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波罗蜜心经

波罗蜜心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波罗蜜心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波罗蜜心经

波罗蜜心经范文第1篇

经函长21.5厘米,宽14.5厘米,高5.3厘米,重374克。牒片长20厘米,宽13厘米,每一张重45-52克。银函和牒片总重1220克。经英国牛津鉴定公司对银函及牒片鉴定,银函是银(62.4%)铜(37.4%)合金,牒片是银(57.6%)铜(42.2%)合金。根据冶金分析,基于观测到的晶间腐蚀结构,腐蚀是长期过程的结果,并不是人为造成。

经函造型、纹饰、造像及文字信息丰富。基于器型,纹饰特征(云纹、连珠纹、嘉陵频迦纹),当为辽代珍贵文物。罗汉形象表现了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各有不同的表情,其手部的雕刻也变化多样,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造像明显受到龙门石窟看经寺洞窟罗汉造像的影响。更为难得的是,经函有完整的《般若波罗蜜心经》经文。这件经函当是研究辽代金银器纹饰,罗汉造像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难得实物。

一、鎏金银J顶宝函

银函钣金焊接成型。函体长方,J顶。盖与函身以子母口扣合,直腹,平底,盖与函体在背后以铰链相接。函顶錾饰一对嘉陵频迦纹,人首,鼓翅华尾,手持花枝,空隙处填饰绶带云纹为衬。四周围捶揲一周联珠纹方框。其外饰一周绶带云纹。叠涩长边绶带云纹十朵,侧边绶带云纹七朵。函体四面饰缠枝纹。底部中心饰大朵牡丹纹,下托云头纹,四周饰绶带云纹。牡丹花繁叶茂,生机盎然。叶脉花蕊刻纹清晰,叶边缘和花瓣饰碎线纹(图二)。

嘉陵频迦是佛教经典中好音鸟的梵语译音,嘉陵频迦纹在唐代使用比较多,辽人对它表现出了特殊的喜爱之情。辽代的嘉陵频迦纹,体态单一,其特征为人面人身,女性,大型花叶尾,手持乐器或捧侍物,侧身手捧于胸前。这件银函的嘉陵频迦,下托云头纹,其羽翼和花叶尾刻画尤为生动。

辽代的云纹非常有特色。这件藏品的绶带云纹,在辽代使用的最为广泛,流行时间也最长。云头中装饰碎线纹,云头下有二三道横线,如同扎结的绶带。绶带云纹两侧加长或出尖角,是契丹独特的纹饰。联珠纹,最早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随着金银器逐渐完成中国化的过程。在辽代,联珠纹的使用很广泛,或作边饰,或作栏界。联珠纹在这件银函纹饰上,使平面图案增加立体感,匠心独运。

盖上铆有箱扣,似唐代造型。尾部宽大。箱扣的扣身细长,不能活动而铆死在盖上;箱扣头端卷出圆孔以贯锁舌。函身上铆有一对锁鼻。盖与函身扣合时,箱扣头端圆孔与函身一对锁鼻,成三孔一线,长舌锁的舌头即穿过达到锁定的目的。长舌锁已佚。

二、十八罗汉像

在经函内有,装有银牒十八片。每一张银牒左边錾饰一尊罗汉;四角饰绶带云纹各一朵,云纹两侧长出尖角,云尾拖带两个小卷云纹。这十八尊罗汉,线刻手法生动,姿势表情独富变化;形神兼备,独具变化性及艺术性,实为罗汉像之精品。

自2-3世纪,中国佛教造像初兴;3-4世纪石窟艺术崛起以来,雕塑的题材总是以说法佛像,或交脚弥勒菩萨像等为主尊,而有关“罗汉”这个题材的创作,在这个时期还是相当少见的。现存年代较早的罗汉像实物,应是甘肃张掖金塔寺石窟西窟,窟内中心柱北面龛上的几尊佛弟子像,有坐姿也有立姿,均顶上光圆。北魏以后,罗汉像创作u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侍佛二比丘(迦叶阿难像),在释迦世尊坐像的左右两旁,创作了一老一少的二比丘。

盛唐以后,渐渐有了创作多位罗汉像,成群成列的排在一起,脱离了附属的地位,而且各个罗汉像造形均不同,各尽变化,以表现相异的性格,感情,手法上较前又进入另一阶段。龙门石窟看经寺洞窟的罗汉造像,大约建于盛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虽然造型一律呈立姿,但颜面表情丰富,变化多端,而头面的转向及双眼神情,更是生动活泼。尤其双手的表现法,由合十到结各种不同的法印,由握禅杖到持香炉,持数珠,持如意,持莲花等。

这件经函内的十八尊罗汉像,或坐或站,面部特征刻划各异,有老年、中年、青年,有眉舒目朗似有所语者,有疾首蹙额苦心冥想者,有洗身恭听虔诚作礼者,有扬眉张口若作辩论者,有柱杖回顾有所瞻望者,有翘首仰天遥望晴空者,有以手抚胸沉思不语者等,各具性格,面貌各异。

下面将几尊罗汉以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中出现的顺序,在此分享。

第一至第七尊者为立姿罗汉,与洛阳龙门石窟看经寺唐代立姿罗汉群像相比,更为成熟细致。第一尊者,一袭法衣裹住身子,微侧向右前方,手持卷轴经典(图三)。

第三尊者,褒衣博带,微侧向右前方,气宇轩昂,身体前倾,右手捻佛珠,左手手掌朝前,似在激烈辩经(图四)。

第六尊者,微侧向左前方,面目舒朗,手拿大莲花,年青俊逸(图五)。

第八至第十八尊者均为坐姿罗汉,此十一尊坐姿罗汉与五代坐姿罗汉雷同。第八尊者,年龄稍老,微侧向左前方,低首,一袭法衣,偏袒右臂。横眉,右手执拂,左手按膝(图六)。

第十四尊者(图七),年龄稍老,微侧向左,低首。上半身脱法衣,两臂交于膝上,垂掌,作沉思状,其右侧置经典。“两眼方用,双手自寂,用者注经,寂者寄膝。”

第十八尊者,趺坐石上,通肩法衣,俯首作两手持经卷读诵之相。虔诚之相,无用言表(图八)。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经函内的银牒十八片右边,共抄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552字。首片抄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崛山中 与大比丘众及菩萨”。接下来的十六片,每片抄刻四列32字。尾片抄刻“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q达婆等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它和《金刚经》一样,在佛界广为流传,是《大般若经》的一部分,并被认为是600卷《大般若经》的心髓。这部经典最早是由后秦著名法师,译经家鸠摩罗什传入汉地,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均甚流行。流传最广的汉译本则是后来玄奘大师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历史上的《心经》汉译本共有十一种,重要的除了以上所说的两个略本外,还有五个广本。

波罗蜜心经范文第2篇

文。秦倾影儿

【壹】

诵多心经文,木鱼敲破,佛珠断落。

古亭已残破,人未去,苦等余生,却不知侯谁

苍茫人间几何,却邂逅恩怨纠葛

无奈俗世几多,怎知晓爱恨情仇

诸般因,诸般果,究竟谁对谁错

此般因,此般果,红尘谁与谁堕

倾世劫,情逝劫,天上人间无缘

纵使至死不渝,生死不弃,你怎许我繁华

忘却了,又能怎样,我还是我,你还是你

交集的地方也落得一地残红,无人踏足

只剩一座破寺古庙,我苦守佛前,相求

百年后或许有你的回眸

【贰】

修佛入魔,关自在菩萨,

无觅因果,却无措折磨。

莫落残笺,执笔相携

归去何归,生死无别

青灯拂雪,怎解忧祸

人却怨,奈何?

燃魔焰,焚其心念尘劫

自叹息,笑尘埃蒙心智

人无缘,前世今生错过

回眸间,血泪流湿胭脂

断情伤,笙箫吹断亡魂

奈何桥,雪祭一世凉薄

彼岸花,幽冥夙愿皆落

渡魂船,渡去西方极乐

地狱鬼,嚎啕泣锥心破

……

你,自不要回头,一直走就好

如若,回头,便要受十八层的折磨

这些,我承受,我承受所有你的错

【叁】

这一世

若遇见,起誓用生命去惜

如此,怎敢再祈求遇见

大悲咒文,佛由相生

桃之夭夭,偏爱桃花

流觞幽蓝,抚琴伴月

琉璃砖瓦,霓裳舞落

君不见断剑泪痕胭脂死,君可知红颜白发为何逝

君不见断肠苦酒祭心悸,君可知醉倒霓裳人无依

回眸流血泪,素颜陌上荒,

白头染青丝,相思孤魂亡。

夜寐梦魇闯,骷髅沾露霜。

一腔热液流,心缠冰织网。

你说言词论墨,执笔挥毫,然后断章残句,诉尽惆怅

你说七弦奏起,笙歌伴萧,然后琴断曲残,舞落霓裳

你说的这些,不敢提及,痛之又痛

然后得那些,不敢再说,悲之又悲

错了错了

忘了忘了

罢了罢了

纵无人怜惜,赏识

也要至情至性此生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多心经: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秦倾影儿

影子说:若没有你,我为谁倾尽所有

盼盼说:若没有你,我该有多寂寞呀

波罗蜜心经范文第3篇

慈禧太后:慈禧生于1835年11月29日卒于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代表作品:国画集《富贵图》,书画《鱼藻图》《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武则天:武则天生于624年卒于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到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来源:文章屋网 )

波罗蜜心经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佛教音乐;美学价值;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J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247-01

佛教音乐(Buddhist music),简称佛乐,是指佛教用以阐明佛理弘扬佛法的佛事音乐,也可指世人创作的歌颂佛教的音乐。佛乐是将佛理与音律相结合的一种音乐形式,通过音乐这一美妙的载体将佛的教化广为宣扬。佛乐通常庄严清净,蕴涵慈悲之情,使人听后动容,起欢喜之心,动善意之念。

当代唱片工业,以激光唱片为主要载体。但自2000年以来,随着网络的异军突起,网络音乐对传统唱片工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传统唱片工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行业冬天。因此,传统唱片产业也在寻找新的突破点进行反制。基于一批“天王”、“天后”级别的佛家弟子艺人自身的诉求,当代佛教音乐与唱片工业的结合顺势而为。

一、运用美学原理看当代佛教音乐

(一)从审美客体特性分析当代佛教音乐的美学特征

审美客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并与审美主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另一方。审美客体是人类审美活动指向的对象。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审美客体是具有审美属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

就其形象性而言,当代佛教音乐作为宣扬佛教思想与佛教教义的载体,正是审美客体将无法被感性感知的教义形象化后的结果。如若佛教教义为“真”的体现,那么当代佛教歌曲正是“真”与“美”的结合。既能传播佛教教义,又能给审美主体以感官审美,这是佛教音乐,更是当代佛教音乐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

就其感染性而言,当代佛教音乐作为物态化审美客体的一种,其感性形式本身缺乏独立性,只有在充分地、恰当地表现出了精神性内容,也即佛教教义及经典带来的精神性感化时,才成为“有意义的形式”,当代佛教音乐更主要的是一种观念形式、意义形式、情感形式。

(二)从审美主体的审美超越看当代佛教音乐的美学价值

审美主体会在审美体验中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心灵追求,一种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对无限或永恒的追求和对抽象的美的理想的追求。由于这种心灵追求的导引,审美活动会由内部体验向精神的无限自由的境界升腾,实现审美超越。

当代佛教音乐,兼具佛教教义的宣扬和音乐形式的统一,在内容的宣扬的同时,音乐更能成为审美主体参悟佛教教义、思想与智慧的催化剂。相对传统佛教音乐,当代佛教音乐因为其音乐编排、演奏方式以及新的音乐思想、技艺的加入,更贴近当代审美主体的审美标准,现当代化的音乐形式更容易让审美主体融入到佛教音乐中来,也更容易获得审美主体的共鸣,也更容易实现当今时代审美主体的审美超越,使审美主体获得审美愉快,伴随着自己与佛同在的永恒感,也伴随着自己的精神与肉体同自然大化浑然一体的自豪感,而形成一种理性的愉快。

二、从当代佛教音乐作品看其社会意义

(一)王菲版《心经》

王菲所演唱的《心经》,最早出现在2009年5月陕西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大型晚会之上,后王菲又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礼上献唱。歌词沿用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编曲颇有佛教歌曲特色,曲调和缓,间有木鱼、佛铃、木笛等传统元素,然而在曲子中段融入电子元素,电子配乐的加入使得整首曲子更具流行元素,节奏变化更加明显。王菲本人作为演艺界知名佛家弟子,在演唱时声音处理十分考究。在歌曲末尾,歌者为之婉转,借鉴西方歌曲元素,糅合些微赞美诗的唱法,更显大气和包容。这一切精致处理,让这首当代佛教音乐作品在当时流行一时。

这首作品,被冯小刚导演选择作为《唐山大地震》片尾曲。由此可见,当代佛教音乐作品在令审美主体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亦同时将宗教音乐的社会价值及宗教价值更好地展现,现代音乐元素的加入,使得当代佛教音乐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和喜爱,发挥佛教音乐自身普度众生的功用,促进社会和谐。

(二)梅艳芳版《心经》

梅艳芳演唱的《心经》为《心经》众多版本中较为流传的版本之一,用粤语演唱,词亦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作曲者为林敏骢。歌曲一开始便是钢琴弹奏,西洋乐器的弹奏同东方佛教音乐所融合,使这首当代佛教音乐作品别有风味。梅艳芳在演唱时,音色处理的十分到位,低沉而庄重,又不失空灵。

1999年台湾“九二一大地震”赈灾义演上,梅艳芳、谭咏麟、成龙等香港艺人曾集体演唱此曲为灾区祈福。2000年,由“第十四世红宝冠法王”夏玛巴主持的香港“千禧红观音法会及大灌顶”法会上,梅艳芳现场演唱歌曲《心经》,为港人新千年祈福。由此可见,当代佛教音乐,由于编排处理的现代化,以及演唱者自身的社会影响,使其在当今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其祈福、超度等社会作用和宗教功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佛教的传播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阮荣春,仲星明,汪小洋.佛教艺术[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2]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

波罗蜜心经范文第5篇

石 月

虽已经初夏,因冷空气活动频繁,近期异常多雨,这关中初夏夜,凉爽如春秋。因要参加考试,近来沉湎于“看书、听课、做题”的三部曲中,颇为紧张,头昏脑涨。傍晚时分去广场公园散步,人海如潮,舞曲涌动。看着满园的树木花草,青翠斑斓,甚是养眼舒心。顺手摘下红叶李的一片叶子,细细看,圆硕大方之中透着精美纤巧的纹路,再摘下皂角树的几片叶子看看,柔小拘谨之中却有着刚硬不屈的节理,真是叶如其树,不禁大叹造化如此之神奇。小小的公园,树木花草,也是雌雄竞秀,阴阳互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一体,共同在这一方公园的天地展示生命的神奇。

玩味着这一片叶子,一棵树,一座公园,走在返回的路上,突然就想到了对冲。

对冲(hedge)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一般对冲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盈亏相抵的交易。无论价格向什么方向变化,总是一盈一亏,在大致平衡中求得适当利益。

对冲就是平衡,是前进中的平衡。越是充电,越要放电;越是紧张,越要放松。越是精神压力大,越要增加身体的运动来对冲,在这螺旋式的交互上升中达到人的更高层次的平衡。奇葩,往往在重压之下诞生,而诞生的前提,就是平衡的艺术了。

学习搞得人很疲惫。夜里大楼空寂清净,便如常习起了太极拳。修习之间,突然就悟到,其实,人就是天地之间的精灵,是天地相通的连接体,万物都是天地之间的导体。三才者,天地人也。乾父坤母,万物俱为天地所生,而人类得天独厚,性灵最高,当应天之道以善其生,当顺地之道以禀其厚。天之阴阳,地之刚柔,人之仁义。天道地道人道,表里相谐,道通为一。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即说明三才一贯之义。修习之士,当以百会通天,涌泉接地,融通天地,浑然一体,方为妙法。

所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会用三宝天地通。人作为承上启下的三才之一,通了天地,则成神了。传统的中国内家修习很重视小周天、大周天气血运行,即打通任督二脉,其实就是人体的小宇宙要与天地的大宇宙高度契合,头贯通天,脚连接地,天地的精气神与人的精气神互动互换,最后,身体和精神的垃圾被清空,实现了人体向自由的飞跃,达到自在、空灵、充盈,适意、淡宕的境地。

对冲就是平衡,是儒释道三教智慧对我们的启迪和滋养。如来神掌其实象征着一种觉悟的、接纳的功夫,道法自然而又自强不息。

窗外蛩虫偶尔的浅唱,依然穿越这坚固的城市水泥建筑,静寂的飘荡在夜里,和着王菲空灵的般若波罗蜜多故《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相关期刊更多

城市国学讲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阅读与作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春出版社

黄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