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格拉底语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孔子;对话;体裁;记录;论证手段
中图分类号:I 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3)02-0051-05
巴赫金视“苏格拉底对话”为一种专门的体裁,而柏拉图是写过这种体裁的众多人之一。对于它,巴赫金如是描述:“‘苏格拉底对话’这一体裁,在进入文学发展阶段之后,开初几乎只是一种回忆体:这是对苏格拉底实际谈话的回忆,是谈话的追记,间以简要的叙述。但不久之后,由于对材料采取了自由创作的态度,这一体裁就几乎完全摆脱了历史回忆的局限,而只是保留了苏格拉底用对话揭示真理的方法,以及记录对话间以小叙的外在形式。柏拉图写的‘苏格拉底对话’,就已经具有自由创作的性质了。” [1]144
根据巴赫金的说法,“苏格拉底对话”经历了一个从对实际谈话的回忆、记录到以对话为方法来揭示真理的转变,之后,它便不再指向历史性的实在,而是作为逻辑论证的手段与工具导向对话创作者预设的结论或者他先行掌握的真理。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也发生了类似的体裁转变。下文即将谈到的一组文本,便共同呈现了一种可以称作是“孔子对话”的体裁从作为被记录与复现的对象到作为逻辑论证的手段与工具的那一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诸如“对话”“交谈”等词语,已经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复调”“多声”的色彩,但在这里,我们只取它们最原初的内涵,而并不涉及那些意义上的引申。
一、《论语》中的“孔子对话”作为对象被记录与复现
《汉书·艺文志》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在这里,我们认为《论语》主要是对孔子与弟子、时人的交谈对话场景的记录与复现。
《论语》中所记,有一类以单独的“子曰……”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语录条目,并无其它的对语。然而,记录者以记录行为本身表征了自己当时作为一个听者的在场,表征了自己当时对交谈的参与。在一个简单的“子曰……”条目背后,谁在说话,凭借什么权力说话,其话语为什么能获得合法性,说者的地位,听者与说者之间的关系,等等,这种种的问题都被复现出来。虽然这个听者在“子曰……”中是隐藏的,但他既是对话的参与者,又成了文本的作者(虽然他并没有署名),他将对话时那种“听”与“说”的关系,转化为视觉上的直观,即把自己隐藏在记录行为中,而只凸显“子曰……”。换言之,“子曰……”的记录者所使用的这种文体形式,精确地呈示了对话时的权力形式,以及记录者对自己听者身份的自我理解与评价。
《论语》中还有一类对话表现为问答体,即某一人向孔子求教,孔子作出解答,其形式通常为两句话:“某某问……”和“子曰……”(或“孔子对曰……”)。根据《汉书·艺文志》所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那么,某一条问答体语录的记录者,或者就是提问者本人,抑或当时旁听在场的第三者,又或是他与他人在平日的讨论切磋中所获得的口传耳闻,总之这个记录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对话,这种参与性是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记录者的根据与保证。当“各有所记”的弟子们聚在一起“相与辑而论纂”时,语录条目的取舍、排序、统一格式、归类,便成了他们的工作,因此他们虽然没有署名,却从来无法将自己完全隐去。譬如四则“问孝”的语录被最终编排到了一起: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孔子在不同的对话场景中面对不同的交谈对象,对同一个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可以想见,有不少的弟子分别都会是那几次对话的直接或间接的听众,于是在辑录之时,“各有所记”,相互印证,亦有重复者,而最后整理出四次问答,并放置在一起。因此,这四条“问孝”的语录不仅复现了孔子与他人的问答对话场景,更加复现出记录者们在汇编统稿时的追忆、讨论甚至争论的交谈场景。又如内容相同的语录出现了数次: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
可见孔子经常会在交谈时向弟子提及这一句话,以至于很多弟子都“有所记”,因而在编纂时便重出此条,甚至最后统稿亦漏删重出者。
《论语》所记还有一类对话,孔子对对方的观点作出了评价,或者对方对孔子的观点作出了反思与反问,而不是只有单独的“子曰……”或一问一答。譬如“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故商赐二子,可与言《诗》”(《文心雕龙·明诗》):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这两则语录在形式上是完全同构的,为两来两往共四句话:学生一问,老师一答,学生一引申,老师一评价。因此学生对老师的解答所进行的引申,使原本有可能戛然而止的对话得以继续深入,并且令对话的双方都从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尤其是孔子从学生的追问中获得了启示,这样,对话便进入了更为高级的形态,而前述单独的“子曰……”和一问一答,都只是这种高级形态的变体。典型的长对话还有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等等。
二、《庄子》中的“孔子对话”是对《论语》的戏仿
在《庄子》那里,大部分的对话已经不再作为被记录与复现的实体对象,而是作为逻辑论证的手段最终导向庄子预设的结论。换言之,对话的本质和功能于此都发生了变化,它是一种策略或工具,也是一种创作。
为了论述自己已经持有的观点,庄子设计了许多对话,如《养生主》中庖丁与文惠君的对话,《天道》中桓公与轮扁的对话,等等。这样,一些被庄子引入对话的人,因之被迫成为了道家式的思想家,是庄子自身在对话中的投射;又或者历史上从未真实发生过交谈联系的人却在《庄子》中被放置到了一起,以服务于庄子现成的主观意图。可见,由于对话的虚构完全服从于庄子先前预设的结论,所以交谈中的双方在结构上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其中一方实际上已经单独掌握了所谓真理,而另一方的功能则只在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说出真理,并从中受教。因此,这样一问一答的对话本质上是一种问答体,用于表述已经获得的、无可辩驳的真理,真理并不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诞生的。
尽管如此,虚构对话仍然比直陈真理性的结论更具说服力,更加富有成效,它的特定场景会诱使观者移情于对话中受教的那一方,进而肯定而不是置疑真理。可以说,虚构对话使结论的真理式呈现具有了隐蔽性,同时也保证了有效性。
在庄子虚设的对话中,孔子常常作为主角出场,并被庄子赋予了身份的多样性。譬如颜回和孔子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探讨“心斋”: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这里,庄子将孔子和颜回的身份及其之间的关系平行移置于道家系统之中,并通过师徒对话,借孔子之口使道家思想得到表述与诠释。在这个特定的对话场景中,道家思想式的话语与孔子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但这种结合本身却又有一种反讽的张力与戏仿的效果,使结论的出现竟然因为孔子的身份地位而更加合理和可靠。
庄子还根据“孔子问礼于老子”虚构了孔子向老聃求教的一系列对话。譬如: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
老聃曰:“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庄子·知北游》)
可以看出,这一类的对话与前文谈及的《庄子》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在结构模式上几乎相同,都是一方已经先行并单独掌握了道家式的真理,而另一方则通过不断地询问而诚服于对方的回答并从对话里受到教益。更为重要的是这两种十分接近的结构模式中关系项的差异,亦即孔子身份的移换:他由传教者变成了受教者,由导师变成了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庄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纳入了道家话语系统,使他们为道家代言,而其中师徒关系的两种模式,也是庄子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设计和虚构出来的。
若将《庄子》中涉及孔子的交谈抽离出来汇聚成集,就生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戏仿的《论语》,亦即庄子所谓的“重言”式(《庄子·寓言》)的“孔子对话”。如果说“苏格拉底对话”在柏拉图那里开始了由记录到创作的转变,那么相对应的,“孔子对话”也由庄子开创出了另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庄子和柏拉图于体裁方面作出了相同的创举。然而,庄子比柏拉图走得更远也更极端一些,庄子更多地利用了现实中孔子的儒家身份、孔子在儒家系统的地位以及儒道两家思想的巨大反差。因此,相较而言,孔子作为《庄子》的主角比苏格拉底作为《对话》的主角更加富有戏剧性。可见庄子是在有意地凸显对话的虚构性,这种策略和柏拉图的《对话》截然相反,但丝毫无损于达到同样的效果。
由于对话作为逻辑论证的手段而最终导向已经先行存在的结论,所以《庄子》中的对话往往具有独白的性质,换言之,真理并不产生于对话。或许唯有如庄子和惠子的濠梁之辩才可以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在这段对话中,论辩双方的任何一者都无法控制对方的话语向何处发展,无法预知对话的结论或者对话能否拥有结论,他们在结构上的地位对等平衡并且势均力敌。如果这是庄子所虚设的,那么他思维的过程本身出现了对话化,并与他所采用的对话体裁从本质上相协调。如果这是庄子所记录的他和惠子之间的真实对话,那么庄子便从正面拟仿了《论语》。
三、《声无哀乐论》是“孔子对话”的扩展变体与主客颠倒
如果将孔子的出场扩展替换为儒家思想的出场,便出现了“孔子对话”的变体。若又把儒家思想安排在“客”的位置,并作为被说服的对象,那么这无疑也是一种戏仿。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虚构了秦客与东野主人之间的问难论辩,以探讨“声”与“情”的关系。这种方法首先来源于汉大赋中的设为主客问答,嵇康将它运用于文艺理论的建构与布局。一主一客,暗示对话双方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嵇康把自己的论点即“声无哀乐”投射在东野主人身上,由东野主人为他代言,这种前定,预言了主人之为主人的合理性。他又设秦客来代言“声音之道与政通”式的儒家色彩理论,表面上看是为自己的对立观点提供了在场的机会,实则已经剥夺了对方的全部话语权力,因为秦客的功能只在于引发和对比,逐步使东野主人的观点得到清晰而有力的展现。因此,思想具有了主人与客人的形象与地位,对话式的独白具有了情节。
除了各自的言论本身之外,嵇康几乎没有对二人交谈时的情态作出任何描摹,每一段对语都是固定的开端,“秦客难曰:……”“主人答曰:……”,或“秦客问曰:……”“主人应之曰:……”。这便是主客问答体裁的结构模式,《声无哀乐论》整体都在其中被组织起来。此外,借用的同时,嵇康舍弃了赋体中的“序”和“乱曰”,极力要使自己思想的展开呈现出对话的性质。
《声无哀乐论》还出现了两种形式的引用。其一是主客双方相互引用,这时嵇康使用的对话开端模式是“主人答曰:难云:‘……’”和“秦客难曰:论云:‘……’”,它不断地在强调对话的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嵇康使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自我理解,并进入了对方思想的内部,他将多层话语的相互嵌套,都纳入了自己的声音之中,使之处于同一个层面,并向同一个方向发展。其二是秦客对儒家言论的两次引用,即文章开篇处,有秦客问於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和文章最后一段对语中,秦客问曰:“仲尼有言:‘移风易俗,莫善於乐’”。一始一终,使秦客的身份和身份的代言性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
嵇康既然将文章命名为《声无哀乐论》,就说明他虚构主客问答全然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论证“声无哀乐”。精心设计一段有着必然结论的对话作为“论”的手段与结构的载体,用对话来组织独白并使独白变得“循循善诱”,可见嵇康有着体裁上的自觉,对“论”的逻辑策略有着深刻的体认,这使嵇康不仅能从“论”的内容中更能在“论”的形式上发现自身的创造性存在。与庄子相比,嵇康对交谈问答形式的使用更加纯粹,更加简约,也更加自觉,他的所谓主客是对交谈双方身份关系的抽象,他的虚构行为已经褪去了在庄子那里仍然存在的文学性与寓言性色彩而全然作为推理手段服务于“论”。
四、结语——作为体裁的“孔子对话”所暗含的两种发展趋向
以上的这条线索便可以大致勾勒出作为体裁的“孔子对话”从回忆、记录到自由创作并成为逻辑论证工具的转变过程。
然而,“孔子对话”体裁最初的那种形态与功能,即对交谈场景的记录,并没有因为上述转变的发生而消失,相反,它不断地得到了创造性的重现与更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以及类似的笔记体便采用了和《论语》一样的体裁。与其说这是直接地、有意识地师法或者模拟,不如说这是“孔子对话”这一体裁自身的客观记忆。到了宋代,“孔子对话”的最初形态更是大规模地出现。譬如诗话,宇文所安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即,“诗话起初是一种口头的和社交的话语形式,后来才变成书面形式;它记录了口头创作和社交场合的情况,或者试图再现对这些场合的印象……许多早期诗话以及后来出现的一些最好的诗话皆以轶事和对诗歌的口头评论为基础”[2]395。因此,从客观上说,诗话是对“孔子对话”体裁的模仿,即对交谈场景的记录与复现,它的源头可以上溯到《论语》。不惟如此,在宋代,“无论是禅宗的‘话头’,还是新儒家的‘语录’,或者诗话,它们的形式、魅力以及它们独特的权威性却大都可以追述到儒家经典《论语》”[2]396。我们尤其可以看到,诸如程颢程颐的《二程语录》、陆九渊的《象山语录》、朱熹的《朱子语录》等等,都是对“孔子对话”最初形态的延伸、呼应和师承。
因此,作为体裁的“孔子对话”的发展实际上有两条线索:一者是对交谈的记录,它以《论语》《孟子》类的语录,《世说新语》类的笔记,以及诗话、宋代新儒家的语录和禅宗语录、公案、参话头的贯穿而获得了内在的界定;一者是用对话组织独白,《庄子》和《声无哀乐论》都是它的代表。
对于作为记录者的“孔子对话”作者来说,虽然随笔而记的各个条目之间的布局是散漫的,但他所看到的并不是凌乱、破碎与断裂,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完整的统一。就像宇文所安如是总结《论语》与其体裁形态的关系:“《论语》这样的著作恰当和真实地把‘善’展现为一个真正善良的人的随时随地的样子。从表面看,它必然是破碎的、不连贯的,其整体性只能到那个作出具体言行的人的内心中去寻找。”[2]397
而对于作为设计者的“孔子对话”作者来说,孔子真实的身份、地位,是他们设计对话时所依凭和借重的最关键因素——无论在对话中孔子的形象出现了怎样的反差抑或孔子被置于怎样的位置上。
孔子晚年自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我们可以反推孔子之前是常常梦见周公的,并以此作为对文化传承使命的自我确证——“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后来刘勰也说他:“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文心雕龙·序志》)这里暂且不必探讨刘勰之梦孔子是真是假,单看他对“孔子之梦周公”的反思,他对“梦”的功能的认同,便可知刘勰的儒家理想。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模仿,并将孔子叙述梦的否定性反现方式转变成了肯定性的直陈方式。因此,刘勰之梦“孔子将降大任于己”无疑也是“孔子对话”的一种特殊表征。
虽然孔子门人在编纂《论语》时也和孔子一样是“述而不作”的,但是由上可知,作为“孔子对话”最初文本的《论语》所隐含的丰富而深广的体裁意味以及它所允诺和开启的无限的创造力与思想力。
[参考文献]
1、在我眼里的美人,不是倾城倾国的容颜,也不是妖艳性感的身材。真正的美人,是内心坚定而独立,专业而有梦想,温柔而不妥协的。外表是精致随和,没攻击性,明亮晴朗。都说女人要内外兼修,但不要浮在面上的漂亮,而要淡然悠长的美丽。美的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欣赏,这才是美人。
2、原谅他人的错误,不一定全是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倒是一种最不负责的释放。
3、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4、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5、如果你把假期,休息日,所有的空暇都交给电脑,就别怪老天怎么不送个王子给你——就算王子要来迎接你,也首先要你出现在他视野中的。
6、爱一个人就不免希望自已更美丽,希望自己被记得,希望自己的容颜体貌在极盛时,于对方如霞光过目,永不相忘。即使在繁花谢树的冬残,也有一个人沉如历史典册的瞳仁,可以见证你的华采。
7、爱成往事,只有时光会记得。回望过去的岁月,时光从身边悄无声息流淌。伫立在红尘彼岸,眉眼凝盈,青丝如水,凭栏望,听风吟,兀自的流连。一程山,一程水,年轮更迭中渐次抵达的苍老,枯瘦了似水流年。
8、人生犹如下棋。高者有远见,低者只能看出两三步。高者顾大局,谋大事,不以一二子为重,终以赢棋为目标。低者寸土必争,结果辛辛苦苦屡犯错误,最后终究导致失败。
9、有人辱你,骂你,刁难你,诬陷你;你且夸他,赞他,捧他,惯着他。等惯出了爆脾气,自然有人抽他,打他,骂他,收拾他。
10、要知道一个男人爱不爱你,那还不容易吗?爱你的那个人会给你尊严。什么样的尊严?他让你觉得自己高贵。
11、唯有心静,身外的繁华才不至于扭曲和浮躁,才能倾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
12、人生在世,总是有些空城旧事,年华未央;总是有些季节,一季花凉,满地忧伤。许多事,看开了,便会峰回路转;许多梦,看淡了,便会云开日出。学会思索,学会珍藏,微笑领悟,默默坚强。
13、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14、只有在落魄时才懂,愿拉你一把的人何其少。只有在最穷时才懂,再好的感情也难敌现实,人不贪钱却都怕吃苦。只有在漫长生活里才懂,浪漫易忍耐难,人人能爱你却少人愿忍你。这世上最要珍惜的是这三种人:雪中送炭的朋友、愿陪你走过贫苦的女人、样样都忍你的男人。
15、有时候,你的一句话可以让我回味几天。有时候,你的一句话也可以让我失望几天。这就是在乎。
16、时光如水,总是无言。
17、原来岁月并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却转过来躲在我们的心里,然后再慢慢地来改变我们的容貌。
18、男人的四个优秀品质:毅力、勇敢、包容、智慧。什么叫毅力?别人认为痛苦的时候、看不见光明的时候,你看见了黑暗尽头的光明。什么叫勇敢?当你勇敢的时候会奋不顾身。什么叫包容?把所有的是非恩怨搁你肚子里消化。什么叫智慧?不随波逐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层面。
苏格拉底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我校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几千年前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规范世人,治理国家,而且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有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根准绳来约束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我们的民族会更加兴旺,我们的国家将会愈发的飞黄腾达。
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美德”和“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
“缅怀先烈 做有道德的人。”接下来我结合“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想、送一份吉祥、行一个善举”七个环节谈谈如何通过课堂开展道德教学。
一、第一个环节:大家一起来高唱《公民道德歌》师生起立,伴随着音乐感受公民道德歌,用歌唱的方式赞颂中国传统美德,弘扬道德精神。
二、第二个环节:看一部短片
我们常说要有道德,那么有道德对我们的社会发展究竟有什么作用,我们来看看那些先烈有着怎样的品质?通过短片想学生教育革命先烈们的美德,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契机请同学思考一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作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道德方面是否还有那些不足?
三、第三个环节:“诵经典”、“讲一个故事”和“谈感想”
高声诵读经典,讲明经典出处,白话译文、经典含义、现实意义等,让学生明确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伟大传承,不仅是文明的传承,还有中华美德的保驾护航。
道德歌曲平静我们的心灵,英雄事迹触动我们的心灵,经典语录净化我们的心灵,经过这样的静心、洗心、养心、的过程,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感悟。让我们一起践行我们的道德感悟,用心收获感动,用情传递感激,用行回报感恩,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
四、第五个环节:发善心。
“每个人都有一扇‘道德心门”,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核心的“小善小德”,激发着每个人“仰望星空”的渴望,成为人们励志追求的人生新高度。榜样就在身边,平凡彰显伟大,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正气实干。勤劳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善良是我们的处事之道。通过这些学习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学生通过纸张上的文字,记录下心路历程,用文字书写着内心的感受,传递和继承着中华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担当起民族的未来。真心希望华夏民族的每一个人,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无论如何作为红旗中心校的学生。希望大家能够做到:
做一个孝顺懂感恩的红旗人,
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红旗人,
做一个自信有担当的红旗人。
五、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
关于朋友的英文名言 语录
1) A friend without faults will be found.没有十全十美的朋友。
2)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君子之交淡如水(字面:朋友之间有所界限 才能让友谊之树长青)。
3)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 人生没有了朋友就犹如失去了阳光。
4) Without words, in friendship, all thoughts, all desires, all expectations, are silent joy and sharing.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黎)纪伯伦
5) A man should keep his friendship in constant repair. 只有经常“浇灌”,方能保持友谊天长地久。
6) A man should keep his friendship in constant repair. ---Samuel johnaon, British writer 人应该经常维修友谊。 ---英国作家 约翰逊
7) A true friend is for ever a friend. ---Grorge Macdonald, British novelist 真正的朋友是永远的朋友。
8) Admonish your friends privately, but praise them openly. 告诫朋友要在私下里,但是夸奖朋友要公开。
9) Animals are such agreeable friends --they ask no questions, they pass no criticism. ---George Eliot, British novelist 动物是极易相处的朋友,它们不提问,也不批评。 ---英国小说家 艾略特 关于友谊的英语名言
10) Be slow in choosing a friend, slower in changing.---Benjamin Franklin, American pesident 选择朋友要谨慎,换朋友更要谨慎。 ---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
11) Be slow in choosing a friend; slower in changing. 选择朋友要审慎,摒弃更要审又慎。
12) Happiness is a perfume you cannot pour on others without getting a few drops on yourself. 幸福犹如香水,你不可能泼向别人而自己却不沾几滴。——Emerson
13) Happiness is when the need of sincere friendship, especially in times of trouble幸福的时候需要忠诚的友谊,患难的时刻尤其需要。 --(古罗马)塞涅卡
14) He that will not allow his friend to share the prize must not expect him to share the danger.---Aesop, Ancient Greek fable writer 不肯让朋友共享果实的人,不要指望朋友与他共患难。---古希腊寓言作家 伊索
15) Hypocritical friendship is like your shadow; when you are in the sun, it will closely follow you, but once you go into the shadow, it will leave you.虚伪的友谊有如你的影子;当你处在阳光下时,它会紧紧地跟着你,但你一旦走到阴暗处时,它立刻就会离开你。 --(英)培根
16) In prosperity our friends know us; in adversity we know our friends. 在顺境中,朋友结识了我们;在逆境中,我们了解了朋友。——C.Collins
17) It is impossible to love and to be wise. 爱令智昏。——Francis Bacon
18) Life can’t live without friendship, but to get the true friendship is not easy; friendship is always needed loyalty to sow seeds, with passion to irrigation, using
19) Because friendships enhance our lives,it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m. 培植友谊十分重要,因为友谊能提高生活的价值。
20) Betraying a trust is a very quick and painful way to terminate a friendship.---Ralph Waldo Emerson, American thinker 背信弃义会迅速而痛苦地断送友谊。---美国思想家 爱默生
关于朋友的英文名言 摘抄
1) It is well that there is no one without a fault, for he would not have a friend in the world .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 想交没有错误的朋友, 你就没有朋友。
2) It is only the greathearted who can be true friends; the mean and the cowardly can never know what true friendship is. 只有伟怀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平庸和怯懦之辈决不可能了解真正友谊的含义。
3) No man can be happy without a friend, nor be sure of his friend till he is unhappy. 没有朋友的人不会幸福,不处逆境不能识别朋友。
4) Nothing makes the earth seem to spacious as to have friends at a distance; they make the latitudes and longitudes. 远方的朋友能使世界变得非常宽阔; 他们组成了经纬度。
5) Of our mixed life two quests are given control: food for the body, friendship for the soul. 在复杂的生命中, 有两点要牢记:为生存需要吃饭, 而心灵需要友谊。
6) The best that we find in our travel is an honest friend. He is a fortunate voyager who finds many. 旅行中最愉快的事是交到一个真诚的朋友。
7) I know not whether our names will be immortal; I am sure our friendship will. 我不知道我们的名字能否永垂不朽; 我敢说我们的友谊会与世长存。
8) 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得朋友难,失朋友易。
9) A friend is never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需要之时方知友。
10) A friend indeed is a friend in need.患难见真情和患难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
11) A friend is a second self. 朋友是第二个自我。
12) if you would be loved, love and be lovable. 想被人爱,就要去爱别人,并让自己可爱。 ——Benjamin Franklin
13) Don’t ask others to also do not allow others to do the dirty things, as a principle of friendship既不请求别人也不答应别人去做卑鄙的事情,为友谊的一项原则。 --(古罗马)西塞罗
14) Don’t try to win a friend by presenting gifts. You should instead contribute your sincere love and learn how to win others’heart through appropriate ways.---Socrates,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不要用馈赠去获得朋友,你必须奉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适当的方法来赢得别人的心。---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
15) Friendship is like money, easier made than kept. 友谊如金钱一般,容易得到却不易保持。 ——Samuel Butler
16) Friendship is the biggest effort and a friend to show our flaws, but he saw his own defects友谊的最大努力并不是向一个朋友展示我们的缺陷,而是使他看到自己的缺陷。 --(法)拉罗什夫科
17) Friendship is the golden thread that ties the hearts of all the world. 友谊是一根金线,把全世界的心连在一起。 ——J.Evelyn
18) Friendship is the greatest pleasure in life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英)休谟 名人名言
19) Friendship often ends in love, but love, in friendship—never 友谊常以爱情而结束;而爱情从不能以友谊而告终。——C.C.Colton
20) A friend that you buy with presents will be bought from you.
关于朋友的英文名言 大全
1) We can live without our friends, but not without our neighbours。 生活可无友,邻居不能无。
2) 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 通向真爱的路从无坦途。——Shakespeare
3) Friendships last when each friend thinks he has a slight superiority over the other。当朋友之间互相都觉得比对方稍稍优越时,友谊便能长久下去。
4) 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 只要袋里有,不愁没朋友。
5) Do not speak of your happiness to one less fortunate than yourself。不要向不如你幸福的人说你自己的幸福。
6) Friendship is love with understanding。友谊是爱加上谅解。
7)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有一道隔墙会保持友谊常青。
8) Admonish your friends in private, praise them in public。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表扬你的朋友。
9) Friendship the older it grows the stronger it is。 友谊地久天长。
10) I like a simple friend, who holds my faults like a looking glass before my face。我喜欢这样的朋友, 他对我的缺点就像照镜子一样直言不讳。
11) Friendship is the golden thread that ties the hearts of all the world。友谊是一根金线,把全世界的心连在一起。
12) In prosperity our friends know us; in adversity we know our friends。 在顺境中,朋友结识了我们;在逆境中,我们了解了朋友。
13) Friendship is the greatest pleasure in life。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4) Without confidence there is no friendship。 没有信任,就没有友谊。
15) A brother may not be a friend, but a friend will always be a brother。 兄弟未必是朋友,而朋友总是兄弟。
16) Friends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 greet。朋友可相逢,高山永分离。
17) Be slow in choosing a friend; slower in changing。选择朋友要审慎,摒弃更要审又慎。
18) The friendship of a gentleman is insipid as water。君子之交淡如水。
19) Set great store by friendship。情意重千斤。
20) A friend exaggerates a man's virtue, an enemy his crimes。朋友宣扬人的美德,敌人夸大人的罪过。
看了关于朋友的英文名言 还看:
1.关于朋友的英语名言谚语大全
2.关于朋友的英文格言
3.关于朋友的英语名言警句
关键词:学生;预习提问法;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308-01
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出现“死水微澜”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不善提问或问而不当。古人云,问之不切,则所听之不专。可见“问”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听得“专”,提高课堂效率,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方法。提问法是一个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古已有之:《论语》作为一部言语录,全书记载孔子师徒谈话一百余次,其中有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形式。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倡导的“产婆术”即问答法。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中西方语文教学中就有了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这不能不表明提问法的价值及其在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1.提问法的作用
1.1 有利于激发兴趣,唤起注意,活跃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对问题进行分析、反应,然后归纳整理并作出回答。例如教授《背影》时,教师提问学生:课文是描写父爱的,为何不直接以“父爱”为题,却用“背影”作标题?这激起学生很大兴趣,教师引导他们快速回到文章,找出文中四处写父亲背影的文字,潜心阅读,仔细分析,归纳得出:正是父亲的背影让作者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独立认真的思考之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
1.2 有利于实现教学双向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课堂提问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既有答问的任务,又有提问的机会,还有分辩的余地。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从教师到学生的信息传递,也有从学生到教师的信息传递,变教师“一言堂”为“群言堂”,教师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反馈信息,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又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甚至“于无疑处有疑”,进而养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荒岛余生》为例,教师讲解分析完后问学生,就这篇文章,还有什么看法或想法?有学生提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如果不是,作者写它的目的何在?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作者的目的是想借这个故事给人们一些启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看法。这样,就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幸福愉。
2.学生预习提问方法的意义和价值
2.1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预习提问法对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很大。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刘兰芝贤惠能干、才貌双全,而且被遣回娘家后,马上就有县令、太守先后托人来说媒,但是这么好的人,为什么她的婆婆就是容不下她呢?从文中又不能够发现她的婆婆有什么精神病。是不是因为她没有生孩子呢?如果说是因为没有生出孩子,那难道县令、太守就不担心他们的儿子把刘兰芝娶回家后,不生孩子,绝了他们的后吗?”问题一提出,整个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都绞尽脑汁想找出答案。学习的兴趣也上来了。预习提问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当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时要激励诱导,中肯评价。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有想像力的反应。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同时《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耍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