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农村局局长

农业农村局局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农村局局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农村局局长

农业农村局局长范文第1篇

摘要:成都平原的农村聚落是典型传统意义上的聚落,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最和谐、最基本的体现与联系。现象学重视人与世界的关系,重视人对于其生活世界的感受。因此,从现象学的视野研究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场所精神,可以将其归纳为:(1)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网系统等构成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成都平原农村聚落“随田散居”的特点;(2)建筑单体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边界形态及空间特征等建筑环境构建了成都平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3)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所构成的文化环境传承了蜀文化闲适、朴实及神秘的生活印象。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1)05-0098-05

一、现象学及农村聚落

“现象学”来自希腊语“Phenomenology”,意为研究客观事物的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现象学哲学的理论奠基人是埃德蒙・胡塞尔。他在1907年对现象学作了这样的评述:它标志着一门学科,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特殊的哲学思维态度和特殊的哲学方法。胡塞尔现象学的根本特点在于抛开了其他哲学独立考察客观世界或人的思维的方法,转而重视人与世界的关系,重视人在生活世界的行为方式、心理感受、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和怎么知道自己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

在胡塞尔现象学的基础上,挪威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建筑和城市设计同样首先应关注日常的“生活世界”。舒尔茨运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创立了建筑现象学,把建筑活动纳入到人的“世间存在”的“诗性结构”中来解释其意义,从而形成了其著名的“存在空间一建筑空间一场所”的存在论建筑观念。场所是建筑现象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而创造性地保持和延续场所精神则是创立建筑现象学的一个根本目的。

场所(place)是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是人们生活的聚居地。人们在场所中的居住不仅意味着身寄于场所之中,而且还包含了更为重要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尺度,即心属于场所。而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场所精神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人文环境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整体场所感。它可超越场所有形实体的束缚,使人站在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来研究环境。亚历山大认为空间存在着一种“无名特质”,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特质,它是人、城市、建筑或荒野的生命与精神的根本准则。这种特质客观明确,但却无法命名”。换句话说,要使栖居有意义,就必须遵从场所精神。设计的本质亦是显现场所精神,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场所,使人得以栖居。

“聚落”在辞海中解释为“人聚居的地方”以及“村落”。农村聚落是典型传统意义上的聚落,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最和谐、最基本的体现与联系。农村聚落的概念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学概念和文化学概念。“基于传统农村聚落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态性和相对性,应从社会生产方式角度来界定农村聚落,即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居民聚居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客观上促进了农村聚落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仅停留在形式、空间等物质层面上,还没有系统地从心理体验、场所精神、建筑与栖居的关系上去研究,尤其是忽略了它的知觉体验。因此,本文拟以成都平原为例,借助现象学将人们的生活体验与空间体验融合起来,从立体、多感官、多方位的角度去研究农村聚落的场所精神,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农村聚落。

二、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场所精神

成都平原农村聚落是散布于成都平原的村落生活空间系统,其场所精神可以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文化形态来体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网系统等构成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成都平原农村聚落“随田散居”的特点,建筑单体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边界形态及空间特征等建筑环境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所构成的文化环境传承了蜀文化闲适、朴实及神秘的生活印象。这三点共同构成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场所精神,且每一点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互为影响。

(一)自然环境造就“随田散居”的特点

传统的农村聚落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最和谐、最基本的体现与联系。自然环境是农村聚落赖以存在的条件,它通过作用于农村聚落的形态、布局来影响其场所精神。成都平原有着其独特的自然条件:(1)受四川盆地西高东低地势的影响,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成都平原大地,因而这里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和农作物生长。同时,这样的地势使大河东流,东部平原的农田能得到充分的灌溉,加之雨热同期,这就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2)它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其土壤地表松散,结构良好,土质肥沃,宜于耕作;(3)成都平原水网密集,依赖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形成独特的网络状水系结构(人工湿地),形成了扇形分布的自流灌溉耕地系统;(4)平原地面呈现出单一的结构形式和舒展平坦的特征,异质性较低。

因为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土壤结构,成都平原居住上就形成了“随田散居”的“林盘”聚落特点。这种“随田散居”的聚落特点有利于农民管理农作物、减少劳作半径,同时也利于聚落的自然采光、通风,而且这种布局特征已经构成了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文化符号,有着强烈的场所暗示性。

(二)建筑环境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建筑环境主要是指聚落的实体,是场所精神中最易把握的部分,也是在今后的设计中最易重塑的物质空间。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经过数千年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积累,在选址、布局、空间结构上形成了自身的地方特色,并且传承性极强。

1、聚落选址亲近水网

从现实功能来看,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选址都是非常讲究的。由于水系发达且土地肥沃的外部优势条件,大多数聚落沿河流布局,既取舟楫之便,利于物资交流和运输,又因江河两岸地势平坦,易于建设;且取水方便,无缺水之虞,可保证生活需要。因此,两河交汇、山口平坝、水路码头、交通要道等都是聚落青睐的选址位置。

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选址也完全符合古代建筑选址的“相地”原则,“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从人文角度来看,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选址或多或少都受着“风水”这一中国传统的、趋吉的选址思想影响。但由于成都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远离北方政治中心,加上其独特的文化构成,因此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在选址问题上就不完全拘泥于传统的礼教思想,而是追求环境的舒适,选址时将山水仁智揉进。

2、巷道空间与自然界面有机结合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巷道空间除具有交通的功能外,还是聚落居民的“客厅”。即便没有任何的活动,聚落里的居民也会坐在街沿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等待着熟人的出现或搭话,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种生活展示了成都人闲适的、与自然共生的生活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在林盘中的巷道两侧经常有沟渠出现,而且沟渠水系与灌溉水系属于同一个水系统,因此每家住户就在入口处架一座小桥进入到自己的宅院,以便于日常生活生产用水。

巷道旁除有水系外,巷道的两侧与房屋的关系也是灵活变化的,这种布局与北方的街巷布局是不同的。在北方,因为气候、地形地貌及传统农耕文化的不同,北方村落中的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庭院,临路的界面或为庭院的同墙,或为房屋的立面,且入口处门楼高耸,并以门楼高度来衡量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因此整个村落巷道的形态基本为线性封闭空间。而成都平原的农村住宅则布置得非常灵活,有四种基本模式(见图1):

(1)建筑入口紧邻路边,这种建筑与道路的关系在成都平原农村聚落中是较为常见的,这也是与北方街巷线性空间的不同点。成都平原上的农村建筑出于使用功能上的考虑,房屋一层商铺居多。

(2)院落平坝与入口桥梁相接,造就的空间使得街巷的界面有了进退变化,因其每家每户平坝空间的作用不同,故空间大小也就不一样。大部分的平坝用来晒谷物,有的在当中加入了其他的生产空间,如洗菜池,并将排水直接注入到林盘水系中,起到了水渠排污的作用。

(3)庭院围墙与道路紧邻,尽管这种界面使得街巷与建筑的交接较为生硬,但这些墙面很多都具备了宣传功能,可用来贴标语或广告,它成为村落中信息传播的载体。

(4)建筑与道路间有农田相隔,这就使得居住地与道路之间有一段缓冲地带,并且林盘中的建筑被竹林、乔木等植被环绕,从路上望过去,是一个层次丰富、绿意盎然的景观空间。

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布局通过道路的转折、收放,水塘、井台等地形地貌的交融,形成了亲切自然的交往空间,体现出了和谐自然的形态。

3、村落建筑适应自然气候

因为有了住宅,人们才有了栖居之所,它是产生安全感、归属感的基本条件。成都平原的传统村落在南北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这种“范式”对于还原场所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成都平原农村住宅适应自然气候主要体现在基底、屋檐、院落的修建以及材料的选取上。

(1)基底

以前的成都平原农村聚落沿袭了传统的木骨泥墙建筑,十二桥遗址还发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群,建筑方法为打密集木桩,桩上绑扎圆木呈网状,其上铺木板作为居住面,使居住面相对抬高,避免潮湿。对于成都平原建造房屋而言,筑基在今天仍是最重要的。农民们用石灰、泥土和沙或鹅卵石夯实近地面一尺左右,这种做法就是建基脚。基脚与墙体之间还有一层结构即勒脚,成都平原民居的勒脚普遍比较高,主要也是为了保护墙体,防止潮气从地面进人。

(2)屋檐

由于多雨的气候状况,传统聚落民居出檐深远,可有效地保护墙体。将四檐相连的做法,不仅可以遮阳避雨,同时又可使户内外空间形成一定的过渡和连接,以开辟出新的活动空间。尤其当此类建筑置于街道两侧时,可以极好地为人们提供摆摊、休闲的功能空间。

(3)院落

为了在潮湿、闷热、日照量少的气候条件下争取多吸收日照、通风排湿,因此建筑内部的布局很开敞,通常以三合院、L型布局为主。成都平原农村聚落一般是各户独门独院,十几户组成一个大林盘,一两户组成一个小林盘。这些聚落在院落内都搞了绿化和设置了水池,不但调节了自家院落的小气候,也延展了生活空间,使人、住宅、环境融为了一体。

(4)材料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就料施工”,这是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几千年来积累的一套就地取材的经验。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的建筑多使用天然材料,这主要体现在竹、木材、夯土砖、瓦、石材的使用上,而且材料的色彩也不做大的修饰,尽量体现天然材料的本色。房屋的屋面通常选用小青瓦,楼窗等木装修部分多采用木材本色或漆为赫褐色,墙体粉刷成白色。为了保温和经济,常用厚厚的夯土砖作建筑壁体,这既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又增强了墙体的强度。

本着这种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的指导方针,我们的古蜀先民一步一步地深入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开辟耕地,种植农业,建造自己美好的家园,并因此创造了古蜀文明的繁荣。“门前树树水林擒,屋后山田种靛青。”这正是成都平原传统民居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写照。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有了聚落空间,人们可以劳作休息,能聆听窗外细雨,看斜阳西下,感四季荣枯。

(三)文化环境传承了蜀文化闲适、朴实及神秘的生活印象

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已出现人类定居的中心聚落和以耕种稻谷类为主的农耕文明。之后高度发达的灌溉系统使成都平原的农田从两千多年前的三十万亩发展到今天的千万亩以上,成都平原的农业远离了水旱灾害的困扰,造就了成都平原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而这种文化的独特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对建筑的审美评判,也浸透在农村聚落的每一个角落,是构成其场所精神的隐形因素。

首先,成都平原农耕文化优雅闲适的重要特征是与其他地区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而言,成都平原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恩泽,有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优越的农耕条件,远离了自然灾害的威胁,可以轻松地获得土地的丰厚回报。同时,北有大山屏障,阻隔了寒流朔风,没有北方的寒冬;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空气温润,也没有南方酷暑毒辣的日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因此,优越的物质条件造就了成都平原人的享乐主义,继而这种享乐文化促进了成都平原的商业发展。元代进士费著曾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博,而俗好游乐。”今天的成都有“休闲之都”的美誉,随处可见茶馆和悠闲品茶的客人;川菜是我国四大名菜之一,传至大江南北;川戏也充满了诙谐。所有这些,都是风雨自适的农业文明所孕育出来的,而这种文化的闲适性造就了农村聚落中大量的交往空间。

其次,农耕文化的另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它的朴实性,这也是其他地区农耕文明所具有的通性。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气候的变化使得农民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同时,农民常年耕作在土地上,与土为伴,少了城里人的圆滑与世故。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乡下人土气,就是因为他们固守着土地,与泥土分不开,他的性格中没有飘忽不定的流动感,真实而可靠。正因为朴实,所以成都平原农村聚落中的建筑就少了矫揉造作之感,它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适用而美观。

第三,成都平原的神秘性是它的另一个特点。由于成都平原地理特征独特,四周多山,加之道教

影响较深,如张陵、严君平等都在成都平原传道,因此成都平原给人的印象是幽远神秘的。清人陈桂林《青城杂诗》说:“神仙都会犹余事,知与岷峨秀两川。”即成都平原周围山清水秀,似乎居住有众多神仙。唐宋词人对成都平原也有“九天开出一仙乡”、“天地截作神仙乡”的描述,这也是对成都平原的神秘性的肯定。成都从古至今就被视为神秘的、“天人合一”的最佳地方,既是仙乡人居和旅游胜地,又是神秘的蜀文化的故乡;既有“锦城花郭”的城市人居,又有“活水林盘”的广大乡村人居。

总之,有了成都平原高度发达的农业,才有了灿烂的文化;而其优雅闲适性、朴实性、神秘性等特点造就了成都平原传统的建筑风貌、民风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它们都是构成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场所精神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在自然环境、建筑环境、文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成都平原农村聚落独特的场所精神得以形成。人们的居住直接与自然为伴,在溪涧旁,在竹丛边,在田野中,人们享受自然,体验自然的原始力量和质量。坡顶青瓦、素色夹泥墙、栗色门窗等构成了散发着自然、古朴气息的建筑环境。人们在农舍田间的蜿蜒小路中穿行,跨越各色索桥栈道和曲折流淌的水系,欣赏特色农田和飘香的果林,触摸鲜活的生态与田园风光,从而使生活在成都平原的人们有了精神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而且,在具有优雅闲适、朴实神秘色彩的几千年蜀文化影响下,农村聚落中独特的民风民俗、手工作坊、日常生活、节日庆典与祭祀活动等也都极具魅力。

农业农村局局长范文第2篇

努力做好劳务培训输出工作

为贯彻落实6月15日全区劳动力输出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提出“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我县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努力把劳动力输出培育成富民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县实际,摸清我县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的培训现状。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沧源县政府2004年6月18日召开了沧源县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参加会议有政府分管领导,赵子杰副县长、农业局局长段家峥同志、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世邦及县级相关部门妇联、县总工会、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会议传达了地委扩大的会议精神,沧源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劳动培训转移,于6月20日又召开了一次会议,安排布置了相关部门工作任务,并成立了沧源县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黄光富(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由农业局局长段家峥同志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世邦担任,成员由县妇联、县政府办公室、县总工会、教育局、扶贫办、财政局、人事局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由段家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承办统计报表具体业务由农广校万苏云同志负责。

二、摸清家底,明确任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

1、沧源县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区占总面积98%,坝区占总面积2%,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贫困县,全县共有93个行政村、804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有30032户,全县总人口16.6万人,农业总人口134598人,农村劳动力60313人,占总人口的44%。2003年末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6996万元,财政总收入3740万元,人均纯收入793元,农民所得粮4271.6万公斤,人均327公斤,总耕地面积为425945亩,农民外出劳务收入527万元,占总收入的3.7%,农业总产值2003年20009万元。

2、我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情况

沧源县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以农广校为主,农广校自1996年成立以来,通过职校联合办学开办了中专6个班,其中:脱产师范教育中专一个班51人,已毕业,5个函授中专班、农业会计、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两个班,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农业;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自身素质,2002年9月农广校积极与省刊授联合大学联办成人高等教育专科,财务会计专业28人,2004年初与省电大联办园艺专科班50人,1999年以来,其招收中专学员159人,已毕业87人,大专学员78人。另一方面是:绿色证书培训,农广校对职校在校学生和民族中学初中生培训了400人。

我县各级部门非常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如县妇联、旅游局、文体局等单位部门积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县妇联从2001年至今开展家政服务行业,经培训向昆明、临沧等地区输出家政服务人员100人,2002年,沧源县扶贫办培训向省外输出19名电工,再如旅游局、文体局等单位利用民族艺术的特点向农村招收一批批喜爱唱歌跳舞的青壮年进行培训。向省内、外、特区等地输出300人。根据调查统计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2143人,转移就业劳务收入508.1万元,其中:向第二产业转移量为1177人,占转移总数55%;向第三产业转移量为698人,占转移总数的33%;向其它非农业产业转移的有268人,占转移总数的12%。

3、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围绕订单抓培训。

首先,县级各部门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坚持一手抓订单、一手抓培训,加快劳动力培训输出步伐。县级单位和企业驻外办事机构充分发挥对外“窗口”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为输出劳动力提供服务。其次是坚持以需定训,把18—35岁身体健康的初、高中毕业生及历年来大中专毕业待业青年作为转移培训的重点。充分发挥“临沧保姆”家政服务的优势。积极争取注册品牌,办出特色,打造品牌,巩固和拓展劳动力输出市场,促进更多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

4、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劳务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农业农村局局长范文第3篇

政策引领,强力推进

如何有效地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关注民生,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潍坊市畜牧局局长王承策制定一切策略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他率先动员带领大家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提出:要想富民,必须换位,必须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把畜牧业列为主导产业之一,努力做大做强。

通过强农惠农扶持政策的强力推动,畜牧养殖场(户)信心倍增,全市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畜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户现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产业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增强。

因地制宜,创先争优

在明确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后,针对如何推动畜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王承策局长坚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化,本质是市场化,方向是集约化,途径是产业化,产品是无害化,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基地,创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结合潍坊集“三区”建设于一身,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王承策局长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潍坊市畜牧业发展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确立了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动物,狐狸、水貂等特种动物和临朐黑山羊、寿光慈伦大鸡等地方特色禽畜品种;帮助企业引进、研发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搞好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采取重组、兼并等有效形式,整合现有的资源,减少数量,提高档次,组织有关企业产业技术升级,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等一些列有效措施,打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

身先士卒,布兵点将

在落实上级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的同时,王承策局长还身先士卒,以他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布兵点将”,统筹全市资源,策划全新战略,结合各乡、镇、县的特色,系统的划分出了畜牧养殖业、畜产品及畜牧投入品加工业、畜牧服务业三大块,且对这三大块进行了细化、量化,建立大型兽药饲料配送中心、畜牧产品物流中心和畜牧产品电子商务中心,规范完善优质畜产品和兽药饲料经销网点。

有效的把以往畜牧业中零散的、不便于管理的产业变成了现在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城市品牌。各县市区之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养殖户赚足了钱。

抓住龙头,引导发展

市场解决出路,技术解决服务。为清楚的掌握和了解市场需求,王承策局长多次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县镇的领导一起,到全国各地对畜牧专业合作社工作和下步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以农民为核心,以畜牧合作社为主体,扶持培育100个畜牧合作社典型,逐步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担保公司+养殖基地”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同时,为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惠民作用,市畜牧局局长王承策经常带领检查组到各县就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检查组先后到畜产品加工企业、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养殖场(户)、基层畜牧兽医管理站等进行了反复调研,督促畜牧部门及相关实体把发展畜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采取“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畜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随着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进程的加速推进,迫切需要畜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畜牧业科学发展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发展时期。

思路决定出路,现代畜牧业能不能快速的成长,就看能不能找到新的思路。

新思路在哪里?结合自己多年对国内外畜牧业的观察和了解,王承策提出了三年打造销售收入千亿级畜牧产业链、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他认为,要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必须一二三次产业全面抓。畜牧养殖业要全面实现标准化、生态化、园区化;畜产品加工和兽药饲料生产,要整合现有资源,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高端畜牧产业集群;畜牧服务业要突出加强畜牧投融资、科技研发推广、电子信息、仓储物流和畜牧市场网络化建设,帮助畜牧企业将服务业从一、二次产业中剥离出来,使其聚集发展、做大做强。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园”,把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做专、做精,强力推进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链式发展。为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王承策提出了建设“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和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链”的战略构想,并为之付诸不懈努力。

潍坊市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1236.5亩,总投资5亿元,以山东寿光慈伦大鸡有限公司为依托,由潍坊市畜牧检测协会牵头组织有关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建设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园区、优质畜产品供应示范园区、肉鸡和生猪示范园区、寿光慈伦大鸡保种扩繁基地、生态兽药饲料研发及生产基地等10大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区,构筑了一个千亿级畜牧产业链的缩影。为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畜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通过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建设,引进良种、良法和优秀畜牧兽医人才,促使畜牧经济增长由原来的靠人力、靠资源、靠数量,向靠人才、靠科技、靠质量转变,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农村局局长范文第4篇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讲话时强调,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跨系统、跨行业、跨学科的系统工程,绿色能源示范县是进一步推动农村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综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按照“巩固成果、优化结构,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综合利用、提高水平”的总体思路,加强协调配合,推进多能互补,切实把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化、技工专业化和操作规范化的同时,支持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重点要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气高值化利用、沼肥综合利用、省柴节煤炉灶炕升级换代、生物质固化和气化技术研发,并引导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合作社、体经营户进入农村能源建设领域,不断完善和壮大农村能源产业体系;狠抓管理服务,提高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推广农村沼气全托管和建管用一条龙等服务模式,及时排查解决问题,巩固建设成果;加强技术培训,壮大人才队伍,通过农村能源职业技能开发、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创业经纪人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培训一批沼气生产工、太阳能利用工、农村节能员、生物质能利用工等一线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技术高超的施工队伍、科学规范的设计队伍和保障有力的管理队伍,同时要培养一批农村能源建设与服务队伍的创业者,增添新鲜血液,永保农村能源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会上讲话时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能源发展潜力加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改善农村民生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在讲话时指出,中央财政把农村能源作为一支持重点,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已初步形成了支持农村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

会议的第二天,代表们分东部、中部与西部组分别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会议强调了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很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可以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同时,此次会议表明了明确的信号,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配套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

代表们也就绿色能源示范县项目实施的具体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有些代表认为,县一级作为项目的具体实施部门,在技术上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县里的基础设施落后,较为闭塞,信息不够畅通,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有些代表表示,中国幅员辽阔,各县的基础有很大的区别,希望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县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还有一些代表表示,项目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某些硬性条款在别县无法实现。

代表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各组的召集人对大会进行了汇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讲话表示,代表们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发改委将会同财政部与农业部公共研究,逐步完善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项目的要求。

农业农村局局长范文第5篇

__县是一个拥有120万农业人口的典型农业大县,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10月,该县争取到__市唯一的全国新农保试点县名额。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全民动员,有条不紊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于1月27日正式启动了全县新农保试点工作。

加强培训,统一认识。12月27、29日,该县召开了试点工作启动大会和业务培训会。启动大会由县长__主持,县委书记__对试点工作的意义作了重要强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伟带领全县72个乡镇的党委书记、镇长学习了实施办法文件,下达了目标( )任务。业务培训会上,县农保局局长__对操作流程和各类表册填报进行了解释说明,与全县72个乡镇农保经办人员现场进行讨论,并答疑解惑。两个大会的成功召开,为该县试点工作在基层全面有序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组织思想保障和业务基础。

加强领导,率先垂范。该县召开启动大会后,全县72个乡镇的党委政府都相继组织镇干部和村三职干部召开贯彻落实会议,确定了领导责任制,落实了镇村具体经办,业务培训会也从县级开到了村上,县负责乡,乡负责村,一级分管一级,一级指导一级,形成层层拉网式业务工作体系。该县实现了农保的县乡联网,通过党政网和农保工作qq群及时传递和交流信息,准确传达政策精神和进行业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