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远古的呼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道激光刺向雷伊,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小雷伊奋不顾身的挡住了激光,顿时,雷伊吓呆了。小雷伊临终前说了最后一句话;"你向东边一直跑...见到了人群说...你来自未来就...行了..."小雷伊用颤抖的声音交代了他到了这里的使
命。
雷伊顿时战斗力大增,只见他大喝一声;"找死"一招顺雷天闪,那个机器人顿时就零件全散......
老年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通过加强预防和临床护理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我科于2010年1至11月共收治11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有针对性实施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中,男79例,女31例;年龄60岁~70岁60例,71~80岁34例,80岁以上16例。其中:股骨颈骨折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胫腓骨骨折6例,踝部骨折2例。以上110例均治愈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根据骨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计划地护理。针对患者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护患之间相互沟通,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由于骨折,手术均为意外突发事件,患者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要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照顾,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配合治疗。
2.2 饮食营养护理:根据骨科老年患者的身体特点,消化道吸收功能减退、心脑血管疾病增多、身体状况差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安排饮食计划。骨折后1~2周,饮食应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骨折后2~4周,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骨折后5周以上,可食用任何高营养食物及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
2.3 术后应激的观察护理: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适应能力差的特点,对外来的手术刺激反应灵敏,易出现各脏器的功能失调,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后3?天内应细心观察患者是否有皮肤肿胀以及尿量变化,注意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质、颜色和数量,监测生命体征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3.1 防止呼吸道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加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应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的咳痰训练,上肢能活动的做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在协助患者翻身时,应由下至上叩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患者,鼓励其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3.2 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患者易出现腹胀、便秘,指导患者宜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少食甜食及奶制品,以免引起腹胀。3天未解大便者可用缓泻剂。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灌肠,保证大便通畅。
3.3 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显的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患者,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 预防泌尿系感染:老年骨折的患者,因长期卧床,代谢降低,再加上活动时怕骨折部位疼痛,又怕多饮水尿多,用便盆麻烦,致尿液浓缩、钙盐沉积等,易发生泌尿系结石及感染。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保持会清洁,勤换内衣,每日睡前要用温开水擦洗会,对于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每日必须行会阴护理,特别是尿道口周围不应有分泌物。定时更换尿袋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3.5 褥疮的预防:由于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及弹性随之下降,加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潮湿等物理刺激,很容易发生褥疮。因此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或应用减压贴。不能自行翻身的隔1~2小时协助翻身,可在受压部位应用透明贴,促进血液循环。
3.6 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自身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较高,血液流动缓慢,极易形成静脉血栓。而骨折卧床后,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加之下肢创伤后,造成血管壁损伤,最易形成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对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提高肌肉的肌力,防止静脉血液淤滞,协助患者定时更换,每1~2小时更换1次为宜,患肢抬高,经常按摩患者下肢可增加血流,严密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活动情况,重视患者的疼痛主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4 指导功能锻炼
4.1 加强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不进行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并发症。因此卧床期间,根据不同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活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可活动健侧肢体和患肢肌肉做等长收缩活动及足趾和踝关节运动。要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有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手术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患者也可扶持他人或借助双拐的力量,早期下床活动,1~2周主要锻炼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放松;3~6周加强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有利于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
4.2 功能锻炼注意事项:指导老年人作运动时要有耐心,活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切忌急躁。在活动过程中,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的情况及远端肢体的颜色,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开始离床活动时一定有专人扶助,注意安全防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术后1~2个月到医院复诊。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因而通过手术治疗老年人骨折也逐日增多。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的方法是促使骨折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我们的护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59.
[2] 朱以芳.老年骨科特殊性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8:18.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应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影响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心理学家们已经发现许多的人类力量可以抵御和减轻精神疾病,积极的人类力量与美德是对抗心理疾病发生的缓冲器。心理干预能较好的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除了有效的治疗外,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运用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结合医学知识,了解分析并掌握各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极强的心理护理措施,千方百计地克服患者的消极情绪或负性情绪,对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理生化影响,起到了药物治疗难以起到的效果。
骨科患者80%以上是由交通事故、工伤、人为伤害以及其他意外事故所致,其人身伤害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后果难料,由于肢体骨折导致肢体活动受限,治疗过程漫长,无形中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变得紧张、焦虑、恐惧、抑郁、暴躁,这对患者的治疗是非常有害的。针对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去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面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心理特点
1.1 紧张、恐惧
患者因突然意外事故,伤口出血,疼痛等刺激,骨伤科特殊的检查手段都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也因创伤严重,担心手术效果不佳或残废,日后生活不能自理,影响家人,少数担心无人照顾,更易产生恐惧心理。
1.2 焦虑
焦虑是个体对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威胁作出反应时所经受的不适感觉和忧虑感,是患者最常见的负性情绪反应。骨折愈合需要很长时间,患者长期卧床因经济,工作,家庭等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在适应患者角色中与其本人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引起行为角色。
1.3 孤独感
由于医院环境,人际陌生,医院各种管理规定的约束,生活单调、无聊,病情稳定后,亲友渐渐疏于探视,医护人员忙于其他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与其交谈减少,也会使患者产生孤独感。
1.4 忧郁悲观心理
伤情严重或肢体伤残患者因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觉得自己是家庭、社会的负担,出院后也不能恢复劳动及工作能力而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表现为沉默寡言,拒绝治疗甚至产生自杀行为。
1.5 患者角色行为减退
由于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已适应其角色,由于某此原因,使他不顾疾病的预后,过早地承担在社会中的其他角色,从事不应承担的活动。
1.6 患者角色行为强化
常见于康复期患者,由于依赖性增强或自信心减弱,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对承担原来角色感到恐惧不安,而“安于”患者角色的现状或小病大养,一些大手术或车祸之后,患者死里逃生,心里上害怕再负成人的责任,产生依附心理,习惯于别人的照顾,不作主观努力,不能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使功能恢复及适应过程变长。
2 心理护理
2.1 对紧张、恐惧患者的护理
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及康复过程,构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营造人文关怀工作氛围。医护人员的态度,可以极大的影响患者的心情。语言不仅是人们交际工具,而且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通过温馨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患者以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到真诚与温暖,有一种安全感和被信任感,因而他们能对护理人员真心交流,倾泻情感,暴露自己。护士要转变以往“疼痛只有在患者无法忍受时才需处理”的观念。护士应想其所想,痛其所痛,对他们给予“亲人”般的关爱,及时采取止痛措施。治疗时,操作熟练,不增加患者的痛苦,遇到急诊患者时,护士要沉着、冷静、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以免因惊慌而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对待需手术的患者,要恰当的给予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例举成功病历,使患者对治疗有信心。将抢救患者与一般患者隔开,以减少精神刺激,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2.2 对焦虑患者的护理
遇到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护士应了解其焦虑的原因,对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和劝慰工作。患者情绪激动、发脾气时要理解患者,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劝导患者要保持稳定情绪,过度焦虑会破坏心理平衡,影响治疗效果。人在焦虑时交感神经激活,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肌肉中供血增加,当焦虑水平下降时,心理和生理指标回到平衡状态,所以使用放松疗法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焦虑。
2.3 避免和消除患者的孤独心理
护士做好入院宣教,介绍医院环境及有关住院制度,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为患者适当安排一些文娱活动,由于突职其来的意外伤害,患者终日面对疾病的折磨,环境的变化,感到度日如年,他们希望尽快熟悉环境,结识病友,身旁有亲属的陪伴。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让患者说出心中感受,介绍同类疾病和康复过程,鼓励亲友探视,做好家属工作,让家属主动参与患者的康复锻炼,以利于出院后康复锻炼的继续,组织同室病友交流,互相介绍练习感受和经验,让患者在潜意识中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避免和消除患者的孤独心理。
2.4 对忧郁悲观患者的护理
护士应经常接近患者和患者交谈,开导患者,例举已治愈、好转及肢体功能恢复好的典型病例来说服患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人的心理和生理,精神和躯体是彼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分析,音乐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大脑主管情绪的中枢,对人的情绪进行调节,可使脑垂体释放脑啡肽,达到止痛,减轻焦虑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音乐作为自然的旋律,很容易进入人的心灵深处,调节心理活动,稳定情绪,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是一种身心并调的手段,能够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减少肌肉紧张,缓解躯体的应激反应,解除心理扭曲和紧张。护士需掌握音乐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态度需温和,不可显露厌烦情绪,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清代医学家吴尚先曾说:“七情治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听音乐可以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激发了情感效应,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增强了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了消除焦虑、抑郁、恐具,增加松弛的效果,人体各生理也由于音乐韵律而归于平衡和和谐。护士应选择旋律优美,欢快活泼,节奏明快的解闷乐曲,还可以让患者欣赏电视节目,了解世事、国事、天下事。护士应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尤其是鼓励家属以积极的心态给予患者精心而适度的照顾,可使患者以坚强的意志来增强自身耐受力,减轻不良情绪。对伤残严重的患者,要多关心,多安慰,还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勇于面对现实,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目标,积极配合治疗。
2.5 对患者角色行为减退者的护理
护士要了解患者角色行为减退的原因,劝慰患者要重视自己的疾病,否则会加重病情,尽量帮助患者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安心治疗休养。
2.6 对患者角色行为强化者的护理
患者因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经济条件、年龄、职业不同,对医学知识和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患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在住院初、中期对心理疏导、药物知识需求程度高。而出院前增加了对饮食、休息与锻炼,复诊的需求。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护理,疾病的康复不仅依赖于患者,也依赖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对信赖型的患者,应及时指导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洗脸、刷牙、健肢主动运动等。告知患者适当锻炼有利于疾病恢复,及时告知患者疾病的好转情况,让其做好恢复工作或自理生活的心理准备,让家属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从维护患者健康出发,对患者适当照顾,避免过度的生活照料,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恢复自理能力,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科;护理投诉与纠纷;防范措施
众所周知,护理行业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医学分支学科与技术,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疾病的及时痊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护理服务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对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在护理工作当中,往往一个不注意,或者一个细节的疏忽就会产生护患之间的纠纷。对于骨科这样一个特殊的科室来说,如何处理好护患之间日益纷杂的纠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导致骨科护患纠纷常见的因素
1.1骨科护理的特殊性 骨科疾病通常治疗周期比较长,恢复时间非常的漫长,目前医学界对某些情况还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特别是某些疾病有其特殊性,病情复杂、变化大,再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比较大,但是由于医学信息的不对称性,患者及其家属对这些情况并不理解,他们往往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非常高,在治疗当中,即使有一点没有达到要求,他们就会埋怨医生、护士,认为是医生或者护士的技术不高导致的,这些情况下,极易引起护患之间的纠纷。
1.2社会性因素 近年来舆论与媒体不正确的引导也使某些患者与其家属对医护工作者存在着一定的偏见[2]。对于在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骨科疾病由于其特点,通常病程漫长、花费大,给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比较低的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压力,还有很多的患者有时会因为慢性疾病反复入院接受治疗,医疗费用往往大大超出患者的预期,这一类情况往往也是导致护理纠纷产生的诱发因素。
1.3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导致的护患纠纷 骨科疾病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骨科治疗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殊性,从而决定了骨科护理的特殊性,骨科疾病治疗和恢复的周期非常漫长,治疗的周期长,患者住院的时间长,有的甚至长达2年之久。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如果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对疾病与诊疗知识的告知不一致,护患沟通不经常,缺乏技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少数护士没有严格自我要求,服务态度敷衍、恶劣等使护理纠纷时有发生。
2防治措施
2.1转变护理工作观念,重视医患之前的交流 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促使医疗护理活动需要积极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而这当中,护理工作者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前提。要在护理工作当中发展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的良好状态。"一切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建立良好的护患交流体制[3]。在护理工作中,预防和处理护理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有效的护患沟通,提供多种多样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对患者的护理要抱以仁者之心,要注意转变传统的观念尝试换位思考,对患者提出的要求要尽最大可能来满足,对患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及时的安慰,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2.2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增强护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对护理工作者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绝对要引起医疗管理者足够的重视,护理工作者平时除了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以外,还必须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另外还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培养护士具有法律、责任、质量、竞争以及风险意识。护士在对患者交代病情时一定要注意认真仔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回避、不误导,护理措施进行后及时记录[4]。对于医院带教工作,带教老师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在患者面前进行实习护士操作的效果评价。
2.3增强护理工作者的业务学习,提升护理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就会促使医护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新知识要不断学习掌握,及时进行技能训练与考核,使其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对新上岗的护士要加强岗前培训,分批分期的进行全科护士与专科护士的教育培训与知识讲座,提升业务水平,学会微笑服务、人性化护理。把护士培养成拥有高超的理论水平、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与良好的沟通技巧,从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2.4严格规章制度 科室内部要加强管理,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各自的岗位职责要加强重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重视护理质量才能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实施好护理查房会诊制度、谈话告知制度、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危重患者上报制度、征求患者意见制度、价格管理制度,护患沟通制度以及人性化护理服务制度,狠抓护理工作质量管理,认真仔细地落实查对制度及护理质量管理方案,严格执行护理投诉相关管理制度。
2.5护理管理者的岗位作用要充分发挥 加强科室护理管理,护士长的职责要不断进行强化,坚持五到现场,要充分利用护士长的岗位职责、岗位优势、发挥权力及人格威信,要将医护、护护、护患关系协调好,要构建和谐的科室环境。若遇有投诉事件及时组织专题讨论,提出整改意见。
2.6加强宣传,树立医护人员的正面形象 医疗机构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树立良好形象对医护人员与医疗行业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改善社会对医疗事业正确认识,对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产生的误解要及时澄清。要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内部管理,使护士的工作态度得到切实的改善;另外还需要优化外部环境,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坦然真诚的面对媒体对医疗纠纷的采访,使媒体能够客观报道。
3结论
护理行业是一个非常完整、系统的医学分支学科与技术,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疾病痊愈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当代社会中,伴随着护理技术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掌握医疗健康知识的范围不断扩大,另外,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在加强护理人员内部管理的同时,优化护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尽最大努力减少护理工作中纠纷的发生,进而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刁永书.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华西医学,2006, (04).
[2]程丽萍,曹秀黎.管理制度是护理差错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J].中国护理管理,2006, (05).
【关键词】 骨科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应对策略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47
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显示,针对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的原因及相关的临床应对策略,本文选取了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4月入院治疗的132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2例骨科住院患者中男71例,女61例,年龄45~78岁,平均(55.13±11.11)岁。股骨骨折4例,关节置换手术10例,胸腰椎骨折11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根据患者是否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措施,将患者分成了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性别、年龄、住院原因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的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手段。
1.2.2 观察组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手段的基础上,采用以下的风险护理管理措施:(1)护理管理风险因素分析[2]。①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滞后,对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易发环节预见性不足造成的风险。②骨科专业护理知识欠缺,对骨科各种新技术和新的治疗手段缺乏护理经验。③环境管理不善易引发的风险。骨科患者其他损伤,如地面湿滑时,行走不便患者易发生摔伤造成骨折后再次骨折,老年人发生坠床等。(2)风险护理对策[3]。①风险评估。对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对于异常的应在术前予以纠正。②加强护理专科知识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应重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护士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操作,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综合素质。③强化病区环境管理。保持病房、走廊、卫生间、开水房等地面的干燥,卫生间、开水房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4]。
2 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66例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意外情况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52%、3.03%、90.91%;对照组分别为4.55%、12.12%、81.82%。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护理投诉情况 意外发生情况 患者满意情况
观察组(n=66) 1(1.52) 2(3.03) 60(90.91)
对照组(n=66) 3(4.55) 8(12.12) 54(81.82)
P 值
3 讨论
对于骨科住院患者来说,一般患病往往是由于某种意外的发生而导致。患者一旦患病,多数情况是患者的实际病情较为复杂,同时病程也相对较长,绝大部分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由此可见针对骨科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如何针对骨科住院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策略成为了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5]。
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所谓的“护理风险”实际上是指在实施相关的护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某些外界的因素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威胁,在这种威胁因素下,患者可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身体、心理方面的伤害,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面对这些可以出现的可能危机,相关的临床医护人员要针对每个细节进行全面的考虑,针对患者要服务到位,尽最大限度的降低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为患者尽早的康复,保持健康稳定的医患关系奠定基础,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条件。
相关的临床实践报道和研究结果显示,针对骨科住院患者所采用的相关护理风险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6-8]。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上看,本院所提出的相关骨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应对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在护理投诉率、意外情况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指标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本文的相关研究数据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上骨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的处理过程中,采用积极应对策略的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张留巧. 评判性思维在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0(3):120-121.
[2] 丁小丽, 陈长春.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11(2):60-61.
[3] 詹美芳. 骨科应急预案演练在提高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美容医学, 2010,19(z2):308-308.
[4] 叶小惠.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1):140-141.
[5] Eilat-Tsanani S, Tabenkin H, Kaufman B,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following surgery for hip fracture - utilization of personal and health care services[J]. Disabil Rehabil, 2012,34(10):811-816.
[6] 金莉英, 韦小花.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 医院管理论坛, 2012,29(3):49-50.
[7] 何碧波, 励莲. 骨科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及对策[J]. 中国基层医药, 2012,(8):127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