与企业可支配的科技活动经费直接或间接相关。可以认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是影响当前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其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提高不显著的情况下,单纯增加研发人员数、提高学历层次对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没有显著作用。第三,产学研合作等开放式创新活动对短期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负面影响,在时滞2年的情况下才出现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在时滞2年的情况下才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长期绩效特征。第四,大企业、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高的特征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得到了显著验证。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型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地位和骨干作用,同时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5.2政策建议
1.1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的增长带动了以财政为主的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十二五”规划以来,从投入总量上来看,虽然河南省科技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但是近5年来,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要远落后于全国的先进省份。R&D经费支出总额指标不仅衡量一个地区在科技投入方面的强度,也反映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它决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R&D经费支出总额近5年呈上升趋势,12年的经费支出明显增加,并且经费支出主要用于试验发展。研发经费不足,导致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减少,如若高新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难以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1.2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河南省科技投入的结构尚不够合理,大部分的R&D经费支出用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未来高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源泉,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标志。2011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上的经费比重分别是0.14%、2.33%、97.5%,在基础研究活动上的经费比重特别低,自从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之后,R&D经费支出总额明显的增加,但在基础研究活动上的经费比重仍然偏低。根据相关经验数据表明,R&D经费在三项研发活动中的合理配置关系为:基础研究占10%~12%,应用研究占25%~30%,试验发展占60%~63%。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活动的投入,两者的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一般在40%左右,其中基础研究活动的投入至少为10%以上。
1.3科技投入不平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河南省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科技投入严重不均,各市、县的投入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等城市。此外,河南省各级财政每年安排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郑州做为省会城市,再加上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带动,其科技投入位于全省首位,无论是在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都高出其它市、县许多。
1.4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各类科技活动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基础。2012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有78944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7.03%,博士有2021人,比重仅为0.44%。企业内部研发人员的质量体现在多方面,但对于高新技术来说,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反映研发人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见表2)。
2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的优化策略
2.1增加科技投入总量
在当今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河南省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科技投入的水平。在科学研究开发的活动中,基础研究活动的周期比较长,其经济效益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出来,因此,该类研究需要科技投入的大力支持。增加科技投入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的潜力,若地方财政在科技投入方面的潜力发挥出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除此之外,河南省还应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来。
2.2优化政府企业科技投入结构
高新技术企业在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总量的同时,还要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力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重要的地方。一方面,河南省应加大对具有公共性质的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保证这些资金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也要减少哪些不具有公共性质的相关研究的投入,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推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的外部支出,促进产学研合作链条的各方整合。将科技投入与高新、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绩效联系起来,促进学研方主动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研发新产品。
2.3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创新投入的主体。大中型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一般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3.0%以上,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应占4.0%以上。因此,应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4加强科技人员投入管理
为了保证高新技术企业更好的搞好科学研究,企业内部科研人才的结构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首先,应保证各学科的科研人员的比例适当。从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范围来看,目前缺少的是基础学科、软件开发和电子工程类、机械类与综合方面的人才。其次,通过调整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高级、中级、初级)、分工(研究、助手、辅助人员)、年龄(老、中、青)等方面,来形成比较理想的金字塔形结构。最后,要坚持定向培养,使科技人员能够用其所长。一个科研单位既要有专业人才,又要有综合人才,既要有科研人才,又要有管理人才。
3结语
(一)研究与发展投入有限,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宿迁技术创新意识尽管有所增强,然而技术研发投入水平仍然较低,自主研发能力依然薄弱。数据显示,在研发投入上,2013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9%,江苏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2.3%,而宿迁市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2%。可以看出,宿迁支持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上比例偏低。同时,宿迁还缺失有效的技术融资机制和投资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研发投入资金。R&D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状态。
(二)技术创新人才缺乏,难以形成技术优势。
高级研发人员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则表现为技术人才长期不足。宿迁现有政策没有形成对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有效激励,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对外部人才缺乏吸引力,不能招募到紧缺人才;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人员又不够重视,不能留住人才,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进修培训机会和职业规划,不重视员工的发展,当现有人员有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机会时,都会选择离开。因此,欠发达地区难以形成自身技术优势,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产业、产品升级。
(三)技术研发相对落后,创新产出水平较低。
欠发达地区大多通过技术引进来更新技术并利用劳动力等资源优势进行生产和加工,但过分依赖外来技术,只能导致其蜗居于产业链的低端,陷入以消耗资源与环境来换取微薄利润的不利局面。同时,由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偏少,还因高新技术研发存在的风险,影响着宿迁企业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创新产出水平较低。
(四)产学研合作松散,缺乏战略性和持续性。
宿迁市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存在着合作主体不明确和合作形式较为松散等不足,大多停留在短期和较浅层次的技术研发合作层面,难以适应技术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监督和协调机制,增加了资源技术的溢出性,降低了合作资源的稀缺性,提高了资源贬值的可能性。
(五)学习能力不强,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基于企业全面学习的能力。宿迁可以引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但很难成为这些技术的掌控者。当技术升级后,基本上没其他方式可用,只能继续引进。在这种学习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过度依赖于外部提供,企业往往难以掌握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也就无法培养技术再次创新的能力,达不到技术转移的预期效果,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提高宿迁高新技术水平的对策
宿迁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的不足问题,必须要通过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支持,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相关资源系统整合与优势互补,才能最终形成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加大资金投入与人才支持力度,提高创新产出水平
1、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投入。首先,可以通过减税、退税、简化办事程序等方式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使其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其次,通过科研项目立项、成果奖励、应用高新技术退税的方式下拨经费给予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尤其对项目研发周期长、回收期长、投资较大、影响较大和原始创新技术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再者,通过完善风险投资和试点科技保险等机制,吸引银行信贷、风投以及个人投资,鼓励研发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2、加大对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和支持力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通过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发展空间等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下大力度培养企业自有科研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进修培养机会和职业生涯规划,进修结束合格者给予适当奖励,并提供更高一层的工作机会,鼓励其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吸引和培养人才,改变宿迁地区高新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
(二)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进地区制度创新。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基础研发能力和科研设备等优势,鼓励其参与核心技术的研发;根据企业和地区发展战略,进行高新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技术成果的商业化研究;构建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基于产学研长期合作的企业技术创新结构,发挥合作创新的协同效应,实现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推进在人事制度、企业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促进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研发方向和内部管理,以技术为基础的运行机制形成,改善资源配置机制,协商形成商业化合作体,使科技与经济直接结合。
(三)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提高企业学习能力。
事实证明,技术能力来源于内部的学习、消化、吸收和实践。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只有具有持续改进技术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引进技术才有意义。所以,应建立学习制度以保障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在明确学习主题、目的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等前提下,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团队智慧,提高企业总体学习能力、技术转化力和创造力,快速适应技术环境,获得持续发展。(四)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附加值,虽然目前带动的经济总量规模还不是很大,但其远高于其他部门。通过建立技术成果展示平台,降低技术交易成本,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应用推广,刺激市场释放潜在需求,实现技术转移,形成技术创新价值增值与共享,从而不断提高技术长期创新能力。
三、以高新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宿迁突破性发展
1.1事实标准及联盟标准等新的标准形式涌现
技术创新速度快、技术专利多是高新技术领域出现事实标准与联盟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法定标准制定组织难以在短时间内制定出不包含知识产权内容的标准,即使制定出了可能包含知识产权内容的标准,但当市场上已经存在事实标准时,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也很难取代这一事实标准。在高新技术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私有技术或产品通过竞争获得市场主导地位而成为事实标准,同时,市场上开始出现标准联盟制定的联盟标准。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仅凭单个企业的一已之力,很难左右市场,于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相互妥协,结成了企业联盟,并共同制定联盟标准。实际上,标准联盟正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共同制定规范某项活动或产品标准而组建的共同体。这种企业联盟标准由于其制定速度快,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知识产权政策灵活、标准推广高效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市场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VS联盟、闪联等作为标准联盟,以其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成为市场上制定标准的重要力量。
1.2标准出现国际化趋势
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并上升为国际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发达国家最早意识到标准的市场驱动作用,因而始终把国际标准战略作为其核心,把领导、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运作作为实施其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承担了几个主要的技术领域的ISO、IEC秘书处的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制定出体现美国要求的国际标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专家认为如果美国公司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就有可能发现国际标准的编写是为了符合它们竞争对手的产品的规范为制定的。
1.3引入到公共标准中的专利数量增长迅速
各国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专利融入标准中持谨慎的态度。一般情况下,能够进入到公共标准的专利数量不多。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多专利技术主要是支持产品自身的设计、程序、测试等,而公共标准一般则位于较高的层次上;二是公共标准表现的是标准的公共属性,而专利技术是“私有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私有权利,一旦专利进入标准,即私有的专利搭上标准的公车时,标准的公共属性就必须让步。但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由于该领域的独特的特点,新技术新发明新专利层出不穷,很多技术路径中往往涉及到专利,因此,在这一领域,引入到公共标准中的专利数量得以迅速增长。以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为例:在IEEE的几百个信息技术标准中,有25个系列标准都分别引入了全球246项专利技术。在这25个系列标准中,有关局域网的IEEE802系列标准(注:IEEE802系列标准是IEEE802LAN/MAN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局域网、城域网技术标准。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有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中引入的专利最多,占据了四分之三强,为187项之多。其余24个系列标准引入了59项技术专利。在引入了187项专利的IEEE802系列标准中,关于无线局域网的IEEE802.11引入了专利达45项,约占25%左右,而关于以太网的IEEE802.3则引入了58项技术专利,占据了三分之一。
2标准、创新与专利之关系
2.1标准与创新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实现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技术标准则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制高点。通过采取适合企业的战略,企业可以将自主的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标准,甚至是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通过技术标准占据市场,并不断发展与壮大。标准与技术创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一整套的环节,而标准化则是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的“剂”、“纽带”或“桥梁”。首先,标准是技术创新的平台,是技术成果与生产力相结合的桥梁,同时标准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如具有核心技术的技术标准对企业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其次,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标准水平。技术标准必须跟随技术创新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修订,以适应技术发展及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三,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并占领市场的“钥匙”。技术创新的成果一旦进入标准并成为标准的核心内容,技术创新的目的和成效也就通过技术标准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2创新与专利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已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创新的产物,它在一定区域内是独一无二的且被法律所认可的先进技术,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等等特点。其中,与标准密切相关的是专利权。专利权主要包括禁止权、许可权和转让权。专利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及可实施性等特点。自主创新与专利互为因果。一方面自主创新的成果最终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得到承认及保护,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可以促进自主创新的深入。在高新技术领域,一项核心专利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并形成创新的集群现象和簇射现象,并带动一批新产品的诞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2.3专利与标准
一直以来,标准都是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来使用的,设立技术标准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保障产品的通用性及互换性,并不涉及独占性。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更新速度加快,想避开现有的专利技术而去寻求一条新的技术路径往往并不现实,因此,技术标准与专利的结合就会成为必然。核心技术几乎都以专利的形式存在,而专利技术又是技术标准方案的重要内容。技术标准往往集中在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领域,且往往跨越了国界成为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专利已逐渐借助技术标准这一载体,成为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在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谁掌握了专利并成为技术标准,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都力求将自有专利通过各种途径变为标准,标准化已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截止2005年底,ISO涉及专利的标准有52个,占标准总数的0.34%;IEC涉及专利的标准共有54项,共计占标准总数的1.11%;ITU涉及专利的标准共计193项,共计占ITU—T标准总数的6.66%。从以上对标准与创新、创新与专利、专利与标准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专利与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自主创新形成专利,专利通过标准占领市场,标准带来的市场效益将促进创新更加深入,从而进入新一轮层次更高的创新、专利与标准循环。
3标准、创新与专利相结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之探讨
3.1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标准、自主创新及知
识产权战略技术创新及标准最终都将通过市场来检验自己,所以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标准化战略应是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战略使命、以企业技术成为该产业的主流标准为战略目标,通过不断自主创新赢得竞争力,通过知识产权获得利益保护,通过控制产业标准从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及竞争地位。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战略思路的引导下,中兴通讯积极参加国际、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越来越多的主动权。公司把专利战略贯穿到整个企业动作过程中,从研发到市场、从产品到项目,都与专利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专利管理体系。截止2003年12月底,中兴通讯累计完成国内专利申请已经突破1600项,近90%为高质量、高价值的发明专利。其中仅CDMA产品就拥有专利40余项,逐渐成为国内CDMA通讯市场第一大设备厂商,占有了超过了20%的市场份额及部分国外市场,跻身全球CDMA设备厂商第一阵营中。
3.2鼓励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谁拥有自主创新能力,谁的技术能首先形成专利受到保护,谁的专利能尽快借助标准这一载体尽快推向市场,谁将更具有竞争力。研发与标准相结合,将研发的新技术或专利技术上升为标准,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标准的建立可以促进研发能力的提升,同时研发力量的提升,又将反过来推进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深圳华为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专利方面走在国内企业前列。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公司2008年专利申请数达到1737件之多,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35773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电信巨头业绩纷纷下滑的情况下,华为公司2008年合同销售额高达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
3.3建立适应技术创新的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重要纽带。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一旦转化为标准并付诸实施,就能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在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时,要坚持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要把自主知识产权固化在标准中,通过保护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标准的引领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海信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标准治企”。从上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构建企业标准化体系,明确了企业标准化管理层次及管理要求,将标准化工作作为公司技术创新的基础,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或企业内控标准,根据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要求,整合各类技术文件,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
3.4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并制定各级各类标准
企业在加快研发速度的同时,要努力取得制定产业界技术标准的主动权,以确保其在产业的技术优势。对于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企业通过采用或制定国际标准,将本企业的技术及专利通过国际标准体现出来,有利于发展壮大企业的实力。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及国际标准制定是消除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国际贸易及技术交流的需要,更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果企业只满足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随者,那么市场的主动权将永远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力争将自己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本领域的国际标准,争得市场的控制权。
3.5适时将企业的创新成果融入标准
在传统意义上,标准是公共的技术,专利是独占的技术,两者互不相干,但现实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很多情况下技术标准与专利无法分离。高新技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其经济效益更多地取决于技术的创新和专利,而专利的独占性加上技术标准颁布后的开放性,将会构成先进应用技术的制高点,为企业带来效益。因此,在技术领先领域,企业应将专利技术有效地融合在标准中,利用标准的易推广、开放的特性立足并占领产业市场。以AVS第二部分即GB/T20090.2-2006《信息技术先进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标准为例,该标准涉及的专利包括了60项国内企事业单位持有的发明专利及国外企业持有的7项中国专利,共计67项专利。
3.6重视联盟的推动促进作用
关键词:结构概念应用
引言
随着结构设计辅助程序的普及,在某些工程师设计过程中产生有一种现象—重应用而轻概念、重计算而轻构造。如何正确的把握概念、合理的应用概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工程设计的成败。下面针对几个常遇的概念应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抗震设计中“强剪弱弯、强柱弱梁”不是刚柱柔梁
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大截面、多配筋,一味地加大截面和配筋,容易把框架结构最重要的抗震原则—延性破坏,变成脆性破坏,反而更不利。正确的概念是:结构在中震下允许某些构件先屈服,出现塑性铰,使结构刚度降低、塑性变形加大,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时,由于结构自震周期延长,虽然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不再增加或增幅较小,但结构变形却迅速增加。为了使抗震结构能维持承载能力而又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设计时应遵循“强剪弱弯、强柱弱梁”,保证主要耗能部位具有延性的设计原则。通过控制受压区高度、最小配筋率、梁上部和下部纵筋的比例关系以及梁端箍筋配置要求来保证梁端塑性铰区有足够的转动能力;通过各种内力调整系数,来保证“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具体涵义是调整梁端负筋、箍筋、梁底纵筋与柱纵筋、箍筋的相对比例关系,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梁端塑性铰较普遍、较早出现,柱端塑性铰较少、较晚出现。通过塑性耗能,避免在较强地震作用下的结构严重损伤和更强地震作用下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局部或整体失效。在这里,梁端负筋、箍筋、梁底纵筋与柱纵筋、箍筋的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成了决定结构在较强或更强地震作用下破坏模型的关键因素。
二、工业建筑的楼面设计的活荷载合理取值
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民用建筑的楼面活荷载及相关参数取值遵照4.1节规定,工业建筑的楼面活荷载及相关参数取值遵照4.2节规定执行。工业建筑的楼面活荷载,它的特点是没有像民用建筑的楼面活荷载那样的荷载折减系数。活荷载在传递过程中的折减,是以楼面均布活荷载在。也就是说——合理的计算步骤根据“附录C”,按照板、次梁、主梁(柱和基础)各构件来取三次相应的标准值分别计算,同时注意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与民用建筑要求的区别。
三、楼梯的荷载输入和计算模型
框架结构建筑中,当局部有电梯间、占总面积比例较小时,不宜做混凝土井筒,更不能用砌体承重,避免体系上的混淆。目前,一般整体设计时采用两种方式输入楼梯荷载。一种是楼梯间楼板厚度输入0,恒荷载折算后取7.0kN/m2左右,活荷载视具体使用功能而定;第二种是在半层平台梁下立小柱,此处按集中力输入荷载,比较真实地模拟了实际受力。第一种方式的问题是:楼梯间周边框架梁由三边受集中力变成四边受均布力(一边框架梁为半层平台处不受力);因总荷载大致相等,造成了三边框架梁上荷载偏小,计算挠度和裂缝偏小;当集中荷载对梁起控制作用时,梁的斜截面抗剪计算与均布荷载下的公式不同,箍筋配置值和范围均有区别。第二种方式应注意,平台小立柱截面一般小于300mm,强度设计值应乘以强度折减系数0.8,立柱及平台梁端部应配足够的负筋,以抵抗实际存在的弯矩。立柱下主框架梁也因为小立柱的存在,使其在沿梁长方向产生弯矩、在垂直方向产生扭矩,计算中没考虑,构造应加强配筋。
四、地下连梁(地框梁)的设置
基础埋深较大时,常设地下连梁承底层墙的自重和减小结构层高度。为了简化计算,常在结构计算模型中按多一层框架梁设计,此时较易出现短柱,有几种处理方法:①形成短柱后,严格按抗震规范计算其强度配筋等,并应同时建立两个计算模型:一个是有地框梁模型,考虑地下土体实际的约束作用,模型中的二层柱之计算长度系数应为1.25~1.0之间;二是取消地框梁层计算一次,实际建筑一层柱配筋取二者包络值,并短柱箍筋全高加密,建筑一层以上楼层梁、柱配筋取有地框梁模型实配。②地下连梁下移至基础顶面,此时是基础设计中常见的基础拉梁,作用是平衡柱底弯矩。承受墙体自重,仅为了计算出图的方便而仍按多一层的框架模型考虑。此时应改变计算模型中的二层柱计算长度系数,由1.25改为1.0左右,基础连梁考虑弯矩和轴向拉力后一般构造配筋;不必理会软件提示的底层柱抗剪不足问题。③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6条的高杯口基础做成高颈现浇基础,高颈至地下连梁顶处,高颈刚度大于柱刚度4倍以上(非线刚度)。此时宜按正常模型计算,一层柱底至高颈处,注意按地基规范复核高颈配筋。
五、轻钢人字梁混凝土排架结构的计算模型
当钢梁采用人字梁时,钢梁在竖向作用下,对柱产生水平推力,在竖向力和水平力综合作用下,人字钢架弯曲变形不可忽略,已不能有效传递水平作用力,此时排架柱的联系构件实质上是铰接弹簧。排架柱的计算模型为下端固接、上端弹性连接,较水平为刚性杆的排架模型变形较大,受力较难量化分析。笔者建议,尽量少采用这种结构体系;当采用时,柱宜短、梁跨宜小,每侧柱的内力计算及配筋可采用较保守的悬臂模型单独进行。
六、地基基础设计的作用组合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4.2节要求,一般多层建筑是不需要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当地基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且地基持力层或下卧层为软土层时:因为确定基底面积时采用了地震作用组合,可能基底面积受其控制,在沉降计算中又不含地震作用组合,此时应复核准永久组合下的基础的沉降差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避免在常态下基础沉降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