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探索与发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驱动力;超联络子;超联络系;非局域性

经典电磁场理论提出,振荡电场在其周围的空间中激发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的磁场又会在其周围的空间中激发同频率的振荡电场。振荡的电场与振荡的磁场互相激发,交替产生形成电磁波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经典电磁场理论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它不适用于描述电磁波的另一种形式――单链式。只有引入单向振荡这个全新的物理概念,才能描述单链式电磁波,进而完整地描述电磁波。什么是单向振荡呢?要理解这个概念,首先要理解物质的振荡形式。我们所知的物质的振荡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双向振荡;另一种是单向振荡。物质周而复始地从两个相反的方向通过一个中心位置的振荡叫做双向振荡。机械振荡和交变电流的振荡都属于双向振荡,机械波就是以双向振荡的形式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某种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物质从单一个方向呈周期性地通过一个中心位置的振荡叫做单向振荡。列如,电流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振荡,以及磁场方向不变场强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振荡等匀是单向振荡。单向振荡的电流在其周围的空间中激发单向振荡的原磁场,单向振荡的原磁场在其周围的空间中激发单向振荡的位移电流,单向振荡的位移电流在其周围的空间中激发单向振荡的量子磁场,单向振荡的量子磁场又会在其周围的空间中激发单向振荡的位移电流……单向振荡的位移电流与单向振荡的量子磁场互相激发,交替产生,形成单链式电磁波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与双向振荡的电流激发出的双链式电磁波一样,单链式电磁波也具有波的共性,可以发生干涉、衍射,折射和反射等。不同的是,处在双链式电磁波传播方向上的任意一个点产生的感应磁场都是场强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双向振荡的,而处在单链式电磁波传播方向向上的任意一个点产生的感应磁场都是场强方向不变,场强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单向振荡的,且只能对物体产生单个磁极的力学效应。利用单链式电磁波的这一物理特性,将与探测器连接在一起的导体放置在单链式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上,使导体受到一个脱离了传导电流独立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的单向振荡的感应磁场的作用,产生同频率单向的振荡的直流电,便可验证单链式电磁波的存在。单链式电磁波激发和解调技术可用来制造大推力量子发动机[1]。

把单链式电磁波在空间中激发的单向振荡的位移电流量子化,便可推导出超联络子这个概念。电磁波的形成机理就是驱动力在大量的超联络子间传递,驱动大量的超联络子的振荡。由于光速不变,经典电磁场理论得出了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个观点,爱因斯坦也据此创立了描述空间和时间的相对论,超联络子的存在否定了经典电磁场理论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的观点,现代物理学的基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将因此崩溃。

超联络子是电磁波的介质,超联络子具有非局域的超联络性。超联络子的这一特性是导致光速不变的真正原因。

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习惯于选择另一个物体来作参照物,并把其它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的物体分割开,甚至把空间和时间也分割开。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宏观的局域性的物理问题,但却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狭隘,没有全局观。特别是在微观的量子世界中,每个量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毫无规则可言的运动,没有一个量子的位置和速度是确定不变的,我们不可能选择一个量子来作为另一个量子的参照物。而激发光的是微观世界中的量子,与光发生作用的也是微观世界中的量子。传统物理学中用来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的概念用在很多物理量都是不确定的量子世界中根本就是错的。因此,我们必须引入超联络系[2]这个非局域性的概念才能够解开光速不变的真正原因。

什么是超联络系呢?要理解这个概念,首先要改变我们对电子和电荷以及电场等传统物理概念的认识。传统物理学认为,电子是一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如果电子真的是一种粒子,那它就应该占据一定的空间,拥有一定的体积。但实际情况是,无论我们把一个电子放大多少倍,它仍然只是一个无穷小的点。一些物理学家据此提出电子是一个没有体积的粒子,这个观点并不正确。电子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粒子,而是一个电场的中心,电场本质上并不是由电荷在空间中激发形成的,而是由无数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物质粒子――超联络子,在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形成的。传统物理学把电荷和电场分开来描述,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先有电荷还是先有电场?这个问题与生物学上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点相似。实际上,我们不可能把一个电荷从电场中分离出来,而电场却可以不依赖电荷独立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这说明电场并不是由电荷在空间中激发形成的,而电荷也不是传统物理学描述的那样,它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个电场的中心点,与几何意义上的一个点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超联络理论中,电荷指的是一个超联络系的中心,而超联络系是由无数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超联络子按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分布形成的一个物质系统。

超联络系是分布在空间中的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特殊的物质系(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4页)统,与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由实物构成的任何一个物质系统都不一样,超联络系不局限于某处空间,具有无限的广延性;它类似于传统物理学所描述的场,遵循叠加性。一个超联络系所占据的空间,同时可被其他超联络系占据,且互不影响。越靠近超联络系的中心,超联络子的密度就越高,在超联络系的中心区域,超联络子的密度极高,这一区域拥有极高的能量,可作为信息源和信息的中转站。从一个超联络系的中心区域发出的信息可以藕合到另一个超联络系中,并传到这个超联络系的中心区域,接着再藕合到另一个超联络系中,这有点像接力赛跑。任何一个超联络系必须依靠它自己的超联络子来从信息源或信息中转站中接收和传送信息,不能靠其它超联络系的超联系络子来接收和传送信息。这就是超联络系传播信息的独立性,也是超联络系的叠加性的体现。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真空中有AB两个超联络系,它们的中心相隔着一定的距离。A系可通过A系分布在B系中心点周围的超联络子接收到从B系中心区域发出的信息,并传送到A系的中心区域,却不能通过B系广泛分布在空间中的超联络子来接收和传送从B系中心区域发出的信息。超联络系之间传播信息的独立性与两列光互相穿叠后仍保持各自传播信息的独立性相似。

图1 迈克耳孙干涉实验

图2 恒星的光行差

我们都知道,激发电磁波的是电荷,接收和反射电磁波的也是电荷,光的干涉也是电磁波作用到电荷上产生的现象。我们在移动一个电荷时,实际上是在移动一个具有非局域性和超联络性的物质系统(即超联络系)的中心。在迈克尔孙和莫雷的实验中,光作用到的每一个电荷都是一个独立的超联络系的中心,这些超联络系随着地球一起移动,导致光相对于干涉仪的速度恒为C。

在地球上的每一个接收或反射太阳光的电荷都是一个独立的超联络系的中心,这些超联络系并不局限在地球上,而是从地球上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直致遍及宇宙。太阳处在地球上的每个超联络系的范围内,这些超联络系与地球是同步移动的,相对地球来说是静止的,这必然导致我们观测到的光行差角α严格地只与地球对太阳(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太阳对地球)的相对运动有关。

光线弯曲,引力场红移等各种相对论现象和量子力学中的各种量子效应都可以用超联络理论来解释。

参考文献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2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在学生主体性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渠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实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这样,才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研究。  一、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启疑、激趣中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生预习《奇妙的鲤鱼溪》一课时,我曾设计让学生首先试着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为什么这是一条奇妙的鲤鱼溪"?"这条鲤鱼溪奇妙在哪里"?"这条鲤鱼溪在什么地方"?"这条溪为什么叫做鲤鱼溪"?"奇妙是什么意思"......提得多好啊!三年级的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去从自己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正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和主体参与能力的锻炼的过程。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恰当地引导,积极地创造机会,并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读书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地去解决问题、探索更深的东西。所以,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并不急于给学生答案,也不急于让部分好的、理解力强的同学马上作出回答,而是进一步启发、引导,我对学生说:自己再读读课文,了解鲤鱼溪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条溪叫做鲤鱼溪?(这两个问题,书上都有明确的答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自己解决问题。)再如:查查字典、词典,了解"奇妙"的意思。(学生也可以利用已学过的查字典的方法独立完成)。这也是在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关于这篇课文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这是一条奇妙的鲤鱼溪"?"这条鲤鱼溪奇妙在哪里"?我则干脆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让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时,随时围绕它们展开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     同时,我还根据理解课文的需要,设计学生喜欢的多种多样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再如《奇妙的鲤鱼溪》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鲤鱼溪的鲤鱼数量多,颜色美,我为学生印制了许多各种姿态的鱼的轮廓图案,让学生根据书中描绘的颜色:灰黑、墨绿、金黄、丹红、红白相间、红黑交错......在自己研究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鱼上好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告诉学生,上课时会把所有颜色上得好的鱼都贴在黑板上。"真好玩!""太有意思了!"同学们有的请教美术老师颜色的问题,有的查字典了解颜色,还有的请家长帮忙找金纸,找漂亮的颜料,更有有心的同学精心设计"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图案......到上课时,几十个同学画的鱼贴上了黑板,构成了一条真正的"奇妙的鲤鱼溪"。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参与成为板书的一部分时,学生们又高兴又激动,这种情绪鼓舞着他们一节课都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探索更深的问题......可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也会格外好。 二、 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在平等、互助下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 根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情境,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自去体验,去发现那些新奇的、有趣的东西,并且能主动地参与进去,积极地探索、积极地寻求答案。     依据这一点,在学习《锡林格勒大草原》时,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我在锡林格勒大草原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蓝天白云、满眼绿色、牛羊成群、野花盛开... ...学生一下被照片中的熟悉的人和美丽的景吸引住了,此时我说:"老师看到的一切和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内容一模一样,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锡林格勒大草原游览和感受一番,好不好?!"同学们一致响应。接着,伴随着悠扬的草原乐曲,我又为大家播放起了配合课文内容的锡林格勒大草原的美景的录象,并请学生们准备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和自己来到草原的感受... ...这一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地看,细心地体验,争着尽情地说......尤其是在深入学习课文后,我希望他们利用自己的朗读来重现大草原的美景时,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个个抢着读、比着读,读得那么令人陶醉... ...由此可见,恰当地创设情景,的确促使学生们去发现美的事物,研究美的内涵,探索美的真谛,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必将得到较好的培养。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开设了平等互相的学习场所和机会,创设了人人都能表现自我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之间可以更好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东西。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创设一个很好的情景,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学生在学习《草原》一课的第二大段时,由于内容多,课文长,学生在理解时带有一定的难度。我先引导他们快速默读第二段,找出这段课文中最能点明中心的一句话。学生默读后比较容易地找出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当时的情境: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到处都是绿的!夕阳西下,蒙汉人民围坐在一起,交谈、饮酒、唱歌、跳舞……此时,再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接着,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继续沉浸在刚才的情境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理解这一段文章的内容,并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们在小组学习时,由于人少,相对距离近,发言的机会多,练读的机会也多。小组讨论的气氛更是平和而热烈。就这样,他们在最佳的情景中,一起主动地学习,积极地研究,平等互助,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 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自主选择过程里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一定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完成认识的变化和飞跃。     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肯定会有许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展开集体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你们觉得谁说得更好?""你们认为谁的想法更贴近当时的情况?""假如你看到了这种景象,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你感觉他们俩谁理解得更合情理?""你认为谁理解得更深刻?"等等。这样,宽容学生的一切想法和看法,肯定学生的发现、参与和探索,鼓励自由奔放的想象,既尊重了每一个同学,保护了参与的同学的积极性,又使更多的同学得到了参与的锻炼机会,使学生始终处于对知识的渴望,发现、获取知识的兴奋,研究、探索问题的喜悦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可以自由选择的内容和机会,对孩子们来讲,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讲读《林海》的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喜欢哪句就针对哪句谈理解;喜欢哪个词,就针对哪个词谈理解;自己感觉对哪句话理解得好,就把哪句话读给大家听,自己最喜欢哪句,就先把那句背下来......结果,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在讨论和背课文中,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课近结束,学之未尽。可见,在充分地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情。学生在选择后,更深地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乘上作者思想感情的帆船,在多彩的文学海洋中遨游,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上、认识上、情感上的满足,而且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树立了自信心、自主性,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在实践中,我深深领会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种需求也就是参与的需求。同时,我还认识到: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思维方式、意志性格.....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的机会和参与的时间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获得全国"求索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由于数学知识自身较为抽象、复杂,所以在学习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通过组织教育游戏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对于游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助于在游戏中建立对教师的信任,帮助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基于此,实现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研究十分关键,可以为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较小,日常学习更多的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进行的,游戏则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为了可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成效,最好的方法就是设计更具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智力游戏以及笑话等内容.深入挖掘数学教学材料的基础,结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1].

(一)教育游戏拓展数学课堂的学习任务

通过组织设计小型的数学教育游戏,以数学知识点为依据进行设计开发,在掌握某个知识点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教育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抵触,能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进行W习,提升学习趣味性.

(二)利用教育游戏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和数学结构的相似性,根据这一特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诸如,在数学教育游戏中,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几何空间意识,利用《华容道》益智性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了解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拓展数学知识领域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几个领域,教育游戏中则是将这些知识囊括其中,有助于学生在玩乐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育游戏还可以拓展数学知识领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数学学习效率[2].

二、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

(一)益智类游戏与数学的结合

益智类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类型之一,此种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逻辑思维判断,结合玩家的逻辑思路及来设置游戏目标,并不需要其他的声光效果配合.一般情况下,益智类游戏玩家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能够在游戏中来思考问题,结合自己的判断目标进行后续的活动,突破层层关卡.相较于动作类游戏而言,益智类游戏所有的步骤都需要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盲目地操作键盘.益智类游戏和数学的融合,强调逻辑分析和判断,其中却潜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通过益智游戏来整合数学知识,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成效.诸如,连连看是一款流行时间较久的游戏,无论是青年学生、工薪白领还是老年人,受到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喜爱,通过设计数学连连看游戏,计算数字或者算式相等的两组数字,连接线不多于3根直线即可消除.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经济参与其中[3].

(二)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

角色扮演类游戏是由玩家负责扮演角色,角色可以像真人一样不断成长,在游戏中有玩家充分发挥的机会.此种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玩法较为综合,游戏故事内容基本固定,通过固定的操作路线来了解到最终的结局.当前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多数是在大型教育游戏中有所表现,小型游戏较少见.诸如,奥卓尔游戏化学习软件就是最为典型的通过角色扮演来组织数学游戏,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学中,通过魔法大侦探的游戏背景介绍主人公为了获得这一称号走上了侦探之旅,在游戏参与过程中,逐步了解混合运算内容,掌握混合运算法则,进而在相应的游戏情境中引导玩家去探索和学习,学习效率较之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效率更高.

(三)动作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

动作类游戏是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游戏,主要是侧重于游戏的整体流畅性和刺激性体验.通过游戏中各项挑战来获得不同程度上的刺激,通过简单的操作来锻炼玩家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动作类游戏与数学结合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整合数学知识,同时利用游戏趣味性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显著提升数学教学成效.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教育游戏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轻松氛围中享受学习乐趣,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俊花,王小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1(3):72-74.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4篇

思想引领,园区承载,多业并举加快发展

近两年来,长治县GDP增长近一倍,经济总量在高位呈现跳跃式增长态势,财政收入实现翻番,民生福祉水平全国领先。究其原因,是长治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县委书记裴少飞、县长李文兵亲自带队,北上朔州塞外取经,南下广州前沿握手;进驻南开高端讲堂,深入滨海新区感受综改试验;举办多场大型报告会,聆听开放思潮。通过一系列活动统一思想、开阔视野、升华理念,树立山西拔头筹、全国争百强的目标,致力大发展、快发展要务,五管齐下促发展。

着力加快园区建设,转型发展积蓄新能量。坚持多企业参与、集群推进方略,着力园区建设,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强劲态势;注重城乡统筹,同城发展迈出新步伐。“一轴两区”城市大格局全面启动,“五纵十横”城市框架初步搭建,城市服务范围持续扩张。城镇区建设稳步推进,人口集聚功能显著增强,全县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民生优先,社会事业成效显著。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大力推进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全力推进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县文化建设实现强势突破;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实现新提升。“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有效,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强推转型,科学统筹,城乡一体文明发展

长治县把2012年作为“转型跨越”的攻坚之年、加速起飞的关键之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历史机遇,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抓手,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突破发展瓶颈,持续提档加速,加快推进“四个发展”,为打造山西第一县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大园区承载”发展思路,围绕高科技、高就业“两高”方向,县级重点抓好大项目、大企业,乡村抓好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两个村有新企业,让实体经济成为冲刺百强的有力支撑,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平台。要坚持特事特办、好事快办原则,制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为项目落地和新上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本着好项目优先扶、重点项目大力扶、见效有奖、上市重奖的方针,建立健全鼓励企业发展壮大、快速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不断提高上市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形成既有顶天立地参天大树,又有铺天盖地绿色丛林的阶梯发展格局;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四大园区”的全速发展,使黎都大地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的汇集之地,成为商贸繁荣、人气旺盛的活力新区。

探索与发现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平面色块;装饰性;精神性

一、前言

在西方的绘画史中,中世纪的画家们,并不在乎物体的真正色彩,轮廓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至于色彩的使用则非常的单纯,他们喜欢将物体涂上最纯正与最闪烁的色彩。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大师都急于展现在素描与透视上学习到的崭新技法,至于色彩则往往被忽略,但并不是说佛罗伦萨画家的作品里,没有美丽的色彩,而是指当时很少有人把色彩当成绘画的主要方法。直到威尼斯画派的出现,色彩的重要性才相对提高,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们确实是经由他们的双手,显现出色彩在一张作品里的重要性,不亚于明暗,甚至是超越的。而提香更是将此派的风格发扬光大,在提香之前,从没有人把圣母的位置移至画面中央以外,他却做到了,而且利用色彩与光线的相呼应关系,让画面看起来不呆板却又活跃的保持了平衡。

十七世纪的巴洛克风格里,对色彩与光线的强调,对简单构图的忽视,对复杂平衡的偏爱,这些观念,让色彩对于画面而言越趋重要,十七世纪的画家们视发现色彩与光线和谐为必要任务,之后的印象派画家们,对于巴洛克时期的敬慕之情也远胜其它流派。十九世纪算是画家们在色彩上有重大成就的一个世纪。

由于从牛顿时代开启了科学观念,印象派的画家们依此为理论,在观察之中发展出了至今仍影响画坛的诸多画法,例如物体的暗部可用互补色描绘、影子可添加蓝紫色、物体依照光线的颜色变化,印象派的画家根本是为了光线与颜色在创作。等到后期印象派的高更和梵高,用色的方法更是随心所欲,开始展现出主观的个人色彩,之后的野兽派更经过后印象派的洗礼,而继承了这个观念,画面的平面化与装饰性风格,让文艺复兴以来的明暗素描概念,在画面上的地位,从此让给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二、对色彩影响较大的有如下观点

(一)勃纳尔的用色

勃纳尔早期深受高更和日本浮世绘影响,1905年后,更实践印象派丰富色彩的自由画法,有些学者把他当作印象派最后的画家。勃纳尔画的主题虽是日常生活景象,却借着优美的形体和充满变化的色彩、光线,画出亲切的气氛和热爱哲学、诗歌的绘画特点。

勃纳尔的技法,为了使画面平衡,常以冷暖的色调来替代对比色阶,以神秘而愉悦的中间色调,来替代古典的明暗色调,色调非常丰富且具有连续的层次,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中间色调,例如:绿色逐渐过渡成紫色或橘色,一片的颜色上必须连续画上好几回,直到出现奇异的,意想不到的色彩,画面上很少有一片是平的颜色,一旦出现平的颜料,就会和周围那些细腻的层次形成对比。勃纳尔的技巧是多变的,他作画时先快速铺开,透出空气,最后再理智的加工。他认为色彩和形体一样是具有严格的逻辑,他有时用小笔触,有时用手指搓揉,或是小点如珍珠般的并置,集点成面,若隐若现,有时是大片涂抹,有时是用薄色组成,或是用显著的笔触和厚涂法表现出来,画面如彩石般的闪烁。

(二)马蒂斯的平面色块

马蒂斯是野兽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关心色彩,他们认为色彩是画者表现思想及感情的最佳媒介,他们放弃了阴影、景深与边缘,以新的技法、亮丽色彩、强烈对比色调来处理光线。马蒂斯可能是第一位以大的画布尺寸表现简单内容的西洋画家,极简的内容,极简的形体,不拘传统画布空间和光影的限制,强迫观者忽略了形体所代表的意义,转而接受色彩本身表现的力量。同时他也透过绝对大的面积,换取色彩在画布上的绝对自主,这就是马蒂斯的目的。

“野兽”一词,特指色彩鲜明,随意涂抹,这种色彩比之前的任何画法更为强烈。马蒂斯和他的朋友们一直试验着这种画法,野兽派画家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在这之前的高更、梵高、修拉和纳比派,也都曾以不同的方法试过,但直到野兽派画家用了类似的手法,才真正有了大胆的突破。他们原意使用从颜料管里直接挤出来的强烈的色彩,而不想刻画自然中的对象,这不仅是想引起视网膜的振动和要强调浪漫或神秘的主题,而更重要的是想树立与此截然不同的新的绘画准则。

在马蒂斯个人风格的探索中,日本浮世绘版画无疑给他很多灵感,尤其是装饰风格在其绘画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东方传统艺术重传神,重情趣,单纯而简洁的形态观念,在光和色的理解上,从来都是重主观而轻客观,而且对物象的色彩观念,偏重其固有色,忽略光以及物象的明暗层次和色彩的变化,强调色面的单纯性。受东方平面绘画形式影响的马蒂斯,透过其设计的色、线、面组织,表现出空间,他认为空间是虚的,很有表现性。

马蒂斯的绘画中带有强烈的东方色彩,但油画却大大提升了色彩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力量和审美意义,既用色彩独立表现人类情感。马蒂斯主要通过吸收和创造,有异于西方传统绘画的用色方法,改以自由的、主观的色彩运用,去实践情感的传达。这种自由而主观的色彩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转贴于

1、平面纯色和底色的运用

画面中出现平面的纯色,这对于追求体积感、空间感的西方传统绘画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反叛,平面的纯色对于逼真再现对象来说,也许一无是处,但是对于真切地表达画家的主观感情,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平涂能产生一种轻松爽快的感觉,非常符合现代人追求轻松自由的精神倾向。在用色上不停地寻找忠实摹写以外的可能性,他用纯粹性的色彩构造画面,色彩越简单,对于感情的抒发就越强而有力。

2、具有装饰性的画面

西方传统绘画中,色彩在大多作品中属于描述性的色彩,东方绘画色彩则有很强的装饰性,用色的大胆、主观、随意和富有趣味性,使得色彩在画面中形成秩序,造成装饰效果。色彩的装饰性运用中,同一色彩往往在画面中重复出现,在画面中形成节奏感和韵律感,形成富有趣味性的装饰性色彩结构。

3、摒弃透视法和明暗法

以极具有东方色彩的平面化、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去体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这些特点在他的代表作《红色的和谐》中突出表现。画中描绘的是一个室内的场景,他以一块高彩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房间内的空间,全都描绘在这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画中色彩的透视被取消了,桌面、墙壁、地面被统一在一个色彩的平面,画面中桌面与墙面的花纹,也没有的远近大小的透视感。马蒂斯的绘画,推动了西方从写实主义迈向写意化的转变。这种艺术的明快性一改过去充满理性的概念,升华了艺术的清新愉悦感。

(三)罗斯科的精神性色彩

罗斯科的主要风格是明度、彩度或相近的色彩,呈现平坦宽阔并且绵延不断的空间,将线条从画面上完全排除,并将色彩的地位与表现力提高到极致。以色彩取代线条,罗斯科用了以前画家没有用过的颜色和形状,但那不是他的目的,虽然他用颜色表达思想,但并不反对线条,而他认为形式是根据我们要说的东西而发展出来的,当你对世界有了新的观点,你就必须找出新的方法来。

在罗斯科的作品中,倍受注目的色彩,仅仅是为了表达新观念的媒介而已。色彩的变化中包含着色相、明度、彩度可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因此罗斯科选择色彩,表达他要传达的内涵。

罗斯科的色彩,都是在极长时间的思考后再快速涂上的,他选择的色彩与配色虽没有法则,但仍有一些基本原则。在一幅画中,罗斯科经常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要色系,并且经常将二个强烈的色彩并置以提升他们的强度,在他的作品中,类似色的运用是他的特色,他大多使用黄与橘、红与橘、蓝与绿等类似色,来达到色彩的稳定,由于强度相同的类似色并置容易造成视觉的疲倦,因此必须做一些调整,因而会改变大小不同的面积比例。

使用类似色为主要色系时,由于色相较为相近,所以罗斯科必须适当地改变其明度和彩度,在画面中单独加入黑色或白色,或让各层的色彩相互透映,有些作品则将色块边缘刻意柔和化,以此降低类似色引起的视觉呆板。在技法方面,他运用了薄涂与快速上色技巧,使底层的光泽穿透到上层,造成观者眼中一片颜色的气氛,创造出作品内在的光辉,内在的光,对作品精神气息的营造,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