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富有哲理的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在败家子的生活中,今天总是一个头等吹大炮的角色,明天总是一个头等胆怯鬼,听了昨天的大话害怕的;今天好比古时戏剧中的牛大王,明天赛似现代哑剧中的小丑。
2、社会只拿小丑取乐,没有其他的要求,一转眼就把他们忘了;不比看到一个器局伟大的人,一定要他超凡入圣才肯向他下跪。
3、小丑他总是呵呵的笑着,他总是活在虚伪的笑容之下;可谁又知道 ,当小丑卸下那厚厚的伪装之后,他总是仰望天空;因为他有一双哭红的眼睛。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优质化护理;老年;肺部感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98-01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目前老年人群的健康成为关注的话题,由于老年患者的各脏器功能老化,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因此当老年患者发生疾病时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因此呼吸功能受阻,痰液等分泌物不易排除,因此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痰等[1]。优质化护理服务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让临床护理工作更能贴近患者,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临床的治疗[2]。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了优质化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和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1.23±6.5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0.77±6.4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卧床、抗炎、化痰平喘、止咳解痉等对症支持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
1.2.2 观察组 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体包括: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温湿度要适宜,定期使用消毒机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机会,做好患者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事物,多饮水,同时护士要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对于疾病的变化护士要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通知医师;其次,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评估其心理状态,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地和患者进行沟通,采取健康教育、聊天等多种形式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刺激,消除患者孤独感,耐心进行疏导,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做好患者呼吸道和口腔的护理,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每隔2-3h进行为患者翻身拍背,并进行记录,动作要轻微,边叩击边鼓励患者排痰,应在患者呼气时进行叩击,为了防止痰栓形成,要采取湿化呼吸道措施,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同时护士要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协助其进行漱口并湿润口腔,及时检查是否出现溃疡和霉菌感染等,防止出现双重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咳嗽好转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对患者从临床护理服务、医疗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1。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当外界侵袭患者机体,老年人的微循环功能受到障碍,因此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及细支气管等容易发生扩张性的变化,肺部的弹性收缩力差,因此呼吸肌力减弱,咳嗽反应能力减弱,因此肺部感染发生几率较高[3]。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具有以下特点: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老年患者敏感性较低,因此对于一些症状并不能及时的反应,因此常会忽略疾病的发生,往往就诊时病情较重;患者年老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支、肺气肿、糖尿病、冠心病等,常会出现多器官受累,病情迁延反复,治疗较为困难;老年患者机体反应较差,肺泡炎性改变不明显,肺部间质和毛细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而且老年人卧床时间长,病变累及范围广泛,因此不利于临床治疗[4]。
我院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通过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如各系统出现退行性改变、生理与心理问题突出等情况,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方法将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护理理念融入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让护士更多时间的去接触患者,更好地为患者进行临床服务。我们积极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多种健康教育形式让患者和家属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让患者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5]。其次,做好患者的一般护理,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做好患者饮食指导护理,让患者的基础护理更能有助于临床治疗。第三,做好肺部感染的专业护理,由于痰液是肺部感染过程中的重要不利因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加大了呼吸道护理方法,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是呼吸道湿化,尽可能稀释痰液,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鼓励咳痰,通过不断地变换和增强雾化时的弥散能力提高雾化的效果并有效促进患者痰液的排除[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咳嗽好转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化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缩短患者咳嗽好转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瑞连.老年肺部感染有效排痰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12(52):100-101.
[2] 龚娜,周骥.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1,1(08):26-27.
[3] 刘静阳.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04):56-57.
[4] 武莉莉,王健.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4):268-270.
[关键词] 细致化护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康复;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10(a)-0156-04
Effect of detailed nursing on the rehabilit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FENG Chong1 SHA Haiwang1 HAN Huihui2
1.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Shaanxi Province, Yan'an 716000, China; 2.Delivery Room,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Shaanxi Province, Yan'an 71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tailed nursing on recovery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Methods 83 pa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treated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from April 2011 to May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 = 41)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42).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etailed nursing. And the rehabilit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car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 of stable vital sig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score of poisoning symptom disappear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core of functional dama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ur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morta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dopting detailed nursing in the rescue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and clinical effects, at the same time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 Meticulous care;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Rehabilitation; Satisfaction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由患者误服,或喷洒药物时防护措施不当而导致的急性中毒,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气管痉挛、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衰竭及肺水肿等,具有发病迅速、病情进展速度快的特点,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3]。鉴于此种情况,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必须尽可能的争取时间,加强护理[4]。此外,对于一些因有自杀倾向而主动服用有机磷农药患者的抢救护理过程中可能遭遇患者不配合,后期治疗困难。因此,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疏导显得非常重要[5]。细致化护理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目前已有报道其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6-8],而关于其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细致化护理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后对患者康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3例,其中男37例,女46例,年龄23~65岁,平均(43.4±5.2)岁。依据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病情分级,83例患者中有轻度中毒30例,中度中毒22例,重度中毒31例。将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41)和观察组(n = 42)。对照组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23~64岁,平均(44.2±4.7)岁;轻度中毒14例,中度中毒12例,重度中毒15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3~65岁,平均(43.5±4.3)岁;轻度中毒16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先进行口腔清理,再进行洗胃清除胃内残留药物,同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阿托品、解磷定治疗。针对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兴奋呼吸系统药物结合呼吸机辅助治疗。个别病情严重的患者还要进行血液透析以帮助机体清除血液内农药,尽快缓解病情。
1.2.1 及时清除毒物 患者入院后应尽快进行催吐,降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同时进行洗胃。洗胃液一般采用生理盐水、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并采用活性炭胃肠灌洗法清除胃肠道内的有机磷农药,洗液温度为25~38℃。洗液温度过低会促进毒物经肠道吸收进入机体,加重病情;温度过高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扩张,也会引起对毒物的吸收增多。为保证疗效,临床通常会采用留置胃管延长洗胃时间,可每间隔1~2 h洗胃1次,每次洗液200 mL,洗出液体基本澄清时可停止。
1.2.2 尽快使用解毒剂 有机磷急性中毒早期反复、足量应用复能剂能够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降低死亡率。肌内注射氯磷定,首次剂量1~2 g,此后根据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调整给药剂量,轻度中毒患者肌内注射1 g,每隔4~6 h 1次,中重度中毒患者每隔3 h肌内注射1次。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后仍要以小剂量使用3 d左右。此外,还要合理应用阿托品,初期可采用持续反复给药达到阿托品化,阿托品化的指标为心率加快、面部潮红、肺音消失或减少。
1.2.3 并发症的预防 ①患者在抢救后1~4 d内容易发生以呼吸肌、肌肉为主的功能障碍,被称为中间综合征,当发现该类症状出现时应及时进行血气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呼吸衰竭的发生。②由于急救过程中利尿剂、脱水剂以及催吐剂的大量应用,容易引起患者体液流失过多,造成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液体出入量统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③加强基础护理,防止感染。加强口腔护理至关重要,常规方法是淡盐水擦拭上颚、舌体、牙齿、黏膜,使用漱口水浸湿纱布,对牙齿表面、牙菌斑、舌面做进一步清洗,注意口腔护理时的漱口水不要误吸到气道内造成感染,要注意保持脉搏氧饱和度在 90%以上。
1.3 护理方案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了解患者所服用的农药种类、服药量和服药时间,同时清理残毒、输液治疗等,必要时安排机械通气、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
1.3.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致化护理模式,主要内容是将常规护理的每个环节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进行细致化的处理后对其护理内容进行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护理:不仅要给患者阐述病情、用药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要对患者中毒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是因意外导致则要帮助患者树立安全意识,做好防护措施以免下次再有类似情况,如患者是因主观因素发生自杀倾向,主动服药,则更需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②基础护理方面:除了进行常规的护理外,还应针对每例患者结合医嘱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同时安排护士对患者进行定期问询,以随时处理突发状况。③输液治疗时应在输液期间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天气寒冷时可考虑适当加温。
1.4 评价指标
①48 h内两组患者抢救情况:主要包括生命体征、意识恢复情况、中毒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重要器官功能损害情况等[9]。采用1~3级评分,完全为3分,即患者入院时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健康,无不良预后;基本为2分,即患者入院症状改善,出院时仍有不同程度的不良预后;无改变为1分,即抢救无效,患者死亡或病情反复;得分越高表示抢救成功率越高。②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主要包括用药、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③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态度、心理压力、饮食情况等方面内容,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等级。总体满意=满意+较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48 h内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中毒症状消失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48 h内抢救成功指标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 < 0.05);观察组患者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患者比例、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目前急性药物中毒在我国所有疾病致死病因中占第五位[10]。因此,如何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成为当前急诊科医护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急诊实际,由于经常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在处理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容易出现一定程度混乱状况,加上护理人员分工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护理时容易忽略一些细节性问题而对患者的成功抢救造成不利影响[11-12]。临床资料表明,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造成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3],如果护理不当,措施不及时,患者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从而对抢救效果和病死率产生直接影响[14]。有报道表明,科学规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效果,提高治愈率[15-16]。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效果,笔者将细致化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并对其作用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48 h内抢救成功指标进行了评分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以及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等指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全血胆碱酯酶的活性是导致机体中毒的机制,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体内乙酰胆碱水平快速升高而造成中毒。因此,临床上如能快速恢复全血胆碱酯酶的活性对抢救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7-18]。另一方面从本次研究结果中也可以看到观察组中毒症状消失这一指标的得分情况与对照组的统计学结果表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两种护理方法均可较好地消除患者的中毒症状,结合其他方面分析,细节化护理模式能够综合改善各指标。
此外,本研究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细节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原因可能是细节化的护理使整个抢救过程的抢救措施更加准确、到位,如对口腔的清洗更加彻底,避免了残留药物再次进入体内造成二次伤害[19-20]。对血液透析的进一步细化、延长时间等可使血液残毒尽快从体内清除,以从根本上消除病因,改善症状。
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细节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笔者认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与临床疗效相关,细节化的护理模式提高了临床疗效,自然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细节化的护理模式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护患矛盾。
[参考文献]
[1] 陶贤洲,王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4,39(9):1273-1275.
[2] 谢腾芳,曹茂堂.肾病内科病种与用药情况分析[C]//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论文集,2011:217-218.
[3] 王好君,王惠,任建光,等.应用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肺水肿的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3):354-356.
[4] 刘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的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2014,28(3):205.
[5] Hulse EJ,Davies JO,Simpson AJ,et al. Respiratorycomplications of organophosphorus nerve agent and insecticide poisoning. Implications for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4,190(12):1342-1354.
[6] 陈良华.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4):836-838.
[7] Hohenegger M. Nursing the ventilated patient:a large measure of meticulouscare needed [J]. Pflege Z,2008,61(6):310-312.
[8] 盖敏,刘利,高文霞,等.细致化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309-310.
[9] 梅国丰,潘国良,徐建彪,等.长托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06,41(5):283-285.
[10] 毕宝林,田昭涛,苏延峰,等.丹参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9):798-801.
[11] 吕菁君,魏捷,王蕊,等.急诊科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临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1,12(4):238-241.
[12] 王金红.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3):455-456.
[13] 朱锦凤.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21(2):100-101.
[14] 魏爱玲.13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J].甘肃医药,2013,32(6):479-480.
[15] 何芹香.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4):23-25.
[16] 孙杨.优质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4.
[17] 邹玉刚,梁显泉.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出院时血清假性胆碱酯酶活性与风险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3):284-285.
[18] 方泽旭.血液稀释对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
[19] 沈蕾,杨赛.应用不同口腔护理液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 7(14):131-132.
【摘要】 目的 探?精神科个性化干预护理对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诱导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92例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诱导的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9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头痛、肌痛、恶心呕吐、记忆减退例数分别为6例、2例、1例、3例, 对照组患者头痛、肌痛、恶心呕吐、记忆减退例数分别为15例、9例、7例、10例。实验组患者头痛、肌痛、恶心呕吐、记忆减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1.12±2.12)分, 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8.34±2.28)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5.07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ursing effect of psychiatric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depression patients caused by etomidate compound succinylcholine induced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192 patients treated by etomidate compound succinylcholine induced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9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score.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ead pain, myalgia,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hypomnesia respectively as 6, 2, 1 and 3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head pain, myalgia,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hypomnesia respectively as 15, 9, 7 and 10 cas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ess cases of head pain, myalgia,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hypomnesia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fter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AMD score as(11.12±2.12)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HAMD score as(18.34±2.28)points. Both groups had lower HAMD score after nursing than befor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HAMD score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在本研究中, 通过个性化干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实施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 加强了对患者舒适和疼痛的处理, 加入了活络油按摩法, 对患者减轻疼痛, 放松肌肉都有很大帮助定期组织集体活动。此外, 还丰富患者与家属的探视活动, 从而树立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头痛、肌痛、恶心呕吐、记忆减退例数分别为6、2、1、3例, 对照组患者头痛、肌痛、恶心呕吐、记忆减退例数分别为15、9、7、10例。实验组患者头痛、肌痛、恶心呕吐、记忆减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1.12±2.12)分, 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8.34±2.28)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精神科个性化干预护理对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诱导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 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并缓解患者抑郁情况, 安全性较高, 具有借鉴性。
一、情感孕育理性:哲理的揭示
哲理性记叙文和一般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是它的叙事是为哲理的揭示服务的,叙事的“草灰蛇线”直指哲理。此类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故事的主人公通常都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洗礼,在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理性的深刻程度来自情感被震撼的程度,感之切,才能思之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使他产生深刻的人生启迪。文中父母亲的形象非常鲜明,出于对儿子的爱,两人采用了迥异的教育方法,正是这一褒一贬的态度给成长中的“我”造成极大的情感落差:母亲夸张式表扬时的洋洋自得,到渴望父亲赞赏的急切,再到父亲冷淡否定的失落。这富有张力的情感落差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生命印记,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比较、反省父母的话,最后得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教学中以哲理的揭示为着眼点,强化渲染作者的心路历程,层层深入地设计了以下问题:1、等待父亲回来的目的是什么?“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复杂的变化?(自豪——急切——紧张——极其紧张到害怕)。2、文章是怎样表达这样的心路历程?(誊写、描边等动作,时间词的特殊用法,独特的心理活动)3、意外的结果是什么?(极度的失望)这样的情感经历引发“我”怎样的思考?对“我”今后的人生造成什么影响?(哲理的揭示)
哲理性叙事课文的重点是哲理的揭示,事与理的纽带是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这类文本的主人公都有类似深刻的情感经历:或由喜到悲,或由惑到解,或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教学这类课文捕捉这一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理解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比重点引导学生去品味人物形象,更能准确地把握哲理性文本的主旨要义。
二、生活解说抽象:哲理的阐释
从故事中揭示出来的哲理,具有抽象的思辩色彩,小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是由于一方面哲理的获得带着作者特有的生活印记,读者因为缺乏这种经历很难与作者感同身受;另一方面小学生长于感性思维,而哲理却是以抽象的理性形式出现的。教学时欲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最好的方法是引入可感的生活具象和生活经验,让感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阐释抽象的哲理。
《钓鱼的启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讲的是作者从三十四年前的放鱼行为中得出这样的人生感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哲理表述对学生而言显然还是抽象的,教学时我设计这样的引导策略:假如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不是选择“是”,而选择了“非”——留下了那条大鲈鱼,那么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当“我”无意中在路上捡到别人的钱物时,就会;当“我”在考试时碰到难题,就会;当“我”过马路,红灯亮起而刚好没有交警时,就会……久而久之,道德的约束就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当“我”长大,大学毕业写论文遇到困难时,“我”会;当找工作要和别人竞争时,“我”会;当身无分文,身处困境时“我”会……古语说,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道德的行为终会被人发现,那时“我”将。在生活情境的层层推演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道德中“是”与“非”的选择将造成不同的人生结局,抽象的哲理由于生活情境的溶入,变得如此鲜活生动,教师无需再做任何分析解说,深刻的哲理已自然地植根于孩子的心灵深处。
生活不仅是写作的源泉,也是读者理解作品的源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哲理表述,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学生可知可感的生活情境,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鲜活的生活来阐释深刻抽象的哲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实超越传统:哲理的发展
一些文本的写作年代久远,叙事和哲理都有很深的时代烙印,与学生的阅历有相当的距离,这种文本至今还能被选为教材,足以体现其哲理价值的经典意义。教师在解读和演绎这类文本的哲理内涵时,既要把握它的恒定价值,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学生的精神成长为着眼点,开掘哲理新的内涵,让传统的哲理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写作者通过一次家庭活动,感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朴实的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哲理时,常常出现以下两种偏异的倾向:一是学生囿于传统思维定势,总是把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对立起来,说不愿意做只讲体面的苹果、石榴和桃子,只愿做默默无闻的花生;二是教师以理就理,对学生进行苍白枯燥的说教——一定要学花生做默默奉献的人,哲理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在哲理内涵的坚守和新意的开掘上,我设计以下三个引导层次:1.肯定价值,做“有用”的人。(1)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花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花生和桃子、石榴和苹果一样有用,但作者认为它更可贵在哪儿?(3)作者为了写花生的有用,说桃子、石榴和苹果只会炫耀自己而没有价值对吗?这样引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初衷非把花生和桃子、石榴和苹果进行取舍性的对比,只是例举两种相对事物的形态,在肯定前者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后者的价值,二者都指向“有用”。教学时要把握住这一恒定价值,否则就会造成哲理价值的偏异与混乱。2.丰富内涵,做“体面”的人。让学生懂得:人的价值观是与时俱进的,当今社会倡导人勇于表现自我、善于表现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认可度的最大化。落花生的品质固然可贵,但当代社会既需要有花生一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要有桃子、石榴和苹果那样大胆表现自我的勇气和意识,内外兼修,二者可以殊途同归,都指向对社会的“有用”。3、认清自己,做最好的“我”。引领学生价值提升: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的天生特质是不可选择的,如果我们有幸拥有苹果、石榴和桃子那样,有光鲜的外表和优异的禀赋,我们不但不能骄傲,而且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如果上天只给我们花生的平平资质,我们不但不能自弃,更要奋发进取,因为“上苍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门”,“天生我才必有用”,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你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认识你“自己”,做最好的“自我”!把哲理内涵定位在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高度,无疑更切中时代的脉搏,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