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一封信四年级上册

写一封信四年级上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写一封信四年级上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写一封信四年级上册范文第1篇

一、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草船借箭》导入环节,我灵活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诸葛亮向曹军借箭过程的情景,然后质疑:这个片段选自那本名著?这样先声夺人就能非常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借助多媒体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组整合。对已有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整合、拓展;要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教材的内容包括文本、插图、练习及语文园地,这些内容可以进行有效整合,整合得当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时,我就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这次“我的发现”主题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我先让同学们回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主要有“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分析修辞手法”等方法。然后把课文中出现过的有较深含义的句子分门别类整理出来,便于学生复习理解。如《生命生命》中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永生的眼睛》中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眼睛。”等句子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就这样,重组过的教学内容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使他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一举两得。

二、关注学生发展 使之成为课堂主人

1.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体验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征、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基于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加强与学生生活的沟通与联系。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的不够丰富和知识积累的不够丰厚决定了实现这种沟通与联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沟通学生的生活体验,以促进课堂对话的展开与深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时,在备课中我把教材内容只作为一种参考,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行为和情感体验,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怎样和父母沟通的结论,增强了口语交际课的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前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要求学生课外完成,第一个活动是学生自己先归纳出和父母有没有矛盾?如果有,原因是什么?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生探究影响和父母沟通的原因,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能会责怪父母,但也会反思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进而对逆反心理有了探究的兴趣。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尊重父母,为愿意沟通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是给父母写一封信,写出对父母的感激和对父母的意见和建议,请父母也写一封回信给自己,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学生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了解父母是怎样想的,学会换位思考,进一步理解父母,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通过这几个活动,已基本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课堂内容主要是把活动的结果进行交流,最后要引导学生思考“写信只是沟通的一种方法,还有哪些方法更方便沟通呢?”引导学生交流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关爱、孝敬父母。

2.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写一封信四年级上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思品 教学 课堂效率

一、课堂上要体现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也许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但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实践活动《我们爱教师》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教师进一步启发: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园的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或者写写自己理想中的老师。这样,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二,思想品德课要联系学生生活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有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全世界、全国对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援助等材料。这比材料中的朝鲜战场上罗盛教的事迹和时期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再如《神州巨变》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变化,让学习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数据要更有说服力。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注意直观教学

在十几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无论从经验的角度还是从教训教度,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提高小学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校率,必须尽力争取使用直观教学,特别是电视录像的运用,趣味小品演示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是生动、形象、直观。因为,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只有在一定的意境中才能产生;丰富的道德认识只有来源于实践才能牢固,而生动、形象、直观的意境就比较接近于实践;准确果断的道德判断能力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意境中就容易得到培养和锻炼;指导学生的行为凭借生动、形象、直观的意境更为贴切,容易找到行为实践的方式、方法。例如:在教学第七册《热爱》这一课时,我就充分注意教学直观手段的运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一开始,就组织学生观看一段专题片《三个妈妈和九十九个儿子》,让学生具体地认识到: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们都是如此。在导入了新课之后,我又让学生观看了《车轮滚滚》片断,使学生亲眼看到了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是如何大力支持人民军群众观点的,体会到人民对的感情。接着,又播放了我校师生与好八连联欢的情境,让学生看到了同龄人是如何热爱的。最后,在指导行为实践时,我又借助一段慰问军属活动录像来进行,使学生真正明确具体地懂得应该如何做。简而言之,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减少思品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一些客观上的语言文字理解上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