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域文化

西域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域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域文化

西域文化范文第1篇

1古代西域含义界定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的地理范围一向有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西域地理范围相当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大致范围也就是今天的敦煌以西,包括新疆在内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方和葱岭地区,其南部限以喀喇昆仑山北麓,北达准噶尔盆地北缘一带地区。广义的西域是泛指今新疆以西广阔的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本文所说的西域,是指狭义的西域。

2西域文化概说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所在国家、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古代西域文化进行阐释。即:西域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地域文化,是西域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汇聚,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主体文化统一性中差异性的表现,统一性大于差异性的反映。

3体育文化及古代西域民族体育文化内涵

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而古代西域民族体育文化则是指生活于古代西域的各民族所创造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

4古代西域民族体育文化特征分析

4.1地域性特征

古代西域民族体育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形成与各民族长期生存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方面有紧密的联系。西域因天山横旦其中,将其分为南北两域,北域是气候寒冷、干燥、水草丰美、广阔无垠的草原,居住于此的各民族则是逐水草而居、以狩猎业和畜牧业为主的马背民族,其创造的体育文化也多围绕狩猎、马上、与山水有关的项目,如赛马、赛骆驼、骑射、滑雪、滑冰等;南域则是气候温和,由沙漠、戈壁、河流、山脉组成的绿洲沃壤,居住于此的各民族则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的农耕民族,其创造的体育文化也多围绕尚力、游戏及表演类项目,如摔跤、武术、斗羊、斗马、刁羊、姑娘追、斗骆驼、舞蹈、杂技等。同时,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多种文化的汇聚,其创造、开展的体育文化活动也即彰显了与中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又体现了西域各民族所居住区域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也体现了与邻国体育文化相同性与相近性的特征。

4.2民族性特征

民族性特征主要是指一定民族在历史上由于生存区域、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化积累和传播途径等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具有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普遍性及传承性,是该民族生理、心理、形态、神态等方面的特殊标志。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在古代西域,蒙古族被称为东胡,是鲜卑的一支,而鲜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俗善骑射”。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大汗的成吉思汗,为检阅部队,维护、分配草场,每年七八月间就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表示团结、友谊、祈庆丰收,并选择赛马、射箭、摔跤的其中一项进行比赛。到元、明时,将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到一起,成为了固定的“那达慕”形式,也成为了蒙古族标志性、最具民族性的特殊符号,一直延续至今。在古代西域具有民族性特征的体育项目还有许多,如维吾尔族的刁羊、哈萨克族的姑娘追、蒙古族的跳驼、柯尔克孜族的月下赛跑、回族的查拳等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内容。

4.3多源性特征

体育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们的需要。而生存于古代西域的先民们为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必然会创造出许多体育活动以满足自己生存、军事活动、信仰活动等方面的需要,从而也体现出了古代西域民族体育的多源性文化特征。

4.3.1源于生存的需要生存于古代西域的人们为了征服自然、适应自然,创造出了许多谋生的手段,即体育的前身,如为了抓捕猎物需掌握投石、投矛、打布鲁、撒网、钓鱼、叉鱼、射箭等技能;为了控制羊群、牛群、马群等,则需较好的掌握骑术及套索技术;为了追赶猎物则需掌握快速奔跑、骑马、滑雪等技能;为了提高人与兽之间相搏的能力,则需要掌握一定的摔跤技巧等。因此,古代西域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居住于此居民们的生存需要分不开。

4.3.2源于军事活动的需要古代西域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非常艰苦,只能通过迁徙、战争掠夺人口及财富来应对自然环境和异族的压力,导致战事频频,各国为提高军事作战能力则进行专门的战斗技能训练。如为了提高士兵之间搏斗的能力,短时制胜,则需要有搏斗的能力(武术)、较大的力量和摔跤的技巧;为了便于执行“利则进,不利则退”[7]的战略,需有好的的骑术,则会专门进行赛马、赛骆驼等竞技比赛;在冷兵器时代为了增强军队远距离的杀伤力,射箭则是每个士兵均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为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唐时的回纥、元朝时的蒙古族、清朝前期的满族均在战前畋猎,以进行军事训练;为挑选优秀的马术高手,提高士兵的骑马能力,加强军队的战斗力,马球运动则在唐、宋、辽、金、元、明、清各朝均受到重视和提倡。这些点滴实例则充分说明古代西域具有源于军事活动需要的文化特征。

4.3.3信仰活动的需要古代西域历经了原始崇拜(自然、动植物、生殖崇拜)、萨满教、袄教、佛教、摩尼教、道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多种信仰及多种信仰并存的历程。“体育”活动在西域远古时代最初用于娱人,可随着信仰活动频繁出现后很多项目也用于“娱神”的祭祀行为。如萨满舞,即是由巫舞转变为祭祀舞,后为宗教舞的一种舞蹈形式;斗畜,唐时《酉阳杂俎》记“龟兹国,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日,观胜负”,则疑为袄教萨迪火节的遗俗,只是把拔汗那(位于费尔干那,古之大宛)的奴隶格斗,改为了斗兽;泼水乞寒舞,《酉阳杂俎》记“龟兹国,元日……跳婆罗遮(即苏幕遮、泼水乞寒舞),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则是为了祈求寒冷;郊游,《新唐书》记城邦诸国“俗尚娱傲,二月胐出野祀,四月望日出游林,七月七日祀生祖,十月望日王始出游……”,则是通过游林,达到野祀的目的;粟特人的年节又称求天儿骸骨节,这是同袄教有关的节日,因为岁首凌晨举行野祭,胡男胡女赴郊外寻找天儿骸骨七日,则是为了寻求天儿骸骨,而进行的出游活动。以上实例充分体现了古代西域具有源于信仰活动需要的文化特征。

4.4针对性特征

古代西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育活动的开展及面向群体有所不同。如“行国”与“城郭诸国”、男性与女性、成人与儿童、官兵与群众等由于社会地位、角色、性别、年龄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参与体育活动类型大多不同,具有显著的针对性。其中“行国”大多是骑术类、狩猎类等尚武项目,如赛马、赛骆驼、射箭等,而“城郭诸国”则大多是表演类及尚力项目,如百戏、摔跤等;男性崇尚力量、惊险、刺激,如跑马射箭、骑马拾银元、刁羊、马上角力、赌博等,女性追求平和、技巧和智慧,如踏鞠、秋千、棋类、月下赛跑等;成人以赛力、竞技、赛艺为主,有更强的胜负观念,如射箭、围棋、角力等;而儿童则更倾向于游戏类,如踢毽子、老鹰抓小鸡、捉迷藏、抛核桃、碰鸡卵等;官倾向于轻体力、重技巧、礼仪性的体育活动如围棋、投壶等,兵重视在军事战争中实用的体育活动,如赛马、马球、武术、摔跤等,群众推崇在人生礼仪、节日时令、休闲娱乐中根据习俗、心理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人生礼仪中骑惊马、赛马、走马、射箭等,节日时令中的斗畜、射柳、摔跤等,休闲娱乐中的踏鞠、马球、棋类等,充分体现了古代西域体育文化具有针对性特征。

4.5交融性特征

西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白种人和黄种人在这里相遇、混血;华夏、印度、波斯-阿拉伯、希腊-罗马文明在这里碰撞、融汇,形成了古代西域体育文化的民族交融性、文体交融性等特征。

4.5.1民族交融性特征民族交融性主要是指原是某个民族专有的体育项目通过文化交流、民族迁徙等途径而流向其他民族,并被其他民族接受与改造的文化特征。如龟兹舞蹈的“苏幕遮”、“狮子舞”来自波斯;新疆舞蹈均呈现出印度佛教的艺术风范;汉灵帝时期“男学胡妆,女学胡舞”的“胡化”之风;汉代百戏中的杂技、幻术、马舞、狮子舞来自西域;唐时剑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苏幕遮”歌舞戏等西域乐舞盛行长安。突厥人“男子好樗蒲”,最早是先以投壶以定旗子,说明中原的投壶已传入西域,并为该民族作为赌具所用。吐鲁番阿斯塔纳墓葬中出土了一幅《围棋仕女图》中的围棋则表明围棋已于至少唐时就从中原传入西域;马球源自波斯,传入西域,后传入中原等实例充分体现了古代西域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交融性特征。

4.5.2文体交融性特征古代西域体育活动是各民族信仰、时令节日、人生礼仪、文学、艺术等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仪式时舞蹈、驰马、走马、斗畜、郊游、射箭(如射天、射柳)、摔跤等体育活动运用频繁;时令节日时,各民族根据信仰不同进行赛马、射箭、摔跤、舞蹈等形式的体育活动;各民族根据不同的生活习俗在人生礼仪时进行骑惊马、赛马、赛骆驼、马上拾银、马上套索等形式的体育活动;在文学创作中也频频以体育活动为题材,如平日的顺口溜、俗语、歌谣、叙事长诗《玛纳斯》、《福乐智慧》、《乌古斯传》中均有专门以体育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在艺术创作中的岩画、壁画、绘画、工艺品等有舞蹈、狩猎、棋类、百戏、骑马射箭等体育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则充分体现了古代西域民族体育的文体交融性文化特征。

5结语

西域文化范文第2篇

1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荣的状况

古代先民在西域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多元宗教信仰在此和谐共处、多元文化蓬勃发展、民俗文化和经济文化类型多样化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与古代先民之间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密切相关,这种交流与学习对西域多元文明的兴盛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2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能够并存共融的原因

2. 1 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空间

从外部自然地理环境看,西域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古代中西沟通必由之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联系中原与中亚、西欧的交通要道,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文化的结合带。东西方交通网的延伸,使得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从内地自然地理条件看,南北疆大漠戈壁之间遍布诸多绿洲,附近地区一些广阔草场,决定了游牧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和诸多城邦国文化在此交融交汇,说明了西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在此交融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 2 多种族、多民族在此频繁迁徙与定居给多元语言文化学习交流与吸纳提供了良好机会

西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不仅西域本土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也引来周边其他民族迁徙至此定居发展。虽然不同民族在此有冲突甚至战争,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和谐发展仍是历史主流。多民族在西域频繁的迁徙,民族融合使西域本土语言文化在吸收外来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整合,形成西域独特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景观。

2. 3 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世界影响深远的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对西域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外,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西域,成为了东西方宗教传播和汇聚之地,出现了不同民族信仰不同或相同宗教、同一民族信仰不同宗教等多种情况。这些情况都表明,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3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共存共荣现象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古代西域先民在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知识信息相对封闭、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和文明,这与古代西域先民对各种文明采取一种包容心理,善于通过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不同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有着必然联系,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中英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理念,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古代西域先民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融现象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英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

3. 1 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认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类的思维认知在语言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了思维,就要创造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音符号系统,它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认知和描述客观世界,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与文化互为表里,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与灵魂,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

古代西域各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事物的长期观察、思考,用语言进行表达或表述,创造了多元语言文化,并通过对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吸纳,从不同文明中吸取智慧,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英语学习中语言、文化与思维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加强英语语言、文化与思维训练的同步学习与提高。

3. 2 教育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学习中多元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多元文化是人类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全力保存。

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其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思维,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对别国的多元文化进行认知、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对之进行思考反思,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

3. 3 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吸取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

西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滇西;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正是这些珍珠般的多民族体育文化拼成了整个中华民族体育的宏图,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无疑是这些民族体育文文化中最璀璨的其中之一,白族是中国南方具有悠久历史文的少数民族,云南白族占中国白族人口总数的80.87%,而大理白族则占云南白族人口的大部分比例。大理白族白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据考证,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地区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滨的台地上创造了早期的稻作文明,过着农耕渔猎游牧的生活。大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丰富多彩,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了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得到精神的享受和身体的锻炼,大理白族历来热爱体育运动,然而体育运动的开展并不是独立的,它的产生发展伴随着宗教、婚嫁习俗、祭祀等活动的开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白族体育文化,它的源流追踪对白族体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白族体育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

1.滇西(大理)白族主要现存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追踪

1.1 划龙舟与本主崇拜的历史姻缘

大理白族划龙舟竞赛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理南诏国时期, 相传起源于一段凄美的神话传说,在大理国时期国王的三个女儿分别下嫁到如今板桥村的一个平民家,国王害怕三位女婿继承王位,并设立酒席宴请三位女婿到宫里用在事先用松明做的楼房里,待三位女婿酒醉之际,遂下令放火烧楼,三位年轻的女婿葬身火海,其中一位女儿,名白姐问次噩耗便纵身跳入五龙河发源地草海,从白姐跳河那年起每年河水都会泛滥,后来人们问白姐设立庙宇,洪水不再泛滥,这里的人民并把白姐作为本主祭拜,每年的白姐本主祭祀中,以“龙舟竞渡” 来进行娱神活动,以示对白姐的崇拜。[1]从此,白族划龙舟便成为一项白族人民热爱的体育活动流传至今。现已经演变成白族民众展示劳动能力,男女择偶的标准。

1.2 白族传统体育三月街赛马的文化源流

白族赛马历史悠久唐代佛教传入南诏后,在点苍山下举行观音庙会,遂演化成一年一次的三月街盛会,赛马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那时的三月街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药材、商贸活动中心,当时的大理国以出产良马而闻名,南宋王朝在广西邕州专门设立买马司,进口大理马。史料记载,马市商人云集,有来自四川的商人以丝绸、纸笔、胭脂花粉、人参等百货交换大理的马匹、刀剑、药材以及来自土蕃、西域各国的象牙、犀角、鹿茸等名贵特产,会期长达20多天。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曾描写三月街赛马盛况:“由西门出一里半,人演武场,俱结棚为市,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骑马而驰于市,更队以见高下。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2]大理国的相国高量成还在马市设了马擂,也就是赛马,从此三月街有了赛马的传统。直到今日赛马依然是深受白族人民所喜爱的竞技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白族姑娘杨家伟还在1982年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1500米赛马决赛冠军。

1.3 大理白族人拉人拔河比赛文化探秘

拔河,是一种较早的水军军事训练项目。隋唐以后在民间比较盛行,拔河具有喜庆丰收的意义,白族青年也喜欢拔河比赛,然而它的形式却与一般拔河有所区别,白族青年喜欢人拉人拔河,不用任何器具。两人手拉手相对而立,每人背后还有数人,挨个抱腰,连成两串对拉,团结协作的一队定能获取胜利。大理白族人民特别喜欢这种拔河活动,它能促进白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意识观念,同时也是白族人民对力量推崇的集中表现,这一白族传统运动的形成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体现了白族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4 大理白族霸王鞭的历史起源

霸王鞭,也有着“花棍舞”、“英雄鞭”等称谓,大理白族霸王鞭是用一米长左右的竹杠、木棍,用工具凿出四五个长孔,一个孔内装入两组铜钱,每一组使用两至三枚铜钱。据有关资料记载,南诏时期大理白族霸王鞭就已经产生。它是一种男女混合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般女的舞霸王鞭,男的舞“金钱鼓”,形成相当协调幸福的舞蹈,大理人民深深的喜爱着这项运动,现在霸王鞭在这块热土上得到了更广泛地开展,甚至滇西的汉族居住地区在节日也经常开展,在大理的火把节、绕三灵、三月街等重大节日都少不了霸王鞭表演。

1.5 大理地区白族武术的起源

武术活动在大理开展的比较早,早在南诏(738年-937年)时期就已经有着一套军事制度和比赛制度。白族的武术由于在传承上的失误,所以流传到现在,存在的白族拳种已为数不多,现在流传的白族武术拳种有白族拳、犬尾拳、花拳、鹭鸶伸腿拳、破四门拳等;刀剑术有白族双刀术、链夹、双头棍术、剑术等。[3]南诏时期白族武术的产生带有很强的军事色彩,南诏是乌蛮,白蛮大姓辅佐及境内的汉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在此期间抵御唐与吐蕃两个强邻,南诏国必须抵抗外敌入侵,白族武术在这种条件下也就应运而生了,然而,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白族武术现存的只是凤毛麟角,因此,白族武术的传承面临着艰巨的问题,必须给要高度重视。

西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定义;交流;冲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成熟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这个大家庭。再加上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交通和通讯的无比便利,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期。自然而然,中西方的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有了各种接触,这中间有冲突碰撞也有交流融合。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文化,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就有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最早可追溯到中国汉代的张骞通西域,自那以后,两千多年来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便再无中断,即使是战争期间,民间的文化交流也是如火如荼。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定义

对于文化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且具有权威的。泰勒被公认为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尽管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但目前最常用的文化定义就是这个。

具体来说,我们的中国文化一般指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所以中国文化就是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并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统领的主流文化。

同样,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都是气象万千,源远流长。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指出,“从历史上看,西方文明是欧洲文明;在现代时期,西方文明是欧美文明或北大西洋文明”。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文化就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具体地域上,就是指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文化系统中占有统治地位、被普遍认同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各种亚文化不包含在内。

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应该从开始。清代后期,中国古老的国门被迫打开,自此之后,西方文化元素就争先恐后地,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国。西方文化来到中国后,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文化融合,如“洋泾浜”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它们对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当然,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也正在不断走向世界。

近些年,从各种媒体上,我们也看到世界各地华人组织庆祝节日活动,越来越受到当地人民的关注、欢迎。所以当代社会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逐渐显得多元化。不仅有西方对中国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影响到西方一些国家。事实上,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自上而下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域都参与和感受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无论是在物质文化层面,还是在制度抑或精神文化层面都是如此。

最典型的就是西方的娱乐文化深深的影响到中国人的传统娱乐观念。比如说作为西方文化元素代表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它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日益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好莱坞电影不仅打开了中国庞大的娱乐市场,这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是这种娱乐文化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同,而且使当代中国人更倾向于这种文化娱乐方式。还有就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如餐饮文化、着装文化等都已然在中国落地生根。现在西装已经成为中国普遍的服装,当然在全世界这都是基本惯例;快餐上两大巨头肯德基和麦当劳毫无疑问,早已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人们逐渐接受西方的这些生活习惯,比如说住建欧式别墅,去西餐厅吃各种西餐,去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球,喝咖啡、讲英语成为很多人理想的有品位的生活的象征;尤为甚者,在西方的节日面前,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堪一击,现在我们过的是圣诞节、情人节甚至愚人节,而我国本土的端午节,中秋节等节俗,逐渐被人忘记。另一方面,在价值观念方面,西方人重利,这种观念无疑改变了中国人关于利和求利、钱和赚钱的传统看法。个人用正当手段去追求利益、追求合法的利润,不再被看作不道德、丑恶的事情,而逐渐变得正当合理,相对应的金钱也不再被人们看作是万恶之源。在当代社会,大多数中国人都取得了这样的共识:金钱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且必要因素。

交流都是相互的,西方文化在影响到中国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积极走向世界。近些年来兴起的汉语热,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毫无疑问,汉语的对外输出是国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做得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放眼世界,一股汉语热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汉语志愿者走出国门,一座又一座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无数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语。据报道孔子学院如今已经遍布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令人自豪的是其中海外学院和教学点总数已达 140 多所。还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武术。它是中国的国粹,融合了中华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最开始的时候,武术为国外所认知与了解,是通过那时候的中国武侠电影的风靡而走向世界的。现如今,在国外到处都可以见到中国武术,在西方人看来,中华武术是神秘而又极其具有魅力的,也有很多外国人迷上了武术,或者在当地学艺或者直接来到中国学习。此外,还有中餐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很多西方国家的客人逐渐能够接受中餐,学会了使用筷子,夸赞并喜欢上了中国美食。

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从内心深处我们都知道,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其实是输给了西方国家。西方的文化已经逐渐开始深入中国并影响到大多数国人,而中国的文化,在对世界的影响力方面微乎其微,中国在文化上的话语权还是非常有限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一方面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另一方面困难与希望同在。在当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在引进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抵挡住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应当如何借助高科技传媒技术将中华民族文化进一步传播到全世界,从而扩大我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于语和. 试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 .

西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锡伯族 传统文化 文化的现状与保持

由于历史的原因,作为原居民的东北锡伯族在语言、宗教、习俗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到清代末年全面被汉化,失去原有锡伯族文化的根基。而生长在新疆锡伯族人,由于地理位置等一些原因,至今却相对完好地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锡伯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频率的不断加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非常突出,锡伯族传统文化面临的窘境。本文通过论述锡伯族传统文化三个特性及锡伯族传统文化是不断运动的、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具有分散、封闭、兼容性等,分析锡伯族传统文化现状。

一.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1、锡伯族的传统文化流动性

锡伯族传统文化是不断流动的。由于地理环境、经济、以及战争的等因素,不断发生变迁,原有的文化传统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锡伯族与其他民族不断交往之中,两种民族文化发生冲突时,主导文化处于优势地位,落后文化处于劣势,锡伯族传统文化固有的本位思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本民族吸收优秀文化的阻碍,传统文化受到开放的挑战。

2、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锡伯族的传统文化的稳定性还从它的保守性和排它性体现出来。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就会按照这种传统对本民族约定俗成,核心内容相对稳定、凝固、完整,如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其变化是不明显的。同时带有排他性,对于异质文化往往拒绝、排斥、甚至歧视,因而不予采纳。

3、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天山以北许多地区长期以游牧为主,具有典型的游牧文化。且新疆自古就有内地有较广泛的联系,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较深。《北史・西域传》中记载,高昌有《诗》、《论语》、《孝经》等内地儒家文化经典,为民族子弟学习的经典课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除回、满外,其他十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新疆各民族文化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文化保持方面各保留特色,充分显示新疆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特征。

二.锡伯族传统文化的现状――以为语言文字与宗教文化为例

1、锡伯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及现状

随着清代满文满语的使用逐渐衰落,满族改操汉语、汉文,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不再使用满语满文。唯西迁至新疆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将满语满文完整地传承下来,并形成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即现代锡伯语和锡伯文。由于兼通几种语言,被誉为“翻译的民族”。

锡伯语言文字是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凝结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又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学习锡伯语言文字的实际用途和出路。如今锡伯族语言文字现状令人担忧,60岁以上的锡伯族人大部分会读写。40―60岁的人群里面会写锡伯文的就比较少,而40岁以下的,基本不会书写或者忘记如何书写了。这种心态就导致许多锡伯人一边呼吁保护锡伯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又让孩子学习汉语、外语以便得到更多的机会。学校的基础教育能力有限,不可避免的使锡伯语言文字功能减弱,使用范围不断缩小。

2、锡伯族宗教文化的困境

新疆锡伯族从西迁戍边以来的200多年,传统锡伯族文化,受到各方面文化冲击,通过靖远寺我们可以看到新疆锡伯族在方面文化保持现状的一个缩影。靖远寺是一座喇嘛寺庙,也是锡伯族人进行宗教仪式重要场所,靖远寺的兴盛与败落,显示着锡伯族人的重要变化,靖远寺是锡伯族营八旗军民于1893年积银捐资而建。“靖远寺”即安抚边远地区之意。建成之初,规模宏伟壮观,建筑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高大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正门上方刻有锡、汉文“靖远寺”大金匾。庭院宽阔幽静,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工程精细,各部分建筑都采用木雕艺术,配有彩绘、泥塑。

如今靖远寺内,院落地面道路崎岖,部分墙壁出现脱落甚至已坍塌,楼层出现断裂,三世佛殿下层彩绘壁画残损。靖远寺的总体格局不完整,文物有所损坏,有的雕塑被弃之门外,院内看管人员也很少。

相关期刊更多

西域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社会科学院

龟兹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龟兹学会

新疆人文地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