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产品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历经近3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成为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公共产品(publicgoods)①一词最早由林达尔(Lindahl)1919年在《公平税收》中提出。不过早期学者如休谟、斯密等,虽没提出这一用词,但针对事物公共性论述了公共产品问题。萨缪尔森指出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为公共产品。[1][2]但是“萨氏”将所有产品分为纯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未免过于简单。[3][4]
公共产品特性和分类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例如马斯格雷夫(1959)将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混合产品和有益产品;[5]奥斯特罗姆夫妇(2000)将产品分为私益物品、收费物品、公共池塘物品和公益物品。[6]
传统观点认为存在着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供给公共产品,政府应承担供给责任。但是科斯1974年在《经济学上的灯塔》一文中以事实为依据提出公共产品供给可以引入市场机制的观点。此外,在公共产品提供上出现“政府失灵”问题,也促使学者探索政府之外的供给方式和模式。例如德姆塞茨(1970)指出如果存在排他性技术,私人企业能够有效地提供某些公共产品。[7]韦斯布罗德(1974)提出由第三部门即非营利部门提供公共产品,论证政府和第三部门的合作互补关系。[8]奥斯特罗姆夫妇(2000)提出多中心供给理论。[6]
有些经济学家指出,政府供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亲力亲为、直接生产,施莱弗指出当政府与私人企业签订比较完备的合同时,私人生产公共产品比政府更有效率。[9]但是经济学认为公共产品供给关键不再是效率,而是制度设计,没有有效的集体决策制度,公共产品无法有效供给。[10]
现实中人们往往不能或不愿表露真实偏好,蒂布特(1956)指出“用脚投票”以表露偏好。[11]格林和拉丰(GreenandLaffont)设计非市场机制诱导提供公共物品所需信息。[12][13]
以上是间接偏好表露法,近些年经济学界以调查和问卷形式获取个人对公共产品偏好,被称为“或有估价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是直接偏好表露法。
地方性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产品理论的延伸。奥兹(Oastes)在《财政联邦主义》中指出,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他们各自的选民,则总量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14]全球公共产品实践与理论的发展,[15]对已有公共产品概念及供给机制形成新的挑战,为国内公共产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实验机会。
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对公共产品研究基本形成以下研究框架(见表1)。
二、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批判性解读——基于视角
1.公共产品定义、特性以及分类的误导性。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公共产品最基本的特性,不可分割性、共同性等多是从基本特性派生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定义与特性更具现实解释力。但是公共产品这些特性从根本上说是产品具有的物质技术特性,是基于产品自然属性的纯技术性判断标准,只是抽象出“非竞争”和“非排他”作为假设特质。用这些特性认识公共产品,一方面无法摆脱就现象论现象的认识怪圈,误导人们只从物质技术特性即自然属性出发,而对决定公共产品本质的社会属性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误导人们在公共产品供给措施和政策上做出错误选择。
例如,萨缪尔森将公共产品定义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减少的产品”。[1]可以看出,非竞争性只是产品消费机会均等性即消费属性在现实中的片面表现,许多私人产品例如私人花园,其美景、花香就符合“萨氏”的非竞争性标准。虽然布坎南等对“萨氏”定义提出异议,但也不过从公共产品一些表象出发做了补充和拓展。如布坎南的俱乐部产品是根据一定范围内的消费机会平等性和非排他性对产品从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转换作了连续性处理。[4]这种认识虽更贴近现实,但是仍是从现象上把握公共产品性质,只不过更加注重了一定范围内产品自然属性带来的效应。
如果以西方公共产品定义、特性为标准,对同一产品例如教育进行判断,其研究结论大相径庭,例如巴罗教授认为“教育是纯粹公共物品”;布坎南和萨缪尔森认为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可见,对同一产品进行公、私判断会产生不同认识,无疑会给供给政策制定和措施选择带来很大的误导性。因此,使用“萨氏”基于自然属性的技术判断标准,抛开历史性、社会性,从根本上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能做出符合历史逻辑的科学解释。对公共产品进行界定并科学认识本质应从其社会属性出发,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分类主要依据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程度和产品形态等。从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程度出发,只能对公共产品做有限个罗列,这种有限性源自对公共产品自然属性把握的不完全性和片面性。从产品形态分类拓展了对公共产品的认识,将长期忽视的制度和文化形态公共产品纳入到范畴中。但是这种分类依然淡化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实际上就是淡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以及制度等性质的决定作用,用这种割裂内在联系的方法,粉饰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
2.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虚伪性。
表面看,公共产品是为满足公共需求、为社会公共利益由公共部门即政府提供的一种产品。这种“公共”性,似乎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为普通社会大众需求和利益服务的“美景”。但是将这种“公共”性纳入历史分析框架,就能够揭开“公共需求”、“公共利益”的虚伪面纱。
“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具有很大的虚伪性。这种看似社会普通大众的公共需求,只有成为符合资产阶级利益需求并为资产阶级共同利益服务时,才能成为一种能被满足的需求,也就是说某种公共产品只有在给整个资产阶级带来的收益大于损失的时候,它才能被有效供给。[16]例如规制环境污染的公共产品在威胁到社会普通大众生存的情况下还不能得到有效供给。这说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决定社会普通大众公共需求能否满足、公共利益能否维护取决于这种公共产品能否符合资产阶级共同利益需求,能否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只有资产阶级把其“特殊社会”的需求上升为社会的普遍需求,把其局部的资产阶级利益上升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把资产阶级追求原则上升为社会的普遍原则,社会普通大众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才能得到满足和维护。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指出,林木所有者一方面以受害人身份要求获取对私人利益的赔偿;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的立法者身份,打着“公众惩罚”的名义,企图将自己的私人利益公共化,获取更大的利益。[17](P277)可见“公共需求”、“公共利益”的实质是以资产阶级公共需求为出发点,并从根本上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只不过,资产阶级这种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从形式上泛化为社会普通大众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披上了看似美好的虚伪面纱。
由于“公共”性,似乎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部门即政府有了天然的联系。但这种由“公共”性引发的政府供给,其实质是为了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顺畅运行,满足资产阶级私利需求而引发的。马克思指出在一些国家,“甚至可以在生产方面感到铁路的必要性;但是,修筑铁路对于生产所产生的直接利益可能如此微小,以致投资只能造成亏本。那时,资本就把这些开支转嫁到国家肩上,或者,在国家按照传统对资本仍然占有优势的地方,国家还拥有特权和权力来迫使全体拿出他们的一部分收入而不是一部分资本来兴办这类公益工程”,这是因为资本“总是只寻求自己价值增殖的特殊条件,而把共同的条件作为全国的需要推给整个国家”。[18](P24)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国家采取的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即以表面上“公共利益”代表的姿态出现,但是它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性质。那么政府活动必须与国家本质保持一致,由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统治阶级共同利益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使整个社会成为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或工具。
3.以市场失灵作为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的局限性。
由于公共产品特性致使分散的市场力量不可能有效提供,供给存在市场失灵,从而为政府供给提供理论依据,[1][2]市场失灵成为划分公共产品政府、市场供给的边界。但是这种划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只以市场尺度为基点,公共产品只能成为市场失灵的附属物,只是市场不能解决才让渡给政府。这种划分的局限性在于对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绝对化认识。
首先,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认为“经济人”追求私利,存在公共产品市场供给失灵,需要政府供给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伴随着“经济人”的存在必然产生的,这就难免将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看作弥补与被弥补的关系;认为二者是历史的起点,而不是历史的结果,是自然的、永恒的现象。认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是为弥补由于“经济人”本性带来的市场失灵,就会使供给主体和政策选择绝对依赖于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关系,选择的出发点只以市场失灵为基础,只有市场不能或不愿提供时才转而需要政府或其他供给主体,这种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必须看到公共产品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历史发展中的经济现象,并不是市场永恒伴生物,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存在的。早在资本主义市场制度出现前,在尚不存在纯粹市场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已经存在所谓的公共产品,根本无从谈起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
即使在资本主义市场制度下,公共产品的最终目的也不仅仅是弥补市场失灵。更主要的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顺畅运转、发展服务的,这突出表现为何种公共产品能提供、何时提供是不以社会普通大众意志为转移的,而以能否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为准绳。选择的标准,在于哪些弥补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是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哪些是能听之任之的。因此,绝对化认为公共产品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产物,并以此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显然没有把握住市场失灵现象背后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应该说,公共产品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作用机制大不相同,不能仅局限于它与市场的关系来考察。
此外,公共产品供给已从绝对的政府、市场两分法得以扩展,形成了多中心供给、自愿供给等模式。但是,这种供给主体多元化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断调整而形成的。就公共产品供给的根本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的经济制度健康发展和完善。因此,考虑其供给主体不应该机械地认为要么是政府,要么是市场,而应基于生产力水平以社会经济制度对公共产品的现实要求为标准。
而就公共产品供给量而言,认为市场失灵导致供给意愿和供给效力不足是主流观点。诚然,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确实存在,但也存在着供给过剩问题,而决定这种供给过剩或者不足的,不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要求,而是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要求。有些公共产品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代表主导阶级利益,往往存在着供给充足或过剩现象;有些公共产品代表着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往往会供给不足或受资本家抵制而不能得到有效供给。
由于把“经济人”的利己性归结为一般“人”的特性,即把资产者特殊人性说成一般人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只从成本收益(或付费)的角度来定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至于供给量的决定,西方理论界倾向于采取均衡分析方法,强调在供求均衡中寻找供给的具体量。实质上,公共产品供给量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制约的变量,其大小与社会经济制度所要获得的利益程度密切相关,供给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看到社会经济制度对这种公共产品的需求。如果这种需求是从社会一般利益出发,则这种供给量除了受到剩余产品量的限制之外,还会受到社会一般利益的长远利益、眼前利益以及社会一般利益内部结构等限制。
4.唯心史观与个人主义方法论上的错误性。
之所以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会在定义、特性以及分类上具有误导性,在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上具有虚伪性,在以市场失灵作为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上具有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方法论上的错误性。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依然沿用的是西方经济学分析范式和惯用的方法论,是从唯心史观出发,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做是天然的、永恒的,不研究生产关系本身,而是把重点放在物的发展上,甚至有意、无意地用物的关系来掩盖人的关系,并运用个人主义方法看待公共产品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割裂经济关系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无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沿用抽象、演绎的个人主义方法,从表象出发,将公共产品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孤立地区分开,采用边际分析和成本收益方法研究公共产品特性①与供求均衡条件,利用证实和证伪的检验理论对理论前提、结论以及本身逻辑推理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验证。
虽然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在不断修正中完善,但是这些修正与发展沿用的依然是唯心史观看待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归根到底不能用科学的唯物史观看待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公共产品,这是因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研究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共同缺陷:一是在研究问题时脱离社会性和社会关系,将事物属性视为某种与生俱来、永恒不变的共性;二是用这种抽象不变的共性来解释各种社会历史现象,把抽象孤立的属性看做是打开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钥匙。
三、基于视角公共产品理论构建的几点设想
公共产品是一个历史概念,公共产品理论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科学揭示其本质,正确看待其供需特性以及选择合理的供给模式。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将公共产品放入历史长河可以看出,公共产品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共同需要而存在的,它关系到社会存在和发展,这种社会共同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会带来利益共享,最终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正是因为这种需要共同性与利益共享性,才会在现实中外在地表现为消费的共同性与受益的非排他性,这两个特性又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这种制约不仅体现在公共产品的内容、结构和种类上,还体现在它与私人产品的转换上。认识公共产品,必须看到其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不能离开共性也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因此,公共产品本质上说,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一定范围的社会共同需要为出发点,体现社会一般利益共享,为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产品。可以看出,公共产品不仅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推进利益共享,更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产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制度安排与设计,社会属性对公共产品界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2公共产品分类要立足其本质属性,它是以“社会共同需要”为出发点,体现“社会一般利益共享”,“为维护和促进其所依附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的产品。根据社会共同需要、利益共享和维护、促进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公共产品分为维护性公共产品、经济性公共产品和社会性公共产品。维护性公共产品是指维护社会正常运行和个人基本存在的公共产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是最基本的共同需要,覆盖范围最广,利益共享程度最高,强调消费机会平等性和供给公平性,例如国防。经济性公共产品是为了保障和促进经济顺畅运行和发展的公共产品,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需求具有针对性,是一定范围的利益共享,例如扶持某种产业发展的政策。社会性公共产品是需求层次较高的公共产品,这类公共产品更侧重促进社会完善和个人发展,关乎发展权利,例如教育。这三类公共产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变动的。一般来说,在经济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时,维护性公共产品需求更多和更容易被供给;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性公共产品日益被需求和供给出来;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对社会性公共产品共同需求不断增长,供给能力也不断增强,这种公共产品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维护性和经济性公共产品所占比重相对下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
3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与模式的选择应基于现实社会经济条件而呈现出动态变化,不能绝对地、孤立地看待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与模式,仅仅认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使公共产品成为市场附属物。因此,在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坚持供求双层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动态观。供求双层约束下的经济发展动态观认为,公共产品供求总量、内容、类型和结构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约束的,其供给主体和模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不同呈现出动态变化,只不过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上,哪个供给主体和哪种供给模式更占主导地位而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有政府、市场、非营利部门等多种主体,也就形成以某个供给主体为主导的供给模式,或是多元参与有所侧重的供给模式。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产品供求结构、供求重点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在选择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模式的时候,要立足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把握供求的阶段性特征,并以动态视角正确审视各种供给主体供给能力的大小,选择合理的供给模式。供给能力大小和公共产品对社会发展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供给主体和模式的选择,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阶段时,公共产品更多地由政府供给,居民对维持性公共产品具有更大需求;当经济日益发展时,可以将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作为政府供给的补充选择,此时居民对经济性、社会性公共产品具有更大的需求;当经济发展处于较高阶段时,公共产品供给可以不再主要依赖政府供给,而是形成市场、非营利部门、自愿等多元供给格局,供给主体和模式呈现出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公共产品;市场失灵;社会需求;社会利益;唯物史观
[摘要]公共产品是一个历史概念,公共产品理论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科学揭示其本质,正确看待其供需特性以及选择合理的供给模式。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之所以会在定义、特性以及分类上具有误导性,在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上具有虚伪性,在以市场失灵作为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上具有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方法论上的错误性。
参考文献:
[1]SamuelsonPA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4,(36).
[2]Samuelson,PADiagramaticexpositionofa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s[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5,(37).
[3]Colm,GCommentsonSamuelsonstheoryofpublicfinance[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6,(38).
[4]Buchanan,JMAnEconomicTheoryofClubs[J]Economica,1965,(32).
[5]Musgrave,RATheTheoryofPublicFinance[M]NewYork:McGraw-Hill,1959
[6]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7]鲍德威,威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BurtonWeisbrodTowardaTheoryoftheVoluntaryNonprofitSectorinThree-SectorEconomy[A]inEPhelpsedAltruismandEconomicTheory[C]NewYork:RusselSage,1974
[9]Shleifer,AndreiStateversusprivateownership[J]The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8,12(4).
[10]Marmolo,EAconstitutionaltheoryofpublicgoods[J]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1999,(38).
[11]Tiebout,CMAPureTheoryofLocalExpenditures[J]PoliticalEconomy,1965,(64).
[12]Green,JerryRandLaffont,Jean-JaquesIncentivesinPublicDecision-making[M]NewYork:North-HollandPublishingCompany,1979
[13]Laffont,Jean-JacquesIncentivesandtheallocationofpublicgoods[A]AJAuerbach&MFeldsteinedHandbookofPublicEconomics[Z]edition11987,Vol2,No10
[14]WallaceFOatesFiscalFederalism[M]HarcourtBraceJovanovich,Inc,1972
[15]IngeKaulGlobalPublicGoods:InternationalCooperationinthe21Centur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16]胡钧,贾凯君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比较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8,(2).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内容摘要:西方的经济学家在公共产品的供求机制、运行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逻辑可以看出,未来的研究方法、研究趋势和研究内容都会产生改变。因此,我国也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从而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化与公平化。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供给 俱乐部产品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发展的逻辑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思想渊源
公共产品理论最早源于英国著名学者霍布斯所著的《利维坦》一书,他在该书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利益赋税论。该理论所阐述的基本思想是: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自由且平等的,如果个体凭借自身的能力不能实现时,进而就会运用个体间的契约产生现实社会中的国家和政府。霍布斯对国家的本质作出如下定义:“即很多人之间形成契约,且个体对其行为赋予职权,促使其按照对广大居民的和平及共同安全有益的方式,运用整体共同的力量和方法的一个人格”。这成为后来公共产品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大卫·休谟于1740年发现了“搭便车”现象。休谟在他的著作《人性论》中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两个邻人很容易达成关于怎样处理公共牧地污水的协议,但是在一千人中间达成共同的协议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怀抱侥幸心理,希望其他人去完成。休谟希望阐明这样的观点:对个人而言,完成它可能是没有多少利益可图的,但是对于集体而言,完成它是非常有益的,故而这些事情的处理只能依靠国家。休谟没有对公共产品的概念进行准确的定义,也没有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详细的论述,但是不能否认,休谟的一些理论与现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关键问题是有关联的。
在休谟发现“搭便车”现象之后,亚当·斯密站在国家职能的立场上继续对公共产品问题进行了研究。斯密指出,自由市场可以导致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他认为政府的天职是“守夜”。根据斯密的论述,国家政府有以下职能: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避免其遭受其他社会的暴行与侵略;最大程度上保护社会中个体的安全,让其免受社会中其他个体的迫害;促进某些公共事业的顺利进行以及建设有益于社会的公共设施,并对其进行维修和保护。所以,私人或者个体不会主动去完成这些公共事项,即存在“搭便车”现象,此时需要国家政府出面,运用税收等手段筹集公共资金,并利用公共资金来提供这些公共产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亚当·斯密虽然主张“自由放任”的观点,但是他也认为政府部门应该提供适当的公共产品。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与斯密的观点一致,认为在一些重要的情况下,可以不遵照自由放任主义。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般性职责;二是选择性职责。一般性职责包括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及人身安全,还包括保障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实施自由放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另外,政府在很多时候,通过获得公众的同意,运用权力来履行一些职责。这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为广大民众创造方便。穆勒认为,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个人却不会主动提供,原因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一定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不得不由国家政府来供应这些公共产品。即使穆勒没有详细阐述供应公共产品这个问题,但是包含有公共产品的思想。
(二)公共产品理论框架的形成
1.公共产品概念的提出与林达尔均衡。1919年,瑞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林达尔在他的文章《公平税收》一文中,正式给出了公共产品的概念。林达尔通过对维克赛尔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创建了用来分析公共产品最优供应问题的数学模塑。他认为,当两个权力不平等的政党针对一项政府开支问题进行谈判时,谈判的最终结果必定是各种最佳产出或者非最佳产出,原因是两个政党都想破坏均衡以使结果对自身最有利。但如果是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而且预算是两个政党都同意的预算,那么经过某一拍卖程序,就可得出一个最优结果。在这一点上,一个政党最后一个单位货币花费的边际价值等于另一个政党最后一个单位货币花费的边际价值。林达尔均衡模型的重点在于告诉大家,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社会中的个人通过谈判和讨论而确定的结果。该模型对供应公共产品的费用来源进行了分析,不仅有助于西方公共财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亦有助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研究。
2.萨缪尔森范式的建立与萨缪尔森条件。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发表在期刊《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的两篇文章中,即《公共支出的纯理论》和《公共支出理论图解》,对公共产品的定义作出了很经典且标准的表述,直至今天,仍在继续沿用。萨缪尔森认为,如果公共产品市场用于资源配置的价格体系是不完善的,此时就会变成主要由国家对公共产品进行配置,亦或被公有企业垄断。此外,萨缪尔森在对林达尔的均衡模型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将均衡分析、最优分析等分析方法与工具运用到公共产品最佳供给的分析中,提出并建立了用于分析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模型,即“萨缪尔森条件”。萨缪尔森假设:在最后的消费产品中,纯私人产品和纯公共物品均是唯一的;有且只有两名消费者,且认为两者的收入水平是一定的,当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转化率相当于消费者A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B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和时(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RT=MRSA +MRSB),可以实现最佳配置。如果消除对收入水平、消费者人数及消费产品数量三者的限制,而假设收入水平是j,消费者人数是i=1…n,消费产品数量是k=1…m,并且满足全部的消费者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总和与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相等时,此时实现最佳供应。萨缪尔森条件说明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在理论方面是合理的,这些理论有助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和形成,并且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三)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
在萨缪尔森等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布坎南(Buchanan,1965)创造性地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俱乐部产品”,该理论准确地将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两者联系起来。在其文章《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布坎南认为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仅仅将纯公共产品当做全部的公共产品,可是存在于现实经济社会中的大部分都是“准公共产品”。他还针对具有排他利益的产品、生产成本及成员特点这三部分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包含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和成员的数量两部分的“俱乐部均衡”,进而推出俱乐部容纳量的最佳规模。他所建立的俱乐部规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所能提供的产品数量;二是成员容纳量。俱乐部均衡必须满足的条件如下:俱乐部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俱乐部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用公式表示为:MRSxy =MRTxy;俱乐部成员数对私人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俱乐部成员数对私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用公式表示为:MRSny =MRTny。(其中,x表示俱乐部产品、y表示私人产品、n表示成员数)。可以看出,俱乐部经济理论缩小了公共产品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之后,公共产品理论继续发展,最终变成由国家政府、个体、俱乐部以及地方共同供给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
美国著名学者,被誉为现代财政学之父的马斯格雷夫在其1945年的经典著作《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经济”。之后,他先后于1964年和1965年两年中,将《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理论概述》和《公共经济学》两本著作分别出版了法语版本和英语版本。在这两本著作中,他将“公共经济学”直接引进书名使用。在此之后,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并从现代财政学(public finance)体系中独立出来。后来很多知名的财政学家也开始效仿马斯格雷夫,将“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引入其著述,其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于1999年对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做出具体划分。至此,现代公共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得以完全确立。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方向
从研究方法上看,现代公共产品理论愈加重视计量化方法的应用。由于“边际革命”的发生,促使数学分析方法广泛发展,自此,经济学界进入数理化阶段,出现如下计量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元分析方法等。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在对著名经济学家Farrell(1957)的研究效率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完善后,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该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从研究领域上看,现代公共产品理论逐渐向不同领域的学科拓展渗透。政治理论是公共产品的思想基础,因此公共产品理论可以当做哲学研究的附属领域。随着后来的发展,学者逐渐将公共产品理论从哲学领域划分出来,开始立足于经济学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发展至当代,又重新将公共产品理论和政治学联系起来,并将博弈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组织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研究理论引入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范围,并获得很大的成就。
从研究内容上看,现代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更加多元化。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支撑是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极大的丰富了研究的内容。例如,研究公共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合理范围的界定;研究并且提出了解除政府管制,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政府企业化;研究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及其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研究多中心制度框架条件下多中心供给机制对人类的自主治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和分析政府的收支状况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并且分析研究公共生产及其定价、公共供给和公共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
理论问题的拓展:我国如何应对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一)动态调整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经济发展动态观认为,当经济的发展层次不同,或者发展程度不同时,公共产品的供求结构和供求重点也会随之改变。一般而言,如果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应该提高公共物品的供应,此时,人们将增加维持性公共物品的需求量;如果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可以选择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当做补给,同时,人们将增加经济性、社会性公共产品的需求量;如果经济更迅速的发展,此时,政府供给不再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方式,可以利用市场、非盈利组织及自愿等各种方式共同提供公共物品。所以,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判断经济的发展层次和发展程度,明确阶段性供求的特点,站在准确且动态的角度来判定不同供给主体的实际供给能力,最终确定合理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供应模式。
(二)改进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方式
在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上,除了政府直接生产的少部分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外,国家应该将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予以合理的开放,应该允许私人或外资提供公共产品,最终形成多个主体提供公共产品的框架格局。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对私人及市场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予以合理的支持。例如,政府可以予以市场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相应的产权保护和激励政策,以及界定公共产品的产权范围,从而促使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三)建立公民需求的表达机制
虽然我们针对那些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设定了供应水平的基本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只是对某些情况有效果,仍旧会产生一系列别的问题:这些标准应该由哪些人来设置?怎样设置这些标准,以及怎样消除利益团体的谋利行为?当政府部门提供了规定的公共产品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之后,怎样保障政府所提供的公用产品结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所以,合理的思路即:建立一种合理的表达机制,以便于获得公民的实际需求,同时可以促使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人们所处的社区不同,那么他们产生的需求会不同,先后的次序也会不同,需求量也会不同,我们都可以用所建立的需求表达机制来得到需求的信息,然后经过特定的程序处理将这种机制所得到的的需求转变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和明确目标,最终高效率的供给公共产品。
参考文献
1.王爱学,赵定涛.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回顾与前瞻[J].江淮论坛,2007(4)
关键词:准公共产品;特许经营;经营性高速公路;定价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operating highway toll pricing under quasi-public products theory
(Wu Zheng Bing1, Chen Da2,Liu Xiao Min2)
(1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tax cadres,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Yangzhou,225000)
(2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127)
Abstract: Operating highway as a special quasi-public good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has present and analysis these researches from quasi-public goods theory, concession of operating highway, operating highway toll pricing methods and models. In this article, the trend of operating highway toll pricing has been forecasted.
Keywords: Quasi-public goods; Concession; Operating highway; Pricing
1.引言
高速公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专门为汽车交通服务的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对实现国土均衡开发、缩小地区差别、建立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支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服务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经营性模式(亦称特许经营模式)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始于1924年意大利修建的全长48km的米兰至莱克斯的高速公路,特许经营能够很好的将政府和企业分开,企业可以通过对高速公路的运营获得利润,故而可以广泛吸收私人资本的进入;而政府则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授予从宏观上整体把握高速公路建设。经营性公司对高速公路只享有一定期限的经营权,国家则仍然拥有高速公路的所有权,仍然可以很好的控制高速公路。
经营性高速公路借以还贷的基础是项目运营期的现金流,而价格是现金流的直接决定因素,因此价格的确定对经营性高速公路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决定着项目的成败。由于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并且高速公路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政府必然会对其进行价格管制,故而在定价时既要考虑企业的盈利,又要照顾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经营性高速公路如何合理地确定收费价格就成为核心问题,如何使价格既能保证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合理利润水平,又能够保障社会效益成为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焦点问题。
2.准公共产品和经营性高速公路收费定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2.1准公共产品的理论研究
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布坎南明确指出,“现实世界里,大量存在的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一种产品,称之为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公共性产品属性探讨》一文中,将高速公路界定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速公路得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市场又严重扭曲了产品的公共属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公共性作。为实现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加快高速公路建设,须采取新的发展对策[2]。
杨云峰、周伟张生瑞等人在《再论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一文中,通过对高速公路的属性研究,他们认为在其特定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即高速公路产生的社会利益具有非排他性,它不可分割地扩散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高速公路明显具有“公共产品”的一些特征,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在现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需要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实现其使用价值[3]。
夏飞、罗霞在《高速公路经济属性及其融资模式探讨》一文中提到:由于所处的地区!路段和时期的不同,高速公路也会体现出不同的准公共物品特征:在高速公路发展的起始阶段或者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作为准公共物品,它具有更靠近于公共物品的特征;当高速公路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在经济发达省市,高速公路的投资效益是很明显的,私有资本追求效益而大量进入高速公路行业,此时,高速公路投资以私有资本占主要部分,使高速公路这一准公共物品,具有更靠近于私人物品的特征[4]。实际当中,高速公路往往因为路段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特征,具体路段由于政府投资和私有投资所占比例不同而体现为靠近于公共的准公共物品,或者是靠近私人物品的准公共物品,高速公路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一般准公共物[5]。
2.2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特许经营研究
长安大学梁峰的《公路特许经营研究》对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特许经营问题做了理论的探讨,提出了交通主管部门对经营性高速公路将由对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转变到对整个经营性高速公路行业的管理,提出了在高速公路行业推行特许经营制度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经营性高速公路经营中的政企关系。
长安大学李颜娟的《收费公路发展战略研究》重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收费公路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鼓励发展经营性高速公路逐步取消政府还贷公路,明确指出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
长安大学樊建强的《高速公路产业化进程中政府管制问题研究》通过以产业化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的趋势,着重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市场准入的壁垒以及现有的收费标准模式,未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政府管制的体制分析。
L.Y.Shen[6]等在通过分析特许经营项目整个寿命期的(Net Present Value, NPV)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经营性项目特许期的数量决策模型,该模型第一次综合考虑了政府部门和私营投资者的利益,是对经营性项目特许期计算的一次创新。
Smith[7]研究指出,决定经营性高速公路特许期长度的原则应该是在这个期限内,经营性公司可以收回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利润,但是并没有给出计算特许期长度的具体方法。
Engle[8]提出用最小收益现值法来决定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特许期长度,并且根据市场情况对特许期长度进行调整。Engle的研究考虑了市场风险(交通流量的变化),但是由于该计算模型过于复杂,在实际中应用起来较为困难。
Tiong[9]对经营性高速公路项目的特许期限定研究,认为特许期限定使政府和项目公司承担不同的完工风险,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完工风险,因此特许期限的确定经常和激励联系在一起。激励包括奖励和惩罚,奖励可以是提前运营收入的一部分,惩罚可以是延期完工损失的一部分。Tiong的研究综合了特许期限定和激励对完工风险的影响,但是并没有研究如何决策合适的特许权期限。
2.3经营性高速公路的收费定价方法、模型的研究
刘安[10]从影响通行者行为的因素--道路收费水平、行程时间以及车辆营运消耗进行探讨,建立自己的定价理念,考虑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双方利益,考虑其余运输路径的影响下,建立优化模型。
杨兆升、杨志宏等对影响高速公路定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在交通量之上的定价模型应该满足3个科学条件:一是在对高速公路不造成负担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交通量,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二是在经营期内,票款收入可以偿还建设期的各项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除此之外,还要确保能够支付运营期间的管理费用、维修费用等支出;三是使得通行可以通过使用高速公路可以获得比缴纳费用更高的经济效益[11]。并根据所得条件建立了最优费率模型。
陆正峰[12]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将现代道路收费理论应用到高速公路的定价标准中,确定了最优交通量分配的定价模型。
陈莉、黄渝祥[13]成功将两部定价理论应用到高速公路定价方法中,建立高速公路的两部定价模型。
龙涌,蒋葛夫[14]等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定价的5种因素:实际发生交通量、消费心理、经济发展水平、成本变动、交通安全。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对于收费总额进行预测的定价模型。
李冬梅[15]将通行者和经营者两个角度确定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各车型收费系数的模型体系。主要根据不同等级公路之间的差异、各种车型对高速公路的影响程度、不同车型对道路得到损坏程度等三个角度建立定价模型。
3.经营性高速公路收费定价方法的研究述评
(1)特许经营方面
经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由于其具有财务上的盈利性和准公共物品的公益性特点,其车辆通行费定价显得较为困难,既要照顾到投资人的财务效益,使得其在未来经营期间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又要满足政府对其公益属性的要求。这两者本身的矛盾性使得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的定价方式选择要做足够的权衡,力图寻找到一个较为完善的平衡点。
(2)定价方法、模型方面
当前有许多对经营性高速公路的定价方法和模型的研究结论,但基本上都是从一个或两个主要方面切入研究,而实际上高速公路收费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活动,存在着多个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又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且制约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单纯从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是静止的角度去制定的定价方法都无法完整的解决收费标准的制定问题。
4.小结
经营性高速公路收费定价方法的确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着重介绍了经营性高速公路的准公共属性、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特许经营研究和经营性高速公路的收费定价方法、模型研究等方面。分析了经营性高速公路在特许经营和定价方法、模型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收费站点多、收费成本高以及部分路段存在暴利倾向是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合理制定和调整联网收费标准。但是不同收费路段的投资主体不同、收费性质不同、投资成本不同、管养成本不同、收费年限不同、管理模式也不同,如何平衡这些因素之间的矛盾,使得经营性高速公路与政府收费还贷公路能够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Buchanan JM. Rent Seeking and Profit Seeking [M].U.S.A.: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1980,6:57―73
[2] 方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公共性产品属性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4(12):87―116
[3] 杨云峰、周伟和张生瑞.再论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9(l):64―65
[4] 夏飞、罗霞.高速公路经济属性及其融资模式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2(6):13―15
[5] Martin W.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transportation finance [M].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2003
[6] L. Y. Shen, H. L I, O. M. Li. Alternative concession model for build operate transfer conlrad projects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2,128(4):326-330.
[7] Smith, N. J.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Blackwell Science, Boston.
[8] Engle, E. M. R. A, Fischer, R.D. Least-Present-Value of Revenue Auctions and highway franchising. Working Paper 6689,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USA.
[9] Robert L.K. Tiong, Sudong Ye. The effect of concession period design on completion risk management of BOT projects[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3(21):471-482.
[10] 刘安.高速公路收费水平优化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1996.12
[11] 杨兆升、杨志宏、赵丹华.长平高速公路最优收费标准制定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30-35
[12] 陆正峰.收费高速公路最优收费费率的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66-69
[13] 陈莉、黄渝祥.两部定价法在收费公路中应用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2.20
[14] 龙涌、蒋葛夫、冯云才.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制定方法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36(4):421-424
[15] 李冬梅.高速公路拥挤收费费率研究[D].东南大学,2004.3
论文摘要:产品配置方法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关键技术.本文指出在产品配置方面工业品具有区别于一般消费品的特性,并提出了一种工业品产品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工业品产品基于客户需求的快速配置。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案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0引言
在市场扰动增大、客户需求个性化及需求细分的买方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动力变成了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作用,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应运而生,产品配置被公认为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核心技术,产品配置的意义在于能够以较低成本快速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其前提是在产品定义中对客户需求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定义。工业品与一般消费品相比,其客户需求的定义、特征、获取过程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工业品的产品配置管理方法有必要区别于一般消费品产品配置管理方法。
1产品配置及其实现方法
产品配置是指企业在产品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的功能、结构等进行调配布置,从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最终产品的过程,该过程是产品属性与客户需求的逐级匹配过程,也是一个逻辑产品逐步实例化的过程。
在大规模定制生产中,产品的设计过程分为产品开发和快速设计(产品配置设计)两个阶段。在产品开发阶段,设计人员对企业的客户群进行定位,通过分析已有的客户需求,并对未来需求进行预测,建立相应的产品模型。在快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则是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基础上,在与客户进行需求交互的过程中,以产品配置模型为主要工具,结合事物特性表,通过改变事物特性单元的特征值而得到变型产品,从而满足随时到来的客户需求,即产品配置是在企业原有产品开发基础之上的。
一般产品开发流程可以分为产品需求建模、总体功能设计、方案与产品结构设计、详细设计这四个阶段,产品需求建模是产品设计问题,最终的详细设计结果是产品需求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产品配置则是在企业已有产品平台或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如图2所示。
2工业品产品配置
2.1客户需求定义
理解、满足和引导客户需求是企业产品配置和企业参与竞争的关键,著名的Kano模型将客户需求分为三类(图3):①常规型需求(normal ):客户明确需要的,企业通过与客户的沟通能够得到。这类需求得到满足则客户满意,否则客户不满意。比如,交付时间越快客户越满意、越慢则越不满意。②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客户一般不会注意到,只有在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客户才会注意到。比如,顾客很少会注意到咖啡是热的,然而,当咖啡是冷的或者太烫,不满意就立刻发生了。③兴奋型需求:兴奋型需求超越了顾客的预期,获取的难度较大,兴奋型需求的缺少不会引起不满,存在则会使顾客兴奋。比如,在飞机上提供鲍鱼会使乘客意外地兴奋,不提供也不会引起不满。兴奋型需求需要企业在理解顾客的基础上去发现并满足。
2.2客户需求获取
产品配置过程中的客户需求获取实质上是明确客户对购买产品的需求、理解配置实现过程。客户需求是客户购买的前提,即使是感性购买行为也是因为客户的感性需求得到了满足。一般消费品的购买者、决策者和使用者是同一个人或者同属于一个家庭,比如,手机的购买。工业品的购买则更为复杂,购买者、决策者、使用者多为不同的人或机构,并且购买行为受到多方影响,比如,公交客车的购买行为是公交公司的机务科,决策者是公交公司的总经理,购买决策还受到国家政策导向、不同地区的地方规定、法律法规等的影响。
工业品较之消费品呈现出客户数量有限且目标明确、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生命周期短、交货期是关键成功要素、市场大竞争激烈等特点。在经过工业品产品配置过程的研究后,我们认为问卷调查结合现场观察是工业品客户需求获取的较好方法。问卷调查有的放矢:一是产品按照功能结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二是按照零部件是否可更改(比如法律法规限制)、可选装以及数量是否确定,建立产品配置结构图。三是按照购买者、决策者、使用者分别设计问卷,并按照客户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并送出问卷。四是收集问卷并进行分析。五是根据问卷结果、对使用者的现场观察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产品配置方案的设计,对订单做出快速反应、对市场进行有效推动。
2.3客户需求表达及转换
Kano模型深刻地描述和揭示了客户需求的分类,完成具体产品的客户需求分类首先要真实地获取客户需求。然而,不同类型的客户对需求的表达是不一样的。
对一般消费品而言,由于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的目的和用途,具体指产品对外界产生的某种效应或影响,包括产品与外界环境之间发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或对外界状态的改变。产品的功能属于产品而不等于产品,主要反映了消费者使用这种产品的要求。将产品的功能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产品功能树,树根节点的功能单元为产品的总功能。每个功能单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下一级子功能单元结构,直至最终实现每个功能单元的结构为已知的形状特征或部件单元为止。因此,我们可以用产品的功能结构图很好地将客户的需求进行分类,通过选择所需要的产品的部分或所有的功能节点后,将这些功能转换为对应的一种或多种产品结构树,从而,可以进一步选取对应的一种或多种产品。
对于工业品而言,客户的关注点从产品功能延伸到产品的结构,工业品的产品功能差异化不明显,客户更多地直接关注产品的结构特性。即,工业品客户需求的表达往往是半结构化的,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还关注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的基本构件为产品、部件和零件。因此,工业品产品配置采用产品功能结构图不够合理,我们认为工业品的产品配置中对客户需求的表达和转换可以采用产品功能结构树和产品结构树相结合的方式来加以表达.产品结构树能够反映产品的功能层次关系和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3实例分析
3.1背景介绍
公交客车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工业品。其购买者主要是各公交公司,公交公司新开公交线路或者替换旧车,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特征;由于地区差异,客户需求不一致且经常变动,导致公交客车主要以汀单生产为主;公交车竞争激烈,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对客户的响应和交货期成为关键成功要素,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生产受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规定限制;购买者、决策者、使用者、应用对象(乘客)不一致,客车新品的研发主要是基于企业产品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做适应性调整,快速向客户提供配置产品,而基础研究则是对市场的支持和技术突破服务。
3.2公交车产品配置过程
公交车客户相对较少且目标明确,因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对公交车使用和维修现场进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和确定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客户需求的确认对企业提供基型产品和进一步的产品配置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根据客车属性将客户的功能需求和结构需求混合进行三级分解(表1),根据分解表设计调查问卷以研究客户的实际需求,另外,对客车使用、行驶过程进行现场观察、访谈,能够较容易地获取客户的兴奋型需求。客户需求调研结果如图4所示。
根据客户需求识别结构对产品进行基型匹配,并根据订单情况做快速配置。最终的产品配置涉及到产品配置权限,客户的产品配置权限越大表明客户可以更大程度地对企业提供的基型产品进行更改,因此,企业要控制客户的产品配置权限,以达到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对于客车产品而言,国家法律法规对其部分属性进行了限制,同时,一款基型车的部分更改可能大幅度增加成本或者提高复杂性,为此,我们首先参考客户需求识别提供标准配置的客车。在标准配置产品中,不可更改的属性或者零部件客户不得更改,否则,客户将让渡更多价格。可选装表示可以取消的零部件,比如,可以不要视听系统。可更改表示客户可以在企业提供的备选中进行选择,数量确定的零部件不能增减。
产品配置过程实际上是产品与客户需求之间的不断妥协过程(图5)。在确定了产品配置架构后,企业对产品配置采用数字化定义,并使用产品数据管理作为产品配置的支持平台。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大部分的工业品制造企业在使用手工进行产品配置,但是国内优秀的公司已经熟练地使用产品数据管理来支持产品配置的实现,因此,使用先进的产品数据管理来辅助企业实现快速的产品配置是企业赢得未来市场竞争的战略需要。产品数据管理能提供创建、删除与修改产品及零部件节点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形成由客户来创建产品结构图而非仅仅由企业设计部门。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的体现进行标准配置产品的调整,以此逐步改进产品质量、降低复杂度,并能够将企业各个部门进行有效连通,减少工作的无效迭代。
关键词:农产品 农业 共享经济 分享经济
一、共享经济模式及其特点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 L. 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2010年初,英国学者雷切尔・布茨曼出版专著《我的就是你的:“合作式”消费的兴起》指出共享经济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共享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陌生的个体之间通过第三方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信息或物品的分享和交换(易),因此共享经济亦被称为分享经济。
传统商业模式的弱点在于产品和服务分配不均,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商品“过剩”, 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从而阻断产销链。而共享经济中的消费方式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有效分配, 实现了商品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形成新的供需产业链。
共享经济模式的几个要素是:第一,有闲置或过剩的资源,资源闲置或过剩是一切共享经济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其他都是无效的;第二,搭建共享经济平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把不同物理位置的资源集中展示出来;第三,按需分配资源的方法,即如何到寻找需要这些资源的人并按他们的需要分配到其手里;第四,共享者获得相关回报,这种回报以经济回报为主,并伴随有人脉等非金钱的资源回报。
二、农产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产品行业出现的一个比较频繁且棘手的问题是农产品丰产却滞销,一边是农民守着大量农产品低价难销,一边是城市民众抱怨吃不上廉价果蔬。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圈一次又一次上演。农产品滞销只是一个表象,这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农产品行业内的诸多问题:
(一)产销信息脱节
由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通道闭塞,市场行情预判能力不高,农民在进行生产抉择时难免存在投机心理,容易受当前价格引导进行盲目种植或生产,造成供需脱节,供大于求。而同时,消费者对市场供应情况不明,对市场上价格高企的农产品望而却步,导致本来可以挖掘的潜在消费需求也因此丧失。
(二)经营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以分散式经营为主,小农经济根源深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农产品的质量差异较大,农业产业化程度很低,农产品的价值挖掘仅限于初级生产程度,深加工、附加值挖掘远远落后,农产品进入市场后只能听天由命、销售困难。
(三)销售渠道单一
多数农户都是处于自产自销模式,农产品销售仅仅靠周边地区消化,更多的是靠每天把农产品拉到农贸市场或者等待中间商来收购后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农产品在市场中辐射范围小,渠道对接过程中难免遇到信息失真现象,导致农产品滞销。
(四)物流成本偏高
农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最大区别在其存储期上,农产品在流通环节别容易变质,这种脆弱性对物流环节的时效性要求极高;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物流规划不合理,流通环节多,导致迂回运输,长距离运输,使得产品腐烂变质块,物流费用高,最终导致销售价格高。
三、农产品利用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供销平台
电子商务模式作为一种产销模式的创新,已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农产品领域内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在逐渐增加。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实时的信息平台,实现了产销信息的互通,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成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的新途径。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覆盖比较分散,农产品信息整合不够全面,不同的运营模式导致交易方式差异大,容易造成信息混乱错位,同时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也影响农产品的正常交易,因此,农产品供销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定位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需要针对性的收集行业、市场及产品资讯,做好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优化系统平台,完善平台的用户体验,保证平台的稳定性,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和平台基础。
(二)建立农产品产业链资源共享机制
共享经济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各类资源的共享,从农产品产业链角度分析,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环节,可共享的资源如下表:
建立农产品产业链资源共享的机制,就是按需分配资源的方法,将产品及资源供应、市场需求在第三方平台展示,实现供需的共享。例如A企业具备生产食用油的优质原料,却不具备生产线和生产许可,而B企业正好具备这样的资源条件且有生产时间的空余,那么彼此均可在第三方信息平台上相关需求和供应信息,使得A企业能顺利的找到B企业,实现原料的有效利用,顺利生产,而B企业也能获得相关回报。这种共享方式使得产业链上不同的经营主体能彼此互通及互惠共利,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及市场,形成互为供应商,互为经销商,互为服务商等协同合作模式。企业间通过共享经济的模式,把资源做充分,把“蛋糕”做大。
(三)引导和主张市场进行分享型消费
当前市场环境下,信用危机频频出现,尤其在农产品行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消费者对目前的食品类商业组织及食品产品信任度越来越低,而分享型的消费理念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分享型消费信息的发出往往是消费者信任的个体和组织,当分享的信息产生了消费者共鸣时,基于信任的消费行为自然发生。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大商圈开始变小分散进入各社区和圈层,消费平台出现大面积的碎片化,基于“分享型”的消费心态日益凸显,以消费者分享为驱动力的新型营销策略异军突起。农产品企业应抓住这种机遇和条件,贯彻分享型消费的理念,引导和主张现有市场进行分享型消费。这意味农产品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品质过硬的产品,建设与产品相关的有价值的内容和资讯,鼓励消费者通过不同的渠道分享产品及内容,并给予一定的分享回报,将营销的本质回归于人。在社会化媒体营销大趋势下,谁抓住了消费者,谁就能在这场全新的营销革命中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杨书培.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可持续发展性[J].经济观察,2015(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