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间真情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也就等于一个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女儿嚷嚷着要吃月饼,母亲爽快地答应:“好,我们单位一发月饼我就给你送去!”女儿高兴极了,一个劲地夸妈妈,女儿知道,母亲当时心里有多么温暖,因为她终于得到了女儿的对她的信任。于是她到处问人有没有月饼,恨不得一拿到月饼马上飞过去给女儿。
那是2004年9月的一个晚上,一个没有星星,没有月亮的夜晚,寒风飕飕,令人毛骨悚然。母亲单位发了月饼,一下班,她就开车赶去女儿的学校。一路上,她是多么的高兴,因为她即将得到女儿的爱了。好不容易,她到了女儿的学校,看到女儿已经在学校门口等她了,她迫不及待地跑进学校,把那两盒载着她的爱的月饼,双手递到了女儿面前,女儿看着两盒月饼笑了,笑得那么灿烂。母亲也笑了,眼里充满了泪水。
母亲又跟女儿多聊了一会儿:女儿的心情非常不好,因为她辞去了班长的职位,母亲鼓励她,让她好好学习,不要再为那些烦心事操心了。一会儿,女儿的心情好了很多,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母亲看着女儿的背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女儿的学校。
这只是因为她得到了女儿对她沙粒般的爱,但是她已经满足了。
她哼着小调来到车前,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三个歹徒围了过来,对着她便是一顿拳打脚踢,她一个人对三个人,明明知道是打不过,但是还是居然奇迹般的凭着毅力打赢了那帮歹徒。在打架的时候心里想着:我一定要撑下去,因为我的女儿不能没有妈!她是打赢了,赢得很光彩,但是自己也受伤了,昏迷了过去。好在救护车来得快,要是再晚五分钟,她就要离开她亲爱的女儿,到另一个世界,看得到女儿,却感觉不到女儿。在抢救的过程中,她嘴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她的宝贝女儿,她凭着对女儿的爱,终于战胜了死神的折磨,回到了现实。
她可曾知道,这时女儿还在宿舍里卖弄着她用生命换来的月饼,但是她知道她终于得到了女儿的爱。
星期六女儿从学校回来,姑姑照嫂嫂的吩咐告诉女儿,母亲不小心摔伤了腿,在医院里呢!然后带着毫不知情的女儿来到了医院。天真的女儿看见母亲缠着纱布的腿,瞥了瞥嘴:“你怎么那么笨呢?居然会摔成这样!”女儿的话一句句像刀一样刺在了母亲的心上,脸上刚才见到女儿的喜悦一下子变得空虚了,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可是,天真的女儿又怎么知道,母亲的心:在流血!
母爱是纯洁的,
它是一颗心灵的种子;
母爱是美好的,
它是万罐蜂蜜里最甜的;
母爱是温暖的,
它是万道金光里最亮的;
母爱是千姿百态的,
她有着一切力量,时刻鼓舞着你;
问世间母爱为何物?
直教为人父母才知晓。
关键词:真情写作 方法与途径 实施
文章应是有情物,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出情感动人的文章呢?
一、修养品德,追求真善美。做文就是做人,做文之前先做人,我们老师必须时时这样教导学生。首先,利用课本上的美文对学生进行思想与情感教育,如《背影》影响了一代人,感动了几代人,父亲艰难地攀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高中新课标必修5的课文《陈情表》中的“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孝情”、《报任安书》《祭妹文》两篇课文中的悲伤和坚强,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震撼。老师在课堂上要有充沛的恰当的感情去调动学生的感情,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其次,多宣传好人好事来感动学生。
二、体察生活,感受真情。学生要学会善于体验自身所承受的真诚的关心、爱护,观察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能够发现领悟鉴别人间的真善美,并有着这类情感的丰厚积淀,这样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坦露在读者的面前,才有可能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这就要学生平时善于观察、感受、挖掘、积累身边(亲人、老师、同学等)及生活中真情,这些人间真情的获得途径当然也包括阅读在内的间接方法。从实际效果来看,阅读尤其是阅读一些感情真挚的优秀文章,不仅可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会激发他们情感的认知,使其产生一种顿悟:原来这样的“人”或“事”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三、放开心灵,直言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文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放开心灵,坦然去面对人世间各种或喜或悲或乐或愁的情感,尽情去抒写真情,从心理上彻底摒弃那种不愿抒真情、说真话,怕别人知道自己心灵深处的“秘密”的错误认识,克服“为文造情”“无病”的弊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实话实说,你可以默默倾诉、深情赞美,也可以大声呼唤、愤怒指责,用朴实本分的情感激起读者共鸣,不矫揉造作,不无中生有。文章有了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才能富有感人的力量。
四、精选素材,表现真情。真实的材料是写好情感类文章的基础,真情的抒发首先应该建立在叙述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亲人、朋友、老师等身上。童年的记忆,大多美好而深刻,让人怀念;离别,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感受;成长与学习中充满各种矛盾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同学之间的误会冲突、情感的冲突:这些我们经历过感受过,都是抒写真情的好素材。当然,还要“耳听四方,眼观八路”,去发现身边及社会上动人的素材。“抓拍”生活细节,并放大、定格,就会达到震撼或感动读者的目的。
五、巧用手法,抒发真情。很多时候,同一件事有的同学写得生动感人,有的写得平淡乏味,主要原因就在于技巧的不同。记叙文中常用的手法很多,这里仅谈两种比较重要的手法。
1、细节显情法。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它决定着作品的高度与深度,它能使人物丰满、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守财奴》中的葛朗台、《祝福》中的祥林嫂、等等。考生如能在考场作文里设置这样的细节,必然也能打动阅卷老师。
2、氛围渲情法。景物描写若能与人物感情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从而增强感染力,收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我们课本中很多诗词、散文都通过景物渲染来抒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范文。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姜夔的《扬州慢》等,是我们借鉴的好例子;《故都的秋》《项脊轩志》更值得我们学习,高考优秀作文《站在老屋的门口》就借鉴了《项脊轩志》的景物渲染、情景交融的写法,抒发了对老屋的真切怀念。所以,只要老师恰当点拨,学生用心领会,学以致用,就会写出好作文。
【关键词】口语交际 作文教学 有机整合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在作文教学中,不能舍本抓末,饮水忘源,应当兼顾并重。”新课改强调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
的确,习教学是由口头训练与书面表达两部分组成的,而且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那么,如何将大量口语交际中蕴涵的丰富的作文话题落实到学生习作当中,实现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呢?
1 教材引路,体验生活。捕捉真实素材
1.1 走向大自然
大自然是艺术语言的发源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会看到很多美妙的现象。
1.2 走向儿童天地
儿童的天地是广阔的,这里有喜有悲,有笑有泪。这里是孩子情感倾泻的地方。学生感兴趣的,可以说、愿意说的内容太多了。
1.3 走向社会
社会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语交际资源。只要我们关注孩子的生活,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情境,天长日久,积累的素材多了,词汇也会丰富起来,自然而然地,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了,习作的素材就源源不断地出现了。
2 创新课堂,互动交流,促进语言发展
2.1 创设情境,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起深厚的交际兴趣,教师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精心设计口语交际情境,活化教材内容,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真正成为口语交际的主人。
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如辩论会(“有了电脑还需练字吗?)”、展示会(国庆小报)、模拟导游(风景优美的地方)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精心设计互动的过程,创设互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多向、多形式的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2.2 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关键看如何去开发利用。口语交际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让它走出课堂,辐射到校园生活中去,并走向社会,成为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连续几年任教六年级,我都会特别重视一次口语交际课――《当小记者》。我会告诉孩子们,这次的口语交际我们不仅要在教室里进行,而且还将走入社会,走进社区。然后,指导孩子分组做好准备,拟定几个需要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预设好在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想好应对的办法,在孩子觉得胸有成竹的时候,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上街头去进行采访。然后,学生在课堂上对这次的采访进行交流。由于是孩子们亲身感受,课堂交流特别热烈,所以,他们会有那么多想说而又会说的话,自然,一气呵成地写也就不是难事了。
2.3 分层要求,在互补中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的生活体验、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针对性地拟定不同的要求。比如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有趣的旅行》,有的学生经常外出,语言表达能力强,他们往往愿说,而且会说。可是有的同学很少有外出旅行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弱。这时可以一方面鼓励他们从身边的景物说起,一方面注意倾听大家的交流,在其他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逐步学会表达,写起作文来自然就言之有物了。
3 由说到写,理清习作思路
3.1 先说后写,循序渐进
例如,教学西师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写人间真情》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人间真情有哪些(邻里情、师生情、父母情……)?再引导学生讲讲体现人间真情的真实故事,通过这样一些鲜活的人物、故事,感受人间真情无处不在的现实。说为写提供了内容,心中有话要说,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
3.2 由写导说,相互促进
对于写作有困难的一部分学生,即使心中有话,也不知如何表达,如何下笔,这就要求教师加以引导,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
为了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体验吃芥末花生,先让学生边品尝边用表情和语言将之表现出来,然后要求学生用作文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写下来。好多学生马上埋头习作,一会洋洋洒洒地就写了一大篇,可再看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觉得无从下笔。这时,可以指导他们先列出写作提纲:(1)台上的孩子品尝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拿到之后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旁边同学的反应是什么?(3)品尝之后你觉得味道怎么样?这时你的想法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围绕着提纲来谈写什么?怎样写?通过指导,自然就知道怎样立意选材,如何谋篇布局了。
4 评写结合。增添语言亮色
作文评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作”靠“评”来完善,“评”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评改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
2012江苏省徐州六县一市小学六年级测试卷作文试题: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时时刻刻地沐浴着一份“亲情”:那一个鼓励的眼神,那一个熟悉的动作,那一句淡淡的叮咛,那一份浓浓的牵挂……今天,请你以“亲情”为话题,认认真真地体验亲情,感悟亲情,抒写亲情,让这份人间真情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题目自定。
每天早上妈妈都起得很早,她要到奶站去拿牛奶,回来后给订奶的人家送去,因此,我每天的早餐里也就有奶喝了。
今天早上吃饭时,我有些生气,为啥?没有喝到牛奶。心里抱怨到: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喝不到牛奶了。我进屋背起书包就气呼呼地上学去了。
晚上放学回家,在书房里写作业。厨房里妈妈在忙碌着。忽然,妈妈“啊”地叫了一声。我探头看了一下,妈妈正在对着手哈气,不时地用力搓一搓,我本想问一声,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不一会儿,妈妈从厨房里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对我说:“波波,牛奶热好了,快喝吧!暖暖手再写,你早上没有喝到,现在补上。”我望着妈妈那粗糙而又裂开了好几个口子的双手,忍不住问:“妈妈,你手怎么啦?”“冻的,没关系。”妈妈一边搓着手,一边轻描淡写地说。
吃罢晚饭,我看了一会儿书,便上床睡觉了。妈妈在客厅里做手工活,我刚一合眼,就听爸爸回来了,他在客厅里惊奇地问妈妈:“你的手怎么了?”
“小点声!”妈妈轻声说。“这些天,天太冷了,风特别尖,送奶时手冻得发麻,在家里做饭冷一把热一把的……”。
“要不明天和订奶的人家说说,等过了这几天咱再送。”
“那哪成,人家会说我做事半途而废的。你一个人在外也不容易,我多少也能挣些,够买油盐小菜的。波波现在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何况我每天也可以给他带回来新鲜的牛奶喝。今天早上到奶站又等了近半小时,回来晚了,儿子没有喝到牛奶,学习精神不好,我很难过。”
听着妈妈几句暖心的话,我心头一热,鼻子一酸,两眼湿润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涌了出来。我起床走到爸妈的身边,说:“爸妈,你们在外那么的辛苦,儿子不懂事,从明天起我不再喝牛奶了,妈妈你的手都裂了,让我端水给你泡泡吧。”妈妈一把把我搂在怀里,用她那爱的双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好孩子,别哭,你只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爸妈对你的期望,这就是对爸妈的最好的报答!哪怕爸妈再辛苦,为了你那也值得!”
(指导教师: 伏二岗)
一、慧眼识文,推出写作高手
身为语文教师,须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亮点,并大力弘扬,促其成为写作高手。
高一首次作文,发现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习作受初中作文桎梏,虽为规矩文章,却难以出彩。有几篇作文,虽文笔稚嫩,但写出了真情实感,实属难能可贵。作文讲评时把它们推为优秀范文,制成优美课件,并用美读、修改等方式进行评析,表扬也不妨言过其辞,目的当然是激趣。这样讲评,一方面使作者深受鼓舞,写作兴趣从此高涨;另一方面也使其他学生懂得,写作须有真情实感,发人之所未发,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抒独特的见解,在以后的作文中有了可遵循的原则。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作文讲评课就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推波助澜,促成各异风格
语文教师,犹如大海的主人,虽不能兴风作浪,但一定要推波助澜,使小浪花形成大气候。
语文教师最大的乐趣大概莫过于对弟子的佳作津津乐道吧。不过高一的学生,写作刚起笔,正由模仿向形成自己独到风格悄然迈进,这时教师的适时指点必不可少。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两名同学的文章风格独特。一名男生李成,擅长议论,思想深刻,只是见解有些偏激。另一名女同学沈志杰,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二人文章见解独树一帜,议论入木三分,达到别的同学难以达到的深度,只是语言有失分寸。把握住二人写作特点,着手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通过面批、眉批及针对性修改,使其扬长避短,三年下来,一个发展成杂文高手,文笔幽默犀利,一个写抒情式议论文,文笔成熟老练,读他们的文章,着实令人警醒、感奋。
高二时,发现一女同学在写作上发生了偏离,从直白但朴实感人的文字趋向含蓄隽永,这是好的动向,但因刚尝试,文章反倒退步了,显得含糊晦涩,没有明确的中心,甚至偏离题意。在批阅小作文时,指出了她的不足,但没有引起她的重视,依然故我,在一次作文考试中大失水准。在随笔中用《有一次闪电,我要记住》来表达自己的沉重:“看着努力走过的弯弯曲曲的脚印,自己的作品也一点点地得到了肯定,欣喜的我只想飞翔!也想有自己的文风,开始默默地探索。刻意溶化着句子的内涵,把心中的丝丝感动融入诗一般的幻境,快乐地徜徉其中,看着自己的心在幻境中开出朦胧的粉红,寄情于物,将含蓄的情感植入万物心中,就这样……”在她认识到不足却没有找到出路时,教师的适时指导便发挥了作用。在一段时间的艰辛尝试后,她的作文步入正轨,形成了优美含蓄的独特风格。
虽说文章风格各异,但总有相通之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提倡学生读易于接受的名家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水平。为此,我会适时找出与学生习作风格接近的作品,推荐给他们,让他们仔细研读。感觉高一时班里有好作文,但不经读,高中三年下来,班里不仅有好作文,而且这些作文自成风格,耐读,经读,是越品越有味的真正的好作品。
三、大家风范,展示缤纷个性
身为语文教师,不一定是大家,却须有大家风范,有一颗宽阔包容的心,有开放的鉴赏视野,写作天地中才能使学生习作充分展示个性。
语文教师切不可视野狭窄,没有胸襟。我们面对的是五彩缤纷的生活,面对的是有着神奇梦幻,且见多识广的青年学生,只有用一颗包容的心,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显露自己思想意识和个性特点的习作环境,使他们不受羁绊,没有约束,把写作当成表现自我、精神享受、梦想放飞的需要,使他们舒畅表达,在写作中展示和张扬缤纷的个性。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明明是锦绣文章,考场上却一败涂地,不是审题不严、立意不准,而仅仅因为风格不入评分老师的眼,这岂不是天大的不公。我们可以有个人偏好,可以对另类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身为语文老师,学生写作的引路人,怎么可以把那些不可多得的思想,难能可贵的尝试,不可多得的文章一棒打死,扼杀呢?所以我说,我们可以没有大家的才能,但我们要有大家的风范,这样才能使学生作文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四、下水为文,点燃燎原星火
身为语文教师,一手好文笔必不可少,体会其中甘苦,明了写作瓶颈。下水为文事小,却能使学生写作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烈焰。
一次《人间真情永驻》的话题作文,看到文题后,学生心态大致有三种:对生活缺少敏锐的观察,让真情悄然流逝却视而不见;深有体会,但囿于亲情,思路难以拓展;浮想联翩,件件往事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下笔。鉴于以上种种心态,我首先下水,谈自己写此文要选择的三个事例:高中生活难得的友情(今日想来愈觉珍贵),遇到挫折时家中的亲情(给我重新站起的勇气),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不相识伸手援助,人间真情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