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艺美术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arts and crafts, role of arts and crafts in the artistic creation, modern art education, systematically shows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at last, points out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to think.
关键词:工艺美术;发展;美术教育;价值;意义
Key words: arts and crafts;development;art education;value;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98-02
0引言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创造出了无数举世闻名的工艺美术作品,这对于我们后人而言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每一件优秀的古典工艺品都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为它的美丽纹饰,优雅造型和精巧技术所折服,可以说中国工艺美术史是一部智慧史。它的起源与人类起源是同步的,自人类开始有意识之后便去改造自然,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创造活动,所有这些生活包括器物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不断提高设计的艺术水平。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审美因素因而也是多方面的,功能之美、造型之美、装饰之美、材料之美、工艺之美和鉴赏之美都罗列其中。我们一直把工艺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着。但是,随着经济和生产进步的不断冲击,人民的思想意思也在不断的开放,工艺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生了变化,工艺美术的教育事业萎靡不振,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也日趋衰退,这一现象很长时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很多地区工艺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前景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增强,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工艺美术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保护与传承工艺美术又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各种保护措施与制度都被重视起来。
1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对于工艺美术而言,我们按照工艺来划分大致为三种工艺:传统工艺、现代工艺和民间工艺,对于每种工艺都依据其自身发展变化和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分为几个发展阶段,一般而言可以罗列如下:30年代之前;30年代后期至60年代;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3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内,伴随着大量廉价工艺品和外国机制商品的涌入,以皇家宫廷工艺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美术工艺在这一时期的商品竞争中由于没有自身的特色处于明显的劣势。随着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传统的宫廷工场由惨淡萧条最后彻底解体,倍受禁锢的良工巧匠开始自己在民间组织起工厂、作坊或商会,将属于宫廷皇家的技艺在社会中才传播开来,传统工艺由封闭的深宅大院走向民众。作为自然经济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在很多方面都集中体现着劳动大众的需要。它是伴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而产生的。民间工艺美术在最初就应该走平民化、商品化的路线,这一特点在某些地区表现的也是十分明显,特别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周围地区,有很多的民间工艺美术都已经失去质朴、粗放的乡土品质,日趋精巧工细、严谨雅致。
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重视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同时,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事业也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1956年原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等单位成立了新型的集研究、教学、设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全国各地都在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很多的美术院校陆续设立工艺美术学科或专业,并出现一批中等工艺美术学校和多种形式的职工业余教育。新型学院式教育的建设发展,改变了旧社会以师徒方式相传的单一陈旧的教育形式,极大地扩大和提高了工艺美术创作队伍的规模和素质。与此同时,中国工艺美术研究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这样的机构成为工艺美术组织系统中人才最为集中、技艺力量最为雄厚的研究兼生产部门。同时我国很有影响的基本美术类杂志如《工艺美术通讯》和《装饰》杂志的创刊,为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阵地。很多的美术名家如王朝闻、陈之佛、庞熏琴、雷圭元、沈从文、沈福文、张光宇、罗叔子等人曾先后发表了一些关于工艺美术的历史演变、社会作用、本质规律和分类特征等方面问题的论文和著作,对推进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我国,工艺美术行业随着文化领域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倾斜,曾经显现了重组的趋势。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待,原来的灵活多样形式和市场流通领域也不如先前,起初接近大工业模式的生产方式进行重新组合与整顿,将工艺美术品原有手工业的特点予以极大地调动,进行新型生产模式的探索。但是后期出现的现代工艺美术事业却随着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在更加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中逐步壮大起来。与时代相适应的各类艺术设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会公众媒体面前,并且广泛运用于大范围的经济领域。工艺美术也因此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工艺美术事业的研究在多种学科交叉、并列的形式下,得到跨学科的发展。
2传统工艺美术对于美术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不单单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遗产,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艺术的发展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现阶段,从国家到地方对这种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是因为它也是我们向世人炫耀的一个资本。肯定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或者觉得有些狭隘,其实传统工艺美术服务于当前美术发展道路的重要作用在于其对设计方面的深远影响,为了让我们的文化为更多人所知,为更多人欣赏。
传统工艺美术是历史慢慢沉淀的产物,不是朝夕所成就的东西,在整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也必须立足于当代进行发展,创新,甚至改进。传统工艺美术对于设计方面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为一种适应性,是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认同。对于现阶段美术发展的创新和改进,在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同时,保持着传统中那种优秀的以精神内核为主的东西不变。
传统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核是积淀着的民族精神品质和文化要素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无形的精神通过有形的造物表现出来,有形的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无形的精神和品质。不依赖于大机器生产,保持这种独特的、内核的、规定性东西的基础不变,永不声息的前进。
3我国美术的教育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美术教育很多还沿用着“艺”和“技”两条脉络的教育模式,对应着美术教育效能的两个侧重面,虽然随着美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这些问题也恰恰是我们教育上的薄弱之处,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3.1 中小学中的美术教育对于中小学而言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打好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们美术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但当前随着应试教育的比重加大,美术教育在这一段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全社会必须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美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自己的艺术发展空间,真正的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况且美术教育的实施也会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愉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最终让全体学生都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
3.2 我国农村的美术教育在我国,由于经济、观念等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存在着长期落后的现状。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教学手法陈旧,这些现象一直存在,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薄弱环节重点抓,结合各自的教学特点,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道路。
3.3 高等美术教育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先生对于“什么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给了明确的回答,他从哲学角度出发,认为美的根本特性是普遍性和超脱。可以说美术教育就是审美文化教育,其包涵审美形态教育,美感教育和情操教育三方面的内容。
在大力发展经济,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高要求的今天来说,以纯美术为主的高等专业教育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的需求了。时代需要高水平的美术家,也呼唤着更多实用美术人才的出现。发展设计教育,不仅是经济建设,而且还与当代艺术潮流和文化发展的态势相吻合。艺术创作活动已不局限在画架上,现实生活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创造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广阔领域。现代美术教育可以说就是设计思想和人文精神教育,调整、完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这些在我国的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中势在必行。
4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将工艺美术资源好好的加以利用,发扬继承。这不仅仅对现代社会中的艺术设计发展有深远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一种复兴。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作方面十分精巧,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在世界工艺美术文化发展中独树一帜。古代的工艺美术不仅以其丰富多彩及高超的技艺显示出了巨大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型经济,也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我国的古代传统图案遍布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之中,其特殊的文化特色、风格特点及形成因素对于继承和创新工艺美术文化,发展我国的现代社会的美术艺术设计,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化的审美情趣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其价值不可估量。
5结束语
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在以前往往关注的是经验方面的问题,忽视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研究。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很多仍然流行于学院精英和具有个体特征的美术家的研究,并且一直将视觉表现的高端予以推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对工艺美术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对于无法享受精英美术家创作的美术品的普通民众来说,商业性的印刷品和复制品往往才是平易近人的美术品。这些被看做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才会给世人更全新的视觉经验,也组成了全新的大众美术艺术。恰恰是那些大众化的作品,那些依靠复制或印刷的手段得以普及,并且受到社会大众广泛欢迎的通俗艺术,在美术发展史上表现出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国内的工艺美术教育事业,抓好教育这块坚实的阵地为广大的美术爱好者做好艺术的传播与发扬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王丽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体制集谈录.清华大学术学院.北京:2002.
[3]许可为,韩勇.中国工艺美术设计.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4]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及推广对策研究[Z].北京:教科规办,1997.
1传统工艺美术
1.1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概述
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美,把美融入到我们生活中,而传统工艺美术品用于室内装饰就是为了美化人们的生活。传统的工艺品一直都可以用来装饰室内,同时还有一些绘画和雕塑等也可以在室内装饰中得到运用,传统工艺美术的材料、工艺在保留自然特征的前提下会生产出多种形式繁多、种类丰富的产品用于室内装饰。在中国,大部分的传统工艺美术会在现代建筑上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彰显文明古国的魅力。以传统工艺美术为设计理念的室内装饰已经在我国的室内装饰行业中形成。在现代室内装饰装修中,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设计者们常常要营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积淀了中华五千年的精华,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价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独有的理念,这是任何先进的西方设计都不能比拟的。可见,将传统工艺美术应用到现代装饰中,一方面具有较强的装饰价值,另外一方面也是对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
1.2现代室内装饰中运用的传统工艺美术
传统工艺美术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中不是把传统装饰进行堆砌,进而成为古代装饰的简单克隆品,而是要在不打破室内整体性又要突出现代感的前提下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传统工艺美术元素应与室内整体设计风格相适应,与格局、家具、陈设、植物、灯光相结合。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总是会使用丰富多样的现代化产品,在保留室内使用功能和环境主题的前提下,降低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限制因素。为了使传统工艺美术的美学意义在现代装饰中得到充分发挥和使用,首先要了解传统工艺美学的核心价值。文化、材质以及工艺概念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传统工艺美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应以贯彻这三个要求为前提,使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真正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设计者们应该开创出彰显传统中国化的室内设计,探索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方法,例如,可以在一件作品中将传统工艺美术的材质元素、主体元素和地方文化元素等几个方面相结合。生活中也有很多传统工艺美术运用到现代室内的实例。例如,南京滨湖金陵饭店总统套房的装饰,除了在室内装饰样式上别具一格,它的建筑样式也有独特的意味———是宋明江南殷实人家的庄园。在陈设上面也匠心独运,除了使用主题为安碑林博物馆的昭陵六骏浮雕石刻图案的屏风,还采用了明清时景德镇官窑的十件不同造型的青花瓷器为母题。宋明时期的庄园风格和两件独树一帜的摆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得益彰的作用,尽显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的豪华、气派和档次,更加渲染其身后的人文特色。可见,该总统套房深受高级商会使用的喜爱,现代装饰中应用到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点与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2现代工艺美术
2.1现代工艺美术在室内装饰中的概述
现代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和源源不断产生的新信息,是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巨大能源动力,时代的发展总是与人们的需求息息相关,现代工艺美术因此应运而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运用,要与现代室内环境相结合,且应当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是不同的室内结构差异,会导致现代工艺美术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也存在区别。第二是根据个人来考虑,不同个体在性格、学历、审美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同时,兴趣爱好也变成了现代室内装饰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第三是根据经济情况来决定的,消费人群的需求与资金额度,会直接影响室内装饰的层次。
2.2现代室内装饰中运用的现代工艺美术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现代室内的装饰也应该与时俱进,现代工艺美术也应运而生。现代室内装饰不仅要考验设计的现代工艺美术,同时还要考验设计者的经验以及协调消费者的需求,以达到最佳的现代室内装饰效果。现代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中的表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设计者除了要考虑空间角度之外,还要关注用户的身体健康和心情舒适。空间角度可以运用玻璃、金属架构等新型造型结构,还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环保木材和石材等等,以此改善生活环境对人体的污染和伤害并营造出心情舒适的环境。自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五彩绚烂的灯光就走进了现代生活,现代工艺美术要求避免光源的单一性和模式化,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照明技术和新型灯具。现代社会为每个人的个性展示提供平台,现代室内也是展示个性的平台之一,所以现代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中运用要体现消费者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奢华,而是能够体现出个人的独特性和风格,比如喜好游泳的可以在室内建立游泳池,爱好运动的可以在室内摆设健身器材,爱好读书的可以在室内设立书房,爱美的女性可以设计自己独立的试衣房。越来越多的人乐意在家里放置一些植物,这样既能体现情操又能净化空气,这些个性化的设置可以体现个人独特的品味,同时也可以衡量设计者的水平。现代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随处可见。例如腾讯科技上海办公楼,该办公楼设计是以大自然中提取的各种颜色为主体,为了体现互联网时代年轻主体的蓬勃发展和创意无限,故采用多种现代新型灯具点缀房顶和墙面,使整个环境充斥着温馨舒适之感,加之,形式多样的现代办公桌椅摆设在环保木质地板上,营造出一种惬意的办公环境,整个公司的设计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能够满足各层次办公的需要。可见,把现代工艺美术运用于现代室内装饰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求。
3结束语
一、由外及内——现代装饰不仅是外部视觉的体现
更是内部功能性的强化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启蒙者拉斯金称造型艺术为“大艺术”,称建筑和工艺美术为“小艺术”,他认为“艺术家不应该脱离生活,应该为社会民众服务”,强调了设计的社会功能,那些沉迷于古希腊和意大利的迷梦之中、脱离功能性的设计是错误的。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上强调设计合理、精致简单、朴实无华。威廉•莫里斯的“红房子”充分体现了其前沿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上,他不仅把功能性摆在首位,还从统一协调的设计思想出发,亲自设计室内的家具,从外部建筑风格出发,设计室内陈设装饰,由外及内都追求设计风格的统一和谐,形成了统一完整的设计环境。拉斯金和莫里斯认为设计的作品应该是实用的实体,也提出了“同时也是装饰”的观点,“同时也是装饰”指明了设计师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手工时代,装饰都是工匠做的活,所以现代设计中,抽象艺术家都在避免与“装饰”这个词扯上关系,事实上他们做的确实不是装饰,但人们往往最看重的就是作品中的装饰部分,设计师做的不应该是表面装饰,应该摒弃装饰表层意义的“好看”,去探究更深层的功能问题。以现代主义建筑装饰为例,装饰艺术的情感性经常与理性的特性相磨合,当结构和形式的建筑装饰相结合,建筑就具有了双重特性,是建筑结构的理性和装饰的感性组合。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性处于主导地位,奥地利建筑家卢斯(Luce)在《装饰与罪恶》一文中认为装饰就是罪恶,其中的罪恶是指为少数贵族装饰中的奢华之风,其反对的是无意义的繁文缛节和画蛇添足。将功能性列在首位,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主流观点,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设计的实用性和现代主义装饰的态度也是极其相似的。《大英百科全书》有关装饰的概念是解释功能性装饰的主要依据,装饰装修主要取决于有机材料的属性,来获取视觉的美观。德国建筑师森佩尔(GottfriedSempes)认为建筑的材料装饰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他从自然物和人体装饰研究,探索功能和材料装饰之间的联系,认为应该师法自然,依自然发展之规律探其内在的规律原理,避免对自然固有形式的表面形态的模仿,更注意其规律原理的研究。卢斯(Luce)则在森佩尔理论之上提倡功能性的深层装饰,他认为建筑物应删去表面多余的装饰,而像织物和地毯的耐用性有限,保持表面装饰的时尚成分是必要的。在这里卢斯没有完全否定装饰,而是使功能性物品的装饰更经济适宜,以适应工业化背景下的装饰,明确区分了外部表层装饰和内部深层装饰之间的不同。20世纪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观点,是对卢斯装饰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他认为“手工艺”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批量生产,甚至应该被淘汰,柯布西耶认为人们应该过上经过类型化处理的“标准化生活”,他明确提出了“房屋是居住的机器”,他的观点是对卢斯观点的延伸,其观点是对装饰外部体现和内部功能性强化的协调和思考,也是对生活方式设计的思考,至此,装饰已走上了不仅是在外部视觉体现,更是内部功能性的强化的道路。
二、由繁入简——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
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中更多地关注了设计的功能合理、精致简约、朴实纯良,莫里斯的代表作“红房子”的设计语言就证实了这一点,至此,人们不再迷恋和崇尚巴洛克的繁复与华美,这不仅仅是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也是人类作为工业化的主体的价值意识的提高,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是设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然手工时代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工业革命到来之时引发了人们对“装饰”的思考,那么是不是要完全放弃和否定它呢?我们来看看拉斯金的关于装饰的观点。他提出:“一切美丽都建立在自然形状的法则之上”,他认为建筑中美的形态都是从自然中模仿而来,他鄙视印第安人的刺青和涂面,认为那是一种丑陋而野蛮的自满,他反对装饰的无意义的堆砌和机械装饰的粗制滥造。拉斯金严肃指出装饰必须出现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在人们用来工作的工具上的装饰是多余的,应重点在人们休息的地方进行装饰,为人们营造愉悦轻松的环境美感,实际上拉斯金的观点阐明了设计应该把社会功能放在首位。当时年轻的威廉•莫里斯与拉斯金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认为装饰之中应摒弃矫揉造作的传统古典风格,而主张吸取东方装饰艺术特点,推崇设计的自然主义,设计风格多借鉴了日本式的平面装饰,以花卉、禽鸟、卷草为主,使设计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然风情。他主张设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服务;二是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的活动。这场运动打破了传统为贵族服务的矫揉奢华主义盛行的沉闷之风,引起了艺术家和全社会对工业模式下产品设计的关注,艺术家肩负起了社会责任感。历史的车轮往往是不会等待任何人的,势不可挡的工业革命必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显然,作为反机械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消极避世观,注定成为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的载体,必然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因此,新艺术运动也难逃此厄运。但是,它们带来了人类对于设计,对于生活的思考,思考工艺与技术的矛盾关系。德国现代建筑师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Gropius)似乎率先找到了答案,提出艺术家与技术工人合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人情化与机械化结合的必要性,他推崇装饰语言简单利落,实际上是强调了设计应该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观点。从拉斯金到格罗庇乌斯,设计逐渐从繁复走向简约,从建筑设计到平面纹样,从工业设计到装帧设计,即使在生活格式化效率第一的今天,装饰已不再是功能的附属品,可以以视觉语言的形式直接把信息传递给人们。可以说,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是设计风格发展的必然。追溯装饰设计的历史,实际上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体现,装饰自始至终是设计师们关注的问题,透视现代设计的发展我们看到了装饰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们达成了这样共识:我们应该更多的专注于设计的具形化和肉身化,在后现代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今天,希望我们能拿出设计的热情,投入到“装饰”的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曲向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传统工艺美术
目前,我国很多装饰艺术设计人员都会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对装饰艺术进行完整的研究,并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有效保证装饰艺术的应用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传统美术当中道家思想观念的借鉴
传统工艺美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具备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长时间的工艺美术发展历程中,很多传统工艺美术都能对现代装饰技术的教学活动产生较大的启示意义[1]。此外,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过程中,道家思想观念很长时间占据了工艺美术的主体地位,虽然我国的儒家文化对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影响最为深远,但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有可能对历史文化的形成产生较为强烈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设计理念,更是将道家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理念进行了完整复杂的设计研究。另外,我国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推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社会公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逐渐远离了传统因素之后,诸多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关系到众多装饰艺术教学理念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流对工艺美术的借鉴,更多的趋向于传统文化当中的道家思想理念,并希望从中获得有效的借鉴,提升现代装饰艺术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2]。另外,工艺美术对传统道家理念的借鉴呈现出较为多元的状态,诸多工艺美术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应用材料,都与传统的道家理念具备较强的相似性,因此,对传统道家理念与现代教学活动的兼容性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是提升现代装饰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二、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工艺美术借鉴的具体途径
1、提升对传统美术的理解
在装饰艺术的设计课程推进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的教学人员能够对传统美术具备足够深入的理解,使所有的教学细节都能有效的进行传统美术课程的渗透,避免产生现代教学活动较为枯燥的问题[3]。此外,在分析现代美术教学活动细节的过程中,务必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基础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贯彻,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扎实的传统美术功底,并将这些因素应用于美术学习活动中,以便传统工艺美术能够适应现代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另外,传统美术元素的应用必须有效的保证与现代教学活动的体系保持一致,使传统美术因素的积极影响可以适应现代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在理解传统美术各项理念的过程中,要合理借鉴传统美术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要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时间特点进行设计活动的规划,以便可以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色彩设计技巧和形态设计技巧进行整合,提升现代装置艺术的整体观赏性。
2、加强对传统美术技艺和理念的总结
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科学的总结,是保证传统工艺美术的各项经验和理念得到有效借鉴的基础。因此,要从现代装饰艺术的教学形式调整出发,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各项思想理念和工艺手段实施科学的总结,保证当前的教学活动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能够较为完整和全面,提升传统工艺美术的应用价值[4]。另外,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加工环节的关注,不能仅仅照搬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的绘画技艺进行现代教学细则的设计,而是要在深入理解传统美术工艺之后,将现代教学程序与传统理念相结合,增强装饰艺术实施过程中的美术风格独特性,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创造良好的机遇。可以使用案例讲解的方式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保证所有的美术教学活动都可以凭借固定的案例进行理念的传达,避免过于抽象的理论信息无法保证装饰艺术风格的一致。要在进行装饰艺术具体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将个性因素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为装饰艺术的教学创造更高水平的实践价值。
3、加强对传统美术应用内容的设计
美术内容的合理设计是提升传统美术理念和技艺应用价值的关键,因此,要从当前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当中进行经验借鉴,并且使后续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借鉴传统美术的实践方案进行处理,提升美术内容的实用性[5]。课堂的设计活动要充分按照内容设计的要求进行处理,为人物设计和物资设计提供良好的结构基础。在美术内容的设计当中,要严格按照装饰艺术的实践需要,对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加以应用,使教学活动的执行可以在造型等因素的有效影响下进行模拟教学活动的分析,以便装饰技术可以借鉴传统美术的操作手法进行新型实践方案的设计[6]。此外,要加强对传统美术领域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利用转接或迁移等多种方式,对传统美术绘画工艺领域的艺术手法加以应用,使后续的艺术设计活动可以完整的适应艺术拼接等多种技艺的处理要求,并保证所有的象征性影响都能在固有的造型体系影响之下实现美术技法的完善。
4、提升对传统美术风格的研究应用
装饰艺术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完整的结合艺术设计活动的要求进行处置,并且使全部的岗位设计方案都能与灵活的分工体系进行结合,增强美术风格控制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要对当前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情况加以分析,使后续的美术风格控制活动可以适应工作情景设计的要求,并使全部的情景设计方案都可以与工程的技术处理要求取得一致,保证合作机制的运行可以适应工程控制体系的运转要求[7]。在进行教育模式设计研究的过程中,要根据现阶段的工程承担性特点,对后续的合作机制运行模式进行控制,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创造科学的运行体系,提升传统美术文化的借鉴效率。可以根据现阶段的校企开发原则运行方案,对全部的合作机制运行特点实施研究,以便教育机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结合人力资源的控制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保证全部的培训活动都能的环境的合理控制之下得到高质量的运作。
三、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工艺美术借鉴的实践策略
1、科学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和内容
首先,要结合现阶段的装饰艺术执行规则,对所有的装饰艺术运行方案加以分析,使后续的技艺研究规划可以适应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此外,要根据现阶段的传统工艺控制准则,对全部的工艺表示策略加以分析,有效的增强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价值,为后续的技艺传授活动预留良好的技术使用空间。要从当前的媒体资源处理环节出发,对全部的原料基础资源植被策略加以分析,并且对具备创意性特点的实训环境进行整理,保障功能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与实践活动保持一致,并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进行装饰艺术教学程序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已经初步建成的课程体系特点,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技能情况进行完整的研究,以便教学活动能够在相关考核体系或监督体系的有效保障之下得到高质量的推进,增强实践活动方案的指导价值。
2、完善实践活动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是保证已经完成设计的装饰艺术教学活动的得到合理处置的关键。因此,要从实践活动的具体研究设计出发,对全部的工艺美术培训方案进行完整的分析,并且结合所有的语言控制准则,对培训体系的实践方案进行分析处置,切实保证所有的培训活动目标方案都能有效事情培训体系的设计特点,提升培训活动的整体适应性。培训活动的体制设计还要保证与社会结构的状态保持一致,以便后续的视觉文化设计体系可以在固定的培训体系习惯中得到控制,提升变个性因素的处理质量、教学机构需要将装饰艺术的设计活动纳入实践模式当中,保证装饰艺术的教学能够与工艺美术的生产性特点保持一致,并使装饰艺术可以适应教学活动的传承性特点,提高工艺美术生产性活动的推进质量。培训体系还要与现代教学活动形成内容方面的融通,使培训体系的应用可以与装饰艺术取得对应,并且提升装饰艺术的应用价值。
四、结论
在我国教育领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要求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对传统思想的借鉴因素和传统工艺美术的具体应用路径进行完整的分析,并对相关实践策略进行完整的分析处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传统工艺美术的技术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令娟.探讨传统工艺美术在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231.
[2]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4]肖佩.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关键词: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 J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00-01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民间工艺美术热”、“民俗热”、“收藏热”等的兴起。引发新的民间文化艺术热,一些介绍评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文章和画册也不断出现。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和研究,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在这其中,存在着如何重视、延续、发展、提高的问题。随着城市愈来愈现代化,民间工艺美术将成为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记忆。
西海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古以来是边陲之要冲,塞上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又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遗留下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甚为丰富,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动物纹样饰为主的北方系青铜文化和精美的北朝漆棺画、壁画、石雕等艺术,有其独到的地区特点,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深深根植于西海固农耕文化的土壤, 和西海固地区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在广大的西海固乡村, 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的踪影。在西海固民间, 工艺美术总是平平常常, 没有多少特殊的地方,然而它却是西海固人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 是一种不易被察觉但永远真诚的诉说。这正是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最可贵的地方。
二 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存在形式
西海固民间美术由于材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其存在形式也有所不同,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以缝制刺绣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以缝制、刺绣为主的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其内容要丰富许多。如肚兜、垫肩、针插、荷包、鞋垫、花鞋、烟货及民间社火中的狮子和龙体等等。其制作方法主要有缝和绣两种。通常情况下,缝和绣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一件作品,但也有例外。如有些缝制的工艺美术作品就不包括绣的内容,尽管它是素面的,但仍然具备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像素面的肚兜、烟袋、垫肩等。这类作品的主要格调是围绕着实用来进行的,因而朴素自然,落落大方,甚至给人以不卑不亢的感觉,自有一番情趣在里面。
由于缝制刺绣工艺美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西海固民间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和木作工艺美术相比,缝制刺绣工艺美术制作起来更为方便,随时随地只要有一点时间和空间就行。正因为如此,所以缝制刺绣的工艺美术作品在西海固民间流行非常普遍,制作工艺相对来说也较为精细,尤其可贵的是这类作品几乎和人保持着一种贴身的密切关系,不仅亲切,而且真诚。缝制刺绣工艺美术在材料应用方面要求并不高,平常的布头和一些边角布料都能拼揍结合而成,而且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民间社火中的狮子和龙体等则气派要大一些。
2.以木作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以木作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包括家具,如箱、柜、桌、椅;农具,如耕耧、风车、马车;门窗等,其制作主体基本是民间木匠。木作器具的实用功能是其存在的前提,但木作器具由于在生活中地位的不同寻常,因而往往会伴有工艺加工的痕迹。不过在西海固地区,木作器具的工艺加工常常有“点到为止”,“意到笔不到”的感觉。因为没有过分雕琢,于是也没有和人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拉开距离。由于木作器具直接和人接触的原因,附着在其上的工艺构成,也便成了可以感知的东西。
木作工艺美术的特点是造型简练,多以几何图案为主,几乎用木工工具就可以直接完成,有少量的木作工艺是用雕刻的手法完成的,但基本没有大面积的透雕、圆雕等,而是以浅浮雕为主,内容也大都是花鸟草虫等,极少有人物的造型出现。在西海固民间,木作工艺美术色彩较浓的是门窗,尤其窗户,作为连接室内外两大空间的一个视觉通道,其构成形式在西海固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显得简洁直率,但又意趣盎然。如前所述,西海固民间的窗户一般都由 25个左右的方框构成,这种对空间的处理,看似规整划一,实则生动别致,在一个较为单调的环境里造成视觉的兴奋,使“家”的内涵进一步得到深化。
3.以编织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西海固民间,以编织手法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并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海固地区能够用于编织的材料仅限于农作物的秸干和棉麻毛线;另一方面,编织比较耗废时间,西海固人似乎也不太愿意往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因此,西海固地区真正属于编织工艺美术作品的就是草帽、竹席、竹筐和麻鞋等几样东西了。除此而外,像蚂蚱笼等一些小玩意儿,都不是慎重其事来完成的。但草帽、竹席、竹筐和麻鞋的存在并不仅限于西海固地区,因而特别的地方也不多。另外,麦草人也可纳入到西海固编织类工艺作品之中去,西海固地区存在的麦草人都非常简单,大多数由麦草编成,再贴上一些纸饰,插上一些纸旗。麦草人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麻雀,然而实际上麻雀根本不在乎麦草人的存在。因此,在西海固的山山峁峁之间站立着的麦草人所制造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气氛,一种在寂寞和孤独中带有几分玩世不恭的幽默和风趣。
4.以民间糊制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这类作品的主要构成都是比较廉价的竹棍和纸张等。在西海固民间以糊制为主要手法的工艺美术作品,其实用功能相对独立,其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其形式特点较为纯粹。这类作品主要包括灯笼、纸火及民间社火中的旱船等。灯笼和纸火都比较特殊,都能比较充分地制造出一种人们需要的气氛。纸火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素纸火,用于刚刚去世的人;一类是彩纸火,用于老年人去世后三年的祭日。纸火的造型一般是由生活中的内容决定的,包括屋舍、用具、鹿马、童男童女以及花果树木等等,实际是西海固人用现实的目光对另一个世界的假设,并且通过这种假设,构筑了一个精神得以寄托的空间。纸火最后必须付之一炬,彻底烧光。然而,正是最后这一次火中的经历,才完成了纸火真正意义上的存在。
事实上,西海固人对纸火的态度,其实和中原文化背景之下其它地区人们的态度并无二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死观念的一贯立场。西海固民间纸火的制作,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阴阳或风水先生来完成;另外则由逝者家人及亲友参与制作。这里特别应该重视的是由家人及亲友制作的纸火,其内容显得非常“贴切”,如纸衣、纸铺盖、纸钱、纸用具等等。
5.金属工艺
如各种各样的护心锁、项圈、门环、箱柜的护角及某些铁制农具等。这类工艺美术基本表现了两种倾向:一是以实用为主,很少装饰;一是以装饰为主,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三 结语
总体上看,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是西海固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代表着西海固民间文化总的倾向。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基本由乡土材料构成,由民间艺人制作完成,因而散发着浓烈的乡情和乡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