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明节感言寄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做好革命传统教育
按照上级活动要求,学校德育处制定了活动的方案。按照方案开展了系列活动。要求各班搜集大量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革命传统知识,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宣传;要求各班办一期该主题的黑板报在熟知革命历史的基础上,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祭扫活动的深刻意义。
二、开展“祭先烈,传承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征文比赛
我校结合感恩教育,通过讴歌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表达对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怀念,各年级开展不同表现形式的主题活动。五、六年级开展了祭革命烈士,立志成才征文比赛活动。此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进取心,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养成习惯教育。
三、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手抄报展评活动
我校三、四年级安排出一期清明节手抄报,手抄报内容丰富,以清明节缅怀先人,烈士为主题,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
四、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4月1日至6日我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开展 “网上祭英烈,文明祭扫的活动”。少先队员们并在寄语上写下了缅怀先烈的话语,以表哀思。
在这次活动中,大队辅导员在升旗仪式上对少先队员们提出殷切的期望,希
望孩子们能继承革命遗志,发愤图强,长大后报效祖国。升旗仪式上大队辅导员带领全体少先队员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将文明祭扫活动推向高-潮。
昌吉市六工镇中心学校
20xx年4月7日
各班黑板报
各班开展主题班会
二年级班主任教孩子“网上祭英烈”文明祭扫的签名、寄语活动
三年级孩子在班里开展“网上祭英烈”签名留言
20xx年清明节活动小结 [篇2]
今年清明节,我校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题为围绕“缅怀革命先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美丽蓟县做贡献”这一主题,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开展 “网上祭英烈”活动。全校3-5年级共有85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登陆中国文明网,在该网站“网上祭英烈”平台上,向革命英烈鞠躬、献花,发表祭奠感言,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2、组织1-5年级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宏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3、开展清明文明祭扫活动
学校倡议学生带动家长用敬献鲜花、植树等方式取代传统“烧纸”等祭扫活动。在孩子的带动下,一些家长做到了文明祭扫。
xx县委文明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明办关于在清明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下发文件,广泛发动动员机关各单位、各学校、社会各界人士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现把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为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学会感恩,学习历史、传承文化,铭记责任、向往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xx文明办下发《关于运用重要时间节点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仙委文明办〔2017〕4 号)和《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清明主题活动的通知》,同时在xx文明网和“文明xx”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广泛的发动和宣传。积极组织全县各中小学生登陆登陆福建文明风、莆田文明网、xx文明网等相关网站和福建日报客户端“新福建”参与网上祭奠活动,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烈,慎终追远,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人生志向。
二、开展“网下祭扫”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各界人士就近就便到xx县革命烈士陵园、于洁烈士展览馆、枫亭蔡襄陵园、革命战争纪念地、重大战役发生地或烈士陵园、烈士墓地祭扫、献花和宣誓。驻仙消防、武警部队官兵、九仙溪公司、xx公路局分局、xx县检察院、xx县公安局等单位及xx华侨中学、金石中学、xx实验小学、鲤南中心小学、xx一中、xx二中、坝下中心小学等学校的中小学生前往xx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烈士事迹陈列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于洁小学组织学生到紫泽社区的“王于洁烈士纪念馆”打扫卫生,枫亭中心小学、枫亭开发区中心小学到枫亭蔡襄陵园祭扫,园庄中心小学到龙后山烈士公墓,缅怀先烈。县审计局党支部组织青年党员干部在麦斜岩革命老区遗址接受党史教育、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
三、举办诗歌朗诵、主题班会、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等主题活动。xx县委文明办、xx县教育局广泛发动各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诗歌朗诵、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主题活动。xx斜尾中学、第二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开主题班会、制作黑板报;枫亭镇关工委在蔡襄纪念园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全镇各中小学参加,受教育的中小学师生达2500多人;鲤南中心小学组织学生自制小白花;溪尾小学召开《文明祭奠 绿色祭奠》专题讲座;二实幼通过故事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识并组织学生制作清明果。在各种主题活动中让未成年人感念先烈、先贤、先人,慎终追远,提升道德修养,引导未成年人感受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独特魅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提升民族自豪感。
河北衡水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您好!今年三月份,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提出“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的要求。您从事基础教育30多年,针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过“以终身难忘的教育培养和谐的人”,发表了《以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提高教育精神境界》等论文。您也曾多次指出,培育健全人格是教育的主题,家国情怀是健全人格的骨架和核心,从而坚持以家国情怀养正学生人格品行,为此,我们特别邀请您就“家国情怀与人格修养教育”这一主题,谈谈您的认识。
张文茂: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全国知名媒体《中国德育》进行交流。重视人格教育,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新一代人优秀人格的塑造和培育。家国情怀是儒家亦即读书人的千年传统,自古知识分子最推崇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中国传统文化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始终有一个起码的评价标准,就是他怎么对待自己的国家、对待自己的民族,所以,我们在办学理念上,始终坚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明确学校德育工作重在塑造精神、锤炼品德,养成健全人格。当前,国家教育部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措施,必将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视学生人格建塑与养正,是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必然选择。据我们了解,近年来,衡水中学不断赋予德育工作新内涵,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格发展创造最好的教育。结合教育部《纲要》精神及要求,请您谈谈衡水中学在“家国情怀与人格修养教育”中有哪些比较成熟的经验?
张文茂:我们提出以家国情怀养正学生的人格品行,其核心问题是解决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这在我看来,是对来衡水中学读书的每一个学生最本质的培养。家国情怀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标志的家国情怀,饱含着对民族和国家刻骨铭心的热爱。中学生正是有梦想的年龄,他们有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对快乐、幸福的企盼,因此,我校的人格修养教育,首要的是唤起学生对自己的小家、家乡、学校、国家的民生幸福感,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家国热爱之情与责任担当意识,以家国情怀养正人格品行。
国家的兴衰是和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连在一起的,初来衡中读书的学生,往往会在学习目的上有些偏斜,以为进了衡中,就等于进了名校,将来就有好的前程。殊不知,如果没有祖国的发展、强大,个人的本领再大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更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的毅力,将来才能担当社会重任、实现远大理想。“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具有家国情怀,正是谋求自己永久利益和最大幸福的根本。一个人格健全的学生,对国家的前途和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对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深知今天拼搏努力,正是在为将来投身祖国的建设积累知识和本领。我们在学校德育中始终强化这种认识,让家国概念在学生的心灵打下深刻烙印,这自然也就成为了家国情怀的情感基础,其学习生活也就获得了更加持久的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历来不是虚无的东西,一个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不热爱家乡父老乡亲的人,他的身上必定就缺少了立足的根基和前行的动力。因此,我校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国家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向学生展示家国民生发展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家国热爱之情。同时,在民生幸福感教育中,积极培育“我怎样为家国的幸福发展,祖国的荣誉和进步出一点点力”的情感认识,唤醒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我担当意识。
:在您的著述和学术演讲中,多次提到学校德育工作要“突出学生的存在”,您能具体地讲一下其中的内涵并说明学校是如何具体落实的吗?
张文茂:可以。我认为,家国情怀教育必须要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震撼,久久不能忘怀,进而影响他们的品格修养。我校长期坚持“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的德育原则,每年要组织50余项精彩纷呈的品牌德育活动,如“十佳校园歌手”“十大杰出学星”“十大道德模范”以及“百佳宿舍长”评选等,每项活动都成为校园盛事,给学生心灵以强烈的震撼,给学生个性张扬注入活力,激发他们坚守民族传统美德,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从而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不被功利所诱惑,不被浮躁所鼓动。
我校成立有30多个学生社团,各社团独具特色地组织教育活动。活动大多采用小品表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自编、自演、自导,如此,把成长的舞台、过程和空间还给了学生。我校品牌活动“18岁成人礼”,包含宣誓仪式、主题班会、出版感言录等六大环节,其重点环节――宣誓仪式,由最初的领导讲话、学生表态发展到了步骤。其中学生身着汉服朗诵诗歌《十八岁的畅想》――全场熄灯点燃生日蜡烛学生许愿――向学生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佩戴成人纪念章――送生日蛋糕生日礼物――学生集体面对五星红旗宣誓等环节,成功地让学生置身于一种精心设计营造的庄严、庄重的氛围之中,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担当、责任等崇高情感由此得以激发,达到了强化正能量的目的。
:这些活动的确很精彩,但毕竟教育过程相对比较短暂,因此我们想知道,学校是如何弥补这个不足,从而形成人格修养教育的长效机制呢?
张文茂:您说得很好,关于这一点我们也考虑到了。为了真正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教育,我们在做精、做细各项品牌活动的基础上,还努力将家国情怀培养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让师生时时刻刻、时时处处都能受教育,进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我们组织开展的“三省十问”生涯规划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反思:我到衡中来做什么、我今天做得怎么样、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每天自省:诚实守信了没有、关心集体了没有、帮助他人了没有、关爱自然了没有,遵守纪律了没有,主动学习了没有,互致问候了没有,等等。让学生在反思中、在自我剖析中,自觉祛除浮躁、自私、狭隘、功利思想,深入思考为什么要为他人和集体担当,应该如何担当,进而思考未来,增强使命感。
我们还提出“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替别人担当”,长年坚持开展“无批评、三自主(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活动,并把每周一确定为“无批评、三自主”日,把每周六确定为“道歉日”,引领学生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
学校定期开展国际形势专题讲座、国情教育主题团课、“担当始于爱班、爱校”主题实践活动等,把“担当”教育纳入每个环节、渗透到每项工作之中,让学生明白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欣赏他人,学习他人,并一起为集体履行义务,处处维护好集体的荣誉,就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高尚、一种境界,从而把个人追求融入到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时代洪流之中。
:我们全面检索了贵校的办学理念和德育经验,从中发现,贵校以“责任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学生在这种精心打造的校园文化浸润下,道德发展成为一种自然、愉快的过程,家国情怀的培育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但不可否认,当前,随着高考竞争日趋激烈,学生学习压力日益加重,如何让学生胸怀远大目标、高远理想,除了前面涉及到的一些做法,衡水中学还采取了什么好措施?
张文茂: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这就要求我们要着力培养和造就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够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几年来,我们健全完善了心育三大机制,即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机制以及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通过组织校内、校外各种类型的社交、通讯、联谊等活动和各种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未来社会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学会处理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当前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掌握自身意志品格中的优点与弱点,有意识地提升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能力,果断、持久的行为品格和藐视困难、勇于拼搏、战胜挫折、抵御诱惑的品质和精神。
我们从多方面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育学生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勇于挑战自我的创新意识,百折不挠的抗挫折精神,善于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稳重坚定的行为品格,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动力、保障作用。在正确的人生导向下,学生就很少再斤斤计较分数得失,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兴趣、特长,乃至人生规划、社会责任等,更加懂得怎么对待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乃至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等问题,有效防止紧张、焦虑、敏感、抑郁、注意力涣散、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偏离、自我封闭、人际隔阂、社交恐惧等不良人格特征或曰人格障碍的形成和蔓延。
:您提出,当前学校不再是围墙内的书斋,学校教育已不再单纯是“闭门造车”式的孤立教育了,加强以家国情怀为主导的人格修养教育,更是要特别突出“家”“国”这两个重要元素,关于这一点,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又是如何要求和具体体现的呢?
张文茂: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在塑造个人成长的诸多因素中排名第一。”学校以家国情怀养正学生的人格品行,也必须要从教育引导家长着手。据我们了解,一些家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高考分数、轻人格塑造和养成”的倾向,认为抓好孩子学习、让他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是头等大事,而祖国的命运、国家的使命跟自己的孩子关系不大。这些认识上的偏颇是学校以家国情怀养正学生人格品行的最大盲点。因此,我们努力让家长明白,具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是孩子成长进步最大的精神动力。孩子缺乏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内在动力,学习成绩很难优秀不说,将来也会很难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更难以担当大任,成就梦想。
通过学生教育影响家长是一个有效的机制。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八个一”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次主题团组织活动、筹办一期主题班级板报、办一张主题手抄报、写一封给父母的感恩信、组织一次亲子互动交流会、周末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期末给父母献一份礼物等更加系统具体的教育体验活动、更加精细的教育环节,让学生于细微之处明白自己对亲情的担当,感悟自己所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把这份家国情怀有效传递给自己的家长。除此,我校还通过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请家长结合自己爱国、敬业、奉献、进取的成长历程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等,让学生受到更加具体、鲜活的家国情怀教育。
除了重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因素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比如,我校积极与军分区、武警衡水支队、预备役二团、消防支队等单位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清明节、抗日胜利纪念日等纪念节日为契机,组织师生前往冀南烈士陵园、天安门广场、西柏坡纪念馆、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考察,切实密切了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谐互动。所有这些,都悄然引导着学生以历史上无数国家栋梁、民族精英为自己成长的参照系,传承他们在国家危亡之时,与民族振兴和祖国富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传统,领悟“报国”两字的实际含义,从而“思源致远,砥砺前行”,主动把“担当”情怀内化为精神人格的擎天柱,以当前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行为,为将来更好地奉献社会,担当起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做好准备。
:立德树人,关键在师德。贵校多年前就提出创建“精神特区”的理念,出台了相关制度,要求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到普通教师都要守住心中净土,高境界做人、高标准做事、高效率工作、高品位生活,以高尚的人格塑造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人,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育人的实效性。请您再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经验。
张文茂:“办负责任的学校,当负责任的教师,做负责任的学生”这是我对全校上下的一句寄语,也是我校各项工作的努力方向和最终目标。可以说,我校一直把对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培养,作为以家国情怀养正学生人格品行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我们要求教师“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如此,教师就会多一份爱、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尊重,就会激励学生走向昂扬向上的生命领地,进而创造和谐共进的教育景观。要求老师们做一个有责任、有信仰、有良心、有道德的人,并开展“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十大魅力班主任”“德育创新标兵”评选以及“师德与幸福”论坛等活动,设立“衡中腾飞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大力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高尚师德逐步成为了学校的第一影响力。这种极具特色的“精神特区”,让学生在教师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的教育感染下,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进而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给了学生一笔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