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国主义教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生 爱国主义 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小学阶段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期,也正是小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明确的爱国主义教育总体方向,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接轨,大力开展符合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发展。
一、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背后的教育现状
通过对如今的大部分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分析总结得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大体形势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学校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在小学期间的教育教学中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耳濡目染地影响广大的小学生,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小学的教育中重要的地位,这是让人值得乐观的,但是目前由于爱国主义教育成果不明显、表面形式的存在以及应试教育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让我们需要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改进和深化。
(一)爱国教育成效甚微
在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部分学校包括老师往往出于追求数量、注重教育结果等目的,导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并未真正接受多少思想知R与情感培养,而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将学生的作品等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成果,这类做法往往可以应付那些单纯追求活动数量、不追究其行为动机与情感的上级检查,但是此类活动忽视了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爱国教育知识应付知识检测
现在我国大部分爱国主义教育中,仍存在通过测试来客观测评教育效果,借此总结此次教育活动的成效。有学者指出:“一般来讲,教育可分为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播知识更是为了传递一种思想和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内容若被当做知识来背诵,用知识教育测试方式来评价,没有强烈的主观感受,而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大大违背了小学生爱国教育初衷,大大降低爱国教育的效果,而恰恰中国目前的教育为应试型教育,这样的做法明显是不可取的,并不能说明真实的受教育情况,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思路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培养荣辱意识,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丰富教育内容,还要准备多样化的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框架下,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萌芽。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成长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增强爱国责任感的需要。
(一)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具备时代感
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新时达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必需的。学校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应当注重如何在教育内容上为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注入崭新时代内涵,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崇高历史使命,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民族的统一。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引导人们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充分认识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样一些根本道理,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历史责任感。
(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创新教育方法
对小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各个学科中抓取适合表彰的素材爱国主义材料,同时在各类的活动当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抓住典型的示范,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拓宽教育思路。着眼于贴近中小学生身边的小事,从小培养孩子优良品格,注重环境的熏陶,榜样的示范和习惯的养成,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把握教育时机,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具有潜移默化效果的活动,不能停留在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从小使小学生接受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教育活动以“养成”和“熏陶”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正视生活学习中的挑战,把握认清现代中国的特点需要,引导其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俊俊.新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2]林建成.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两点认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07).
[3]刘毅,赵琴.弘扬民族精神 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北京观察,2010,(04).
[4]朱伯华.如何进行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
爱国主义 网络 大学生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推进以及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环境下,作为思想政治领域主旋律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当其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不可否认,我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网络进入我们广大学生生活的背景下,这些问题更加的凸显。为此,本文就从网络角度,探讨如何应对当前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网络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近年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而这些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的把我们推向新的文明。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支撑的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信息交互的重要纽带。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及时性、快捷性等其他通信媒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可以把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连接成为一体,为我们生活的便捷提供服务,深受现代市民的青睐,当然包括大学生。根据201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网民占据全国网民的15.2%,大学生上网的比例达到98.6%,这些数据显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营地,他成为休闲娱乐、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媒介。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对我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让现代技术为我们所用,为爱国主义教育所用,继而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渠道,把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由传统、枯燥的讲授式向虚拟空间延伸,真正地构成一个虚实结合全方位的立体教育体系。
三、网络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我们知道,大学生群体是最单纯的群体,他们涉世为甚,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力不足,性格直接耿直,这些特点虽然不是很大的缺点,但是却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作出危害国家、危害民族、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作为一个包罗万千世界的网络来说,其内容更是鱼龙混杂,有些信息内容失实、不健康,污损国家尊严、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遍布网络,大学生作为一群判断力较差的群体很容易被这些信息蛊惑,成为这些不法分子的工具,从事破坏国家安全,损害民族尊严的事情。最生动的例子就是,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再打开一个网页或者登陆QQ的时候经常会弹出一些窗口,出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大都是一些失实的、反政府内容,而这些内容的背后往往有大量的追随者,其中不乏我们的大学生。因此,网络环境下,我们必须要注重信息的甄选,应对给我们的挑战,防止有害信息侵蚀我们的大学生思想。
四、网络环境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注意点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给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为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网络的劣势,又要认识到网络的优势,并且要争取化劣势为优势。
1.增加教师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教师是推动教育的根本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例外,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作用,我们教师必须要对网络有一个充分而又全面的认识。同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辅助手段,拓展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但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估量”。作为,一个老师,更应该认识到网络教育的正确认识,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要精心备课,全面地搜集资料,精心地提炼内容,做到重内容的基础上讲究策略,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
网络爱国主义的教育形式可以丰富多彩,我们既可以开设相关的网络课堂,也可以建立网络爱国主义交流社区等等。(1)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课堂教育,占领网上阵地,建立爱国教育专题网站和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上传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和资料、报纸社论以及鲜活的事例,加强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教育专题网页制作。引导学生上网主动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路线,树立大局观念,了解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有所成,报效祖国。(2)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开设空中交流讨论平台,建立电子信箱,利用网络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与学生就国家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交流与讨论,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误区并及时进行指正和引导,要引导他们把爱国行为控制在法律与道德的范围之内。
3.注重网络爱国教育的内容
首先,做到点与面的结合。在校园网上开设德育网站虽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但这只是利用网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几个重要的“点”。由于并非每个学生都会访问高校德育网站,因此,这些“点”并不能代替校园网的其它众多网站以及数以万计的网页。因此,我们要建立对校园网的信息内容进行管理的机制,使其它网站和网页也都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 BBS、E-mail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其次,要精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网站的生命力在内容、在于特色,在于充分的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而不能简单的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移植到网上。”如果不能结合网络的特点进行创新,就没有吸引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突出以下几点:(1)确保正确的理论导向。(2)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的敏感问题,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的思潮敢于批评。(3)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讨论等活动,集趣味、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活动,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有冲击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网上庆祝祖国的 60周年、哀悼“5・12”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等等。
4.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宣传功能
网络具有联系性,而且这种联系范围是空前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覆盖全球的联系,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网络的这种联系性实际上就是开放性,正因为其开放性所以具有巨大的传播宣传作用,能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情况,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对比,作为正反各面的教材资源。
五、总结
网络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弥补网络的劣势,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网络能够充分的服务于我们,服务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网络在爱国主义教育阵营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杨寿堪.以理性指导我们的行为[J].湖南社会科学,2008,(5).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故土、对祖国的山河和对人民深厚的感情。是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又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阶段又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途径和渠道来开展。我在多年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教育途径。
1.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宣传,让学生了解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可以结合班团会活动进行国情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橱窗等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有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途径,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要做到结合教学讲历史、讲政治、讲传统;结合教学讲爱国民族英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结合教学讲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结合教学讲爱国主义理论、远大理想和艰苦风斗精神。并以此为基石,从小灌输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3.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凸现爱国主
义情感教育
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规模的教育活动,如举办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图片展览、请老讲革命故事、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举办"红五月"诗歌朗诵和"庆七一"文艺汇演、"一二、九"歌咏比赛、国庆节观看历史影片等活动,形成高雅的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挖掘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如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教育合力,升华青少年爱党和爱国的真情实感。
4.编撰乡土教材,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乡土教材之中
学校庆祝端午节活动总结心得1
根据区文明办有关文件精神,营门口在端午节期间,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普及端午节的节日知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精心安排认真部署
为使活动开展得既热热闹闹氛围浓厚,又突出主题体现成效,5月17日,营门口街道召集了辖区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和各社区等部门参加的专题协调会,部署安排了街道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对街道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提出了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群众性、加强环境整治、营造舆论氛围四点具体要求。
二、各种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街道团委与师范大学金牛校区团委密切配合,着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了“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主题团队会,以演讲、征文、诗歌朗诵、书画大赛、歌咏比赛等形式,宣传爱国诗人屈原等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利用板报、广播、校园网等载体,以专栏、讲座、专题报道等方式,宣传传统节日习俗,普及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和谐社会。
与其它学科相比,历史学科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历史教材中本身就含有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清末学者梁启超曾经说过:“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之中呢?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做了很多尝试,现总结为“比一比”“联一联”“讲一讲”“唱一唱”等形式,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运用“比一比”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将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放在整个世界历史范围内进行比较,进一步阐明其地位和贡献。例如,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讲到造纸术的发明,拿中国和欧洲最早出现的纸的时间进行对比;在讲到“活字印刷术”时,拿欧洲人用活字印刷比中国晚了四个世纪进行对比;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经普遍使用,而在13世纪,才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用于航海;北宋政府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而13世纪中期才传入阿拉伯。
又如讲述中医药学的成就时,东汉末年神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年;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而欧洲最早出现并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要比中国晚800多年。
这样,通过比一比,让学生能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运用“联一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通过历史的借鉴功能寻找古今联系点。如学习“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一章。我与正在建设中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学习“”“”等章节时为了激起学生的民族情感,我顺势联系当今时事。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于2012年2月20日在与来访的南京市代表团会谈时,发表了“很可能不存在”“牺牲的人只是正常战争死亡”等歪曲史实的言论。此时学生的爱国情绪非常高涨,纷纷谴责名古屋市长的言行。
又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一章节时,联系目前比较严峻的领海争端,我带领学生归纳了清朝的疆域。指出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曾母暗沙”都属于固有中国领土。其中就包括、黄岩岛。任何侵犯中国领土的言论和行动我们都应坚决反对。我们要捍卫自己的领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既要奋发图强学习,又要奋起维护国家的尊严的道理。
三、运用“讲一讲”增强爱国主义的观念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要求:“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还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功能”。其中乡土史就是课程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自己家乡的人、事、物,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认为可信,而且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
如在学习“原始农耕的遗存”之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我们邳州的一些文化遗存的传说,然后在课堂上讲一讲。如我们邳州市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墩子遗址、刘林遗址的传说。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邳州市不只是一个新兴城市,她和祖国一样有着五千年文明史。
在讲述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我们邳州的徐国太、崔道平、马维昶三烈士的事迹,学生感受到英雄就在身边,由衷地涌上一种自豪感。历史与现实、祖国与家乡融合在一起,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学生,教育的目的达到了。讲述家乡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爱家乡到爱祖国,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四、运用“唱一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歌曲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教学“孝文帝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章节时,我先引导学生学习孝文帝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加深对民族融合、民族自治的理解,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歌曲《爱我中华》用多媒体播放,要求同学们认真地跟唱,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唱起来声情并茂,他们用轻快、明亮的歌声表达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