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生态文明手抄报

绿色生态文明手抄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生态文明手抄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生态文明手抄报

绿色生态文明手抄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可持续性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正如教育家所说的,“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这些非系统性的社区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处延伸拓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生态教育网络,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环保学生,在家做个环保孩子,在社会上做个环保公民”。

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生态教育的目标是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调整人的行为,建立环境伦理规范和环境道德观念,教育人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及其价值,提高人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为实现人口增长的节制稳定、资源的综合永续利用、环境资源价值的量化,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城市建设的生态化打下基础。生态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日益受到更多关注,特别是在北京申奥成功,倡行“绿色奥运”始,我国对“生态绿色教育”更是重视。我校进一步加强开展“生态绿色教育”,并切实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个方面。

一、发挥学校教育优势 形成生态绿色阵地

1)绿色教育与学校常规相结合――促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环保和节约意识。校园各重要部位张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校园标语,教师们自觉按“绿色”学校创建要求,节约用纸、双面印刷。学校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行无纸化办公。加强各类环保与节能设施建设,提升绿色校园文化内涵。

教室、办公室干净整洁,师生定期清洁环境,班级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校园实行垃圾集中存放,并有专人定时清理,各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内,绿树成荫,四季常绿,鸟语花香绿化率达45%。有展示南方特色植物多样性的生态园;有生动有趣的金鱼池……这里的一墙一廊、一草一木、一阶一楼,都充满灵性。黄花校园就是和谐绿色生态园。

2)绿色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课堂绿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各种环保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注重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不断渗透资源节约与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知识。学校要求各学科结合学校提出的“绿色”教育要求,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组合,制订了各年级、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教学的目标。例如:将科学课中有关水、电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课程充分整合,开展了“低碳生活 你我能行”的实践学习活动。

3)绿色教育与少先队德育活动相结合,让绿色育人蕴涵在活动之中

① 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环保知识,进行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绿化意识,提高了爱绿、护绿的自觉性。学校通过优美的环境建设,营造了一个宜于生活、宜于读书、宜于育人的良好校园氛围。

②利用环境类各种重大节日,组织学习环保与节能知识,开展系列活动,如节能环保手抄报、绘画、童谣、班级节约公约的制定。

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动学生利用废品搞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节能环保意识,例如:在六一节开展环保科技游园会,引导孩子们用各种废旧饮料瓶、报纸、纸箱为原材料来设计游园活动游戏;用废旧纸盒做中秋小灯笼。

二、构建家校网络 形成绿色生态网络

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1)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绿色家长学校

我校家长座谈会采用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形式。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做好绿色家庭教育,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形成生态教育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教育活动,推动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风气。例如: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并利用课余在社区内做宣传教育,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丰富绿色教育活动

我校每学期每个年级都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或“家长进课堂”活动,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体验学校生活,参与老师的教育教学,进而更好地与学校携手对孩子进行生态教育。黄花小学有不少家长在科学院、地震局工作,学生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请家长开展“地震逃生小知识”“酸雨小知识”等讲座,还请家长组织“黄花小科学家”做科学小实验研究,如“椰子壳对重金属的吸附”小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报告,这项实验研究还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成果一等奖。学生在一系列的家庭教育活动中丰富、提升了自己的环保生态素养。

三、开辟生态实践基地 促使绿色文化延伸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力补充。如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影响着学生。由于信息的高度社会化,学生生活的环境再不是一片净土,社会的阴暗面对学生道德的形成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加上少年儿童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生理早熟,又缺乏对美与丑、是与非、好与坏的判别能力,有时这些负面影响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种情况下,单靠学校、家庭两方面的教育,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这就要求全社会人们一起来为孩子们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生存发展环境,同时发挥社会的有利优势及丰富的教育资源的作用。

优化社区环境,开辟绿色生态实践基地。加强对孩子们的生态教育,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也是家庭的核心,他们的生态素养水平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形态、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态行为模式,因此,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已经成为生态教育的重点。黄花小学附近有黄花岗公园、广州市动物园。学校与公园积极共建,充分分享教育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生态教育项目。如:在公园绿地内给学生提供活动和实际参与的场所,让孩子来参加实践、观看实物、动手操作,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更好的观察、触摸和感知动植物;鼓励学生做生态教育志愿者,创造一些学生能承担的生态宣传或生态保护活动;向高年级学生介绍生态建设原则及原理,组织他们参与一些风景园林绿地的建设或改造方案的讨论工作;公园也派人到学校,帮助学校进行绿色校园建设,帮助学生了解本地生态问题,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小生态环境并自己动手去改进它,等等。近三年,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各种物种对小生态圈的平衡作用的研究,如“蝇蛆对小生态圈的平衡作用”、“福寿螺对池塘物种的影响”,这些小研究分别获得省、国家科技小论文的一等奖。通过多种方式带领孩子们欣赏自然、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和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与自然为友,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教给他们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技能,全方位地培养下一代的生态素养。

“三结合”大教育机制的有序运行,能够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和强大的“绿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都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达到协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全员育人氛围,才能使孩子们在校做个环保学生,在家做环保孩子,在社会上做个环保公民。

绿色学校建设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决心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绿色教育生态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黄花小学成为一所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为孩子们的绿色生活和美好明天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极其启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邵广侠. 论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回归问题[J].理论月刊,2006(8)

绿色生态文明手抄报范文第2篇

王盛之追求“教师教学有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梦想。曾任教过初中科学、高中化学、生物等学科,独创了“三发二结一查”的新课教学模式和“四发”“四环”复习课教学法,其成果对于减负提质具有独到意义。他还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做学术专题讲座,并在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科学学科名师经典教学艺术展、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大课堂开出公开课,受到同仁好评。也曾担任了多年的教研员工作,培养并指导教师,成绩突出。

多年来,王盛之主持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在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上30多篇,若干论文、课题成果获省市区一等奖,主编出版教学论著逾8本。

记 者 王校长,您好!今年,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进行着“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创新,您能否为我们作个介绍?

王盛之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理念。为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建设“繁华时尚之区、幸福美丽下城”作出积极贡献,我校提出了“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办学思想,并从学生、教师、课堂、家长、校园文化五个层面入手,开展了建设“美丽大成”系列活动,以达成师生幸福成长,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具体表现为:一是争做美丽学生――有美好的品质、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进取的精神;二是争做美丽教师――胸怀理想有责任、心中有学生有爱心、脑中有智慧有方法、手上有技术有能力、脚下有方向有目标;三是营造美丽课堂――以“教学案”为载体,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有方,快乐成长;四是塑造美丽家长――共同承担教育主体责任、共同研究家校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孩子品行养成、共同促进生命健康成长;五是建设美丽校园――创建园林环境,实施数字管理,打造科技特色,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记 者 据了解,您主持的课题《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获2013浙江省教研重点课题。学校把以“教学案”为载体、营造“美丽课堂”作为建设“美丽大成”的重点项目。您能否介绍一下学校实施“教学案”的相关情况?

王盛之 我们把营造“美丽课堂”作为建设“美丽大成”的重点项目,并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突破口营造“美丽课堂”。“教学案”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前概念,根据教学目标与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把“教”案融入“学”案之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共用的的教与学的方案。主要由学情调查、目标问题、合作交流、学能监测、反思评价、拓展提高这六个核心要素组成。其核心思想是: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有目标的主动地进行高效学习,及时反馈矫正,享受过程中的成功,实现学生科学发展之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整体。“教学案”与通常的“学案” “教案”有所不同。“教学案”的精髓在于“教案”和“学案”结合,它充分体现了“师生和谐互动关系,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它把“学什么”“怎么学”“学成什么样子或学到什么程度”与“教什么”“怎么教”“教成什么样”的两个师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爱学、善学、会学,学以致用,快乐成长。通过 “教学案”的实施,我们期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成为有奋发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公民。

实施“教学案”,是营造“美丽课堂”的有效载体。教学案的实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对实现轻负高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有重要意义。学校各教研组分别开出了有自己学科特色的实施教学案教学公开课,编制了《大成实验学校教学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争做具有团结互助美好品质、具有良好习惯、有奋发进取精神的“美丽学生”。所以“美丽课堂”是促进“美丽学生”成长的主阵地。

实施“教学案”是实现“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能否转型,教学效能能否提高,教师是关键。有效实施教学案,要求教师胸怀理想有责任、心中有学生有爱心、脑中有智慧有方法、手上有技术有能力、脚下有方向有目标;同时,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孩子品行养成,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美丽课堂”也是“美丽教师”“美丽家长”的“孵化器”。当然,建设“美丽大成”的落脚点是培养“美丽学生”。

记 者 您认为建设“美丽大成”的落脚点是培养“美丽学生”,那么学校在培养“美丽学生”方面还有哪些重要举措?

王盛之 开学伊始,我们在校长新年“红包”中寄语学生争做“最美”,共建、共享“美丽大成”,将“最美精神”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植树节,学校联合市绿化办开展了“书香换花香”活动,一本本满载着同学们爱心的图书飞向了山区图书馆;在“我为美丽大成添一抹绿色”的主题活动中,校“绿伢儿”护绿志愿者大队在校园内栽下了1000株凌霄花和1000株常春藤,营造了绿色、和谐的环境氛围。雅安地震后,学校开展了“一元钱,一瓶水,一份温暖,一种支持”爱心系列活动,通过募捐、义卖、制作贺卡等形式,募得善款14000余元,由家委会寄往灾区。我校还与“西湖之声”电合推出了“闪闪红星 文明出行”活动,家委会向全体家长发出倡议:文明出行,争做最美公民。

学校每月推出一位“美丽人物”,宣传事迹,组织学生开展追“星”活动。比如今年3月,学校推出了美丽人物“雷锋”,通过学唱雷锋歌、观看电影、参观雷锋纪念馆、出黑板报、编手抄报、网上签名、举办辩论赛、寻找身边的“雷锋”等活动,教育学生形成美好心灵。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开展“校园雷锋在行动”“小小雷锋志愿者进社区”等活动,切实践行了“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成为“美丽大成”校园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

我们开展“文明公共空间行为,争做最美学生”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举办校园“成长节”,按序列整合入学、入队、入团、退队、毕业、“大手拉小手”新生入学、“小手拍大手”中考百日冲刺、争创“蒋筑英英雄中队”等仪式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唤醒、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开展校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春秋游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加强馆校合作,积极开展与茶叶博物馆、西湖博物馆的共建活动,联合举办第二课堂夏令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坚持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与校园马拉松长跑,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学校还开展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多元评价机制,通过报喜鸟、校园之星、四好少年等激励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多元、自主的评价中实现幸福成长。每月我们实施班级、年级和学校“分层递进评价”策略,评选“班星”“月星”“校星”,并将“月星”在宣传窗中、校报、校园网上展出,促进学生争做“美丽学生”。

记 者 来到大成实验学校,首先被贵校极具文化特色的美丽校园所感染。“美丽校园”为建设“美丽大成”创设了绿色生态的环境。那么,学校的“美丽校园”是怎样建设实施的呢?

王盛之 学校实施了绿化特色化工程,做到校园天天有绿,四季有花,精致幽雅。建设生态花园、信园、教育家主题园、大成汉字园等富有创意和特色的校园文化设施,使校园充满浓郁的生态气息和文化气息。将数字化、科技化融入校园建设,通过“二维码、物联网”让校园内的树木会“说话”;形成统一的校园网上办公平台,实现校园信息流的无缝对接和传送;普及电子白板,搭建“云资源库”,研发课堂问答反馈系统,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和有效性;建立教学归因分析互动平台,运用“知识云”和“云追错”,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老师更轻松地积累归类与分析归因,学校更有效地管理、组织教学。打造科技特色长廊,引进“壁挂式科技馆”,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体验;建立开放的“科普之窗”和“红领巾气象站”,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主开放实验室,建立数字化模拟实验室,促进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校每天适时对社区开放,和谐学校与社会关系,让周边的老百姓充分享受“美丽校园”。

记 者 您对大成实验学校的“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理念和大成实验学校的建设有什么样的展望?

王盛之 “美丽学校”既要有“美丽外像”,更要有“美丽内涵”。我们学校是杭州市绿化先进单位。自“美丽大成”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校园处处涌动正能量,教师敬岗爱业、学生充满阳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也更加和谐;城乡孩子共同成长,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家长送锦旗和表扬信到学校,校家委会给学校送来“绿色满园”的金匾……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大成师生、家长和谐的“最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