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骆宾王在狱咏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如苏轼的《红梅》(2004年北京卷)、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2007年安徽卷)等。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如骆宾王的《咏鹅》、张谓的《早梅》等。咏物诗既可用来托物言志又可用来咏物明理。咏物诗除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外,还兼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象等修辞,达到亦物亦人、形神兼备的佳境。因而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在神韵、品格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古人欣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中的一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鉴赏咏物诗要从托物言志人手。首先,弄清所咏之物在形态、声音、色泽、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吕本中的《木芙蓉》和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都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其次,分析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揭示所咏之物特征的,答题时要用到“比喻、拟人、对比、衬托、象征”等表达技巧类术语。吕本中的《木芙蓉》和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都运用了拟人修辞描述木芙蓉。最后,分析作者借所咏之物抒发的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逸”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
二、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身居高位的虞世南在《蝉》(2002年京皖卷)中表达的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表明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任何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在《在狱咏蝉》中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通过餐风饮露的秋蝉形象,表达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也流露了“飞难进”而欲飞、“响易沉”而仍欲响的不甘沉沦的奋进精神。仕途蹇滞的李商隐在《咏蝉》中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展示了一个怀才不遇、生活清贫的正直文人形象,谴责了当时的政治集团。三位诗人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借咏蝉比兴,寄托个人不同身世遭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三、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也就是说,咏物诗词往往是诗人将自己的形象、情感倾注在客观物象中,借助物象来表现自己的心态、情志、爱憎,把物人化,咏物以写人、借物以抒情。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唐代三首著名的咏蝉诗:
其一虞世南《蝉》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笔下的蝉:矮儿长垂,居高位,饮清露,声清远播。
其二骆宾王
《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笔下的蝉:身处深秋,露重风多,虽然竭力鸣唱,其声音也只能是低沉并易沉寂的。
其三李商隐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笔下的蝉:栖居高树,吸风饮露,故而饥饿难饱,苦吟至五更声竭仍无人同情,只是徒劳。
为什么同样是蝉,同居高树、吸风饮露、高声鸣唱,却或清高声远、或低沉压抑、或苦楚哀怨而截然不同呢?作者的气质、地位、遭遇不同也。虞世南乃初庸宰相,时人称赞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诗人笔下的“蝉”,就是他自我意识的表露。而骆宾王当时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政见不合,触怒了武则天,遭到诬陷,以莫须有的贪赃罪名下狱。其诗是他在狱中听蝉鸣有感而作。全诗虽写蝉声,却处处浸透着一种低沉、压抑的情绪。至于李商隐一生困扰在牛、李党争之中,虽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可惜“运与愿违”,为人清高,仕途困顿,生活清贫。其诗借与蝉对话的形式咏物起兴,兴之所至充溢着作者的情思,那忧郁感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世道衰败的情绪正是位卑寄人篱下的苦楚。难怪有人评价说:“虞世南是清明人谈论真理,骆宾王是患难之人诉说隐痛,而李商隐则是不满现实的牢骚话。”三位诗人同是写蝉,我们看到的却是三位诗人各自的影子,寄托了各人不同的思想情感、理想志趣,构成了不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既然咏物诗词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描摹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的,那么鉴赏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物,欣赏作者对于所咪之物特点的描摹和刘画,即意象分析
咏物诗首先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等等,追求贴切逼真;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词时首先从文本出发准确把握诗词中所塑造的客观物象。如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在下阕塑造了“孤鸿”的形象,欣赏时要注意词作对“孤鸿”意象的描摹:其所处环境即上阕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显然是夜深人静时极微小的一点光亮变化;其动作为“惊起”“回头”“拣”“不肯栖”,只得归宿于寂冷的沙洲;其心境(当然是词人的揣度)“有恨无人省”。据此进一步对“孤鸿”这一意象概括为:惊恐不安,异常警惕,心怀幽怨,孤独寂寞之艺术形象。
2、移情,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咏物以写人,借物以抒情,鉴赏的第二步就是由物到人,由实到虚,体悟其精神品格,求其“神”,即“不滞于物”。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苏轼笔下“惊恐不安,异常警惕,心怀幽怨,孤独寂寞”的孤鸿不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幽约怨悱不能自言”的自我写照吗?同样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而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鉴赏诗词一定要了解一些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适当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风貌,这有助于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孟子曰:“颂其诗,读起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也就是知人论世。
3、分析咪物诗的表达技巧
咏物诗词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比兴等表达技巧。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具体描写上,又通常运用白描、渲染或侧面烘托等手法。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高考链接:
(一)2010全国Ⅰ卷12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命题分析](1)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与表达技巧的能力,即体物。(2)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与表达技巧的能力,即移情。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索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或“以物衬物”)、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或“白描”)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借物抒情”“借物寓意”)的手法。
(二)2010山东卷14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恨(lia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命题分析](1)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即体物。(2)题考查考生评价诗人思想情感与表达技巧的能力,即移情。
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再如唐代杜审言《登襄阳城》中有“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之句。
2. 九秋
整个秋季共分为九旬,故古人有时也用“九秋”来代称秋天。如晋代诗人张协的《七命》诗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再唐代白居易《望月有感》诗曰:“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3. 金秋或“金天”
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而唐初另一位诗人陈子昂在《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也有这样的句子:“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4. 素秋或素节
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故称。有时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再如唐代廖匡图在《松》中有云:“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
5. 金素
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辑南朝宋代山水诗人谢灵运《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术职期阑署,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6. 素商、商秋
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属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元朝马祖常《秋夜》诗云:“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知秋有鸣蛩。”
又因晚秋寒风凄厉,与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音相应,故名商秋。晋代潘尼《安石榴赋》中有句云:“商秋授气,收毕敛实。”
7. 劲秋
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晋代陆机《文赋》中有句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8. 泰秋、白藏
泰,物丰,谓其时安泰吉祥。《管子·山国轨》有这样的记载:“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如《尔雅·释天》曰:“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9. 西陆
古代指太阳运行到西方七宿的区域,本为二十八宿中昴宿之别称,后亦代称秋天。如晋代司马彪《读汉书》一文中就有“日行西陆之秋”之句,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亦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一、借助标题,可以把握诗歌的题材内容
1.即景抒情诗
(1)以四时早晚等时间名词为题。如《春晓》(孟浩然)、《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早秋》(许浑);(2)以自然景物、山川名胜为题。如《江雪》(柳宗元)、《月夜》(刘方平)、《滁州西涧》(韦应物)、《黄鹤楼》(崔颢);(3)以“登”、“书”、“望”、“游”、“观”、“题”等词语为题。如《登鹳雀楼》(王之涣)、《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望庐山瀑布》(李白)。此类诗歌以写景作为主要内容,多借描写四时眼前之景来抒发作者当时特定的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此类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997年高考诗歌《望洞庭》(刘禹锡)、《题君山》(雍陶),1998年高考诗歌《题李凝幽居》(贾岛),2007年江西卷的《金陵晚望金陵图》即属此类。
2.伤时感遇诗
用一个短语或句子,叙述诗人遇到的人或经历的事。如《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过故人庄》(孟浩然)、《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枫桥夜泊》(张继)、《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此类诗歌以叙写诗人遇到的能触发某种心理活动和情感的人或事为主要内容,多采用融情于事的写法。2000年高考诗歌《约客》(赵师秀)、2002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007年辽宁卷《秋夜独坐》(王维)即是此类。
3.送别怀人诗
标题中往往有“送”、“寄”、“怀”、“忆”、“别”、“梦”等字眼。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夜雨寄北》(李商隐)、《天末怀李白》(杜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效)、《留别王维》(孟浩然)、《梦微之》(白居易)。此类诗歌多以送别或怀念亲人、情人、友人为主要内容,抒写真挚的亲情、爱情、友情,表现对亲人、情人、友人的思念,有时也表现游子旅居的愁苦和孤寂。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2001年高考诗歌《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2007年山东卷《出关》(徐兰)即属此诗。
4.咏物诗
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在狱咏蝉》(骆宾王)、《蝉》(李商隐)、《鹧鸪》(郑谷)、《金钱花》(罗隐)。此类诗常以咏某一动植物来表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某种认识、理解和追求,一般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1994年高考所选元稹的诗歌《》、2007年北京卷《》、2007年重庆卷《海棠》(苏轼)和《牡丹花》(白居易)即是此类。
5.咏史怀古诗
(1)以历史人名为题。如《蜀相》(杜甫)、《贾生》(李商隐)、《西施咏》(王维);(2)以遗址地名为题。如《石头城》(刘禹锡)、《赤壁》(杜牧)、《隋宫》(李商隐);(3)有“怀”、“古”、“怀古”、“咏”等词语。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越中览古》(李白)、《咏怀古迹》(杜甫)。此类诗歌往往以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为题材,或抒发诗人对世事巨变、物是人非、国家兴亡的慨叹,或总结经验、告诫统治者吸取教训,或讴歌历史人物,表达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多采用借古讽今、对比等手法。2007年湖北卷《华清宫》(吴融)和《过华清宫》(杜牧)、浙江卷《乌衣巷》(刘禹锡)即是此类。
其他如边塞诗、宫怨诗、田园诗、题画诗等,标题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凭借这些语言标志都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二、借助标题,可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1.有些标题明示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书愤》(陆游)从标题看,“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再如2007年辽宁卷《秋夜独坐》(王维),借助标题可知本诗抒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2.有些标题暗示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唐代崔涂的《孤雁》,从标题可知,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再结合诗句不难发现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再如2007年的安徽卷的词《醉落魄・咏鹰》(陈维崧),从题目中作者吟咏对象“鹰”可以猜测出,本词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三、借助标题,能够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我们借助标题可以了解作品的表达技巧。
一、理想人格的象征与追求
蝉本来只是作为普通一物出现在早期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因素较少,后来逐步丰富化。太康文人陆云在其《寒蝉赋序》中云:“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侯守节,则其信也;加一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此段文字对蝉的优良品德大加赞美,归结为“文”“清”“廉”“俭”“信”五德,可以作为士子理想人格的化身,代表了蝉意象上寄寓的人格追求。
在古人眼里蝉有许多特征,“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它栖于高枝,餐风饮露,因而蝉是清高的,颇有远离尘世、自守高洁、与世无争的隐士风度。梁代名士楮曾赞它“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北周卢思道也说:“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唐代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突出强调诗人的人格美。万事非一帆风顺,当理想和现实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士人的视角往往由对蝉的敬仰转化为内在的惺惺相惜,转化为内在的坚守。苏轼《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说蝉“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正是语意双关,表现士人不屈于黑暗现实,洁身自好,隐身保节的坚定信念。
二、高处不胜寒的失意之悲
前文中说蝉处高枝,餐风饮露,不食黍离,表其高洁脱俗。然而当周遭环境恶化,其又双翅难展,有声难发,高处不胜寒。宦海浮沉、世态炎凉等,难免滋生文人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因此蝉成了文人笔下绝佳的寄托之物。
例如贾岛《病蝉》“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通过对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的失意之悲。实际上,在污浊的社会现实中,高洁之行和独孤失意之悲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无人赏识理解、世无知音的深沉痛苦,在士人中较为普遍。“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人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再如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保,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对蝉处境的概叹分明就是对自己境遇的喟叹,表现出一个仕途落魄者无奈的悲情。“无情”二字将蝉和诗人的失意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生命短暂,感时伤逝的时间意识
蝉的生命颇为短暂,盛夏始成虫,深秋便死去。庄子在其文《逍遥游》中说“蟪蛄不知春秋”,蟪蛄即是蝉。蝉的这一习性极易引发文人的情感共鸣,当人们听到秋蝉的高吟往往会触发自己的生命之感,生出人生短暂而宇宙无穷的无边愁绪,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对于人生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犹如自然界的季节更迭,到了秋季万物萧瑟如蝉一样好似到了末路,故而易悲秋伤己。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曰:“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中唐诗人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说:“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诗人在凄凉的蝉声中寄寓了他们对流逝生命的体验。蝉在秋日鸣叫,似在哀怨命不久矣,是对生命留恋的离别曲。反观诗人,满怀希望入世,而在严酷的现实中希望落空,于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万物皆著我之色彩,那么士子的生命体验投射到具有某种相似特质的蝉上也不足为奇了。自古以来,伤逝伤时之中往往也渗透着把握当下的生命意识。诗人写蝉,在对生命惊恐悲叹之余也包含着对人生的把握和执著。正如曹操感叹“人生几何”的同时,又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羁旅离别的悲情体验
蝉意象也是古代诗人羁旅之愁的载体。蝉即是秋的代名词,又给秋增加了一些悲凉凄清的氛围,经过长久的文化积淀,蝉的这一特定意义所指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一种孤冷意象融入到远游别离之中。古人为生计为功名背井离乡,羁旅天涯。饱受凄风苦雨和人生重压的士子们感受秋凉袭人,寒蝉悲鸣时,很容易触景生情,或融情于景。一方面,萧瑟之景,凄切之声直刺人心,引发人们的悲愁情绪;另一方面,人生劳苦、困顿、离愁凝聚心头,融入到鸣蝉、秋景之中,无疑找到了一个具体直观的表现方式。因而,在以离别、相思、羁旅为主题的诗词中,蝉意象频频出现,或作为表现愁绪的媒介,或作为点染悲情不可或缺的佐料。
诗人张乔《蝉》:“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说的就是离别之苦。伤离别最为出名的当属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悲情渲染,把离别时的典型场面和景物摄入此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人把离愁别恨寄于蝉身,而蝉的孤独悲苦却又常常是诗人的化身,“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朱熹《宿寺闻蝉作》)。蝉在凄寒的夜晚哀鸣,诗人在他乡客居惆怅,“蝉”“客”用一个“惊”字连接,同在夕时发叹,物我感应、融为一体,孤独无助,羁旅之悲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