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晏子春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晏子春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晏子春敢》 “以人组事” “传记之祖”

晏子春秋》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作品,杨义先生说它的“命名很怪,‘晏子’是子书之名,‘春秋’是史书之名,来了一个子、史合壁的‘四不象’。”[1](p8)如果把它与先秦其它散文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其内容上确实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晏子春秋》和先秦诸子散文的区别十分明显。诸子散文在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的看法时,一般采用分析说理的形式,如要表现重民爱民,《孟子》是这样说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离娄上》)。而《晏子春秋》在表述同样的思想观点时,却是通过对晏子言行举止的描绘表现出来的,如《谏下》第五章:“晏子使于鲁,比其反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日‘庶民之言日:“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日:“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

另外,诸子散文都是某一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在表述其观点的过程中,往往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如《庄子》的哲学体系是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为核心的,等万物,齐生死,无是非,表达其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晏子春秋》也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当代学者们多认为其思想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这是通过对晏子言行的记述表达的。《晏子春秋》虽然有子书之名。但它的表现重心不在思辨哲理而在叙事写人,这与先奏其它诸子有明显不同。

其次,《晏子春秋》与先秦历史散文也有不同。《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散文的取材倾向往往偏重于“祀与戒”等“国之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晏子春秋》则不然,往往从日常政务或属于生活领域的小细节着笔。如从齐景公的饮酒、畋猎、衣狐裘不知天寒等事情中,写晏子的态度、言辞和行为表现。

《晏子春秋》虽然与上述历史散文有所不同,但它却有史书的特点。它约略按照晏子侍齐灵公、庄公、景公的顺序从其生前写到死后,以这一真实过程构成本书的基本时间框架,以景公、庄公、崔庆、粱丘据等历史人物构成晏子活动的具体背景,从晏子的政务外交、生活细节等多种活动中记叙晏子的言行,展示了晏子爱民尚贤、忠君爱国、清正笃行、机智幽默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尽管它没有《左传》那样明确精细的纪年,但基本上写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这与先秦其它史书亦有明显的不同。

综上所述,《晏子春秋》有子书之名,却无诸子的思辨性、哲理性,它是写一个人的言行事迹;有史书之名,却不像其它史书那样记述军国大事,而是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个个片段叙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以人物的活动反映了历史的变化。

《晏子春秋》该如何归类呢?《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及《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等公私史志目录皆列诸子部,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案《晏子)一书,由后人摭其轶事为之,虽无传记之名,实传记之祖也,旧列子部,今移入于此。”如何认识《提要》的论断呢?

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归有光的《先妣事略》等被公认为传记名篇,仅以《段太尉逸事状》为倒看它所体现的传记文的基本特点。

柳宗元为了写《段太尉逸事状》亲自到段秀实曾经任职的地方采访,再以“言信行直”的刺史崔公提供的事实“复校无疑”,才正式写定。

在人物的塑造上,首先,作者精心选取诛杀暴卒、卖马市谷、拒收贿赂等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事件来刻划人物。其次,作者写尹少荣大骂焦令谌,谌“一夕,自恨死”。据旧注,焦在大历八年还活着,这“自恨死”以合理的夸张虚构反衬出段人格力量的伟大。再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段秀实诛杀暴卒,“唏一营大噪,尽甲”,矛盾激化,段秀实只身人营,勇服郭唏。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段秀实大智大勇、为民解忧的良吏形象:作者将白孝德的畏于权势与段秀实不畏权势对比,以段秀实之“仁”与焦令谌之“暴”对比,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段太尉卖马代农偿租的细节,多侧面展示了人物为官清廉、真心助人、施恩不图报的性格:焦令谌杖击饥民,段太尉见之“大泣日:乃我困汝。”以言行写出了段秀实震惊、同情、自责等复杂心理。

另外,《段太尉逸事状》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褒贬分明,爱憎强烈,“言近而旨远”,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特点,其他传记文同样具有。可见,除了人物与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外,形象的鲜活生动、艺术手段的丰寓多彩、寄意的深切遥深,构成了作为历史与文学联姻产物的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所以。传记文学是艺术性地再现一个历史人物生平或生平片段的文学样式。《晏子春秋》是否符合这一基本特征呢?

晏子史有其人,《左传》对晏子的19处记载有12篇与《晏子春秋》相同。就材料的取舍而言,论者认为它以“表现晏子的性格特征”[3]p245为自己的编撰标准,可是,书中的晏子“是晏子故事的作者和传诵者摆脱历史的摹写和纪实,在历史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创造。”[4]所以,《墨子春秋》有明显的想象和虚构成分,如《杂上》第25章写晏子御之妻的一节,恐怕就是出于作者的“假之喉舌”:“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等就不能看作是信史。

就写人手法而言,《杂上》第3章写崔杼逼迫众人发誓叛公室而顺从自己。就是从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了晏子大智大勇的特点。《晏子春秋>也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人。《杂上》第12章中的晏子与司马穰苴,贤相与良将,互相衬托:齐景公与梁丘据,昏君与佞臣也互相衬托。贤相良将与昏君佞臣又构成对比,形象鲜明。《晏子春秋》也用言行写人物心理。晏子接济过北郭骚。“晏子见疑于景公”被迫出走,北郭骚仅以“夫子勉之矣”一语相送。“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日: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当晏子“闻北郭骚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日:‘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5]p361前之叹息含有失望、委曲、不被人理解等复杂心绪,后之叹息更有意想不到、痛惜、自责、错过知音等难言苦衷。

《晏子春秋》也同样寄寓了编写者对明君贤相忠臣义士美德懿行的呼唤,对昏君佞臣不恤民力滥施的贬斥,言近而旨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晏子春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春秋战国;名字;结合形式;特点;意义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33-2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人命名取字的早期阶段,体现了在古代社会固有的文化传统下古人命名取字的特点,即有名有字,名字分开,并且名和字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后代的独特的特点。研究这一时期的名字对今天的历史考据,文字的古音研究以及文字的训释都有独特的意义。

一、古人名字概说

古人的名字和现在我们所谓的名字是不一样,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字,古人叫姓名。而古人所说的名字,则包括名和字两部分。古人有姓,有名,又有字。

据《礼记·内则》记载,周代的贵族之家,生下男孩之后,满三个月时,由父亲给起名。在中国古代社会,这个名还要记入官府的户籍簿,故又称为官名。为什么要取名呢?班固的《白虎通义》是这样解释的:“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纪,尊事人者也。《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字,在古代则是在子女长大成人时,由父母或长辈起的又一个称呼。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子长大到20岁时,要举行冠礼,即加冠以示成年;女子在15岁时,则举行笄礼,以盘发插笄(即簪、钗)以示成年。在举行冠礼或笄礼时,要给受冠者或受笄者起一个新的称呼,这就是字。《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冠义》中也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为什么要在名之外再取一个字呢?一是因为名是幼年时用的,长大成人后,别人不宜直接呼叫其名,所以要取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二是因为周人有避讳的习俗,人死之后,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不再称他的名,“以讳事神”,为计长远,所以成年之后,就“敬名称字”了。

对于古人如何命名和取字,今天的我们是无章可循的,但由于古人给孩子取字时往往结合其名,因此名和字在意义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春秋战国名字的组合关系

(一)名与字的意义相同或相近。此类在春秋战国时人的名字中最为常见。如:公祖句兹,字子之。春秋鲁人。公祖,复姓。兹、之皆有“此”义,同义相协。屈原,名平。战国楚人。《尔雅·释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原与平同义相协。闵损,字子骞。春秋鲁人。《诗·小雅·天保》:“不骞不崩。”毛传:“骞,亏也。”亏、损义同,故相协。

仲由,字子路。春秋鲁人。由,走,经过。《孟子·离娄》上:“舍正路而弗由。”故应以“路”,以指实“由”之含义。李耳,字聃。春秋楚人。《说文·耳部》:“聃,耳曼也。”段玉裁注:“曼者,引也。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耳聃同义相协。成嘉,字子孔。春秋楚人。《说文·乙部》:“孔,通也,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段玉裁注:“通为吉,塞为凶。故凡言孔者,皆所以嘉美之。”嘉、孔同义相协。伍员,字子胥。春秋楚人。《广雅·释诂三》:“员,众也。”王念孙疏证:“《说文》:员,物数也。春秋楚伍员字子胥。《尔雅》:咸、胥,皆也。是众之义也。”是“员”“胥”皆为众多,故相协。

(二)名与字的意义相反。此类虽不常见,但在春秋战国时有明显的体现。如:曾点,字皙。春秋鲁人。《说文·黑部》:“点,小黑也。”;《白部》“皙,人色白也。”两者反义相协。罕父黑,字子索。春秋鲁人。罕父,复姓。索,“素”之假。《释名·释典艺》:“八索。索,素也。著素王之法若孔子者,圣而不王制此法者有八也。”《小尔雅·广言》:“索,空也。”《广雅·释诂三》:“素,空也。”是索、素古音相近,而义亦通,故可相假。“素”为白,以应“黑”,反义相协。

(三)名与字为类属关系。字可以表明名的属性。这一类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为常见。如:史鰌,字子鱼。春秋魏人。以“鱼”应“鰌”,明其属性。孔鲤,字伯鱼。春秋鲁人。鲤为鱼之一种,以“鱼”应“鲤”,以表明其属性。公孙龙,字子石。春秋楚人。龙,假作“砻”。砻为石质,故字“石”以明其性。

(四)名和字的意义相关。由于词义的变迁,有的名和字在今天已经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名和字之间只是一种偶然的联系,则更不易看出它们的关系了。如:东门归父,字子家。春秋鲁人。《公羊传·隐公二年》:“其言归何?妇人谓嫁为归。”何休注:“妇人生以父母为家,嫁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引申以为返回家。《说文·止步》“归”段玉裁注:“此非妇人假归名,乃凡还家者,假妇嫁之名也。”故以“家”应“归”。曾参,字子舆。春秋鲁人。古代大夫用散马所驾之车曰“参舆”。《说苑·修文》:“天子乘马六匹,诸侯四匹,大夫三匹。”又:“天子乘马六匹,乘车;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按:此义今作“骖”,但曾子之名旧读sēn。《说文解字·林部》:“森,读若曾参之参。”今读shēn。

(五)名与字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以行第为字。如:苏秦,字季子。战国东周人。季,表行第居末。先秦士大夫多有以行第为字者,此即一例。管仲,名夷吾。春秋齐人。名夷吾。仲,当是行第。《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敬其人,称其行第,其字遂不传。作敬仲者,敬乃谥,遂连行第而为敬仲。名与字的组合方式有多种,我们对于那时名与字的关系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认识那时人们的名字的一些特点,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一时期人们的名字,加深对那一时期人们名字的认知。

三、春秋战国名字的特点

古人的名和字出现意义上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现象。不过,在看古人名字时我们若留意,就会发现古人在命名取字时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规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命名取字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命名取字质朴少文。春秋战国时期风尚质朴,命名取字多采用常见的事物,或普通词语,很少有深奥生僻的东西,也很少夸饰。如楚公子鲂字子鱼,晋师旷字子野,秦公子枝字子桑,鲁公子坚字子石。其中在一些名字中甚至有一些后世觉得粗俗的字眼。如郑灵公名夷,字子蛮,一字子貉;晋成公名黑臀等等。

(二)字中常带有“子”字。春秋战国时男子取字最普遍的方式是在字前加上“子”字,这是因为“子”字是对男子的尊称。如后世的我们尊称孔丘为孔子、李耳为老子。当然在那一时期“子”字更是常用于古人的字中。上文所列举的例子中不少就带有“子”字。如公祖句兹,字子之;伍员,字子胥;成嘉,字子孔等等很多。在春秋战国时期“子”加在字的前面使用时是可以省去的。如颜回,字子渊,就可以称作颜渊。但此后,亦有人认为在唐宋以后,字中的“子”就不能省略。如柳宗元,字子厚,就必须称作柳子厚。

(三)以行第为字。其实古人在字中加入行第,也是那一时期命名取字时可以使用的一个规律。古人在起字时,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季来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中也有体现。如孔子,字仲尼,即排行老二。苏秦,字季子,即表示排行居末。

(四)在男子的字后加一个“父”字以表示性别。如孔子亦称作仲尼父,周公旦之子伯禽父,以及仲山父等。当然这些字中的“父”字,只表示男性,是对男性的一种美称。但在用于尊称时,“父”字也可以取消。另外,“父”在古汉语中,与“甫”相通。《说文解字》中也指出“甫,男子之美称也。”所以,古人字中的“父”也写作“甫”。仲尼父,亦称作仲尼甫或尼甫。

四、春秋战国名字研究的价值

首先,由于历史资料的保存有限,我们可以在春秋战国时人的名字中对当时的一些时代特点窥见一斑。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农耕已经用上了牛,这从当时人的名字中可反映出来。冉耕,字伯牛(春秋鲁人)。耕种用牛。《易经·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还有司马耕,字子牛(春秋宋人)。其次,对古人名字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音,对今天音韵学的研究有一定的作用。如颜幸,字子柳:“幸”耕部,“柳”幽部,旁对转;冉雍,字仲弓:“雍”东部,“弓”蒸部,旁转等。

最后,对古人的名与字的研究还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一些古字的认识,并对一些字的训释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游泳的“游”字,由于偏旁为三点水,我们会认为游的部首就为水,其实不是。“游”字从“方人部”,“汓”声。春秋吴人言偃字子游。《说文·方人部》:“方人,旌旗之游方人蹇之貌。……读若偃。古人名方人字子游。”段玉裁注:“晋有荀偃,郑有公子偃、驷偃,孔子弟子有言偃,皆字子游。今之经传皆变作偃,偃行而方人废矣。”由此可知游字从“方人”部。

古人命名取字的一些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命名取字质朴无华,但是从名字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古人的名字文化,并且可以对当时的时代特点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各种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吉常宏.中国人的名字别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吉常宏,吉发涵.古人名字解诂[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晏子春秋范文第3篇

【出处】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

【解释】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晏子春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米 粟 稻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从子路负米的生产力背景和史料中有关粮食记载,来看子路负米中的米。

米在夏代已有记载。“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①。史料中载米在夏代已是上交的赋税中的一部分。并且在距离远的地方上交米。米在周时也有史料记载。“舂人掌共米物。祭祀共其U盛之。米。宾客共其牢礼之米。凡飨共其食米。掌凡米事”②。讲有掌管粮食米的人。和米在当时已作为祭祀用了。在《周礼秋官司寇》中记载的“ 黍粱稻皆二行。稷四行。门外米三十车 ”③ 《周礼秋官司寇》在侯伯往来供给的礼品中除了稻饭,粱饭 ,肉羹和黍饭、稷饭外米也是重要的物品。夏周时期领土范围以包括南方的地区。但这里的米应该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大米。大米是水稻的一种,而粟是谷物的一种。原产于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有不同的颜色。也有黏性小米。适合在耐旱的地区生长。并且有人指出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从夏代上交谷物的记载中百里“纳总”即 连穗带杆的禾把子。二百里“纳”即割下的禾穗。三百里“秸”即收拾了秸芒的穗。四百里“粟”即为未脱壳的小米。五百里“米”即为脱壳的“粟”从文中距离是由远即进,和所缴纳的是逐渐精细来看也许米是脱去壳的粟的称呼。《周礼地官司徒》中也许正是由于米是脱去壳的粟,所以才和主要负责掌管供应米。

2、从鲁国的地理与物产状况分析子路所背的米。

春秋末期鲁国为周的一个封国。与宋卫接近,东临齐国。从上述史料看齐国有大量粟存于国库中。而和子路同时期的鲁国也有粟的载。粟为黄河流域的一种重要的种植植物。,在北方大量种植。并且适合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以耐干旱和瘠薄著称,是北方干旱地区的作物。其茎叶坚硬适合做食料。在做为食物的同时茎叶又有做饲料的用处。在夏与周史料中多有记载。子路同时期的史料中也有记载。像上文所说的学生向孔圣人请粟。而子路负米中的“米”是脱去壳的粟 在今天我们多理解为大米。即水稻,从生长环境看水稻的生长环境对水分的要求很高。不可能在北方普遍种植。以现在山东地区的主要物产来讲。聊城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果树、棉花。济宁地区主要种植蔬菜,大蒜,小麦,水稻,棉花。曲阜和泗水是济宁的主要果树种植区。鱼台以水稻为主。是北方的鱼米之乡。泰安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济南地区除小麦,玉米外还种植水稻杂粮,蔬菜。枣庄小麦玉米外有少量的水稻种植。就生产水稻的地区而言只有现在的济宁,枣庄,济南。三个地区。三个产地中以鱼台县的大米最为出名。如果子路负米所背的是水稻,有可能是这几个地方产的。子路负米养亲应该是发生在家乡的事情,子路的家乡一般认为在现在的泗水县泉林镇。有学者认为子路负米为大米,远到曲阜附近的陬邑去为亲负米。曲阜在春秋时期为鲁国的都城。货物流通应该大。而产米的济宁和鱼台距离曲阜不算很远。鱼台县在现今属于济宁市。枣庄则在泉林镇南。如果子路背的是稻米那么去曲阜的可能性大些。曲阜作为鲁国的都城应该有稻米的。但在社会生活和普遍性种植方面是无法和粟相比的。稻米在史料记载中曾有明确称为稻的。《仪礼聘礼》中稻的“ 黍粱稻皆二行。稷四行。门外米三十车。”④提到了稻并把稻和黍稷放在一起。黍稷都是谷物的一种。稻米也是粮食。在生产和生活领域谷物的地位更重要。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这里说明有稻的出现。《礼记》中关于稻的记载有“ 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肝k,取狗肝一,讨以其k,濡炙之,举髌淠k,不蓼,取稻米,举N溲之,小切狼膏,以与稻米为酏。”⑤同样是把稻称为稻米。并且和肉类放在一起做成食物。说明有在称呼稻米时把现在所说的大米的稻的名称提出来。但北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稻米的不可以大量种植。北方大量种植粟,脱去皮也称为米。并且有不同的种类和黏与不黏的区别。

3、笔者对子路负米中米的认识。

在子路负米的记载中子路称为米。笔者认为是粟脱去皮的米,这里从三方面论述。

在上文夏代上交粮食中已有单独米的称呼。在《晏子春秋》中第二十七。题目为《晏子乞北郭骚米以养母骚杀身以明晏子之贤》明显的称粟为米,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在文中晏子所给他的只有两样东西金和粟。他只要了粟。那么题目中明显的称为米的也就是粟。齐鲁两国较近。对物产的称呼也许有相同之处。在稍晚的墨子和孟子的史料中有粟米用在一起的。墨子前的史料中提到粟一般单独称粟,提到大量堆积的称“积粟”很少有粟和米连用。粟和米称呼时一般是分开的。《孔子家语》中“孔子厄於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告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⑥如果材料可信。这里的米也许是脱了壳的。也就是粟。而在庄子书中记为:“ 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於室。颜回择菜。”⑦同样说的为七天不吃饭。《庄子集解》中记为:“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成云:“藜菜之羹,不加米糁”⑧把米和τ迷谝黄稹τ泄攘V瞥傻脑的意思。这里说为不加米ΑSΩ弥皇遣颂馈6在《说苑》中记为:“孔子困於陈、蔡之间,居环堵之内,席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读诗书治礼不休。”⑨也应该是菜汤。在《庄子集解》中对米Φ慕馐鸵残砭褪前压瘸莆了米。另一方面也从而说明《孔子家语》的记载与同时期资料的出入。从当时的情况看稻米不是大量生产。并且如果真的买到了米更可能为粟。

第二方面从当时史料来看《论语》中孔圣人的弟子出使齐国时,冉求为子华的母亲请粟。像出使国家这么大的事情才“请粟”或许说明粟作为粮食的相对贵重和少。平民有时也许要吃野菜的。晏子做相时食“脱粟之食”也吃“苔菜”说明是吃野菜的。“苔菜”有人认为是茶叶的一种,这里不作论述,无疑问的是不是粮食作物。孔圣人困于陈蔡也吃野菜做的饭。物质和粮食有不足时候,子路为亲人负米时自己吃的也不是粮食。所以也许背的是粟,而不是产量相对来说更少的稻米。

第三方面笔者认为和子路叙述的个人感情有关。子路在叙述负米养亲时先说自己以前的背米的经历再说后来“南游于楚”的“积粟万钟”。虽然还有“从车百乘”的描述,但也许更多的为睹物思人,想起自己为双亲负米的经历。子路经常为亲人去百里之远的地方背米在自己的经历中印象是深刻的,背米途中所要克服的困难和辛苦是很多的。在生活条件好后虽然“积粟”万钟仍然想起亲人,想起为亲人背米的经历。并且仍愿意为亲人背米而自己吃不好的食物。正是孝文化体现。和顺于父母则安的孝文化中对父母的孝,这里一方面是孝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许有睹物思人的和由处境不同而引发的心里话。所以笔者认为米和粟在这里都是指粟,子路所称的米和《晏子春秋》中“北郭骚”篇题目中所称的米一样是脱去壳的粟。

参考文献: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 1985年版

[2]刘向:《说苑》,北京:中华书局

[3]王肃:《孔子家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注解

①《史记夏本纪》

②《周礼地官司徒》

③《 秋官司寇第五行夫朝大夫》

④《仪礼聘礼》

⑤《礼记内则》

⑥《孔子家语》

⑦《庄子卷九下第二十八让王》

晏子春秋范文第5篇

出处:鲁迅《两地书》十八:“敢作敢当,也是不可不有的精神。”

2、一柱擎天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出处:唐代,张固《独秀山》诗:“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3、中流砥柱: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4、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没有谁可以。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5、任劳任怨: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相关期刊更多

管子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理工大学

铁道通信信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