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艾滋病防治知识

艾滋病防治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艾滋病防治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艾滋病防治知识

艾滋病防治知识范文第1篇

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B)

A、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B、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C、共用卧具、血液传播、母婴传播D、阴道分泌物、血液传播、握手2、艾滋病病毒(HIV)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那些组织中?(D)

A、血液 B、、阴道分泌液C、乳汁 D、以上都是3、世界艾滋病日是几月几日?(D)

A、5月31日 B、9月28日C、10月10日 D、12月1日4、下列行为哪个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C)

A、共用电话、马桶 B、共用茶杯和餐具C、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 D、蚊虫叮咬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外表上看:(A)

A、和正常人一样 B、有典型的表现C、很可怕 D、很容易看出来6、预防艾滋病的责任应该是:(D)

A、国家 B、疾控中心C、医院 D、全社会7、全世界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共同标志是:(B)

A、红十字 B、红丝带C、和平鸽 D、绿丝带8、预防艾滋病我们应该做到:(D)

A、洁身自爱,不性乱B、不吸毒,尤其是不共用注射器吸毒

C、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D、以上都是9、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多长时间可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B)

艾滋病防治知识范文第2篇

禄丰县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之一是娱乐场所(歌舞厅、美容美发店、泡脚城以下简称“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行为干预,然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流动性太大,给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多且处于性活跃年龄,甚至可以说就是“性”服务活动,她们就是容易受到AIDS威胁的高危人群,也是艾滋病病毒(HIV)经性途径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为了解禄丰县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状况,为了更好的开展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禄丰县22家娱乐场所(期中歌舞厅8家、美容美发店12家、泡脚城2家)的女性从业人员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调查,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了解在80%以上;但对其它途径及相关知识认识较少,这可能原因在宣传深入上不到位,目标人群不了解。

1 调查目标人群和调查方法

1.1 调查目标人群 禄丰县22家娱乐场所(期中歌舞厅8家、美容美发店12家、泡脚城2家)内的女性从业人员。

1.2 调查方法 我们采取在不影响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前提下,与业主讲明目的,使其配合工作,在从业人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全面进行一对一不署名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人员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危险、每一次安全套使用率,服务人员独立完成调查文件,并当场回收。

1.3 资料统计分析 将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量化,得分越高,表明认知越好,安全套使用率越高。

2 调查结果

2.1 人员基本情况 对8家歌舞厅、12家美容美发店、2家泡脚城开展全面调查,共调查85名女性从业人员,大多为外地户籍(95%),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31岁,平均年龄24岁;文化程度初中基多74%,小学23%;婚姻状况:以未婚者为主86%。

2.2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与艾滋病人发生无保护会传染艾滋病的回答率为83%;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的回答率为31%;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64.0%;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率仅为20%;说明娱乐场所女性人员对艾滋病知识和防护认识的不足。

2.3 正确推广安全套使用率 对8家歌舞厅、12家美容美发店、2家泡脚城的85名女人员调查问卷中表明,与顾客发生时有53.2%的人偶尔使用安全套,与顾客发生时每次都提出使用安全套的仅占31.6%。与固定性伴发生使用安全套的仅占34%,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11.4%,根据统计数据表明,女性人员文化层次、婚否、户籍情况对安全套使用率均存在明显差异。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禄丰娱乐场所女性人员,多以外地、未婚、初中和小学文化为主的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了解在80%以上;但对其它途径及相关知识认识较少,这可能原因在宣传深入上不到位,目标人群不了解。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一般性接吻、蚊虫叮咬、共用坐式马桶、握手、拥抱、忠贞单一性关系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通过调查表明,文化程度、婚姻、户籍不是影响女人员对艾滋病认知的因素,但年龄与女性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影响明显,18岁以上的认知相对要高,可能以入行时间有关。今后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娱乐场所服务人员的宣教与干预力度,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及提高娱乐场所女性人员对HIV感染和AIDS的警觉性;鼓励采用保护措施,通过宣传,推广和提供,强化安全的能够有效地阻断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和蔓延。

参考文献

艾滋病防治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态度;年龄;原因

十堰市自1998年8月4日第1例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报道后,感染例数逐年增加,传播途径也开始由单一卖血途径转为血途径、母婴途径、性传播、吸毒途径等复合性传播模式。不同年龄的市民对艾滋病有不同的认知,因此了解各年龄段对艾滋病防治的认知情况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基础。

1.对象与方法

笔者于2015年7月中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十堰市人随机选取年龄在15-70岁市民进行调查。问卷涉及被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国家政策及获取知识途径等方面。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3份,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98%。,并采用SPSS17.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本次调查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共调查十堰市不同年龄段居民共计500人。由于本次调查在暑期且在白天进行,所以调查对象以中青年为主,而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人可能由于天气原因参与度仅有9.82%。

表1 被调查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2.2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

表2 被调查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程度

上表显示,对于“艾滋病能否防治和治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基础问题,20-4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居民较其他年龄段居民认知程度更高。

2.3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态度调查

表3 被调查居民对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态度的调查

调查显示,在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态度上,相对于5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20-50岁的调查对象在“熟人感染艾滋病仍正常交往”、“允许艾滋病患者继续工作与学习”、“允许感染者的子女正常上学”等问题上,更多的人持不歧视的态度,说明他们的态度更趋理性。而对于“是否愿意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的问题,40岁以下的调查对象更多持不歧视态度。

2.4 对国家有关艾滋病政策的了解程度

表4 被调查居民对国家有关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政策了解程度

不同年龄段对国家有关艾滋病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不相同,有关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了解,50岁以下调查对象知晓程度更高,但各个年龄阶段对这一政策的了解程度都不高;而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实施免费治疗政策,50岁以下的调查对象知晓率都在80%以上,且各个年龄段对这一政策的知晓程度普遍较高。

2.5 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

调查中各个年龄段的居民都不同程度地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过有关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的宣传。(表5)

表5 被调查居民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相关途径(多选)

以上数据显示,在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获取途径中,电视对所有年龄阶段的调查对象都起到重要作用,而网络在年轻人的获取方式中占据重要地位,收音机和报刊杂志等较为传统的方式对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的影响更大,这与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生活方式是相吻合的。年轻人能更多从张贴画与挂图、医护人员讲解、讲座、宣传资料、文艺演出等途径中获得防治知识,这说明年轻人接纳新事物的医院和能力更强,因而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3.讨论

3.1不同年龄段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不同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0岁以下年龄段的居民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平均知晓率为63.38%。这一年龄段的居民一般为学生,由于近年来艾滋病的感染年龄低龄化,因此,国家注重了对在校生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20~30和30~40年龄段的中青年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最好。本次调查中,20~30、30~40年龄段的居民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达70.48%和72.87%。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高,接受信息能力强,渠道多。40~50年龄段的居民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平均知晓率为68.00%。这一年龄段的居民处于事业的稳定期,物质条件较好,但年龄上处于中老年的交界期,身体健康情况处于下降期,因此,处于该年龄段的居民更加注重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但由于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以及长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较为固定,知晓率较20-40岁的居民稍低。50岁以上年龄段的居民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平均知晓率为56.25%,由于年龄和整体文化水平的限制,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获取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较差。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以提高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由于电视在现代居民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应在电视节目中增加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公益广告,做到“广而告之”。同时,还可以在公交广告、宣传灯箱等地宣传相关知识,做到艾滋宣传无遗漏。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加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3.2不同年龄段居民对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态度的分析和对策

20岁以下歧视率较低。20~30年龄段歧视率最低。本次调查中20~30年龄段中有平均57.08%的居民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这一年龄段的居民平均学历较高,获取信息的途径较为多样,更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从而对艾滋病的恐惧心里较低,故歧视率最低。而30~40、40~50及50以上年龄段随着平均年龄的增长歧视态度逐渐增高,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分别为55.11%、52.67%、46.35%。虽然30~40及40~50年龄段居民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达72.87%和68.00%,但是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比例仅为55.11%和52.67%;50岁以上年龄段居民中仅有46.35%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产生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传播途径不够了解,很多人将艾滋病感染等同于个人生活不检点,有较强的厌恶感;同时,也是由于对相关知识缺乏,害怕自己传染,所以对艾滋病有较强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部分艾滋病患者确是因为个人作风引起,,而年龄更大的居民对道德的坚守催化了歧视心理的产生。无论是恐惧心理还是歧视心理,对艾滋病的防治都是有弊无利的。应对这一局面,一方面要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传统道德的约束力。

【参考文献】

[1]辜伟伟,邓晓,胡熙耀.十堰市艾滋病疫情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4年4月第30卷第7期

[2]邓晓 唐桂珍 李郁 毛立峰 刘经凤 湖北省十堰市1998-2009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报告[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4月第27卷第4期

艾滋病防治知识范文第4篇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传染病。我市自*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强化艾滋病防治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市艾滋病传播和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存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危险。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出入境人员和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艾滋病传播的风险随之增大,防治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根据《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发〔*〕74号)和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做到防治目标到位、职责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面负责。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要相应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隐瞒疫情、造成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二、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环节。要坚持以正面教育、疏导为主,以村镇、社区、学校以及高危人群、流动人员集中的场所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掌握预防知识和方法,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宣传部门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列为宣传重点,精心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加强指导和督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要设立专门栏目,并定期免费播放或刊登有关公益广告。卫生部门要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并为其他部门、单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农业部门要配合卫生等部门编印适合农村的各类宣传材料,并结合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努力做到家喻户晓。教育部门要将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各类高、中等学校教学计划,并落实教学课时向学生讲授;会同卫生等部门做好外籍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工作。铁路、交通、民航、检验检疫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对旅客宣传的内容,并要求旅客集中的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摆放宣传教育材料,适时播放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音像作品。文化、工商部门要对娱乐服务场所加强管理,要求其公开张贴和摆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品,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民政部门及婚姻登记和社会救助管理机构要积极开展社会卫生宣传教育,鼓励和动员婚姻当事人主动进行婚前体检。*、外经贸、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组织开展面向流动人员和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和组织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大对高危行为的干预力度

积极开展对注射吸毒、等高危行为的干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各地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依法严厉打击贩卖、吸食和等违法犯罪活动。*、司法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羁押、被监管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设立专门场所,协同卫生部门依法对羁押、被监管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检测、筛查和治疗,配合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在注射吸毒人员中开展美沙酮替代治疗和针具市场营销试点。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对恶意传播疾病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要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止经性传播艾滋病。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和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大力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配合。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要采取适宜形式推广使用安全套,设立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允许安全套生产、经营企业利用商业网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开展安全套公益广告宣传活动。

四、确保血液及其制品安全使用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行医等行为,保证血液及其制品的安全,杜绝艾滋病病毒经采供血途径传播。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无偿献血,巩固和保持无偿献血成果,推广成份输血。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用血管理,严格执行用血制度,把好临床用血质量关,确保使用合法采供血机构提供的合格血液,严禁医疗机构外采、外购和私自采供血,严格实行全市统一标准化采供血。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毁形和有关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工作,防止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五、进一步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加强艾滋病监测网络建设,在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危人员集中的场所建立监测哨点,制定规范,明确责任,广泛筛查感染者和患者。监测哨点要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具备必需的经费和条件,确保有效地发现感染者和患者。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认真抓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和相关咨询工作,尤其是发病重点地区的艾滋病自愿免费检测工作;同时,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高危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力求准确掌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数量、疫情变化阶段性情况和流行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认真落实疫情报告的规范要求,加强监测报告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报告疫情,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加强对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严肃查处瞒报、漏报和迟报疫情的行为。

六、认真组织实施医疗救治

各地要将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和城乡医疗救助支出范围,向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费用予以减免。市劳动保障局、卫生局要根据省有关部门研究确定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的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品种,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市传染病医院为我市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负责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治疗,主要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鼓励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回乡接受治疗。对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实行统一集中采购、统一分配、调拨,并通过疾病预防控制网络逐级分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执行卫生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规范(试行)》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执行方案(试行)》,严格规范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的使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分发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有效地救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七、积极开展关怀救助

根据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怀救助要求,切实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城镇艾滋病患者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家庭其他成员按规定差额享受;患者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低于保障标准1.5倍的,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家庭其他成员不享受低保补助。已建立低保制度的农村地区,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尚未建立低保制度的农村地区,要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实行定期定量补助,补助标准由各县(市、区)研究确定。对农村已故艾滋病患者的孤老和孤儿实行“五保”供养,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要采取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与家庭关怀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怀活动。要采取切实措施,控制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防治咨询、筛查,并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品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经母婴途径的艾滋病病毒传播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有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继续做好阻断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工作。

艾滋病防治知识范文第5篇

为了解我市江州区居民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现状,评估我区多年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效果,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工作实施计划,我中心于2013年1月份开展吸毒人群基线调查活动,调查情况如下:

1 目的

为了解我市江州区居民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现状,评估我区多年来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效果,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提供依据。

2 工作原则

2.1 根据不同人群建立调查点,实行分类指导。

2.2 多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

2.3 尊重伦理,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知情同意和信息保密。

3 调查人群

3.1 调查人群 在校学生(初一)、农民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

3.2 调查数量 每个人群200人份共800人份。

4 调查内容

调查者基本信息、艾滋病知识及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

5 工作方法

确定人群,在各类人群中采取相对集中随机抽样面对面问卷方法。了解居民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其中以民族中学(初一)为在校学生;以新和镇(100人)、江州镇(100人)居民为城市居民;以江州区小区建筑农民工为农民工;以新和镇作字(100人)屯、江州镇卜驮村岭弄屯(100人)等为农村居民。

6 统计方法

得到的所有数据先字数统计,再进行百分比统计分析,评定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

7 结果

7.1 回答八个问题中,答对6个问题以上为知晓。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农民工、在校青少年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5%、89.5%、96%、63%。

7.2 各类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各类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某些问题填选正确率较高,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答对779人,正确率为97.3%;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答对758人,正确率为94.7%。但对艾滋病一些知识还是缺乏了解,如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答对率较低,或说不知道,800人只答对466人,正确率为58.2%。其中,①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答对651人,正确率为81.3%;②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答对466人,正确率为58.2%;③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答对617人,正确率为77%;④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答对758人,正确率为94.7%;⑤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答对779人,正确率为97.3%;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答对749人,正确率为93.6%;⑦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答对724人,正确率为90.5%;⑧只与一个性伴发生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答对694人,正确率为86.7%。

7.3 是否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情况

7.3.1 是否听说过艾滋病/性病信息:绝大部分人员均听说过艾滋病/性病信息,详见表1。

8 调查结果分析

①多年来,我区依托爱德基金会/那打素基金的项目经费支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大大提高了各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本次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农民工艾滋病的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92.5%、89.5%、96%,这三类人群比去年调查结果相比,知晓率分别提高9%、12%、16%。说明爱德基金会/那打素基金的项目经费支持对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效果非常显著。②社区居民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以电视、免费宣传资料、宣传广告栏、医生的咨询服务等。③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与接受宣传和教育程度有关,有接受宣传,知晓率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知晓率也越高。④社区居民有极少数存在着高危和性自由的思想。⑤对艾滋病的紧张、恐惧心理还是占绝大部分,很多虽然了解了艾滋病知识,但却不能消除该病带来的阴影。⑥歧视心理与接受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有关,接受教育越多,恐歧视心理就越少,反之就越多。⑦对安全套的使用意识与生活所处环境和接受艾滋病知识教育有关,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使用安全套意识越高;接受教育知识越多的人群使用安全套越高,反之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