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恩书信大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深切地记得那一刻。2007年5月的一天,我执教了A letter to a penfriend的公开课。根据这课的教学目标,我创设了给英国小伙伴写信的情境。学生们兴致高昂,在此情境中很快掌握了写信的格式和语言。我自认为这是节成功的课。可是课后孩子们兴奋地来询问什么时候可以收到回信时,我支支吾吾地搪塞,因为课上那些英国孩子的信息是我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而编造出来的。机敏的孩子们看出了我的尴尬,期盼的眼神瞬间转为失望……学生们失落的神情令人我久久不能释怀。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他们的愿望:拥有真正的英国朋友。怎能无视孩子们情感发展的需要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是我们学校的课程设计理念。
寻求国际合作的种子开始萌芽。
感恩于那一课的惊喜
2008年5月29日,与以往不同的是,一个蓝色眼睛棕色卷发的帅气小伙走进了我的课堂,点燃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位来自英国美池岛小学的Martin老师应邀来我校进行教学法交流。他纯正地道的全英语课堂令学生们眼前一亮;他熟练的电脑技术操作让学生们叹服;他幽默夸张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们开怀大笑的同时恍然大悟……Martin老师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中小组活动间隙不时蹲下身子,以与学生平等的视觉角度参与到学生的英文会话中,体现出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关爱。他的课堂给我们全校师生带来了不少的惊喜。
我找到了开展国际合作的机会。
联谊就在这一刻开始
Martin老师不仅呈现了英国的小学教学法,还给我们的孩子介绍了很多同龄的小伙伴。这不正是我们急需的课程资源吗?两校间的联谊活动就在这一刻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书信交友”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孩子们在我的帮助下将教材上学到的语言运用到书信中,给英国的学生发去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交友信,并配上了自己的自画像。在收到对方的回信时,孩子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真正体会到了在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的快乐。
“视频聊天”增进了伙伴间的情谊。在与英国朋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书信交流后,孩子们的语言功底有了明显的进步,便鼓起勇气向我提出了与笔友见面聊天请求。面对孩子们的想法,我大力支持。为了满足他们的会话聊天需求,我巧妙运用了Skype软件,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帮助孩子们实现了愿望。当孩子们亲眼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伙伴时,那种用英语交流的欲望令我激动不已。他们兴奋地与笔友们用英语自由地聊天,口语表达能力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教材拍摄”充实了校园教学资源库。有了这些活动项目,我总觉得还不够。这些活动只是发展了我们班孩子的英语口语水平。两校合作的课程力量如何惠及我校的每一个孩子?这样的思考,让我产生了去英国采集课程资源的想法。庆幸的是,学校非常支持我的想法。2010年6月我来到了英国美池岛学校。在那里,我采集了大量适合我校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素材。我把学校里使用的教材带去,和英国小学生一起把教材情境排演成课本剧。为了充分利用英国小朋友的口语资源,我为学校的学生量身打造并拍摄了口语视频教材。当我把这些资料带回来,运用于课堂时,带来了神奇的效果。看着一个个英国小伙伴生动地教着我校小朋友的英语口语,孩子们学得更带劲了!
“网站建立”让联谊有了温馨家园。回国后,为了发挥国际合作的最大效益,我又建立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既是记事本,记录着两校合作的各项活动和孩子们成长的印迹,又是资源库,孩子们可以在任意时间进入这个家园,点击进入各个通道,学习英语口语。
国际合作的树苗开始茁壮成长。
默契合作绽放出美丽
在合作的这几年时间里,我们充分运用英国伙伴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两校联合排演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获无锡教育电视台英语情景剧大赛一等奖。我校陈薇羽、华天奕等学生获无锡市口语大赛一等奖。英国美池岛学校成为一所当地为数不多的五星级学校。这些喜人的成绩背后,无不透露出两校的教师尽力“为每个孩子设计课程”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进行的尝试。
论文关键词:亲情教育,高校,沟通,体验
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情感。亲情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性情感,它在一个人的成长、学习、工作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大学生对亲情的认识不足,更多地去关注友情和爱情,而忽略了亲情,而同时学校和社会对亲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造成了现在高校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亲情缺失现象。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增强大学生亲情观念和亲情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一个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的亲情困境
当今大学生的亲情现状不容乐观,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了解父母艰辛,缺乏感恩之情。当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尽管他们从小享受父母的精心呵护、百般关爱,但是当中的许多人对父母抚养儿女的艰辛缺乏相应的体验,以为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感激之情。有些人把父母当作银行,把家庭当作旅馆,动辄张口要钱要物,稍不满足就跟父母发火、怄气;有些人花父母的钱大手大脚,丝毫不体谅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挣钱之不易,甚至经常提出与父母实际能力不相符的要求;还有些人上了大学以后,嫌弃自己那在农村勤苦劳作的父母体验,认为他们土气,不仅不愿回家看望父母,而且反对父母来校探望,怕给自己丢面子。
第二,理论上知道“孝敬”,行动上缺乏关爱。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孝敬父母的意识,但是他们中许多人对孝敬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赡养层面,认为将来多挣钱给父母用就是孝敬,既然现在还没有挣大钱给父母的能力,也就没有办法表达对父母的亲情关爱了。据一项对1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有关亲情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6%的大学生母亲节问候过妈妈,7%的大学生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8%的大学生还保留了与父母通信的习惯,9%的大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21%的学生会在节假日经常给父母送礼物,28%的大学生把父母列为自己的倾诉对象,45%的学生很长时间才和父母联系一次[1]。另据调查显示,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2]这一现状凸显了大学生尽管理论上知道孝敬父母,但是在现实的行动上对父母普遍缺乏关爱。其实,孝敬父母不仅仅指在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更多地涉及精神上的关爱,如体贴父母、过节问候父母、遇事与父母商量、多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常回家看看”等。
第三,沟通方式错位,亲情联系锐减。处于信息爆炸时期的一代大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大的资讯空间,加上年轻人思维活跃,感受力敏锐,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使他们的沟通方式种类日益繁多。手机短信、QQ、BBS、E—mail、博客等等充斥了了他们的生活,电话的拨打频率越来越低,通信这种更“原始”的沟通方式更是早早地退出了他们的交际舞台龙源期刊。而大学生家长所属的40岁以上中年群体,感知和掌握新资讯手段的能力有限,还是比较倾情于书信和电话这两种传统的交流方式。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90%以上的30岁以下年轻人已经摒弃了手书信函,只有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习惯于手书信函[3]。两代人之间交流、沟通方式的错位,使得他们亲情联系的机会愈益减少,相互的不理解、不信任也在无形之中增多。
二、高校开展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尽管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上取得了一系列今人称道的成绩,但是由于对亲情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验,该方面的教育在多数高校至今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尚存在薄弱环节,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明确亲情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亲情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成分。亲情是家庭成员间感情的总称,包括父母子女情、兄弟姊妹情等,其中父母子女情在亲情中占有主要位置。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孟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明确指出:“任之实,事亲事也”又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强调了特殊性血缘亲情构成了个体性自主自强和普遍性仁爱理想的根本基础, 并明确主张其在人的整体性存在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4]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为亲情是人类一切感情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用爱心来爱父母的人,才会珍惜朋友、爱学校、祖国乃至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只有在爱父母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学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关键阶段,如果不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在大学中开展亲情教育,夯实亲情这一人类情绪发展的基础十分必要。
其次,亲情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全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个体成功的因素中情商占80%,智商只占20%,即决定一个人社会生活质量和工作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情商而非智商。情绪心理学研究又进一步表明,亲情关系在大学生情绪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其友情和爱情的发展状况与水平,从而制约其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而且会影响其认知与情绪的协调发展与身心的健康,从而直接制约其生活心态、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发展。总之,以亲情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情绪发展,进而促进大学生情绪与认知的协调发展和身心的健全发展,既关系到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健康与幸福。
同时,亲情教育符合“优生优育”的社会要求。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分子”,承载着社会的“优生优育”期望,但是大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好父母,胜任“优育”下一代的社会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他们以往的亲情关系。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心理学家哈洛就通过动物实验向人类提出了这样的警告:一个亲情经历淡漠的父亲或母亲,很难对自己的子女表现出应有的关怀和照料。在哈洛的实验中,那些早年缺乏亲情体验的母猴,在生下小猴子后根本不会照顾小孩,不仅缺乏母爱体验,有的甚至粗暴地对待小猴,致其死伤[5]。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亲情教育,为其抚养下一代做好必要的情感准备,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否则,“祖国的未来”命运堪忧。
三、高校开展亲情教育的方法探讨
亲情作为一种积极、正向的情感,虽然带有自然发生的一面,但更主要的需要靠积极的引导力量促使其得到养成且不断丰富提升。[6]针对大学生的亲情教育现状,结合一些高校亲情教育的成功经验,目前在大学生中开展亲情教育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体验教育,切实感悟亲情。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做人道理和道德知识的掌握,一个从情绪体验上的“认同”向行为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情绪体验能使认知对象具有主观意义,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共鸣”,从而使人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涵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7]。在重庆工商大学,每年的新生到校后,都要算一笔账。首先算出家长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投资成本,然后计算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回报父母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投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封信告诉父母亲。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懂得了珍惜亲情,理解父母、关爱父母,连一些原本与父母有很深隔阂的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不成熟,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这一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激发了学生的亲情体验,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多么的巨大而无私,这种恩情是自己一生的巨大精神财富。以此为借鉴,高校还可以组织开展亲情体验大讨论、亲情小品大赛、歌曲大赛、有奖征文、组织学生观看展现亲情的电影龙源期刊。以此为契机触发大学生的亲情体验和感恩意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父母,珍惜亲情。
第二,针对父母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加强关爱。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当子女读大学离开家后,许多父母感受到“空巢”的落寞。少了朝夕相伴的活泼身影,多了对远方子女的牵挂。他们希望能时常听到孩子的声音,希望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希望孩子时常能惦记自己。针对父母的这些精神需求,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加强对父母的关爱。例如,及时将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分享成长的快乐;遇到生活、交往方面的问题多与父母商量,别以为父母观念已经“落伍”了体验,其实长辈的一些经验往往可以使孩子少走许多弯路;“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天,别嫌父母“唠叨”,须知能对孩子“唠叨”常是父母的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
第三,改善交流方式,促进有效沟通。针对目前大学生与父母间亲子沟通方式错位的情况,高校开展亲情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改善与父母的交流方式,特别是让学生了解交流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运用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固然有快速和简便的优势,但容易让交流越来越平面化、简单化。而沟通不仅仅是交流信息,它还包含情感的需求。信函等传统的交流方式,比起现代交流方式更能表达亲情这种温婉、细腻的感情。因此应倡导学生在掌握高效的联络方式的同时不要忽视写信,抽点时间给的家人写封信,会带给父母更多的惊喜和心灵慰藉。与之相应,针对大学生交流方式的现代性、多样性,学校应鼓励家长跟上孩子的“前进步伐”,让大学生教父母学习运用电脑和手机,以便他们有可能用手机短信、E—mail或QQ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以来,交流的空间扩大了,频率提高了,两者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也会越来越多。
另外,高校还应注重亲情教育的系统性,把亲情教育当成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始终,而不仅仅是一次主题活动。[8]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亲情观念和亲情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智商、情商俱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跃年.论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必要性[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78-79.
[2]唐海珍、李国强.当代大学生亲情观调查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2.
[3]陈鹏.中国私人手书信函江河日下[EB/OL] .凤凰网,phoenixtv.com/home/news/Inland/200312/08/168814.html.
[4]何迎春、吴新颖、田道法.亲情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J].中医教育,2008,9:52-53.
[5][美]Roger R. Hock.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白学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68-170.
[6]李业才.情感教育问题及其化解[J].衡水学院学报,2009,10:103.
[7]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1-272.
[8]赵建岭.论大学生亲情教育[J].陕西教育(理论),2006, Z1:358.
春蕾小学,它不是当地家喻户晓的重点学校,却是人人相传的好学校;它不是规模宏大的大学校,却是有着大作为的学校。有着半世纪办学历史的春蕾小学,用一座座奖杯、一个个荣誉铸就了一段传奇。十余项省市级课题的完成,百名学生、教师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省级文明单位、河南名校、河南省小学德育实验学校、市首批规范化学校、市实验示范学校、市劳动实践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的取得,都是春蕾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结果。
近年来,春蕾小学的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工脚踏实地,立足校本,积极践行新课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人本关怀为核心,以家庭社会为纽带,办出了学校特色,铸就了春蕾小学新特色教育品牌。
以人为本促和谐
在春蕾小学,这里的每一名教职工,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是校领导关心、关注的重点。
学校领导真诚信任每一位教师,给予教师关怀、温暖、体贴,使大家感到温暖,他们倾听教师意见,认真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开展教职工精神文化需要的各类文体活动,充分地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人文关怀,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德能并举育名师
教书先育人,育人先正己。春蕾小学有一支学校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他们在工作中始终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作为信条,默默的奉献在教育教学的一线。
春蕾小学的教师队伍同样是一支业务精湛的团队。近年来,学校首先提出了教师队伍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知识型”向“学者型”的转变。并且利用一切条件,创造机会,让教师们走出去,将专家请进来,为全体教师搭建学习、成长平台。为加强和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还启动“青蓝工程”,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培养领导小组,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培养计划》,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教育科研推教改
教育科研是春蕾小学的最大特色,也是该校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春蕾小学积极进行“生命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先后组建了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经过研究实验,形成了“课堂阅读教学四步法”的教学模式。据了解,“课堂阅读教学四步法”是一种以创设情境为引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教学结构。
课题研究可以让教师们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提炼课题。为此,该校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并将每年的4月和11月定为“课题活动月”,以此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在活动月中,各个课题组制定活动月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活动,推动课题研究进入常态化教学。
特色教育铸品牌
“教学过程要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是春蕾小学教书育人的标准,也是全体老师的共识。在春蕾,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学生的方式已经退出了舞台,他们在做好学生“减负”的同时,不仅注重备、讲、批、复、查等课堂教学基础环节,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一方面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充分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在春蕾小学,作业展览、现场作文比赛、读写知识竞赛、计算能力比赛、背默课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硬笔书法大赛、感恩书信大赛、组织学生观看《宋庆玲》写观后感,举办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已经成为常态,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展现了自我风采。
近年来,春蕾小学在创新科技大赛、科学小制作、晨光体育活动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排练的节目《在一起》、《戏童》、《鼓娃》在市六一汇演中都获得一等奖,2012年,音乐剧《给我一缕阳光》作为鹤壁市唯一参演省第四届艺术展演节目获“省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二等奖。
合作办学创一流
崭新的教学楼,完善的设施,宽阔的操场,现在的春蕾小学已是焕然一新。
春蕾小学校长李森告诉记者:“春蕾小学能有今天的崭新面目,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得力于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还得特别感谢爱心企业的慷慨解囊。”据李校长介绍,学校除投资300余万元的教学楼已经交付使用外,到2015年2月,2号教学楼也将竣工,各功能室将配备完善,那时走进春蕾小学的学生家长,将被学校优美的环境,一流的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所折服。
在谈到合作办学时,李校长提到了韩国露塔丽集团,他说:“2013年9月27日,韩国露塔丽集团为春蕾小学获赠电脑31台,课桌椅350套,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今后,学校将和韩国露塔丽集团进行深度合作,互派师生交流学习,让春蕾小学响誉世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文素养 机制与途径
“一个高职大学生若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培育出良好的人文精神,不仅为其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还为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1]随着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移与关注,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职学生能力素质的教育日益重视,以更理性的态度对待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失落与危机
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曾说:“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它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他是一个残缺的人。”目前,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就业导向的职业技术培训,忽视对学生人格和心灵的指引与引导。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2013年《职业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当前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抱怨更多的并不是技术技能问题,而是诸如“忠诚度,岗位能力,发展后劲”等能力素质问题。
根据笔者所在的项目组调研分析,目前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形式大于内容,实践滞后于理论。
一方面,随着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日益认识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未落实,不少高职院校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模块设置的随意性,根据整体课时的多少随意删减,更不用说形成完整合理的人文教育体系。人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也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
调查显示,41.2%的大一学生认为人文素养教育比重不足与严重不足,高年级的学生持此种认识的比例高达60%。这个数据说明,一方面学生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对人文课程的重要性认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没有充分重视人文教育,尤其对高年级过分强调专业技能。
(二)人文素养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先进的机制和体系。
有些高职院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人文素养课程模块;有些随意设置一两门人文课程;有些则只体现几次实践活动;有些虽把素质教育模块,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却缺乏可操作性,流于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一些高职生甚至认为专业以外的其他学习都是在浪费时间,导致知识面狭窄,更谈不上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远的精神境界了。
(三)人文素养教育缺乏针对性。
部分高职院校把人文素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种通识教育,没有与学生的专业及未来职业联系起来,甚至照搬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忽略了高职教育“职业”的特性,使人文素养教育很盲目,对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体现不出明显的作用,学生认为学得没有意义,老师觉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四)缺少一支高质量的人文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一是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师多为基础课程老师,他们没有自己的专业,在项目申报等方面不占优势,常会感觉边缘化,缺少增强教学效果的动力;二是部分专业课老师人文素质不够,无法从专业课领域影响学生;三是各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人文素质课程老师缺乏沟通,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与职业能力紧密联系,大大削弱了培养效果。
二、协同创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笔者所在的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一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各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日益凸显能力素质的培养。人文素养课程课教学团队、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院团委以及学院各系部多年来携手合作,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共同努力,已经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学生通用能力素质培养机制,构建了通用能力素质课程体系,并将其与专业素质、职业素质融为一体,实施素能本位、项目载体的通用能力素质课程教学改革,实现第一与第二课堂、教学与活动,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效结合,推进全面、全员、全程育人。
(一)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提升的机制和体系。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在本文中,“协同创新”指的是人文素质教学团队、学院院团委及各系部在学生通用能力素质培养上经过信息传递与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资源共享整合后一致行动、融合发展的规律性运作模式。“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了“1+1+1>3”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了,无论是在实践活动、技能大赛,还是创业、就业等等活动中,均有出色表现,得到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图1 高职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图
如上图,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麦克里兰的能力素质模型(冰山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属于冰山上的浅层次的部分,而竞争能力、与人合作、沟通能力等属于潜伏在冰山以下的深层次的基础部分,诚实守信、责任意识、道德品质则属于冰山下重要的品质部分。冰山下的能力属于鉴别型素质,从事某项工作最基本的素质即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被称为基准型素质,而能够区分优秀者与普通者的部分则为鉴别型素质。“素质中的潜能部分对于未来指导企业有效利用、培养与开发其知识与技能是非常关键的,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将对职业素质的提升起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2]
上图中冰山下的鉴别型素质即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切实优化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我们构建了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教育体系:
图2 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如上图所示,人文素养素质及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理念与目标”、“机制与途径”、“实践与活动”三大块。“理念与目标”是:协同创新,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最终实现四个满意,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单位满意”、“社会满意”。理念与目标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多元联动、七个对接、一个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特色品牌――工商大讲堂”,“创新素质课堂”,“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各种学生实践活动。
这个体系是院人文素养教学与实践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教学目标与任务,改革了传统教育模式,链接了资源,实现协同创新。人文素养培养不再是上几次基础文化课,而是在系统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将课堂内容、岗位需求、实践活动、技能大赛、校园文化等对接起来,使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成为整体,满足了“高等性”和“技术性”的双重需要,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技术,还要“能力强、素质高、会做事、会做人、会生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学生通用能力素质培养机制,合力打造特色品牌项目。
为打造人文书香校园,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打造文化精品,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宣传部、院团委自2012年成功开办“工商大讲堂”,现已经举办了十六讲。
工商大讲堂在开办过程中,人文素质课程老师积极参与主讲,各系向学生宣传,形成了由“宣传、团部门委编导设计、基础文化课老师主演、各系参与”的合作形式。大讲堂的成功举办,得到师生、社会的一致好评,在安徽省高职院校中颇具影响力,成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品牌,也是极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之一。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机制,携手搭建学生人文活动系列平台,形成素质课堂的立交桥。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能力必须通过大量、丰富、科学、有效的素质实践增强培养效果。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人文素养课程老师与院团委、各系部合作,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动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年来,由院团委牵头主办,基础课老师协办、各系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感恩书信大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青春助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才艺大赛等。
丰富的人文活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对接,素质教育理念得以广泛宣传,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以增强,形象气质也得以提升。
(四)组织、指导开展系列社团实践活动,拓展素质教育活动领域。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能力素质教育拓展活动的主阵地,也是与第一课堂能够有效对接的第二课堂。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社团活动还充实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他们更自信、阳光和快乐。
人文素养课程老师与院团委合作,承担学院社团的指导老师,如青年志愿者协会、读书协会、青藤文学社、辩论协会、音乐协会、“暖阳”社工协会等。这些社团在人文素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实践活动。近年来,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带领下,学生社团的规模、种类及活动质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学生社团人气日盛,影响力逐步增强。
(五)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普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检验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有效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能大大促进学生的创新、竞争、创业等各方面意识,使知识、技能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在学院人文素养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挑战杯B中国联通”等大赛中多次取得金奖、银奖等优异成绩。
(六)以项目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会,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集体荣誉感及爱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在家养尊处优,不仅独立做事的能力差,还不会关心别人,甚至自私、冷漠。对于教师来说,教书和育人都是责任,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老师,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及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责无旁贷。为此,我们以社团、志愿者活动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走进儿童福利院,开展公益活动,所到之处,深受欢迎。他们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唱歌跳舞;给孩子们讲故事,指导孩子们学习;为社区整洁环境、为社区调研;为公益活动做志愿服务……学生说虽然很累,收获却很大,这收获不是物质的,而是永远的精神。
(七)深入教学改革,创新人文素质课堂。
打破“学科”中心模式,注重基础文化课程与专业职业能力的渗透,做到与专业对接、与岗位对接、与职业发展对接。担任文化素质课程的公共基础教研室老师多次开会研讨有效的改革方案。针对我院不同岗位群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突出“实用性、职业性、生活性”的设计理念,着力使课程教学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从而彰显出职业院校基础文化课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应有的“姓职”的课程特征。
三、协同创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及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的效果分析
(一)立体化建设人文素质课堂,实现七个对接。
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协同创新”的基础上,有效地链接了学院各方资源,与院团委、各系部携手合作,使人文素养教育、专业教育、学生实践、社团活动、技能大赛及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我们完成了从单一的课堂转向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教学与校园活动对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对接,通用能力素质课与专业技能课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商科文化对接。
人文素养课程老师与院团委、各系部合作,指导学生参加各界各类“挑战杯”创业创新大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及综合职业能力的检验。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了“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式。
近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做相结合。应用文写作、演讲口才、传统文化、形象塑造与自我展示、旅游文学、艺术赏析等课程教学都与实践活动、真实项目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及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中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语言表达、书写、思维、创新等能力。
(三)形成了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创新的人才培养环境。
“协同创新”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提升模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成果显著。“工商大讲堂”、“技能大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精品课程”等受到学院师生的欢迎和一致好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更阳光、自信了,受益的不是个别学生、不是某个专业,而是全院的学生。对于学院来说,各职能部门、各系部不再是孤军奋战,相互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实现了资源共享,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参考文献:
[1]柯晓扬.悦纳与超越:高职院校学生人格陶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一、班主任节
所谓“班主任节”,即围绕班主任实践智慧养成为目标,于每年3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班主任专业技能培训、班主任专业技能比赛、班主任文化素养提升等系列活动,并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营造班主任成长的科研氛围,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场、发展场,以培养智慧型、科研型的现代教育的班级管理者。
1. 节日主题系列化
已举行的七届班主任节的主题分别是“携手・共赢”“扬风启航”“静研磨砺,以智掌舵”“智慧掌舵,快乐同行”“智慧双成”“智慧建设”等,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提高班主任的生活品质。打造了一支综合能力强的班主任航队,为培养一批名班主任舵手奠定了基础。活动增强了班主任专业信仰,提升了班主任专业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与班主任间的情感友谊,无形中让学生学会感恩与理解。
2. 节日目标集中化
培养求真向善的现代小公民,塑造“智慧双成”的优秀班主任,建设一支具有大爱、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的科研型班主任队伍。纵观七届班主任节,班主任应该是富有教育热情,能够智慧学习,跳出“锁链”,最终实现智慧管理的教师。通过班主任节这一载体,我们的班主任更能认同自己的神圣职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秉承“智慧教学”这一主线,以体验式德育为指导,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班级管理软实力。
3. 节日培训系统化
作为教育者,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把握信息,了解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要求班主任每学期都要撰写班级管理工作思路,内容包含班级管理理念、班级情况分析、班级管理举措、班级行事历等。同时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内容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发展优势、学生发展建议、学生发展目标等。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绩效,强化班主任的工作素养,每届班主任节,我们都会“走出去”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活动。第二届时全体班主任参观了有鲜明德育特色的翠茵学校,该校的德育措施对我们开展班级管理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老师们深感在班级管理方面要时刻“抓小不抓大”,必会“积小成大”。据不完全统计,六届班主任节以来,共组织220多人次参加市、省、国家级班主任专业培训。班主任走在追梦路上,不断从专家身上汲取思想、汲取力量,顺利完成了为期五年的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班主任专业化”课题《班主任如何组织主题班会》研究,约有120多篇班主任研究成果在各级各类文章评比获一、二等奖,在教育论著、教育报刊中发表。德育故事集《窗前谁种智慧花》已于2011年5月出版。现正开发研究的是《智慧生活综合素养课程》及《智慧拓展课程》。
4. 节日形式有创新
(1)以课促研,理念新。每届班主任节,我们都会组织班主任进行班会课展示。王艳老师执教的高年级主题班会课《我的责任,我担当》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她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人和事,明确了我们作为公民、学生、子女分别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上完这节课,学生不仅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更懂得一定要肩负起应当承担的责任。徐倩老师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在班中开展了“打败自己的坏情绪”系列主题教育。她大胆尝试,把家长请到了班会课上,让家长亲耳聆听孩子的心里话,也让家长表达出自己的肺腑之言。而且徐老师还为家长和学生建立了方便快捷的沟通平台――班级网站,这样,因沟通不当而产生的矛盾与隔阂,有了较好的解决途径,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2)以论促研,思想新。为了丰富班主任节活动的趣味性,强化成长和学习,我们还推出了上芬论坛。在第三届班主任节上,“铿锵八人行”论坛活动的主题是感悟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两个资深班主任作为坛主,及其选派的各年级代表组成八人论坛阵容,围绕“疯狂、智慧”和“向往第六阶段”的话题展开激烈讨论,期间穿插现场抽签互动活动,老师们“百家争鸣”的观点阐述让整个讨论场面散发着无限魅力。在第四届班主任节上,我们举办了以“快乐学习 互动提升”为主题的论坛。先由经验丰富的老师与大家齐分享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接着是德育处安排的“夸出快乐班级”活动――班主任走进他人的班集体观摩学习,然后在会上夸一夸Ψ桨嗉兜目裳е处。这可谓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快乐的分享,促进了班主任们的沟通和融合。
(3)以赛促研,形式新。说课比赛按市班会说课大赛要求组织,展示德育课堂研究成果,班主任上台展示风采,不断探讨研究教育问题。我们还举办了快乐机智答辩展,历时三个星期,先培训、再实战、后评价三步走,班主任们比赛热情高涨,不仅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掌控处理能力,更彰显了教育机智。举办故事叙述活动时,每年级选出代表叙述教育故事,通过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反省和创新,形成独特的教育智慧和班级管理特色。另有撰写规划比赛,要求选手根据背景材料制定一份班级发展规划,规划体现时代性、教育性、发展性、特色性和操作性。赛后个别指导与集中反馈相结合,力求达到提升班主任分析、管理、规划班级的智慧。
(4)以会促研,格局新。学校的班主任节已名声在外,为了推动龙华新区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在第七届班主任节,学校承担了区“智慧发展”主题班主任研讨会。会议有讲座、课例展示、班主任专业技能现场展示等,涵盖了班主任工作的诸多范畴,对班主任工作具有实效的引导作用,打开了班主任思维的新格局。
经过形式丰富的班主任节的淬炼,学校班主任的专业能力迅速提升,在深圳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5. 节日展示双赢化
(1)榜样学习明道理。组织师生同看“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班主任的职业责任感。
(2)职业体验激情感。第四届班主任节,在学生中开展《假如我是班主任》演讲会,同时“职业体验俱乐部”招聘小班主任,让他们在班会课进班演讲。此次活动不但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充分体会了班主任工作之不易,而且宣传了班主任的重要性。
(3)制作礼包抒情意。我们组织学生亲手制作“心愿礼包”,里面既有对老师的祝福,又有学生的心愿。在学生制作、教师阅读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情谊,享受师生心灵相融之乐,激发教育热情。组织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特点,进行个别书信交流,引领学生化解矛盾,走出困境。
通过班主任节养成班主任实践智慧,最终目的是让班主任运用实践智慧,育智慧之人。回顾六届班主任节,学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H机器人、民乐、舞蹈、国画、摄影等社团屡获国家级、市区级荣誉,学校少先队还多次被评为区优秀大队、深圳市优秀红旗大队。
二、名班主任工作室
上芬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学校名班主任品牌和特色,为优秀青年班主任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整体推进、共同提升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良性发展机制。工作室以“智于心,慧于行”为理念,通过开展系列德育科研、培训、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有特色的品牌班主任。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身边的班主任,真正发挥名班辐射功能。
1.“名班聊吧”荟英才
走进“互联网+”时代,我们利用QQ群、微信建立“名班聊吧”。由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担任聊吧坛主,定期进行主题式班主任微课培训,并组织全体班主任围绕某个教育热点或问题,进行讨论。
2.“名班舞台”展才能
工作室严格执行制定的学期研修计划,要求研修成员每周写5篇读书笔记,并创设舞台,磨砺班主任专业能力。创设名班筑梦台,让名班站在舞台正中央,如名班分享会、名班技能展、名班课堂风采展等;借助班主任大赛舞台,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研训幸福感。工作室成立以来,研修成员成长迅速。
3.“名班简报”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