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债券投资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监管部门须定期稽查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并在必要时公布指导性资产配置比例。对可能发生偿付能力危机的投资资产配置,或缺乏变现能力的投资资产配置的公司,及时整改要求,直至强制其重新配置投资资产。 树立以固定收益模式

为主的投资理念

欧美保险公司多年的实践证明,投资于有固定收益的投资对象应当成为保险公司投资的主渠道。上世纪90年代至今,政府债券投资在这些国家的保险公司可投资资产中占15%左右,企业债券投资占41%以上。这就是说,投资对象应当是变现能力较强的债券,决非实业投资,也不是不动产投资,更不是保险公司自己去经营管理的实体性投资。

允许设立专业保险

投资机构模式

这一方式适用于可投资资产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搞好保险投资,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投资人才,涉及懂保险资产性质、法律、财务税务、投资管理和市场分析的人才,当然还包括具体的投资操作人员,人力成本非常高。若投资资产规模不大,不足以支付必要的投资交易成本,那么,把投资资产委托给第三方资产管理人,或直接投资上市交易的债券,或干脆委托银行管理,是更明智的选择。

鼓励委托第三方

资产管理人管理 保险公司可投资资产 这一方式适用于可投资资产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其实,把可投资资产交给第三方资产管理人来运用,即使在欧关也是很流行的。如在德国,其所管理的资产已占保险总投资资产的23%。在美国,选择第三方资产管理人的保险公司数目占到总数的75%。事实证明,选择第三方资产管理人通常要比自己设立专业投资机构具有成本优势,而且更具成本效率。

目前,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似乎担当了第三者资产管理人的角色,但其特殊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决定了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利于保险投资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但从政策上讲,不能因此而否定第三方资产管理人的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为 保险公司拓展投资空间

伴随社保资金的日益庞大,可供保险投资的渠道和品种就越发显得空间狭小。因此,债券投资应当成为保险投资的首选和主要品种,得到大力发展。

加快培育金融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市场很缺钱 利率连飙升

节前的两周,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持续走高。据中国货币网公布的数据显示,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继1月19日大涨128.11个基点后20日上升208.30个基点,飙升至6.1500%,创下2010年12月23日来最大单日涨幅。同时是连续第5个交易日上涨,这一指标创下2011年1月4日来新高。

银行间市场中同业拆借利率同样大涨,IBO001(1天期同业拆借)最新利率为6.0200%,上涨301个基点;IBO007(7天期同业拆借)最新利率为6.1100%,上涨161个基点;IBO014(14天期同业拆借)最新利率为5.96%,上涨126个基点。不过,期限较长的IBO021(211天期同业拆借)为4.0000%,反而下降了180个基点。再次说明期限越短,资金面越紧张。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央行在春节前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在时点上有些令人意外。原本春节后回收假日所需的资金更加顺理成章,而如今时点提前,打乱了市场对央行调控目标和具体节奏的预期。此前银行间市场上拆借利率一直维持在相对高位,反映了银行类金融机构对央行政策前景不明朗的担忧,而央行本次的政策调整恰恰兑现了这样的政策预期。

尽管节前央行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使得2490亿元到期资金全部投放市场,但市场流动性仍然趋紧。分析人士指出,银行为了准备资金上缴以及为春节资金备付做准备,都减少了资金融出或者增加了资金融入需求,这导致回购和拆借市场资金供需矛盾加剧,这一状态在春节前也没能得到有效缓解,资金利率难以回落。

利好固定收益理产品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债券投资;银行业;投资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156-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揭示了债券投资这一传统稳健业务在管制放松后可能聚集的巨量风险。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债券投资业务方兴未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将在反思美国次债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现状分析

相对于高度成熟的美国债券业务,我国的债券业务还处于初级发展时期,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健全,风险控制更多依靠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债券发行人和市场参与者严格的准入限制这一行政手段。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的深度、广度的不断扩张和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的迅速发展,债券业务重要性正不断上升。

(一)债券市场的市场化趋势不管加强

与我国金融领域中的其他部份一样,我国债券业务正在向市场化有序进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日趋多元化,债券种类呈现多样性,信用层次不断丰富。

从债券发行人看,范围由2004年的人民银行、财政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延伸到目前的铁道部、银行金融机构、国际开发机构;从投资范围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品种由2004年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和商业银行用于补充资本的次级债扩大到政策性银行债、普通金融债、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债券、混合型资本债和地方政府债等十余个品种,2010年又推出了超短期融资券,市场再添新品种。

从债券投资者看,目前已有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社、财务公司和企业等类型的投资者,且户数逾万家,较2004年末翻了将近两倍。

从市场容量看,2010年债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0年末,债券发行量已达到9.76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9.30%;债券市场存量20.72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15.42%;各类债券托管量突破20万亿元,达20.18万亿元,较2009年增长15.09%。

从制度建设看,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度建设得到长足进步,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已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银行参与债券投资业务的动力不断增强

由于政策、市场和自身特点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银行间投资债券市场的意愿较高。

一是宏观调控政策促使银行加大债券投资。受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受到较严控制,债券市场进而成为银行配置资产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存款准备金的联系上调也促使银行增大了对流行性资产的配置力度。

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改善了银行债券投资的市场环境。债券市场参与者数量的迅速增加和类型的多元化,为银行提供了更多不同投资取向的交易对手,提高了交易成功的概率;债券发行量的扩大则有利于银行更自由地调整资产结构,使银行的资产管理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三是银行制度成为投资债券的内在因素。在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下,银行的资产配置受到严格限定,是债券成为除信贷投放外的另一重要资产配置方式。这对中小型银行业机构尤为明显。此类银行均存在经营规模狭小、营业网点不足、产品创新乏力、营销能力较弱的特点。在市场狭小、优质客户资源有限、中小企业利润偏低的市场背景下,中小型银行处于竞争优质客户乏力、培育小客户成本过高、无力独自研究和退出新产品的不利地位,限制了其贷款业务的发展;相对而言,银行间债券投资业务具有经营成本低廉、参与者市场地位平等、交易可控性强、不需要营业网点的支持、利息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有效规避了小银行的市场竞争短板,并可使其通过对债券期限结构的合理配置,兼顾资产流动性需求。

二、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反思美国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的教训,并对比美国银行业在债券业务中风险管控的情况,可以看到,我国银行业虽然收到的制度约束和外部监管较为严格,尚不会出现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但发展差距显而易见,并且严格而言,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处于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债券投资风险管理体现的阶段,管理水平先归于业务发展显得较为滞后,不利于低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债券风险。

(一)风险投资策略不明确

我国大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近年来虽已展开了对债券的分析研究,但受专业人才缺乏、内外信息资源不足的影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多集中于单项业务或局部问题,缺乏系统性研究,不足以从全行视角出发为债券投资提供系统性的前瞻指导,未能对债券业务的发展方向、规模、种类、期限配置制定长期规划,致使银行债券业务缺乏市场定位,无法形成明确、持续的具体措施,影响了低于市场波动的效果。

(二)风险管理制度有所缺失

在业务规范上,多数银行还未建立起一整套能全面覆盖债券业务风险环节的管理制度,未能针对债券业务特点指定才做操作性强的自营业务、业务、代持业务具体细则或业务流程。日常管理主要依靠管理货币市场的业务的各项内部制度。而此类制度的内容多为各个部门的职责规定,没有可用于具体操作的风险量化指标,客观上难以在部门和岗位间形成有效制衡,削弱了债券投资管理的约束力。在投资决策上,银行主要依靠从业人员的经验判断,未形成亿债券种类、期限、价格和市场利率等因素为基础综合评定的决策机制。

(三)风险信息归集相当困难

一些银行的各类信息系统缺乏有效整合或梳理,无法满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和市场风险需要。此类情况或表现为分别记录的会计核算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和风险管理信息处于割裂状态,缺乏有限沟通渠道;或表现为自营业务、业务、代持业务台账未分类记录,无法统计各项业务总体数量。在各类信息系统尚未有效整合的情况下,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无法上升到依据风险计量、检测等手段进行科学决策的层面,只能停留在主观判断阶段。

(四)风险管理能力相对不足

一些银行的风险防范水平还较弱,对有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控债券风险,并开始逐渐引入市场风险计量模型,限额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等技术支持,但受人力不足、专业水平有限和工作不专职的影响,在实际监控中未能实现风险分析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没有建立市场风险资本分配机制,也未在压力测试基础上制定出应急处置方案,制约了风险监控的效果。

(五)短期逐利性仍然较强

频繁的债权买卖在一些银行已成为日常现象。有的银行频繁通过出售、购回的形式让交易对手代持自身债券,借以推高债权利率,实现更高的债权收益率;有的银行频繁进行债权买卖,亿获取价差收益。大量的交易使得一些银行1年的债权买入卖出总量高达齐年末债券余额的30倍以上。

(六)内部监督机制实现虚化

债券业务的风险管理在很多银行中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日常监督中,一些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未督促过高级管理层高进对债券业务的风险管理,也未拟定出相关风险约束指标;稽核审计等风险管理部门未对债券业务进行全面检查,也未提出过风险审计报告和风险管理意见。

【参考文献】

[1]中债登债券研究会.债券市场创新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2]弗兰克.J.法伯兹等著,钱泳译.高级债券资产组合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港币;人民币化;货币替代;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

2010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以人民币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意味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就是人们所称的CNH市场的正式诞生,这一市场被视为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年之后,2011年5月30日,香港金管局公布香港人民币业务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通过香港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量,占比超过全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八成。随着香港地区与中国大陆之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港币交易性需求及其替代关系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人民币对港币的替代效应将会不断扩张,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使得单一法定货币将不只是愿景。

H市场对港币――人民币关系的影响

1.1 CNH市场的形成

由表1可以看出自2007年始内地进一步加快在港CNH市场发展步伐,意味着在得当的激励和体系支持下,CNH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2 CNH市场的现状

1.2.1 CNH中人民币市场分析

首先,让我们先关注一个笔者从BIS Triennial Central Survey中提取的有关数据。

表2 人民币在各国家、地区的OTC交易额(日均值、百万人民币)

表2列示出人民币离岸市场日均交易量最大的几个国家、地区。需要注意的是,表中数据来源于2010年12月的相关统计数据,从时间上看,是在CNH市场同年7月建立之后,表中可明显看出,香港已成为人民币境外交易的主要金融中心,这对于港币的人民币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与此同时,在香港金管局本年度的措施中,诸如“为保证香港人民币供应的稳定,金管局会利用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安排,提供200亿元人民币作为常设资金池,为跨境贸易结算和支付提供人民币资金。”“有关参加行在清算行信贷风险敞口的问题,原则上能够以参加行在清算行设立托管账户的方式解决。金管局与人民银行、参加行及清算行将进一步商讨法律文件及程序操作等具体细节安排,希望能尽早在2012年初落实。”等,这些新措施鼓励利用已经存在的离岸的流动性,用以在启动在岸市场之前满足贸易结算需求。这不仅会缓和配额使用的压力,长远来看,按照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说法,实际上最近变动的是“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已经达到了合理规模,能够满足当地企业的人民币需求”的良性反应。因此,当香港的人民币市场更加深厚和成熟之时,外汇配额制度可能将逐步取消。大陆进口商向香港贸易进行的人民币支付不涉及货币兑换。

今年1月央行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表示银行可依据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证书或文件直接为企业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据近日香港金管局数据统计,截至4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已增至5100亿元,今年前五个月香港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规模近300亿。

图1 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情况

如图1所示,取消贸易配额对香港的人民币存款累积引发的干扰极小,香港人民币存款只需攀升,香港金管局正在支持CNH计价的金融工具的发展。通常对于新产品没有普遍的禁令,这使得这样一种预期更加有可能会出现,即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会发展的更加成熟。

1.2.2 CNH中人民币债券市场分析

在2011年前5个月已有28家发债主体在港发行总额为28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相当于去年全年总额的78%。2007年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发债机构仅3家,涉及金额100亿元,在经历了2008年和2009年分别20亿元和40亿元小幅增长后,这一数字在2010年一跃达到360亿元,发债主体也增至16家。2010年,中国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金额5060亿元,其中73%经香港进行,总额达370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金额达到3600亿元,其中高达86%经香港,数额达3110亿元。

图2 新发现的CNH债券规模;百万人民币元

数据显示,自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内地金融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来,累计有超过50笔人民币债券在港发行,总额约1020亿元。发债主体也由最初的内地金融机构,扩大至2009年的财政部及香港银行在内地的附属公司,随后进一步扩大到普通企业及国际金融机构。

图3 2009年9月始至2011年5月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二级市场流成交量情况

就目前来说,金融机构选择赴港发行“点心债券”,首要目的是为了补充资本金,但这同时也必然促使香港更快形成离岸市场融资中心。在今年3月底,央行就着手进一步开放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4月1日中银香港作为香港人民币业务单一清算行确认,从当日起央行给予清算行人民币资金结算利率由原来的0.99%调低至0.72%,与中国人民银行给予内地银行超额准备金利率一致;同时,中银香港给予参加行的利率亦由0.865%下调至0.629%。

除中资金融机构外,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点心债券”。今年4月,花旗集团宣布正式推出离岸人民币“点心债券”指数;随后,摩根士丹利表示将通过在香港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筹资人民币5亿元。

由此可见,目前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自2010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和人民币海外的派生能力。

2.港币被替代的现实分析

首先,由于港币和美元之间实行联系汇率,香港金管局的职责就是守住7.8的兑换比例。简单地说,港币的形态就是美元,只不过是1/7.8美元。美元的下跌必然带来港币兑人民币的持续疲软。现在,港币走软带来的港币资产缩水,可能使得香港人会做资产转换,转持人民币资产,例如将港币资产兑成人民币存款、或投资内地股市、或转到内地置业等,这种做法将对香港经济起到一定的萎缩作用,同时让大量港币积压在香港。

其次,避免损失储备的利息收入。香港可以选择完全不动用美元储备的资产,继续收取美元债券的利息。做法是由中国以人民币交换港币,一次性提供香港人民币化所需的人民币,而人民银行可藉此得到等值的港币,作为人民银行持有的一种抵押品,加上香港以人民币为本位,必要时可按比例向香港赎回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则可以藉此获得可观的铸币税收入。

再次,是货币政策控制权。假若港币人民币化,货币政策决策权无疑在中国人民银行,但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为顾及未来香港的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制订货币政策时将会把香港的经济情况列入考虑因素。

同时,在经济周期上,由于港币同美元是联系汇率,香港的利息因美国而动,也就是说从利率上看香港的货币政策周期应该是和美国人同构的。而在经济周期上,香港的经济却和内地更加紧密,同美国相对疏远一些。而中国的经济周期和美国是完全不同的。目前的美国经济处于下滑期后恢复上升阶段,未来它需要降低利息,而中国经济正处于过热期,一些市场预期显示中国的央行未来可能会继续加息。如6月14日央行宣布,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本次调整之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21.5%,中小金融机构为18%。

而且,如果港币同人民币挂钩,则不会存在被对冲基金攻击的风险。1997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就是通过美元为中介渠道,利用外汇期市和股市互动关系,沽空港币,迫使香港动用美元储备进行护盘,最终卷走暴利。而港币同人民币建立联系汇率关系之后,因为有人民币的支持,炒家根本没有能力攻击港币。

另外,港币与人民币挂钩,也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中国可以在香港地区发行更多数量的股票,香港资本市场在亚洲的地位将变得不可撼动,新加坡和东京的声势也将变得越发渺小。不过,港币的转钩也不是长久之计,未来最后的结局是“人民币化”。而且港币一旦开始转钩人民,形成新的联系汇率,将会促进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而且会测试和试探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各种风险。这符合中国的渐进性和试点性的改革哲学。

3.结语

基于香港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潜在的热钱风险使得监管部门在对人民币资金回流的操作上显得比较谨慎。并且,由于CNH的存款达到临界质量以及香港金管局继续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中国政府将最终需要保留最后一道防线――至少在经常账户方面――继续检查贸易文件的真实性,以防利用这一途径进行投机。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港币与人民币的汇率联盟何时可以建立。即,内地与香港有关部门就港币与人民币之间达成共识,确定固定比率,两地政府并付诸实践,建立稳定的汇率机制,对内缩小人民币与港币的的波动幅度,对外采取联合浮动。

但是,本文认为,港币的人民币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大陆与香港在今后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两地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同,港币被人民币所替代才可以平稳的实现,两地经济才能共同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纪建.“一国两制”下多种货币统一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5):40-42.

[2]黄燕君.港币-人民币一体化:意义、条件、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30-242.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说到投资理财,人们大都对股票、国债、基金、期货这些名词很熟悉,现在,买卖股票不必再到证券公司进行交易,就算是买卖国债和基金等也不需要再到银行柜台去排队了。人们完全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就能直接完成各类股票、国债、基金等的交易,鼠标轻点就能进行投资理财,轻松实现财富增值。

工商银行“金融@家”个人网上银行是目前国内功能最为强大的网上银行之一,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投资理财功能。通过“金融@家”的“网上证券”服务,不仅可以进行包括银证通、银证转账、B股证券、基金交易、国债交易、银期转账、外汇买卖等各类投资理财业务,还可以通过查询和下载获得有关股票市场信息、基金信息、国债价格以及国际国内财经信息等。此外,工行“金融@家”个人网上银行还提供活期转成定期、通知存款等理财服务、理财方案设计等,特别是通知存款业务,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

网上银行正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理财方式和理念,轻轻敲几下键盘,移动鼠标,登录网上银行,就能享受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零距离”的服务。

网上外汇交易成新宠

外汇实盘交易作为投资理财的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诸多投资者的欢迎。到目前为止,个人实盘外汇买卖成为最有效的个人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的金融工具之一,已经成为继股票、债券后的又一金融投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