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本化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90后;高职;人本化管理
近几年,我国的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细观这些90后高职学生的现状,我们不免有些担忧。因此,针对90后学生的现状,实施人本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90后高职学生现状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
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大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也不高。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应付家长的要求才到校学习的,有的也仅仅只是为了一张文凭。因此,大学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误以为大学就是享乐的天堂,得过且过,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玩上,上课不专心听讲,迟到、闲聊、睡觉,作业不认真,部分学生照抄,有的甚至连作业的题目都不清楚。考试则依赖于考前突击,更甚者把考试完全寄希望于作弊,在学习上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
2.情绪比较敏感,情感比较脆弱
90后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极其溺爱,由此就容易逐渐造成 “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学生心理都较为早熟,主观意识强,思想更加开放,更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对待感情缺乏理性,容易冲动,一旦感情受挫,心理难以正确对待,往往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走向极端。
3.世俗观念盛行,功利色彩较浓
青春期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孩子意志力比较薄弱,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至上的观念充斥着许多年轻人的思想。许多学生在学校不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相反的,为了评优评先、奖学金、助学金、入党等等,而交际应酬、笼络人心、花钱收买、勾心斗角等等,圣洁的大学校园俨然成了社会的一个缩影。
二、教育管理的人本化
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价值观以及就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90后高职学生在思想、情绪、言行、心理等多方面表现出诸多的复杂性。基于此,对学生管理从认识到实践上都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用新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倡导对学生实施人本化管理。
1.人本化管理的实质
就班级而言,人本化管理其实就是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发展人,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从根本上说,人本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班级人本化管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班级学生来说,首先在于学生对自身“人”的发现,学生把自己视作管理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是“人性化” 的一个方面;二是人本化管理高度重视 “人”的作用,将“人”的因素放在管理各因素之首,也就是对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肯定。
2.班级人本化管理的措施
(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教师是与学生距离最近的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是班级人本化管理的首要的基本的策略,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和发展需求,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情感沟通的效果。换句话说,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应当是心与心的深层次的沟通,不能浮于表面。90后的学生都比较自我,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宽容学生的过失,欣赏学生的进步,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温暖,感受到教师的爱,进而激发起强大的学习热情,为班级的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
(2)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其中教师的榜样和导向作用非常重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憧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自信心。教师平时要加强优秀班风的建设,克服学生的自我主义倾向,形成一个互相友爱、互相尊重、温馨和谐的班集体。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实际,以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和亲和力来教育和管理学生,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说,这种管理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只有学生融人其中,才能使人本化管理的效能最大化。
(3)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管理的实质在于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这也是学生管理的成功所在。教师要做好积极地引导作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的去参与学习,积极地投身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能从这些日常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就感。例如,实行班级干部学期轮换制,而不是终身制,竞争上岗,让每个有能力的人都能享有管理他人的机会,并体会和理解管理者的辛苦。自信是自主管理的关键,学生需要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有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自信,使自主管理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主管理方法是一种终身受益的管理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控性,学生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这对今后的工作和家庭都大有裨益。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而且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高校的管理工作者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探索和学习先进的学生管理思想和方法,并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到学生管理的实践中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永芳.管理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侯书栋,吴克禄.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程序[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3]石莉.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6(9)
[4]王宪平,唐玉光.系统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J].高等理科教育,2005(3)
1.1矛盾自卑心理
五年制学生刚从初中毕业,心理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自尊心不断增强,强烈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但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缺乏主见和是非观念,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心强与自制力差的矛盾。同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五年制学生认为自己在人生重要的第一次转折中经历了滑铁卢,大部分学生持着失败者的心态踏入高职校园,再加上这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其行为表现往往得不到周围的人和社会的认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学生的潜意识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较大,导致了他们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不明确。
1.2对学习主体转变的适应较慢
五年制高职学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初等中学学习生活直接过渡到相对开放的大学生活,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而又新奇的环境。知识、能力及心理准备不足,良好有序的学习习惯的欠缺,使他们难以掌握基本的专业学习策略,更谈不上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五年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习惯缺乏必要的反思,不懂得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大学学习方式适应较慢,对学习力不从心,无形之中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出现焦虑现象,闻“学”色变。
1.3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五年制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普遍存在厌学心理,进入高职院校并不是因为自身渴望学习,多是无可奈何或仅仅应付家长。而学生家长为孩子选择五年制高职也是为了能使孩子学到一技之长,对所选择的专业并不是太了解,学生到校后学习主动性不强,对学习不感兴趣,责任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很少能明确自己到学校里来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再加上对学习主体转变的适应较慢,基本上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更谈不上学习积极性。
2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殊性,班主任老师对管理五年制班级具有抵触情绪,对学生缺失应有的热情和关心,在日常管理中存在过分依赖制度,过于注重常规管理,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及管理理念僵化等问题。
2.1过分依赖制度管理,人本化缺失
五年制高职学生长期以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一直在家长的陪同下成长,生活自理能力不佳,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纪律差、宿舍卫生不好等。为了应付学校对班级学习情况和宿舍卫生检查,很多班主任采用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来管理学生,苛刻地要求学生按学校的统一模式和标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简单粗暴的制度化方式管理,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
2.2过于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技术,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五年制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普遍欠缺,因而通过几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他们的这些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的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中,过于重视班级常规管理,如对学生进行上课考勤、学习态度和成绩等,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2.3班级管理模式有待改善,班级管理理念僵化
目前高职院校五年制班级管理上有的采用开放式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强调学生的自觉性;而有的院校沿用了初中生封闭式管理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导致了五年制班级秩序的紊乱,问题频繁发生,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更不利于他们与社会的无缝衔接。除此之外,班主任管理理念僵化是当前高校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班主任爱用讽刺、惩罚等显性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缺乏热情和爱心;有些班主任对班级放任,疏于管理,在班级中没有建立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条例,以至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没有集体感;更有班主任老师工作中不负责任,缺乏耐心,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3五年制班级人本化管理思想构建
鉴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目标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在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中大力提倡人本化管理。
3.1创新人本化的班级管理模式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心理上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管理模式上应该全面实施人本化管理,把教育目标缩小到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着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创造力,同时,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交往者。此外,五年制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能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人本化班级管理更注重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细节,追求以巧妙攻心,以新奇制胜,创造性地管理。
3.2建立人本化的班级管理制度
人类以群居的状态生存,因此需要有“游戏规则”规范和约束个体,以平衡个体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本化的班级管理同样需要制度的存在。首先,在班级管理制度制订上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把制订班级制度的权利交给班级全体师生,尊重学生的需求,进而使制度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参与了班级管理制度的制订,在情感上对制度更容易接受和认可,内容上更容易理解,在行动上就会自觉遵守。其次,制度的内容设计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僵化死板的制度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产生抵触,也就使学生个体无法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需要,可以用温馨的提示性用语代替“命令性”等伤情感的字眼。再次,要人本化地执行班级管理制度。对违反班级管理制度的学生进行处分的做法容易让发展中的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执行制度的过程不能以杜绝学生犯错为目的,而是要以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为目的。
3.3树立人本化的班级管理理念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应与时俱进,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首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管理理念,管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成长。同时,要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班主任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其次,以情感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五年制学生大多抱着失败者的心态走进大学校园,缺乏自信,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再次,五年制高职班主任要主动拓展视野、不断学习,加强与本校及其他兄弟学校班主任的定期交流学习,不断促进五年制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3.4形成人本化的评价机制
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因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价值的认同而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在学生评价方面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成为评价活动的参与者,进而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除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对象外,还要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除了进行考试等传统的量化评价,还要在学习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实施诸如自我报告等多种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再次,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语
一、人本理念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定义、体现及特点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本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发扬企业文化,更能促进企业发展。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其主要表现在于重视并衬托人的重要性,将其首要地位突显出来,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细节:现代化企业管理要将人的地位放在首位,将组织投入方式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开发。人本理念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必须要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力,为其提供一个展现能力的平台,将人视为重中之中,在企业管理时,不以硬性条约和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控制方式,而是以人性化的柔性控制来管理企业。基于人本理念的企业管理在思想上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将人的本质最大化体现出来,通过一系列协调手段,挖掘人的价值。第二,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在明确企业需求的同时,了解员工的需求,集双放为一体,共同满足。第三,将管理权限从管理人员延展至企业员工,提高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同步协调率,保障价值观的一致性,这对创建优秀企业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人本理念在我国现代化企业管理应用中的现状
(一)我国现代化企业贯彻人本理念管理的成果
国际接轨,全球经济开始向一体化靠拢,这对我国众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来促进企业发展,以便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我国开始学习国外一些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其中基于人本理念的企业管理模式就是我国从国外企业借鉴而来。通过人本管理及人本理念的运用,我国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已自成一体,使得人本理念企业管理模式的增益效果大力展现,很多企业都纷纷效仿,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本理念管理成为了我国对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备受重视,因此,随着企业管理对人本理念应用的实践经验逐步成熟,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也拥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化企业管理应用人本理念所存在的问题
1、对人本管理认知不够在国外,企业对于人本管理的重视度与认识远高于我国,两者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在国外企业,他们是通过发展人本管理来带动企业发展,这样不仅企业能够得到发展,人本管理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在我国则正好相反,我国企业是用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人本管理,可是如果人本管理机制没有迎合时展而发展的话,企业管理要想取得进展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国企业似乎忘记了当初借鉴人本管理贯彻人本理念的意义,对此问题,上述已经给予了足够的介绍,我国之所以借鉴国外企业的人本管理,其目的就是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以此来赢得国际市场竞争力度,换个角度分析,如果我国企业管理水平那么完善的话,是不需要借鉴人本管理的。然而现在,我国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人本管理百年如一日定格在初级阶段,与国外的人本管理在发展的道路上相差甚远,已无法为企业管理模式带来新的突破,这主要取决于我国企业对人本理念的认识不足,导致现在我国企业的人本管理与人事管理相互覆盖,无法将人本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2、缺乏长效机制人本管理与人力资源间是光影相生的关系,两者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对方的效果。现在我国在人力资源上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缺乏长效机制,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企业从事的项目种类繁多,为了在短时间内营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会接手一些企业主线项目之外的支线项目,如果人力资源采用长效机制,那么一旦这些支线项目完成后,企业也无法保障何时才能再接能够让他们发挥出价值的项目,而在支线项目的空窗期,,如果继续留在企业,这些负责支线项目的员工无处安置,企业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注重短期效益,选择规避长效机制,而对于这些短期员工,人本管理的作用则完全被遏制,企业人本理念管理也无用武之地,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过于重视短期效益,很难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缺失人性化很多企业对人才都很重视,但也因此让很多企业将对人才的重视与人性化管理相混淆,人性化管理指的是企业能够发挥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本身就是一种付出,可是只注重对人才的重视是谈不上付出的,企业重视人才是因为人才可以用自身的才能与价值实现企业目标,可以说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而付出则是在公平之外的,这就构不成人性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栋梁,很多企业为了争夺人才不惜高薪聘请,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没有哪个企业可以保证企业下的所有员工都是人才,而只对人才进行关怀,对普通员工就差一等,这是目前企业人性化缺失的通病。4、员工的需求没有得到企业的重视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与企业文化的构建。但就目前企业而言,很多企业的员工都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主要源于企业没有重视员工的内心需求,企业管理人员一心只想着如何促进企业发展,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即便一些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开展了一些奖励制度,但是大多数奖励制度都是企业管理人员自己定夺,很少有企业管理人员去刻意走进企业员工群体中,问一问企业所给予的奖励是否是这些员工所需求的,如果这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奖励不是员工的需求所在,那么,企业这种硬性的给予就是形式化的,完全起不到实质性作用,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是企业管理落实人本理念的基础,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企业与员工是很难实现共同发展的。
三、现代化企业管理贯彻人本理念的策略
(一)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氛围
应将人本理念与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一个能够将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出来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员工给予足够的关怀与重视,不以企业利益来剥夺员工利益,要为员工个人利益谋取福利,让员工在企业文化氛围中都够感受到温暖,以此来激励员工的潜能,使其发挥自身价值为企业所奋斗,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更能为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具体应从以下四点着手:1、通过人本理念建立企业组织结构,产生内化机制,为企业持续性发展做铺垫。2、让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组织建设中,使员工成为组织主体,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发挥自身价值的平台。3、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比招贤纳士,更注重对现有员工能力的培养,最大化开发人力资源。4、员工自进入企业,不仅是企业的内部人员,更是企业的家人,而企业在管理时应迎合人本理念,将家的概念体现出来,做到“三不”,即不放弃、不冷落、不忽视,另外企业要发挥自身的协调作用,不仅要杜绝员工与企业的隔膜,更要协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创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为了使企业发展能够满足市场竞争需求,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在用人方式上进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本教育;本地化教学
一、从故事到知识――一种落差、一种失望、一种矛盾
“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唐代史学批评家刘知几的这句名言,绝对精彩,一语中的,道出了历史于人、于国、于社会的重要价值。
但实际情况是,在高中校园,历史学科的地位被边缘化,尤其在重点高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特金及其同事对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一独立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中国学者加以借鉴,得出场依存性一独立性认知方式对高中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场独立性学生更喜欢数学等自然科学,对记忆负担较重的历史学科则敬而远之。相对勤劳,在记忆层面上更容易有所获的女生们,因为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对付”语数英等“重点”科目,而无暇顾及历史。于此,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矛盾便以凸显。
至此,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地位的困境与教师们无关,尴尬也并非教师能够改变。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因为隐藏于这些矛盾当中的还有一个矛盾,便是历史的智慧与生硬知识的矛盾,鲜活历史与机械记忆的矛盾,历史的遥远与无法企及的矛盾。换言之,在学生心中,故事历史的有趣性一旦变成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之后,历史就被打入了冷宫。
读史使人明智,如何让学生感知历史是一门智慧的学科,让智慧成为历史课堂鲜活的空气,历史才能与学生真正地融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功能。
二、历史与我同在――本地教学资源与人本历史关怀的双重应用
人都有爱听故事的本性,这无可厚非。除了故事的趣味,恐怕最深层的并不止于此。高深莫测的奥秘并不能让学生觉得有趣,反而会给他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悬疑或许可以拉动一个人的求知欲,但却不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让历史与学生同在,让历史的智慧伴学生前行,改变历史在学生心中死记硬背的机械学科的判断,是广大历史老师需要努力在教学中去探索、去展现、去引导、去纠正的。
自从实行新课改以来,一系列的教学新观念、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得到运用,努力从教师教教材到教师用教材教转变,所有@些都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在历史教学领域,笔者认为,人文精神可以不断下放,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如何将世界史、中国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开花,笔者认为可以借用本区域的教学资源,借地方史的素材,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地域历史的变迁,再将小历史置于大历史的环境中,达到小球撼动大球的效果。
笔者所任教的中学地处浙江东部,面朝大海,做“海文章”比较容易。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为例,在学习“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知识中,笔者以乘坐中远之星从浙江台州玉环大麦屿出发游台湾这一与本地密切相关的一个现实生活话题切入,让学生了解玉环实现直航台湾这段历史,进而让学生梳理海峡两岸关系进展这段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拉近历史的距离,能让学生较直接感受到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并使学生会继续关注两岸关系的最新进展;也通过这样一个可感可知的身边事,真切感受一个历史事件对自己的生活乃至对本地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窥一斑而视全豹,通过身边的例子,再逐渐放大,放大到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两岸问题对全中国,对未来全体中国人的意义就显得不是那么生硬了。
在历史知识的落实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某些历史知识存在认知的困难。笔者认为用本地的教学资源采用以小见大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教学效果,也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必修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为例,在学习“海禁政策”中,笔者采用《玉环地方志》中关于“明朝初年与清朝前期玉环因海禁两度被迁弃,长期沦为荒岛,闽浙一带百姓迫于生计常偷偷到岛上开荒种地”的相关记载,给学生讲述玉环因何实施海禁,如何实施海禁政策,海禁对玉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怎样影响,包括对今天玉环文化生活的影响,以了解本地区前世今生的方式讲述历史,使存在距离感的历史一下子变得亲切了,让人想亲近它,进而了解它。见微知著,学生理解海禁政策这一知识点,就显得随理成章了。
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往往觉得“影响”一项是最遥不可及的,在他们心里,影响总是那么的虚无缥缈,不着边际。如何让冷冰冰的影响重获新生?笔者认为可以多寻找大事件的影响与小人物生活的连接点,找到影响的影子,感受这种影子的如影随形。比如,的影响之一,促使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这种变化和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本人在引导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假如没有,男同学们在早上起来后需要多做一件事,是哪一件事呢?”同学们先是愣住了,接着很快就反应过来,“梳辫子”,继而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本地教学资源的运用,拉近了学生与遥远历史之间的距离。历史来到了同学身边,同学们可以从身边发现历史留下的足迹,体会历史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印记。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一旦历史知识散发出人文魅力,并被学生感知、接受的时候,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目标也就达到了。也许学生会想:祖国统一的进程正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一个玉环人真自豪……学生对历史会犹然起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严谨性会得到加强,因为每个文字后面都有深刻的内涵。这是历史学科的价值与魅力。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巧妙地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利用最容易让学生感知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逐渐找到学习的自信与乐趣,让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必然会在学生内心产生强大的动力,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也就真正达到了。
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中历史教育的一点反思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是很渺小的,渺小的像溅起的水花,刚在空中飞舞,就马上灰飞烟灭。历史的沧桑感恰巧显示了历史学科的价值,只有真正热爱历史、理解历史学科价值的人,才善于把握它的价值,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历史学科的教育,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历史的最高价值――历史对人类、对社会、对个人发展的借鉴。学生最令老师失望的莫过于在同一类型的题目一错再错,人在生命消失的那一刹,让她后悔莫及的也许是人生走过许多不应该走的弯路,而有一些弯路明明不用走,就是因为自己的固执。罗滨逊《昨日与今日之世界》一书开篇便说:“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因为除非研究过去,无从了解现在。”
借用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之言与广大历史教育者共勉:“我们须对于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有确实的认识,以便了解现在而控制将来。这是史学的新目的,史学的新使命。”我们应该发挥历史学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者于一身的特点,让学生珍惜过去、把握现在、奔向未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该是沉溺于找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工作的人,而是胸怀大志,愿意投入某一个领域,执着努力、坚毅付出的人。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
[2]谢斯骏,张厚粲编.《关于场依存性问题的研究概况》.见《认知方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20页.
[3]李寿卿,宋广文.《关于高中生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心理学报》,1994年11月.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1.省略
推进现代化始终摆脱不了回答如下命题:即如何实现现代化以及为何实现现代化。就前者而言关心的是如何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在物质财富方面取得较大积累;就后者而言关心的是为何不惜一切代价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也就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以上双重命题的追问,使得现代化从推进的那刻起就必须权衡处理好其实现方式和实现目标的关系。然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中,由于对物的拜物教进而对资本拜物教的执迷,使得人类在现代化的推进中,将本来是根本目的的人的全面发展视作了实现现代化的工具方式,人并没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应有的能力扩宽范围,经济的增长蒸蒸日上,而人的主体地位却不断被漠视,这使得人类陷入了现代化的逆向性陷阱中。
一、实现前提:厘清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
黑格尔曾指出: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而这种主体性自由最早是由笛卡尔奠定的,自笛卡尔开始“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在这个新的时期,哲学的原则是从自身出发的思维,是内在性……”[1]。众所周知,理性是作为人的本质规定,通过对人的理性的启蒙和对人的理性能力的发挥,人们才能揭开自然的面纱,通过人对自然的统治,把人从自然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同时随着人的理性能力的运用和理性光辉的普照,人们能够超越经济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和正义。主体的普遍理性是把人从“人”和“物”的强制中解放出来的重要力量,人的解放就在于理性的启蒙,在于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破除偏见、迷信和外在权威对人的控制,从而使自身成为“自我立法”的真正自律、独立的理性主体。因此,主体性自由即以人为本的实践展开是以理性为制约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这就是说,人类不仅能够按照科学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把整个自然界变成自己的“无机的身体”,而且能够把自己的内在的尺度――善和美运用到对象上去,实现自然的人化,创造着适合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想世界。人之所以高于动物,是因为能够掌握这两个尺度,并在行动中把两者自觉地结合起来。所以,“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2]。因此,人之为人懂得从人的本性出发,来对待整个自然世界,以人的本性来理解自然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
可见,以人为本要求遵循人的本性,使人的类本质的实存样态在社会中得以全面展开。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必然要求只能以人为主体,以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为目的,也是社会与个人之间实现了内在的统一。因此,在现代社会,如果用传统发展观念来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会使社会失去其真实的本质,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特别强调:“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3]。
为此,朱成全教授认为:“以人为本”是分层次的。如果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存―安全―爱―尊重―自我实现来看,“以人为本”就应当是分层次的。越是重视低层次的人的需要,就越是低层次的“以人为本”;越是重视高层次的人的需要,就越是高层次的“以人为本”。我们崇尚的是高层次的“以人为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4]。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遵循人的本性,以人的本性来理解自然、理解世界和创造世界。实现以人为本,根基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现代性进程的实现意味着新的时代的开启,代表着用一种新的时代观念和历史观念去把握和引领人类新的实践生活,这便内在地要求用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自觉地表达与把握这种新的实践生活。因此,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其实质就在于以人为经济社会的价值目标的一种价值观。而以人为本就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人的根本利益,即以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现实写照:漠视以人为本的发展实践
尽管从理念层面勾勒出了以人为本的美好景象,但是在现实层面,我们却是以一条异化的途径所表现出的人作为主体缺失的图景。众所周知,没有主体的人参与的自然界是自在的。人类社会不仅是一个自在世界,而且是一个价值世界,是人所创造的意义世界。在直观上体现为“物”的感性世界,而其深层的内涵却是一个处处渗透和体现着人的特性、人的活动和人的意义的世界。这就是说,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的自然界才是现实的自然界、有意义的自然界。正是由于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所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3]。
其实,人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对物的现代化的沉迷而使得人的现代化被异化。人作为主体之所以在实践中被缺失,不是因为缺乏对人作为主体认识的知识,而是因为指导实践的知识对于人作为主体而言是错误的知识。人就是在这一曲解中不断被消解,不断被异化,不断被漠视。
首先,从价值观来看,缺乏将人作为主体的认识。一直以来人们停留于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层面,而对为什么实现现代化这一具有价值意义的层面加以漠视。进一步而言,人将作为现代化本质目的的人的全面发展看做了实现物的现代化的工具方式,从而使得人在对物的拜物教中将自身异化了。在实践中,人不断异化人类中心主义,不顾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顾及处理眼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关系,不顾及处理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关系,从而使得人类因为不尊重自然规律而遭到了自然的报复。正是对自然规律的违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人类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人类前景的不断担忧性,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降低。
其次,现代化的推进表现为单一维度。现代化本来具有双重内涵,但是在实践中人却仅仅关注物质的现代化,表现为对现代化的考核中只是考虑物质水平的改进,GDP的翻番,但是没有将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考虑进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传统与现代的分流,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向往于发达国家物的现代化的表象,而不注重汲取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发达国家以物的现代化不断支配发展中国家,这些都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优先考虑物的现代化,而漠视人的现代化。
最后,经济发展践行的高代价。在一个稀缺的世界中,稀缺性意味着权衡取舍,从而使得我们有所得必有所失。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的描述,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高代价性。人为了追求现代化所暂时获得的成果还不足以抵挡为之而付出的代价。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气候的变暖都是这种拜物教式发展模式的恶果。尽管从京都议定书开启人类追求生态化发展,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是由于生态问题不仅仅意味着环境治理,还关乎到发展的可实现性,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意见分歧增大。对处于发展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增长似乎是首位的,只有在物的现代化实现后,才有可能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带来了今天的双重现代化,在生态主义逐渐流行的今天,似乎更加追求环境的友好性。
可见,发展阶段的分野,势必会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带来理解的鸿沟。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权衡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对国家间的合作具有深远的影响。但从人的现代化的持久性实现视角来看,发展应该由高代价模式向低代价模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采取清洁生产机制,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尤其是在深处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的今天,发达国家要在发展模式转变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提升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及友好性;同时还要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帮助,以此分担应有的国际责任,让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实现生态性,促进发展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三、路径选择: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
实践中对人的现代化本质的偏离,使得现代化被逆向性蒙罩。具体而言,发展的决策者在发展动机方面不顺应现代化的潮流,而是按照与现代化相悖的某种模式来思考和推进发展。由此将现代化向后拉退而非向前推进,即发展的逆转[5]。如何才能够超越现代化的逆向性,依据马克思对人的存在方式演变性的分析,就是必须把人的现代化视为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回归人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以人为本。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影响着现代化的实现。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发展,这无疑关乎到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对人的发展地位的重新审视。对于这一富有价值意义的命题,马克思给予了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应当以人的存在方式为视角来考虑人的发展,并应跳出抽象化人性的误区,且要将人的存在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以此来揭示人的存在方式的演变性。基于此,马克思做出了如下的判断:在自然经济时代,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人的依赖关系,人必须在族群方式中生存;在市场经济时代,人的存在表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逐渐从群体本位中转到个体本位;在产品经济时代,人的存在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6]。马克思的这一判断开启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时代,强调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主体意识。由此易见,现代化必然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同改进几乎是同义词。现代化包含了物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双重内涵,只不过物的现代化应当服从于人的现代化本位。将人作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才能克服有增长无发展的丰裕中的贫困,从而不陷入现代化的逆向中。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抓住人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物的现代化来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切实实现。
首先,以目的导向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实质上是将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切实地付诸于实践。目的导向的彰显,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以往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指标构建以及评价方面,以人为本位,注重强调人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力的提升,注重关注人对物的现代性成果的共享,注重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只注重技术效率的动力发展机制,实现把人的发展视为目的的价值机制。
其次,以整体思维实现人与物的和谐。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上是把他者地位置于不顾,仅仅以同一性来追求自我的实现,殊不知却导致了自我实现的不可能性。因此,在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进程中,应当切实从整体性出发,以此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整体性思维实质上是把人类的实践活动与大自然容许的限度有效地联系起来,而这正是持续性的人的现代化的诉求[7]。
最后,以责任理念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支撑条件。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积极参与。政府对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践行,从根本上能够决定到人是否在现代化推进中得到全面发展。基于此,诸多的国家政府以及学者纷纷倡导构建共享性的增长模式,推进包容性发展,把对人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及发展机会的创造视为政府的责任理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两种政府失衡:一个是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带来的有心而力不足的能力型失衡;另一个是由于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导致的有力而心不为的责任型失衡。前一种失衡主要受制于发展阶段的约束,即发展阶段型失衡;而后一种失衡主要是由政府失责造成的,即政府责任型失衡[8]。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超越这两种失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言的确是不小的挑战。这势必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弱化经济发展的国家化趋势,即从生产性政府转向公共职能性政府。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我国立足于发展的实际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这就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支撑。
新时期我们应该以发展理念的变革来彰显现代化的主体意识,即人不能在现代化的逆向中持续异化自我。以人为本是现代化进程中人所特有的存在状态。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总是要通过观念变革和实践变革,力求超越各种现实条件的羁绊,不断改变人自己的存在状况,实践人的自我生成和自我超越。古往今来,出于自身独特的生存状态,人们总是力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和最彻底的意义上把握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进而从根本上确认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价值,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在世界中的命运问题。以人为本意味着我们必须将人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将发展视为提升人的能力的过程,以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发动性因素,避免因人的异化对发展造成的限制性,以此实现人的现代化与物的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就如同马克思所言,财富的主客观因素越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具备,财富就越容易创造[6]。
人类能够做的未必是应当做的。现代化的逆向性向我们昭示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以人为本位,以人为诉求,以人为导向,唯有此才能以整体思维和谐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步入一个生态化的、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的社会。在当今中国深处转型的进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市场社会”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又要彰显政府在“社会市场[9]”中的再分配功能,以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合力来促进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出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福祉不断提高的同步性。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9-6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96,274,274-275,29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2.
[4] 朱成全.马克思解读维度及其当代意蕴[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5] 丰子义.发展的推进与逆转[J].教学与研究,1999,(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486.
[7] 王妍,刘猷恒.环境伦理内涵指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