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性阅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68
笔者在此结合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的课文,从教材的调整、拓展、分层练习等三方面,与读者一起交流,并愿意接受读者的批评指正。
一、单元整体性阅读教学原则的认识
充分重视单元整体阅读中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课文只是其中的典型例文,既尊重教材编排的原则(主题和课时数的安排),又不局限于这一原则(重点归类、写法归类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语文知识结构的安排,重在帮助师生构建整体性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渗透连贯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在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中,有效地改变目前阅读教学中肢解单元的教学法、过于注重考题训练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应试做法。
二、尝试(一):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整体性阅读教学内容的调整方案
该单元四篇课文(《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中,第三篇要求自读(1课时完成),其他为精读(2~3课时完成),全部是散文(分别为游记散文、咏物抒怀散文、文艺性散文、游记散文)。
根据单元参考教学目标和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笔者将教学顺序和重点调整如下:
第1~3课时《鼎湖山听泉》
教学重点:重点训练第2、3、4、8段的朗读,学习移步换景和由景悟理的写法。
第4课时《飞红滴翠记黄山》
教学重点:重点训练第6、15、16、17段的朗读,进一步学习变换角度和由景悟理的写法。
第5~6课时《画山绣水》
教学重点:重点训练第1~5段的朗读,学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写法。
第7~8课时(补充课外学习――写景方法相似的美文。)
1. 《林中小溪》(半课时)课内文章,尝试让学生部分讲、评。
教法:教师交代背景后,主要让学生说、评,重点学习:写什么景?抒什么情?悟什么理?
2. (利用学生手中《读本》课外文章)《海边荒石》(1课时),尝试让学生用课内学的方法说、评。
学法:先预习后课堂自读为主,学习重点:线索?景物特点?感情变化?感悟的哲理?质疑?
3. (拓展学习贾平凹的散文)《丑石》(半课时),与《海边荒石》比较阅读。
课堂自读,学习重点:文中你认为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如何理解?
三、尝试(二):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整体性阅读教学内容拓展文章板书设计
海边荒石 (高立群)
(一)形散――两线贯穿
叙事线索:(明线)
§1、2 看海石 ―§3、4挑、拣海石 ―§5、6看海石 ―§7反思丑石―§8回放海石
(结果:美、宝藏)(结果:犯傻)(结果:丑、死亡)( 结果:弥补错误)
感情线索:(暗线)
§1被震慑―§3被诱惑、想占有―§5大吃一惊 ―§7自责―§8、9对海水的尊重和敬重
§4沉醉 §6迷惑、不敢相信
(二)神不散――突出一个哲理
(三)重点写法――
1. 即景生情(被美石震撼――丑石自责),借物喻理(丑石――联想法布尔“荒石”――感悟哲理:每一种事物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和方式,人们对美的事物,只能尊重和欣赏,不能占为己有。)
2. 巧用对比,触动心弦,引发思考:
(1)石头出水前后的状态;
(2)法布尔与其他昆虫学家对自然研究的态度;
(3)法布尔与我对石头的态度。
四、尝试(三):苏教版语文九(上)第一单元整体性阅读教学分层作业设计
第一课(第一课时) 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
一、【基础知识】(共7分)
B)1. 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物品(镜子、风筝等),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2分)例:
(1)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其乏味。
镜子(或风筝):
(参考答案:风筝:因为有线的约束,飞的高度总超不过线的长度。 镜子:当面把人放在心里,过后却把一切忘记。 路:越是泥泞,越能留下深深的足印。 粉笔:每写出一字,都要留下一片洁白 路标:只能给人指路,不能替人走路。)
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文《鼎湖山听泉》相关语段,完成下列题目。(共18分)
(语段略)
B)3.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3分)
B)4.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自己写一句话。(2分)
B)5.请用横线在语段中画出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2分)
B)6. 用波浪线画出总起全段的句子,多画少画都不给分。(2分)
B)7. 入夜时分,作者听泉并感悟到了“一番滋味”,请说说此处“滋味”的涵义?(2分)
C)8.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中交响乐“奇妙”在何处?(2分)
B)9. 判断(用“√”或“×”表示):(3分)
(1)文中多次运用衬托手法,如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反衬听觉的敏锐、泉声的清朗;用低处泉声反衬高处泉声的悦耳;用白天听泉反衬深夜听泉的清晰。( )
(2)在听泉和看泉上,文章以“听”为主。( )
(3)在听泉和颂泉上,文章也以“听”为主。( )
A)10.“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一句写出了山泉的半含半露,《小石潭记》中也有类似描写,请默写出来。(2分)
第一课(第二课时) 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
一、【课外阅读】阅读鲁彦的《故乡的杨梅》,完成文后题目。(15分)(文章略)
B)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杨梅的特点的?(3分)
B)2.文章第3、4、5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说出你的理由。(2分)
B)3.文章第4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效果?(4分)
B)4.“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是处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句中的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B)5.文章最后一句仅八个字,却用了三个叹词,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C)二、【看看写写】阅读课文第8段,也写一段咏物抒怀的片段,要求模仿触景生情、由景悟理(借物喻人)的写法――即要有景、情、理的融合。不少于100字。(5分)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坡,飞瀑落下深潭(景、情)……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情、理)……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情)……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情、理)
参考(学生宋纯逸习作):瑟瑟的秋风吹过我的脸颊,带着片片落叶飞到我的身边,那么的轻盈、飘逸,就像一只只偏偏飞舞的蝴蝶。但它毕竟不是蝴蝶,没有绚目的衣裳。身上有的,只是秋带来的枯黄。阳光带着清晨特有的凉爽照耀在落叶上。那枯黄的落叶却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折射出万道金光。(景、情)
枯叶哪里来的活力?它们不是只能消逝于泥土中吗?抬头仰望,我笑了。树上挂满了硕大的果实。我想:那果实不就是落叶生命的凝聚吗?前代的奉献,让今日的果树硕果累累,那硕果其实就是落叶的灵魂,是秋的思想。秋带来的不仅是萧条,更有重生的喜悦。它承载了春夏的生机,又为冬的涅作铺垫,落叶不正是继承了秋的精神吗?从容地面对生死,把生机埋入土地,为来年的成长奉献养料。(情、理)
秋天哟,没有春天的生机,夏的活力,冬的纯洁,但只有你,才能用萧条埋下生机,让将来的世界迸发活力。清晨的秋霜渐渐化了,我仍在窗前,看着落叶一片片落下,这落叶里,是我人生的起步――因为她告诉我,生命的精彩,不仅在欣欣向荣的成长中,也在孕育这欣欣向荣的落叶中。(情、进一步感悟理)
点评:
写景切入点――秋风、落叶;
入理切入点一:阳光下落叶枯黄,折射出万道金光――从容面对生死,为冬的涅铺垫;
入理切入点二:落叶归根――奉献养料,埋下生机,是我人生的起步;
1.揭示矛盾,引进教材。揭示矛盾,形成一种冲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例如,《背影》这篇叙事散文,从记叙的内容看,文章的题目是否可用《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父亲》这个题目明白如话,既通俗,又朴实,那么为什么作者不用这么好的题目,而偏偏用《背影》呢?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可不可以把题目改为《冬天的济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中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在阅读课文和讨论问题时,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得以充分发挥。
2.由浅入深,连贯提问。对于课文的关键处要抓住不放,提出一组互相连贯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识是由浅入深。如《三颗枸杞豆》,可以在学生们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设计以下的问题:(1)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2)这三颗富有深刻意义,催人奋进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之后又变成什么样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我”与三叔的两次相遇,两次对话中你获得怎样的体会?这些问题把分析、概括、想象连贯组合,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发展思维,又能强化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3.纵横展开,促进迁移。纵向深入,析清思路;横向展开,品味语言。如《鼎湖山听泉》一文,就可以从写作思路和语言品味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纵横交错的问题:(1)题目中“听泉”二字是关键,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2)课文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请用“泉”组一个词概括各部分的大意。(每空限填一字)(3)朗读课文开头,开头交代鼎湖山的背景有什么作用?(4)在听泉的过程中,作者分别听到了哪些?文中哪些语言可以表现出泉的美?(5)精读第八段,作者分别听到了哪些不同的泉声?他领悟到了什么?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其读书能力。
现代文教学中提问要具备艺术性,文言文亦然。文言文比较难懂,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启发式提问。“启”是为了“发”。问题的提出要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要“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教《〈论语〉六则》时,开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时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点燃人们思想的火花,那么谁是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曾组织评选世界十大思想家,如牛顿、哥白尼等,你们知道排在第一位的是谁吗?”“这个人就是距今两千年的孔子,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就是谈学习的思想观点。”这一启发,不仅使学生对孔子产生敬意,而且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自然对课文内容掌握得比较好。
2.对比式提问。有对比,才能有鉴别。有些知识,通过互相对比,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曹刿论战》中有这么一个句子“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教到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牺牲”和“我可牺牲不起啊”、“刘胡兰光荣牺牲了”这三个不同语言环境里的“牺牲”含义相同吗?这一对比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同学们思考后争相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太一样,前一个人“牺牲”是专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第二个“牺牲”是“舍弃、丢掉”的意思;第三个“牺牲”是指为了正义的事业献出生命。这样的对比提问,不仅使大家正确理解三个词语的含义,而且知道中国文字的丰富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
3.设问式提问。成功的课堂教学,总要向学生不断提出新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能力的目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卖炭翁”身上“衣正单”,为什么还要“愿天寒”。同学们迅速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在老师的点拨下,认识到一车炭是他维持生活的希望,这种矛盾的心理,是卖炭翁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同学们还在不知不觉中收到思想教育。
当然,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的提问方式还远远不止这些,且无论是在现代文还是文言文中都极为重要,这是检验我们教师智慧,追求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43-01
提问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怀疑以及探索的心理状态。当学生有这样的心理之后,能够调节自己的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针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实际,对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性提问教学的相应策略进行了探索。
1创设提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从建构主义的理论中可以得知,在教学中提倡情境、协作和对话。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问,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师生对话,也可以进行生生对话,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充分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对九年级语文上册《鼎湖山听泉》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鼎湖山的美丽风光。待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开始进行提问:①让他们对画面中所展现的美丽风光进行描述。学生充分回答之后,再问:②鼎湖山美丽风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学生会将答案集中到"泉"上来。再问:③泉的特征是什么?具体美感是什么?学生的答案主要集中在眼睛所见层面。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播放泉水的声音,再问:④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这样,学生就可以从"看"转移到"听"上来。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设问:通过以上对比分析,"看"和"听"有什么样的区别? 对领悟自然的魅力有何帮助? 通过以上提问,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语文的具体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
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其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如教学《失街亭》时有人设计了问题"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这就未免过于简单,这个问题根本不富于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换一种方式如向学生提出"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街亭对蜀军有怎样的重要性?何以知之?"之类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提问,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理解,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把握,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形成良好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对八年级语文《人琴俱亡》这篇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文进行反复理解,明确文本主要体现的是兄弟情深。在课文中,第一句话就说两个人都病了。子敬去世了,但是子猷只是猜测子敬去世了,子猷没有悲伤,而是要去看子敬。当子猷来到子敬屋里,并不是问子敬的情况,而是径直走到子敬的床上,取下琴来弹,但是,发觉琴已经不是原来的琴了,这时才痛哭流泪,不久就去世了。在对文本进行梳理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提问:①为何子猷在感知子猷死亡的时候,为何没有痛哭?②子猷在奔丧的时候,为何径直去床上取琴来弹?为何弹琴的时候不协调了?是真的不协调吗?为何琴不协调了却痛哭流泪?在课堂上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可以将课文的教学目标逐步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能够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充分理解文本的含义,从而感知到子猷和子敬两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提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取得相应的学习效果。所提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内容,让学生准确明白学习目标,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扩展,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学生实际,通过提问促使学生的"发展区"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并且提问要充分促使学生的"发展区"发展。在此,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必要的理解。"最近发展区"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基础性理论和出发点是先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在他看来,学生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区,指的是那些处于刚刚形成的发展能力,学生还不能独立解决任务,但可在别人的帮助之下,通过集体活动来完成具体的任务。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对语文中出现的很多知识是不能自己完成的,而要通过集体的能力逐步完成。
5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关键词】美育;感知;鉴赏;表达;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间深邃的思想内涵,炽热真挚的情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诗如画的山川美景,精妙隽永的名言佳句,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神奇美妙、绚丽多姿的画面。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品味、鉴赏教材中的美育资源,让美的形象深深融入学生心灵,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呢?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创设有利于诱导学生情感动荡,产生情感共鸣的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美。
1.语言引入情境
一位好教师,他的语言会让学生有如沐春风,有如作春雨的。一位教师在执教课文《悲壮的一幕》时,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无疑是十分宝贵的,但对不同的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各不相同。印度诗人裴多斐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文天祥则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前苏联民族英雄科马洛夫又是怎样看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悲壮的一幕吧。”短短的几句话,既引发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又把他们带入到了“悲壮的一幕”的情境中。声情并茂的诵读是再现形象,引入情境的另一方法。朱自清认为:“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朗读具有移情效应,它能把无声的文本语言活化为有声的动人话语,借助朗读者的语音、语调、表情给听者以直接的感染。
2.表情渲染情境
教师的喜、怒、哀、乐等表情的显露,可直接产生审美效应,也就是运用体态语言增加学生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悲壮的一幕》一课时,教师的表情应是凝重的,这种表情可直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绪。更好地使学生理解科马洛夫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为人类的进步、科学事业的发展甘洒热血的豪情壮志,从而让教师、学生、作者和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3.电教媒体营造情境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电教媒体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图文并茂的音像画面,使学生身临“文境”,如闻其声,如感其味,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和探究欲望。它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为文本内容设置了一个动感的阅读背景。
二、品味语言鉴赏美
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能给学生以陶冶、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的品味、推敲,从而欣赏语言文字的美。如:苏教版语文第九册《鼎湖山听泉》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时的美妙感受。文中第三段写听泉时的美妙感受,作者用了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是……”一串排比句式,将四种不同的泉声分别比成“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的大提琴声,“磅礴”的铜管乐声。句式整齐,娓娓道来,朗读中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抓住表现泉声特点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及由此带来美的享受。
三、说写结合表达美
每个人的心田都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如何在这块土地上播下美的种子?李镇西说:“教师要做的首先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而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的奔涌。”语文课堂同时也是师生表现美、创造美、展示美的舞台。学生们学过诗歌《春雨》过后,在我的鼓励下,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冰雪融化,小河唱歌。落在大地,染绿小草。飘在山崖,点绿苍山。小虫醒来,叫声不停;燕子飞来,唱着春歌,啄木鸟忙,捕捉害虫;小小蜜蜂,采蜜忙忙;油菜花开,灿灿金黄;春风吹来,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提水浇草,松土浇树,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孩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他们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会让孩童智慧的头脑充满诗意。
四、参与实践体验美
马克思指出:“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人的审美感官,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才能逐步得到完善。
1.课内外结合深化美感
16世纪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塔索说过:“美是自然的一种作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高山巍峨,大江奔流,给人以壮美之感;春花秋月,青山绿水,则给人秀丽之美。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在组织学生去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时,要注意和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这类写景的课文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赏同类或相似的景物,找到现实世界与文本语言的合拍点。
2.活动中体验美感
第三册《秋游》一课,描绘了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到郊外秋游的情景。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秋游的乐趣。我事先组织学生到郊外进行了秋游,回来后再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凭借亲身的体验,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景象和秋游时的欢快心情,由此产生的美感更强烈了。
一、教师自我情感的调动与参与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很明显,教师上课时的情绪会深刻的影响着课堂的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对于这一点,每个一线老师肯定都会有所体会,在有些时候由于自己的情绪低落以至于上课时没有激情,感觉这课越上越没有劲,只希望早点打下课铃。教师的情绪都如此低落,可想而知学生又怎么会有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反之,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饱含激情地去上课,那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上课时的灵感越来越多,往往能够有超水平的发挥,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情感就会受到老师的感染,参与性也会逐渐提高,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激情是课堂情感渗透的基础。
二、通过诵读激感
朗读有一种渲染情境的魅力。朗诵在课堂教学中 起到了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朗读的形式有多种,如学生自由朗读,默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人示范朗读,也有教师范读和听录音朗读以及配音朗读。这些方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使用一种或多种综合运用。我在教学《鼎湖山听泉》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是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通过第一遍朗读,学生既可以初步熟悉课文内容,又能够对课文的情感有一个初步体会,接下来我又请几个朗读好的同学示范朗读,并作适当的点评,然后集体朗读,再听录音朗读,比较自己刚才的朗读有哪些情感没有体会到,并根据刚才的录音朗读重新体会课文,在细节方面纠正自己的朗读。通过这一遍遍的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不但能够体会到全文的语言美和修辞美,而且还将自己的情感在朗读当中慢慢的沉入到课文的情感当中,被课文的情感所感染。学生在体会文本的情感并受到感染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情感也在不断的朗读体悟中获得升华。在具体讲解课文时,针对语言最优美“作者夜宿庆云寺” 这一段(第八段)进行了重点的诵读,并配以古筝那清丽如水、飘然若云,空灵味十足的音色,这样渲染出来的情境更凸显出本段语言气韵飘渺,超凡脱俗,灵气逼人,清透心扉的淡雅宁静意蕴深远之美。此时音乐的美和文字的美在学生胸中产生共鸣,充分让学生体会并享受到语文的语言美,修辞美,意境美。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和《鼎湖山听泉》相似的课文,它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语言优美意蕴深广的语句或段落。碰到这些文章,朗读就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情感渗透的方式。
三、通过品味细节来深化情感
上面谈到的教师调动自我的情感和情境的创设都是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氛围,诵读更加着重的是对整体情感的领悟,在领悟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而细节的品味则是在整体领悟了文本情感的基础上通过研读细节描写来挖掘细节背后的人物的情感世界,以此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在教《范进中举》的第五段范进喜极而疯时,就抓住该段的三个“笑”字,让学生去讨论这三个笑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在里面。通过对前后文的学习和大家的讨论,大家最终明确第一个“笑”字表现了范进几十年的夙愿得以实现的高兴喜悦,笑的背后还有对自己今后锦绣前程,升官发财,地位提升的憧憬与喜悦。后两个“笑”字则表现了范进的疯态,即使疯了仍然忘不了中举的喜悦。从三个“笑”字中可见范进扭曲的灵魂,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通过对这三个“笑”字的细节品味,学生对范进这个人物的心理和情感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可以说学生在对范进这个人物的情感世界在宏观地把握的基础上,还在微观上进行了深化。像这样值得仔细品味的细节几乎每篇文章都有,例如《变色龙》中四次对军大衣的描写,《孔乙己》中的数次提到“十九文大钱”这个细节等,在教学中,细节描写的品味是情感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四、通过合作讨论来交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