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学与德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身教示范、典型引导的榜样仿效方法儒家特别强调统治者、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臣民和学生的榜样。孔子曾经对鲁国大夫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孔子还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儒家要求统治者带头践行高尚的伦理道德,做被统治者的道德表率,以达到榜样示范教化万民的目的。同时,儒家对教育者要求也很高,认为教师的道德人格对引导学生的作用很重要,教师要以身教示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道德楷模。孔子主张“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即对人要忠诚守信,不交品德学识不如自己的朋友,如果做错事就要敢于改正。孔子认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讲究做人做事要坦荡、磊落,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孔子正是用自己以身作则的道德言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着他的弟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儒家在重视统治者和教育者身教作用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典型引导在德育教化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榜样示范的目的。如早在秦汉时期基层政权组织设置的“三老”,主要职责就是要做到凡有忠孝节义可为民效法者,都旌表其门,以为倡导。清朝顺治皇帝就曾颁发《上谕》教化民风,规定每月初一、十五民间乡里要在宗族祠堂等地集中宣讲《上谕》,并按照其要求在老百姓中开展评比表彰活动,通过对优秀者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加官进爵等形式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从而达到上行下效,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进而维护其统治秩序的目的。
(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差异培养方法在道德教育过程的一贯性和持续性问题上,儒家强调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的实际情况,提供既有差别又相互联系的、具有渐进性、层次性的教育目标,并循序渐进地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德育方法。如南宋朱熹把对学生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在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在学习内容上虽然不一样,但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是“明其理”。“小学”要求学生做到“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事”、“杂细事宜”等五个与道德修养相连的方面。“大学”阶段就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作为该阶段的基本教材,并对其重新进行了诠释。[3]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主张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如《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分别记载了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同问孔子于孝,孟懿子不明孝道,表现为违背礼仪;孟武伯不懂孝道,常使父母为其担忧;子游不懂孝道,表现为不能够多关心父母;子夏不懂孝道表现为不能充分尊重父母。孔子针对每个学生对于“孝”各不相同的误解而做出不一样的回答,这正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三)环境渗透、美育感染的熏陶管理方法儒家认为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人的高尚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一定的渗透、熏陶作用。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自身的事,又必然与外界环境有关。孔子认为受教育者要择良友而交,择良处而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其意为:人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为好,不选择仁德之地为居所,怎么能算是明智呢?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良好的道德环境的作用。重要的德育环境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家庭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和父母的教育引导非常关键,除了教育孩子要有孝德之外,也是“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启蒙;学校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朱熹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学校教育的关键是要有道德品质十分高尚、教育方法非常有效的教师;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注重对各阶层的道德宣传,尤其是统治阶层的良好官德的形成,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礼让谦和的社会风气。儒家认为美育是培养塑造理想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孔子说:“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艺的重要性。孔子将《诗》与乐列为德育的必修课程,认为完美的德行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认为完美的人格品德起于《诗》,成长于礼,成熟于乐。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礼”的规范和训练,而忽视内在的人文情感需求和满足。从古代儒学的课程设置次序上看,六艺也被定位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儒者成人之前接受大学教育的前提性培养;对于受教者而言,六艺既是大学阶段课程的基础,又是受教者在社会中立足的技能,可以说六艺教育终身受用。[4]
(四)学思并重、克己内省的自我修身方法所谓学思并重,就是提倡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二者相互协调补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明确反对把“学”与“思”割裂开来。运用学思并重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学”是继承前人优秀道德成果的必要环节,前人所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只有通过“学”,才能为我所吸收;“思”是“学”的继续和发展,人们所学到的东西,只有通过“思”,才能有新的突破。[5]因此,只有掌握好活学活用这一学思并重的方法,才能做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才能利于推进道德主体进一步做好道德认知和实践。在儒家看来,克己内省是完善高尚道德人格的主要途径。所谓“克己”是指从言行上约束、克制自己的不良思想或欲望,通过不断修养、纠偏的方式合乎道德规范。所谓“内省”是指从主观上进行思想监督,自我反思,并通过“慎独”的方法,使人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道德规范。孔子还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自我反省而问心无愧,就会心安理得,就不会有忧愁和畏惧。孔子还教导自己的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学习,看到修养不高的人就要在内心反思,不犯跟他同样的错误。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反求诸己”,即对任何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身查找原因,这样经常自省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有无过失,就会达到“迁善改过”的境界。
(五)慎言力行、知行合一的躬行实践方法儒家在道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突出慎言力行,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孔子曾说:“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把行列为教育弟子的重要科目,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还说:“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可见孔子十分注重行。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强调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要养成将获得的道德认识不断转变为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重视行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教育家、教育家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提出,行是知的完成,只有能力行之知,才是“至知”;只有经过道德实践人们才会真正体悟到道德伦理的合理性。明代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道德修养中知与行应该是统一的。王阳明也认为,“学”必须见于“行”。明末清初之际的颜元认为,人们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行,实用”,只有在“办天下事”方面“躬行实践”才能辨别出是否是真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特别强调“行”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他非常推崇“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伪古文尚书•说命中》)。儒家提倡的这种道德践行不但是对道德认知的体悟和升华,更是对其提倡的积极入世的积极实践。总之,以上儒家德育方法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的方法体系,是儒家道德教育的精髓,体现了自律与他律、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对我们做好当代道德教育很有启发意义。
二、儒家德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价值
当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理论为指导,对儒家德育方法进行合理的批判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水平。
(一)要改善理论灌输法理论灌输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317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思想领域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依然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改革理论灌输法以增加实效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高校德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应该在讲授基本理论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多结合传统文化、时代热点、当今社会问题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问题。授课方式应该多采用多媒体、视频、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其次,要鼓励、指导大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调动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的热情。再次,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网站、报纸、橱窗,博客、微信等媒体宣传平台,构建全方位的理论灌输体系。最后,在理论灌输的同时,不能忘了进行有效的思想疏导,要关注宗教、迷信、谣言和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时进行干预、解释和教育。
(二)要重视典型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典型教育法中,要注意优秀典型与落后典型,集体典型与个人典型的树立方法和效果。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多树立、宣传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身教”作用,在进行典型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多树立大学生中的典型,并在树立时遵循慎重选择、全面考察、品德为先、跟踪培养的原则,防止榜样“走样”,品行倒退下滑的不良现象;二要利用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新旧媒体,大力宣传校内外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要在德育课教育过程中,充分搜集榜样的鲜活生动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四要积极邀请先进典型开展座谈会、报告会活动,用震撼的事迹打动学生心灵,激发其学习先进的动力;五是在开展学习典型过程中,要总结出大学生能理解、能认可、能学习的方面,并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三)要实施分层教育法分层教育是指根据人们的思想、智力、心理和兴趣发展特点和规律,区分不同层次的受教育群体,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分层教育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个性特征。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特点、学习任务、发展需求的差异性,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为基础,开展分学年甚至是分学期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大一学年要注重公民意识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大二学年要注重心理素质和情感伦理教育,大三学年要注重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大四学年要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等特点,重点关注学习暂时落后生、经济特困生、心理问题生等特殊学生群体教育。
(四)要强化感染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7]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在运用感染教育法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创建一些名人雕像、名言警句、主题橱窗和教室宿舍的德育氛围,营造良好的德育感染环境;二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如组织大学生观看改革开放成就展,观看革命或德育影片,开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板报比赛等;三是通过开展格调高雅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娱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四是注重对大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优秀群体培养,发挥他们对整体大学生的模范带动和群体感染作用。
(五)要突出自我教育法自我道德教育法,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和教育主体性,从而主动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8]大学生德育工作运用自我教育法,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大学生具有自我道德教育的能力;二是通过适当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道德内蕴对成长、成才的无穷价值,激发和调动他们的道德修养上进心;三是通过管理教育、制度约束等方式提高大学生自制和自律能力,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四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
美育被视为德育的辅助而受到封建帝王和儒家的重视。同时,六艺中指涉“美”的范畴的也只是“乐、书”而已。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我们所说的“美育”实际上就是指音乐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关注的就是这样一种以礼乐和诗教培养君子的美育观。而这中美育观又与儒家文化中的“仁”、“天人合一”等核心价值密不可分。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特别重视诗教与乐教对道德熏陶的作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人格培养要从诗歌的熏陶开始,立足于礼教,完成于乐教。而乐又与礼互为表里,所以孔子更注视乐教的重要作用,他本人也擅长器乐演唱以及音乐鉴赏。君子人格的形成和实现在于对音乐的把握和领悟。孔子对乐的重视,源于他对“仁”这一儒学核心价值的深切认知。他对礼乐的教化功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反思,他十分崇尚先古帝王利用诗教和礼乐教化达到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做法,那是他理想中的人类社会,“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这是对诗教的认同;“行夏之时,乘殷之路,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礼乐不仅可以实现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更是巩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的基础,至此礼乐具有了社会学的价值和意义。
“天人合一”是儒学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必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常常为后人津津乐道。有一次,孔子问弟子子路、曾皙(名点)等四位弟子的志向。子路师兄弟均表示愿意从政治民,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只有曾点的志向有些例外:“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对此却极为赞赏,曰:“吾与点也。”曾点所描述的这样一种随心所欲,自由闲适的生活画面恰恰是孔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达到美与善的统一。而这种在审美中所体会到的乐趣,就是美育所要达到的无关利害的澄明境界。
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也提到了上文中的这个典故,对此,王国维评论道“此时之境界,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无利害,无人无我……一人如此,则优入圣域,社会如此,则成华胥之国。孔子所谓安而言之,与希尔列尔所谓乐于守道德之法则者,舍美育无由矣。”尽管王国维把孔子的“安而言之”与席勒的美育观进行同比有些牵强,但都是对美育所达到的个人性格提升和社会安定和谐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所谓的“无用之用”最终还是要落脚在提升国人的趣味上。从美育的被引进到之初,就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儒学传统价值观,即通过美育来培养完全之人物,以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在这一点上,王国维与孔孟的美育观殊途同归。
“美育”当属清末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舶来品。从最初“美育”观念的引进到“美育”在中国形成一门现代教育体系下的学科,都离不开西方哲学以及美学思想在国内的传播。20世纪初前后,中国处于封建文化的没落与各种新思想兴起的更迭中,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接近崩溃,新的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成为中国救亡图存的先驱们的选择。兴洋务,开新式学堂,变法新民,从政治到经济,从思想到教育,许多知识分子都经历了这样痛苦的转变,从而产生了“美育”的西学东渐,这中间不能不提的是王国维。
王国维在十八岁前除去在私塾所受教育外,还从其父学习骈散文及古今体诗,金石书画,并长于考据。中日的爆发促使王国维产生了学习西学的欲求,最初他从日本英文教师那里获得了关于康德与叔本华的哲学论著,后来经过罗振玉的资助留学日本,回国后开始致力于康德、席勒、叔本华等哲学思想的学术研究,翻译了大量哲学著作例如《伦理学》(日本,元良勇次著)、《心理学》(日本,元良勇次著)、《西洋伦理学史要》(英国,西额惟克著)等书。他还在《教育世界》上大力译介西方哲学及美学思想,写出了《哲学辩惑》、《论教育之宗旨》、《孔子之美育主义》等学术论文。《论教育之宗旨》写于1903年,王国维在文中提到了美育的必要,并指出席勒“之重美育学,实非偶然”。
“所谓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王国维认识到了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独特性质,在维护美育独立地位的同时又把美育与德育和智育联系起来,始开美育独立的先河。后来王国维又通过《教育家之希尔列尔》专门介绍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写作背景。席勒主要的著作都是在接受了康德的哲学及美学思想,特别是《判断力批判》的影响,以此作为自己的哲学依据,展开美学以及美育的讨论。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用27封书信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社会作用、性质作了系统的阐述。他从人性的分裂着手,探讨了美和艺术的批判功能,“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自由是美育的本质属性,应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可见西方审美教育的目的并非立足于社会的安定有序,而且重在追求人的自由。但这样的美育观是怎样中国化的呢?
从1903年至1907年,王国维写下了《去毒篇》、《人间嗜好之研究》、《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教育偶感四则》、《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孔子之美育主义》、《教育家之希尔列尔》等一系列文章讨论美育,提出了“形式”、“审美无关功利”等现代美学观点,成为当时主要致力于美育思想传播的旗手。但第一个把“美育”观念引进国内的,却是先生。早在其作于1901年10一12月的《哲学总论》中论析各种学术之关系时指出:“人类生存其间的宇宙由物、心、神三者成立,而其研究之学问,则分别有理学、哲学、神学。哲学论究无形之心性,为心性之学,而心性有外显之心象,由作为哲学之一部的心理学研究之。心象又有情感、智力、意志之三种,相应又有审美、论理、伦理之三学。伦理学说心象之意志之应用;论理学示智力之应用;审美学论情感之应用。故此三学者,为适用心理学之理论干实地,而称应用学也。其他有教育学之一科,则亦心理之应用,即教育学中,智育者教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意志之应用,美育者教情感之应用是也。”
先生认为美育首先是一种情感教育或者叫做美感教育,他还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他对“审美无关功利”美学命题极具中国特色的表述,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达到了无可企及的高度。但他对美育的社会功能则过分夸大,甚至上升到宗教的高度。在《教育大辞典》中关于“美育”的条目也明确表示:“美育者,与智育相附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目标
在每学期开学时,制订本学期每周的德育计划、每节课的德育计划。针对我院是中专生、大专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情感和需求来确定目标,特准备了课前三分钟英语德育活动,具体内容有课前演讲,可以讲周围发生的事情,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并加以适当评价,讲英语小故事,教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谚语等,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道路通罗马)Share weal and woe.(同甘苦,共患难)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but the fruit is sweet.(教育的根是苦的,果实是甜的)等,通过对学生的正面德育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同时又能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把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能取得好的渗透效果呢?(1)教师必须努力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善于沟通,激励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2)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适时、适度地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在教美国总统George Washington 一课时,除了介绍华盛顿的生平和事迹,还要让学生讲一讲有关华盛顿的其
他事情,有的学生就谈到华盛顿小时候砍樱花树的故事,这样就把他诚实、勇于担当责任的优秀品质一起讲出来了,“榜样的力量是
无穷的”,从伟人的事迹中,学生就会受到教育。德育在教学中总是存在着的,只要渗透得适时、有方法,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接受,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严格要求自己,弘扬师德的表率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校的校训,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教育岗位,到幼儿园、小学担任教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呢?让学生既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又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教育任务,因此,除了教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师德。想让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必须首先起表率作用,比如,时刻注重自身的仪表,不穿与职业不相称的服装,不染发,注重语言文明,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等,我坚信只有以身作则,才可以要求学生做到,并且会给学生起到模范表率作
一、课前筛选体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既要以教师为主导,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需求,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创新建构。这就要求体育课程资源需要经历筛选、组合、归类、选取等加工过程,使其优化后成为可合理利用的课程资源以调节师与生、教与学的平衡。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考虑:
1.从实现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要考虑体育课所选的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整体素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包括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度与心理承受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健康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比如多人球类练习相关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团结友爱精神;二人对抗性练习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耐力性活动项目课程资源能锻炼学生的耐受力,磨炼其意志;体育健康教育及安全防护知识课程资源能提高学生对自身及社会的认知等。
2.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看,要考虑体育课所选的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需求。比如根据初中女生柔韧素质发展需求,选择健身操、舞蹈相关的课程资源;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选择体育游戏相关的课程资源等。
3.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学生学习的本质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以及发展自我的能力。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应该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才不违背教育本质的意义。
4.从教师素质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与教师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比如在初中体育课上,选用了难度系数较高的体操技巧类课程资源,不仅教师很难完成课程的教授,学生也难以理解知识要点和学习运动技能。
5.从教学针对性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有联系。教学目标决定了学生所学的内容,如果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没有联系,必然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也就失去了教育本来的方向和意义。
二、课中注重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
例如一次体育课的内容是体育游戏,突然有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跑动时出现踝关节扭伤,这也是教师预先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一边为学生采取损伤的急救措施,一边可以将此案例作为新的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现场给学生讲解踝关节扭伤的原因,我们要掌握基本的损伤急救原则,制动、止痛、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切忌伤后马上搓揉伤部或用热水浸泡伤处等。学生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不仅仅掌握了踝关节损伤预防、处理相关的健康知识,还能尽量避免以后体育课上此类运动损伤的发生。事实上,这些动态生成的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只是有意识地把它作为一种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学体育课上要合理地运用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我认为有必要把握以下三点:
1.要把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生成情况”,灵活取舍教学内容,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和课程重点。
2.要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客观认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个体生长环境,智力发展情况,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结构方面都有差异,因此,导致学生的身体、个性、学习等状况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因此,学生即使在学习同一个知识时,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必定会碰撞出火花,教师要注意利用这种转瞬即逝的机会,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
3.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教师在整体上把控教学目标的同时,灵活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三、课后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探寻问题
一 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生活、生产状况,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富含伟大的人生哲理。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实施德育渗透。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篇章时,笔者会适时地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他们仿佛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唤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另外,课本中像杜甫的诗、鲁迅的文章都带有忧国忧民情感,强烈感染着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思想感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语文课堂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思想教育课。
二 创设情境,使教学富有感染力
语文课堂中如果教师只是“说教”会使其成为空洞的口号,教育的结果也几乎为零,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情趣导入可以使学生热情高涨,身临其境,达到忘我境界。如在教学《背景》一课时,“父亲”笨重的身体,蹒跚的脚步,却过铁道去为“我”买橘子,学生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笔者在适当的时候插放了《父亲》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到父爱,从而学会爱父母、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三 结合作文训练,进行德育教育
现在的学生许多许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生活优趣,性格自私,不爱护公物,有不少家长向文诉苦,说孩子很难管,学习不主动,还总喜欢玩网上的游戏,家长极其苦恼。许多家长认为觉得自己的事业上很成功,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却很失败。于是笔者结合作文训练《我懂得了……》启发学生认识到勤劳节俭是美德,而不是寒碜。一个勤俭的人,只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才会实现人生的价值。上交的作文中,有的学生写《我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懂得了自己的责任》等,通过这次的作文训练笔者认为学生们渐渐地体会到了教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达到了渗透德育的目的。
四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之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增强学生素质的另一途径。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讨论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熏陶。教师要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信心,要告诉学生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五 结合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保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