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淮南子人间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波涛,读音bō tāo,汉语词语,意思是江湖海中的大波浪。
2、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及至乎下 洞庭 ,骛石城,经丹徒,起波涛,舟杭一日不能济也。”
3、造句:勇敢的海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飞翔。
(来源:文章屋网 )
摘 要: 高诱三书注异读音注反映了语词的语法形态,表现为异读区分致使非致使、自主非自主、及物不及物、动词施与指向、完成未完成、词性转化等功能。从高诱音注异读语法规律看,上古汉语中确实存在着形态音变现象。
中图分类号: H1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6-0029-07
高诱,东汉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著名训诂大家。现存三书注《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多集中于词义训释,但也不乏语词读音注释。这类音注据我们统计共有386条①,其中反映异读的音注虽然不多,但有限的材料本身仍说明了上古时期存在形态音变现象。沈建民提到,随着汉语形态音变的逐渐消失,很多异读材料难以揭示早期的形态语法规律〔1〕。于是有许多学者对把异读看成形态音变表示质疑,认为异读只是一种词汇现象或语义现象,也有学者把它看作音变构词的手段。我们赞成沈先生的观点,认为从语音变化的角度看,大多数异读仍应看作形态音变的反映。本文将从高诱音注异读现象入手,对语词的形态音变规律试作探讨。
一、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一些形态现象 1.异读区分动词致使和非致使
王力认为一般非致使动词读浊音,致使动词读清音〔2〕。周法高认为辅音清浊交替具有区分上古汉语自动词、使动词语法意义变化的功能〔3〕。包拟古认识到上古汉语可能有*s前缀,此前缀有致使意义的痕迹〔4〕。潘悟云、梅祖麟同意辅音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动词非致使和致使的构成形式,梅氏同时提出*s语素是一个致使化前缀〔5~6〕。舒志武提出致使化是*s前缀的重要构形功能之一〔7〕。梅祖麟举8例说明上古汉语*s语素的致使义〔8〕。郑张尚芳认为上古汉语*s是表使动式的词头〔9〕。潘悟云举11例论证*s的前缀致使义〔10〕。Pulleyblank提出前缀*在上古汉语中为非致使动词前缀〔11〕,其后Baxter、龚煌城、沙加尔等学者纷纷吸收这一观点,对前缀*展开讨论〔12~14〕。金理新在评定前人例证的同时,补充了大量例子对*s前缀的致使功能、*前缀的非致使功能做了充分说明〔15〕。高诱音注异读材料区分动词致使和非致使关系正是通过前缀*s、*交替实现的,其中前缀*s表示致使义,前缀*表示非致使义。
包拟古列举了以母和书母交替构成的同族词〔4〕,大体就是非致使、致使动词的关系。举例子五对,即施/施、豫/舒、夷/矢、绎/释、逸/失。潘悟云采纳了其中的“施/施”作为非致使、致使动词配对的例子〔10〕。
《淮南子·俶真训》:“嗜欲连于物,聪明诱于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高注:施,读难易之易也。
施:《广韵》式支切,施设,亦姓。/施智切,易曰:云行雨施。/以豉切。
刘 芹 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语法形态规律探赜据高诱音注,施当读中古“以豉切”,上古音为*dar②,表示非致使义“延也”;而施在中古读“式支切”,上古音为*sthar时,则表致使义“使延”,可见两音有语法区别。根据文义,显然“施”为自动词;根据语法结构,“施”后不带宾语带补语,无致使对象。所以“施”为非致使动词,高诱为“施”所注读音与其语义、语法皆合。“施”字的这种语法形态音变在先秦文献中不乏其例,如《庄子·人间世》:“哀乐不易施乎前。”“集释:施,读为移。”〔16〕“施”表示“延也”义,为非致使动词。又如《国风·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17〕施,式支切,上古音*sthar,表示“使延”义,为致使动词。
2.异读区分动词自主和非自主
金鹏指出,藏语自主、非自主动词与语法结构有重大关系〔18〕。马庆株参考藏语动词的自主和非自主划分法,得出了现代汉语动词也分自主和非自主的结论〔19〕。金理新认为上古汉语更像藏语,除词汇手段(笔者注:即不同的词交替)外,还有相当多的动词是通过语音屈折表现自主和非自主差别的〔15〕,语音表现的手段有辅音清浊交替及*s、*后缀转换。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动词自主、非自主变化是通过后缀*s、*交替完成的。其中,后缀*s表示非自主义,后缀*表示自主义。例如:
a.《淮南子·俶真训》:“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而万物杂累焉。”高注:炀,炙也。炀,读供养之养。
b.《淮南子·精神训》:“是故无所甚疏,而无所甚亲,抱德炀和,以顺于天。”高注:炀,炙也。读供养之养。
养:《广韵》余两切,育也。/余亮切,供养。
《群经音辨》:“上育下曰养,余两切,书政在养民;下奉上曰养,余亮切。”
供养,指对长者或尊者必须做的动作行为,是说话者主观无法控制的,中古音余亮切,上古音*jaηs,表示非自主义。转化为自主动词后,中古读余两切,上古音*jaη,表示“养育”之养,动作行为是说话者主观可以控制的,即说话者可以选择养或不养的行为。高诱音注旨在说明其时的常用字“养”已有两读,有语法形态变化。“养育”之养的动作说话者可以主观控制,表示自主语法意义。为了反映“养”字的语法形态变化,作音时特别注明“供养”之养。
“养”之两读语法区别,文献多见。《尚书·大禹谟》:“政在养民。”〔17〕上养下,动作主观可控,为自主动词。读如常用音,即上古音*jaη。《左传·文公十八年》:“如孝子之养父母也。”《释文》:“之养,餘亮反。”〔17〕“养父母”为下养上,动作主观非可控,为非自主动词,上古音*jaηs。
3.异读区分动词及物和不及物
19世纪末,德国康拉迪认为中国语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的形态分别,由声母清浊交替实现③。此后,Maspero〔20〕、Schuessler〔21〕、Pulleyblank〔11〕等都认为及物、不及物动词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显著的形态现象。Pulleyblank同时指出不及物动词的浊辅音声母来自及物动词附加*前缀,这个*前缀导致词根辅音声母浊化,后来演变成浊辅音声母。这一观点后为Baxter〔12〕吸收。周祖谟〔22〕、周法高〔3〕、王力〔23〕、黄坤尧〔24〕对上古汉语不及物、及物动词语词形式之别都有认识。综上,上古汉语实现及物、不及物动词之间转换的方式除了声母清浊交替外就是附加词缀或词缀替换。高诱音注异读对动词及物、不及物语法意义的转换是由后缀交替实现的,表现为后缀*s表示动词及物性,后缀*表示动词不及物性。例:
《淮南子·说林训》:“渔者走渊,木者走山。”高注:走,读奏记之奏。
走:《广韵》子茍切,趋也。/则候切,《释名》曰疾趋曰走。
走,据高诱音注,中古读则候切,上古音*tjos,表示及物动词。高注的目的是为了跟中古子茍切、上古音*tjo的“走”区别,他明确指出“走山”的“走”是及物动词。“走”之不及物动词用例见《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17〕“走”为不及物动词,中古读子茍切,上古音*tjo。“走”之两读语法意义有区别,语音形态亦随之不同。
a.《吕氏春秋·季夏纪·季夏》:“是月也,令渔师,伐蛟取鼍,升龟取鼋。”高注:渔师,掌鱼官也。渔读若“相语”之语。
b.《吕氏春秋·季冬纪·季冬》:“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高注:渔读如《论语》之语。
c.《淮南子·原道训》:“钓于河滨,朞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高注:渔,读告语。
d.《淮南子·时则训》:“乃命渔人,伐蛟取鼍,登龟取鼋。”高注:渔人,掌渔官。渔,读若“相语”之语也。
e.《淮南子·时则训》:“命渔师始渔。”高注:渔,读《论语》之语。
f.《淮南子·说林训》:“渔者走渊,木者走山。”高注:渔,读《论语》之语。
语:《广韵》鱼巨切,《说文》论也。/牛倨切,说也,告也。
高诱为“渔”注音时明确指出为“‘相语’之语、告语、《论语》之语”等,旨在说明“语”字两读,当区别开来。文中几例注音同为去声,“语”上古音*dηas,表示及物动词;转化为不及物动词后,中古读鱼巨切,上古音*dηa。高诱时代的“语”字有语法形态音变,故高注时对此常用字以“相语”、“告语”、“《论语》之语”等限定“语”字读音。
“语”之语法音变,文献习见。如《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17〕,“语”为不及物动词,上古音*dηa。《论语·阳货》:“居,吾语女。”《释文》:“吾语:鱼据反。”〔17〕“语”后带宾语“女”,为及物动词,上古音*dηa。
《淮南子·时则训》:“陶气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高注:齐,读齐和之齐也。
齐:《广韵》徂奚切,整也,中也,庄也,好也,疾也,等也。/在诣切,火齐似云母重沓而开,色黄赤,似金出日南,又齐和。
齐,据高注中古当读在诣切,上古音*djirs,表示及物义;转化为不及物动词后,中古读音为徂奚切,上古音*djir。两音语法意义有别,“齐”系一常用词,高诱为其注音,其时“齐”字具语法形态音变。
4.异读区分动词施与指向
梅祖麟把有施与指向特性的动词称作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并用“买、卖”这样的例子作了说明〔25〕。周法高将这一类型的词义转变叫“主动被动关系之转变”。金理新首次提出“动词施与指向”这一语法概念,认为后缀*s有动词施与指向的功能,并用大量例证作了有力论述,其中就有“遗、告”〔15〕。高诱音注异读表现动词施与指向变化的手段是附加后缀*s。例:
《淮南子·览冥训》:“猨狖颠蹶而失木枝。”高注:狖,读中山人相遗物之遗。
遗:《广韵》以追切,失也,亡也,赠也,加也。/以醉切,赠也。
高注特别指明“中山人相遗物”,意在说明“遗”不只一读。注文中“遗”当读中古以醉切,上古音*gjurs,表示动作有一个施与指向。上古汉语词汇系统中意义为“施与”的语词,在语音形式的选择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声调同是中古汉语的去声,此点金理新有详细论述。对于一个动词需要突出其动作施与指向时,就会附加一个表示施与指向的动词后缀*s。如赠,中古音昨亘切,上古音*tjes,《说文》:“赠,玩好相送也”;赐,中古音斯义切,上古音*stigs,《说文》:“赐,与也”;贷,他代切,上古音*thegs,《说文》:“贷,施也”等。
《淮南子·泛论训》:“乾鹄知来而不知往。”高注:鹄,读告退之告。
告:《广韵》古到切,报也。/古沃切,告上曰告,发下曰诰。
“告退”之告意在点明告字不只一读。注中“告退”之告当读中古古沃切,上古音*kug,表示“报告”义,动作由下对上,卑者对尊者完成;中古音古报切,上古音*kugs则表示上对下,尊者对卑者的动作,动作突出施与指向,语音形式上附加有后缀*s。
5.异读区分动词完成体与未完成体
沃尔芬登认为动转化s后缀来自于藏语动词完成体后缀s〔26〕,这一观点为许多学者接受,如白保罗、马提索夫等。梅祖麟通过对藏语名词后缀s来源的分析,似乎认为上古汉语名词*s后缀跟动词完成体有关〔25〕。潘悟云肯定了*s后缀是上古汉语的一个既事式后缀〔10〕。黄坤尧认为上古汉语动词有完成和未完成的区别〔24〕。吴安其专文讨论了上古汉语完成体〔27〕。诸家用于讨论上古汉语完成体后缀*s的例证并不丰富。金理新认为上古汉语动词有现时式和既事式之分,他举了上古汉语大量*s后缀动词表完成体的例子,同时给出了上古汉语未完成体后缀*形式的诸多例证〔15〕。所举例中有转引周法高采自《群经音辨》的例字“过”,新增例字“解”、“易”、“重”。高诱音注异读材料表现上古汉语动词完成式、现在式语法意义变化是由后缀交替实现的,即后缀*s表示动词完成式,后缀*表示动词现时式。例见下:
《淮南子·览冥训》:“故不招指,不咄叱,过归鴈于碣石。”高注:过读责过之过。
过:《广韵》古禾切,经也。/古卧切,误也,越也,责也,度也。
过,高注“读‘责过’之过”,中古读古卧切,上古音*kors,表示动词完成式,义为“过越”;而中古音古禾切,上古音*kor一读表示动词现时式,义为“经过”,两音语法意义分别清楚。此处高注表明其有明显的语法概念区别。
经典中对“过”字两义分别清楚,《释文》为其作注87次,其中见纽去声17次,见纽平声49次,兼注21次。兼注原因在于各家对两词意义辨別不清,因为随着上古汉语形态的消失,六朝人想要清楚分别两音之间的差别确实不容易。但两音这百分之七十多的井然分界,确实又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区别。这一区别正是动词既时式、动词完成式之间的分别。具体例证详刘芹《经典释文“过”字音义辨析》一文〔28〕,此不赘论。
a.《淮南子·原道训》:“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高注:解,达也。解,读解故之解也。
b.《淮南子·修务训》:“以身解于阳盱之河。”高注:解,读解除之解。
解:《广韵》佳买切,讲也,说也,脱也,散也。/胡买切,晓也。/古隘切,除也。/胡懈切,曲解。
解,高注“读‘解故’之解”对应中古音佳买切,上古音*kli,表示动词的现时式(即现在时);“读‘解除’之解”对应中古音古隘切,上古音*klis,表示动词的完成式。两读音异义别,前者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后者则表示这种动作行为完成后的一种结果或状态,语法意义不同,其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
文献中“解”字以异读区别动词现时式、完成式的例子比比皆是。《礼记·曲礼上》:“解屦不敢当阶。”〔17〕“解”为动词现时式,表示动作现时的状态“正在解除”义。《庄子·人间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释文》:“解,徐古卖反,又佳买反,注同,向古懈反。”〔16〕根据文义,“解”作“已解除”义解,陆氏以徐古卖反为首音,亦取此义为先。“解”表示“已解除”义,强调动作完成,表示动词完成式,语音与动词现时式之“解”自当分别。
a.《吕氏春秋·士容论·辩土》:“农夫知其田之易也,不知其稼之疏而不适也。”高注:易,治也。易读如“易纲”之易也。
b.《淮南子·俶真训》:“莫窥形于生铁,而窥于明镜者,以覩其易也。”高注:易,读河间易县之易。
c.《淮南子·俶真训》:“嗜欲连于物,聪明诱于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高注:施,读难易之易也。
易:《广韵》以豉切,难易也,简易也,又礼云:易墓非古也。易谓芟除草木。/羊益切,变易,又始也,改也,夺也,转也。
易,高注“读如‘易纲’之易”及“读‘河间易县’之易”。还有一例出现在“施”的注音字中,即“施,读‘难易’之易也”。“河间易县”系一专名,此专名音读为中古音羊益切,上古音*dig,被注音字“易”文义为“变易”,为动词未完成体。“易纲”之易及“难易”之易中古当音以豉切,上古音*digs,表示动词的一种完成体形式,与其由之转变而来的未完成体形式即既事式的“易”相区别。高诱“易”字二音分别井然,语法概念清晰。
“易”之两读语法区别,文献多见。《庄子·骈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16〕此易为“变易”之易,中古入声,上古音*dig。物变则易为而不变则难为,“易”通过附加后缀*s派生出“难易”之“易”。《庄子·人间世》:“有而为之,其易邪。”《释文》:“易,以豉反,后皆同。向、崔云:‘轻易也。’”〔16〕表示形容词“容易”义,中古去声,上古音*digs。
《吕氏春秋·开春论·审为》:“不能自胜而强不纵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高注:重读“复重”之重。
重:《广韵》直容切,复也,迭也。/直陇切,多也,厚也,善也,慎也。/直用切,更为也。
重,据高诱音注中古当音直用切,上古音*rdoηs,表示动词的完成式,其由之转变而来的动词既事式中古读直容切,上古音*rdoη。“重”之两义分别,语音亦自分别。“重”去声,副词。此副词系为动词动作完成后呈现的一种状态,故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副词归为动词完成体一类。《庄子·让王》:“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释文》:重,直用反〔16〕。《吕氏春秋》文与此文相类,“重伤”之重高注“复重”之重,音与《释文》同,语法意义表示动词的完成体。
6.异读表示词性转化
古人没有名词、动词及虚词这些语法术语,但在他们的语感中对词性的辨认还是相当明确的。《经典释文·序录》云:“夫质有精麤,谓之好、恶(并如字);心有爱憎,称为好、恶(上呼报反,下乌路反)。当体即云名誉(音预),论情则曰毁誉(音余)……如、而靡异,邪(不定之词)、也(助句之词)弗殊。莫辩复(扶又反,重也)、复(音服,反也),宁论过(古禾反,经过)、过(古卧反,超过)。”〔29〕《经典释文》用对这类字的异读说明古人有语法词性区分。
周祖谟把因词性不同而变调者分为七类〔22〕。王力认为凡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23〕。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都变为去声。黄坤尧将陆德明《释文》异读分为五项,其中有区别词性的异读〔24〕。金理新在“声母清浊交替”一章涉及语词异读跟词性之间的关系,详细讨论了辅音清浊交替跟名词、动词之间词性转换的关系。他在“后缀s”一章中论述了上古汉语后缀s(中古去声来源)具有名谓化、动转化、动词完成体及其它语法功能;在其它前缀、后缀章节多次涉及名谓化功能,即名词实现向动词转化的语音形态变化〔15〕。沈建民提到《经典释文》异读反映的形态时,其中一条即词性转化〔1〕。
综合各家观点,去声异读具有转化词性的功能。对于去声来自上古汉语s韵尾各家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而这正好说明*s后缀具有区别词性的功能。
《淮南子·本经训》:“有不行王道者,暴虐万民,争地侵壤,乱政犯禁,召之不至,令之不行……”高注:言不行上令者。行,读行马之行。
行:《广韵》户庚切,行步也。/下孟切,景迹。
行,据高诱音注中古当读户庚切,上古音*gla,表示动词;转化为名词后,上古音*glas,中古读下孟切。
《淮南子·时则训》:“天子乃傩,以御秋气。”高注:傩,读躁难之难。
难:《广韵》那干切,艰也,不易称也。/奴案切,患也。
难:出现于高注“傩,读‘躁难’之难”。“躁难”之难当读中古奴案切,上古音*naans,表示名词;其由动词转化而来,中古音那干切,上古音*naan(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高注说明高音中“难”字有两读,具有区别词性的语法意义,故出注时特别指明“躁难”之难。
《淮南子·俶真训》:“至伏羲氏,其昧昧芒芒然,吟得怀和,被施颇烈,而知乃始昧昧晽晽……”高注:被,读光被四表之被也。
被:《广韵》皮彼切,寝衣也。/平义切,被,服也,覆也。书曰光被四表。
被,据高诱音注中古当读平义切,上古音*bals,表示动词;转化为名词后,中古读皮彼切,上古音*bal(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高注旨在说明文中为动词“被”,表义“服也,覆也”。
正如王力所言,“凡动词或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金理新将上古汉语名词变动词的实现手段概括为辅音清浊交替、附加前缀、附加*s后缀,同时并存辅音清浊交替或附加前缀。
《淮南子·泛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髪,以劳天下之民……”高注:劳,读劳勑之劳。
劳:《广韵》鲁刀切,倦也,勤也,病也。/郎到切,劳慰。
劳,据高诱音注当读中古郎到切,上古音*raaws,表示动词;而中古鲁刀切,上古音*raaw(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表示名词,两者词性的区别是通过附加*s后缀来实现的。高注指明文中“劳”义当为动词义,表示“劳慰”,并通过音注反映了“劳”字的语法意义,可见高诱音注中无时不渗透着强烈的语法概念意识。
渔,中古韵书注音只有一读,而高诱不厌其烦为其注音6次,且用有异读之语词“语”为其注音,指明它在文中读音当为去声,而《广韵》仅收其平声一读。渔,《说文》解为“捕鱼也”,动词。探其源,本字当为“鱼”。据孙玉文研究,“渔”字是由“鱼”变调构词产生的,在汉代读为去声〔30〕。他从六朝经师音注推断至晚六朝后期“渔”已读成平声,至唐代“渔”只能读平声,注去声只是“合韵”。《广韵》不论捕鱼的“渔”写成什么,都遵从后代读法,注成平声。可见,高诱音注无疑保留了古读,其音注的目的当是为了区别语词的语法意义,辨别词性。
二、高诱音注异读与形态的关系 潘悟云指出以下几种语音交替现象反映了形态音变:(1)韵尾相同而主元音相近的韵母之间的交替,即清儒所说的旁转。(2)主元音相同而韵尾部位相同的韵母之间的交替,即清儒所说的对转。(3)同部位的塞音,包括清浊和送气不送气之间的交替。(4)流音之间的交替。(5)同部位鼻音之间的交替。(6)词根加前缀音或加后缀音。(7)词根声母和元音之间加中缀。(8)长短元音之间的交替。(9)小舌塞音和舌根塞音之间的交替。(10)带次要音节的词和不带次要音节的词之间的交替〔31〕。从对高诱不多的音注异读材料分析来看,有两点结论可以得到肯定:
1.上古汉语无疑是存在形态变化的
从高诱音注异读材料来看,我们可确定以下几种语音现象与形态有关:(1)前缀*s与前缀*之间的交替。(2)前缀*s与无s前缀之间的交替。(3)后缀*s与后缀*之间的交替。(4)后缀*s与无s韵尾之间的交替。(5)去声与其他三声之间的交替。
高诱音注异读主要涉及的构词词缀有前缀*s、前缀*、后缀*s、后缀*。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将各类词缀的构词功能概括如下,即:
前缀*s是一个致使动词前缀,具有致使功能。与之相对的是前缀*,是一个非致使动词前缀,具有非致使功能。两前缀常常通过语音交替实现语词致使功能、非致使功能的语法意义转换。
后缀*s语法功能较多,有表示非自主动词、及物动词、动词完成式、施与指向功能及动转化与名谓化功能。其中动转化、名谓化功能并不冲突,对此金理新已有详细论证〔15〕,兹不赘述。后缀*与后缀*s相对,具有表示非自主动词、不及物动词、动词现时式功能。在这三类语法意义上,两后缀有交替关系。
2.异读与形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潘悟云认为,古代汉语随着形态的消失,异读大部分也消失了〔5〕。形态与异读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实,高诱音注中的“渔”字在高诱时代当还有两读,可到了中古,从韵书中保存的资料看就没有异读了,这跟它区别语法意义的形态音变消失不无关系。可见,语音的日趋简化导致异读无法存在,上古汉语的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就随之消失。可以说,语词异读与语法形态两者之间存在着相生相灭的关系。
(感谢冯蒸教授、金理新教授的指导,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文中错漏部分概由作者自负。)
参考文献:
〔1〕沈建民.《经典释文》音切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3,197.
〔2〕王 力.古汉语非使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C〕∥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85.
〔3〕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1962:80,77.
〔4〕包拟古.原始汉语与汉藏语〔M〕.潘悟云,冯 蒸,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33,33.
〔5〕潘悟云.谐声现象的重新解释〔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4):59,59.
〔6〕梅祖麟.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63.
〔7〕舒志武.上古汉语s前缀功能探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6):98-105.
〔8〕梅祖麟.上古汉语*s前缀的构词功能〔C〕∥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23-51.
〔9〕郑张尚芳.上古汉语的s头〔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4):10-19.
〔10〕潘悟云.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2):48-57.
〔11〕Pulleyblank,Edwin.Some New Hypotheses Connerning Word Families in Old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73,(1):111-125,111-125.
〔12〕William H.Baxter.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M〕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Berlin,1992:218-220,218.
〔13〕龚煌城. 从汉藏语的比较看上古汉语的词头问题〔J〕.语言暨语言学,2000,1(2):51-62.
〔14〕沙加尔.上古汉语词根〔M〕.龚群虎,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3-88.
〔15〕金理新.上古汉语形态研究〔M〕.安徽:黄山书社,2006:288,371,360,321,17,293-320.
〔16〕郭庆藩.庄子集释〔C〕∥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156,156,323,146,980.
〔17〕阮 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288,135,1865,2666,2495,2525,1240.
〔18〕金 鹏.藏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34.
〔19〕马庆株.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0-191.
〔20〕Maspero,H. Préfixes et dériveation en chinois archaque〔J〕.Mem. Soc. Ling.de Paris,1930,(23):313-327.
〔21〕Axel Schuessler. What Are Cognates and What Are Variants in Chinese Word Families?〔C〕∥何大安.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今通塞:汉语的历史与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3:225-245.
〔22〕周祖谟.问学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6:101,93.
〔23〕王 力.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J〕.语言学论丛,1980,(6):6,3.
〔24〕黄坤尧.音义阐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3,16,23.
〔25〕梅祖麟.四声别义中的时间层次〔J〕.中国语文,1980,(6):427-433,427-433.
〔26〕Stuart N.Wolfenden.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M〕.London:Royal Asiatic Society,1929:58.
〔27〕吴安其.汉藏语的使动和完成体前缀的残存与同源的动词词根〔J〕.民族语文,1997,(6):21-32.
〔28〕刘 芹.《经典释文》“过”字音义辨析〔M〕.语文学刊,2009,(5B):165-167.
〔29〕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0〕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8.
2、波涛澎湃:指声势、气势等浩大雄伟,例如:澎湃的革命浪潮席卷了全国。
3、波涛,江湖海中的大波浪,出自于《淮南子·人间训》。
4、澎:拼音:péng pēng;注音:ㄆㄥˊ;简体部首:氵;部外笔画:12;总5、笔画:15;繁体部首:水;五笔86&98;:IFKE;仓颉:EGTH;郑码:VBUP;四角号码:32122;结构:左中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关键词:说文解字 “句”声字 亦声字 声符示源
一、“句”字释义
《说文・句部》:“曲也,从口L声。凡句之属皆从句。”“L”上古音为见母幽部,“句”上古音为见母侯部,见母双声,韵部侯幽旁转,古音相近。《说文解字句读》:“古无章句,亦有语句,故从口也,语必委折,故得曲义,L缭亦曲,声亦兼义,因之凡曲皆曰句。”[1]《说文解字注》:“凡曲折之物,侈为倨,敛为句。”[2]“句” 即谦恭也,表人敛胸勾曲之情状。“凡地名有句字者皆谓山川纡曲,如句容、句章……”“凡章句之句亦取稽留可钩乙之意。”从这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句”有“曲”意。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句,从L口声,当读如今言钩,俗作勾。”这些“句”字亦作“勾”,读若“勾”,取其“曲”之义。[3]
二、《说文》从“句”字编排情况
《说文解字》里含有“句”部件的字有:拘、笱、钩、、g、、Y、佝、P、@、v、苟、、、鸲、朐、枸、、d、T(U)、、驹、狗、、煦、l、、m、、劬、住(酗)。全部为一般意义上的形声字,《说文》在对这些字标注读音的时候,大多数按照“从某某声”的方式标注,但是拘、笱、钩和g是按照“从某某声,某亦声”来标注,作为形声字的一种特殊形式――亦声字来处理的。同时为同是“句”声的“拘、笱、钩”另立一“句”部。
以“据形系联”为归字原则的《说文》,没有把所有含有“句”部的字分别归入其所属之部首,却一反常规地单独为“拘、笱、钩”建立句部。这就引起后世学者的争议。如马叙伦明确地说:“句当入L部,此L之转注字,口L旁纽双声,兼叠韵。拘入手部,笱入竹部,钩入金部,句入L部,则句部可删也。”[4]认为许慎这是自乱其例。
《说文》里的拘、笱、钩这三个字,许慎完全可以按照形声字的惯例“从某某声”来注音,那他为什么要单独建立“句” 部并用亦声字来标注这三个字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字。拘,止也。从句、从手,句亦声。笱,曲竹捕鱼笱也。从竹、从句,句亦声。钩,曲也。从金、从句,句亦声。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三个字的共同特点即“句”不但表音而且表意。虽然“手”、“竹”、“金”表示与字义有关的行为或字义的类属,但声符“句”的“曲”义才是这三个字的中心意义。正如段氏所言“按句之属三字皆会意兼形声。不入手竹金部者,三字皆重句,故入句部。”这是其一。其二,拘、笱、钩这三个字都和“曲”的意思有关系,声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同源。都是在“句”上加形符“手”、“竹”、“金”得来的。拘,举朱切。笱,古厚切。钩,古@切。这三者中古音相同或相近,意义都与“曲”有关,是同源字。所以许慎为其另立句部,充分体现了许慎已认识到形声字中声符具有示源功能。但是许慎没有把同是亦声字的g(雄雌鸣也。雷始动,雉鸣而g其颈。从隹、从句,句亦声。)归入句部,的确有失妥当。
亦声字在形声字里虽然不多,但却是我们分析文字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亦声字弥补“六书”说的一个不足,有的形声字偏旁既表义又表音。如果单纯地按照六书分析,那么这类字无论归入会意或归入形声,都无法准确地反映声旁表音又表意的双重作用,而亦声字的出现正使这类字有了归宿。如蒋善国先生所早已指出的:“亦声字是汉字由象形文字演进到标音文字的一种过渡形式……它是纯形声字的先锋。”[5]从汉字演化的角度看,亦声字是汉字演进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三、《说文》从“句”字分析
(一)“圆曲义”
拘 《说文》:“止也。从句、从手,句亦声。”《汉书・司马迁传》:“使人拘而多畏。”颜师古曰:“拘,曲碍也。”《荀子・宥坐》:“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注:“拘读为钩,曲也。”
笱 《说文》:“曲竹捕鱼笱也。从竹、从句,句亦声。”《诗・邺风・谷风》:“勿逝我梁,勿发我笱。”《毛传》:“笱,所以捕鱼也。”朱熹注:“苟,以竹为器,而承梁之空以取鱼者。”
钩 《说文》:“曲也。从金、从句,句亦声。”玉篇:“钩,曲也,所以钩悬物也。”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钩。注:“故书钩为拘。”
《说文》:“羽曲也。从羽、句声。”《尔雅・释兽》:“马前足皆白,暇;后足皆白,。”《尔雅》作为马名的“”无疑是借来表声音的假借字。
g 《说文》:“雄雌鸣也。雷始动,雉鸣而g其颈。从隹、从句,句亦声。”《史记卷二八》:“登鼎耳g,武丁惧。”《七修类稿・卷三・天地类》:“雉g,雉,文明之禽,阳鸟也;g,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说文》:“镰也。从刀、句声。”《方言・卷五》:“刈,自关而西,或谓之钩,或谓之镰,或谓之锲。”镰刀非弯曲则不能成其功。
Y 《说文》:“曲脊也。从疒、句声。”按驼背。成疏:“Y偻,老人曲腰之貌。”
佝 《说文》:“务也。从人、句声。”《明史卷二九九》:“永康人腹疾,佝偻行。”《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P 《说文》:“r绳P也。从糸、句声。”《仪礼・士冠礼》iPX纯。注:“P之言拘也。以为行戒,状如刀衣,鼻在屦头。”
@ 《说文》:“轭下曲者。从车、句声。”《释名》:“钩车以行为阵,钩股曲直有正,夏所制也。”
《说文》:“天寒足也。从足、句声。”《玉篇》:“寒冻手足不伸也。”者,句曲不伸之意。
朐 《说文》:“脯也。从肉、句声。”段玉裁曰:“挺即艇也。何休注《公羊》曰:‘曲曰胸,申曰艇。’胸艇,就一艇析言之,非谓艇有曲直二种也。”
U 《说文》:“老人面冻黎若垢。从老省、句声。”《释名》:“T,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T。”
《说文》:“斫也。从斤、句声。”《尔雅・释器》嵛街定。注:“锄属”。
枸 《说文》:“木也,可为酱,出蜀。从木、句声。”《集韵・疾韵》:“构,木曲枝构,或省。”《诗・小雅》南山有枸。
(二)从“句”得声有小义
驹 《说文》:“马二岁曰驹,三岁曰。从马、句声。”注:“六尺以上马,五尺以上驹。”《尔雅・释兽》辆裕骖。注:“辆裕小马,别名马骖。”
狗 《说文》:“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从犬、句声。”《尔雅・释畜》未成毫,狗。注:“狗子未生毛者。”
《说文》:“精鼠也。从鼠、句声。”汉书东方朔传如淳注曰:“,小鼠也。音精劬。据尔雅释文,字林有字。”
(三)从“句”声,借来表音
v 《说文》:“石之次玉者。从玉、句声。读若苟。”《宋史卷一一九・志第七二》:“建炎四年,南平王薨,差广南西路转运副使尹东v充吊祭使,赐绢布各五百匹,羊、酒、寓钱、寓彩、寓金银等。”
苟 《说文》:“艹也。从艹、句声。”《百花扇》:“苟非之子遇同心(栀子),几见扇迎桃叶(桃花)。”
《说文》:“吹也。一曰:笑意。从欠、句声。”《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宾客关,则为之告。”
鸲 《说文》:“鸲鹆也。从鸟、句声。”《正字通》:“又名八哥。”《幽明录》云:“五月五日,翦其舌端使圆,令学语,能人言。”
《说文》:“地名。从邑、句声。”
d 《说文》:“日出温也。从日、句声。北地有d衍县。”《玉篇》:“暖也。同煦。”《淮南子・原道训》:“d妪覆育。”
《说文》:“吹也。一曰:笑意。从欠、句声。况于切。”《续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一》:“与吏卒语,惟恐伤人,人皆喜之。”
煦 《说文》:“A也。一曰:赤p。一曰:温润也。从火、d声。香句切。”《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韶光煦然润气蒸兵。”
l 《说文》:“健也。一曰:匠也。从立、句声。读若龋。《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其始成,l然善也,而后果败。”
《说文》:“妪也。从女、句声。况羽切。”《说文解字注》:“然则亦母也。师古曰。吕后名雉。字娥。”《汉书・外戚恩泽侯表》:“扶柳侯吕平,以皇太后姊长子侯。”
m 《说文》:“北方肓m犬,食人。从虫、句声。”《商君书・农战第三》:“今一人耕,而百人食之,此其为螟m亦大矣。”
《说文》:“ 属,头有两角,出辽东。从黾、句声。”《集韵》:“,水虫名。似龟,皮有文。”
劬 《说文》:“劳也。从力、句声。”《玉篇》:“劬劳,病也。”《诗・小雅》之子于征,劬劳于野。《传》:“病苦也。”《后汉书卷八四・列传第七四》:“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
(酗)《说文》:“醉k也。从酉、句声。”《前汉・赵充国传》:“数醉羌人。”
注释
①王筠.说文解字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4(141)
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56)
②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263.
③ 马叙伦,著.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5-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16.
④ 蒋善国,著.汉字的组成和性质[M].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