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诚实的格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一、让验证性实验焕发生命力
在以倡导“科学探究”为显著标志的今天,人们对“验证性实验”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有的人认为,只有“探究性实验”才是科学探究,“验证性实验”只是在固定不变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下,进行一种机械的活动。然而,科学重在讲究证据,教师应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强化学生的实证意识。对待验证性实验,不应只看其无创造性,而应该思考怎样改进才能使其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其实,探究的时候离不开验证,验证过程也包含探究。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而是“怎样使验证性实验更多地蕴涵探究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有效的问题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促成学生的探究行为发生。
二、让探究性实验激活直觉思维
没有直觉思维,也就没有假设、推断和探求,更不会有创造和发明。所以,教师要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本领,以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探究性实验虽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此时教师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对所探究的问题做出直接的综合判断,而不是任由学生胡乱猜想或跟着感觉走。比如探究“测定反应速度”时就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只担当了“管理者”“引导者”的角色,然后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表格记录,把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此时,他们的收获远远不是“反应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结论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挥了“主体”和“学习的主人”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直觉思维也得到了升华。
三、让模拟实验和构建模型显神通
专业产学研合作特色。在近五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构建多层次的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平台,逐渐形成特定的办学环境,孕育、催生了产学研合作特色的成长。①加强校内外实习、科研基地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专业不断加强校内外教学实习、科研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将这些基地建成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性平台。目前,专业的校内教学实习、科研基地主要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校内实习基地等。专业还根据建设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建设了布局合理、质量较高的校外实习基地18个。这些实习实践、科研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搭建起产学研合作大平台。②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以“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提高素质、突出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在实践中逐渐凝练形成了提出了“平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路子,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③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想。2002年以来专业3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特色”作为制订培养方案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为修订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合理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综合素质。④着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专业利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长期合作的优势,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选题;长期坚持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员作为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与合作单位一起组织实施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并共同进行考核、记录学分,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近5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的比例均在90%以上。⑤以产学研合作为桥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下场实习、共同开发的方式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化训练,使得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不断升高,开展工程实践指导、同开展科研合作的水平大幅提高,逐渐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中坚的老中青搭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教学团队。⑥“3公里工程教育圈”培养优势。洛阳市是我国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机装备、轴承等大型通用部件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国家“一五”期间的165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7项落户洛阳。作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洛阳市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区域优势显著。一是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密集,洛阳市是国家从“一五”时期就开始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业科研、生产基地,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洛阳装备制造业积累了巨大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能力,特别是在大型矿山成套设备、拖拉机、农用工程机械、轴承基础件等方面优势突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二是技术力量雄厚,洛阳拥有国家级科技开发机构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家行业技术检测和质量监督中心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8个。三是装备制造业人才济济,在洛阳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洛阳市在机械加工领域的行业、地域优势,每年吸引约百所学校数万名大学生到洛阳进行专业实习、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洛阳轴承集团公司、中船重工725研究所、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与河南科技大学距离均在3公里以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3公里工程教育圈”。多年来,专业与这些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已经构建起产学研合作工程教育平台,培养了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此基础上,开展以“3+1”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核心的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优势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因此,充分发挥洛阳开展工程教育行业、地域优势,对培养工程素养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工程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定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标准
根据教育部和工程院的“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结合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的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1.知识方面。主要包括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或)前沿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2.能力方面。主要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具体工作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清晰思考和用各种方法准确表达的能力;对通用技术的应用能力;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等。
3.素质方面。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工程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了解专业领域技术标准,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国际实视野,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思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专业。针对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以洛阳市“3公里工程教育圈”为依托,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提出了本专业“1+2+3+4”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思路,即:“1”是一条主线、一个核心,即以材料、工艺、设备为主线,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2”即两个阶段,三年的校内理论学习、一年的企业主导工程实践两个阶段,即“3+1”的人才培养模式;“3”指三个层次,采取工程认知、工程能力、工程创新三个层次的实践环节;“4”个贯通,实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基本素养和工程基本能力的相互贯通。
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关键技术要素
1.组织管理。为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工作部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校企协作组。各试点学院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教学组织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①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成立由分管副校长、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负责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和具体工程实践实施方案,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②成立各试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由各试点学院院长、企业负责人担任正、副组长,负责人企业资深工程师、相关教授等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加大建设力度,尽快形成一支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达到教育部相关规定要求,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2.质量保障。①机构保障。成立学校、学院层面的领导机构,统筹负责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完成校内外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协调和质量监控。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指导、检查和协调工作。②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学校培养标准、专业标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纲和质量监控体系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文件。③师资保障。学校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建立一支具有工程实践和扎实理论知识的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优秀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和指导教师。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师资政策。对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实施专项激励政策。④经费保障。加大教改经费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关的各项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校列试点专业专项经费。设立专业培训基金,选派教师赴企业、国内高水平大学挂职锻炼和学习进修。质量工程、工程教育改革、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经费可支持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和进修。加大实习经费支持力度,保证学生实习或企业挂岗实践需要。⑤基地保障。学校整合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试点专业为主体,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作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成立联合培养体,建立培养基地,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
四、结语
关键词:湖北省 因子分析 发展实力 聚类分析
一、研究背景
区域经济的差异问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的发展水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由于不同区域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基础建设等众多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区域发展差异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尤其是在经济尚处在发展阶段的区域。
湖北省在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过程中,其非均衡性逐渐显现出来,也存在着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则区域内差异会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全省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包含武汉市在内的湖北省12个省辖市,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这12个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和研究了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优势与差异。
二、建立指标体系
在遵循合理性、代表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及可获得性的原则下,以湖北省12个省辖市为样本,选取了能反映城市发展实力的22项指标,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不仅有总量指标,还有人均指标;不仅有经济指标,还有福利指标;而且兼顾科技潜力指标和环境指标。具体如下:
(一)总量指标
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X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X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X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万元);
X5:工业总产值(万元);
X6:邮电通讯总收入(万元);
X7: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
X8:年末实有铺装道路总面积(万平方米);
X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X10:出口(万美元);
X1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万元);
X12:居民最低生保线以下人数(人);
X13:年末总人口(万人);取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初步断定提取前两个公因子。
为了能更好地解释因子的实际含义,对因子进行极大方差正交旋转。旋转后{}g因子载荷矩阵中因子载荷意义更加明显,仍然选择了前两个公因子。
第一公因子主要在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21、X22指标上有高载荷,称之为经济社会总量因子,体现在量的方面。
第二公因子主要在X16、X17、X18,X19、X20指标上有高载荷,称之为人均因子,体现在质的方面。
(三)综合得分
利用F=(75.441×F1+18.015×F2)/93.456+算综合得分,如下表所示:
四、聚类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得到的各城市综合得分,对12个样本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样本间距离采用欧氏平方距离,利用组间环绕分类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得到谱系图。根据谱系图将12个城市按发展实力分为4类:
最强:武汉市;
较强:十堰市、宜昌市、襄樊市、黄石市;
较弱:荆门市、荆州市;
最弱: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随州市、咸宁市。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这样的划分是比较符合湖北省12个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由于第一因子占比重最大,因此排名很大程度是经济社会总量的排名,比如总量最弱的十堰市,第二因子得分却是最高的,该城市经济总量很难与其他城市比较,但是十堰市经济实力落后并不意味着人均经济量落后,综合发展实力排在第二位。
武汉市凭借其突出的区位、资源、市场及科教优势同时又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一直以来都是湖北省发展的龙头,与上海、天津、北京、广州并列;一直是中国五大商业城市之一。近年来,武汉市不断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交通运输、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超常规发展。同其他几个省辖市比起来,武汉市在各项指标上均遥遥领先。例如,在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比重方面;2005年武汉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9.57%,而在本次研究的其他11个省辖市中,只有十堰市的第三产业超过了40%。但是,武汉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偏低,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高素质的人才向武汉市集聚。
十堰市、宜昌市、襄樊市、黄石市属于发展实力较强的城市。十堰建市之初从全国调入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二汽的成功入驻为其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宜昌市作为三峡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从2001年起经济出现腾飞。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且教师与医生的数量也高于除武汉市外的其他各市。襄樊市已经形成以轻工、机械、医药、建材、化工、食品为主要产业支柱的工业体系,是中央、省属三线军工企事业单位集中的城市。黄石市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所在地富集的能矿资源,煤炭、钢铁工业发展迅猛,已经跻身工业强市。
荆门市、荆州市属于发展实力较弱的城市。两市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雨水偏多,洪涝灾害对本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威胁较大,这是影响本区经济发展最大的一个制约因素。
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随州市、咸宁市属于发展实力最弱的城市。这些城市相比从前虽有较大进步,但工业化进程较慢,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偏低;第三产业虽有上升,但都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 渗透 融合优化 提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从原始森林里古老部落茹毛饮血的生活,到都市树林里现代人愉悦惬意的漫步,森林不仅仅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更是钢筋水泥喧嚣中现代人的一种内心渴望和回归向往。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离开自然又要重返自然的人们,如何保留而不是蚕食山水自然资源,并将其作为谋篇布局中重要要素,营造“山-水-城-林”有机整体,不仅仅是对中国古代“山水城市”理想的传承和延续,也是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 的积极推进。
1.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区别与联系
1.1相关概念综述
1.1.1森林公园的概念
我国关于森林公园的一般概念大多延续了国有林场转型为旅游实体的改革思路[1]。根据1999年的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I8005-1999)中对森林公园作的科学定义:森林公园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报批准的森林地域2。
1.1.2 城市公园的概念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 2002)》,“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3。可以看出城市公园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其次,城市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但随着城市旅游的开展及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城市公园将不再单一的服务于市民,也将服务于旅游者;再次,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休闲、游憩、娱乐,而且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及市民、旅游者外在需求的拉动,城市公园将会增加更多的休闲、游憩、娱乐等主题的产品4。
1.2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2.1地域位置不同
城市公园位于城市建成区内。而森林公园可能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或近郊区,如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也可能位于城市郊区(距离城市1.5-3.0小时路程),如西安朱雀森林公园;也可能是距离城市居民点较远,大型独立的森林公园,如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1.2.2生态结构不同
城市公园是以观赏植物、人工维持为主,养护管理投入较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较低。森林公园是以自然群落植物、自然演替为主,生态健全、抗逆性高。
1.2.3承载的空间功能不同
城市公园是以人工或半人工的环境为主体,通过创造环境良好的休憩、娱乐空间来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娱乐等不同体验要求5。森林公园则是以自然生境为主体,在满足生态保护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自然游赏、生态体验和休闲游憩来满居居民亲近自然的不同体验要求。
1.2.4互为补充的游赏体验
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假日出游”越来越多的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新风尚。而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有机补充,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别于城市的生态体验,无疑会带给城市居民更为丰富的空间感受和心理体验。
2.城市森林公园概念与特点
2.1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
从森林和城市的布局关系来看,大致可分为“林在城外,林在城边,林在城中”三种。而城市森林公园应当是对“林在城边,林在城中”两类森林公园的统称。关于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不同学者均有不同见解。如“城市中出现的有较大面积的山、水、森林,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的游览、!度假、休闲等要求的公园”6;“位于市内或市郊有一定面积,森林覆盖率较高的自然风景”7;以及“位于城市当中并以粗放的森林景观为主的城市公共绿地,同时为市民提供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的游憩休闲场所”8等等。其中,较为准确的概念当属黄茂玲在其论文中所提出的,即“位于城市或城市郊区范围内,具有一定面积和良好的森林自然景观,同时提供与森林生态过程相适应的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健身、娱乐、生态体验等活动的复合生态系统4”
2.2城市森林公园的特点
2.2.1复杂而稳定的森林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最复杂的组成,最完整的结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生态效应最强。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心,在调节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提供氧源、净化空气等方面的效益可见一斑。
2.2.2开放且互动的公园游憩体验
城市森林公园因为与城市的密切关系(临近城市或位于城市之中),除了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良好的基础配套外,也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对其游赏性及功能性会有更多有别于一般森林公园的需求,与居民的互动性也更强。
2.2.3独特而深刻的城市景观风貌
在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中,往往将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9。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在现代高楼密布的城市森林中镶嵌的绿色森林,无疑会对城市景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形成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2.4保护与开发的综合权衡博弈
从保护与开发角度来看,城市森林公园既要对已有森林生态资源合理保育、完善稳定,又需要从满足居民休闲需求、丰富居民游赏体验方面适度开发,因此,如何合理权衡二者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3.城中森林营造的规划实例探讨
以下将结合笔者对榆林市大墩梁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实践提出对城市格局变迁下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3.1榆林市城市格局变迁与大墩梁森林公园的价值区位变化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榆林市中心城区位于市域中部,是大漠绿洲-生态示范城市。大墩梁森林公园位于榆林市中心城区西部,然而随着城市空间发展变化,它逐渐由原来的生态绿地转变成中心绿地,成为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型森林公园。
3.1.1在城市格局变迁中的地理区位
从“依山傍水”到“环山顺水”,从城市西北侧“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到逐步被老城区、建成区、新城区乃至空港生态园区四面围合的“城市绿核”,大墩梁随着城市步伐的迈进而价值凸显。图1
3.1.2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生态区位
作为生态绿心的大墩梁对于串接各类线状绿带、丰富城区内原本局促的绿化体系、重构城市生态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1公园在城市格局变迁中的区位示意图
3.1.3在城市景观体系中的视线区位
昔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今有“南水(无定河)北园(文化生态园)中茂林,绿珠串接天下秀”,规划旨在借助视轴将古城景观、新城景观以及红石峡、镇北台、明长城边塞遗址带景观与大墩梁进行对接,以此实现传统景观与生态景观齐晖。图2
3.1.4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经济区位
作为公共财富以及现今城区中稀缺资源的大面积绿色空间,大墩梁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无疑将为区域乃至城市经济价值提升、人气凝聚提供新的吸引力,促进周边地块不断进行功能重组,进而为城市发展开拓新的机会与领域。图3
3.2保育与渗透的生态发展策略
3.2.1生态发展目标
保护并维系区域生物格局及生态安全
绿色理念的培植与渗透
3.2.2生态发展策略
(1)合理确定环境容量与游客容量
环境容量——采用面积法估算。
根据游赏项目性质以及公园地形特征,确定公园可游面积占总面积的40%。即23600000Х40%=9440000(平方米);
整个公园可满足游客一日游,即可游时间为一天。日周转率为1次。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为宜。其中,水面和陡峭坡地面积占60%左右,公园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不小于75㎡为宜;水面和陡峭坡地面积占
70%左右,公园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不小于100㎡为宜。根据《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主要景点人均游览面积100-400m2/人,一般景点人均游览面积400-600m2/人。综合考虑大墩梁城市森林公园风景抚育功能,确定其人均占有公园面积按110-200㎡区间计算。
由此,可估算出公园日环境容量为4.7-8.6万人次
游客容量——由于公园环境容量测算中可游时间是按一天计算的,因此其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大致相同,即公园的日游客容量为4.7-8.6万人次。
(2)优先划定核心保育区
规划将公园内森林、水库生态关键因子划为核心保育区,其保护与发展策略包括:保护强化原有山体、水库、植被等自然特色;保护、修复原有山形地貌特征;适度林相改造,更新树种,丰富植被,加强绿化郁闭度;以登山活动为主线控制山脊景观视廊;合理控制森林内的建设规模和强度。
(3)绿色观念渗透
规划在核心保育区适度发展森林游赏,形成以登山眺望、文化休闲、绿色认知、回归自然为内容的区域,通过居民与绿色的亲身体验、亲密接触强化生态观念,实现绿色理念的渗透。
3.3多样与融合的功能发展策略
3.3.1功能发展目标
协调各类用地,优化公园整体环境氛围
合理增加各类设施场所满足游客需求
3.3.2功能发展策略
(1)因地制宜,合理功能分区
规划在生态保育的核心基础上,充分依托现状,形成滨水冶趣园、农庄体验园以及绿色建设控制区三大功能区。图4、图5
其中:滨水冶趣园以休闲观光、运动娱乐、滨水体验、科普认知为主要内容,面积2.6平方公里,共规划草波跌宕区、碧水清湾区、水生博览区、水岸怡情区以及湿地探游区五景区。保护与发展策略包括:引王圪堵水源另辟景观游赏水系;结合功能需求设置多样岸线形态,丰富景观环境;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及植栽设计动静功能分区;弱化人工痕迹,合理控制建筑体量及色彩形态,鼓励仿生及绿色建筑等。
农庄体验园以田园风光游赏、农事学习、农菜品尝、农节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面积1.9平方公里,共规划乐舞农耕区、绿色民居区、田园牧歌区以及林果飘香区4大景区。保护与发展策略包括:保留复垦现有耕地;整治提升现有村落;适度开发农田、果林的旅游价值;引入配套服务设施,强化农业观光游赏特色;引导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新模式,提升原有农民生活环境与质量。
绿色建设控制区内涵盖现状已建成的榆林林校,鸿翔酒店、鸿翔装饰有限公司以及新建居住小区住宅楼等多层、高层建筑,多为近年新建,规划暂时保留,作为绿色建设控制区有效防止城市无序建设蔓延。规划控制面积2.7平方公里,近期在控制区西北侧靠近森林核心区处通过密林种植进行空间与景观视线上的阻隔,远期随着城区综合搬迁整治,发展为公园生态、景观和设施建设用地。
(2)完善公园基础配套
公园共设置1处综合服务中心、8处综合服务点,11处小卖点以及五谷坊、水溪茶坊、农家乐等景区餐饮设施、10处服务辅助用房、11处设备用房、12处主要公共卫生间、4处小型医疗救助设施点、9处主要公共电话点、9处公共展示栏,以满足公园及主要景区的管理设施需求。此外,规划还对公园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综合防灾等予以综合设计。
3.4优化与贯通的景观发展策略
3.4.1景观发展目标
强化公园绿色地标的天际轮廓
强化公园景观标识
3.4.2景观发展策略
(1)强化外部视廊贯通
考虑城景之间的联系,公园着重控制与西入口门户区、古城区以及铁西新区之间的3条观景线, 凸出山林在城区中的景观视廊以及优美绿色天际线,增强山与城的视觉联系。
根据控制点、观景点及周边景观的分布关系,规划着重控制与北侧明长城林带、镇北台之间的视线廊道,通过公园内制高点烽火台、观星台与园外明长城沿线、镇北台之间建立视线联系,借景入园。
(2)优化内部视线节点
根据公园地形地貌、景区功能格局,结合观景点朝向,规划在公园内确定了绿色山林景观、人文景观2处景观控制区、4处视线通廊和14处视廊控制点,作为景观视线控制的依据。公园建设中应留出透景线,保证观景、眺望及对视。同时,电力、电讯等工程设施以及大型构筑物应尽可能避开视线廊道建设。图6
表1公园内主要视廊控制点一览表
3.5带动与提升的社会发展策略
3.5.1社会发展目标
带动自身及周边运转,提升区域经济价值
凝聚人气,塑造绿色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
3.5.2社会发展策略
(1)经营策略
规划将山灵五感区、草坡跌宕区、九边怀古区以及林海沐泽区4类地块通过拍卖、招标
等渠道进行土地开发经营,并对其绿地率、建筑密度等地块指标分别予以控制。地块面积共4.0平方公里。此外,还可通过门票售卖,商店、门面、摊位、停车场等建筑、设施租赁以及餐饮店、果园等专项经营权特许出让等方式引导公园产业经济发展。对于公园边缘0.5-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规划建议进行适度的低密度高档居住区开发,以增强收益,回馈于公园建设。要求公园整体建筑用地开发比例控制在1%以内。图7
表2土地开发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2)建立绿色生态品牌意识
规划在城市层面积极寻找保护与利用的最佳平衡点,通过对旅游项目、节庆活动与环境保护的持续投入打造城市绿色品牌,探索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品牌共赢的城市经营模式。图8
4.结语
从森林茂盛的远古富庶到大漠绿洲的生态名城,榆林用绿的信念扎根萌动,与“绿”结下不解之缘。从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到藏水聚秀的城市绿核,大墩梁宛若一颗绿色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延展,烙印了它与“城”的绿脉相通。“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大墩梁森林公园规划旨在反客为主,从由外而内的被动保护转化为由内而外的主动发展:在山的“绿脉”以及城的“人脉”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对大墩梁城市森林公园自身环境、景观以及设施品质的提升引导公园开发与保护良性健康发展;通过公园赏心悦目的环境以及寓教于乐的项目带给人们绿色的享受以及生态观启示;使“林园”成为人们能够在自然中呼吸的城市绿色“乐园”和生态名片。从“大墩梁”的美好构想开始,让更多的城市森林激活能量,让“山-水-城-林”的有机整体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抒写绚烂的一笔,未来任重而道远!
1、江海燕.广州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5
2、GB/T18005一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S].
3、CJJ/T 85— 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
4、黄茂玲 .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以三台县凤凰山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为例[D].四川:农业大学,2011 .
5、邓雨佳 . 城郊型森林公园_三台县凤凰山森林公园景观空间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
6、张万荣,钱益新,王小德.混州西郊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设计探讨[J]. 浙江林业科技,2003,23(3):
47一50
7、江洪,刘典伟,张万萍,等.城市森林公园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J]. 研究动态与进展,2003,22卷增刊:78一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