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桃花的浪漫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溪源庵”,顾名思义,在那郁郁葱葱的山林间自然少不了溪水的点缀,而在那柔如丝绸、亮如银缎的溪水上游,是那气势磅礴的壮丽瀑布的归宿。
我沐浴着清风上路,刚跨进郁郁葱葱的山林,扑面而来的就是那清新的泥土气息。在苍劲挺拔的大树的遮挡下,阳光如丝般穿透树叶,交织在一起,如颗颗散落的钻石,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跳跃,那“哗哗”的溪流声如华丽的乐章,阳光为它点缀上鲜亮的色彩,一波推着一波,如推推搡搡的孩子,调皮地打闹着。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被飘带一般的溪水牵引着向瀑布进军。
时间也象山间的溪水一样,飞快地流逝,不知走了多久,那抛珠溅玉之声终于隐隐可闻。近了,近了!我不由得加快脚步。水雾缭绕着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宛如白鹭群飞,倾泻而下的瀑布竟如脱缰的野马,又如你追我赶的巨龙。那通体发亮的白龙咆哮着,嘶咬着,冲天而下,“凝是银河落九天”。那气势雄伟的诗句不正如面前的景色一般?水浪翻流,又如绢绸万幅,抖悬长空,更似万斛明珠,抛洒九天,水珠迸溅,如薄纱笼罩四周,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五光十色的光芒,在空中架起一座虹桥,七彩的光芒与水雾交相辉映,震耳欲聋的流水声冲刷着人们的心灵,瀑布撒下无数碎钻、玉珠,流入人们的心田,滋润着竞相观看的人们。
坐在瀑布旁,凝视着眼前这壮观的景象,我在感叹大自然这鬼斧神工的杰作之余,也被瀑布那勇往直前、一泻千里的气势所感染。它那磅礴的气势,不仅折服了我,也折服了许许多多来溪源庵领略自然风光的人们。
溪源庵以其独特的神奇吸引着许许多多慕名而来的人,溪源庵瀑布更以其宏伟壮观的景象感化着每一个来这里观看的人们。在改革开放、迈向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不怕千难险阻、一往无前、勇于创新的精神吗?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请来了三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名播三湘的画家,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各自为桃花源献上一份厚礼。
走进桃花源后,诗人最为兴奋。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诗歌。
在桃花源里,画家一直就没有停下来。他有时将画夹摆到山峰上,俯视谷中的绚丽景观,片刻之间,一幅浓淡适宜的山水画便出现在他笔下;有时将画夹架到桃树下,用艳丽的色彩描绘着桃花的种种风采,不待多时,一幅色彩艳丽的桃花图便出现在游客面前。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画面。
热爱事业的设计师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几乎踏遍了桃花源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个精美的设计方案也开始在他胸中萌生。他心里只有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最美的设计,让这“世外仙境”跟上时展的步伐,早日走向世界。
就在人们期盼着三幅代表性作品面世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让所有桃源人惊讶的事情——三位尊贵的客人竟然不辞而别了。有人说,肯定是接待规格不够高;也有人说,也许是他们对桃花源根本就没有感情。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个厚厚的包裹。迫不及待地一打开,一叠厚厚的画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不知为何画面上都用红笔重重地画了一杠。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封长长的信露了出来。这是三位客人留下的话:
画家说:“我曾尝试用几株桃花束描绘桃花源之美,却发现难以展示桃源人的热情;我曾尝试用整片桃花来展示桃林的热闹,又发现无法融入桃花源的清幽。”
作家说:“登高临远,临流赋诗,本是一件幸事,无奈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名家均有诗作在前,不敢动笔了。”
设计师说:“走进桃花源后才明白,天然就是最美的设计。”
读完三位客人的信,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桃花源的美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
20年后的家乡是什么容貌?我展望着,遐想着;我勾画着,企盼着。
20年后的家乡是花的海洋。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千娇百媚的景象:春天,花姿俊美上午桃花开了,那一阵阵芬芳的香气惹得蜜蜂“嗡嗡嗡”地来采蜜;夏天,淡雅清新的荷花开了,那一阵阵清香的气味泌身心脾,使人忘了夏天的炎热;秋天,端庄典雅的兰花开了,那一阵阵芳香的气味“乘”着风儿,来到人们的房间,给人以一种安谧想和的气息;冬天,也不缺乏话的颜色,不畏寒霜的梅花开了,那一阵阵风雪也压不住它那傲骨的气质。风越猛,雪越大,它就开得愈美丽,愈娇艳。在这样的花的海洋里行走,还会让你分不清春夏秋冬呢!
20年后的家乡是树的天堂。在这五百里的范围内都成了绿色的海洋。窗前,树为你遮阳,形成了绿色的窗帘;屋的周围树为你净化空气,让你不必再为出门见黄尘满天飞的现象而烦恼。
有了花的海洋和树的天堂,自然也有鸟的世界。这里安谧祥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水鸟和各种候鸟前来安居乐业。一年四季,都能听见鸟儿们宛转的歌声,都能看到鸟儿们精彩的“时装”表演。你可以欣赏到天鹅高雅的芭蕾舞,或许还能目睹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奇观。
我生在鄱阳湖畔的小山村,临水而居。早春江南,大地从萧瑟静默的冬天苏醒,莺飞草长,桃红柳绿。童年的我,最喜欢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忙碌,种了不少树和竹子。某日,我在山上发现了一棵不到半米高的桃树苗,如获至宝般将其挖回种在家旁,并找来稻草和草木灰夯实桃树周围的土基,在桃树的周边种上向日葵和洋生姜与它相伴。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它,可是数月过去,向日葵和洋生姜繁茂葱茏,桃树却好像枯萎凋零。失望之余把它连根拔起,扔在屋后的坡坎上。南国的雨季漫长如丝,某天我走在泥泞的屋后,发现躺在那里的树竟然长出数片新绿,窃喜之余将它又种回。两年后,在我精心照顾下这棵树已经比我高出了许多,此时,我父母移植了一棵几乎同样大小的桃树种在旁边,后来爷爷也在不远处种了一棵桃树,春暖花开之际,屋旁一片芳菲,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花香,大地散发着绿草与泥土的芬芳。某个周末,我在两树之间绑上三条粗绳,中间反放着一块妈妈的洗衣板,弟弟们轮流坐着玩了一会儿就去午睡了,而我就躺在上面睡着了。春风三月和细雨,梦里花落知多少,醒来满身桃红,落花一地……
少时的我,与两个弟弟同母亲在村里相依为命,母亲勤劳达观、善良的心境浸染着我们。鄱阳湖畔宽阔的湖面似乎给予了我们更宽广的视野,夏季汛期湖边汹涌中垂钓的激情,冬季干涸河床的浅滩中收获的乐趣,成为我童年最快乐的记忆之一。当我9岁时,踏着曾祖父的足迹,全家移居景德镇,开始融入城市生活的奋斗之路。父亲是一个勤恳的手艺人,在复原景德镇古窑的蟠龙岗工地上,为重现景德镇千年前的辉煌,父亲和他的工友们潜心钻研,夜以继日地工作,复建出的一排排手工作坊和数座承载景德镇厚重历史的“镇窑”重现着昔日瓷业的胜景。在父亲手把手地指导下我稚嫩的双手也拿起刮刀刮起了树皮,为了表现自己是个男子汉,我总是特别卖力,常常是汗水浸透全身。记忆中,那时古窑瓷厂瓷器的精美实在令人兴奋和渴望。我经常跑到“镇窑”门口观看烧窑和出窑,记得那时烧窑好像用松木,那些精细的泥坯在火海里燃烧着,场景十分奇特与壮观。我心中很纳闷,很多时候,燃烧后形成的都是灰烬,而这些泥坯为什么烧成后还成为了精美的瓷器呢?那精美的青花瓷纹样和斑斓的色彩又是怎样出来的?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和年龄的问题,我的提问并没有得到瓷工叔叔与阿姨们的注意。然而,对瓷器的好奇与迷恋却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读初中时,一个偶然机会,我顶岗家里一个亲戚进入景德镇市光明瓷厂,期间安排我去学画瓷,虽然没有什么美术基础,但我十分用心,并希望能早点学会,于是夏季每天最炎热的午后都去师傅家学习勾线4个小时,这样持续了一个暑假,我学会了勾线。最后结束时,师傅对我说:“你现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混饭吃了。”这句话令我既兴奋又惶恐!正准备去瓷厂上班时,却传来了景德镇十大瓷厂破产的消息,于是我又回到了课堂。画瓷从此搁浅直至后来考上了瓷业黄埔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在学校浓郁而又新锐的瓷业氛围浸染中我阅读了很多书籍,思索着成长历程中我及家人所遭遇的苦难与喜悦,并开始了对现当代艺术的思考与学习。从此逐步摆脱了重复的窠臼,个体意志与审美独立的认知也在这一历程中形成。
大学实习期间,我在某企业设计室搞新产品研发,在焦头烂额之际竟然画了一座青砖黛瓦,烟雨朦胧的房子,院子里伸出几树桃枝,突然想起了儿时睡梦中落在身上那朵朵桃花的美景,如今这个画面构图经过多年的修改和提炼,那点点花雨候春来,朵朵紫云降人间的意境或已与之契合了许多,时光流转,依然再续梦中桃花缘。
燃烧的信仰是我的艺术人生路,在流淌万年之久的艺术长河中,始终绽放着一朵融金、木、水、火、土元素为一体的艺术之花,那便是陶瓷艺术。她独特的气质、美丽的今生与坎坷的前生吸引着无数的信徒。在路上,每一次阶段性的真实存在都记录在这些泥土之上,在1320摄氏度烈焰淬炼,浮华灰飞烟灭,汗水与希望凝聚成变幻莫测的釉彩与图式,去伪存真化作永恒的存在……向大地致敬,向火神致敬,泥土是我最爱的叙述载体,在烈火的拥抱下,我的意志与汗水化作一件件美丽的作品,亦如那落在我身上朵朵娇嫩的花瓣。
岁月匆匆,蓦然回首从艺近20载,时光宛如昨日桃花枝头凋落,童年简单淳朴的快乐却是暗香持久的记忆。历经执念造就的人生无常,大喜大悲之因果轮回,静坐卧榻,焚香烹茶,忆起那年睡梦中鸟儿欢乐的歌唱犹如耳旁回放。桃树下,雨后初晴的阳光依然洒在我酣睡的身上,那满身粉嫩的落花是那样的美丽与惬意……正如唐寅诗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酒醉酒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三月烟雨朦胧的清晨,我牵着她的手来到我的故乡,桃树枝头粉红间新绿点点,夜来雨,花满地,我拾起一朵桃花为她戴上,她一抬头,娇羞的眼神在泛起的红润间愈发动人,她说:“我想要这么一个人,能够陪我在夏日的雨后去山野间采一束山花,我回头,她的眉眼噙着笑,白衬衫在微风中鼓着凉意,用唇齿间好看的弧度,说着我爱你……”
我说:“我的女人,能够和我一起驰骋在清风拂面的郊外。黑夜里,你带着甜蜜的笑容依偎在我的怀中,我们十指相扣,紧紧相拥,车内迷人动感的音乐在黑暗的路上划过一道前行的亮光……”
在不熟悉的人看来,他给人的印象有些颓废,长发,一副睡不醒的样子。高三临近毕业的时候,他的班主任要求他必须把长发剃了才给毕业证。他很听话,却把长发一下子剃秃了,剃秃以后又觉得没法面对老师,便再过一个多月等头发长起来才去拿毕业证。
事实上,在狂放的外表下,他极为善于待人接物,他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以至于后来被朋友称为“百科全书”。
1991年夏天,他考进了上海一所著名的大学,开始展现他无比旺盛的精力和几乎无边无际的爱好。他报名参加的社团不计其数,热衷于组织诗会、排练戏剧、创作小说。不久,他就成为校园内知名度最高的诗人。
毕业后,他去了一家外企,并很快升任总经理助理。即使在今天,成为一名外企高管仍然是大多数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主流途径,然而他却视之如敝屦。
个性张扬而又特立独行的他,视野开阔,热爱生活,乐于助人。他注重生命价值的实现,实实在在地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同时能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事情。
两年之后,他辞职前往厦门,因为他喜欢在那儿的早晨可以被鸟叫声吵醒。但对于一个有着精神洁癖的人,厦门也并非久留之地。他在一年之后也离开厦门,去了北京。
那时候,北京以北大为中心,有一个聚集了诗人和艺术家的圈子,他在不知不觉中跟这个圈子里的人混熟了,一批新的朋友进入了他的生活。由于交游广阔、待人热诚,他逐渐成为朋友圈子的中心人物。他豁达、宽厚、既慷慨又玲珑、寓真挚于游戏的天性使得许多人愿意把内心世界的大片沃土无限期地交给他耕种。
在他身上,凝聚着知识者的激情、浪漫和不羁的游戏精神。他不愿在一个地方待上太久,因为他无法忍受沉闷、刻板的庸常生活。所以,他总是幻想远方、幻想别处,渴望一个人的自由,并且身体力行。
在北京过了三年快乐而又纷杂的生活后,游吟的本能让他想起了自己找一个安静地方教育孩子的夙愿。
梅里雪山,是他心中的圣地。在与物质对抗中,他选择了一种相对自由的方式来摆脱精神领域的纷扰,寻求一种更为澄明的境界。
2003年2月的一天,梅里雪山脚下,明永村。他留长发、戴眼镜、瘦削、皮肤白净、穿一套普通休闲服,被沿途看不够的美景吸引着。
他的到来让那个雪山下的村子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他开始教学生们说普通话,告诉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周末他带着学生拿着大口袋去捡垃圾,教他们打篮球。由于来明永村旅游的外国人比较多,他又自办了一所夜校,教村民说英语。
在给朋友写的信中,他写到自己身边美丽的世界:雪水化下的溪流,粉红的桃花,蓝汪汪的江水,粉红色的碗口大小的高山杜鹃,原始森林覆盖的山峰,一米多厚的积雪上黑色飞鼠的尸体……
日子很平淡,很清净,他也很乐在其中,每天教书,烤火,喝酥油茶……学校的楼旁边就是山上雪水化下的溪流,水很冷。每天,他听着流水的声音入睡。应了韦应物的句子:门对寒流雪满山。
生活也有艰苦的时候,他用粪水浇地种菜,两个星期一次的热水澡,把发臭的肉吃出火腿的味道,每天为了挣50元钱而爬10个小时的山……
清净的生活使他的诗句褪去了以前复杂的戏谑与沉痛,渐渐变得开阔澄明、清澈纯净。
在明净的梅里雪山脚下,他的心灵得到了平静,他的内心跟桃花一样明亮。看到雪山、佛经、藏民,他感到很温暖。他写道:有时候,桃花的坠落带着巨大的轰响。
也许桃花的明亮和它的黑暗早就存于一体。
一个夏日的傍晚,他带着从县城买回的粉笔,谢绝了朋友留宿的邀请,搭另一位朋友的吉普车回学校——因为他不想错过第二天早上学校的升旗仪式。可就在当晚7点多钟,吉普车突然翻下80米高的悬崖,融入了汹涌的澜沧江,车子和人被急速的江水冲得无影无踪,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澜沧江边挂满经幡,喇嘛们彻夜做法事,捞上了他的帽子和眼镜。
梅里雪山垂泪,澜沧江水呜咽。他生前所做的一切,淳朴的藏族群众都记在心里。因为他,他的一名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说自己“闻到了太阳的味道”;因为他,一位满头银发、手捻佛珠、已经85岁高龄的藏族老奶奶老泪纵横,在陡峭的澜沧江岸边悬崖道上,泣不成声。
喝过的美酒忘记了,只有青稞酒忘不了
走过的村庄忘记了,只有明永村忘不了
看过的雪山忘记了,只有梅里雪山忘不了
这是他生前为明永村的孩子改写的一首歌,歌中饱含了他对梅里雪山这片纯净土地和善良纯朴的藏家百姓的深深眷恋。
一、创设情境,品味意境
古诗词鉴赏一般都从诗词语句的情景描述入手,很多古诗词也都包含着情景描述的语句,但情景描述一般都较为生涩难懂,学生不懂具体情景描写,就难以理解诗词想要表达的真正情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类似的情形,引导学生们品味诗词蕴含的意境之美。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水调歌头 》一课时,让学生们诵读全文并举手回答:苏轼想要通过这篇词表达怎样的情感时,学生们迟迟不能做出回答。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无法根据词中的语句去体会词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月亮”是浪漫的代名词,能够让人想到中秋节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也能够代表一个人光明磊落的人格。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引导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人手里拿着酒杯,举头遥望明月,想要飞到宫阙,又恐惊天上人”的情景,再为同学们讲解了当时“苏轼外放到外地当官,但又想要为国出力”的实际背景,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出了苏轼当时“即使外放当官,但仍时时刻刻挂念朝廷、想念家人”的心境。
通过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们去想象诗人所处的场景以及当时的心境,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们很快就能体会出诗人的心情以及诗词中描写的意境之美。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代入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自主感悟,尊重个性
在创设出情景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进而使学生们产生对学习古诗词浓厚的兴趣。在这样创设情境和自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不仅能够充分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欣赏诗词描写的意境之美,而且对于提升学生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将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十五夜望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诵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诗中的情形。有的学生回答全诗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时节,但我们可以从“地白”、“冷露”、“湿桂花”等词语,看出诗人描写的时节偏冷,也用“地白”一词点明了题目中“十五夜”,十五的月亮映白了庭院中的地面;也有的学生回答说诗的后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与气候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月明”就表现出今天晚上的月光皎洁,是月圆之夜的象征,而“秋思”一词,又点明了此时的时节正是秋天无疑。综合以上的描述,我鼓励学生们进一步思考此情此景下诗人的思想感情。虽然学生们对于情景的描述不同,但都较为贴切诗人此时的心境,正是“独自一人在外,月圆之夜思念家乡”这一感情。
虽然学生们对于诗中描写的情景解释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于诗词大意的理解没有偏差,由此可见,鼓励学生们自主感悟,尊重学生们个性的体现,对于实际学习不仅提升兴趣,而且对诗词大意理解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链接生活,学用结合
想要进一步理解诗词大意、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学生们还要有相同的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去体会,与此同时,也要试着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去描述不同的心境。而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链接生活,并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边学边用、学用结合,这样才会将所学知识记牢,并能够融会贯通。
比如,我在带领学生们鉴赏苏教版初中语文《卜算子・咏梅》一课后,学生们学会了用诗词表达对梅花的敬爱,如用“俏也不争春”表现梅花不爱争抢、淡然处世的高雅姿态。接着,我带领学生们去公园观赏各种各样的花,要求学生们用学过的诗词来表达自己喜欢的花的不凡之处。有的学生喜欢的是桃花,便引用王维的诗句“桃红富含细雨,柳绿更带春烟”来表达“桃花”与“细雨”结合的那种似说还羞的妩媚姿态;也有的学生说最能表现思念之情,若是思念自己的亲人好友,那么就要应景的说上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知识只有在熟练的运用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诗词本来就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们只有结合实际生活去体会诗词的描述之美,才能熟悉诗词表达之法,也才能更进一步的了解诗词的意境之美。
——题记(文:雨袂独舞)
归来的燕子剪开了春的序幕,徐徐撩开了春的面纱。不觉中,春风已吻上了我的脸,站在二月的枝头,我又闻到了春的馨香,听到了春的心跳和春的笑声。
春天来了。春,唤醒了沉睡的泥土,给良田铺上了绿茸茸的地毯,拨响了小溪美妙的音符,牵引出柳丝婀娜的舞姿。春只微微一笑就把冬的苍凉一扫而去,让北风放肆的呼啸声就此沉溺在云水深处。
春风,像一个多情的女子,莲步轻摇,唱着唐诗的浅韵,舞着宋词的婉约,吹开慵懒的胸怀,安抚浮躁的心情。哪里有春风,哪里就有草长莺飞,哪里就有飘逸的山水画,哪里就有浪漫的诗情飞扬……
春风所及处,不再有落叶的哀唱,不再有枝头的荒芜,你看!春风吹过的地方,总有绿意在萌生,只有暗香在浮动。
当春来临,蛰伏了一个冬的我,嘴角微笑的弧度轻轻上扬,心,也不由地跟随春光的节奏轻盈起舞,舞成一首美妙的梵音。
轻轻折一枝柳,在空中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让心花绽放到极致的绚烂,任心底溢出的诗行随流云远走,就这样温情地守望着,静静地等待着幸福的路过……
每每想起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我就忍不住要挽一袖清风,抒一卷明媚,寄语春天,我想要春知道,无论梦里还是梦外,我,一直都渴望着春的到来!
谁不愿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谁不愿看到桃花朵朵开的烂漫?我相信,在春天这个灵动多梦的季节里,一定处处都有但愿常梦不复醒的眷恋。
春如诗,春如画,春如歌,谁,舍得让春远走?
一抹春光可以带来明媚,一帘春雨可以润物无声,一缕春风可让枯枝重绿,春天,是如此可爱,又如此美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诗句曾令多少人浮想联翩?春雨的那份缠绵和细腻引天下文人墨客展袂挥毫,浪漫的诗行从醉意处溢出,一幅幅空灵秀逸的图画,一片片朦胧烟雨的芳菲,在激情飞扬处嫣然跃动。
春天,有缠绵悱恻的幽韵,有解读不透的风情,谁能牵住春的手,谁就能拥有春的深情。
我要放下手中的一切,好好拥抱春天!因为春的韶华总是那么短暂,稍纵即逝。我好想永远牵着春的衣襟,留一串串轻轻的脚印在身后,哼一首婉转悠扬的歌,把美丽的风景一一看遍。
不去想春雨敲窗,是在敲打沉睡的灵魂,还是在叫唤寂寞的念想,如今,我只想置身于春情的芳菲中,弹一曲锦瑟清音,诉一段倾城之恋。
我不愿辜负明媚的春光,我要做一个爱春、惜春、怜春的春的使者,把剪不断的情怅,把理还乱的梦愁,全部抛却,把欢笑洒向天空,让希望直达苍穹。我要在春天集百花的颜色,调出最美的色彩,用心勾勒描绘诗意的生命蓝图,从此,拈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