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说心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很现实的说说推荐
1) 你有没有特别特别相信一个人,友情也好 ,爱情也罢,却反手被现实狠狠打了一个耳光。
2) 我在默默地期待,相信自己的存在,现实中的无奈,最后终于信赖,眼泪流下一瞬间才明白
3) 现实就是逼自己不得不接受那些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4) 越在QQ上聊的火热的人,在现实中话题越少,在QQ上话少的人,越在现实中聊的火热
5) 现实错乱的年代 谁分不清黑白
6)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一样的难过,我只能说服自己接受现实。
7) 他们说网络很假、我笑了、好像现实很真一样、。
8) 谁不是从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被现实折磨成一个心机深重的疯子.
9) 现实与,未来,拉近距离,可是一切都变的那么凄凉
10) 昔日的甜蜜已遥不可及 现实的悲哀却寸步不离
最新生活很现实的说说
1) 不恋爱不唱k不抄作业初吻还在 这些现实么
2) 多少人的爱情都败给了现实。
3) 慢慢才知道,快乐常常来自回忆,而痛苦,常常来自于回忆与现实的差距。
4) 亲,这是现实而不是童话,别把爱情演绎得像那么回事,最后的最后感动的还不是只有你自己。
5) 这么近那么远,现实和梦境相叠。
6) 其实我们都是好孩子、只是现实所迫而已。
7) 爱情爱情,有钱就有爱情,这就是现实。
8) 现实就是这样,你才消失一会,整个世界就都把你忘了。
9) 现实中的我却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坚强 如今 我喜欢把泪藏在心底
10) 现实会告诉你,无论你是男是女,不努力就会被生活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精选生活很现实的说说
1)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 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
2) 女性没魅力才觉得男人花心,男人没实力才觉得女性现实。
3) 有时候你需要接受现实,有些事永远也回不去以前的样子了。
4) 社会狠现实,思想狠无奈···
5) 谁不是从一个心地善良的傻子被现实折磨成一个心机深重的疯子@
6) 现实告诉我这世上没有如果。
7) 我曾害怕孤独 怕黑 怕背叛 怕现实 但我如今什么都不怕了 我倦了
8) 曾经以为你会爱上我,可是现实好残酷
9) 现实再美゛也美不过虚伪つ
10) 小时候有过很多理想,长大后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11) 非要现实给一个巴掌才知道什么是人心
12) 现实每天抽我几巴掌,我说怪不得我脸那么红.
13) 幻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幸好还有差距,不然谁还稀罕幻想!
14) 现实决定了女人外表丑陋内心就是肮脏。
15) 网恋再怎么轰轰烈烈也比不过现实的一处萌动。
16) 非让现实给你一巴掌你才知道社会有多虚伪,非让所谓的朋友把你败坏的什么都不是你才知道人心可畏
17) 现实的社会,毁了我一个做好人的机会
18) 不能够接受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逃避。
19) 拥挤的城市,快速的生活,现实的社会,奴隶般的人们
20) - 现实会告诉你,无论你是男是女,不努力就会被生活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21) 社会你能不要那么现实么,现实得让我不敢面对。
22) 人在现实的生活是漫步,心卻依然徘徊在苦涩的回回忆
23) 男人没本事、何必要怪女人现实
24) 再难受又能怎样,生活还是得继续,现实就是这样,没有半点留情,你不争就得输,
25) 再难受又怎样、生活还要继续。现实就是这样、没有半点留情、你不争就得输.
26) 你有没有特别特别相信一个人,友情也好,爱情也罢,却反手被现实狠狠打了一个耳光?
27) 来年的我们终将被现实洗刷得只知胜者为王
28) 再好的想法也经不起现实的摧残.....
29)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30) 他们说网络很假,我笑了,好像现实很真一样
生活很现实的说说相关文章:
1.生活说说很现实的心情说说大全
2.2017现实的说说
3.含有人生哲理的说说 生活说说很现实的说说
2、整夜整夜的失眠。都快一个月了。各种心烦的事情又凑到一起。崩溃。
3、你我皆有苦衷,你又何必诉说身不由己呢?
4、可我整夜的失眠,闭眼都是你的脸。
5、悲凉的青春里,蒙蒙细雨打湿了流年,终究破碎一地,无法挽回。
6、今夜我不失眠,只是在陪那个为我失眠的人!
7、我们的爱情到这刚刚好,剩不多也不少,还能忘掉。
8、这两天压力大,睡不着,熬夜,又快大姨妈,皮肤很不好,更难过了。
9、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2、你喜欢转头就走,我学会了不再挽留。
3、有一种心疼叫做“随便你”,有一种失望叫做“算了”。
4、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5、希望是火,失望是烟,生活就是一边点火,一边冒烟。
6、我们必须接受有限的失望,但绝不失去无尽的希望。
7、看透了人心,心也凉透了。
8、后来的满腹心事不知说与谁听,茶人欲去,酒客未留。
9、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近日,教学之余,在翻阅《世说新语》时,读得其中一个故事,觉得挺有味道,但细细品位之余,对其观点我却不敢苟同:
郭洗马入洛,听伎人歌,言佳。石季伦问其曲,郭曰:“不知。”季伦笑曰:“卿不识曲,哪得言佳?”郭笑曰:“譬如见西施,何必知姓名,然后知美?”
在郭洗马看来,一个人完全可以凭感觉去认识美,“不识曲”照样能言其“佳”,--就像见了西施姑娘,不必“知其姓名”,也照样可以“知美”一样。
我感觉这是浅尝辄止的看法。美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具体可感性,或赏心悦目,或动听悦耳。审美欣赏活动首先是凭感觉和直觉来把握事物,或者说,感觉和直觉是审美欣赏活动的起点。因而,美育是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欣赏,陶冶人的思想感情,提高人生艺术化的程度。但是,审美欣赏活动仅有这个起点是远远不够的,它起码还需要知识、趣味、心境三个条件。
知识条件指的是丰富的知识修养。郭洗马“不识曲”也能“言佳”,这里的“佳”,只是一般人说的“好听”的意思。若进一步问“佳在哪里?”“为什么佳?”他是断然回答不出所以然的。中国有句俗话:“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郭洗马所说的“佳”,充其量不过是听着热闹而已。若是要听出门道,即能讲出“佳在哪里”“为什么佳”,则不仅需要“知其曲”,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有人把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一为“知觉的欣赏”,指听音乐而产生悦耳的感觉;二是“情感的欣赏”,指听音乐而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三为“理智的欣赏”,指听音乐而能对其结构、主题、技巧加以剖析。一个人要真正领略音乐之美,就应该努力达到“理智的欣赏”的层次。因此,感觉到东西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名曲《田园交响曲》,一个音乐修养高的人会听得如痴如醉,赞叹不已;而一个不懂音乐的人却会听得莫名其妙,甚至酣然入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你已经懂得了乐理常识,又对贝多芬的时代和生平有所了解,再听《田园交响曲》,那时的情形就会完全不一样。你不仅会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能对每个乐章都会细细品味,能分辨出哪是“初见乡村景色时的愉快情绪”,哪是“农民的欢乐舞会”,哪是“小溪流水”,哪是“狂风暴雨”……,从而真正步入音乐美的迷人世界。
欣赏艺术美,少不了知识修养;观赏自然美,同样离不开知识修养。有一出历史剧叫《关公单刀赴会》,其中写关羽带着周仓来到江边,见江水在旭日的辉映下一片通红,两人都产生了美感。周仓目不识丁,只能叫:“好水!好水!”关羽满腹经纶,便由通红的江水联想到在此发生的流血战争,感慨道:“鏖兵的江水犹然热,……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显然,关羽多获得的美感要比周仓丰富得多,原因就在于他比周仓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要高得多。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人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与知识修养有关。游览黄山,知道一些黄山传说和历代诗人吟咏黄山的诗词的人,会比对黄山一无所知的人增添许多游趣。登上万里长城,有点中国历史知识的人,对长城的雄伟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感叹先人的智慧和才干。而对历史知识了解不多的人,面对先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感慨的也只能是表面所见的景象罢了。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是说,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它们。靠什么去发现呢?艺术修养和知识修养是很重要的方面。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美的事物就会越丰富,你获得美感的机会也就越多。
欣赏美还需要健康的审美趣味。这里所说的趣味是个比喻,是由口舌的感觉引申而来。长有人讲:“说到趣味无争辩。”也就是说,各人有各人的趣味,你喜欢甜,他喜欢辣,你喜欢咸,他喜欢淡,--这没有对错之分,高下之别,因而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这种看法若仅仅指人的饮食口味,当然无可厚非;若扩大到审美领域,不说大谬不然,起码也是值得商榷。因为,审美趣味不仅有高下优劣之分,而且这种区分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例如,同是阅读文学名着《红楼梦》,从中看出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与只见骄奢逸和宫闱秘事,实在有天壤之别。同是欣赏西方绘画艺术,沉浸在美的造型和丰富的寓意里,与只从中寻找刺激和医学专用,也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两码事。在这里,前者是吸收营养,后者是吸毒;前者是可使人的精神品位得到提高,后者却让人的思想品质受到腐化、堕落。
所以,培养健康、纯正的审美趣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大事,对青少年来说尤其是如此。青少年正是审美趣味的形成期,如果缺乏正确的导引,那就是容易受各种低级、庸俗趣味的引诱;而一种低劣的趣味一旦形成,便会逐渐成为习惯,甚至进而由习惯变成自然,不但改起来难乎其难,甚至会执迷不悟,越陷越深。在这方面,一些青少年由接触网络到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到荒废学业,甚至违法犯罪的教训已经很多。因此,青少年要注意培养健康、纯正的审美趣味,在热爱优秀文学艺术的同时,自觉地抵制那些庸俗、低级“艺术”的侵蚀,以防自己的心灵受到污染。
1、《管中窥豹》,内容: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2、《谢公闻羊绥佳》,内容:谢公闻羊绥佳,致意令来,终不肯诣。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公即取以为主簿。
3、《推人正自难》,内容: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谢曰:“推人正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