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子 政治思想 研究

老子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展示了独特见解。[1]老子哲学以自然主义哲学为架构,以“道”为核心,崇尚自然,把自然状态作为其思想的逻辑前提,体现了自然主义色彩。老子学说的发展有其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老子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建设具有很高价值。

一、道法自然的政治思想

“道”是老子哲学基础和政治思想的最高范畴,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道居于核心地位,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从“道”出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道,就不能抓住老子哲学系统的本体论。老子的宇宙之道不是清晰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给“道”一个混沌难识的解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一个迷离又含糊的宇宙本体论,只好“强之为名”,“字之曰道”。[2]

1、道的自然性

自然主义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最高价值,老子以“道”为本体,认为“道”是一切事物存在价值的根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世间所有的万物都要效法自然,道也不例外。道是最高的本体,人、地、天都要效法“道”,而道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王弼在《老子注》中写到:“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是“道”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世间万物最普遍的原则。整个世界依照自然规律存在与活动就是自然,也就是道。[3]“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自然是道的根本精神,具有普适价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25章),道是一切万物的根源,又内生于万物,是万物的根本属性。“道”受到尊崇也被人珍贵,就在于顺其自然本性,发展为独立的存在,根据环境顺势生长,即所谓的“物行之”“势顺之”。“道法自然”学说是老子哲学的总纲领,老子这里所说的“道”,是万物生存的规律和法则,也是道法思想的本质。[4]“道”创造万物没有目的性,完全任万物自我化育而不加干涉,也不期望得到回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都说明道的无所取性和自然性,是“玄德”。“道”创造万物,遵循着自然的原则,“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体现着“道法自然”的原则。这从根本上说,“道”的自然本性是最基础的,具有元价值的逻辑和意义。

2、“道”的行而上

老子的道具有形上性的特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道是无象无物、混沌未分无法用经验来感知的,也无法用感官来触碰它,它没有确切的形体,散漫在浩淼的宇宙中,只能靠理性来确定其存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道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是一个可以被感知的真实客体和存在物。“道者,万物之奥也”,(第62章)老子对“道”进行进一步的抽象,使之成为具有一般意义的概念。“道”是一切存在的依据,是物成为物的“所以然者”。它永恒的存在,“独立而不改”。老子道论已经超越了宇宙生成论的范畴,是水平很高的哲学本体论,是先秦时期哲学的最早的本体论学说。道是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也是天地万物运动的自然规律,天地人都是由道产生,并按照道而运动。[5]虽然不能跟宇宙生成论有清晰的界限,但是老子“道”具有的本体论的特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无事取天下”的政治社会主张。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治理和管控国家的方略原则。只有“无为”才能更好“无不为”。通过无为政治,使民“无知无欲”,以达到“无不治”,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统治术,表面上说无为,实质上是有为,这就是对“君人南面之术”最好的诠释。

1、 “无为”的主要含义

老子的“无为”学说主要有三层含义:无为即自然、无事和善为。[6]第一层含义,无为和自然是分不开的。老子的形上学认为“道”是本体,实质就是“无为”。“道常无为”,老子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生长,不外加条件约束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第73章)都是不作强求之意,是顺应自然的一个过程和范畴。“自然”和“无为”密不可分,无为体现着自然的观念和范式,自然是无为的效果和价值。[7]第二层含义是,“无事”是“无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无为,事无事”,老子厌恶战争,认为战争违背了道的自然无为之性,所以“不足以取天下”。无事可以理解为无欲不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老子倡导的原则是清净治国,也就是清净无为。第三层含义是“无为”即“善为”,老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老子不是一味的反对为,而是要恰当的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65章)这里的善为是道的固有属性。在他看来,无为就是不妄为不乱为不轻为,是顺应自然的作为。

老子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和本性,“有”生于“无”,“有”是短暂性的,“有”不是对历史进步的肯定,而是对万物本源和本性的破坏。因此,应该守住“无”,反对“有”。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任何外在干涉都是不必要的。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来说,任何外力都是妄为,破坏了自然程序,不利于事物的生长和发展。老子所说的“无为”是遵循“道”的法则,不做违反自然的事情,对客观事物的变化只是辅助而不擅加干涉,做到“辅自然”或“顺自然”。[8]

2、“无为”的政治主张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无为政治最好的概括和说明。这句话一方面是说君主在政治活动中要敢于治,而非不治;另一方面是要小心谨慎,不妄为。老子所生活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时代。他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则在于社会道德的沦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安定秩序,客观上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秩序的混乱。如果不上贤,民不会有争心,个人的欲望也不会产生,人们就会过自然有序的生活。君主应该体恤民情顺应民意,做到政治上“闷闷”“察察”,百姓才会“淳淳”“缺缺”,这样才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老子并不是否认社会秩序,而是反对强加的秩序,他所要建立的社会是一种内化完美、自然秩序的社会,是通过“无为”方式达到的。老子提倡“无为”,反对“有为”。只有“无为”才能“无智无欲”,要“绝圣弃智”以达到“民利百倍”的效果,追求自然和谐的状态。

三、 “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治世思想,也是“无为政治”的必然体现。老子在散落农村的基础上勾勒出质朴单纯的原始自然状态,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是对“无为政治”的一个憧憬。

1、“小国寡民”的自然性

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是一幅美妙和谐的田园诗画,充满了欢乐的自然气息。老子想让百姓享受自然而平淡的生活,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也可以说是清静无为政治的一个愿景和实践。这里民风淳朴,没有战争和沉重的赋税,社会秩序不需要强制的手段和规范来维持,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经济上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各个村落之间由于交通不便没有交往,任其自然发展,这是质朴单纯的社会图景,老子勾勒出了“桃花源式”的乌托邦。其实,“小国寡民”自然性的背后折射出的还是老子的无为政治原则:尽量减少统治者的欲望,奉行自然无为的原则,让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返璞归真享受自然生活。这样的组织形式符合自然的政治模式,符合“道”的价值和道德评价标准。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是人类经过文明发展以后对自然的自觉回归,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是“至治之极”的理想社会,是“知其文明,守其朴素”的表达方式,这是人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9]

2、平等自由的秩序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当时的政治腐化,社会动荡不安。他憧憬现实社会之外有一个理想美好的社会,超越现实社会特征,描绘了一个生活古朴平等自由的社会图景。“小国寡民”充满着原始社会的自然气息,平等自由是社会的基础。老子哲学的一个基调就是自由无为,反对现实社会中的剥削现象和等级秩序,认为这是违背“道”的。道是万物之母,从根本上万物是平等的,没有天然的高低贵贱。人类社会中等级秩序差异是人为的,是对人本性的异化和扭曲。老子的平等是对现实“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批判和否定,通过描绘自然状态的生活,体现了老子想以自然秩序代替人为社会的等级秩序。“道”是自然平等的,人们应该法自然建立人人平等自由的良好秩序,尊重自然主义的原则以达到“民自化”“民自朴”的境界。消除等级压迫,使社会充满平等自由,达到“小国寡民”的那种宁静平淡的生活秩序。“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17章)从现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追求一个纯朴恬静,平等自由的社会。(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琴.老子政治思想浅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2]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文集(第一卷 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朱光磊.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现代解读[J].中国宗教,2007,12

[4]刘玉堂,邓丹丹.楚简《老子》道法思想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2011,3

[5]陈国雄,史建成.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美学诠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2,8

[6]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政治思想范文第2篇

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政治教师由于其传授知识的特殊性,更应当运用准确到位的语言去教学,并且努力关心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价值观念乃至人生世界观念。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总结,确保教学的正确性。下面两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1)学科理论。虽然教学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和言论,与现实生活相比较具有其陈旧性,但是政治教师不能随便主观地评价,否则会造成学生实际理解的偏差,思想理念的错误。实践在发展,政治这门学科,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也处在发展之中。随着不断产生的新概念、新观点,使其更具有时代感。(2)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教师应当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根据自身的多年教学工作经验,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学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生活,每一次错误的理解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因此,政治教师需要联系实践,把握中学生的思想误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机械教育,学生上课时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政治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改变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形式可尝试以下方式:一课堂讨论,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加深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二是课外调查,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让学生开展课外调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三是不忘现实,虽然中学生是以学习任务为主,但是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把社会新闻穿插在课堂内容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新闻时事,使学生更有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达到政治课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提倡创新精神

政治思想范文第3篇

曾被称之为“历史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希罗多德,他的很多著作中都是以地理的角度记录的,他将自己所见到的地理面貌,风土人情,生活环境一一描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的海洋决定论对有关于地理方面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主张气候决定论,他非常注重研究人的活动与环境要素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临近海洋的生态气候与希腊城邦国家的商业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着优越的海洋资源的地区商业都比较发达,而适宜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塑造温和的国民性格,这将进一步促进人们之间的商业往来。赫卡泰奥斯曾在公元前6世纪时,以气候因素为划分世界的标准,并将其在他的地图上分成了两个部分。

二、西方地缘政治思想流变与创新

(一)先驱拉采尔

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拉采尔。他一生著作颇多,他善于从人类和政治的角度出发研究地理学,较为系统的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生命理论,国家作为众多空间有机物中的一种,将国家看成一种单细胞的国家有机体的形式,它的生存和发展要遵从于优胜劣汰原则。被后来的一些地理学者加以妄加揣测,为20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德国法西斯民族侵略行为当作光明正大侵略的理由。

(二)谢伦的创新

瑞典的政治家谢伦首次提出“地缘政治”一词。开创“地理决定论”与“国家中心论”两大理论范式,将国家视为一种生命有机体,认为国家只有在不断扩张中才能生存下去。关于国家行为的分析体系,重要的是国家的自然天赋属性,研究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地缘政治、经济政治、人口政治、社会政治,以及政府政治。其中的地缘政治属性,包含国家的区位、国家领土的形态以及领土的大小。国家有机体思想,明显地受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和他所推崇的地理学大师们的影响。

(三)海权论开创

海权论的起源也自然要追溯到马汉大师的分析。他的主要贡献特殊之处在于他是第一个提出“海权”这一名词的人,他将海权与其他地缘政治概念划分界限,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后,形成非常巨大的思想浪潮,席卷了当时的大部分国家,并对后世的海权理论的发展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汉的思想也比较如实地反映当时的基本情况,他的海权论主要是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服务。他的思想对于后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起到了很大影响,如控制中美洲的“巨棒政策”,为美国一跃成为海洋强国提供了智力指引。

(四)陆权论的肇兴

哈尔福德?丁?麦金德在英国地缘政治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次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战略概念。麦金德的陆权理论主要侧重于对历史环境以及时代环境的分析,该理论对于英国地缘政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麦金德的眼里,欧洲,亚洲,非洲是一个岛,他称之为“世界岛”。谁统治东欧,谁就统治大陆腹地;谁统治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1),但是这种被尼古拉斯?斯拜克曼视之为“两极论”的观点从一开始起就遭到边缘论的反对。这一派认为,“边缘地带”拥有强大的资源和人口,占据着中心地缘战略地位,为控制边缘地带的部分或全部而引起的冲突成了最根本的世界性冲突。全局性的眼光来看,麦金德的陆权说对本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的全球战略思想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当代西方地缘政治思想谱系

二战后期,经过斯皮克曼的修正后,地缘政治学说进入到了恢复期。他批判麦金德的理论过高估计大陆心脏的潜力,认为边缘地带应该是内心月地区,它同样是一个争权夺势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范文第4篇

    如何去为仁?孔子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说:"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把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叫着"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一以贯之"的"吾道",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2、关于礼

    仁的第二个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礼。不过,孔子则是从多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人。

    什么是礼?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是说,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说礼是"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因此,"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礼记·礼运》)。丢掉了礼,就要失去一切。可见孔子这里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孔子认为: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的"克已复礼"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在孔子时代大都是"以刑治国"的"人治"社会,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社会",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先进》)。即用礼来治国。就是主张建立一种"礼制",也就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在《礼记·衷公问》中还记载孔子的一一段话,他说:"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他认为治国首要的是礼,礼是治国之本。而孔子崇尚的礼又是周礼。他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制定的,十分丰富多采,我主张周朝的。(见《八佾》)因此池立志恢复周礼。由于孔子时代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秩序与制度",因此,孔子主张恢复他认为的"秩序与制度社会",即"周礼"也是很自然的。

    与复礼相联系的,他还提出了"正名"。他的弟子子路问他:假如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首先准备处理的大事是什么?他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子路》)简要明确,一定是"正名"。所谓正名,不是指纠正一般事物的名,而是指名分、职事、仪则这种关系到制度仪礼等具有政治内容的大事。当时由于社会动荡和变革,把原有的制度、秩序打乱了,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好多事情已经名实紊乱、名实不符了。譬如大夫诸侯情用天子才可议用的礼,臣弑君、子弑父等等。"正"就是把现实已经紊乱了的、按原有的规定把它匡正过来,使之名与实相符,一切按周礼行事。这表明了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主张恢复周朝的国家秩序,但却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孔子要复辟奴隶制。

    孔子的主张是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关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句话的本意是,礼乐只能由仁人来实行,不仁的人是无法行礼乐的。显然,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孔子的政治思想还包括他的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他说:"道(引导)之以政(政法),齐(整齐)之以刑(刑罚),民免(免罪)而无耻(廉耻),道之以德(道德),齐之以礼(礼教),有耻且格(人心归服)。"(《为政》)很明显,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政治思想范文第5篇

政治思想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和影响,思维方式和心态处于激烈的冲突和变动之中,由此一些人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因此在新形式下,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讲究方法、创造性开展。

当前,各行业与国际接轨,企业竞争激烈,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建设和改革的每个领域中,但是随着变化,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奉献精神,才能保证企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促进企业发展?下面浅谈一下本人观点。

一、企业重视,完善制度

作为一个企业,不能只是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思维决定行为,职工思想有问题,在工作别容易出现事故,大大削减生产力;职工的思想与企业统一了,对企业的文化、制度认同了,其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思想工作,完善机构,使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设立专人负责,对职工进行正确引导。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职工明白“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的道理;让职工由被动性工作变为主动性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使职工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其人生理想,使自己的事业得到社会的认同,在精神方面有更高层次追求,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

二、以人为本,贴近实际

政治思想工作,是解决人的思想的工作,所以做企业职工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在工作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体察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职工有困难,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除他们的后顾这忧,让职工感到职业大家庭的温暖。其次要适应时展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职工当前主要思想动态,以及形成这种思想的环境及社会原因,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采取妥善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人们的思想情感问题。第三,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贴近实际,既要把道理说明讲透,也要在行动做出表率,用榜样的力量去教育人感动人;既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也要讲“人情味”,关心谅解,入情入理。不能只讲空理论,脱离实际生活,使职工不能心服,起不到实际作用。如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职工可能会出现悲观失望的情绪,针对战胜经济困难信心不强、精神不振,这就需要思想工作者通过开展培训教育、讲座等一些活动,引导人们看到主流、看到机遇、看到希望,增强职工信心。

三、创新机制,提高活力

时代是变化的,人的思想也是变化的,因此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灵魂。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既抓得扎扎实实,又做得勃勃生机。

一是内容的创新,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政治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争取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方法的创新,借助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介,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三是机制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下面职工有了思想问题,我们再去解决这种单一的模式;还应该在职工层面设立思想工作人员,把所在基层职工存在的有代表性的思想情况,及时与上级沟通,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他基层提前做好思想工作,从而形成双向互动的模式,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四、加强教育,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