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也萧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对西汉名臣、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一生的总结概括,意指成败都归于他。而这个典故的由来,与另一位西汉名将韩信密不可分;
2、所谓“成也萧何”,是指当初韩信投奔刘邦时只当了一个小吏,还曾因犯军法差点被处死。由此,韩信甚至想要逃跑,但萧何经过与刘邦一席长谈以后觉得他是一个人才,因此急急忙忙跳上战马,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由来;
3、所谓“败也萧何”,是指后来刘邦开国,韩信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不受重用,甚至遭到贬斥。韩信因此便郁郁不得志,开始图谋造反。当刘邦皇后吕雉(吕后)知道以后,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来源:文章屋网 )
越来越多的教训提示我们,要由内而外理性地看待企业的发展,不要再让“规模”和“效率”成为企业的掘墓人。让我们从企业由片面追求规模与效率所造成的实际问题入手,对这个话题加以详细探讨。
规模之弊:忽视创新与对外界的洞察
对规模的追求源于经济学中的一个现象——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又称规模经济,即规模增大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企业家往往忽视了它的另一面,随着规模增加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信息传递速度放缓造成的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以及质量的控制失控等,反而产生“规模不经济”。因此管理者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规模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
当一个企业正处在如日中天时,管理者做大的激情迫使他们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希望利用规模效应带来成本的降低,压垮竞争对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大家都在大步向前走的时候,你要是不加快脚步就意味着残酷的出局。但是,如果一个企业越是规模依恋,越容易无法自拔,什么事情都希望用规模来弥补,最终当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曾经铸就的强大帝国便会轰然倒塌。
2012年2月27日,日本最大的电脑内存芯片厂商尔必达提出破产申请,公司目前负债高达4480亿日元,成为日本最近两年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有人曾评论这是由于随着半导体产品价格的下降,以及金融危机、长期走高的日元汇率影响才导致尔必达的经营业绩不断恶化。但是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其掉入了“规模陷阱”所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两大芯片制造商韩国半导体企业三星电子和海力士公司的股价近期则持续上涨。
其实,尔必达的经营早已遭遇困境,日本政府却向它伸出援手,企图用更大的规模优势弥补其劣势。但是这家只关注规模的企业未能及时在技术上做出相应的转变,早已经被其他韩国企业远远甩在了后面,最终不得不惨淡收场。当企业将资源和精力全都投入到规模增长时,往往会忽略创新的动力,忽视了新业务的出现,疏忽自身能力的培育。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那些能够经得住规模诱惑的企业,它们在关键的时刻,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剥离那些不必要的“规模”。还记得诺基亚吗,昔日的手机霸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停的推出一系列功能日益完善的产品,但是它却漠视了未来趋势的把握与新市场的开拓。随着苹果手机这种具有颠覆性的产品出现,诺基亚随即遭遇了巨大挑战。
规模之弊:质量管理的严重缺失
三聚氰胺的阴霾还未散去,又闹腾出沸沸扬扬的蒙牛纯牛奶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事件,表面上看是饲料问题引发的原因,实际上还是由于规模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缺失。在质量管理系统完全没有跟上的同时,片面地急剧扩大生产规模,这必然导致严重的产品质量危机。
在奶业中,出现了万头级的大牧场。以资本投入扩大规模,用规模降低成本,以成本来产生竞争优势,用竞争优势打压竞争对手,成了该行业的另种发展方式。规模产生的效益在其他行业已经很难把握,在奶业这种行业中要利用规模经济可能就更加困难了。
中国的天然牧场是相当匮乏的,与中国牧场情况类似的以色列,最大的农场也不过约千头奶牛左右。奶牛饲养规模是有上限的,一下子将牧场扩建太大,会导致质量管理难题集中爆发,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首先在饲料管理上,由于其数量庞大,采购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会大大提高,并且,在潮湿的气候中,干草还会发霉,所以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饲料管理,管理水平高低直接与产品的质量挂钩。其次,排泄物管理也是一个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据估计,万头牧场一年将产生超过50万吨的排泄物,相当于1.2万节火车车厢的重量,这更需要更强的管理能力;再次,当大量的牛生活在一起,很难防止疾病的爆发,管理不善会对牛奶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早已为质量隐患埋下了伏笔,这才有了后来黄曲霉毒素事件的发生。
效率之弊:忘记消费者的需求
对效率的过度追求,有时候反而使得我们丧失了“效率”。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中指出,效率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概念。其定义是运用有限资源,使产量最大化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它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追求的目标,效率意味着成本的最大收益。在这个资源稀缺的世界中,对每一位企业家来讲,效率都是他们所追求的。但是,正是众企业的追逐才使得“效率”这个原本中立的词语有了一层嘲讽的意味。
随着竞争越发激烈,产品生产的周期正在不断缩短,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将生产外包出去,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既可以减轻成本压力,也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以提高效率。
丰田让全球制造业进入到大规模、高质量、产品快速更新的精益生产阶段,但是,成也萧何败萧何,这种追求效率的模式使企业陷入了困境。2010年丰田因油门踏板等零件质量问题在全球17次召回,涉及上千万辆丰田汽车,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后,丰田终于认识到了应该回到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理念上来,之前的发展已经让丰田把这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忘的干干净净。大量使用第三方零件、通用部件追求效率的模式曾经造就了日本汽车行业的神话,但是正所谓飞得高摔得重,危机的波及范围越大。
另一家日本汽车巨头本田也频频陷入“召回门”事件之中。很多厂商都将自己的某些制造环节甚者服务环节外包出去,交给专门生产这些产品与服务的公司去做,最后通过整合完成全部生产与服务链条。以汽车为例,厂商不再自己制造零部件,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将生产外包给供应商,然后采购由供应商加工的零部件来完成整车组装。从不同的供应商那里获取的汽车零部件都会存在一个可控精细程度及质量的误差,但是在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汽车系统组件中产生了合成谬误,单个组件的误差可能会被放大,出现问题的概率会上升。
一、加强学校在毕业生中的中介作用
1.建立技工学校就业指导体系。随着第一批双向生的毕业时间的临近,建立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势在必行。学校可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各个年级成立就业指导工作小组。以年级为基础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制定相关制度以保障、监督就业指导工作。
2.校企合作,开拓就业新途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能够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求。学校应积极行动,努力向外扩展,与国内、省内大型企业的合作,为毕业生开拓更广泛的就业途径。
3.加强社会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下,坐等是得不到信息的。“走出去,请进来”是为毕业生就业做好牵线搭桥工作最基本的方法。通过社会需求调查和预测可以拉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距离,摸清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和人才需求趋势,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为技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提供依据。
4,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推荐档案。学校应帮助毕业生建立自身的档案材料,有组织地出面为其联系工作,对毕业生资源加以充分管理和利用。
二、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1.要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意识。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与深化,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意识也应相应增强,不应过分依赖父母、学校、社会。要有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的意识。
2.要加强自主择业能力的培养。技校毕业生虽然渴望自主择业,但是他们大多来自一般家庭,多是“无钱、无权、无关系”的“三无”学生,也没有自主择业的经验,在目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就业单位,所以必须利用在校的机会抓紧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3.面对选择,增强自身决策能力。由于技校生长年在校学习,社会经历少,一旦面临重大抉择,无法做出理智的选择,事后又后悔莫及。所以,在就业前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4.要增强自身社交能力。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部分毕业生社交能力较差,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存在说话生硬、不懂礼貌、自以为是、表达能力差和衣着不合时宜等问题,影响其择业成功率。
5.面对用工单位,技校毕业生应知己知彼。技校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在就业形势中自己所处的地位,而热衷于打听用人单位的各种信息,拈轻怕重。往往表现为一是盲目乐观自信,认为自己就业不成问题。二是悲观失望,认为自己不具备与人竞争的能力。所以,笔者提醒技校毕业生就业时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不能走极端。
6.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毕业生对自己合法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由于部分毕业生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贫乏,存在着签约随便、任意毁约的行为,并且对此不以为然,丝毫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另外,从当前的就业情况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就更需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应加强《劳动法》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关键词:职业学校;电气工程;构建;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19-01
在中职电气专业的教学中,电气工程课程一般都只开设一门关于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的课程,课程内容十分单薄,而且这些内容除了一些有关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理论外,其课程中所讲述的电气工程技术与器件,虽然目前有些仍然在应用,但大多数都与当前工业现场使用的技术与器件有脱节。显然,这样的教学,无论是内容、方法及水平、都已大大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脱离了岗位的需求,重新构建和整合职业学校的电气工程课程已是十分迫切和需要。
一、职校电气工程课程的构建
在重构电气工程课程时,必须考虑如何将课程组合优化。笔者总结了多年的电气工程教学经验,认为:设置《PLC应用技术》、《单片机技术入门》和《自动控制技术基础》这三门课程作为电气工程技术的基础课程,再设置《自动控制综合技术应用》课程为电气工程技术的综合课程。以此构成电气工程的课程体系。
此课程体系中将PLC技术作课程单列,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课时完成此项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而单片机技术也作为课程单列,是因为对职校学生来说,单片机技术比较难学。需要掌握软、硬件技术,因此要有一定的课时来保证教学质量。对于自动控制技术基础的课程,应当是一门由自动化系统基本知识、传感器、控制器(除PLC)及执行器(特殊电动机、气动元件等)组成的基础课程,可作为PLC和单片机的后续基础课。至于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课程,主要是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自动控制设备,如自动生产线、机械手、恒压供水装置以及一些光机电一体设备等,以项目教学和综合实训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动化基础知识得到综合运用。这对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职校电气工程课程内容的整合
(一)整合原则
1、体现基础性与综合性
电气工程课程内容仍应该以基础技术为主,除了要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外,这些基础技术主要是指自动控制器件的应用。例如:在“三菱型号PLC”教学中,可以结合FX0N―3A特殊功能模块介绍模/数(或数模)转换技术,也可以结合FX2N―485―BD特殊功能模块介绍数据通讯技术等。
2、体现现代性和应用性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器件、新功能、新技术层出不穷地应用,要想课程内容不断反映最新的技术,无论从设备、师资和教学资料等方面,都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课程的现代性不完全等同于技术的最先进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器件)的应用性来满足现代性的要求,至少,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目前应用得较普遍的器件(或技术),更具体地说:教材中选择的PLC、变频器等器件的型号,应该是较新的产品,型号在国内也是较通用的。此外,将一些新器件和新技术的应用整合进教学中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不少自动化设备在操作上已大量使用人机界面技术,触摸屏在这些设备中已是广泛应用,因此,将触摸屏应用纳入《自动控制综合技术应用》的课程教学中已是十分必要。
3、体现技能性
职业学校是面向技术蓝领的层次,其培养的人才应是以技能人才为主。因此,课程内容能否以应用技能为主线来整合,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笔者认为: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器件的应用上,器件的功能、器件如何接线、器件的运用方法等,才是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定位
1、不能脱离中职生的基础与接受能力
课程内容应当是讲透基础,结合应用,实践为主。例如:《单片机技术》课程的教学定位是:让学生了解最基础的单片机,了解芯片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理解最基本的指令,学会用软件将指令写入芯片,并通过仿真器实现对DEL发光和小电机运行的控制就可以了。教学的定位是使学生对单片机技术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打下一个入门的基础。这样的定位,将会大大降低单片机技术的教学难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收到教学效果。
2、以应用技能为主
课程的教学应针对技术的难度与器件的应用普及性来整合,不必包罗万象。也不能求全求高。例如:对于“人机交互技术与组态监控技术”,教学的内容应以基础为主,即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控制要求,运用软件设计出简单的控制画面,能正确实现控制就可以了,不必将画面的设计和程序的控制难度提高,对中职生来说,学习这些技术不但不会有什么困难,而且教学课时也不会多。
关键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分析评价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所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都具有相当高的综合性,一方面会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另一方面还会较多地涉及管理科学与技术领域,因此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应该系统进行课程相关建设的同时,应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相并重。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局限于教学环节,轻视实践教学,并且更加缺乏对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系统的、客观的评价机制,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办学质量,因此建立起一套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已经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工业工程专业核心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及要求
按照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注重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更新,使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根据本专业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原则重组课程教学内容,以便使教学内容符合工业工程培养目标的定位,一是突出综合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二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发展特长、终身教育;三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坚持因材施教;四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岗位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反映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的要求,使之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要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必须及时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广泛收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努力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加强理论课程所涉及的实践环节:重新规范、整合实践环节,使之更有针对性、应用性、综合性,使之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学实验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探索性、启发性等特点,是课堂理论教育的深化延续。教学实验是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的结合,工业工程实验室应紧紧围绕本学科的发展而建设。对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客观反映教与学所体现出的学生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模块的掌握水平,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水平,为此在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应体现出综合性、客观性、系统性的特点。
二、工业工程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应根据专业核心理论课程的性质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教学分析与评价方法,工业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另一类为专业一般课程。本文重点就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与平价展开讨论。
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考核内容
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是使学生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环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该环节的教学效果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同时还包括课后作业和练习以及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考勤等内容,所以对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水平的评价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练习、课堂考勤等内容;期末成绩:包括期末试卷成绩等。但在上述众多因素中各部分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评价方法,都会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产生影响,而如何设定课程评价中各部分所占比重以及如何确定各部分的科学评价方法,就成为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考核内容
实验教学环节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课程所设置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模块掌握水平,重点考查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核心课程实验部分的效果评价应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内容,同样的道理,应科学设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各种评价因素影响因子和评价方法。因此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内容,包括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和实验教学效果评价两部分组成,当然也需要设定这两部分的权重值。
3.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模型的建立设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值为A则:A=α∑ni=1δi∑kj=1x+β∑γμ=1σμ∑λ=1y+ωz(式1)式1中:①课堂教学权重为α,各子因子影响因素为x,子因子权重为δi;实验教学权重为β,各子因子影响因素为y,子因子权重为σμ;期末试卷成绩权重ω,期末试卷成绩z。②α+β+ω=1(式2)③δ1+δ2+…δn=1(式3)④σ1+σ2+...σγ=1(式4)⑤i=1...n参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项目数;j=1...k每个课堂教学效果评价项目数中的子因子数;μ=1...γ参与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项目数;λ=1...η每个实验教学效果评价项目数中的子因子数。由此可见,各个权重系数的设定值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值A的大小。权重系数选择的原则是,一是可以根据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工作量的比重选择,二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度来设定等。如式2可以选择课堂教学权重为α=0.2,实验教学权重为β=0.1,期末试卷成绩权重ω=0.7;如式3课堂教学子因子权重δi的选择,如课后作业δ1=0.6,课堂考勤δ2=0.3,课堂讨论δ3=0.1;如式4实验教学子因子权重σγ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σ1=0.4,实验过程σ2=0.4,实验报告σ3=0.2。当然每个教师也可以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自行确定各个权重系数的大小,以便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