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化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第二次现代化;新型现代化道路;知识创新体系;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 F1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9-0105-04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经济系统运行理论与政策”(批准号:J50504)

[作者简介] 魏 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与产业融合;

雷良海,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上海 200093)

一、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概念解读与特征比较

1.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概念解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转折,标志就是现代主义的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9年法国学者利奥塔出版《后现代状态》;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教授提出生态现代化;1986年德国学者贝克教授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再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理论;1991年德国第25届社会学大会将“继续现代化”作为会议主题;1993年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出版《现代化新论》;1997年美国学者殷根哈特教授出版《现代化与后现代化》;1999年我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出版《第二次现代化》,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这四个时代。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其实,它就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它是一种新现代化,不仅覆盖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化理论等内容,而且还有全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关于新经济、新文明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纳入它的范畴。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大致经历200多年(1763~1970年),第二次现代化将大致经历100多年(1971~2100年)(见表1)。这一时间分界,与美国密执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殷根哈特把1970年作为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的起点基本一致,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把1973年作为工业革命以来第五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也基本一致。当然,现代化是没有终止点的,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后,人类社会将进行新的现代化,即未来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难题(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同时化解了后现代化理论的困境(现代与后现代的时间矛盾),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全新的解释,预测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打开了一扇新天窗,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2.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当然,第二次现代化与第一次现代化相比,有些变化是新出现的,如网络化、智能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权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否定”,如工业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自然主义等。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第二次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推进。具体来说,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以及世界不同时期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特征和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体系都有相当的差距和区别(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具体比较分析详见表2、表3和表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第二次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学习经济、数字化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郑长军,2003),又包括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型社会等在内的新社会,还包括知识文明、信息文明、网络文明、非物质文明等在内的新文明。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将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新目标。概而言之,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那么,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社会经济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征服,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道路是以化石资源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发展道路,那么,第二次现代化道路就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现状与可持续性

1.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与现状。目前,我国已进入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期,同时第二次现代化也加速跟进,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我国两次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力争达到或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是较早重视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且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好于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指数为73分,排世界109个参评国家中的第54位;第二次现代化的指数为28分,排名第59位;综合现代化指数为25分,排名第60位。1980~2003年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每年上升约1个百分点,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差距在缩小。仍继续保持199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100%,生活质量指数也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80~2003年,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我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见表5)。

从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指数比较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比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进步潜力;(2)对比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值,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仍需要加快经济增长、经济进步,提高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程度;(3)对比发达国家综合现代化的发展指数,我国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和服务业生产率都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因此,加快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2.我国现代化的瓶颈与可持续性。 我国在第一次现代化快速发展、第二次现代化加速跟进、综合现代化稳步提高的过程中,受工业化演进规律和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紧迫的瓶颈压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纯粹经济理论来说,无论是农业革命与埃及的崛起、工业革命与英国的崛起,还是工业化的演进与欧美日的崛起,现代化或工业化就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即矿物资源)的生产过程”(麦迪逊,2001)。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或工业化的演进趋势与规律体现为:进入工业化的人口逐步扩大 工业化的总需求急剧扩大 工业化生产率不断提高 资源的开发消耗不断增加 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天然资源出现短缺和匮乏 工业化生产发生瓶颈和危机 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停滞或衰退(韩民青,2006)。也就是说,受“增长极限理论”的约束,经典现代化或传统工业化也存在进步极限。

其次,从我国具体实践来说,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引致许多负面效应和发展瓶颈。就负面效应而言,粗放型方式造成了土地、淡水以及煤、电、油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加速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基本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破坏;同时,抑制了对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关系重大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发展;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国家创新的动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使我国产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和微笑曲线的底端(吴敬琏,2006)。就发展瓶颈而言,粗放型方式引致了资源瓶颈、环境瓶颈、全要素生产率瓶颈、核心竞争力瓶颈、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瓶颈,以及收入分配瓶颈、社会就业瓶颈、社会保障瓶颈、城乡二元社会瓶颈、“丰裕中的贫困”等社会瓶颈。这些经济与社会的瓶颈综合性地抑制着我国现代化或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纯粹经济理论的分析,还是从我国具体实践的分析,无论是现代化或工业化自然演进的规律,还是我国现代化推进的粗放型方式,都隐含着一个最佳均衡,那就是第二次现代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三、第二次现代化: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就是选择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即在发展和完善传统的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和侧重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由追求经济发展转向生活质量,由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转向扩大知识信息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最终实现物质生活趋同、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的社会状态。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我国第一次现展瓶颈和负面效应的现实教训以及跨越式的现代化发展理论,我们认为,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应该在以下三个路径上实现突破,以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进步与发展。

1.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提升,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随着经济增长期限的延伸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市场、劳动和资本等低成本要素形成的要素组合优势或低成本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递减效应而逐步收敛,甚至会形成“大国贫困化陷阱”;同时,我国经济实践运行中资本深化作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因正逐步减弱,前沿技术进步滞后和行业间技术效率差距正消减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

因此,在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选择中,我国必须以要素组合优势推动技术竞争优势的提升,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动态比较优势的转换;通过技术、组织、制度创新,形成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的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以人力资本投资带动人力价值提升,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向人才知识竞争优势的转变,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和经典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异化”转向新型现代化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内涵和质量,加快我国第二次现代化的潜力和速度。

2.以知识创新体系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文明进步的灵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四次社会转移,都是由创新和知识传播推动的。石器制造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人类从动物世界向原始社会的转移,原始农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移,工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Amidon,1997)。

历史和现实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即知识和创新是推动现代化的革命力量。因此,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时代,我国必须抓住第二次现代化的时机,鼓励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规避信息科技的边缘化和全球经济的波动化,促进与知识和科学相关的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努力实现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战略大转移,并为综合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积蓄知识和技术动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知识创新,增强我国产业和经济的自生能力(He Chuanqi,1998,1999);进而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技术跨越缓解资源约束,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尤其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

3.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化发展战略建构,进而推动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国家在历史上的兴衰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密切相关,经典现代化也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即历史性的跨越赶超发展必须依赖于新产业革命,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以及经济数字背后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因此,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首先,我国需要推进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或重化工业化的倾向,实现工业重型化向产业轻型化转变,以警惕依据西方过时理论调整结构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陷入“霍夫曼陷阱”(Hoffmann,1931);发展高科技企业和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重,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尤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以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就业。其次,我国需要以产业升级推动现代化战略建构。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目的就是加快以人均GDP、农业生产率、工业生产率、服务业生产率等为指标的经济增长,促进以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为指标的经济进步的发展,实现以农业劳动力比重、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指标的经济转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现代化发展战略,即新型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战略、能源发展战略、材料发展战略、节约发展战略等,进而推进我国第二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何传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6,(6).

[4]张金昌.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变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安格斯.麦迪逊,著.罗汉,应洪基,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郑长军.美国新经济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8]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5年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赵月华,李志英.模式Ⅰ: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展模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0]韩民青.产业演进与大国兴衰――兼论中国崛起的产业演进背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12]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8).

[13]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2).

现代化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讨论

中图分类号:G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209-01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模式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时展的必然需求,同时是档案行业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发展的需要,本文就主要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行简单分析探讨。

一、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技术都取得了进步与发展,各个行业都在科技的带动下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进展,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档案管理行业想要实现科学、高效的发展,就需要在时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实现现代化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水平,同时,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发展也是时展的需求,现代社会中各个行业都在高科技水平下快速发展,如果档案管理行业不能实现自身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转变,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那么其就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容易与时代的发展脱轨,难以实现良好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相对的概念,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别,现代社会的档案管理,从内容上来讲,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档案管理标准化、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档案保护的现代化、档案资源的信息化,下面就对这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

1、 档案管理的标准化

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实现现代化管理,其基础就是要实现其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这主要是由于在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在广泛协作、严密分工、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实现其标准化的管理,应该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制定出严格的标准与规范,并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使得相关的分工协作及技术应用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与依据,最终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各相工作的有机联系与统一,并在相关的管理模式之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 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要想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应用各种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这主要包含理论手段与技术手段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其现代化的理论手段进行简单分析,这主要是指实现档案管理方法理论的现代化以及其应用层面的现代化,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积极的学习与借鉴已经发展成熟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及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的档案管理需求,在档案管理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的将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在实际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实践中,要能够积极应用现代社会中的先进技术设备、技术手段及技术成果,最终高效、全面的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与专业化。

3、 档案保护的现代化

传统概念上的档案保护现代化通常指的是:实现档案载体保管保护、档案管理设施、档案库房等的现代化,随着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新型存储介质快速发展,档案信息的载体也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声像档案、电子档案、机读档案等信息的档案载体不断应用于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与传统的档案信息存储方式相比,新型档案载体在档案信息的记录与存储工作中,更加的高效、全面与方便,这也对档案保护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在现有技术上,对新型档案的存储及管理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用各种有效的保护方式,实现档案保护的现代化。

4、 档案资源的信息化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开始以信息化发展作为主导,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各种高科技信息技术,实现其信息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科技化的手段对档案管理程序及相关的档案资源进行信息系统加工,使其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整体的传输与运转,最终能够有效的实现档案管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这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相关要求

1、 加强档案馆基础工作的管理

档案馆基础工作的有效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与基本保障,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依据档案馆的运行特点及实际需求,全面、细致的做好其各项基础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实现档案馆管理的现代化

实现档案馆管理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实现其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在思想上改变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现代化概念的认识,并要要求所有管理人员以勇于改革、更新观念、认清形势的思想作风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并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新的管理途径与管理模式。

3、 对不同内容、不同载体的材料进行妥善管理

现代社会中,档案馆中各种档案信息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材料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纸质档案,还有磁盘、录音磁带、录像带、照片等各种不同种类、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应用合适的管理方法,保证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4、 实现管理手段及保管条件的现代化

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中,对于管理手段及保管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对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有效控制,并要保证档案载体材料的微小化、现代化,并要能够应用计算机等实现存储信息的检索,这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结束语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其现代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内容及相关要求进行了简单分析,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现代化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卢卡奇 物化理论 物化表现 当代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创造物同人相异化,进而导致劳动与人、人与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相异化的现象。西方者卢卡奇在马克思影响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提出了物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在经济、政治、意识领域里的不同表现。时至今日,分析探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物化理论的产生及规定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具有拜物教的性质,导致了物化现象的产生,它使商品结构中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使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物化的产生以商品形式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范畴为前提,只有在商品交换形式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对所有生活形式都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中才会出现物化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现象具有普遍性,表现在物化既不是偶然性的现象,也不是专对无产阶级一个阶级而言的,物化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所有人所必然遭遇的现实。物化现象还具有必然性,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形式所决定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形式只是短暂出现,并且表现为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交换双方交换的都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形式;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关社会的所有主观现象和客观现象都与之有质的不同。一方面,资产阶级的财富越积越多;另一方面,劳动力成为商品,人的劳动同人本身相分离,成为了不依赖于主体的社会劳动,即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的物的性质。

卢卡奇认为,物化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且只能通过物来反映,更指的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即人的本性与人的存在相冲突,人由主体变成了对象,人的活动的结果、人的创造物变成某种自律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支配人,人成了物的奴仆。

二、物化在社会经济、政治、意识领域中的表现

(一)经济活动中的物化

其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在所有权上发生了分离,劳动对象不属于劳动者,劳动者只有在为了生计被迫出卖劳动力时,才能参与劳动活动。这种劳动再也不是劳动者的第一需要,不会给劳动者带来快乐,它将劳动者退化为物,成为由物来支配、用物来衡量其价值和尊严的物。其二,随着社会的分工发展,劳动者只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这个机械系统是现成的、完全不依赖他而运行的,他不管愿意与否都必须服从他的规律。其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表现为物与物的,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正如卢卡奇指出的,“随着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间接,人们就越来越能干,并且很少能够发现经济关系人的性质,很少有人能看透这个物化的面纱。”

(二)政治领域中的物化

卢卡奇认为,为了适应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物化过程就遍及社会生活中是的所有表现形式。随着物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也相应了发生了变化和调整。其一,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和事件都被合理的、系统的法律形式囊括在内,在总的法律体系内,名目繁多的部门法律、法规和条件等都应运而生。与此相适应,为了保证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正常应行,一系列立法、执法的部门与机构也纷纷建立。其二,国家机构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合理,受制于其中的人的非人化倾向也越来越突出,在国家官僚机构中同样存在着人到能力和他的整个的人格相分离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雇员只是作为一种有能力的商品出卖给了国家机械。

(三)意识形态的物化

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在人们的观念中也反映出来。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认同外在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并将这种物化结构当做外在的规律和人的本来命运加以遵循、服从,从而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卢卡奇指出,正如物化的普遍化使之成为一切人的共同命运一样,物化意识也同样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物化意识一方面使无产阶级安于现状,不再主张社会革命,而是寄希望于个人伦理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社会主义,其目光完全停留在个人和社会的局部现象上,另一方面,它无限夸大了主体的力量,相信奇迹会改变一切。人在特性、个性上的差异逐渐消除了,合理化不断增加,工人的个体特性越来越被消除。

三、物化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从属于物、受制于物的现象,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警示和启迪的作用。

在劳动的发展过程中,商品的发展、工具理性的扩展,导致和促进人的物化和主体性的沦丧,如果任由技术理性无限制的膨胀,加剧现代工业社会的物性化,人是全面发展就成了空话,而且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因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的丧失和社会的物化而走向增长的极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人们的一切活动仍出于对物的依赖之下,个人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也将在长期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我们在弘扬科学、发展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科学技术人道主义方面的意义,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尽量避免科学技术理性过度膨胀带来的负面效应。既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又要防止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完全处于“物欲”和“物的支配”之下;既要善于运用市场关系发展生产力,同时又要在总体上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版,1996.

现代化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 现代 绿化 持续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何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园林绿化管理,在环境管理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园林绿化的行政管理工作方面,是一种政府机构的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行使其公共权利对城市园林的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优化。园林建设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表现出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园林工程的施工作业仅仅是一个阶段,在施工完成之后,景观效果的呈现必然是让人们赏心悦目的,但是如果想让这份景观长久的保存下去,日后的维护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园林景观都是因为疏于养护管理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园林的绿化管理并不简单局限于简单的绿化,浇水,施肥等方面。而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特色,具体的气候因素,详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重视后期养护,使得园林的绿化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在后期使用中不会偏离初衷。

我国现代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

规划滞后

就目前来说,针对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的整理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长远以及科学的管理规划。城市园林设计前期的管理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对后期园林的管理工作是否可以取得很好的效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合理可行的城市园林管理规划,才能使园林建设真正的对居民的良好生活状态起到一个保证的作用。虽然现今也已经有许多城市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但是就执行现状来说,还是有绝大部分城市的园林管理工作缺少长远科学的规划和指导,这样的发展趋势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城市园林设计不能很好的实现其功能以及艺术效果,达不到预期的实用价值。

法制缺失

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并没有完全根据中央下达的有关园林绿化的方针、政策相应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大方针统一但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制法规。这就导致了管理上存在慌乱无序的现象,不能有效的结合城市的自身发展情况解决。相反的,还有一些城市,虽然制定了具有地方区域性特色的管理方法,也有正式的文件,但是没有强硬的法律手段作为后盾,管理的手段不够强硬,绿化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有许多开发商抓住这一薄弱环节节约成本,严重的限制了园林绿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再加上法制方面本就缺失,而现实操作中又有一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谋私现象,就造成了更严重的混乱。所以,这也是在日后的发展中必须要得到重视的问题。

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现今社会的浮躁现象造成了园林绿化管理的整理设计和构思存在铺张浪费、讲究排场、急于求成的问题,对长远的利益不够重视,没有体现出规划方案应有的可持续性、科学性、节约性的时展潮流。因此不能很好的保障园林的建设和管理之间的协调。要想有合理实用的规划,必然要有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要从根本上明确园林绿化的规划对于后期园林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作用,做出长远的,实用的,科学的绿化管理规划,并且能持续的监督和保障规划的合理实施。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园林建设,养护和管理方面则显得冷冷清清,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长期存在,整体的养护管理水平处于滞后状态,建设和养护管理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并且愈演愈烈,有许多城市绿化并未遵从“三建七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没有统一的规范的绿化管理措施,局限于简单的养护,导致树木以及草坪均得不到及时的修剪,园林设施也没有人及时维护,不仅降低了园林景观的美化效果,也严重的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实用效果,对实现园林景观的多重功能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目前,一些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和单位不仅缺少必要的机械设备,还严重缺乏园林管理常识以及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有许多园林工作人员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技术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低下。对其管辖区域内的植物缺少应有的了解,对其习性、环境要求以及生长特征方面知识发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展。

再加上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我国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经济放在发展的首位,也就相应的没有那么重视环境方面的发展,所以造成了普遍性的园林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低下。城市园林管理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低,管理效率低,科研水平低,造成了严重的园林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协调现像。这样的现代化水平低下也对园林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制约。

现代园林城市绿化管理的发展策略

合理规划

良好的管理系统离不开全面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规划是后期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管理系统的重要的开端,城市园林的整体规划是在大量的城市建设基础上,根据自身特色,使得园林在整个大区域内保证分布的合理性以及比例的均衡性。规划是根据城市的区域特色以及自身的发展情况而指定的,是切合实际的,是具有可实施性的。

健全管理制度

园林绿化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管理水平现代化的保障,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应当切实的评估自身的现状,合理的制定园林绿化方面的法律法规,行业准则以及严谨的技术要求,并且根据自身的执行状况以及发展状况进行不断的完善。根据园林管理的步骤特征,设立一套完善的计划管理制度,实施全面的计划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园林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所以在人才需求上也存在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同时,因为园林管理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创新能力也是必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园林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园林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认识,转变观念。既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要自主的学习新的现代化管理方法,要针对各个岗位的岗位特征,针对此项不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注重现代化的研究探索

现代化是园林绿化管理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最必要的路,是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将现代科技有效的融入园林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这一举措的具体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重园林管理中机械的更新现代化,现代化的作业机械,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作的强度,还可以大大的减少园林养护管理的工人数量,提高管理水平,要注重对可再生能源的偏重利用以及可再利用资源的二次利用,将环保的理念深入其中,利用高科技手段节省资源,良好的运作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长期的对资源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在以后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的隐利。

其次,要与各大高校以及科研单位联合起来,开展合作,重点的研究解决一些关于城市绿化管理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防护措施,做到有备无患,始终走在现代化发展的前列。

四,结语

总体来说,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关系到方方面面,而其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实现园林景观的各项功能以及艺术效果,为城市的环境发展做好后备保卫工作。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园林管理模式也是一样的,相应的要有自己的发展趋势,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自我提高,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为社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卢文龙.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调查研究[D].导师:弓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刘正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机制研究[D].导师:郭风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现代化理论范文第5篇

我国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化的不足及原因

我国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还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虽然我国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引进先进的运营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管理水平、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多数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仍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应有的效益。

从企业内部看,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运营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多品种要求生产运营管理工作的非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企业内部信息沟通迟缓、决策速度慢、不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以高库存保证连续生产,难以降低成本;员工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等。

从企业外部看,存在没有规范的业务往来关系、企业间缺乏明确和真正密切的协作关系、市场不成熟、供货及时性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

1.基础管理水平较低,运营管理粗放。当前国内许多企业忽视基础管理工作,盲目追求所谓先进的概念,把现代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在不健全的基础管理之上,致使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上海市对1771个工业企业的调查中,有比较健全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的企业只占61%,有比较健全的劳动工时定额的企业占74.4%;有比较完整的原始纪录的企业占37%有比较健全的计量验收制度的企业仅占26.8%;实行全面经济核算的企业仅占到17.6%。

世界先进企业通过全面应用现代化运营管理技术,促进生产制造过程的科学化、柔性化、智能化及管理流程的不断优化,较好地实现了人类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而我国企业由于运营管理粗放和不规范,导致能源消耗大,劳动生产率偏低。我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2%,能源系统总效率为9.3%,只及发达国家的50%左右,90%以上的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制造业生产效率低下。

2.现代化运营管理模式。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近年来,我国部分先进企业开始采用现代化运营管理方法,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设计方面。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制造工艺方面。发达国家较广泛地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自动化技术方面。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设备和管理水平仍处在大规模生产的水平,机器设备陈旧,生产线柔性不足,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重技术改造,轻管理创新的现象比较普遍。剖析我国当前的企业运营管理,技术水平和装备固然落后,但管理更为落后,矛盾比较突出。企业普遍只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和技术的更新,而忽视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的改进及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宁可花大钱去购置昂贵的设备,而不愿花小钱开发或移植先进的管理技术不少企业热衷于在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下,进行某些环节甚至全过程的计算机化,而忽视对制造系统的合理化等管理基础工惟有的企业虽然已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面对管理的改革却感到困难重重,望而却步,因为这不仅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涉及人、组织及企业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4.供应链管理整体水平较低。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进展是比较缓慢的,整个生产流通仍处于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运行状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企业侧重于营销系统和内部制造计划体系的建设,对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重视不足。二是国内企业在以全球供应链为依托,组织全球化生产流通方面仍相当薄弱。三是我国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虽有快速发展,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给异地组织产品设计、生产、运输等带来较大困难。四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健全,不少企业产品质量差、可靠性不高、交货不够及时、信用度较低等,企业间形成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广泛信任和依赖关系的基础不够牢固。

5.安全管理形势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有了较大转变,安全生产观念和认识有所提高,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安全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但安全事故总体形势严峻,重特大事故问题非常突出。我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但煤炭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却占近80%。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一是全社会安全文化基础薄弱,全民安全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生产经营者在单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处理全局利益与自身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缺乏科学的认识观。三是工作一线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待提高。大量事故案例分析表明,90%以上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事故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的人为因素造成。四是现行安全生产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不合理、安全生产法规执行较差。五是安全生产保障条件与经济高速发展不相适应。许多企业生产工艺安全性能、安全设施和装置标准、安全检测和监控技术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6.人力资源素质亟待提高。我国劳动力结构已经呈现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即中间层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人力资源素质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由于企业中相当比例的劳动者不能理解现代化管理理念、方法,不能掌握高新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企业在进行现代化运营管理模式、方法的实施时不是困难重重,就是效果不佳,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7.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普及面与应用深度还比较有限,企业信息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的还不足1%。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对比较高,跟国际比差距比较小,但在全国1000多万个中小企业中,还有将近一半的企业没有配备计算机。

从信息化应用领域来看,我国企业真正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的比重较低。据调查,除了在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完全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企业相对较多之外,在经营决策、研究开发、采购管理、制造管理、营销管理、电子商务方面完全应用网络技术的企业很少,在全部经营管理上都完全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企业更少。

对我国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化的建议

实施现代化的运营管理需要一系列艰巨的变革,从经营理念、组织结构、技术状况、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合作文化一直到优化企业的作业流程,都需要系统的配套条件,是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1.提高认识,追踪并把握世界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运营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变化加快。企业应以敏锐的嗅觉、积极的态度,追踪其最新动态,把握其发展趋势,科学分析其对市场、行业乃至企业的影响,以便做出快速反应。

中国企业往往比较重视经营成果质量和生产要素利用率,而世界一流企业则注重经营成果质量与运营过程质量的统一。美国马可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的标准结构全面反映了企业运营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共分为领导、战略计划、以顾客和市场为重点、信息和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管理、公司成果7类。在总分1000分中,公司经营成果指标占450分;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指标总和为550分。这表明美国对企业运营质量的关注,引导企业关注运营领域的改善活动。

2.加强基础管理,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规章,规范员工行为,是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在这方面我国的一些先进企业已经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如海尔的“日日清工作法”、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等。

在各种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方法中,信息技术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信息技术是运营管理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和支撑,而且伴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其作用将越来越大。我国企业应结合实际,继续加大信息化投入,使自己迅速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同时,国家也应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降低企业信息化的负担,调动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

3.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探索有我国特色的运营管理现代化方式和模式。我国企业在引进、移植国际现代化运营管理模式和方式的同时,要处理好学习、借鉴和创新的关系,结合我国文化和企业实际进行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模式、新方法。

一是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对现代化的运营管理体系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在客观分析、认真研究、全面把握现代化运营管理体系本质基础上的“扬弃”和创新。二是坚持科学的程序。对现代化运营管理体系的引进、移植和创新要有积极稳妥的步骤,加强风险防范。三是要进行相关配套的变革。只有配套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变革,现代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方法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4.加强安全运营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长期还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为此,要建立起保障安全生产、防范安全事故的三大措施。