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原理范文第1篇

在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旅游起源于宗教朝圣;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人生仪式”;还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神圣旅程”;有的学者则提出了“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的观点等。可以肯定的说,宗教旅游是人类最早的旅游方式之一。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而宗教旅游更给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带上一种神圣的色彩[1]。本文希望通过就朝圣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探究,找到它们之间一些共通的内在意涵并了解朝圣的心理学原理

关于旅游的起源,目前国内外旅游学界尚存异议,但有一点已成共识,那就是,旅游行为的产生是人们拥有足够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以及旅游动机的结果。根据艾斯特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

而朝圣,顾名思义,就是指宗教信徒去圣地朝拜,是一种为了崇敬的目的,或者为了在某地求得某种神的或者超自然的佑助,或者为了例行或免除某些宗教义务,而走向某地的一次旅程。以色列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曾说过:“宗教朝圣是祖先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当代旅游的起源。”[3]

一. 朝圣与旅游,人类别样的生活方式

朝圣是人类自古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旅游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 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相比,朝圣与旅游有着某些共通的特征。 出于对神灵的虔诚与敬畏,朝圣者往往都忌讳自己平日随意的言行冒犯神灵的神圣与尊严,从而招致来世的因缘果报,由此,总是表现出许多众所周知的与日常生活相异的神秘特征。类似的, 纳尔逊·格雷本在《旅游人类学》一文中指出“倒换生活体验的需要”是一种“全人类普遍存在的需要”[4],从旅游心理学角度来看,旅游便正是一种寻求不断扩展,不断更新的,能给人以新鲜感的生活。因而“人在旅途”时的思想和行为也与平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相对性,由此,一贯省吃俭用的游客往往也出手阔绰,平时严谨勤勉的旅游者也难免懒散放纵等等。

二. 朝圣与旅游,人生历程的“通过仪式”

在人类学家看来,朝圣和旅游与人的出生、成年、成婚、晋升、死亡等事件一样,都可以看作是生命历程中的通过仪式,是人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仪式性事件,都有着一个三段式的仪式程序结构:1.分离:离家出行;2.过渡:朝圣与旅游过程;3. 交融:回归生活。

朝圣与旅游作为人生历程中的“通过仪式”,是主体从“世俗”步入“神圣”的里程碑。朝圣与旅游作为人生历程中的“通过仪式”,是主体从“我者”走向“他者”的天国阶梯。朝圣与旅游作为人生历程中的“通过仪式”,是主体从“原我”迈向“新我”的加油驿站[5]。宗教仪式将世界一分为二:“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对朝圣者而言,朝圣者经过精心准备,一旦离开故地,也就摆脱了以往“世俗”世界里的身份与牵挂,他们通过这个仪式,与熟悉的日常生活分离,离家到远方寻找圣迹,在此期间经历考验,然后以新的面貌返回故乡。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离开自己惯常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也就相应地脱离了其在世俗社会里原有的社会关系以及行为规范,进入一个全新的、与朝圣者类似的“神圣”时空。此时,旅游者之间无所谓高低、贵贱、贫富,平等单纯地交往,共同感受朝圣者般“神圣”的旅游情感体验。心理学角度,他们拥有共通的愿望和经历。

对于朝圣者而言,信徒希望通过自己的虔诚与艰辛,得到神灵的宽恕与庇佑,完成自我升华,这是圣徒们永生不变的宗教情怀。信徒朝圣意在追求“我者”与“他者”之间的一种“象征性真实”。对于旅游而言,“我者”即旅游者,“他者”即东道主。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沉浸在东道主的“ 异文化”中,品当地美食、住当地民居、着当地服装、说当地方言、唱当地民歌、与当地人交流,忘掉自我生活中的诸多忧虑与烦恼,在东道主的“他者”世界中,尽情享受异地风光与异域风情,与此同时,也感受真实的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这也许正是旅游的“神圣”魅力。

通过朝圣的仪式性过程,朝圣者从日常生活中的世俗“原我”依次过渡到朝圣过程中的非凡“圣我”以及朝圣回归之后的再造“新我”。而旅游更为大众化,寻常化,旅游者抛弃原我,在旅游中体验心灵的愉悦,经过一番充电和改造之后回来以新我的面目融入社会。

三. 朝圣与旅游,人类精神文化的家园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现代社会,带给人们刚性的感觉,可以说,旅游就是现代人为满足其精神心理需求,而去各自的“圣地”探求自己的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一种心灵休闲活动。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现代人渴望知识、友谊和理解,追求自由感、成就感与幸福感,希望借助旅游来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从而不断丰富、改变、创造自己的精神素质,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和精神价值。现代旅游者的这种多样化、多功能、高品位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导致了旅游动机和旅游本质的高度精神文化性。旅游与朝圣一样,有着精神文化的动机与本质。

现代游客被旅游目的地“圣地中心”的独特文化所吸引,游客就像历代朝圣旅行中的“香客”,旅游也就同朝圣一样,虔诚的为了寻求一种解脱,求补偿,寻求新鲜感、亲切感、自豪感的满足,抵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那一个个“圣地天堂”。旅游与朝圣一样,体现着精神文化的信仰与信念追求。众多的事实表明,在旅游过程中,现代游客在追求旅游娱乐意义的同时,更多地是追求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旅游是一种新形式的现代精神文化“朝圣”。

从外在形态看,朝圣与旅游都是人类有异于日常生活的另类“生活方式”;从象征结构看,朝圣与旅游都是人生历程中的“通过仪式”;从内涵意象看,朝圣与旅游都是人类追求的精神文化“家园”。在旅游心理学看来,所谓“朝圣”是指为了获得精神价值,或精神康复,或纯粹表现为一种苦行和感恩的旅行活动,而实现这种活动的过程就具有人生“通过仪式”的完整程序与意义。旅游是一种相对世俗的神圣旅程,也具有人生“通过仪式”的完整程序与意义,也是为了达到带有某种精神文化意义上的目标和符号追求,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升华。“朝圣”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精神文化之旅,旅游是一种现代的精神文化“朝圣”。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宗教旅游,进而可以说朝圣旅游,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并蕴藏着人类永恒的追求。现代旅游与朝圣一样,有着精神的补偿与升华的功效。二者在心理学上都具有很典型的意义,诠释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旅游心理学导论》第四章 旅游者的表层心理—消费心理 吕勤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2]资料来源:《旅游学概论》第47页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李天元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3]资料来源:张晓萍.“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4):91.

心理学原理范文第2篇

一、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反馈原则的应用

班级的生活,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生活。它具有十分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怎样才能使集体中的目标、规范、组织和人际关系协调发展呢?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各自的动态,获得有关反馈信息。如班级制订的目标的积极性如何?哪些人有信心或哪些人有不同意见?目标是否发挥了激励作用?是否符合实际?这些动态都需要班主任及时把握。然后根据这些动态,再不断进行调节:或统一认识,进行说明;或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或修改目标……同时,班主任的肯定或否定、批评或表扬又为被管理者提供了反馈信息。同学们将依据这些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畅通的沟通网络?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班会、班委会、各种活动等将自己对班级的管理思想、班级的发展设想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想法,也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各种正式渠道收集信息:如有计划地召开班委会、任课教师讨论会等,还可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如与学生交往、同他们谈心,随时随地,处处留心,从学生的言谈中获得信息,又如建立起信息网络,在班级中设置一些能为班主任提供信息的“信息员”;第三是及时地分析和处理信息。班主任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整理,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各种不良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对大部分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则给予尽可能地满足。这样,班主任将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尊敬。

二、发展特长,以点带面——优化原则的应用

班级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心理发展的整体化,就是个性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集体心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集体心理发展为个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社会心理环境。但不能限制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也不能离开集体的轨道。二者只有协调、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整体优化。

优化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是:发展特长、以点带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修改和特长,首先,班主任应对班级的学生有整体的认识,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特长趋势,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文艺晚会等,使每一个学生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中将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选择2~3个对班级的整体优化和提高胡作用的“点”进行重点发展,形成班级特色,来带动全班整体优化发展,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而对差生也要把重点放在“带”上,不能“踩”。那种因学生学习差或纪律差就给戴上“差生”帽子的做法,那种因学习差而把某些学生在班内的几项“第一”都全部抹煞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班级整体优化的。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要重点地带,要不断地鼓励,让他们融到集体中来,因为班级管理的目标是整体优化。三、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互补原则的运用

班集体的成员,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因此,要加强班级管理,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老师的权威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使其产生互补效应。

互补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主任的权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实现的,管理班级,重点是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要做到这点,一是使学生理解班集体的目标和班主任提出的管理要求,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如学生行为规范的贯彻,这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使学生懂得行为规范每一条都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他们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譬如,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看坏书刊等规定,绝不是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干预和个性的限制,而是保护他们身心健康,养成良好文明生活的需要。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管理活动。如让学生参与讨论班级的管理条例,参与选拔班干部并对班级的各种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三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班级管理中难免出现失败,比如学生们自己策划的一项活动开展失败了,这时班主任就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或者带领他们开展一些能找回自信心的活动,使他们继续保持热情和积极性。

四、合理地使用各种强化手段——效能原则的应用

在班级管理中,不论是集体的建设,还是良好品德的培养与不良品德的矫正,以及管理职能的发挥,人际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规范的执行,都离不开各种强化手段的运用。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如肯定、鼓励、表扬、奖励等,可以使某种心理或行为得到加强和巩固;负强化如否定、制止、批评或惩罚,可以使某种心理或行为得到削弱或消退。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正确地运用各种强化手段,使其充分发挥积极的心理效能,是十分重要的。

心理学原理范文第3篇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堂课下来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还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同程度或者完全未理解教学内容。同一个班的学生,智力不会有明显的差异,学生的注意力不同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虽然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意志,但是常常服从于活动的任务,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抓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这一要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要明确每一次课时的授课目的,确保学生清楚自己学习的任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指出教材的关键和难点。“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设计中也是利用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无意注意是无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例如,某幼儿教师在一节科学领域的课“神奇的水”中,以“魔术”的形式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这种无意注意经过持续保持,最终会转变为有意注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操纵学生的两种注意规律,尽量多采取一些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期望”原理的应用

教师期望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力。每个学生都有一股内在隐藏的潜力,即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欲望。以罗森塔尔教授为首的心理专家们研究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当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够满足其期望,并且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就会激发力量,即学习动机。教师首先应当客观地分析学生的潜质,期望一个合理的进步空间。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郝老师十分珍视学生们的进步,哪怕成绩提高了1分,都会给予关注和表扬,感受到期望和关注的学生,形成了积极的学习动力。与之相反的教华文的符老师却认为“差生”就是“烂苹果”,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一点点被打击没了,最后自暴自弃。

三、“记忆”原理的应用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形成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是学生是否记住教师所教。识记是人脑对事物作出区分识别并留下大致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首要过程。心理实验证明,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精心设计教学预案,从第一步就给予学生深刻印象,以独到的方式呈现新知识,在整个记忆过程中至关重要。而学生对待新的教学内容,要尽量保持集中注意力,因为错过了识记环节,就无从谈起保持记忆。在识记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就可以顺利进入保持环节。保持是识记过的内容在头脑中的积累、储存和巩固的过程,计算机的存储芯片对任何信息都能做到永久保存,而人脑需要不断复习才能记牢。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一些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记忆效果。例如,某解剖学教师编的人体12对脑神经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在后面。”根据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发现记忆中的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要在课后及时进行短期快速的强化复习,其后调节复习频率,直至巩固记忆。对于所学知识,记得越多越牢固,自然有效提高教学。

四、“强化”原理的应用

心理学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学原理;干部工作;用人水平

[中图分类号]C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30-02

干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同时,干部工作毕竟是做人的工作,与“选人的人”和“被选的人”的心理状态分不开。这就使许多心理学原理会对干部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一、彼得原理:跳出不胜任的怪圈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其1969年出版的《彼得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其基本表述是:在实行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组织成员都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那一级职位,有工作成绩的人将提升到高一级的职位,如果他们继续胜任,将进一步提升,直到达到他们所不能胜任的职位。所以,组织的悲剧在于,每一个职位最终将被不胜任的人所占有,而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能胜任职位的人去完成。

这种现象在于部工作中一般有两种表现:一是优秀的专业性人才被提拔到不胜任的党政领导岗位。一名称职的教授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主治医师提升为行政主任后无所作为,一位熟练的高级技工被提升为经理人员后束手无策,一名大学校长提任市长后无法开展工作,等等。这就使专业性人才一方面在新的领导岗位上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成为一个蹩脚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又导致其专业和学术荒芜,使我们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缺少了一位优秀人才,两者都不利于事业的发展。二是下一级的优秀干部被提拔到不胜任的上一级领导岗位。一个部门的优秀领导,提拔进地方领导班子后很不适应,一个优秀的县、市长提任县、市委书记后仍然以县市长的思维定势履行职责,一个不错的副处长任处长后长时间不能被认可,等等。这些同志本来是可以在低一级职位施展优秀才干的人,却不得不处在一个自己不能胜任、但是职务和级别却较高的位置上,这对干部和组织来说,无疑都没有好处。

规避彼得原理的陷阱,可重点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防止单纯根据贡献决定晋升。就专业性人才来说,他们在专业技术领域可能有突出贡献,但贡献大不一定非得提拔,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给予奖励和报酬。因为一个专业性人才转变为一个优秀领导者毕竟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专业性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专业性人才的思维多倾向于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而党政领导干部的思维多趋向于全局的掌控和调适,更需要具有成熟的政治理性、行政理性和社会理性。一个在专业领域出色的专家不一定就是一个合格的党政领导干部。就党政领导干部来说,其素质和能力虽然可以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但也总是有一定极限的,在下一级岗位政绩突出、非常优秀的干部,提拔到上一级领导岗位就不一定胜任。因此,选拔干部强调重贡献、重政绩,但又不能只看政绩和贡献,因为政绩和贡献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在这个岗位干得好、成绩突出,换另一个岗位不一定也干得好。所以选拔干部应该坚持从政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所谓凭德才用干部。关键是要看其发展潜力和对新岗位的适应性。二是防止以晋升为待遇来奖赏干部。对优秀干部及时予以提拔,不仅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会对干部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但是,如果一个干部在原岗位上很出色,组织上只是出于对其肯定和奖赏,而没有考虑其素质能力与岗位匹配问题,将其提拔到上一级岗位,很容易出现不胜任问题。提拔职务是激励干部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要研究探索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防止提拔激励造成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象。

二、光环效应:防止用人上的偏见

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一系列特性,从而掩盖了其他特性,也就是从知觉的特征推及到未知觉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弥散,掩盖了其他品质和特征,因而又称晕轮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名人效应、品牌效应、情人效应等,都属光环效应的范畴。

从对光环效应的心理学解释中可以看出,光环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的主观推断泛化、扩张逐渐形成某种定势的结果,由于这种效应的存在,一个人的缺点和优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就会产生认知偏差,这在干部工作中通常会犯以下毛病:一是求全责备。或者用理想化的标准衡量人,寻求所谓的“完人”,或者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人,把一个干部评价得一无是处。二是以德代才或以才代德。不能很好地处理德才关系,片面地选“好人”或“能人”,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结果不是误事就是坏事。三是根据一时一事选用干部。一段时间表现好或干一两件漂亮的事,就对干部的才能大加褒奖。四是凭个人好恶选干部。一个干部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与选人者的心理预期相契合,产生共鸣或心理愉悦,就认为这个干部好,反之就认为不好,等等。

防止光环效应对干部工作的负面影响,就是选人者必须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以哲学理念深入考察和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孔子讲,“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人家都说好,要深入考察;大家都说不好,也要深入考察,因为众口一词是不客观的,只有“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好人喜欢,坏人憎恨,才符合客观实际。孔子的思想也启示我们对干部要进行深入考察。一要全面地看,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标准,既深入考察干部的思想品德,又深入考察干部的素质才能。二要辩证地看,既考察干部的优点和长处又考察缺点和不足。三要历史地看,既看干部过去和现在的一贯表现,又要分析发展潜力。四要多角度看,既要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又要注意听取少数人的意见;既要看干部的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考察八小时以内的“工作圈”,又要考察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五要因果地看,评价政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分析失误,要弄清究竟是政治素质原因,还是工作能力原因。六要综合地

看,既通过定性作出本质性的概括,又通过定量提供必要的支撑。总之,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考察评价干部,才能防止失真失实,避免光环效应,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三、霍布森选择效应:克服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

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有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附加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来被管理学家西蒙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心理学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学原理 增强 政治理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14-02

运用心理学原理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指在政治理论课中,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技巧和策略。

一 运用感知原理,加强政治理论课的直观性

感知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是认识活动的门户。感知是认识活动的源泉,不通过感知,人们就不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任何运动的形式。接受知识的感官越多,知识就掌握得越牢固、越全面。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果使学员的多种感官并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其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学员接受教育的效果就会明显增强。

根据感知原理,增强政治理论课的直观性,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实物直观。政治理论课可以采取参观访问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组织学员走出去,亲眼看看,问一问,听一听,增强学员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二是模像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理论利用图表、图像、电影、电视、录像、幻灯、flas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地表现出来,可以加深学员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三是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对事物的形状、事件的情景、人物的特征等绘声绘色地加以描述,使学员对象在头脑中建立起鲜明的形象,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的立体感。在政治理论课中,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员领会和掌握知识、把握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在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时需要教员语言的配合,只有两者的结合恰到好处,才能使政治理论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运用注意原理,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员自觉运用注意的规律去组织课堂教学,做到使政治理论课听之有趣、学之有得、思之有理,以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1.要适合学员的需要,加强针对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某一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兴趣的时候,人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和集中于这一事物上。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一定要适合学员的需要,要结合学员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员的兴趣并保持对政治理论课的高度注意。因此,教员一定要了解学员的思想实际,了解学员的心理动向,了解学员关心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2.要深入浅出,坚持渐进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对象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与教育内容的深浅和教育要求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员一定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握好理论的深度,讲得太简单要求太低,会使学员感到太浅太易、“清淡乏味”,因而不能长久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相反,授课内容太深太难、要求太高,又使注意力的转移发生困难。因此,教员要尽可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员来确定授课内容的难易和要求的高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3.要生动幽默,增强艺术性

教员在授课过程中要力争使语言生动、幽默,要讲究语言的语法修辞,语调和声调的变化,要有抑扬顿挫,速度要有快有慢,同时伴随一定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使用普通话,强化语言的传递效果。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学员的注意,提高政治理论课的质量。

4.变化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内容单调的对象,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保持人的注意的稳定性。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的注意力涣散,所以在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变换教学情境,用教学的新颖性引起学员的注意。

三 运用思维原理,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导向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不同的思维形式和层次对接受同一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选择性,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必须选准大家最易接受的“进入点”,使其思维处于需要解决某一问题的活跃状态之中。根据人的思维的这一特点,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想收到最佳的效果,应注意借鉴以下方法:

第一,积极创设“愤”和“悱”的情境。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活动通常是从问题开始,由疑问产生的,学员的思维是否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之中。因此,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学员的心理水平,不断地给他们创设这种“愤”和“悱”的情境,使学员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和掌握知识。

第二,充分利用变式和比较的手法进行诱导。即在讲述一个道理时,变换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形式,突出其内在的本质性,并且在同类事物之间和不同类事物之间的对比中明了事物的特点,把握事物的联系和本质,从而加深对事物确定性的理解。

第三,引导学员注重解决现实问题。既要注意从特殊和个别入手,让学员认识抽象的和一般的东西,更要注重理论灌输的系统性,引导学员运用普遍真理去回答和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

四 运用期望理论,提高学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听一些教员讲,讲课时学员不愿听,有的甚至睡觉、看课外书。学员为什么不愿意听?还是应从教员和学员两方面找原因。从学员方面来讲,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员都渴望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素质,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因而他们大部分是渴求知识,愿意学习的。作为教员,就应抓住学员的这一心理特点,调整教育的视角,把课堂教学和培养学员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他们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这两个结合呢?运用心理学中的期望理论是搞好这一结合的关键。期望理论主要是指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要持关心和期待的态度。也就是要利用心理学上常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这一效应的研究,是建立在心理学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实验的结果之上的。通过对一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发现,那些被教师抱有较高期望的学生,会更加主动、更加努力地学习,学习成绩明显好于其他学生。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教员必须对学员倾注满腔的热情,真诚地关心期待他们成才,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要有效运用心理学原理,激发起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桂红.浅谈如何把心理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

[2]尤怡芗.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心理学的应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