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益创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者简介]韦乔元(1974- ),女,广西上林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广西 崇左 5322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大学生公益创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LSZ03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93-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指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项目资助体系;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普遍建立地方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孵化基地;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本文在理清创业教育及公益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公益创业教育的内涵
1.公益创业。公益创业一词起源自19世纪的英国,当时部分企业家开始注意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教育及文化生活等方式,以增进员工的福祉。公益创业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在国外许多国家得到不断发展,公益创业的概念也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公益创业也被称为“社会创新”或“社会创业”或“公益创新”,是传统创业理念的新发展,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公益创业一般指慈善公益领域的创新立业活动;而广义公益创业则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创新立业活动。本文所指的是广义公益创业,其含义可具体阐释为: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追求效率,追求社会效果,并面向社会需要而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
2.公益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l1月提出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开创技术、社交和管理的技能。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
3.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成果显著。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自1990年以来,该学院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办l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了历时7年的研究报告《MIT:冲击创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的第24位。斯坦福大学则是另一个典型。据统计,1986~1996年硅谷总收入中至少有一半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创业学也因此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在1977年有50~70所、1980年163所、1984年260所、1997年400所,2004年为1100所,2005年则为l600所。英国是另一个创业教育的典型国家,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高等教育创业”计划(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itiative,EHE),1998年英国政府启动大学生创业项目(The Graduate Enterprise Programme),1999年英国政府拨款建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 Science Enterprise Centres,UKSEC),2004年又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NCGE),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2006年全英190万大学生中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达13万多人,占全部学生数的7%,其中修习创业课程学生数44054人,占全部学生数的34%;参加课外创业活动的学生数87869人,占全部学生数的66%。
4.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最早见之于清华大学研究生于1997年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这一活动推向全国,举行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现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9所高校列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公益创业教育是在创业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包含社会使命感、担当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在内的教育,强调公益精神的培养。在西方国家很多高校及公益基金会都相继开设公益创业或公益创业者相关训练和服务项目。在我们国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高校开设了公益创业者训练项目,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对公益创业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公益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就业。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度肯定并宣扬了创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学生数量剧增,与此同时教育资源并没能同步增长,使两者出现失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突破现有教育资源限制的一个有利的重要途径,这种公益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压力。
2.构建和谐社会。国外的公益创业已蓬勃发展,而我们国家目前的公益创业理论与实践刚刚起步,但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我们中国公益创业事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崭新且富有生命力的时代。2008年3月,同志在两会报告中提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公益创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创办非营利组织,如慈善公益基金会等;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性企业;志愿公益活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使高校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增强就业和服务社会能力,弘扬慈善助人和自助的社会美德,实现多赢。
3.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2007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的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体现教育公益性。社会创新包含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是一种公益性的创业行为。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体现了它的社会性和创新性。
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公益创业利用它本身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以及投资基金来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如一些私人、公益组织,他们也能够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涵盖教育、环保、扶贫、社区服务等领域,范围十分广阔,因此公益创业解决社会问题的力量是不可估算的。公益创业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适应性能力,是一种分散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公益创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必然的社会目标,因此高校要教育大学生在创业开始时就要树立社会公益、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的理念,即便他们以后不创业,这种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工作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益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与方式。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培养公益创业者的公益之心。公益创业者带着公益之心去创业会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慈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长久可持续发展。公益创业不是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而是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回报社会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成长。在校大学生要多接触社会、掌握社会动向、分析当前形势,参与公益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发现社会问题,积极与有经验的公益创业者交流,了解公益企业如何操作、如何管理等,汲取他们的经验,培养独立性、求异性、进取性、坚韧性等坚强稳定的良好个性品质。高校教育每位大学生在进行公益创业时要满怀公益之心,不过多考虑自身利益,为社会创造效益,这样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2.学校要重视并提供物质支持。校领导是创业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从领导层面来说,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公益创业教育才能做得成功。高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促使公益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成立公益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公益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公益创业指导中心,组织协调并实施各项具体工作;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指导等。这些措施能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场地、提供研究经营场地。很多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高呼大学生要创业,但却没有孵化基地给他们提供便利,他们有些较好的创业想法却因为种种困难无法实现。
3.争取得到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合作。高校应加强与外部的联络,与校外相关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为学生创建社会实践基地。争取获得社会所提供的实践服务和资本扶持,包括资金和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员培训、公益实习岗位提供、项目规划和引导等。邀请校外企业人士或校友创业家进校给学生作公益创业经验交流,或组织同学们到公益企业参观学习,体验公益精神。高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广泛合作,为学生构建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学生孵化出的公益创业项目可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合作。
4.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公益创业教育者本身必须具有广阔知识以及进行公益创业活动指导的基本技术才能胜任公益创业教育。但是,目前此类高校师资队伍极为短缺,没能跟上公益创业教育这种高层次综合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个需求,高校应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培训、进修学习、参加创业教育研讨会等,强化教师的公益创业教育意识,掌握公益创业教育理论前沿,学习别人先进的公益创业教育经验;鼓励教师个人进行公益创业,亲身体验公益创业过程,亲自管理企业,实践运作,积累经验,分析研究案例,结合实践来教育学生;分批选送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学习成功创业者的丰富创业管理经验,潜心研究成功因素,探索公益创业的路子,提高公益创业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公益创业;高校;创业教育
贯彻落实重要指示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有关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全面开展创业教育,为解决创业和就业培养优秀的创业型人才作出了更大的努力,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华中科技大学展开,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导向,着力打造权威性高、影响面广、带动力大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选择。随着大学生创业的不断发展,公益创业被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创业的新领域。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又称社会创业、公益创新、社会企业,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全新创业理念,旨在实施追求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公益创业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公益创业教育还有待完善和发展,在解决就业方面还具有可挖掘的空间。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
公益领域不仅存在庞大的社会需求,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亚洲基金会调查,美国51%的医院、46%的高校和58%的社会服务组织以非营利组织形态存在。世界非营利组织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平均水平为10%,而中国仅为0.34%。所以我国公益领域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国公益创业起步较晚,但这几年随着社会对公益活动的普遍重视,使公益创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2月28日,由汇丰银行中国出资主办,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策划和执行的 “汇丰中国社区建设计划”北京地区启动招标说明会,是迄今国内社区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也是首个在政府指导下,由企业发起、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合作的系统支持社区建设的项目。这标志着公益创业逐渐成为一种新生的力量,政府、社会慈善组织、企业和高校都开始进行公益创业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大学生公益创业发展迅速。
随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不断发展,国外高校例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都已开设了“公益创业”课程。在这种新的需求和趋势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在公益创业教育方面也进行了探究。2007年湖南大学成立了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建立了“中国公益创业网”和《大学生公益创业》杂志,并编写了《公益创业学》,采用公司运作模式创立了名为“滴水恩”的公益创业孵化器。2009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公益创业年会,2010年组织了大学生工业创业论坛。同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赛和“让志愿与微笑成为青年学生的习惯”公益论坛。此外还有复旦大学、宁夏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都相继进行了实践与探索,这种新理念的创业教育,不仅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一种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大学生通过公益教育从合格的学生向合格的公民过度,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
企业对公益创业实践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恒源祥是一家已有85年历史的老企业,因一直致力于公益活动,企业一直保持着年轻的活力。2012年恒源祥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青年恒好”大学生公益项目方案征集成果会在北京举行,活动主办方共收到全国各地100多所高校的280余份创业计划书,内容涵盖环保节能、医疗健康、教育扶贫、勤工助学等多个领域,出现了众多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公益项目方案。大学生不仅将各种创新、创意与自身的专业、兴趣相结合,更将企业社会责任、公益慈善、公民意识融入一份份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书中,这类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服务大学生创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联想公益创投计划是由联想集团出资创办的,为在中国境内的公益组织提供创业的公益计划。在2010年启动了“飚爱心创未来”主题的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引进公益创业投资方式,即为初创和中小型的公益组织提供创业及发展资助,包括综合性能力建设及员工志愿者在内的全方位协助。主要面向大学生,同时还开设了公益创业培训班,扶持零基础的大学生尝试创办企业。零点集团开展了“黑苹果青年”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意识有待提高
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一颗奉献社会的火热的心。公益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公益观念,如果学生对公益创业没有准确的精神上认同,就失去了公益创业最根本的意义。
2.公益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备
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但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公益创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极度缺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目前开展的公益创业课程主要围绕着“创业基础”进行教学,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开创未来职业规划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课程体系。
3.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
我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仅有十年,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对师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目前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教师并非专业出身,无论是知识结构、专业理论还是创业经验上,都不够深入。致使创业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展开。
4.公益创业教育的统管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公益创业发展时间较短,管理机制和规范制度建设滞后,对公益创业的市场导向把握不准,不能及时地满足社会需求。在资金和服务咨询方面也也不能及时跟进,使得公益创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障碍,不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作用。
三、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公益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商业化管理技巧等等,但更需要社会的认同与肯定,才能增加公益创业者的创业动力,所以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对公益创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确定公益创业教育目标
公益创业教育是在尊重主体意识的前提下,注重非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协调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使学生在具有创业素质的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将对社会奉献精神与自己的创业理想相结合,成为高素质的创业人才。
对于公益创业这个全新的领域,高等教育又面临着新的课题,在精神层面要提高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实践方面要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那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会有新的调整。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在拘泥于课本内容的学习,而是在思想上和实践能力上对学生有更高要求。教学内容方面,将公益创业教育知识与专业理论向结合,从而领会公益创业内涵,让学生理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支撑公益创业的知识结构。文化熏陶方面,让学生了解公益创业是什么,通过文化传播接受公益创业的思想,培养学生公益创业的意识,并且将个人价格与社会价值统一,将公益创业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且长久地坚持下去。创业技能方面,公益创业也是创业的一种形式,仍然需要较强的创业能力,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初步了解公益创业的流程和管理,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具有解决问题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2.设计公益创业教育课程
学校教育以课程教育为主,是为了达到学校培养目标设计的有计划的学习内动和学习进度,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在公益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也有不同。一是“专业+公益创业教育”,将公益创业教育课程当做公共课或者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学习公益创业教育基础知识,从而对公益创业教育有更多的了解,自然形成公益创业的意识和好奇心,并主动学习公益创业相关信息,逐渐形成公益创业思维和公益创业能力。二是“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将公益创业思想和公益创业知识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渗透公益创业教育,也可以运用启发的教学手段进行公益创业教育,或者运用文化环境的熏陶来进行隐形教育,使学生发现专业与公益创业之间的利益均衡点,增强对公益创业教育的理解。三是“专业公益创业教育”针对有公益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公益创业教育,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配备,就是为了不同公益创业需求的学生量身定制的公益创业教育计划,有计划地构建知识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培养模式的创新,达到预计的教育效果。
3.建设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公益创业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瓶颈就是教师缺乏公益创业的实践经验,不能更生动和深入地讲解创业知识和技巧,从而剖析和指导学生公益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公益创业素质的影响不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公益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起到决定性影响。公益创业教育模式所培养的是创业型人才,它在客观上需要具有创业能力的教师。高校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公益创业教育教师。此外社会上有许多成功的公益创业人士,他们具有丰富公益创业经历,而且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原有的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无形围墙,使教师的聘用标准较高,关注较多的是高学历,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忽视了社会实践经验,为此,高校必须走出学校的封闭系统,校门要向全社会敞开,引进有公益创业实践经历的教师,着力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强强联合,包括高校教师、学术专家、政府官员、成功企业家等多方面人士共同参与的“公益创业导师”队伍。
4.健全公益创业教育管理
加强公益创业领导组织的建设,例如成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大学生公益创业指导中心等,带动全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渗透公益创业文化。并且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创办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与企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加强公益创业的实践教学。完善公益创业教育评估体系,将公益创业活动纳入毕业设计范畴,开展多样的公益创业活动,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公益创业,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教育参与率,促使公益创业教育实现在校大学生的全员覆盖。
5.搭建公益创业教育保障平台
要促进公益创业教育良好发展,一定要健全相应的保障措施。首先要制定促进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明确公益创业教育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还要制定鼓励学生公益创业的激励性政策,调动学生公益创业积极性。其次要建立多种融资渠道,为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寻求政府拨款,或者通过校企合作减少一部分费用开支,还可以通过高校自身出资成立公益创业基金以及科研经费等部分资金用于公益创业活动及其教育发展。再次,通过公益创业类社团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公益创业孵化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场所,使在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公益创业,可以在学校成立专门的公益创业孵化中心,整个过程包括组织培训、实习实训、提出课题、解决问题、跟踪辅导等,一方面实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公益创业吸引更多地人从事公益事业。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利用媒体中介对外进行公益创业活动宣传,树立公益创业教育良好形象,吸引更多地企业进行公益创投,保障大学生公益创业的顺利进行,打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
公益创业在我国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大学生创业中有突出的特点和成效。高校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要构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状,从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调整教育体系,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配合,共用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寒.公益创投开启企业公益新路径[J].社会管理研究,2009,(9).
[2] 唐亚阳等.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68.
[3] 钟啸灵.精耕公益创业[R].IT经理世界,2010,(1).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创业;现状
一、公益创业
公益创业(又叫做社会创业),起源于欧洲,经多年发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皆获得发展并取得成效,在解决市场失灵、帮助弱势群体、产生公益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近年来由于企业的道德感及责任感的成熟发展,公益创业逐渐成为政府、学者及企业家重视并深入研讨的议题。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作用
(一)缓解就业压力。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很重,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另外,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已严重滞后,而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大学毕业生需求结构也随之逐渐变化,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呈现出由单一型转向复合型的态势,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企业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在主观态度上,有的学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心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选择,或在工作后发现现实生活与理想相差甚远,或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公益创业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有意义的做法。
(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大学生将极高的创业热情和所学专业技术知识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领悟能力较强、掌握专业知识快的特点,并提升个人实际操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同时,也为大学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其在认知社会,感知社会和进入社会先人一步。
(三)促进社会公益、经济事业发展。一直以来,社会经济状况是大学生就业的晴雨表,企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因为从现实看,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作岗位已造成冲击,未来工作岗位将越来越脱离传统的模式和要求,更多潜在的或前人未涉足的新型岗位会不断涌现,而公益创业便会开拓出很多新型岗位。在公益创业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大量的有益于社会的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从而催生了大批的新兴公益创业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而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极大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近些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国有、私营等各行业企业的用人计划严重缩减,使得原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更加不景气,大学生与其等待别人安排就业,不如自己动手创业,不至于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在创业过程中,即使十个人有一个成功,也会带来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层面。虽然大学生创业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国家各部委出台了有关鼓励政策,但一般都只是确定原则方向,文件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并且项目本身仍然属于市场的一部分,创业能否成功必须要经得起考验。如何在复杂激烈的企业竞争中存活下来,并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是当前大学生在公益创业前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全社会对公益创业的认识还不到位,理解也不够清晰,观念和意识还不没有匹配,对公益创业的支持难以达到预期。
(二)家庭层面。大学生虽然已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但经济、心理和价值观却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如果得不到家庭从人、财、物的支持,势必会对公益创业的起步阶段造成很大影响,也会动摇创业者本人的创业信心和决心。同时由于自身存在知识匮乏、经验欠缺、选择盲目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公益创业项目难以经受起层层考验。
(三)学校层面。长期以来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始终很低,尽管各高校都积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专门教研室,成立就创业指导中心,相关鼓励创业的社团活动和学生比赛也越来越多,部分省市“985”高校都设有创业孵化器,一些高校还专门为学生提供创业工作室。但由于当前的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够,实际功效有限,导致大学生公益创业成功率不高。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益创业;创新型人才
2010年6月,在教育部颁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确定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当前,国内主要创业教育模式有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北京航天航空学校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创业资金模式和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创业资金+创新基地模式[1]。本文在厘清公益创业教育定义的基础上,以湖南大学为例,对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公益创业与公益创业教育
1、公益创业的内涵
公益创业,也译为社会创业,最早由美国人比尔・德雷顿提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在解决社会性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公益性、效益性和创新性,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最早对公益创业下定义的是美国人迪兹,他认为公益创业是非营利组织面对资金困难问题时的一种创新反应,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私营、政府和基金拨款都难以支持的情况下(Dees,1998)[2]。同时,迪兹认为公益创业者具备五种不同的特性:(1)肩负着创造和维护社会价值的社会使命;(2)识别和积极寻找服务社会使命的新机会;(3)进行持续的创新;(4)不受现有资源的限制而勇敢地行动;(5)对服务对象表现出高度负责的态度。随着公益创业实践的深入,它的概念得到进一步丰富。Kerlin(2005)认为公益创业包括更广泛的组织形式:从营利性企业从事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慈善公司)到非营利性组织从事服务于社会使命的商业行为都是公益创业[3]。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2007)认为:公益创业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虽然公益创业的定义尚未统一,但其公益性、效益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已得到广泛认同。
2、公益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者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公益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它对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使命感、担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等全方位培训在内的“系统性教育”,它强调创新性、效益性和公益精神(社会使命感)的培养。
公益创业教育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和西方许多公益基金会也相继设置了公益创业或公益创业者相关训练和服务项目。在我国,公益创业教育刚刚起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已经尝试开设了公益创业者训练项目,唐亚阳(2009)认为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包括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4],湖南大学对公益创业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构建了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公益创业教学理念与模式。
二、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现新事物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潜质的人才(李大胜等,2007)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创业促进就业战略”实现的基础。朱崇实(2006)认为创新型人才有如下特征:①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②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③在某一领域或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④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⑤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担艰苦的工作[6]。据李大胜等(2007)的研究结论,创新型人才具备以下特征:①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认知事物、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从而产生新的灵感,创设新的思维;②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创新活动;③具有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能够勤奋地学习前人;④具有求实精神,能够探索客观规律,分析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概括来说,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品质、创业能力、担当精神、社交能力和支撑创新工作的专业技能等五种品质。
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瓶颈在于慈善精神尚未成为人民和企业对道德的要求,公益创业的出发点是社会价值实现和企业经济价值共同兼顾,以社会价值实现为主,体现和谐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大力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对于高校贯彻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针,合理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公益创业是公益性的社会创新或商业行为,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明确了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公益性的本质;第二,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性、创新性决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公益创业教育更有利于形成社会服务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土壤,从而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三,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学生数量剧增与教育资源增长失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高校突破现有教育资源限制、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的一种公益创业行为。此外,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途径,也是缓解高校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一种有益探索。目前,中国公益创业理论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公益创业在国外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中国公益创业事业的发展将拥抱一个“黄金时代”,将对社会事业的从业人员产生大量的需求。
三、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尚未真正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疏于培养。在社会多元化思潮泛滥的背景下,部分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家庭责任观念淡薄。基于此,作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的湖南大学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开始公益创业教育的探索,提出了建设国内领先并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公益创业教育工作示范学校和领跑者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专注专业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施途径与方式,通过授人以鱼(公益助学)+授人以渔(就业)+授人以业(创业)+授人以智(研究)的四个层次来构建公益创业教育实施系统[7](如图1),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使命感,使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质的突破。具体说来,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体制设计
我国高校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整体上尚未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相比于商业创业,公益创业与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直接相关,它往往最终通过制度变革来达到社会目的,而大学生公益创业具有明显的社会目的和使命,其创新性主要通过组织创新来实现。为此,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或创新科研基金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充分释放青年学生的创新欲望,挖掘并促进其创新潜能的发挥。
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工作目标是“全面构建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对在校学生普及公益创业教育,引导、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此,学校先后成立“湖南大学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湖南大学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专家顾问委员会”和“湖南大学大学生公益创业指导中心”等公益创业教育领导、协调和组织机构。学校每年拨款150万支持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IT项目),拨款30万设立学生公益创业专项基金。2009年5月,学校进一步发文《湖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素质教育学分认证制度、教师的奖励制度、公派出国深造制度、本科生推免评优制度和建立班集体公益创业委员制度。
2、推进理论研究,健全教育教学体系
高校担当着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重任,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转变旧有教育观念,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形成合力,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充分依靠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好传承的同时,更要及时关注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教材的陈旧内容会严重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为加强国际国内公益创业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科学研究,湖南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公益创业研究机构“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组建了含教授、讲师、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公益创业研究团队。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立项数十个国家级、省级、校级研究课题,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十余篇;在教学体系建设方面,推行本科教学“四学期制”,精简学生课程量,扩大学生选课范围,鼓励学生跨专业自由选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公选课《公益创业学》,出版教材《公益创业概述》,实践教学尝试“项目制教学”;在学术交流方面,先后主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年会和首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业论坛。
3、拓宽实践渠道,完善创业孵化体系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作为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具有公益性、创新性、服务性、协作性等特点,它通过为大学生提供研究经营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及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是提高新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的综合服务系统。
为方便学生了解国内外公益创业动态,及时掌握各类公益创业竞赛信息,湖南大学一方面成立了中国公益创业网、公益类创业孵化公司、大学生公益创业社团;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价值取向、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此外,学校还通过公益类创业孵化公司对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支持,推荐优秀实践项目参加各类公益创业竞赛,并对竞赛项目“一对一”或“多对一”的项目导师制,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金奖3项、银奖1项,省级金银铜奖上百项;获得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国家特等奖1项、一、二、三等奖十余项,省级奖上百项;获得“诺基亚”全国挑战杯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获得“谷歌杯”公益创意竞赛全国优胜奖3项,联想青年公益创业大赛湖南总冠军1项,青年恒好・全国十佳项目1项等等。
4、寻求政企支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为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湖南大学加强外部联络,积极邀请政府、企业人士给学生作公益创业大讲堂和自由讲坛,鼓励学生与讲堂嘉宾即时互动和后续联动。政策引导与资金问题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的短板,湖南大学积极与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广泛合作,努力构建公益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在对外合作方面,与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合作公益创业教育共建频道项目参加李连杰“壹基金”年会;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创业教育研讨会并发言;参加全国工商联主办的全球创新型经济高层论坛。在学生创业项目推介方面,学校主动与科技部、中国科协、长沙市科技局、联想集团等十多家单位接洽,使学生创办公司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项,获得总资助经费375万元;长沙市科技局创业富民专项基金十余项,获得总资助经费80余万;获得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谷歌(中国)公司、联想集团、芙蓉王集团、湖南移动的创业支持资金超过30万。至此,湖南大学与政府、企业共建的公益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已初步形成。
湖南大学实施公益创业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项目获得“中华慈善奖”,受到总书记接见。核心成员向总理汇报学校公益创业教育。项目曾得到团中央陆昊书记、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湖南省省委书记、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郭开朗等领导的指导,受到过新华社、《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学时报》、凤凰网、人民网、新浪网乃至海外媒体《侨报》的报道。湖南大学以“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为校训,以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目前,以公益创业教育为重要抓手,推进湖南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国以人力,业以人兴”,人才培养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本文以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为剖析样本,探索国内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与方式,请同行专家们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赵淑雯.论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科学,2006(04),74-78
[2]Dees,J.Gregory.1998.“The Meaning of'Social Entrepreneurship'.”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contributed from th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unders Working Group,15
[3]Kerlin, J. (2005) 'Social Enterpris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from our Differ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European Conference of the ISTR and EMES Network on the Concepts of the Third Sector: The European Debate,Paris,48
[4]唐亚阳.公益创业-高校创业教育新天地(探索与思考).人民日报(理论版),2009-06-17
[5]李大胜,艳,库夭梅.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教探索,2007.5,60-62
[6]朱崇实.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89-95
[7]汪忠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3,48-52
(本文系2009年湖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SIT)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521611144)
对计划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概述,字数在500字左右。
二、团队背景
(一)团队名称及涵义
(二)团队的标志(LOGO)
(三)团队的使命
即团队对自己的定位,计划书各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使命而设计的。
(四)团队的目标
(五)团队的历史
如果是新成立的团队请详述团队组建的过程;如非新成立的团队请详细介绍团队成立的起因,发展历程,以及团队成立至今所开展的主要活动。
(六)团队的组织架构
详述团队核心成员及分工。
(七)团队主要成员的相关资历
三、行动方案
(一)行动背景(问题陈述)
1. 准备解决的问题
2. 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3. 解决问题的意义
4. 已有的解决问题的努力
(二)行动受益方
详述通过此项行动会有哪些方面受益方,并描述受益方的特点。
(三)行动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四)行动资源方分析
详述行动中会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个人、机构或组织,其中既包括受益方,也包括会提供各类支持的志愿者、合作伙伴或资助方等。通过行动资源分析,明确行动中需要和谁建立关系,这些资源方的特点和需求是什么,行动本身能够提供给资源方带去的价值是什么,行动需要资源方提供的价值是什么,进而找到有效获得资源方参与和支持的方法。
1. 会涉及的各类资源方
2. 资源方的特点、需求及可提供的支持
3. 已获得的资源方
4. 资源方获取计划
针对尚未获取的外部资源,请详述通过何种方式获得这些外部资源的支持,以及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资源方维护计划
详述通过哪些方法保持各类资源能够持续对团队或项目提供支持,或扩展更多的资源
(注:可参考第五部分志愿者管理中的分析结构)
(五)行动方法和步骤
详述具体要开展的行动,以及行动开展的区域和持续时间,并说明这些行动如何保证实现行动目标。
(六)可衡量的成果
详述行动预期取得的成果和产出,并列明成果的具体表现和需要达到的水平和指标。
(七)行动评估
详述检验各类成果是否达到的检验方法。
(八)行动延续
请说明本期行动结束后,如何延续或扩展行动以及行动取得的效果。
(九)行动时间表
对团队开展的各项行动进行分解,并进行大致的行动开展的时间规划
四、赢利模式(请有赢利模式的团队填写)
(一)赢利方式
详述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收益,并预计赢利收入的额度,以及赢利收入与行动支出相抵的情况。
(二)利润分配计划
详述如何使用赢利收入,如果赢利不能完全覆盖行动支出,请详述赢利主要负担的项目;如果赢利可以覆盖行动支出,请详述剩余利润的分配方法。
五、管理规划
(一)团队建设
1. 团队协作
详述团队如何实现更好的合作以保证行动顺利开展。
2. 团队存续
详述如何处理团队人员变动以保证团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资金及财务管理
1. 经费预算
对行动所需的经费进行预算,预算需尽可能详细
2. 财务管理
请详述如何管理和监控资助金的使用,以确保资助款得到有效利用。
3. 经费筹集方案
详述通过哪些渠道筹集团队及行动所需的经费,以及未来希望通过哪些方式筹集资金。
(三)志愿者管理(请有志愿者使用计划的团队填写)
是否使用志愿者,如果使用志愿者,请按照下面条目详述志愿者需求、招募、管理等各项相关事宜
1. 志愿者需求
详述哪些工作需要由志愿者承担,并描述志愿岗位的职责以及该志愿岗位对志愿者资质、数量等方面的要求
2. 志愿者招募计划
详述如何招募和筛选出合适的志愿者
3. 志愿者管理
详述如何保证志愿者能够胜任志愿岗位的工作,通过哪些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管理以保证志愿者切实履行职责,并实现志愿者对志愿工作的认同。
六、附录说明:本公益创业计划模板参照了《零点大学生公益创业行动计划书设计模板》,仅供申请团队参考,各团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