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工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人员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也让我们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加快,由此建筑行业发展变得飞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涌入建筑行业,这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建筑行业变得鱼龙混杂。导致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有很多学历不高业务水平不过关的人从事着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的工作,然而这项工作又需要十分专业的技术以及非常严谨的工作状态,如果这些不能满足要求,那么必然会导致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无法做到准确完善,也就会给建筑单位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损失。
1.2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有待提高
工程造价工作中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部门与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强,由于建筑单位的职能部门多,负责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职责都不相同导致工程造价预决算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沟通上的问题。但是,工程招架预决算审核却又往往需要其他职能部门来提供一些单据凭证,比如采购部门、施工部门以及运输部门等,如果没有这些部门的凭证单据也就会给工程造价预决算带来困难,同时也会使预决算的准确性降低[2]。
1.3设计方案搜集材料不够准确
工程造价预决算审计在进行预算的时候没有搜集到准确的材料来对预算的准确性进证实,而如今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有新技术新材料的诞生,工程造价预算决策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了解这些相关的材料和技术就会影响预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可能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另外,工程造价预决算在施工之前一般很少会去实地考察,缺少对实际施工地的了解也就不会有一个完善的设计方案,这样就会影响我们对预算结果的计算,同时也会有可能造成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出现出入,导致现场签证,影响施工的正常计划,造成施工单位的损失。
2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问题的策略
2.1提高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人员素质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能够详细的了解到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员工的问题是这些问题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只有工作人员本身得到完善才能更好的进行时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在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工作人员来不断的完善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问题。我们可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预算审核等相关工作,但是在培训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素质的提高以及责任感的提升。我们要让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工作与企业的利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预算审核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就会造成整个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做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要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企业得以发展,员工才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和机会,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如果员工失误扣多少奖金,然后将扣的钱奖励给表现好的员工。最后还可以提高员工进入行业的标准,这样就可以从根源上避免了员工的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整体上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2.2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
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之间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只有各个部门之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协作才能使企业运行的更加快捷、高效,也就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的凝聚力。建筑单位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加强各个部门与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部门之间的联系,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及快速反应效率,才能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审核的速度。我们可以利用周末假期等机会由单位组织聚餐,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另外还可以在开会的时候介绍每个部门的工作难处,让部门之间了解彼此的困难,甚至还可以派出代表去其他部门体验工作内容,这样充分了解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加深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有助于预算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2.3优化设计方案时刻关注新技术发展动向
要优化设计方案多及时了解新技术心材料。目前建筑施工由于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而导致现场签证、被迫停工以及成本增加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督促员工在设计方案之前去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要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准确完整的在施工地点进行施工,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要求员工设计第二套备选方案,这样可以保证一旦第一个设计方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无法实施的时候能够有被选方案及时的补救,这样不会影响工期,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也就不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
3总结
1.1项目规模和进度要求
项目的规模较小、进度要求时间短,则合同类型的选择余地较大,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都可选择。项目规模大、进度要求时间长,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可预测因素多,合同类型选择有局限性,这类项目不宜采用总价合同。
1.2项目的竞争情况
市场上愿意承包建设项目的承包商多,建设单位拥有较大的主动权,可按照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顺序进行选择,而且利于建设单位造价控制。如果市场上愿意承包项目承包商较少,则承包商拥有的主动权较多。
1.3项目的复杂程度
项目实施过程复杂,则意味着:①对承包商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建设单位可选择的余地小;②不确定因素多,项目的实施风险较大。承包商对合同类型的选择掌握有较大的主动权。相反,项目的复杂程度低,建设单位对合同类型的选择掌握有较大的主动权。
1.4项目的单项工程明确程度
单项工程的类别比较清楚,可选择的合同类型较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都可以选择。如果单项工程的类别已经明确,但实际工程量并不确定,宜选择单价合同。如果两者都不满足,则不能采用单价合同与总价合同。
1.5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
项目的外部环境是指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如果项目的外部环境差意味着项目面临的风险大、确定的因素多,承包商不能准确预见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宜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
2建设项目工程承包合同订立应注意的问题
订立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2.1多采用合同示范文本
采用合同范本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一般业主对于基建并非很专业的人员,在合同条款签订上难免因疏忽而出现纰漏。合同范本分为协议部分、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三部分。专用条款中将工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了说明,因此合同签订时,一般只需要对合同的专用条款部分细加研究,按照专用条款中列出的骨架进行合同具体条款的细化,就能签订一份全面的合同。
2.2工程预付款保函和履约保函
保函是由银行开出的为承包商提供担保的保证文件。承包商在银行开取保函时,视其在银行的信用额度向银行提交的与保函金额相等或者部分比例的保证金。一般在合同开始执行时,承包商必须提供与预付款金额一致的预付款保函或者为合同价格5%~10%的工程履约保函,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对进度工程量的结算逐步取代了保函的作用。承包商没有按照约定实施合同内容,而建设单位不能对承包商进行有力的控制,建设单位将失去其控制工程的能力,执行保函制度为建设单位更好管理项目提供了条件,承包商不很好履行合同内容建设单位将向银行提出提取保证金要求,使损失得到补偿。
2.3采用施工总承包负责制
大、中型工程项目,宜采用施工总包负责制。从结构分解角度来讲,将工程的无限分解性,采取平行分包的方式进行管理,让各参与方进行竞争。表面上看有利于造价控制,但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作交界过多,需要协调的问题呈几何级数的增加,不利于项目有效管理。
3建设项目工程承包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应注意的问题
3.1控制工程款的拨付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款是否到位是承包商最关心的问题,承包商要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拨付工程款。建设单位对工程款的支付要有一个详尽的计划。基本原则是:支付的工程款总额要小于承包商所完成工程量的预算额,并且预付款的比例也不宜过大,在20%~30%较为合理,一方面满足了承包商前期的花费,另一方面也不至于使承包商取得了过多的工程资金,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过于松懈。
3.2控制各项有关费用的施工签证
施工过程中,施工签证是在所难免的,建设单位对签证要认真核实签认的工程量。对于工程定额中活口费用的签认一定要慎重。认真核查项目该不该发生,为什么发生,责任方是谁。对于不属建设单位责任,都不予签证。对活口费的概念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活口费是定额制定时无法统一标准而实际工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的费用,不要让活口费成为承包商增加费用的借口。
3.3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中,建设单位与承包商的矛盾是常有的,在买方占主导的市场环境中,建设单位占有有利的地位。但如果承包商的管理能力很强时,承包商常常会因为建设单位的原因、设计单位的原因及其它与承包商无关的原因提出索赔。索赔的承包商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承包商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想要取得索赔成功是不易的,这就要求承包商加强索赔管理。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也要加强索赔管理对于因承包商原因产生的损失向承包商提出索赔。另外各方也要加强索赔的管理能力。
3.4加强合同法律意识
建设单位或承包商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合同签订工程中,双方未就合同条款往往未就合同条款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未做具体规定,将会导建设项目工程合同纠纷产生。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对合同每一条款进行严密的审查,确保条款严谨,尽可能的降低因合同订立法律意识不强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3.5加强合同及文件归档管理
合同作为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之间的法律文件,合同签订后要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鉴于建设工程项目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在经过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之后,在进行决算时很多问题要依靠相应记录来解决。因此,资料归档工作决不是简单的文档管理问题,应由专人负责到底,同时要尽可能的采用信息化管理,要为每一份合同建立一份电子档案,制作付款申请单、合同台账、付款情况明细表等。及时更新合同付款、变更、附加等内容,实时掌握每一项合同的情况,做到合同履行过程中每履行一项内容、支付一笔款项都加以记录,实现动态管理。
4结论
滨城区河道工程分布在黄河下游左右两岸,共设有5个工程管理段,包含51.2千米的堤防、4处险工、9处护滩、5座引黄涵闸、18条穿堤管、缆线,公路大桥2座,浮桥1座,以及正在建设之中的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等工程。
多年来,滨城区河道工程管理一直采用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模式。自2000年试行了“管养分离”运行模式以来,群众护堤员全部下堤。各工程管理段根据所辖堤线长度,结合各自人员情况,把堤防分段落承包给专职堤防管理人员,进行堤防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险工、控导实行班坝责任制,根据工程长度、管理工作量,按一定坝段数量承包给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修养护;对涵闸工程采取了闸管任务岗位分工承包制的管理办法。
二、滨城区河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作为水管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能,各级重视程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有些时候认为工程管理光花钱不出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运行管理模式落后,工程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瓶颈。由于管养分离经费迟迟不到位,既要管理好防洪工程,又要稳定发展养护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以每年有限的岁修经费难免顾此失彼,出现了饿着肚子搞工管的局面,养护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养护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劳动技能偏低,生产生活设施简陋。
3.劳动工器具缺乏,机械化程度低,职工劳动强度大。
4.工程建设、管理、经营三者关系不顺。比如某些防洪基建工程的附属设施设计不健全就通过了验收(如护堤地未整理、排水沟等问题),给日后工程管理带来麻烦;利用黄河工程搞淤区经营开发时对工程管理面貌的影响考虑不足,给工程管理制造了障碍(如有的单位淤背区对外承包开发时,未落实好承包户相应的工程管护职责,影响了工程完整和工程面貌)。
三、滨城区河道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
1.发展思路
滨城区河道的工程管理应认真贯彻中央水利方针,依照黄河治理开发的总体规划,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宽视野,提高境界,理清思路,开拓创新,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以保持工程完整坚固、增强抗洪能力为重点,以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建立“管养分离”良性运作机制为动力,以工程绿化、美化、建设工程景观点、“管养分离”亮点、涵闸远程监控系统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程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2.发展目标
要切实按照黄委会和山东局的总体布署(规划),消除近堤坑塘、堤河、井渠等险点隐患,强化工作质量,确保工程安全运用,逐步实现堤防标准化,控导工程标准化,继续开展工程管理“管养分离”工作,进一步完善、优化河道目标管理,实现工程管理数字化、养护机械化、人员专业化。加强植树绿化,抓好淤背区开发,实现重点险工公园化、淤区开发园林化、庭院、闸所环境优美化,实现黄河工程生态景观线的目标。创造出工程管理最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搞好工程管理应采取的主要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树立争先创新意识
工程管理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又是治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工程的抗洪能力,而且还体现着一个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执行、落实工程管理考核标准,全面加强对工程管理各类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直至上升到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管理工作。
2.加强日常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各工程管理段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的工程管理工作意见和详细的实施计划,有条不紊地加强和开展工程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使工程常年保持完好和坚固。要坚持“月检查、季评比、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的检查评比制度,制定出适合本单位便于操作的工程日常管理办法和工程管理奖惩制度等制度办法。靠狠抓各项制度、办法及责任制的落实,来促进工程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建设。
3.启动“亮点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管理技术水平
“亮点工程”建设是工程管理技术水平和工程管理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因此,必须抓紧启动“亮点工程”建设。“亮点工程”建设应集工程标准、经营收入、生态环境于一体,加上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及制度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形象工程。并以此带动全局创名牌、上档次,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技术水平。
4.开展“数字工管”建设工作
“数字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各部门除了抓紧学习和研究外,还要注重这方面的动态。“数字黄河”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作为“数字黄河”工程五大应用系统之一的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现代化(即“数字工程管理”)建设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因此,必须了解“数字工程管理”的概念。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部门一要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做好“数字工程管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认真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摸清工程管理及系统建设需求等基本情况,关注首批“数字工程管理”试点工程的进展情况,明确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三是以完成涵闸远程监控系统为突破口,认真总结经验,全面促进“数字工程管理”建设。
5.加快黄河水土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滨城区黄河水土资源。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对淤背区实现有一定规模的集约经营,引进推广优质林木新品种,建立起有规模、有特色的河防工程淤背区高效生态园。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淤背区土地开发利用创收,弥补工程管理经费的不足。
为了适应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依托行业背景确定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1加强校企合作,依托行业背景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与国内多家通信相关企业合作,对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教育产品制造商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与企业的深入交流,加强了学校与通信行业的联系,开拓了专业建设的思路,修订了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瞄准市场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的潜力,使之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能系统地掌握通信设备与信息通信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最终培养出与企业“无缝”对接的通信技术应用性人才,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1.2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
通过对当前通信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分析,强化学生在通信工程及其应用领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使本专业体系不但是面向专业的,更是面向企业的,确保学生的就业空间。在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方面增加了以下方面的内容:(1)、掌握通信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和集成方法;(2)、具有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3)、具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设计开发能力;(4)、了解和初步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新动向和新技术。
1.3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调整课程体系
在专业建设项目组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干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增加了实践课的学时,减少理论课的学时;增加了新技术的内容;增加了与职业岗位联系紧密的知识。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电子技术(模电、数电)、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等。并按专业方向设置了两个模块的限选课,同时设置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充分保障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在专业建设中,为形成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建设:一方面加强专业师资的引进,从相关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兼职教师的聘用,让兼职教师在专业师资队伍中占到一定比例。我们聘请了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讲授《Andriod系统开发》和《C语言网页编程》课程,聘请了电子设备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讲授《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在研究所、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另一方面对专业的专任教师则是采用岗位培训、到企业跟班锻炼、跟班研讨、导师带徒弟等方式,让他们定期到企业了解市场需求、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熟悉通信技术的应用,积累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在校内开设相应的项目开发课程,使专业教学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转变。
3小结
一、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进行建筑生产与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建筑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施工合同必将成为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加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加剧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将全面开放。国外承包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们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特别是对FIDIC条款的认识和和经验不足,将造成我的建筑企业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使我们的工程发包商认识不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二、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合同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订和履行,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环境下调控建设项目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因此,无论是对承包商的管理,还是对项目业主本身的内部管理,合同始终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二)施工合同是承发包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可以合理分摊承发包双方的责任风险,建设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发包双方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发包方必须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和办理竣工结算等。承包方则必须按施工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向业主提供符合约定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等。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是承发包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
(三)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证据
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兔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而调处这些争执和纠纷的主要尺度和依据应是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事先作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合同的索赔与反索赔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条款等等。作为合同的一种特定类型,建设工程合同同样具有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的属性。所以,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
三、目前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决定施工合同管理的艰巨性。目前我国建设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其主要表现在:
1、少数合同有失公正。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对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分非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2、合同文本不规范。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体现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3、“阴阳合同”充斥市场,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有些业主以各种理由、客观原因,除按招标文件签订“阳合同”,供建设行政主管部分审查备案外,私下与承包商再签订一份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的“阴合同”,在内容上与原合同相违背,形成了一份违法的合同。这种工程承发包双方责任、利益不对等的“阴阳合同”,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重损害承包商利益,为合同履行埋下了隐患,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进而给业主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4、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程度低,违约现象严重。有些工程合同的签约双方都不认真履行合同,随意修改合同,或违背合同规定。合同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如:业主暗中以垫资为条件,违法发包;在工程建设中业主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发包人不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甚至部分业主已使用工程多年,仍以种种理由拒付工程款,形成建设市场严重拖欠工程款的顽症;承包商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不按规范施工,形成延期工程、劣质工程,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市场。
5、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对于承包商来讲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正当权益、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手段。而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不平等合同条件等问题,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差、索赔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受损害者往往是承包商。
6、违法承包人利用其它承包商名义签订合同或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签订合同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不法承包商在自己不具备相应建设项目施工资质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承包工程的目的,非法借用他人资质参加工程投标。并以不法手段获得承包资格,签订无效合同。一些不法承包商利用不法手段获得承包资质,专门从事资质证件租用业务,非法谋取私利。严重破坏了建筑市场的秩序。
7、违法签订转包、分包合同情况普遍存在。一些承包商为了获得建设项目承包资格,不惜以低价中标。在中标之后又将工程肢解后以更低价格非法转包给一些没有资质的小的施工队伍。这些承包商缺乏对承包工程的基本控制步骤和监督手段,进而对工程进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三)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影响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合同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办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四)不重视合同归档管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合同管理手段落后。一些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合同的归档程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监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没有全面评估和总结,合同管理粗放。很多单位合同签订仍然采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伽工和维护手段落后,合同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相对滞后。没有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对合同管理流程进行重构和优化,没能实现项目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三、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承包商的资质管理。通过严把建筑承包商资质管理关,从总量上控制建筑施工队伍的规模,解决目前建筑市场上供求失衡与过度竞争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压级压价。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承包商参与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对承包商的违法行为要严肃处理,维护正常的建设市场环境,确保建筑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国家已经出台了招投标法,并全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体制。但在招标形式和方法上要兼顾业主和承包商的双方利益,过份追求招标过程的严格、完善,并不一定能达到的招标的最佳效果。建议在招标形式上应该重视原则,突出效果。同时,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实施后没有新的计价办法配合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实施过程没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建议尽快研究相应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健全体制,完善操作。
(三)借鉴国际经验,推行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合同示范文本。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筑市场同样面临对外开放问题,在工程管理的许多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在合同管理方面,我们要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加速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需求的合同管理模式。新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很大程度地参考了FIDIC文本格式,较以往合同文本有较大的改进,有利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严格执行。
(四)推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五)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约。为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把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列为整顿规范市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严把审查关的基础上,加大合同履约管理力度。,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予办理工程报建手续,不得组织招投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坚决取缔垫资、带资施工现象,努力净化建筑市场,进一步维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
(六)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减少合同纠纷产生。承包商由于缺乏法律和合同意识,在签订合同时,对其中合同条款往往未做详细推敲和认真约定,即草率签订,特别是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未做具体约定,都直接导致了工程合同纠纷的产生。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承包商要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
(七)加强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