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民增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执行;农民增收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到2006年,中国农村的人口比重仍高达59%,即使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算作城市人口,中国实际农村人口仍高达47.5%。(陈钊,2008)农村人口的收入得不到提高,中国就不可能真正达到小康社会。农民增收相关政策的执行,属于一般性的政策执行,但也有其特殊性。目前,关于农民增收与公共政策执行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还非常少。因此,对于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不但可以丰富政策执行的理论,也可以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
一、农民增收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是指政府为增加农民的收入、保障社会稳定而制定的各类法律、法规、条例和具体措施。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作用,减轻农民负担、拓宽收入来源、保障农民利益。增收相关政策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加强政府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第二类:拓宽收入来源、保障农民利益的政策;第三类: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政策执行涉及众多的因素和参量且内容极为复杂的活动过程,影响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执行的因素有:
(一)政策自身的科学性
有效地执行增收政策,首先政策本身应是科学、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广泛适用于广大农民。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自然资源也不尽相同,因此,农民增收政策及执行计划,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吸收农民代表参与进来,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和途径,可以将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反映到政策制定中心来。再通过专家将这些意见进行分类和汇总,最后体现在增收政策中。
(二)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农民增收政策的执行关键在于农民的积极配合。农民参与决策、参与政策执行的程度,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可,都会影响政策的有效落实。因此,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是增收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突破口。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有限,有些地处边远山区,对于政策的接受和理解程度都有限,因此需要整个社会舆论的广泛宣传,地方政府可以将政策宣传形式多样化,转变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营造一个积极配合农民增收政策的环境。
(三)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能力及素质
各级政府在执行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非常了解中央政策的精神和内容,另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的农业、农村实际情况与政策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执行计划,最后还要将这些政策分解,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力求落实到农村基层当中去。因此,各级国家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与执政能力对于政策能否落实到位,最终政策目标的实现非常关键。农村基层干部政策的领悟能力,工作中的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能否公正地行使行政权力,会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四)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和资源保障
政策的执行环境包括与政策执行有关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因此,有利的环境保障应包括:完善的法制环境(执行的法制保障);完善的政治环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保障);精简、效能的行政组织机构(政策执行效率的保障);政策的执行,离不开各种资源的保障。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无形的信息资源、领导权威等,有了这些宝贵的资源,才能做到政令畅通、信息传递准确;各种财政投入、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做到及时、有效地投入。
二、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2008年对黑龙江省望奎县、巴彦县各抽取一个乡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的数据,我们发现在农民增收相关政策的执行上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政策的宣传解释力度还存在一定差距
以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80%的分组为例,农民认为,政府经常进行公共政策宣传、解释的占8.9%,定期、不经常的32.2%、没有和不知道的占58.9%,大部分农户都认为,政府没有对相关的政策进行宣传、解释,认为宣传解释比较好的最高比例只有13.3%。这说明针对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宣传解释国家的惠农政策,还有近1/3的农户不够清楚,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一部分农民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增收的积极性,也就是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2.政策执行的针对性有所欠缺
在调查中80%以上的农户都认识到了科技种田的重要性,但是,认为政府很少或从来没有进行过科技种田培训、指导的占到了70%~80%。可见,在农民的切实需要上,政府行政的针对性上还存在较大不足。这中间或许是缺乏农业技术人员,或许是缺少资金,即便如此,这些问题也是政府应该解决的难题。
3.政策执行缺少创新力
比如,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乡镇领导普遍存在等、靠思想,等待上级组织技术下乡、等待派来技术人员。其实各地都有自己的种田能手,当地乡镇政府组织农民向身边的种田能手学习,是见效最快、效果最好的办法。再如,对于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乡镇政府基本上是束手无策、消极等待,而不是大力扶持和鼓励农民自己组织中介机构,更没有大胆地去调查市场,没有利用网络信息渠道了解产品社会需求方向,出面组织农民成立相应的中介组织。如此下去,农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将永远处于被动局面。
4.增收政策的延续性欠缺
政策的制定一个原则就是延续性。政策必须能够保证在目标实现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和一定层级上的延续性。目前的一些增收政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延续性欠缺现象:一是不存在延续性。有的政策今年有,明年没有了;有的政策县级有,乡村级就没有了。二是即使能够延续,但却出现扭曲和走样。有的政策今年是这样的投入,明年就不同程度的减少。
5.农民自主意识差
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在党的惠农政策面前,都是被动的受益者,政府并没有注意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鼓励农民民主参政,发表农民自己的看法,更没有鼓励农民自主创新、自主创业。农民作为政策的直接收益主体,他们的配合与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政策的有效执行。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尤其政策的作用对象。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范围、接受程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到政策的有效执行。因为政策受体的价值取向、素质、接受程度的不同,就会出现不配合、不遵从、不理解的现象。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方式
目前,我国的政策仍主要由国家上层规划和制定,然后各地区将其具体化为地方的目标与指示。由于制定的政策都是宏观,需要到各地方分解为具体的政策计划与执行方案,所以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是否能够完全地接受并有效执行政策,政策执行的主体是否愿意接受中央的政策就存在不可控性了。在这种体制中,农民的愿望只能通过各级地方政府层层向上传送。农民作为政策执行的客体,是增收政策的受益对象,却并不能参与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政策制定中来,因此,政策执行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政策执行机制之间的冲突和不和谐
(1)从政策制定的环节看,政策本身质量上存在着不足。尽管各项政策的出台都经过了大量的论证和考察,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农民素质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政策制定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第一,政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一定时期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急于出台政策,要么简单照搬其他省份的政策,要么草草论证,没有充分考虑政策的可行性和执行上的问题,往往出现政策出台了,却执行不了的状况。第二,政策本身缺少责任机制,政策仅仅设计了预期达到的目标,而没有在政策目标实现过程中各环节的责任进行约定,这就出现了各类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效果不佳。第三,政策不具体,由于政策在内容上意义不清,目的含糊,具体的细节不详细,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执行方法和结果,为政策有效执行和目标的最终实现带来种种困难。
(2)从政策执行环节看,增收政策执行环境不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由于自身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参差不齐,对于增收政策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领悟,在执行中难免产生偏差。有些基层领导为了政绩,不顾各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引进上马一些并不符合当地实际的企业,也为政策执行带来各种困难。另外,政策执行组织,即各级政府部门间,由于自身的决策体制、组织制度、主体的权力与威信、机构的层级与幅度、组织间的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不足或欠缺,使得政策执行出现困难与失误。
(3)从政策执行评估环节看,增收政策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是政策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项政策都应该履行每一个步奏。而且政策执行的效果好坏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很好的总结出来。当前,政策评价体系的不够完善为政策的有效执行设置了一定的障碍。诸如一个地区投入资金进行扶贫牛的补贴,政策出台了,也执行了,但究竟该项政策最终的效果怎样,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对于扶贫牛的质量怎么样?是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这些问题进行反馈、评估。
三、提高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对策
(一)严把政策制定关
在农民增收政策制定出台阶段,主要应围绕政策的科学性、合法性、目标明确性、协调性和系统性、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时效性等几个方面下工夫,严格把好政策制定的关口。政策在论证和内容的规范上必须时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内容;必须保证对于农民增收切实可行,无论是经济的可行性,还是技术的可行性,都应该科学合理,而不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政策必须保证在农民增收的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能顾此失彼,应处理好年度之间、组织之间、农民和农民之间,农业内部结构之间等方面的相互协调与系统配合。
(二)加强对政策执行的有效监督
第一,建立良好的政策监督机制。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监督机制,监督渠道要畅通、高效,发现实施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和办法,控制政策执行的进程和效果,同时要提高政策监督的反馈功能。第二,制定科学的监控标准。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对照制定的相关标准,纠正违反政策执行目标的偏差。第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执行的失败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要追究责任人的具体责任,真正提高政策的责任和效率意识。第四,建立合理的评估机构,加强官方和民间评估主体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真正地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第五,完善评估制度。在评估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备的标准、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信息交流制度等,使评估工作减少盲目性,走上科学化和合理化的道路。
(三)加强增收政策的延续性和政策间的协调性
我国应通过农民增收的直接政策,即农业补贴政策和粮食生产政策,直接减轻农民负担,利用这一政策执行的积极成果,发展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技,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农民增收直接政策的落实还可以有效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作的开发、农村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通过这一系列农民增收政策的相互配合,沟通各个政策执行机构的政策执行情况,来实现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最终目标。
(四)提高农民民主参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农民对党的惠农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应该让农民代表参与到增收执行计划当中,使他们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要求,这有利于政策执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将参与化为增收政策执行的内在动力,克服政策执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可能出现的独断专行和。另外,因为农民代表来源于农民,由他们到农村去宣传增收政策,更容易使广大农民信服和接受,从而提高执行政策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几年来,当阳市把切入点放在解决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上,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上,紧密结合实际,边思考边探索,农民收入连续几年大幅提高。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51元,名列湖北省前列。
破解农产品外运、农田灌溉两大难题,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2004年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出台了“通村公路硬化以奖代补的实施办法”,即每硬化一公里通村公路,除上级政府给予的补贴如数到位外,市政府另外奖励2万元,各镇(处)奖励1万元,对连接镇(处)的主干道和单村新修通村公路超过5公里的,市财政每公里另外增补1到2万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设通村公路600多公里,市、镇(处)两级财政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为了抓好末级渠系的整修,我们大力实施“输水到田间工程”,出台了以奖代补的实施办法,市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水利建设,其中200万元作为末级渠系整修奖励基金。全市计划用五年时间,彻底解决全市80万农田的灌溉问题。由于政策驱动,大大调动了各镇(处)、村和农民修路、修渠的积极性。去冬今春,全市通村公路硬化里程名列宜昌市第一,末级渠系的整修也渐入。
推进乡镇(处)配套改革,探索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对乡镇机关,主要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基层民主、阳光作业等办法大量精简领导职数和干部人数,重新整合职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为“三农”服务上来。目前,乡镇机关改革已全部结束,领导班子成员减少47.4%,内设机构减少到25%,机关干部减少19.24%。对“七站八所”,除财政所外统一转为以服务中心命名的社会中介组织或经济实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坚持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改革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承担,财政保障,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合同管理办法,实行项目量化,公开招标,合同管理,群众签单,政府买单,钱随事走,按绩取酬。
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探索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农产品“多的不好、好的不多”,是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市坚持发展板块经济不动摇,立足于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全市特色专业基地达到78万亩,专业村达到83个,占全市的50%以上,种养专业户达到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0%以上。为培植农业主导产业,2004年,我市提出了突破性发展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产业的方案,制定了三大产业的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市财政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三大产业发展,采取12项政策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奖励。
发展工业经济,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几年来,全市工业经济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工业经济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全市工业经济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个以上,因工业经济的拉动而不断发展的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所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万多人,大大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步伐。从去年开始,我们全面实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每年由市财政专项列支200万元,培训农民5000人次,让每位受训的农民掌握一门就业本领。今年,全市开展示范性培训近3000人次,已有2400多人实现转岗就业。
乡镇党委,政府处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任务繁重。多作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多听取广大农民的建议,找准当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发挥当地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收。
2、注重经济发展,找准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
由于农村地域各异,条件不同,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更是各有千秋,各乡镇应找准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符合农民意愿发展的产业,只有找准自己的产业,下大力气为这些产业做好扶持工作,才能让让农民创业有方向,增收有路子,致富有奔头。
3、鼓励和培育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力,促进农民增收。
**村是全县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全村共有150余户、600口人,耕地面积1000亩。近年来,**村在崔政委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修建了学校、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残疾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硬化了大街小巷,安装了自来水,整治了村容村貌,基本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农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栽桑养蚕、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目前,全村已发展密植桑园200亩,涉及农户40余户,带动农民增收近40万元;种植中药材120亩,涉及农户60户,带动农民增收15万元;家庭式畜禽养殖10余户,还建有一个万头种兔养殖场,带动农民增收近50万元。同时,150余名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增加收入150万元以上。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成庄村也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98户、380口人,耕地面积600亩。农业主导产业仍是传统的麦豆一体,主要是自给自足,今年新种植了30亩密植桑园。群众的主要收入渠道是外出打零工,全村有120余名劳动力农闲时外出打工,增加收入1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
二、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和意见:
在这次调研中,广大干部群众反映了许多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缺少”:
一是缺少发展资金。比如**村,崔政委满腔热血,一心想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但由于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向各级申请资金为群众办实事。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引导村民种桑养蚕,发展了200亩桑苗,今年桑苗已经长大,开始大养。可蚕农至少要修建20栋养蚕大棚,才能满足养蚕需要。这就需要投入50多万元建设资金(建一个大棚约需2.5万元)。群众手里没有钱,村里也补助不上。再加上近年来蚕茧卖不上好价钱,多数蚕农不敢借钱投资。这也成为当前**村蚕农面临的最大困难。成庄村也是因为没钱,仅靠扶贫单位帮扶,修通了出村路,接通了自来水,修建了办公楼,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没有开展,村容村貌还是原状。更谈不上扶持群众发展什么产业。可以说,贫困山区因为缺少建设资金,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是举步维艰。
二是缺少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比如,**村尽管发展了200亩桑园,农业部门也对蚕农进行过专门培训,可农民由于自身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在种桑养蚕过程中,不会科学管理,发生病害也不能及时处置,致使病害扩散蔓延,产出的蚕茧质量不高,卖不上好价钱。今年蚕茧病害就比较严重,1斤蚕茧才卖到7元钱,比去年低了一半。再比如,成庄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大都是在建筑工地贴小工、餐饮服务端盘子。干的都是苦力活,既辛劳,工资又低。同时,农民得到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技术缺乏不敢调,信息不灵不会调,观念陈旧不想调。
三是缺少服务保障。调研中,广大群众对县委、县政府扶持发展蚕桑业很是赞成,也愿意发展,但也反映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县里既没有蚕种基地,也没有桑苗培育基地,更没有茧站。这就为广大蚕农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从桑苗、蚕种的购进到蚕茧的销售,大都是蚕农自己跑来跑去。购买蚕种到阳城,引进桑苗到外地,品种上又得不到保障。更主要的是卖茧难,销售蚕茧需要拉到阳城、高平,去了人家说多钱就多钱,说你质量不好就不收,这么远跑去卖,不卖吧带路费赔的更多,卖吧卖不上好价钱,经常被压价收购。据群众反映,至少比阳城、高平的蚕茧价格低1到2元钱,极大地挫伤了老百姓的积极性。
四是缺少政策扶持。反映最多的就是畜牧业扶持政策,扶大不扶小,对山区农民来说门槛太高。建设规模养殖场群众望尘莫及,但还想发展小规模畜禽养殖,一来资金投入不是太多,二来市场风险也不是很大,三来收入也颇多。在调研中,有的农户养10头猪,年收入就达1万元以上;喂几头牛,年收入也可以达到1万元;养100只羊,年收入就可以达到3、4万元。还有冬季取暖问题,成庄村许多村民反映,一到冬天,取暖就是问题,用煤得不到保障,年轻人还好说,但老年人就受不了,不好过冬。
调研中,群众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也提了一些意见,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希望政府在制定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政策措施时,多向山区农村和群众倾斜。比如,考虑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降低畜牧养殖门槛,让山区群众小规模养殖也能得到资金扶持。再比如冬季供煤方面,是否可以提高补助标准,扩大供应范围,并确保供应到位。还有在帮扶方面,是否可以进一步改进帮扶办法,在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上多想办法,变输血为造血。
二是希望政府在农业产业化服务方面为群众提供保障。政府在扶持特色种养业时,要在产前、产中、产后多从农民实际生产需要考虑,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保障。比如蚕桑业,建议政府建个茧站,切实解决蚕农卖茧难问题;政府在培训农民时,不要仅局限于课堂培训,要把培训和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结合起来,只有言传身教,群众才能切实掌握好、实践好新技术,产出的蚕茧质量才有保障。
三、几点思考
通过在这两个村调研,结合自己平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认为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带头人的问题。这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性问题。如果我们的贫困山村都有像崔政委一样的带头人,一切问题就都好解决。在成庄村调研,问及村干部,对成庄村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有什么打算时,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说的最多的就是没有资金什么也办不成。这些村干部都是老党员,工资待遇很低,但工作都挺认真,又能吃苦,也想为群众办点实事。但受文化素质限制,在带领全村群众发家致富上眼光不远,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这样的村干部在我们泽州为数不少。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县委、县政府是否可以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农村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从一些致富能手里选出一批农村带头人,或者从县直单位、乡镇政府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后备干部到贫困村庄挂职,帮助和指导山区村庄建设新农村。可以先行试点。对选派干部,在车辆配备、工资待遇、政治待遇上从优考虑,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只要带头人问题解决了,山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就会加快,农民收入也会快速增长。
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效益差,农业经营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规模狭小、经营分散,要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捕捉市场信息成本很高,谈判能力很低,基本上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在一些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不仅要冒自然风险,而且还要冒市场风险。董周乡的黄背木耳20*年初商户上门收购每公斤20元,而在20*年初每公斤14元也无人问津,种植户收入大副减少。
二、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价格同时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侵蚀农民收入,农民种地成本相对增加。一是近年来,农资价格在不断提高,特别是种子、化肥、农药攀高不下,大大加重了农业生产成本,严重侵蚀了农民种地收益。据调查,目前鲁山市场复合肥进价已达3000元/吨,较上年同期的1980元/吨上涨51%,价格创历史新高,虽然供应量充足,但销售量剧减;碳铵平均出厂价格为530元/吨,比去年同期价格440元/吨上涨了90元/吨,同比上涨20.45%。农药等零售价格上涨约10%。二是由于农村生活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大大增加了农民生活必需品开支,影响了农民对生产的投入。20*年,我县物价上涨了5.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明显,仅此一项就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4.8个百分点,占今年物价涨幅的份额接近七成。同时农村雇工明显涨价,有原来的15-20元,上涨到25-30元,一直到现在的35-50元,加大了农业成本。
三、收入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增收。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户仍然以种植业为主,而且种植结构单一,最近几年农民人均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收入构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种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即:从事或经营民营企业获得的收入、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动报酬,以及家庭经营的第三产业得到的收入。近年来,农民从二三产业获得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3.4%上升到20*年的17.6%,增加了14个百分点。
四、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了农民增收
农民科技文化、思想素质、劳动意识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农业生产缺乏信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同时,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的思想较为严重,缺乏探索致富途径、寻找致富项目的欲望,认为增加收入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种地只要把庄稼种到地里就行了,这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
不少农民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小农意识比较强,小而全的经营方式没有突破,大多数农民不愿或不敢尝试先进科学技术,生产经营方式仍采取粗放式。这主要表现在:1.生产上先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其次才是增加收入。2.由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人均耕地比较少,地块不集中,生产规模小,不专业,资源利用率低;3.大部分农民生产经营手段比较落后,粗放式管理,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对病虫害、动物疫情的有效防控差,缺少相应的技术手段。这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大大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