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闽南神韵

闽南神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闽南神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闽南神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分类;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25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编制着各自美丽的神话,而独具永久的魅力。本文将云南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可归结为二类:

一、兄妹婚生,人类得以繁衍

“兄妹婚”的神话记载,反映出上古人民为自己的繁衍编织出的神话是一种现实的追求,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想象和借助想象征服自然,……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政治经济批判)导言》),神话的原始思维是“以己度物”,兄妹婚反映了先民正视两性。如彝族撒梅人《人类的起源》讲述:古时,大地被水淹没,只有一人剩下住在山上,一天神告诉他爬到山峰顶上避难,嘴里含米,两腋下各夹一个鸡蛋,洪水退后,他取下蛋,蛋里生出一对男女,是两兄妹,当时世界已没有人烟,两兄妹找不到人成亲,于是,抱蛋的人说现在就只剩下你俩和一副石磨,哥哥滚上磨,妹妹滚下磨,滚到山脚,两磨合在一起,你俩就成亲,两兄妹照抱蛋人的话同时把石磨滚到山脚,两扇磨恰好拢在一起,两兄妹于是结婚了,人类才得到繁衍。拉祜族《人类的起源》记述:据说远古时代,世界还没有人烟,后来葫芦里出来一男一女,哥哥叫扎底,妹妹叫娜底,两人周游大地,却不见一个人影他们俩告诉天上的神仙说:地面上冷冷清清,空无一人。神仙就叫他俩结婚,以繁衍人类,兄妹两感到害羞没有答应。可是兄妹两因常居住在一起,妹妹就怀孕了。一天,妹妹在南亚河边生下一个小孩,却人河水冲走了,神仙发现他俩的脸色不对,遍追踪至南亚河边,把淹死的小孩捡回,用刀割成若干块。先用白布包了一块,就变成了拉祜族;其次用绸布包了一块,变成了汉族,再次用滑绸布包了一块,则变成了傣族;第四用黑布包了一块,就变成了哈尼族;第五用红布包了一块,则变成了布朗族;第六用绿布包了一块,便成了阿克(哈尼族支系);第七块用灰布包了一块,就变成了彝族。

二、葫芦传人,云南少数民族的人类起源神常常与葫芦联系在一起

闽南神韵范文第2篇

山因水而灵秀,水因山而柔美,山水因人文而增神韵。

雄踞德化中部的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素有“闽中屋脊”之称, 横亘闽中。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一柱撑空”,高出云表,为福建省中部第一高峰,故古时有“天下无山高戴云”之说。

伴其左右的是九仙山和石牛山,发源于此的浐溪、涌溪环绕南北,形成了“三山绕二水”的生态自然景观。其原生态,赋予人们一种难以言语的心灵向往。

德化的山素以峰险、石怪、洞幽、树奇而闻名。三山四季皆胜景,步移景异,处处充满神秘幽奇和诗情画意。阳春,草长莺飞,山花烂漫,踏青远足赏春色;盛夏,浪遏飞舟,激情漂流,游山玩水享清凉;金秋,旭日东升,红叶纷飞,登临峰顶乐休闲;严冬,银妆素裹,雾凇垂玉,琼枝玉树游仙境。

山中寺庙,更是给德化的山增添了灵气和神韵,戴云山的戴云寺、九仙山的灵鹫岩、石牛山的石壶殿,似乎在倾诉着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是乡人、信众心目中一处敬仰的圣地和顶礼膜拜的精神家园,因此每当置身于淘洗着心灵的山光水色中,那城市里的喧嚣物欲,早已经烟消云散。

另一方面,德化的水柔媚至极。

岱仙飞瀑在石牛山下,瀑布落差184米,是华东单级落差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的壮丽景观,犹如是专为这里而写。瀑布之水汇入浐溪的下游——岱仙溪。溪的两岸绿树葱茏,视野开阔,坐在竹筏上逐浪而行,清澈的溪水轻抚双脚,耳畔尽是浪花的浅吟低唱。

闽南神韵范文第3篇

基础:丹桂成主打

南靖产茶历史悠久,早在隋末唐初,南靖先民就有采制饮用野生茶的习俗;明朝万历年间,南坑村雅就开始成片种植茶叶;清朝光绪年间,奎洋镇上洋合福坑的茶园已初具规模,两地出产的茶叶均成为宫廷贡品。

南靖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茶叶生产的风水宝地。优越的生态环境,铸就了南靖茶叶形优色美、香高味醇、神韵非凡的独特品质。据权威部门检测,南靖茶叶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化成分,具有显著的保健功效和特殊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从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出发,把茶叶确定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实施海峡两岸(福建南靖)高山茶“336”行动计划,积极从茶树品种改良、商标注册、绿色认证、QS认证、龙头带动、技术创新、形象打造、市场拓展、茶市辐射、名优茶工程等多个方面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经过几年来的持续发展,南靖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品种结构日益优化,品质不断提升。全县现有铁观音、丹桂、竹叶奇兰、金观音、本山、毛蟹、金萱、翠玉、春兰、四季春、台龙八号等优良茶树品种20多个,总面积达12万亩,年产干毛茶1.6 万吨,产值达10亿元。其中,丹桂是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历经19年从武夷四大名枞之一的肉桂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一个高香型的乌龙茶新品种。该品种香气奇高、滋味醇厚、外形色泽翠绿、汤色金黄,其品质可与安溪铁观音相媲美,是闽南乌龙茶中的珍品,经试验后证明非常适宜在南靖种植。为此,县里提出了“主推丹桂”的思路,打出“喝丹桂、人富贵”的广告,并采用舆论造势、典型示范、苗木补助等办法,大面积推广丹桂种植。经几年来推广,目前该县丹桂茶园面积已达3万亩,成为南靖茶叶的主打品种。

观念:“请进来、走出去”

为了让南靖茶叶产业迅速壮大起来,南靖县领导没少费心思:政府财政补贴请名师到南靖茶叶产区指导、授课,组织茶农外出学习,让茶商参加各种茶叶推介会。政府希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茶农、茶商转变生产、经营观念。

有一次,该县组织全县茶农、茶商赴广州推介南靖高山茶,差旅费全部由政府买单。即使是在这么好的条件下,茶商、茶农的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许多茶商本人不参加而由家属代劳。让人意外的是,参加此次推介会的茶商与来自国内外的6家茶叶营销公司签订了总量达1000多吨的茶叶购销合同,交易总额达4000多万元,不少没参加推介会的茶商后悔不已。如今,一有政府组团到外地进行茶叶推介,茶商们都争先报名。

今年一开春,南靖县就制定了“培养百名制茶能手”的工作计划。春茶生产期间,县农业局一方面请进安溪制茶能手到靖城镇为全县的120名茶农传授制茶技术;另一方面,选派20名茶农赴安溪县感德镇槐川村学习。他们回家后,有的立即购买先进制茶设备,有的忙于修剪茶树,从茶园到茶叶加工坊进行全面改造,准备下季开始生产高档茶……目前,全县各茶区已掀起一股制好茶、比好茶的热潮。

正是在政府主导的“请进来,走出去”推动下,南靖茶农、茶商的生产、经营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各种经营行为由政府推动转变为茶农、茶商自觉行为,由“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

提升:改良品种 改进技术

南靖种茶历史久远,但品质、声名一直平平。

转折起于2001年,当时南靖农业的拳头产品芦柑价格走低,行情低迷。与此同时,闽南茶业逐渐火热,安溪铁观音正如日中天,华安铁观音亦有起色。缘此,南靖县决定转型,推动茶产业兴起,以解决农业出路问题。

首要一步是改良品种,淘汰毛蟹、梅占等老品种,引进铁观音、丹桂以及金萱、翠玉等台湾品种。

据了解,几年来,南靖共改造老茶园2.5万亩,全县优良品种比例已从原来的20%提高到90%以上,其中,丹桂面积已达3万亩,成为南靖茶叶的主导品种。

品种更新,茶价两异。1700多人的靖城镇院前村家家户户种茶,拥有1000多亩茶园,“以前老品种,一斤毛茶卖不到十元,改种铁观音和丹桂后,可以卖二三十元,好的50-100元。”营销大户王碧明告诉记者,依靠种茶,院前村现在一户年收入就达两三万元。有了好的原料,但不一定能制出好茶,这需要靠过硬的制茶技术来保证。对此,“从开始到现在,我们都是向安溪和华安学习,而且办培训班、外出学习,费用绝大部分都是政府掏的。”县农业局局长简经伟说。

今年4月初,南靖以政府名义专门邀请5位安溪感德镇制茶高手前来办培训班,全县有120多位茶农参加。随后,他们又到感德镇进行了一周的观摩学习。

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制茶设备的更新,带动了南靖茶叶采制技术水平的提高,名优茶比重逐年增加。如主产区梅林镇,名优茶比重由原来的不足10%增加到现在的30%以上,精制厂由原来的32家增加到60家。

更关键的是,学习改变了很多茶农的观念,“很多农民种了大半辈子的茶,自以为技术已经不错了,但走出去一看,才懂得山外有山,才知道要不断学习。”简经伟说。

带动:龙头企业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南靖在茶产业起步之时即选择了龙头企业带动、助推的路径,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使茶农、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一步跃升。

福建闽星集团汇全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即是本土茶企代表。从2002年初在书洋镇枫林村改造1200亩老茶园开始,汇全公司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目前除了自有生态茶园3000亩,还拥有“公司+农户”订单式基地1万多亩,覆盖书洋、梅林等多个乡镇,带动农户4000多户。

汇全公司董事长徐文煌介绍说,发展之初,他们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成本投入,“上百万株的茶苗都是我们买了送给农民的”,道路等硬件投入更是如此,如梅林镇茶叶基地13公里的道路即投入了30多万元。“这些让茶农来投资,不太可能,而且他们还有风险担忧。”

申富茶叶有限公司则是外资茶企的代表。2003年,已在南靖经商多年的澳商吕良义在和溪镇投资茶产业,目前已拥有800多亩茶园。“什么都是从头开始,包括开荒、买茶苗、修路、建厂房等,已经投入600多万元,还没有赚钱。”吕良义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想给当地农民找另一条路,特别是中年农民,出去打工也没什么竞争力,而在家门口种茶比较合适。”

如今在南靖,像这样的龙头茶企已有20多家,其中有十多家台企,在南靖动辄就有500亩以上的茶园。

业内人士指出,像这样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示范,既解决了产业发展之初大规模资金投入的难题,同时这些企业相对较为先进的管理,又可以促使产业发展快速步入正轨,少走弯路。

策略:打响海峡牌

2001年,台湾金壶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和花了3年时间在国内寻找没有农药污染的“处女地”,以便做高端精品茶,最终相中书洋镇高溪村。时任该县的主要领导得悉后,立即联系上黄文和,及时做好各项服务配套工作。最终,黄文和决定投资800万元注册漳州御品茶叶有限公司,引进了台湾乌龙茶、四季春、金萱等台湾品种,同时也把台湾的先进技术“送”到南靖。

无独有偶。在政府的引导下,梅林镇茶叶营销大户简天号花了40万元从台湾引进一部茶叶自动剪枝机,可节省400多个劳动力。由于目前茶叶加工的熟练工人奇缺,工资也是一直往上涨。如今,简天号一天就可节省6万元,一个月可节省180万元。

除了引进台湾先进技术外,南靖县在推介产品的各种场合都不忘贴上“海峡”标识。2002年6月,南靖县参加了首届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北京茶叶品鉴会,南靖台式乌龙茶荣获金奖和银奖;2005年12月,该县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福建南靖)茶文化节,与此同时,南靖县委、县政府创建了海峡两岸茶叶网。

平台:政府搭建茶市

为了更好解决有茶无市的混杂零散状况,发挥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南靖县委、县政府于2005年8月在县城嘉盛路西段,采用统一租进租出的办法,仅用3个月时间,建成了漳州市首家县级茶叶市场,现有茶店118间,面积5000平方米。县里出台了优惠政策:五年内,政府补助店租3元/平方米;政府出资100万元对茶市进行统一包装;电力投资80万元完成三线下地;建设部门耗资40万元完成街面铺设和绿化。

闽南神韵范文第4篇

洞头地处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外东南方向,区域内有168个大小不一的岛屿,被世人称为“百岛之县”,清朝诗人王步霄曾惟妙惟肖地描绘其神韵:“苍江几度变桑田,海外桃源别有天;云满碧山花满谷,此间小住亦神仙。”

唱渔歌,构筑蓝色梦

洞头岛是中国十四个海岛县(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地处海岛,岛上的居民世代以渔业为生,海洋捕捞是其主要的生产作业,是渔民渴望致富的蓝色梦想。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的保护以及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洋捕捞风光不再,洞头由此也从以海洋捕捞为主,走向以海水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之路,渔民也从波涛汹涌的海上谋生转向了相对风平浪静的近海作业。

洞头这个曾经的浙江海洋渔业捕捞渔场,经过多年不断地更新、不断地产业调整,洞头渔民的蓝色梦从海洋捕捞转向海水养殖。这里的养殖业不仅有了规模,而且还拥有了省级和国家级的金名片:浙江省紫菜之乡、中国羊栖菜之乡。从格式网箱养鱼到深水网箱养鱼;从海带、紫菜养殖,到羊栖菜、鼠尾藻养殖;从单纯的鱼类养殖,到鲍鱼、海藻养殖……洞头,一直围着渔业打转转,举着渔业作文章,那是一个“大唱渔歌”的时代。

“什么出世滑溜溜,什么出世两条须,

什么出世背盔甲,什么出世无眼珠;

鳗鱼出世滑溜溜,红虾出世两条须,

虾蛄出世背盔甲,海蜇出世无眼珠……”

这是一首以闽南语演唱的洞头渔歌。它以丰富多彩的海洋鱼类故事传说为内容,表达了海岛人民喜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具有鲜明的海岛特色和地域风格。

洞头是一个移民之地,其先民大多从邻近的温州及较远的福建迁徙而来,岛上居民主要讲温州吴语和闽南语两种方言。这里既保留瓯越文化的遗风,也延续闽南文化的流韵,两者和睦共处、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海岛文化。瓯闽人文薪火相传,在岛上,民间吹打、贝壳舞、贝雕……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其中就有海洋动物故事、七夕成人节等列入国家级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讲故事,向大海

在碧水蓝天的百岛洞头,当你沉浸于沙滩、海浪、礁石的美景时,这里的导游会给你讲述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海洋动物故事,一下子把你带到浩瀚神奇的海洋世界里。海洋动物故事在洞头形成和传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茶余饭后,你总能听到一些。这些故事口耳相传,不断地被改编、被充实,形成了洞头特色的传统文化。而今,故事里生故事。在洞头人的智慧演绎下,那些古老的海洋动物故事,成了洞头海岛旅游的独特风景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热点。

我来到北岙九仙村,在村桥头依稀就能看见远方的船只,听到飘来的承载着渔民情感的渔歌。“我喜欢听这些故事,也喜欢讲。因为它们不仅好听,还能教育人、启示人。”当笔者见到72岁的许根才老人时,他手里正拿着修改的文稿,一说起海洋动物故事,神情中露出童真般的笑容。许根才十二三岁时跟着做手工艺的父亲几乎走遍了洞头的角角落落。每次他父亲做工,都吸引了当地很多好奇的村民。他们围在一起,一边看手工艺,一边你一句我一句地讲故事,特别是那些海岛特有的海洋动物故事。

“我觉得这些故事不写下来太可惜了。”1985年之后,许根才一直致力于收集和整理海洋动物故事,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为了让故事更加真实和生动,他找老渔民讲故事,求证故事细节,这种鱼有没有牙齿,那种鱼有什么特点……在整理过程中,他一边自学,一边查字典,逐字记录。至今,他已经整理海洋动物故事近70个。2008年,他将40多个海洋动物故事串连成一个故事集《百岛奇谭》,成为洞头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76岁的海霞村许楚义老人曾是渔老大,“出海捕鱼时,渔民喜欢喝酒,三杯酒下肚,‘话匣子’便打开了,‘三句不离本行’,这些故事为长期在渔船上生产、生活的船员们驱走寂寞。”许楚义说,“我们有时还会根据故事中海洋、鱼种的作息、体征、习性,玩猜谜语。”如“没脚会走,没嘴会吼,没头会打筋斗”。谜底是“波浪”。又如谜底为“虾”的谜语:“驼背老公公,胡须蓬松松。杀了没有血,煮熟红彤彤。”

“我们都是海洋民俗文化中的一滴水!目前,能讲述此类故事的老人还有十多人。”《洞头海洋动物故事集》主编邱国鹰介绍,从1979年开始洞头县采集海洋民间故事,先后组织60余人次,深入洞头各个岛屿、渔村、岙头,采集到涉及海洋动物的传说、故事200多篇,有人变鱼虾的传说,有鱼虾入药的故事,有龙宫、人、鱼类之间的故事。而纯属特定含义的海洋动物故事有100多篇,整理成文的80余篇,是全国同类故事搜集整理数量最多的县之一。这些故事发表后,反响极大。收入这些故事的专集《东海鱼类故事》,荣获全国首届(1972-1982)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另有多篇作品获浙江省民间文学奖。

闽南神韵范文第5篇

一、戏曲表演中“亮相”使用的审美价值

闽南地方戏芗剧中角色的首次出场非常注重设计一个亮相动作,使观众看清楚演员的扮相和造型,其次演员才向观众自报姓名与身世背景,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更好的了解演员的角色和背景定位。

一般话剧表演内涵以“写实”为美,再现生活是其艺术哲学所求。这样的要求使得演员的出场不仅代表他个人的活动,而是代表剧定人物在特定生活环境中活动。必须将表演视为与生活一体,方能将观众置于生活真实环境而陶醉其问。但戏曲表演中并不以“写实”为艺术哲学追求,而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充分阐释出来,它将“亮相”视为一种特定的表现艺术,坦诚舞台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演员在演戏,这种“写意”的审美,不回避艺术的假定性,反而大力宣扬假定性的魅力。一般演员的首次“亮相”,都是发生在戏剧矛盾冲突的前端刚好构成一种平稳的写意空间,而演员的表现,就成为观众判定是否能够满足自己审美艺术感官的直接标准。

“亮相”的时间虽短,但绝对不止是一个简单的表演程式,它包含了演员的性格、气质、年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心态情绪等一系列的戏曲信息,观众可以透过演员的出场将其定位确定下来。“亮相”融合舞蹈、雕塑、绘画和音乐的美感。以动作美化、节奏韵律化的动态美,以生旦净丑不同角色的台步、舞步来展示风采,规定好先迈哪只脚、走几步顿住、是否垫步、站何位置、腰怎么领、眼怎么随等动作要领,动态的舞蹈美就会体现在独具性格的雕塑美之上。而戏曲写意的化妆技术、脸谱类型和服装装饰搭配之上尽显绘画美,以各种夸张、象征的图案色彩和样式,突出表现出不同演员的各自风采。而音乐美则是主要以打击乐来衬托人物出场之时的气氛和气质昭示,和演员的内部节奏充分结合起来,以内外结合的节奏气势征服观众。

二、戏曲表演中“亮相”使用的秘诀阐释

戏曲的亮相讲究“精、气、神”的存在,要求亮相之时最好达到雕塑美和动静结合的神韵美,对于面部炯炯有神的眼睛特别讲究。在传统的表演中,“亮相”具备三种不同的程式:一种是在唱腔过门中上场,称之为“唱上”,一种是在锣鼓音乐的伴奏中上场,称之为“打上”,另外一种是于无伴奏中上场,称之为“静上”。戏曲演员的上场亮相被要求带情景戏上场,有些没规定情景上场的,就是单纯为了亮相而亮相,只亮了演员自己的“相”。

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亮相”的效果,演员必须在短暂的“亮相”里展示出戏曲中人物的各种必要讯息,这要求演员要深入研读剧本内容,把握剧情戏理和发展,这样才能够让观众眼前一亮。在京剧演员吴绛秋先生的《贵妃醉酒》一剧中,将杨玉环的“亮相”设计得独具匠心。首先呈现在台步上,不拘于普通的程式,没有含羞的闺阁台步,也没有大方端庄的青衣台步,只有符合妙龄女子杨玉环的高贵身份之上,轻快潇洒且略带娇媚的台步。出场时目不斜视、面含微笑,给人一种华贵典雅、娇柔妩媚的感觉。这样的台步设计将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心理都描绘到入味,使其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出场后的第一个亮相中,运用折扇、眼帘和水袖等技巧将一个初出深宫且娇媚动人的美人形象表现出来。透过一系列的技巧动作将一幅美人赏月图呈现在观众眼前,诗情画意便在这无言表演的“亮相”中显示出来。

相关期刊更多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闽南师范大学

闽台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闽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